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四

合集下载

《大江保卫战》教案

《大江保卫战》教案

《大江保卫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大江保卫战》的主要内容,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通过分析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冲突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大江保卫战》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3. 讨论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冲突的方法。

4. 团队合作活动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背景、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冲突的方法。

4. 团队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活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大江保卫战》的背景和故事梗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与理解: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 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讲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

4. 讨论冲突和解决冲突的方法: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冲突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5. 团队合作活动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活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团队合作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六、教学资源1. 课文《大江保卫战》的文本。

2. 与故事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团队成员的角色分配表。

4. 团队合作活动的指导手册。

5. 学生评价表。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大江保卫战》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掌握冲突解决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大江保卫战》教案设计

《大江保卫战》教案设计

《大江保卫战》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案简介1.1 教学目标了解《大江保卫战》的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掌握故事中的重要事件和情节发展。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故事梗概和人物介绍。

分析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

探讨作品中的主题和寓意。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和小组讨论法。

利用多媒体材料辅助教学。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

第二章:故事梗概和人物介绍2.1 故事梗概简要介绍《大江保卫战》的故事背景和情节发展。

突出故事中的主要事件和冲突。

2.2 人物介绍介绍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分析人物在故事中的作用和影响。

第三章:冲突和解决方式的分析和讨论3.1 冲突的类型分析故事中出现的不同类型的冲突。

引导学生理解冲突的重要性和作用。

3.2 解决方式的分析探讨故事中人物冲突的解决方式。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四章:作品中的主题和寓意4.1 主题的探讨引导学生分析和表达故事中的主题。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读作品。

4.2 寓意的理解解释故事中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思考和反思。

强调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的理解。

5.2 拓展活动设计相关的阅读拓展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第六章:教学评估与反馈6.1 评估方法采用课堂讨论、小组分享和课后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估。

关注学生的参与度、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6.2 反馈机制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教学相长。

第七章:教学资源与材料7.1 教材和辅助材料推荐适合的教材和辅助材料,如相关的小说、评论和研究文章。

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和音频等,丰富教学内容。

7.2 教学资源的使用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会他们如何查找和使用相关资源。

第八章:教学计划调整与反思8.1 教学计划的调整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

灵活应对教学中的突发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9篇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9篇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9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8个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通过对具体的语言文字的阅读品味,感悟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3、学习抓关键词、读句子、想画面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从具体的语言文字的阅读品味中,体会解放军战士英勇无畏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对联引入:(1)课前准备读古诗。

由此引入师:听到了大家这悦耳的的读书声,老师不由得想起了明朝顾宪成这幅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出示)一起来读读。

(2)、引出文中的对联。

课文中也有一幅对联(出示)指名读,再齐读。

师:仅仅改了几个字,但是在我们的耳边响起的还是琅琅的读书声吗?(不是)而是——?2、观看洪灾片段:师;是呀,风声雨声涛声又把我们带到了1998年的夏天,此时的长江早已失去了它往日的面目,大家看——(放录像洪灾片段)3、交流观后感受。

4、预想决堤后果。

师:是呀,长江洪水泛滥。

而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口密集,是我国工农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但整个平原区地面高度又普遍低于高洪水位数米至10余米,完全依靠两岸的江堤来抵挡洪水。

万一大江决堤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呢?(……)5、感情渲染,个性化读课题师:此时此刻,与洪水抢时间,保卫大堤,就是最迫在眉睫的任务。

所以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来了,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一场气壮山河的(读题:大江保卫战);他们将与洪魔进行殊死的搏斗,进行了一场的惊心动魄(读题:大江保卫战)。

《大江保卫战》语文教案

《大江保卫战》语文教案

《大江保卫战》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大江保卫战》一篇。

该篇文章详细描述了我国长江流域一次特大洪水的抗洪过程,展现了人民军队英勇无畏、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章阅读、生词学习、句子解析、主题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江特大洪水的背景,感受人民军队的抗洪精神。

2. 掌握课文生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他们为国家、为人民勇于奉献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课文生词的掌握、长句子的解析。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军队的抗洪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文PPT、生词卡片、长江流域地图。

学生准备:课文预习、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长江流域地图,介绍长江在我国的重要地位。

(2)引入特大洪水事件,引导学生关注抗洪精神。

2. 阅读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长江特大洪水的抗洪过程。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讲解生词和长句子。

3. 生词学习(1)学生自学生词,教师巡回指导。

(2)教师选取重点生词进行讲解,让学生做好笔记。

4. 句子解析(1)教师选取课文中的长句子进行解析,指导学生掌握句子结构。

(2)学生模仿造句,巩固所学。

5. 主题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展现了人民军队哪些英勇无畏的精神?6. 实践情景引入(1)播放抗洪视频,让学生感受人民军队的抗洪精神。

(2)学生讨论:如何将这种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7. 例题讲解(1)选取一道阅读理解题,教师示范解题方法。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进行点评。

8. 随堂练习(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

六、板书设计1. 文章结构图2. 生词卡片3. 句子解析示例4. 主题探讨要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词。

(2)用课文中的句子仿写一段话。

(3)结合课文,谈谈你对人民军队抗洪精神的感悟。

关于《大江保卫战》的教案设计

关于《大江保卫战》的教案设计

关于《大江保卫战》的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大江保卫战》的兴趣。

2. 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教学内容:1. 介绍《大江保卫战》的背景和故事梗概。

2. 阐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安排。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是否了解中国的抗洪救灾历史和英雄人物。

2. 简要介绍《大江保卫战》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

3. 宣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安排。

第二章:故事梗概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大江保卫战》的故事梗概。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详细介绍《大江保卫战》的故事梗概。

2. 分析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大江保卫战》的故事梗概。

2.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第三章:人物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分析《大江保卫战》中的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对《大江保卫战》中的人物进行深入分析。

2. 引导学生思考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对故事的影响。

教学步骤:1. 对《大江保卫战》中的人物进行介绍和分析。

2.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对故事的情节发展。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人物的分析和评价。

第四章:情节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分析《大江保卫战》的情节结构。

2.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对《大江保卫战》的情节进行深入分析。

2. 引导学生思考情节的安排和对故事的影响。

教学步骤:1. 对《大江保卫战》的情节进行介绍和分析。

2. 引导学生关注情节的安排和对故事的情节发展。

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反思能力。

教学内容:2. 鼓励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进行反思和评价。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大江保卫战》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反思和评价。

第六章:主题探讨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探讨《大江保卫战》的主题思想。

大江保卫战教案(优秀5篇)

大江保卫战教案(优秀5篇)

大江保卫战教案(优秀5篇)《大江保卫战》篇一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吗?我国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袭击着荆襄大地。

平日里温顺柔美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

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一旦长江大堤被冲毁,后果将不堪设想,怎么办?怎么办?瞧!解放军官兵来了,他们与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板书课题:大江保卫战)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自读全文,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内容是什么?(进行简单标注,学习作读书笔记。

)2、提自读要求: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②、画出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词)典,理解本课词语;③、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和段落,反复多读几遍。

思考:它为什么让你感动?3、检查自主学习情况。

①、指名逐段读。

②、教师相机正音,正句。

③、引导学生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并简单说说让自己感动的原因。

三、精读课文,重点感悟。

1、请同学们再次默读文章,细细品味让你心头为之一震的句子,批注原因或感受。

2、交流:①、文中哪些句子或段落让你感动呢?(指名说)第二自然段。

评价:你读得比较流畅,能说说它让你感动的原因吗?生答:这段话让我看到了那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让我犹如身临现场。

②、你能说说“惊心动魄”的意思吗?(板书:惊心动魄)惊心动魄就是让人心灵震撼,完全使人心神撼动的意思。

(评价)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令你惊心动魄的词或句。

指名交流。

“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

”我是从“顿时”“一条长龙”感受到解放军官兵在那么短的时间内,竟然来了那么多!可见解放军官兵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亲兄弟啊!指名说“官兵们肩扛着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

有的为了……大堤,保住大堤!”谈感受。

师:是啊,他们肩扛在泥水中来回穿梭脚趾被割破了却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什么念头?)生答:保住大堤!指名读这句话,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大江保卫战》教案

《大江保卫战》教案

《大江保卫战》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江保卫战》的故事背景、情节发展和主要人物。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3. 引导学生领悟作品中的正能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熟读《大江保卫战》课文,掌握故事情节。

2. 故事梗概:总结课文内容,概括故事主题。

3. 人物分析:分析课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形象特征。

4. 词语解释:解释课文中遇到的生僻词语,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探讨课文中的正能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熟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掌握生僻词语。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领悟课文中的正能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僻词语,分析人物形象。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案例分析法:选取课文中的具体情节,让学生分析人物行为和心理。

4. 情感教育法: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培养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大江保卫战》的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齐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

3. 故事梗概:总结课文内容,概括故事主题。

4. 人物分析:分析课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形象特征。

5. 词语解释:解释课文中遇到的生僻词语,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探讨课文中的正能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回家后复述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并书写读后感。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表达、倾听他人意见和综合分析能力。

《大江保卫战》优秀教案设计

《大江保卫战》优秀教案设计

《大江保卫战》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大江保卫战》主题的兴趣。

2. 激发学生对故事的期待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引入话题:介绍《大江保卫战》的故事背景和重要性。

2. 提问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对于大江保卫战的了解和期待。

教学活动:1. 开场白:向学生介绍《大江保卫战》的故事背景,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 提问讨论:提出问题,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大江保卫战的了解和期待。

第二章:故事梗概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大江保卫战》的故事梗概。

2. 培养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关注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故事梗概:介绍《大江保卫战》的故事情节,包括主要角色和事件。

2. 关键情节:强调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和转折点。

教学活动:1. 故事梗概介绍:向学生介绍《大江保卫战》的故事情节,包括主要角色和事件。

2. 关键情节讨论: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和转折点,进行讨论和分析。

第三章:角色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大江保卫战》中的主要角色。

2. 培养学生的角色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主要角色:介绍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包括他们的性格特点和作用。

2. 角色关系:分析角色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教学活动:1. 角色介绍:向学生介绍《大江保卫战》中的主要角色,包括他们的性格特点和作用。

2. 角色关系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角色之间的关系和互动,进行讨论和分析。

第四章:主题探讨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大江保卫战》的主题。

2. 培养学生的主题探讨能力。

教学内容:1. 主题:介绍《大江保卫战》的主题,包括故事背后的寓意和信息。

2.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故事主题的意义和影响。

教学活动:1. 主题介绍:向学生介绍《大江保卫战》的主题,包括故事背后的寓意和信息。

2. 主题探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故事主题的意义和影响,进行讨论和分析。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总结《大江保卫战》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四
孟娟
一、编辑课题,导入新课
课后老师请大家对课题进行了格式的编辑、修饰,让它更加醒目。

下面请大家亮出你的金点子。

并说说为什么?(指导读好课题)根据自己的编辑读出自己的感受。

这将是一场怎样()的大江保卫战
过渡: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让人刻骨铭心。

二、学习最后一段
课件出示句子: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1、指读。

2、铭记就是……
3、引读:大江要永远铭记……,铭记……
4、大江为何要永远铭记1998年的夏天?这年夏天发生了什么?上一节课我已经学过了,谁来告诉大家听。

(惊雷响起,闪电划破浓云密布的天空,大雨倾盆而下,雷声、雨声、风声响彻在天地之间……洪水冲开大堤,冲到房屋,打着漩涡向前推进,吞噬着一切,于是一切都淹没在洪水之中,天地间能看到的只有房顶、树梢…)
是啊,一双双眼睛都关注着98年的那个夏天,不仅仅是你、我、他,所有人都不会忘记,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5、大江为何要永远铭记英勇的人民子弟兵呢?
请学生说说。

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和几百万群众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在这场不动枪炮,不见硝烟的战斗,与大自然的展开了生死搏斗。

过渡:这是一篇通讯,记者及时地向我们真实地报导了发生在抗洪一线上三个典型的事例。

说说哪几个事例?
板书:大堤抢险铮铮铁汉勇救群众
过渡:在这场大江保卫战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抢险救人的感人场面,让我们跟着课文,我们先随记者去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去亲身体验当时的情景。

先来看一看九江赛城湖大堤惊心动魄的抢险画面吧。

三、学习“大堤抢险”
1、本节中有一句很特殊的话概括了本节的内容,请找出来。

2、从本节中找出能体现这副对联内容的句子。

指导朗读。

“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简单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以小组为单位,研读这一节,想一想九江赛城湖大堤惊心动魄的抢险画面中,表现了人民子弟兵的什么精神或者想一想出示:这是一群()的人民子弟兵。

(读书要读出个性,读出属于自己的结论。


学生补充,教师随时指导朗读。

救援神速☆“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

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

(体会到子弟兵救援神速,为什么说他们神速,你从那儿看出来?能读一读吗?子弟兵行动敏捷,救援神速,支队一声令下长……)
奋不顾身☆“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

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
性赤脚奔跑起来。

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体会到战士们意志坚强、奋不顾身的精神。

)们全然不顾,他们不顾的仅仅是片石割破了脚趾吗?有没有同学知道他们还受到了怎样的伤痛?
奋不顾身☆“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宾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

”(为什么说他们奋不顾身?他们会遇到怎样的危险?引读:可他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一个个……)
乐观☆“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质疑: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体会子弟兵大无畏的乐观主意精神。

他们不仅勇敢而且乐观,谁来读读战士们的这句话,战士们的话语铿锵有力,战士们的壮举惊天动地,谁来把这种豪壮之情朗读出来)
师介绍:战士们不仅喊出了这样乐观的口号,他们还立下了其他令人感动的誓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站着是根伫立的桩、倒下是袋拦洪的沙!水不退、人不撤,誓与大堤共存亡!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
4、这是一场怎样的战斗?(激烈的、艰苦的)有一个词语说明这是一场激烈的战斗,一场苦战,这句对联就是对这场鏖战最好的概括。

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一个个英勇子弟兵展现在我们面前。

他们不仅勇敢而且乐观,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抢险场面恍若就在眼前。

他们用勇敢、乐观谱写了一曲感天地、泣鬼神的抗洪之歌。

下面老师请大家观赏九江赛城湖大堤惊心动魄的抢险场面。

通过朗读再来感受一下官兵们英勇抢险的感人场面,齐读第2小节。

这样的人民子弟兵,人民能忘记吗,祖国能忘记吗?
四、学习事迹之二:铮铮铁汉
1、面对肆虐的洪水,更显示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

这是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过渡句一般出现在什么地方?)请有经验的同学说一说。

2、如果大堤抢险写的是子弟兵的群体形象,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就是一个个体形象大特写。

在你眼中铮铮铁汉应该是怎样的人?
3、速读这一节,找一找文中什么地方能让你感到黄晓文是一个铁汉。

指导朗读。

描述:这样的铮铮铁汉,人民能忘记吗,祖国能忘记吗?这就是千千万万子弟兵中的一员,这就是发生在抗洪抢险最前线中的铮铮铁汉的形象,我们不会忘记,也不能忘记。

4、出示: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简单介绍自己所知道的子弟兵。

是啊,黄晓文只是几十万解放军官兵中的一个典型,在那难忘的几十个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啊。

课后同学们也搜集了不少这样的例子,你能说一说吗?听了你们的介绍,他们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闪烁,你觉得这是一群()的人民子弟兵。

五、学习事迹之三:勇救群众
师过渡:在大江保卫战中,子弟兵们除了保卫江堤,还要救护遇险的群众,这方面的感人事迹也是数不胜数。

(1)轻声读第五节,战士们的身影出现在什么地方?这是()的子弟兵
(2)再集体交流。

☆“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

”(体会到群众正在危险中,战士们迫不及待地进行营救。


☆“……”(体会到子弟兵救人的事例数不胜数。


☆“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

”(体会到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生的希望留给人民,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他们无愧于“军旗”、“军徽”,他们不愧是人民子弟兵。


☆“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向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

”(体会到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高度信任,突出反映军民鱼水情。


六、小结
1、这里没有泪水,只有汗水;这里没有柔躯,只有铁骨;这就是我们的子弟兵,这样的子弟兵,你们会忘记吗,人民会忘记吗,祖国会忘记吗?
2、你想对我们这些英勇的子弟兵说些什么吗?
3、在98年的大江保卫战中,牺牲了许多子弟兵,让我们牢牢记住他们的名字。

“98抗洪”那惊天动地的一幕:簰洲湾,1998年8月1日晚,广空高炮某团225营官兵在这一夜与滔滔洪水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高建成、杨德胜、马斐、惠伟为、岳福勇等17名官兵英勇牺牲。

他们用年轻的生命在浪尖上铸成了17座永久的丰碑。

媒体播放描述:那些为了人民的利益无私奉献,流血奉献的英雄们,就如同一座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

4、是啊,一双双眼睛都关注着98年的那个夏天,不仅仅是你、我、他,所有人都不会忘记,我们再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5、引导学生再次有感情朗读: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七、欣赏歌曲《为了谁》
最后,让我们在著名歌唱家祖海的歌声结束这堂课。

集体评议:
从总体上看,教案《大江保卫战》的教学思路还是非常清晰的:围绕:“大堤抢险、铮铮铁汉、勇救群众”三个场景通过影片画面来感受人民子弟兵的高大形象,通过文本语言来感悟人民子弟兵的可贵精神。

由于教者为学生语言文字的理解提供了可视性的画面,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人物品质的难能可贵,所以在品字朗读时学生还是能够深入其里,读出自己的理解来。

只是在导入时为了将学生的注意力放到——1998年这场特大洪涝灾害上,教者特地作了这样一个过渡:“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让人刻骨铭心。

”然后将课文的最后一小节放在上课伊始,并提问:“大江为何铭记着1998,铭记着人民子弟兵?”她以这样的倒叙入课也可以看出是精心设计的,只是给人冗长,拖沓之感,没有尽快切入。

而且大家研究课文以后,一致认为根据本课的课文内容也不需要采取这样的方式,所以建议开头要修改,尽量简洁些。

个人反思:
今天只是刚刚定了个初稿,简单过了一下教学的基本环节,感觉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推敲和斟酌:课件还不完善,对学生的指导和点拨还有点流于形式,导致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还欠透彻。

认真听取了备课组成员的评析以后也认识到开头的导入存在问题,当初确实有点想给大家创造点亮点的思想,故意将最后一节放入导语,现在经大家提醒才发现真有点画蛇添足的味道。

其实语文教学并不需要一些花架子,不需要一些不切实际的铺垫,而我正是钻了这个牛角尖,看来接下来是得重新审视我的“开头”,毕竟构建好一堂课的头很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