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新技术教案
口腔修复学 教案

口腔修复学教案口腔修复学是口腔医学中的重要学科,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口腔功能和颜面外貌的恢复,包括修复牙列构成和功能,这对于口腔健康和外观美观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口腔修复学是口腔医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
一、教学目的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口腔修复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相应的临床技能和实践能力,能够对各种口腔修复学问题进行分析、诊断、治疗和预防,满足人们对口腔健康和美观的诉求,提高口腔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设置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口腔修复学基础理论:介绍口腔修复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牙体构造、口腔解剖生理、牙体病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2、口腔修复学材料学:介绍口腔修复学中基本用材的种类、性能、选择和应用,包括充填材料、冠桥材料、接着剂等方面的知识。
3、修复治疗:介绍口腔修复学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直接修复、间接修复、固定修复、可摘局部义齿、全口义齿等方面的知识。
4、口腔修复学临床技术:介绍口腔修复学的临床实践技术,包括口腔检查、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5、口腔修复学的新技术和新材料:介绍口腔修复学中最新的技术和材料,包括数字化修复技术、激光修复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授课结合实践操作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知识、年龄、工作经验等实际情况,确定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尽量避免學生对口腔修复学知识的误导或浅尝辄止。
四、教学要点1、口腔修复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要点:口腔构造的基本概念、牙体构造、牙齿的解剖生理、口腔病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2、修复治疗的基本要点:如何完成直接修复、间接修复、固定修复、可摘局部义齿、全口义齿等方面的治疗过程,如何正确选用口腔修复材料等方面的知识。
3、口腔检查诊断的要点:如何进行口腔检查、如何进行口腔病理学诊断、如何确认治疗方案等方面的知识。
4、口腔修复学的实践技术:如何正确使用牙体钻、功率器、修复材料等实践技术知识。
5、口腔修复学的新技术和材料的要点:如何正确使用数字化修复技术、激光修复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和材料的知识。
修复学教案-全口义齿排牙-同济大学精品课程

三、侧牙合平衡的调节
1.工作侧早接触而平衡侧无接触的原因分析及调整
2.平衡侧早接触而工作侧无接触的原因分析及调整
讲授、示教、操作30min
讲授、示教、操作50min
讲授、示教、操作50min
授课 内 容(续)
方法、手段、时间
四、人工牙的选磨
1.人工牙选磨的原则
2.正中牙合早接触的选磨
3.侧方牙合早接触的选磨
4.前伸牙合早接触的选磨
五、总结和提问
讲授、示教、操作50min
提问与回答20min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调牙合、选磨的目的、要求、原则及方法。
复习思考题
1.全口义齿平衡牙合包括哪几种?
2.调平衡牙合及选磨的要点是什么?
主要参考书
《口腔医学实验教程》第二版
《口腔修复学》第五版
授 课 内 容
方法、手段、时间
一、讲述全口义齿平衡牙合的要求
1.正中牙合上下牙尖相对、呈广泛接触关系
2.前伸平衡:前伸咬合时,上下前牙切缘相互接触,后牙相关牙尖接触。
3.侧牙合平衡:工作侧上下颌有关牙尖有接触,平衡侧上后牙的舌尖与下后牙的颊尖也有接触。
二、前伸平衡的调整
1.前牙接触后牙不接触的原因分析及调整
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案
编号:
课程名称
口腔修复学实验教程
授课日期
12/25/2007
学时
4学时
授课章节或题目
全口义齿排牙(3)-调整咬合
授课教师
张宁宁
黄承敏
技术职称
讲师教Leabharlann 资格证号20043120370000023
20053120371000268
口腔修复学 教案

口腔修复学教案一、导言口腔修复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口腔医学专业课程,它理论知识深厚,应用广泛,为我们日常的医学工作提供了重要基础。
下面我将根据口腔修复学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
二、口腔修复学概述口腔修复学是一门研究口腔疾病和疼痛的科学,主要包括牙齿修复及矫正,牙周病的治疗,口腔粘膜疾病的治疗,口腔颌面部外科手术,以及修复失去牙齿的功能和美观。
三、牙齿修复牙齿修复通常指的是利用各种牙科材料,如金属、瓷、塑料等来减轻或消除牙齿损伤,改善口腔健康状况。
牙齿修复包括种种方法,如树脂修复,瓷贴面等。
在这个部分,学生将学习各种修复手段的技能和操作流程。
四、牙周病治疗牙周病,包括牙周炎和牙周病,都是影响全球许多人口腔健康的重要问题。
在课程学习中,学生将了解牙周病的病因、病理生理、预防以及治疗措施,为未来的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五、口腔粘膜疾病治疗口腔粘膜疾病有着广泛的种类,包括口炎、口腔黏膜炎等。
我们会讨论它们的致病因素,影响以及处理方法,并教授学生如何识别和治疗这些疾病。
六、口腔颌面部外科手术口腔颌面部外科手术涵盖了很广泛的领域,包括拔牙、矫正手术、肿瘤切除以及颌面部骨折治疗等。
在这个部分,学生将学习基本的手术操作技巧,以便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进行有效的应用。
七、口腔功能和美观的修复失去牙齿会影响到人的正常生活,如咀嚼、发音等,所以恢复口腔功能是口腔修复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同时,口腔美观也关乎到人们的心理健康,因此,如何恢复和提升口腔美观也会在课程中进行详细的讲解。
八、总结通过上述的讲解和学习,我相信大家对口腔修复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让我们共同努力,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服务于广大群众,提高口腔健康的广大水平,为构建健康中国做出我们的贡献。
口腔修复学教案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课程名称:口腔修复学主讲教师:***教学部门:口腔系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授课题目颌位关系记录授课对象二年级、学制三年、专业口腔医学授课方式理论计划学时2授课日期年月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口腔修复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主要参考书:口腔修复学.赵铱民.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中华口腔科学.王翰章周学东.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教学目标及设定依据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颌位关系记录的概念及确定颌位关系记录的方法。
(2)初步掌握牙合托制作的方法、步骤,深刻理解牙合托在确定颌位关系中的作用。
(3)初步掌握垂直距离和正中关系位记录的操作步骤。
2.能力目标(1)能正确完成上下蜡基托的制作(2)能正确完成上下牙合堤的制作,并把牙合托放在上下牙弓的正确位置3.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医患沟通的技能。
(2)具有一定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设定依据:《口腔修复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知识&技能重点难点目标达成度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颌位关系记录的概念√√√确定颌位关系记录的方法√√垂直距离和正中关系位记录的操作步骤√√上下蜡基托的制作√√上下牙合托的制作√√教学场景设计多媒体教室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摄像投影系统教学活动流程教学步骤与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达成目标情景导入为什么确定颌位关系记录班级授课模拟教学法激发学习兴趣颌位关系记录的基本概念启发式教学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确定颌位关系的方法讲授法帮助学生对知识加以理解、记忆确定颌位关系的步骤直观教学法学习知识形象直观“耳闻目睹”核对颌位关系的方法教学小结颌位关系记录是临床制作全口义齿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习全口义齿制作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理论课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颌位关系记录的基本概念、方法、步骤及核对颌位关系的方法。
知道了在确定颌位关系记录时医患沟通的技巧及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的临床思维方式。
口腔修复学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牙体缺损修复
指导学生了解牙列缺损的修复方法,包括固定义齿、可摘局部义齿等。
牙列缺损修复
培养学生掌握牙齿美学修复技术,如全瓷修复、树脂美学修复等。
美学修复
牙周手术治疗
指导学生了解牙周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和操作技巧,如牙龈切除术、牙龈翻瓣术等。
牙周基础治疗
教授学生掌握牙周基础治疗方法,如洁治、刮治、根面平整等。
口腔修复学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汇报人:XX
2024-01-24
目录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实践与案例分析学生考核与评价标准教学反思与改进建议资源建设与未来发展
01
CHAPTER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掌握口腔修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口腔修复学的最新进展和前沿技术。
知识目标
口腔修复学基础知识
涵盖各类口腔修复体的设计理念、制作流程、临床应用及并发症处理等临床知识,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口腔修复学临床知识
引入口腔医学其他学科如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正畸学等相关知识,拓宽学生视野,提高综合诊疗能力。
口腔医学相关学科知识
03
临床实习与见习
安排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和见习阶段,在导师指导下参与实际诊疗工作,积累临床经验,提升临床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单一
02
目前口腔修复学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为主,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
实践环节薄弱
03
口腔修复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和技能。然而,当前教学中实践环节相对较少,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机会,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
口腔修复学教案-口腔修复材料与修复技术

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口腔修复体的 智能设计,优化治疗方案。
智能制作
结合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实现口腔修复体 的智能制作,提高制作精度和一致性。
新型生物材料在口腔修复中应用探索
纳米生物材料
研究纳米生物材料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提高修复体的生物相容 性和机械性能。
组织工程材料
探索组织工程材料在口腔软组织修复中的应用,促进组织再生和修 复。
非贵金属材料
如钴铬合金、钛合金等, 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价 格优势,但生物相容性略 差。
金属材料的优缺点
强度高、耐磨性好,但颜 色与天然牙差异大,美观 性较差。
非金属类修复材料
陶瓷材料
如氧化铝、氧化锆等,具有优异的生 物相容性和美观性,但脆性较大。
非金属材料的优缺点
美观性好、生物相容性佳,但强度和 耐磨性相对较差。
口腔修复学定义
口腔修复学是研究用符合口腔生理和生物力学的方法修复口腔内及颌面部各种 缺损的一门科学,包括种植修复、固定修复、活动修复和全口义齿修复等。
口腔修复的重要性
口腔修复能够恢复或改善患者口腔颌面部的美观、功能和发音等,提高患者的 生活质量和自信心。
口腔修复学发展历史
01
02
03
古代口腔修复
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使 用各种材料进行口腔修复 ,如木质、象牙、金属等 。
复合材料的优缺点
综合了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优点, 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美观性和生 物相容性,但价格相对较高。
各类材料性能比较与选择
性能比较
金属类材料强度高、耐磨性好;非金属类材料美观性、生物相容性佳;复合材料类综合性能较好。
选择原则
根据修复体的具体位置、功能需求以及患者的经济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选择。例如,前牙修复 更注重美观性,可选择陶瓷或复合材料;后牙修复更注重机械性能,可选择金属或复合材料。
最新 口腔修复学课程教学计划教案

最新口腔修复学课程教学计划教案1. 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口腔修复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培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口腔修复的能力和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掌握口腔修复学的基本知识,学会设计和制作各种口腔修复装置,提高临床口腔修复的水平。
2.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应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了解口腔修复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掌握常用的口腔修复材料的性能和应用;- 学会设计和制作各种固定义齿修复装置;- 掌握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和制作技术;- 了解种植修复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3. 教学内容与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口腔修复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周)2. 口腔修复材料的性能和应用(3周)3. 固定式修复装置的设计和制作技术(4周)4. 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和制作技术(3周)5. 种植修复的基本原理和技术(3周)教学安排如下:- 每周授课时间:2学时- 每周实验或实时间:2学时- 每周讨论或研讨时间:1学时4. 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平时表现(20%):包括参与课堂讨论、完成作业和实验报告等。
2. 学术论文(30%):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口腔修复学相关的学术论文。
3. 实际操作能力考核(50%):通过临床模拟和实践操作考核学生的口腔修复技术和能力。
5. 参考教材- 《口腔修复学导论》- 《固位修复学》- 《可摘局部义齿学》- 《口腔种植学》以上为《口腔修复学课程教学计划教案》的简要概述,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将在课程开始前由任课教师进行详细说明和指导。
口腔修复学教学设计思路

口腔修复学教学设计思路引言:口腔修复学是现代口腔医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它涉及到各种口腔修复工艺和技术,旨在恢复因疾病、意外或其他原因而受损的口腔组织和结构。
一门良好的口腔修复学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口腔修复医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设定1. 培养学生对口腔修复学的兴趣和理解。
2. 培养学生掌握口腔修复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能力。
4. 培养学生能够创新和研发口腔修复领域中的新技术和新材料。
二、教学内容安排1. 口腔修复学基本理论知识的讲授- 口腔修复学的定义、内容和发展历程- 口腔修复学的分类和研究领域- 口腔修复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口腔修复学的常见疾病和治疗方法2. 口腔修复学实践操作的训练- 口腔修复学实验室的介绍和实验器械的使用方法- 不同口腔修复工艺的实践操作,如牙冠修复、修复体粘结、义齿设计等- 口腔修复学中常见的材料选择和使用技巧- 口腔修复学实践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规范要求3. 口腔修复学案例分析和病例讨论- 通过真实病例的分析和讨论,使学生对口腔修复的实际操作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在实践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提升口腔修复学的临床应用水平三、教学方法选择1. 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在课堂上进行相关理论的讲解,通过示范演示和学生互动讨论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安排实验室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巩固理论知识和技能2. 案例分析和病例讨论- 提供真实的病例资料和图像,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增强口腔修复学的应用性和创新性3. 小组合作学习- 分成小组进行口腔修复学实验室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每个小组内成员可以互相协助和交流,共同完成实验任务,提升学习效果和实践操作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牙种植术牙种植术是指应用生物或非生物材料预成的人工牙根,植人牙槽骨内的过程。
该植人物称为种植体。
种植体分为:骨内种植体、骨膜下种植体、根管内种植体和粘膜下种植体等类型。
临床上最常用的是骨内种植体。
【适应证】l.因炎症、外伤、手术所致牙槽骨有较大形态改变,造成修复体固位不良者。
2.全口或部分牙列缺失,对修复要求高,而一般义齿修复又无法满足者。
3.长期使用全口义齿,引起牙槽嵴明显萎缩、托牙固位差,特别是下颌固位不良。
无法行使咀嚼功能者。
4.部分牙列缺失、末端游离,不能行常规的活动或固定义齿修复者。
5.外伤所致的下颌骨缺损,或因肿瘤截骨后,同期行血管化骨移植修复者。
6.下颌骨缺损游离植骨6个月后。
【禁忌症】(一)主要是指全身脏器的器质性病变,具体参照牙拔除术的禁忌症。
(二)局部禁忌症 1. 口腔颌面部急性炎症期。
2. 拟种植区或相邻部位有埋伏牙、残根、颌骨囊肿等。
3. 拟种植区缺少足够的附着龈。
4. 对牙明显伸长。
5. 拟种植区骨量不足。
6. 口腔卫生差,并无法保持口腔卫生者。
【手术方法】种植手术因种植体种类不同而异,现将Branemark系统种植方法介绍如下:(一)第一次手术(种植体植入) 1. 切口与翻瓣局麻下,在唇侧牙槽嵴高度的1/2以上,平行牙槽嵴做水平切口,翻起粘骨膜瓣,修整锐利的骨嵴。
2. 种植体窝的制备按预先设计,先用圆钻定位钻孔,继用裂钻逐步加深扩大至种植体直径大小,钻孔时必须采用慢速、生理盐水冷却。
3. 植入种植体,将种植体缓慢旋入种植窝内,拧入顶部螺丝,冲洗、缝合创口。
(二)第二次手术(基台连接术)距第一次手术后3-6个月。
1.根据X片,确定种植体已骨性结合。
2.局麻下,用环形钻切除顶部螺丝的黏膜,暴露种植体顶部。
3.旋出顶部螺丝,置入种植体上部结构,调整后加以粘固。
4.冠部或桩核的制作见口腔修复学。
【术后处理】1. 同拔牙术。
2. 术后按常规剂量使用抗生素10d,保持口腔清洁。
第一次手术后原来的义齿,需二周后经磨改后方能使用,避免受压。
【注意事项】l.植入的种植体之间要保持相互平行,种植体窝应用方向指示器测量,作为定向标志杆。
2. 钻孔时必须采用慢速、生理盐水冷却,树立47℃/1min便可使骨细胞坏死的概念。
3.术中要注意保护颏神经,勿穿入下颌管、上颌窦、鼻腔及打穿侧壁。
4.术前应常规制作外科模板,研究和确定种植体植入的数量、分布,特别是钻孔的方向。
【牙种植术的成功标准】1.临床检查单个种植体无松动。
2.X线检查种植体周围无透影区。
3.种植体承受负荷1年后,垂直向骨吸收小于0.2mm。
4.种植后无持续性或不可逆的疼痛、感染、感觉异常及下颌管的损伤等。
5.术后5年成功率在85%以上,1O年达80%以上为最低标准。
【并发症及其处理】1.牙龈炎清除菌斑和感染源,加强口腔卫生,修整不良修复体。
一旦有瘘管形成,应予以彻底刮治。
2.种植体折断若发生在种植体的下1/3处,应弃用该种植体,关闭软组织,若周围无感染,则种植体不必取出;若折断在种植体最上端,应设法更换一个基台。
3.组织损伤术中钻头进入上颌窦、鼻底、下牙槽神经管时,手中有突破感,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处理,必要时停止种植。
下颌后牙种植后发生下唇麻木.若l周内无缓解,应取出种植体。
4.种植体松动为种植体与周围骨床之间未形成骨性结合,应予以去除,种植窝必须彻底刮治,1年后若有条件可重新种植。
第二节圆锥型套筒冠可摘义齿圆锥型套简冠可摘义齿是由内冠与外冠组成的圆锥型套筒冠固位体,和外冠与可摘义齿其他组成部分连接成整体的一种修复方式。
固位体内冠覆盖基牙牙体,与基牙紧密粘固,外冠与内冠之间贴合产生固位力。
【适应症】l.多数牙缺失,少数牙残存的牙列缺损患者。
少数牙残存指单颌牙列仅存l-5个天然牙。
2.需合重建的修复患者。
如切缘和范面严重磨损,导致面下1/3距离明显缩短,影响功能者;天然牙伸长、倾斜、移位等导致范运动障碍者等。
3.牙周病以及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
4.颌骨部分切除后,需做牙列缺损修复的患者。
5.先天性牙列缺损需做修复患者。
【禁忌证】 1.牙周病未做治疗或病情未控制的患者。
2.牙齿明显伸长、倾斜未做活髓摘除者。
3.牙体牙髓病未做治疗者。
4.牙齿承托区及其周围组织有粘膜疾病或其他疾病,不利于牙齿戴入者。
【准备】 1.取研究模型,根据临床体征制订修复方案。
2.基牙有龋病或牙髓病者需先做治疗。
伸长、倾斜明显的牙齿需做根管治疗。
3.牙周病应做综合治疗,消除炎症,控制病情。
4.确定固位型与支持型基牙的牙位、固位体的支持形式、义齿的连接方式等。
【方法】1.基牙牙体制备基牙牙体制备量较大,遇活髓牙时应注意不损伤牙髓,基牙制备时内聚度与内冠相似或略大。
牙体的颈缘前牙以斜面型肩台,后牙可形成垂直。
2.暂时修复缺牙区小时,修复体与固定牙齿相似,基牙用树脂临时冠,桥体采用卫生桥;缺牙区有旧义齿可在基牙牙体制备后,在旧义齿上用自凝树脂直接恢复外冠形态,外冠与义齿通过自凝树脂连接成整体后作为暂时修复恢复咀嚼功能。
3.基牙印模基牙印模是较关键的步骤,必须取得清晰印模,才能完成合适的内冠。
印模方法采用双层硅橡胶印模浩,即用硅橡胶做初印模后,再加硅橡胶做精细印模。
4.取咬合关系基牙牙体制备后,上下牙对能保持垂直距离,错位稳定者,只需蜡片取咬合印迹,放置在上下牙列范面,完成咬合记录;上下牙列失去原有垂直距离,合位不稳定者,必须制作堤来取得患者正中始垂直距离的猎关系。
5.内冠制作在观察仪上确定牙齿共同就位道,用特定器械分析各基牙内聚角度。
为保证固位力,一般固位基牙的圆锥内聚角度为6°,支持基牙为8°。
通过常规方法完成金属内冠。
达到符合要求的内聚角度,轴壁要平整。
6.内冠粘固与取工作模型完成内冠后,在临床将内冠按牙位逐个试合粘固。
然后再用硅橡胶取两层印模,灌注工作模型。
7.转移颌位关系按常规方法取得患者正中位与侧向和前伸位,并转移至半调节式架。
8.修复体制作在架上按设计方案(设计图)制作圆锥型套简冠修复体。
9.修复体初戴圆锥型套筒冠修复体初戴时,进行正中、前伸、侧向咬合调整,检查固位力。
10.医嘱指导患者进行修复体的清洁以及口腔清洁,特别注意内冠颈缘的清洁,防止菌斑附着,龋病、牙周病的复发。
解释圆锥型套简冠义齿修复后效果与患者自身配合有密切关系等问题。
11.随访圆锥型套筒冠可摘义齿,初戴后第2日至1周应进行复查,对咬合做进一步调整,检查基托下组织有无压痛、压迹、溃疡等。
一般在初戴后3个月或6个月作定期随访。
【注意事项】1.除缓冲型圆锥型套筒冠的内外冠之间存在面0.3mm、轴面0.03mm外,其他的内外冠之间必须密合。
2.为使修复体既能易于摘戴,又能达到良好固位,多基牙时,固位型基牙在3-4个,基牙之间越分散越好。
3.套筒冠外冠的材料选择应注意强度,一般第二磨牙采用铸造外冠为好,而其余可采用硬质树脂附面)或烤瓷外冠。
在采用烤瓷外冠时要注意瓷面折裂脱落,颈缘需有金属保护线。
4.外冠与义齿其他部分的连接处(小连接体)要有足够强度,能防止折断,小连接体与外冠近中面或远中面的轴面中1/3处连接成整体,一般厚度在1.5mm以上,宽度在2.0mm以上。
第三节磁性固位可摘义齿磁性固位系统是由一对磁体组成,磁体嵌入义齿内,衔接固定于牙根内,当义齿戴入口腔内时,因磁体的吸力而使义齿就位,并产生固位力。
【适应证】1.全口覆盖义齿修复中,需增强义齿固位者。
2.部分覆盖义齿修复中,肯氏一、二、四类缺失患者。
3.种植义齿修复中,作为上部固位装置。
4.颌面部缺损患者的修复中,需增强赝复体固位者。
5.多数牙缺失,少数牙残存而且根周情况稍好者。
【禁忌证】1.磁性固位可摘义齿基牙若有牙体、牙髓或牙周等疾病而未治愈者。
2.丧失维护口腔卫生能力者,或患有全身性疾病如严重糖尿病患者。
3.牙列缺损或缺失修复的禁忌证,也适用于磁性固位可摘义齿。
【准备】1.基牙选择(l)牙周情况较好,无炎症、无松动,至少有l/2的骨组织支持。
(2)牙体应已做根管充填治疗,无根尖感染。
(3)基牙数一股单颌为2-3个。
(4)基牙位置以选择尖牙最佳,其次为第一双尖牙、第二双尖牙或磨牙。
基牙最好分散在牙弓两侧。
2.如有牙周轻度炎症、牙体龋患或根尖炎症者均需先行牙周洁治或根管治疗。
3.确定设计方案如义齿基托范围、连接方式等。
【方法】1.制备基牙按设计要求对基牙进行制备。
采用成品钉帽状衔铁时用配套钻做制备,再用粘接剂粘固。
采用铸造钉帽状衔铁时,根据桩核要求制备根管,完成钉帽状衔铁再粘固。
再将磁性固位体吸附于其上。
2.取印模、灌注模型、义齿制作按制作一般义齿的方法取印模、灌注模型及分离模型,制作完成义西。
3.安放义齿磁性固位体扩大基托组织面上预留的容纳磁性固位体的窝洞,置人目凝塑料,再次吸附磁性固位体于根帽上,戴义齿人口内并做正中咬合,则磁性固位体即固定于义齿上。
稍加修整,完成磁性固位可摘义齿。
4.杯祖又因用磁性因任黄置,按杯祖义哲的制作步骤D 【注意事项】1.单颌覆盖全口义齿采用磁性固位通常使用2个固位体,最多不超过3个。
2.磁体与衔铁之间应有一定间隙,约在0.2-lmm。
3.基牙制备时牙根应手齐龈缘。
4.应选择耐腐蚀的磁性固位体。
5.要保持基牙的牙周组织健康与钉帽顶的清洁以及义齿与磁体表面清洁。
第四节覆盖义齿修复覆盖义齿是指义齿的基托覆盖并支持在已经治疗的牙根与牙冠上的一种全口义齿或可摘局部义齿。
义齿的基托下有基牙存在,因此减少了牙槽骨的吸收,并能增强义齿的固位、稳定和支持。
【适应证】1.口腔组织缺陷患者如跨裂、部分缺牙、小牙畸形、牙釉质发育不全等。
2.因严重磨耗、龋病等原因使牙冠大部分缺损或变短。
3.残报经根管充填报尖周光炎症者。
4.少数牙残存的牙列缺损。
【禁忌证】 1.基牙患有牙体、牙髓或牙周等疾病未治愈者。
2.不能维持口腔卫生的患者。
3.其余同牙列缺损或缺失的禁忌证。
【准备】1.患有牙体、牙髓或牙周疾病,但临床根据治疗后预计可以保留的基牙,应及时治疗。
2.选择基牙数目,一般单颌保留2-4个。
但若仅余留有单个牙,也有保留价值。
3.选择基牙位置,前牙和后牙均可选用,基牙之间最好分散在牙弓的两侧。
4.确定长冠基牙或短冠基牙以及基牙上的附加装置,义齿的整体设计。
【方法】 1.基牙制备(l)无金属顶盖长冠基牙制备时,牙冠外形做适当修整,调磨轴面倒凹,求得义齿共同就位道;磨减后的猪间隙足以保证覆盖义齿基托有足够的厚度而不致折断;调磨各轴面角及范边缘峪使之圆滑。
(二)有金属顶盖的长冠基牙制备时,单顶盖通常牙冠磨短至龈缘以上3-5mm;基牙轴面的龈殆向聚合度较金属全冠稍大;始面制备成钝圆形。
双层顶盖通常与单顶盖基本相同;不同处在龈缘处的牙制备量较多,约相当于内沙十顶盖金属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