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合集下载

知识点2_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知识点2_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知识点——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法兰西共和政体的确立】
1870年的法国革命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1年
经普选选出了675名议员组成的国民议会,并承担起制定新 宪法的任务。经过议会内部一系列的激烈斗争,1875年1月 29日,以一票之差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法兰西共和政体的确立特点】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答案】
【解析】
C
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夕,法国社会被分成三个
等级,第一等级是教士、第二等级是贵族,而第三等级却承 担着赋税和其他封建义务。制王权,实行社会改革,排
除A;B在材料中无从体现,而且法国大革命爆发后,确立了 君主立宪制,并没有废除君主制,排除B;拿破仑法典为 1799年拿破仑在法国上台执政后公布,时间不符,排除D; 图片中三个等级的代表聚在一起,围着象征新宪法的铁床上,
1.总统执掌行政权,但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法国是议会制
共和制国家;
2.议会掌握立法权。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法国共和政体确立艰难的原因】 1.法国是一个农业占统治地位的典型的封建专制国 家,君主思想作为封建残余长期存在。 2.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发展相对缓慢,工业资产阶级 力量相对处于弱势,共和派力量不强大。 3.法国封建势力强大。 4.欧洲其他国家几乎都参与了对法国的武装干涉。
喊着“趁热打铁”、“努力工作”等,可见C符合题意。
部部长副署。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宪法)】
影响: 标志着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在法国的确立,适应并推 动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但宪法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的色 彩,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
意义: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出台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讲解

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讲解
法国共和制最终确立的过程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颁布颁布人权宣言人权宣言制定制定17911791年宪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年宪法建立君主立宪制17921792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拿破仑的统治拿破仑的统治18041804年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年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颁布拿破仑法典拿破仑法典发展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路易路易
二月革命
• 背景:1845年以后,法国的农业、工 业和财政就出现了不景气,1845— 1846年农业的连续歉收,造成了全国 性的大饥荒。 • 1847年从英国开始的经济危机,迅速 波及法国。随着农业危机的加深,农 民收入不断减少以及农民对工业品购 买力的下降,使工商业危机接踵而至, 生产大幅度下降。与此同时,财政危 机也日趋严重,破产的银行数不胜数。
• 到19世纪40年代末,法国的农业 危机、工商业危机、财政危机和政 治危机交迭在一起,不仅产生了一 大批新的失业者和饥饿者,而且也 使中小资产阶级陷于困境之中,连 大资产阶级也感到焦急不安,这就 彻底动摇了七月王朝的统治基础, 加速了革命的爆发。
过程
• 菲利浦施政倾向于保守谨慎,没有拿破仑支持者 强调的军事荣耀,外交也连连不济,这就引起人 民普遍不满,引发了法国二月革命。路易· 菲利浦 于1848年2月24日见大势已去,慌忙宣布退位, 立其9岁的孙子巴黎伯爵为国王,其母亲奥尔良公 爵夫人为摄政王,自己与王后一起匆忙乘坐马车, 逃出巴黎,不久流亡英国。 • 起义人民占领了杜伊勒里宫,把国王的半身铜像 抛到窗外,把国王的宝座搬到巴士底广场上的烈 士纪念柱前焚烧了。下午4时,群众来到波旁宫, 冲进议会厅,登上讲台,高呼“打倒议会”“共 和国万岁”的口号,并且庄重地宣布:“既不要 国王,也不要摄政王。共和国万岁!”驱散了立 法议会,七月王朝终于被推翻,二月革命获得了

高中历史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高中历史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血耻污辱:”血是腥镇指压对巴外黎战公争社失利,国防政府接受了割地 赔款的屈辱条约。 2“、血共污和”制是的指确18立71年工人阶级建立的革命政权-- (巴1)黎公18社75遭年宪到法资(产法阶兰级西临第时三政共府和的国血宪腥法镇)压。
(2) 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标志着法国的 共和政体最终确立。
7月27日,巴黎爆发起义。7月29月,波旁王朝垮台: 起义 在三天内胜利结束,被称作“光荣的三日”
(3)结果:
建立七月王朝(大资产阶级政权),实行君主立宪制。
2、政体:君主立宪制; 性质:大资产阶级政权(金融资产阶级)
3、统治:
(1)残酷镇压工人运动: 如1831年和1834年两次里昂工人起义均被政府军残酷镇压 (2)拒绝政治改革:
队,准备对付工人武装。
结果:工人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开始激化,最终触发六月起义
3、六月起义(1848年6月)
(1)原因: ①直接:资产阶级政府颁布解散国家工场的法令;
②根本:工人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开始激化。
(2)过程和结果:工人五天后被镇压。 (3)性质:无产阶级革命(要求推翻资本主义社会) (3)认识:一是“现代社会中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第一次大
起义 1830 年的七 月革命
1848 年的二 月革命
小结1:法国1830-1875五次起义
领导者
起义的主要原因
结果
金融大资 产阶级
1、复辟的波旁王朝的反动统治, 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
2、法国工业革命使资产阶级力量 壮大,特别是金融大资产阶级要求 分享政治权力,建立起资产阶级的 统治秩序。
建立七 月王朝, 实行君 主立宪 制。
波旁王朝 (1815-1830)
一起去 跟踪: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过程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过程

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
1791年前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1791年9月——1792年9月君主立宪制
1792年9月——1804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年——181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资产阶级军事独裁)
1815年——1830年波旁王朝复辟(君主立宪制)
1830年7月—— 1848年七月王朝(君主立宪制)
1848年2月——1852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年——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资产阶级军事独裁)
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1875年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法国政权的更替:
法兰西王国(843-1792)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
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波旁王朝(1815-1830)
七月王朝(1830-1848)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1852)
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1940)。

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讲解

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讲解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是1848年11月4日到 1852年12月2日间统治法国的共和政体。 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二月革命成功 后,七月王朝崩溃,资产阶级取得政权, 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后被法兰西第 二帝国取代。在法国历史上,第二共和是 存在时间最短的政体。它是最后一个经暴 力革命建立的政权,期间男性公民的普选 权首次得到确认,奴隶制度也被正式完全 废除。
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
(1)1791年宪法:君主立宪制 (2)1792年9月至1804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3)1804年至181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 (4)1815年至1830年:波旁王朝复辟 (5)1830年至1848年:七月王朝
(6)1848年至1852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7)1852年至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
七月王朝(1830年至1848年)
• 奥尔良王朝,又称七月王朝,始于1830年 法国七月革命,1848年法国革命后被第二 共和国取代。 • 1830年,资产阶级对被剥夺选举权大为不 满,因而发动七月革命,法国国王查理十 世退位。查理十世指定香波堡伯爵亨利 (1820年—1883年)为继承人,然而亨利 并未继位。奥尔良公爵路易· 菲利浦依靠资 产阶级的支持登上王位,史称奥尔良王朝。
• 奥尔良王朝和波旁复辟王朝同是君主立 宪政体且系出同源(奥尔良公爵先祖为 路易十三之子),所不同的是波旁复辟 王朝的国王有着较大的行动自由和更大 的专制权力,他们常常随心所欲,解散 议会,任免首相和大臣,颁布敕令,而 路易· 菲力浦则不敢明目张胆和议会对抗, 使政治体制具有二元制的特征,即有两 个权力中心:国王和议会。
• 拿破仑的政治思想:虽然帝国政府的架构与 第一帝国的几乎一样,但是两者建立的原 则却是完全不同。拿破仑三世经常表示, 第二帝国的功能就是引导国民认识司法, 在外交上则追求永久和平。早前,路易-拿 破仑在牢狱中和流亡中多次谴责寡头政治 之政府忽视社会问题。他在担任第二共和 国的总统时,以普选维持其权力,并保持 一贯作风,决心以他构想的“拿破仑思想” 建立新政府解决上述问题:以属于皇帝、 被选定的人民为民主之代表;以他自己代 表拿破仑一世——他那从法国大革命中以 武力崛起,保护法国社会在革命期间所得 的伯父。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r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魏三欧美代iom与®1第3讲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考点全解一、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 法兰西共和历程:⑴过程:①1789年7月140,法国爆发大革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推翻了波旁王朝的君主专制统治,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先后经历了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和执政府统治四个时期。

(1)1804年拿破仑•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实行资产阶级军事专政,但法兰西不再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国家。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

@1830年,七月王朝建立,恢复了君主立宪制。

@1848年二月革命爆发,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

©1852年,路易•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年巴黎爆发革命,第二帝国被推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宣布成立。

(2) 实质:复辟与反复辟、民主与专制、共和制与君主制、议会民主制与军事独裁之间的斗争。

(3) 共和之路艰难的原因:①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薄弱,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②法国是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君主思想作为封建残余长期存在;小农经济发达。

③周围君主制国家的阻挠、干涉。

2.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1) 背景: @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军惨败。

②法兰西第二帝国覆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

③保皇派势力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的政治斗争日益尖锐。

(2) 共和政体的确立:1875年,在广大人民群众坚决拥护下,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3)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①立法权属于议会。

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员由普选产生。

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②行政权归于总统。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他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

他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缔结并批准条约,有特赦权,且在参议院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

(4)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的意义:宪法的颁布以法律的形式在法国确立了共和制。

(整理)法国大革命与共和政体的确立

(整理)法国大革命与共和政体的确立

第五讲法国大革命与共和政体的确立课标要求:1.以法国大革命中波旁王朝被推翻、共和国建立的基本史实为例,认识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深刻性和艰巨性。

2.概述《人权宣言》中有关“自然权利”和“自然权力属于人民”的基本思想,理解它对法国和世界民主化进程的意义。

3.知道拿破仑帝国建立和波旁王朝复辟的基本经过,体会民主力量反对封建专制势力斗争的长期性、曲折性。

4.说出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确立共和制度等基本史实,认识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进步力量进行殊死斗争的结果,而不是专制势力恩赐的产物。

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法国大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理清大革命不同历史时期发展的脉络,了解和掌握历史反复后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有关史实。

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罗伯斯庇尔、拿破仑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及恐怖政策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全面、客观地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方法,培养学生较强的历史鉴别、分析能力。

并通过学生对法国共和政体在反复斗争后最终确立的相关史实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法国大革命及共和政体确立的史实,让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进步力量与封建反动势力的斗争始终影响着大革命的进程,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确立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曲折性。

通过对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认识,表明政治民主化是法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同时也说明历史的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教学重点:1.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革命的三个阶段及其历史意义。

2.拿破仑的改革及其影响。

3.拿破仑对外战争的不同作用。

4.七月革命、二月革命和1875年宪法。

教学难点:1.评价雅各宾派专政,理解大革命的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

2.评价拿破仑及其对外战争。

3.拿破仑遗产。

4.围绕法国的政体而出现的各种势力派别。

授课时间:2课时导入新课:1789年,法国爆发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最为激烈的革命。

16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解释看透共和政体材料一300

16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解释看透共和政体材料一300

16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解释看透共和政体材料一300教材说“‘(1875年)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而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则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

’教材中明确点出共和派是属于资产阶级,那么保皇派的阶级属性是什么?是封建势力吗?‘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很大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应该如何理解?”1875年法国共和政体是在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的基础上得以确立的。

翻阅人民版历史教材,就能清楚地看到有关法国1875年宪法的论述:“1875年宪法赋予了总统极大的权力。

总统任期七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

并把‘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远不得动摇‘、‘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等内容写入宪法之中,从而在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

”教科书是学生非常重要的历史学习资源,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还是十分有限。

而教材所提供给学生的相关信息确实偏少。

1875年法国共和政体的建立与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背景息息相关。

通过工业革命的完成,法国的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其中工业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基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方法论,工业革命完成后法国的上层建筑必然会有进一步适应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变化,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法国资产阶级统治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1830年后,法国不再存在贵族阶级的政权,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阶级之争、国体之争基本上得到解决。

今后主要是政体之争,资本统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之争。

”山5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统治阶级应该为资产阶级,写到这里,保皇派的阶级属性呼之欲出。

那么,所有的保皇派都属于资产阶级吗?当时的法国政治局势异常复杂,保皇派内部也有多个派系,法国的保皇派主要有三个派系:波旁王朝派、奥尔良王朝派和波拿巴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