幕墙基本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幕墙基本计算公式

幕墙基本计算公式

幕墙设计计算书基本参数:北京地区基本风压0.400kN/m2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08gⅠ.设计依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68-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2004《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 102-2003《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 133-2001《建筑幕墙》 JG 3035-1996《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JGJ/T 139-2001《铝合金建筑型材基材》 GB/T 5237.1-2004《铝合金建筑型材阳极氧化、着色型材》 GB 5237.2-2004《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 GB 3098.1-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粗牙螺纹》 GB 3098.2-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自攻螺钉》 GB 3098.5-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 GB 3098.6-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母》 GB 3098.15-2000《浮法玻璃》 GB 11614-1999《建筑用安全玻璃第2部分:钢化玻璃》 GB 15763.2-2001《幕墙用钢化玻璃与半钢化玻璃》 GB 17841-1999《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 (第二版) 》《BKCADPM集成系统(BKCADPM2006版)》Ⅱ.基本计算公式:(1).场地类别划分:地面粗糙度可分为A、B、C、D四类:--A类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本工程为:内江百科园一期工程,按C类地区计算风荷载。

幕墙工程量计算规则

幕墙工程量计算规则

精心整理
幕墙工程量计算规则?幕墙工程量如何计算?
幕墙工程量计算,幕墙工程量如何计算?小蚂蚁算量工厂认为,先需要观察所需幕墙工程都包括那些项目,需要计算哪些工程量?小蚂蚁认为,幕墙工程一般都有铝型材,胶,配件,铁件,这几大类;然后按类别计算。

1密度,g/㎝
222mm ,长1m 跟小圆棒) 34照的重量,还是以计算为主。

都是用截面积乘以密度及长度来算出重量来,如36*36*3角钢可用(0.036+0.036)*0.003*7850=1.6956KG/㎡(注意换算单位)。

二、套价注意事项
工程量计算出来后,套价也要看你的经验和能力,是检查你功底的时候了,下面有一些需要注意点,小蚂蚁算量工厂自己总结的经验。

精心整理
5、最后还要加上人工费,管理费,场地费之类的取费,根据各个公司的要求不同取值不同。

6、计算出来的应该是每平方米的报价,前面提到的那些在计算的时候就到除以所选面积。

幕墙工程量计算重要的是要弄清材料类型,需要注意别漏项,计算所有的工程。

幕墙力学计算原理和方法

幕墙力学计算原理和方法

幕墙力学计算原理和方法第一章荷载和作用一、荷载分类:1.永久荷载:自重、预应力等。

其值不随时间变化。

2.可变荷载:风荷载、雪荷载、温度应力等。

其值随时间变化。

3.偶然荷载:如地震、龙卷风等。

在设计基准期内不一定出现,而一旦妯现,其量值很大且持续时间较短。

二、风荷载计算:1.场地类别划分:根据地面粗糙度,场地可划分为以下类别:A类近海面,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2.风荷载计算公式: W k=βgz×μz×μs×W0其中: W k---作用在幕墙上的风荷载标准值(kN/m2)βgz---瞬时风压的阵风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取定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βgz=K(1+2μf)其中K为地区粗糙度调整系数,μf为脉动系数A类场地: βgz=0.92*(1+2μf) 其中:μf=0.387*(Z/10)^(-0.12)B类场地: βgz=0.89*(1+2μf) 其中:μf=0.5(Z/10)^(-0.16)C类场地: βgz=0.85*(1+2μf) 其中:μf=0.734(Z/10)^(-0.22)D类场地: βgz=0.80*(1+2μf) 其中:μf=1.2248(Z/10)^(-0.3)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取定,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A类场地: μz=1.379×(Z/10)0.24B类场地: μz=(Z/10)0.32C类场地: μz=0.616×(Z/10)^0.44D类场地: μz=0.318×(Z/10)^0.60μs---风荷载体型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墙角处取为:1.8墙面处取为:1.0封闭建筑物还需考虑内表面+0.2或-0.2W0--- 基本风压,按全国基本风压图取值。

幕墙承载载力计算公式

幕墙承载载力计算公式

幕墙承载载力计算公式幕墙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外墙形式,它不仅具有装饰性,还承担着承载风压、自重和外部荷载的作用。

在设计和施工幕墙时,需要对其承载载力进行计算,以确保其结构安全可靠。

本文将介绍幕墙承载载力的计算公式及其相关内容。

1. 幕墙承载载力计算公式。

幕墙的承载载力是指其能够承受的最大外部荷载。

一般来说,幕墙的承载载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P = K × A × C。

其中,P为幕墙的承载载力,单位为N(牛顿);K为幕墙的风压系数,单位为N/m²;A为幕墙的面积,单位为m²;C为幕墙的荷载系数,无单位。

2. 幕墙风压系数的计算。

幕墙的风压系数K是指单位面积上的风压大小,其计算方法一般为:K = 0.5 ×ρ× V²。

其中,ρ为空气密度,单位为kg/m³;V为风速,单位为m/s。

3. 幕墙荷载系数的计算。

幕墙的荷载系数C是指幕墙在承受外部荷载时的影响系数,其计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定。

一般来说,幕墙的荷载系数与幕墙的结构形式、材料、安装方式等有关。

4. 幕墙面积的计算。

幕墙的面积A是指幕墙的实际投影面积,其计算方法一般为:A = L × H。

其中,L为幕墙的长度,单位为m;H为幕墙的高度,单位为m。

5. 幕墙承载载力的实际应用。

在实际工程中,幕墙承载载力的计算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风压大小、幕墙面积、荷载系数等。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计算和验算,以确保幕墙的结构安全可靠。

6. 幕墙承载载力的优化设计。

为了提高幕墙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可以采取一些优化设计措施,包括增加幕墙的厚度、采用高强度材料、改善幕墙的连接方式等。

通过优化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幕墙的承载能力,降低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7. 结语。

幕墙承载载力的计算是幕墙设计和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幕墙的结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

建筑幕墙设计计算-2

建筑幕墙设计计算-2

S1=1.1×S×t13/(t13+t23)
S2=S×t23/(t13+t23)
[公式(11)]
[公式(12)]
te 0.95 3 t13 t23
[公式(13)]
式中:S1、S2---分别为分配到单片玻璃的荷载作用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t1、t2 --- 分别为各单片玻璃的厚度 (mm); S --- 荷载作用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N/mm2);
(3). 四点支承夹层玻璃及中空玻璃的计算可参照四边支承
玻璃的计算,先按公式(8)~公式(13)进行荷载分配及等效 厚度的计算,然后按公式(14)~公式(16)进行玻璃强度及
挠度的计算。

1.2.3 全玻幕墙玻璃面板计算
全玻幕墙面板玻璃通过胶缝与玻璃相连结时,面板可作 为支承于玻璃肋的单向简支板设计,其应力与挠度可分别按 四边支承板的规定计算,公式中的a值应取为玻璃面板的跨 度(即两玻璃肋的间距),系数 m 和 μ 可分别取为0.125和 0.013;面板为四点支承玻璃时,可按四点支承玻璃的规定 计算。
t --- 金属板的厚度 (mm); m --- 弯矩系数,应按其边界条件由JGJ 133-2001附录 B 表 B.0.1确定; S --- 荷载作用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N/mm2); Sk --- 荷载作用效应组合的标准值 (N/mm2); θ --- 参数; η --- 折减系数,可由参数θ 按JGJ 133-2001表5.4.3采用;
Iy --- 横梁截面绕 y 轴的毛截面惯性矩(mm4) ;
tx --- 横梁截面垂直于 x 轴腹板的截面总宽度(mm); ty --- 横梁截面垂直于 y 轴腹板的截面总宽度(mm)。
(3). 在风荷载或重力荷载标准值作用下,横梁的挠度限值

光伏幕墙计算公式

光伏幕墙计算公式

光伏幕墙计算公式
光伏幕墙的计算公式涉及到多个参数,包括幕墙安装比例系数、幕墙安装立面面积、遮阳板安装面积比例系数、遮阳安装立面面积、墙面安装面积比例系数和安装墙面面积等。

具体公式如下:
1. 幕墙安装比例系数η一般取。

2. 幕墙安装立面面积S幕墙等于总建筑面积乘以立面日照表面系数。

其中,总建筑面积等于用地面积乘以容积率,立面日照表面系数取。

3. 遮阳板安装面积比例系数η遮阳一般取。

4. 遮阳安装立面面积S遮阳等于总建筑面积乘以立面日照表面系数。

其中,总建筑面积等于用地面积乘以容积率,立面日照表面系数取。

5. 墙面安装面积比例系数η墙面一般取。

6. 安装墙面面积S墙面等于总建筑面积乘以立面日照表面系数。

其中,总建筑面积等于用地面积乘以容积率,立面日照表面系数取。

这些参数和公式可以帮助您计算光伏幕墙的安装面积和所需的材料数量。

请注意,这些公式仅供参考,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石材幕墙面积计算规则

石材幕墙面积计算规则

石材幕墙面积计算规则
石材幕墙面积计算规则是建筑设计和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其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建筑外观的美观度和实用性。

面积计算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幕墙面积计算公式
石材幕墙面积计算公式为幕墙面积=幕墙长度×幕墙高度。

其中,幕墙长度是指幕墙整体的长度,包括支架构造和石材幕墙板,幕墙高度是指幕墙整体的高度,包括石材幕墙板和顶部构造物。

在实际计算中,还需考虑幕墙中的门窗、构造物等因素,对计算结果进行修正。

2.幕墙面积计算的误差控制
在进行幕墙面积计算时,需要注意误差的控制。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计算出的面积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误差。

为了控制误差,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充分的论证和检查,以确保幕墙面积计算的准确性。

3.幕墙面积计算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幕墙面积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准确测量幕墙长度和高度。

(2)考虑幕墙中的门窗、构造物等因素,对面积进行修正。

(3)根据设计方案和实际情况进行面积计算。

(4)控制误差,确保幕墙面积计算的准确性。

总之,石材幕墙面积计算规则是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只有严格按照计算规则进行计算,才能保证幕墙的质量和美
观度。

幕墙简明结构计算公式大全

幕墙简明结构计算公式大全

6 mm <= ts <= 12 mm
风荷载设计值(KN/m^2) 玻璃单位面积重量 玻璃的短边长度(mm) 玻璃的长边长度(mm) 结构硅酮密封胶短期强度允许值 结构硅酮密封胶长期强度允许值 结构硅酮密封胶黏结宽度(风荷载) 结构硅酮密封胶黏结宽度(自重荷载) 结构硅酮密封胶黏结宽度(倒挂式) 结构硅酮密封胶的变位承受能力(%) 玻璃与铝合金框的相对位移量(mm) 由主体结构侧移产生的位移量 铝型材线膨胀系数 玻璃线膨胀系数 结构硅酮密封胶的黏结厚度(mm)
Wk qGK a b f1 f2 Cs Cs Cs δ Us1 Us2 α 1 α 2 ts
2.7 450 1500 3000 0.2 0.01 10.125 22.5 32.625 0.25 3.24 3.750 0.0000gt;7mm Cs>7mm Cs>7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幕墙设计计算书基本参数:北京地区基本风压0.400kN/m2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08gⅠ.设计依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68-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2004《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 133-2001《建筑幕墙》 JG 3035-1996《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 GB 3098.1-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粗牙螺纹》 GB 3098.2-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自攻螺钉》 GB 3098.5-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 GB 3098.6-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母》 GB 3098.15-2000《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 (第二版) 》Ⅱ.基本计算公式:(1).场地类别划分:地面粗糙度可分为A、B、C、D四类:--A类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本工程为:内江百科园一期工程,按C类地区计算风荷载。

(2).风荷载计算:幕墙属于薄壁外围护构件,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规定采用风荷载计算公式: W k=βgz×μs×μz×W0(7.1.1-2)其中: W k---垂直作用在幕墙表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kN/m2);βgz---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第7.5.1条取定。

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βgz=K(1+2μf)其中K为地区粗糙度调整系数,μf为脉动系数。

经化简,得:A类场地: βgz=0.92×[1+35-0.072×(Z/10)-0.12]B类场地: βgz=0.89×[1+(Z/10)-0.16]C类场地: βgz=0.85×[1+350.108×(Z/10)-0.22]D类场地: βgz=0.80×[1+350.252×(Z/10)-0.30]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第7.2.1条取定。

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A类场地: μz=1.379×(Z/10)0.24B类场地: μz=1.000×(Z/10)0.32C类场地: μz=0.616×(Z/10)0.44D类场地: μz=0.318×(Z/10)0.60本工程属于C类地区,故μz=0.616×(Z/10)0.44μs---风荷载体型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第7.3.3条取为:-2.0 W0---基本风压,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附表D.4给出的50年一遇的风压采用,但不得小于0.3kN/m2,内江地区取为0.400kN/m2(3).地震作用计算:q EAk=βE×αmax×G AK其中: q EAk---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βE---动力放大系数,按 5.0 取定αmax---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按相应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取定: αmax选择可按JGJ102-2003中的表5.3.4进行。

max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抗震设防烈度6度:αmax=0.04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抗震设防烈度7度:αmax=0.08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抗震设防烈度7度:αmax=0.12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抗震设防烈度8度:αmax=0.16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抗震设防烈度8度:αmax=0.24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40g,抗震设防烈度9度:αmax=0.32 内江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故取αmax=0.04G AK---幕墙构件的自重(N/m2)(4).作用效应组合:一般规定,幕墙结构构件应按下列规定验算承载力和挠度:a.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γ0S ≤ Rb.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S E≤ R/γRE式中 S---荷载效应按基本组合的设计值;S E---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按基本组合的设计值;R---构件抗力设计值;γ0----结构构件重要性系数,应取不小于1.0;γRE----结构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应取1.0;c.挠度应符合下式要求:d f≤ d f,limd f---构件在风荷载标准值或永久荷载标准值作用下产生的挠度值;d f,lim---构件挠度限值;d.双向受弯的杆件,两个方向的挠度应分别符合d f≤d f,lim的规定。

幕墙构件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其作用效应的组合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应按下式进行:S=γG S GK+γwψw S WK+γEψE S EK2 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应按下式进行:S=γG S GK+ψwγw S WKS---作用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 Gk---永久荷载效应标准值;S Wk---风荷载效应标准值;S Ek---地震作用效应标准值;γG---永久荷载分项系数;γW---风荷载分项系数;γE---地震作用分项系数;ψW---风荷载的组合值系数;ψE---地震作用的组合值系数;进行幕墙构件的承载力设计时,作用分项系数,按下列规定取值:①一般情况下,永久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的分项系数γG、γW、γE应分别取1.2、1.4和1.3;②当永久荷载的效应起控制作用时,其分项系数γG应取1.35;此时,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效应仅限于竖向荷载效应;③当永久荷载的效应对构件利时,其分项系数γG的取值不应大于1.0。

可变作用的组合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①一般情况下,风荷载的组合系数ψW应取1.0,地震作用于的组合系数ψE应取0.5。

②对水平倒挂玻璃及框架,可不考虑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风荷载的组合系数ψW应取1.0(永久荷载的效应不起控制作用时)或0.6(永久荷载的效应起控制作用时)。

幕墙构件的挠度验算时,风荷载分项系数γW和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均应取1.0,且可不考虑作用效应的组合。

Ⅲ.材料力学性能:材料力学性能,主要参考JGJ 102-2003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1).钢材的强度设计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的规定采用,也可按表5.2.3采用。

表5.2.3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f s(N/mm2)一、风荷载计算标高为35.0m处风荷载计算(1). 风荷载标准值计算:W0:基本风压W0=0.40 kN/m2βgz: 35.0m高处阵风系数(按C类区计算)βgz=0.85×[1+350.108×(Z/10)-0.22]=1.797μz: 35.0m高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C类区计算): (GB50009-2001) μz=0.616×(Z/10)0.44=0.616×(35.0/10)0.44=1.069μs:风荷载体型系数μs=-2.00W k=βgz×μz×μs×W0 (GB50009-2001) =1.797×1.069×2.0×0.400=1.537 kN/m2(2). 风荷载设计值:W: 风荷载设计值(kN/m2)γw: 风荷载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1.4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3.2.5 规定采用W=γw×W k=1.4×1.537=2.152kN/m2=25.6×(5.000+6.000)/1000=0.282kN/m2G AK1=25.6×B t_w/1000=25.6×6.000/1000=0.154KN/m2G AK2=25.6×B t_L/1000=25.6×5.000/1000=0.128KN/m22. 该处垂直于玻璃平面的分布水平地震作用:αmax: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0.040q EAk: 垂直于玻璃平面的分布水平地震作用(kN/m2)二、幕墙立柱计算:幕墙立柱按双跨梁力学模型进行设计计算:1. 荷载计算:(1)风荷载均布线荷载设计值(矩形分布)计算q w: 风荷载均布线荷载设计值(kN/m)W: 风荷载设计值: 2.152kN/m2B: 幕墙分格宽: 1.950mq w=W×B=2.152×1.950=4.196 kN/m(2)地震荷载计算q EA: 地震作用设计值(KN/m2):G Ak: 玻璃幕墙构件(包括玻璃和框)的平均自重: 500N/m2垂直于幕墙平面的均布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q EAk: 垂直于幕墙平面的均布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kN/m2) q EAk=5×αmax×G Ak=5×0.040×500.000/1000=0.100 kN/m2γE: 幕墙地震作用分项系数: 1.3q EA=1.3×q EAk=1.3×0.100=0.130 kN/m2q E:水平地震作用均布线作用设计值(矩形分布)q E=q EA×B=0.130×1.950=0.254 kN/m(3)立柱弯矩:立柱的受力如图所示。

M w: 风荷载作用下立柱弯矩(kN.m)q w: 风荷载均布线荷载设计值: 4.196(kN/m)H sjcg: 立柱计算跨度: 3.500mM w=q w×(L13+L23)/8/(L1+L2)=(2.8003+0.7003)/8/(2.800+0.700)×4.196=3.341 kN·mM E: 地震作用下立柱弯矩(kN·m):M E=q E×(L13+L23)/8/(L1+L2)=(2.8003+0.7003)/8/(2.800+0.700)×0.254=0.202kN·mM: 幕墙立柱在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产生弯矩(kN·m)采用S W+0.5S E组合M=M w+0.5×M E=3.341+0.5×0.202=3.442kN·m2. 选用立柱型材的截面特性:立柱型材号: XC1\ABC选用的立柱材料牌号:6063 T5型材强度设计值: 抗拉、抗压85.500N/mm2抗剪49.6N/mm2型材弹性模量: E=0.70×105N/mm2X轴惯性矩: I x=517.763cm4Y轴惯性矩: I y=1284.291cm4立柱型材在弯矩作用方向净截面抵抗矩: W n=85.385cm3立柱型材净截面积: A n=21.180cm2立柱型材截面垂直于X轴腹板的截面总宽度: LT_x=6.000mm立柱型材计算剪应力处以上(或下)截面对中和轴的面积矩: S s=76.164cm3塑性发展系数: γ=1.053. 幕墙立柱的强度计算:校核依据: N/A n+M/(γ×W n)≤fa=85.5N/mm2(拉弯构件)B: 幕墙分格宽: 1.950mG Ak: 幕墙自重: 500N/m2幕墙自重线荷载:G k=500×B/1000=500×1.950/1000=0.975kN/mN k: 立柱受力:N k=G k×L=0.975×3.500=3.413kNN: 立柱受力设计值:r G: 结构自重分项系数: 1.2N=1.2×N k=1.2×3.413=4.095kNσ: 立柱计算强度(N/mm2)(立柱为拉弯构件)N: 立柱受力设计值: 4.095kNA n: 立柱型材净截面面积: 21.180cm2M: 立柱弯矩: 3.442kN·mW n: 立柱在弯矩作用方向净截面抵抗矩: 85.385cm3γ: 塑性发展系数: 1.05σ=N×10/A n+M×103/(1.05×W n)=4.095×10/21.180+3.442×103/(1.05×85.385)=40.325N/mm240.325N/mm2 < fa=85.5N/mm2立柱强度可以满足4. 幕墙立柱的刚度计算:校核依据: d f≤L/180d f: 立柱最大挠度D u: 立柱最大挠度与其所在支承跨度(支点间的距离)比值:L t1: 立柱最大挠度所在位置支承跨度(支点间的距离) 2.800mR0=[L12/2-(L13+L23)/8(L1+L2)]×(q wk+0.5×q Ek)/L1=3.344KNd f=1000×[1.4355×R0-0.409×q Wk×L1]×L13/(24×0.7×I x)=3.451mm D u=U/(L t1×1000)=3.451/(3.500×1000)=1/8111/811 < 1/180挠度可以满足要求!5. 立柱抗剪计算:校核依据: τmax≤[τ]=49.6N/mm2(1)Q wk: 风荷载作用下剪力标准值(kN)R0: 双跨梁长跨端支座反力为:R0=[L12/2-(L13+L23)/8/(L1+L2)]×q wk/L1=3.344KNR a: 双跨梁中间支座反力为:R a=q wk×((L13+L23)/(8×L1×L2)+(L1+L2)/2) =9.507KNR b: 双跨梁短跨端支座反力为:R b=|q wk×(L1+L2)-R0-R a|=2.360KNR c: 中间支承处梁受到的最大剪力(KN)R c=|q wk×L1-R0|=5.048 KNQ wk=max(R0,R b,R c)=5.048 KN(2)Q w: 风荷载作用下剪力设计值(kN)Q w=1.4×Q wk=1.4×5.048=7.068kN(3)Q Ek: 地震作用下剪力标准值(kN)R0_e: 双跨梁长跨端支座反力为:R0_e=[L12/2-(L13+L23)/8/(L1+L2)]×q ek/L1=0.218KNR a_e: 双跨梁中间支座反力为: 0.619KNR a_e=q ek×((L13+L23)/(8×L1×L2)+(L1+L2)/2) =0.619KNR b_e: 双跨梁短跨端支座反力为: -0.154KN R b_e=|q ek×(L1+L2)-R0_e-R a_e|=0.154KNR c: 中间支承处梁受到的最大剪力(KN)R c=|q ek×L1-R0_e|=0.328 KNQ Ek=max(R0_e,R b_e,R c)=0.328 KN(4)Q E: 地震作用下剪力设计值(kN)Q E=1.3×Q Ek=1.3×0.328=0.427kN(5)Q: 立柱所受剪力:采用Q w+0.5Q E组合Q=Q w+0.5×Q E=7.068+0.5×0.427=7.281kN(6)立柱剪应力:τ: 立柱剪应力:S s: 立柱型材计算剪应力处以上(或下)截面对中和轴的面积矩: 76.164cm3立柱型材截面垂直于X轴腹板的截面总宽度: LT_x=6.000mmI x: 立柱型材截面惯性矩: 517.763cm4τ=Q×S s×100/(I x×LT_x)=7.281×76.164×100/(517.763×6.000)=17.851N/mm2τ=17.851N/mm2 < 49.6N/mm2立柱抗剪强度可以满足!三、立柱与主结构连接L ct2: 连接处钢角码壁厚: 8.0mmJ y: 连接处钢角码承压强度: 305.0N/mm2D2: 连接螺栓公称直径: 16.0mmD0: 连接螺栓有效直径: 14.1mm选择的立柱与主体结构连接螺栓为:不锈钢螺栓 C1组 50级L_L:连接螺栓抗拉强度:230N/mm2L_J:连接螺栓抗剪强度:175N/mm2采用S G+S W+0.5S E组合N1wk: 连接处风荷载总值(N):N1wk=W k×B×H sjcg×1000=1.537×1.950×3.500×1000=10490.0N连接处风荷载设计值(N) :N1w=1.4×N1wk=1.4×10490.0=14686.0NN1Ek: 连接处地震作用(N):N1Ek=q EAk×B×H sjcg×1000=0.100×1.950×3.500×1000=682.5NN1E: 连接处地震作用设计值(N):N1E=1.3×N1Ek=1.3×682.5=887.3NN1: 连接处水平总力(N):N1=N1w+0.5×N1E=14686.0+0.5×887.3=15129.7NN2: 连接处自重总值设计值(N):N2k=500×B×H sjcg=500×1.950×3.500=3412.5NN2: 连接处自重总值设计值(N):N2=1.2×N2k=1.2×3412.5=4095.0NN: 连接处总合力(N):N=(N12+N22)0.5=(15129.6592+4095.0002)0.5=15674.0NN vb: 螺栓的受剪承载能力:N v: 螺栓受剪面数目: 2N vb=2×π×D02×L_J/4=2×3.14×14.1202×175/4=54778.1N立柱型材种类: 6063 T5N cbl: 用一颗螺栓时,立柱型材壁抗承压能力(N):D2: 连接螺栓直径: 16.000mmN v: 连接处立柱承压面数目: 2t: 立柱壁厚: 3.0mmXC_y: 立柱局部承压强度: 120.0N/mm2N cbl=D2×t×2×XC_y=16.000×3.0×2×120.0=11520.0NN um1: 立柱与建筑物主结构连接的螺栓个数:计算时应取螺栓受剪承载力和立柱型材承压承载力设计值中的较小者计算螺栓个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