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好比春江水

合集下载

《山歌好比春江水》-人音版五线谱九年级第17册教案

《山歌好比春江水》-人音版五线谱九年级第17册教案

山歌好比春江水-人音版五线谱九年级第17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山歌的音乐特点,感受其浓郁的乡土气息。

2.掌握《山歌好比春江水》的歌曲歌词和旋律。

3.学习该歌曲的人音版五线谱,掌握基础的乐理知识。

4.了解该歌曲的文化背景和传统意义。

二、教学重点1.掌握歌曲旋律和人音版五线谱。

2.了解山歌风格及其显示的民族特色。

三、教学难点1.掌握乐曲的技巧和表现力。

2.理解山歌的歌词和文化内涵。

四、教学方法1.唱歌听曲法2.演唱法3.影视欣赏法4.讲授法五、教学内容5.1 《山歌好比春江水》歌曲欣赏与介绍1.引导学生进入感受山歌的气息中。

2.介绍《山歌好比春江水》的演唱者和歌曲背景。

3.播放音乐,让学生先听一遍整体旋律,再请他们重点听歌曲的节奏、音高和音调。

4.让学生欣赏整体感觉,深入体味其内涵,领会歌曲表达的文化内涵。

5.2 人音版五线谱教学1.教授人音版五线谱基础知识,包括调号、节拍、节奏等。

2.让学生铿锵有力地读唱五线谱,掌握基本乐理知识。

3.强调要注意原音、升降调的位置和演唱时的节奏感,用较为准确的音高和节奏演唱乐曲。

5.3 山歌文化内涵讲授1.山歌是我国地域文化和民族传统的体现,是一种自然流露出的表达感情的艺术表现形式。

2.引导学生了解山歌的起源、风格和特点,以及其所反映的民俗文化、历史文化。

3.让学生体会山歌的情感和深厚的乡土气息,有力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六、教学评价1.巩固练习:让学生学会吟唱《山歌好比春江水》和人音版五线谱。

2.分组表演:分别选出5个小组,要求每组分别表演一首山歌,并和同学分享该山歌的文化内涵。

3.口述与书写评价:让学生口述本课所学的内容和感想,并要求学生完成《山歌好比春江水》这首歌曲的歌词和人音版五线谱。

七、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对《山歌好比春江水》这首歌曲的演唱、人音版五线谱教学和山歌文化内涵讲授,让学生通过听、看、写、做多种形式的综合学习,了解中国传统山歌文化艺术,掌握基础乐理知识,提高创造力和文化传承意识。

《山歌好比春江水》出处

《山歌好比春江水》出处

《山歌好比春江水》词曲原创在广西2011年04月22日13:23:01 来源:广西日报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传唱了50个年头。

一直以来,人们都以为它出自久负盛名的电影《刘三姐》。

然而,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山歌好比春江水》词曲原创在广西文/林雪娜何振强山峰蜿蜒重叠,江流曲曲弯弯,一片红色的朝霞,映现在山峦之间。

顺着流水,飘来了刘三姐的歌声: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弯又多。

这是1960年版民间歌舞剧《刘三姐》的序幕。

刘三姐唱的这首《山歌好比春江水》流过岁月长河,飞溅出无数浪花。

时至今日,人们仍可以在摇滚流行乐中、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舞台上、在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中品味到……搜索各刊物或网页查询《山歌好比春江水》出处,看到的是统一口径:出自电影《刘三姐》,词曲作者均为国内著名人士。

然而,它真的是电影名曲么?惊奇一:电影《刘三姐》并无此歌上世纪60年代,电影《刘三姐》红遍大江南北。

这部根据广西民间传说改编的电影,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深深烙印在人们美好的记忆里。

刘三姐这一形象,一时间成为广西文化的代表。

电影里的多首歌曲成为经典传唱,如《多谢了》《世上哪有藤缠树》《心想唱歌就唱歌》等。

然而,通观整部影片,并没有《山歌好比春江水》这首歌。

电影开篇唱的是:“山顶有花山脚香,桥底有水桥面凉,心中有了不平事,山歌如火出胸膛。

”不仅整部影片没有出现《山歌好比春江水》,查阅电影《刘三姐》的歌曲全集,也没有找到这首歌的记录。

“这不是电影里的歌。

彩调剧《刘三姐》被改编那么多次,一直不变的就是这首主题歌。

”原广西彩调团团长龙杰锋回忆道:1960年7月,彩调精英加入民间歌舞剧《刘三姐》演出团,赴北京向国家领导人和首都人民汇报演出,连续演出近百场,而且四进中南海。

当时,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都观看了演出。

随后,《刘三姐》演出团于同年10月赴全国13个省(区)24个城市进行长达一年的巡回演出。

黄梅戏-刘三姐

黄梅戏-刘三姐

黄梅戏《刘三姐》根据吴琼、余佑达、梅伟慈、徐庆平等演唱记录创编:“刘三姐”剧本创作小组改编:广西壮族自治区“刘三姐”汇演大会编曲:时白林(部分吸收原歌剧中的唱段)一、投亲刘三姐:唱山歌来哟,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

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湾又多。

唱歌好,树木招手鸟来和。

江心鲤鱼跳出水,要和三姐对山歌。

老渔翁:(白)小姑娘,你唱得好,唱得好哇!把我这七十多岁的老头子都给迷住啦!刘二:(白)老伯,你莫夸奖我妹子了。

刘三姐:莫夸我,画眉取笑小阳雀,黄嘴嫩鸟才学唱,绒毛鸭子初下河。

(白)老伯,你来唱我来学!~老渔翁:(白)要我唱?要我唱我就唱,牙齿不全口漏风,我若开口唱一句,虾公鱼仔脸都红!刘三姐:老伯莫讲口漏风,唱得云开日头红。

山歌好比拦江网,鱼鳖虾蟹落网中。

刘二:(白)下滩了。

老渔翁:(吆喝)下滩喽!刘二:(白)三妹,水急浪高,你要站稳着啊。

刘三姐:浪涛涛,河里鱼虾都来朝,急水滩头唱一句,风平浪静乐逍遥。

刘二:(白)三妹,风也没有平,浪也没有静,你怎么就不懂得怕呢?刘三姐:浪送船行风送帆,唱起山歌弯又弯,山歌唱破千层浪,船过一滩又一滩。

老渔翁:(白)唱得好哇!过了一滩又一滩,莫怕艰险莫怕难。

刘三姐:只要留得长流水,有朝冲倒九重山。

刘三姐:只要留得长流水,有朝冲倒九重山。

老渔翁老渔翁:(白)小姑娘,你唱得太好了!你是哪里人?尊姓啊?刘二:(白)唉,老伯,你不晓得哟。

我兄妹在罗城砍柴织笠度光阴,妹妹年幼性执拗,不知天高和海深。

皆因唱歌惹——惹了事,这才离乡弃土来投亲。

老渔翁:(白)投亲?你们是不是来找韦老奶奶的?刘二:(白)哦?来找韦老奶奶?刘三姐:(白)老伯,你怎么晓得?老渔翁:(念)嗨!高山打鼓远闻声,三姐唱歌久闻名。

(此半句听不太清)九闻九闻又九闻!哈哈哈……刘三姐:(白)老伯,你讲笑话了。

二、霸山采茶女:(合)春天茶叶嫩又鲜,嫩又鲜,姐妹双双走哇走哇茶园哟依哟。

满山茶树妹手种,妹手种,辛勤换得茶满园,茶满园,哪呼依嘿哟,茶满园哟依哟。

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2单元《山歌好比春江水》

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2单元《山歌好比春江水》
5
3
歌曲简介
《山歌好比春江水》是1960
年民间歌舞剧《刘三姐》的
序曲和贯穿全剧的主题曲,
歌词描绘了广西歌仙刘三姐
与地主斗歌的场景,反映了
农民与地主斗争的故事。
1961年,该歌作为长春电影
制片厂出品的电影《刘三姐》
的主题曲随电影播出而走红,
自此唱遍大江南北,经久不
衰,其后更被歌手斯琴格日
乐翻唱。
4
山歌好比春江水
山歌好比春江水
1
什么是山歌?
山歌是劳动人民自由抒发情感的民歌种 类。
山歌常在户外歌唱,曲调多高亢、嘹亮, 节奏多自由、悠长,歌词多为即兴创作。
山歌的歌词具有纯朴的情感、大胆的想 象和巧妙的比喻等特点,生动鲜活,真 切感人。
2
刘三姐
电影《刘三姐》是一 部非常优秀的歌剧, 主人公刘三姐是位勤 劳美丽、明喉善歌的 奇女子,这部电影讲 的是她以山歌为武器, 与封建官府、地主老 财作斗争的故事。

山歌好比春江水PPT

山歌好比春江水PPT

山歌好比春江水
山歌好比春江水
2005年宁静在广西民歌艺术节上演唱了这首歌,唱出了广西人民 的热情。 《山歌好比春江水》是歌手斯琴格日乐演唱的歌曲,翻唱自《刘三 姐》。 作词:乔羽 作曲:雷振邦 演唱:斯琴格日乐 专辑:《新世纪》

这是1960年版民间歌舞剧《刘三姐》的序 幕。刘三姐唱的这首《山歌好比春江水》流过 岁月长河,飞溅出无数浪花。时至今日,人们 仍可以在摇滚流行乐中、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 节舞台上、在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 刘三姐》 中品味到……
通过这首歌大家眼前浮现了一幅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么样的景色呢?
这首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开阔的 山,柔和的水,细腻的风……
那么体现了什么人生道理呢?
乐观、坚强、自信、勇敢
总结
河流弯曲,群山环绕,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勇敢 坚强,自信乐观,这不仅是壮族人民特有的胸 怀,同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真实写照,一代 代传承永垂不朽。

《山歌好比春江水》教案

《山歌好比春江水》教案

《山歌好比春江水》教学内容:1、学唱《山歌好比春江水》。

2、初步了解山歌,掌握山歌的风格。

教学目标:1、通过视听结合法学习,能用高亢、嘹亮的声音演唱山歌《山歌好比春江水》。

2、要以自己参加劳动而获得丰收的喜悦心情来演唱曲调和歌词。

3、体验广西方言“哎”等衬词在歌曲中的运用,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4、了解山歌的几种演唱形式。

5、对歌曲进行创编成旋律悠长,节奏自由的形式。

教学重点:1、能用高亢、嘹亮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注意广西地方方言与语气的味道,掌握山歌的风格。

教学难点:1、切分节奏和附点音符时值的把握。

2、音乐创编活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人们一边劳动一边唱歌,心情是怎样的呢?(高兴的)对,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我们的手创造出来的。

下次的劳动课,我们可要积极的劳动,因为劳动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美好!二、新课1、初听、发声练习。

初听《山歌好比春江水》旋律(伴奏)。

生随老师律动。

师:那这些动作都是跟什么有关系啊?抽生答。

师:跟农村劳动有关系。

虽然现在是冬天了,但是春天和现在不一样,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春天的农村,好不好?师一边讲解,一边粘贴一些图片(太阳、牧童、牛儿、花朵、青草)同学们看一看,多美啊!其实小牧童啊一边走一边唱着歌儿呢!你们听听是什么歌儿?2、跟琴学唱歌曲。

(1)跟节奏再念一遍歌词,想想小牧童都做了什么?这样容易记住歌词。

(2)跟老师的琴声轻声哼唱歌曲。

提出要求:背挺直,脸上带着笑容。

同学们的歌声让老师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3)师教唱一遍,生再齐唱一遍。

(4)对唱。

师生对唱,男女生对唱。

三、小结今天我们学唱了《山歌好比春江水》,并且创造性的表演了歌曲。

同时,咱们在一起充分的感受到了有广西民歌风味的山歌韵味儿,其实在我们中国大家庭中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民歌,而且都很有特色,以后有机会老师再跟小朋友们一起来学学祖国各地的民歌!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了。

辽海版音乐五年级下册《山歌好比春江水》教学设计

辽海版音乐五年级下册《山歌好比春江水》教学设计

辽海版音乐五年级下册《山歌好比春江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山歌好比春江水》是一首广西壮族自治区民间山歌,歌曲以春江水为比喻,赞美了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曲旋律优美,富有地方特色,节奏自由,变化丰富,体现了山歌的特点。

本节课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音乐特色,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理解和欣赏简单的音乐作品。

但他们在音乐方面的地域性认知尚有待提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有助于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

此外,学生对富有地方特色的作品可能存在好奇心,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山歌,感受其独特的音乐风格。

2.培养学生对我国不同地区音乐特色的认知,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学会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山歌好比春江水》。

4.感受音乐中的情感,体会生活中的美好。

四. 教学重难点1.学会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理解并把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

3.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体会生活中的美好。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让学生通过聆听、对比,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山歌的特点。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模仿。

3.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4.情感体验法:引导学生从歌曲中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培养情感共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音频、视频,以及相关图片等。

2.乐器:吉他、钢琴等,用于伴奏。

3.分组标志:如名牌、颜色等,便于分组活动。

4.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同时,播放《山歌好比春江水》的音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风格。

2.呈现(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特点,让学生对歌曲有更深入的了解。

然后,再次播放歌曲,让学生仔细聆听,感受歌曲的魅力。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引导学生模仿。

(演唱)山歌好比春江水音乐公开课教案

(演唱)山歌好比春江水音乐公开课教案

音乐教案《山歌好比春江水》教学内容:1、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2、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

3、了解壮族山歌的特点,了解壮族的风俗歌会“歌圩”,对歌的特点,创编歌词进行对歌;4、教育学生弘扬祖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背景分析一、学生情况分析本课的学习主体是七年级学生,学生生理、心理渐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之1~6年段学生有明显变化。

学生在以前演唱的歌曲大多都是中国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歌或是国外的名曲,像这样有趣的本地区本民族的民族歌曲还是第一次学唱,所以学生很兴奋,学起来应该兴趣盎然,但是因为七年级学生正值变声期,应强调注意嗓音保护。

不足之处:因为恰逢变声期,部分男生在演唱到高音的时候会惧怕破音而不愿意按照原调演唱,出现降低八度来唱的情况,女生也因为比较害羞而不愿意参与到歌唱中。

以前学过的一些音乐记号都已经忘记,在进行演唱的时候不能根据歌谱中出现的音乐记号来正确演唱。

在听完音乐之后,都不太愿意表达自己听赏音乐之后的感受,只有少数几个学生比较积极。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七年级上册桂教版的最新教材第一单元《山风乡韵》里的第一课,本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接触广西民歌,所以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广西民歌的特点。

《山歌好比春江水》这首歌曲是根据广西柳州山歌《石榴青》改编而来,是歌舞剧《刘三姐》的插曲。

力图让学生充分体验广西的山美、水美、歌美的特色,同时从柔韧中透着刚强的歌声中感受劳动人民淳朴的思想感情和乐观向上、不怕困难的精神。

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选自中国歌舞剧《刘三姐》。

这是一首一领众和的对歌式歌曲,第一、三乐句为问句,二、四乐句为答句,歌词以人们熟悉的生活常识为内容,表达了人们乐观的生活情趣。

电影《刘三姐》取材于广西民间传说,主人公刘三姐是一位聪明、美丽的壮族姑娘,擅长用山歌来赞美劳动、赞美自然、赞美爱情,并用山歌揭露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影片创作者为刘三姐设计的山歌,朴素生动,具有强烈生活气息和浓郁地方色彩,符合人物性格,用歌而不是台词表达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歌好比春江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一、听唱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并识读歌曲乐谱。

二、学唱歌曲二声部
三、通过学习歌曲,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民歌,感受广西音乐风情的美感。

教学重点:听唱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并识读歌曲乐谱
教学难点:学唱歌曲二声部
教材分析:《山歌好比春江水》是歌舞剧《刘三姐》中的插曲,根据广西柳州山歌《石榴青》改编。

教材提供的合唱歌谱采用2/4、3/4混合拍子写成,短小精悍,旋律流畅且起伏不大,歌词简单扼要,采用一领众合的演唱形式,具有典型的山歌特点,易学易唱,是八年级学生体验民歌二部合唱较好的作品。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导入
1、学生欣赏广西桂林风景,思考:这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是哪里?(桂林阳朔)
2、教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广西一起学习广西的民歌
3、导入课题《山歌好比春江水》
三、学习新课
(一、)听赏歌曲
1、学生欣赏歌曲,思考:
(1)歌曲的音调?(高亢、嘹亮)
(2)歌曲是属于民歌的那一类?(山歌)
2、介绍山歌
山歌指人们在田野劳动或抒发情感时即兴演唱的歌曲。

它的内容广泛,结构短小,曲调爽朗、情感质朴、高亢、节奏自由,是中国民歌基本体裁的一种。

3、绍歌曲创作背景
出自我国经典电影《刘三姐》,描写广西歌仙与地主斗歌的故事反映了广大农民与地主斗争的故事传说,传说,她从小聪慧过人,八岁时,就能把看到的故事编成歌曲。

每年的歌会中,许多人来找她对歌比赛,但每次都不能难倒她,因此壮家人都称她为歌仙。

4、再次聆听歌舞,思考:
(1)歌曲的演唱形式?(一领众合)
(2)找出歌曲中节奏自由的地方?
(二)、学唱歌曲
1、打手号视唱G调音阶
2、用“LA”哼唱歌曲旋律
3、跟随教师演唱歌曲乐谱
4、带上歌词,学生有感情演唱歌曲,感悟其演唱的独特韵味
5、教师与学生合作,教师演唱领唱部分,学生演唱合唱部分
6、学唱二声部乐谱,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歌曲学唱。

7、进行二声部配合,注意节奏、音准、及歌词搭配。

8、跟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四、欣赏宋祖英与周杰伦演唱版本
思考:对比两首歌曲,有何不同?
1、宋祖英版本音高较高
2、加入流行音乐元素。

五、总结。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