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分析短路电流的计算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短路事故是一种常见的故障形式。

短路电流的计算是电力系统设计和运行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一、短路电流的概念和意义短路电流是指在系统中发生短路故障时产生的电流。

短路故障是指两个或多个系统元件之间的短接,导致电流异常增加。

短路电流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系统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保护装置的选择。

因此,准确计算短路电流对于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至关重要。

二、对称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对称短路电流是指发生对称型短路故障(如三相短路故障)时的电流。

对称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解析法和数值法。

1. 解析法解析法是通过应用基本的电路理论和计算公式来计算短路电流。

首先需要确定短路电流的路线,然后根据系统参数和电路拓扑关系计算短路电流。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计算结果准确,但对于复杂的系统结构和参数较多的情况下,计算过程繁琐。

2. 数值法数值法是通过建立系统的模型,根据短路电流计算方程和计算程序进行计算。

数值法的优点是计算过程简单,适用于复杂系统结构和参数较多的情况。

常用的数值法有潮流法、有限差分法和外推法等。

这些方法在复杂系统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非对称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非对称短路电流是指发生非对称型短路故障时的电流。

由于非对称故障导致的电流不对称,计算方法相对复杂。

1. 正序、负序和零序分量法正序、负序和零序分量法是计算非对称短路电流的常用方法之一。

该方法将非对称电流分解为三个分量,即正序、负序和零序分量。

通过计算各个分量的电流值,再结合系统的参数和拓扑关系进行计算。

这种方法在非对称分析和保护装置选择中应用广泛。

2. 矩阵法矩阵法是一种基于复数计算的方法,通过建立节点矩阵和支路矩阵,求解节点电压和支路电流的未知量。

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计算各种复杂情况下的非对称短路电流。

四、短路电流计算中的注意事项在进行短路电流计算时,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系统参数的准确性系统参数对于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影响。

短路电流及其计算

短路电流及其计算

短路电流及其计算短路电流是指在电路中,当发生短路故障时,电流会迅速增大到很高的数值。

短路故障是指电路中的正、负极之间或者两个不同元件之间发生距离非常短的导通,导致电流异常增大。

短路电流的计算是为了评估电路中的设备或元件的安全工作能力,以确保其能够承受短路故障所产生的巨大电流,并选择合适的保护装置来防止其发生。

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根据电路的类型和复杂程度有所不同。

下面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具体说明。

1.直流电路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在直流电路中,由于电流只会沿着一条路径流动,所以短路电流的计算相对简单。

可以通过欧姆定律计算得到。

短路电流(Isc)= 电源电压(Us)/ 短路电阻(Rs)式中,Us为电源电压,Rs为短路电阻的阻值。

2.单相交流电路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在单相交流电路中,短路电流的计算稍微复杂一些。

需要考虑电源电压、短路阻抗和负载阻抗之间的关系。

a) 短路电流(Isc)= 电源电压(Us)/ 短路阻抗(Zs)b) 短路电流(Isc)= 电源电压(Us)/ (短路阻抗(Zs)+ 负载阻抗(Zl))式中,Us为电源电压,Zs为短路阻抗,Zl为负载阻抗。

3.三相交流电路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在三相交流电路中,短路电流的计算需要考虑三相电源之间的相位差、各相的电流大小以及负载阻抗和短路阻抗之间的关系。

a) 短路电流(Isc)= 母线电压(U)/ 短路阻抗(Zs)b) 短路电流(Isc)= 母线电压(U)/ (短路阻抗(Zs)+ 负载阻抗(Zl))式中,U为母线电压,Zs为短路阻抗,Zl为负载阻抗。

需要注意的是,短路电流的计算一般是在额定工况(即正常运行工况)下进行的。

此外,在实际的电路设计中,还需要考虑短路电流的持续时间、短路电流对设备和元件的热稳定性造成的影响等因素。

短路电流的计算对于电气工程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工程师评估不同元件或设备的安全性能,同时也能够指导选择合适的保护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短路故障对电路和设备的损坏。

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

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

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是电力系统设计和运行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短路电流是指在系统发生故障时电流的最大值,通常由短路电流计算来确定。

短路电流的计算对于保护设备的选择、电路设计和系统运行状态的分析都具有重要意义。

短路电流计算主要分为对称分量法和非对称分量法两种方法。

下面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1.对称分量法:对称分量法是一种传统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它将三相电流分解为正序、负序和零序三个对称分量,然后再计算每个分量的短路电流。

对称分量法的计算步骤如下:a.首先需要确定系统的短路电流初始值。

可以通过测量系统的各个节点电压和电流来获得。

一般来说,短路电流初始值取系统额定电流的2-3倍。

b.将系统的正常运行条件下的三相电流表示为复数形式:iA,iB和iC。

c.计算三相电流的正序分量:I1=(iA+α^2*iB+α*iC)/3,其中α=e^(j2π/3),j为虚数单位。

d.计算三相电流的负序分量:I2=(iA+α*iB+α^2*iC)/3e.计算三相电流的零序分量:I0=(iA+iB+iC)/3f.计算每个分量的短路电流。

可以使用短路电流公式和阻抗矩阵来计算。

例如,正序分量的短路电流I1'=Z1*I1,其中Z1为正序阻抗。

g.将三个分量的短路电流叠加得到总的短路电流。

2.非对称分量法:非对称分量法是一种更加准确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它考虑了系统故障时的非对称特性,可以更好地反映系统的短路电流分布。

非对称分量法的计算步骤如下:a.获取系统正常运行条件下的三相电流。

b. 将三相电流转换为abc坐标系下的矢量形式。

c.计算叠加故障电流矢量。

d. 将叠加故障电流矢量转换为dq0坐标系的正序、负序和零序分量。

e.根据正、负、零序分量计算短路电流。

非对称分量法相比于对称分量法更加准确,但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更多的参数和细节,计算复杂度较高。

需要注意的是,短路电流计算是在假设系统中所有设备均采用理想的电气参数的情况下进行的。

(整理)电力系统分析之短路电流计算

(整理)电力系统分析之短路电流计算

电力系统分析之短路电流计算电力系统是由生产、输送、分配、及使用电能的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和用户组成一个整体,它除了有一次设备外还应有用于保护一次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二次设备。

对电力系统进行分析应包括正常运行时的运行参数和出现故障时的故障参数进行分析计算。

短路 是电力系统出现最多的故障,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有很多,而其中以“应用运算曲线”计算短路电流最方便实用。

应用该方法的步骤如下:1、 计算系统中各元件电抗标幺值; 1)、基准值,基准容量(如取基准容量Sj=100MV A ),基准电压Uj 一般为各级电压的平均电压。

2)系统中各元件电抗标幺值计算公式如下:发电机 ϕCos P S X Xe j d d /100%''"*⋅= 式中"*d X 为发电机次暂态电抗百分值 变压器 ejd b S S U X ⋅=100%* 式中U d %为变压器短路电压的百分值 线路 20*ej j U S L X X ⋅= 式中X 0为每仅是电抗的平均值(架空线为0.4欧/公里)电抗器 2*3100%jj e e k k U S I U X X ⋅⋅=式中X k %为电抗器的短路电抗百分值 系统阻抗标幺值 Zhj x S S X =* S Zh 断路器的遮断容量2、 根据系统图作出等值电路图, 将各元件编号并将相应元件电抗标幺值标于元件编号下方;3、 对网络化简,以得到各电源对短路点的转移电抗,其基本公式有:串联X 1X 2X3X 3 =X 1+X 2并联X 1X 2X32121213//X X X X X X X +⋅==三角形变为等值星形X 23X 12X 13X 3X 1X 213231213121X X X X X X ++⋅=13231223122X X X X X X ++⋅=13231223133X X X X X X ++⋅=星形变为等值三角形X 2X 1X 3X 13X 12X 233212112X X X X X X ⋅++= 1323223X X X X X X ⋅++= 2131331X X X X X X ⋅++= 4、 将标幺值电抗转换为以各支路发电机容量为基准的计算电抗X js , jnj js S S X X ⋅=∑ 式中:∑j X ---以S j 为基准容量的标幺值电抗X js ---以S n 为基准容量的计算电抗 5、 短路电流计算: 1)、无限大容量电源的短路电流计算:当系统中X X =0,以供电电源为基准的计算电抗X js ≥3时,可以认为短路电流周期分量在整个短路时间内保持不变,即 jsnj X I X I I I I ====''∑∞*2.0 式中:∑*X ---以S j 为基准容量的标幺值电抗X js ---以S n 为基准容量的计算电抗 2)、有限容量电源的短路电流计算:有限容量电源的短路电流周期分量在短路时间内是变化的。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中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中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中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电力系统的稳态分析是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任务之一。

其中,短路电流计算是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的核心内容之一。

短路电流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出现故障时,电流途径变得有限,导致电流异常增大的现象。

1. 短路电流的定义和影响因素短路电流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发生故障时,通过短路路径的电流。

它的计算对电力系统的设备选择、保护装置的设置和设备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短路电流的大小受到以下几个主要因素的影响:- 系统电压:电压越高,短路电流越大。

- 故障点位置:故障点越靠近电源侧,短路电流越大。

- 系统阻抗:系统的电抗和阻抗越小,短路电流越大。

- 发电机容量:发电机容量越大,短路电流越大。

2. 短路电流计算方法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常用方法:对称分量法和潮流法。

(1) 对称分量法:对称分量法基于对称分量的概念,将三相电流分解为正序、负序和零序三个对称分量。

其中,正序分量代表正常运行的三相电流,负序分量代表系统的不平衡现象,而零序分量代表系统的故障短路电流。

通过计算零序分量即可得到短路电流。

对于对称分量法的计算过程,需要先求得正序电压和正序电流,再根据正序电流和负序电流的关系,求得负序电流。

最后,通过负序电流和零序电流的关系,计算得到零序电流,即故障短路电流。

(2) 潮流法:潮流法是基于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理论,通过建立系统的节点支路矩阵和节点电流潮流方程组,求解得到短路电流。

潮流法相对复杂,但更为准确,适用于复杂的电力系统。

潮流法计算短路电流的步骤包括:a. 建立节点支路矩阵,确定节点间的电压关系;b. 建立节点电流潮流方程组,包括潮流平衡方程和支路电流方程;c. 求解潮流方程组得到节点电压和支路电流;d. 根据支路电流计算短路电流。

3. 短路电流计算的应用和意义短路电流的计算结果对电力系统的设备选型、保护装置的设置和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短路电流计算结果的一些应用和意义:- 设备选型:短路电流计算可以确定设备在故障短路电流下的能力,从而指导设备选型。

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计算与分析

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计算与分析

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计算与分析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它为各个行业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可靠的电能供应。

然而,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引发短路故障,给系统运行和设备正常工作带来了威胁。

因此,短路电流的计算与分析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与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一、短路电流的定义与影响短路电流是指在电力系统的特定位置,由于电路中出现故障或故障接地等情况,导致电流迅速增大至极大值的电流。

短路电流的大小和特性直接影响了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设备的安全性能。

对电力系统而言,短路电流的主要影响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热损失:短路电流的大幅增加会导致设备内部的电流和电压的剧烈变化,从而产生大量的热损失。

过高的热损失将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寿命。

2. 保护装置的动作:为了防止短路电流对设备的损坏,电力系统中配备了各种保护装置,如断路器、熔断器等。

短路电流的大小对保护装置的选择和动作时间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3. 稳定性问题:电力系统中的发电机和负荷之间存在一定的阻抗,电网的稳定性取决于这些阻抗的相互作用。

短路电流会导致阻抗变化,从而影响电网的稳定性。

二、短路电流计算方法短路电流的计算是电力系统设计和运行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根据电力系统的规模和性质的不同,有多种方法可以用于短路电流的计算。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计算方法:1. 对称分量法:对称分量法是一种常用的简化计算短路电流的方法,它基于对称分量的分析。

通过将电力系统转化为对称分量,可以简化短路电流的计算过程,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2. 等值电路法:等值电路法是一种基于电路理论的计算短路电流的方法。

通过将电力系统转化为等效的简化电路,可以采用传统的电路分析方法计算短路电流。

3. 数值仿真法:数值仿真法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模拟的方法,通过对电力系统进行数值计算和仿真,得到系统中各位置的短路电流。

数值仿真法准确性高,适用于复杂的电力系统计算。

三、短路电流分析与应用在进行短路电流计算后,还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应用。

电力系统中的短路电流分析与计算

电力系统中的短路电流分析与计算

电力系统中的短路电流分析与计算在电力系统中,短路电流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

当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短路电流会通过设备,从而导致设备烧坏或者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因此,短路电流分析和计算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转至关重要。

一、短路电流的概念短路电流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当电流在设备中流动时,由于外界原因或者内部故障造成的电路截面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电阻变小,电流猛增的现象。

短路电流的大小决定了电力系统的额定断路容量,也是电气设备选型和保护装置选用的重要依据。

二、短路电流的分析方法1. 支路法分析支路法分析是在电力系统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首先,需要将电力系统根据支路逐一分析,计算出每一段电路的电阻、电抗和电容等参数,再根据短路故障点位置,确定故障点所在的电路并通过支路公式分别计算出每条支路的短路电流,最后将所有分路电流相加得出故障点的短路电流。

2. 进行暂态仿真暂态仿真是一种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的短路电流计算方式。

通过模拟故障前和故障后电力系统的状态,根据系统的动态特性预测故障点的短路电流。

这种方法具有计算精度高、适用范围广等特点,但同时也需要耗费大量的计算资源。

3. 等效电路法分析等效电路法分析是将电力系统简化为等效电路的方式进行短路电流计算。

通过将电力系统转化为电子电路的形式,并将系统各部分抽象为电路元件,最终得出等效电路及各元件的参数,从而计算短路电流。

这种方法计算简单,适用范围广,但考虑的因素较为简单,精度相对较低。

三、短路电流计算的影响因素1. 系统电压系统电压对计算的短路电流具有重要影响,随着电压的降低,短路电流也不断降低。

因此在进行短路电流计算时,我们需要考虑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和初始电压等因素。

2. 故障位置电力系统中,故障位置对短路电流计算至关重要。

根据故障点所在的输电线路、变电站、变压器等等因素,来确定故障位置所在的支路,并通过支路法或等效电路法等进行计算。

3. 电气设备参数在短路电流计算中,电气设备的参数包括电阻、电容和电感等,都会对计算结果产生影响。

电力系统中的短路电流计算与分析

电力系统中的短路电流计算与分析

电力系统中的短路电流计算与分析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而其中的短路电流问题一直是工程师们关注的焦点。

短路电流的计算与分析对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电力系统中短路电流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入手,逐步深入探讨其影响因素和分析手段,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的工程问题。

一、电力系统中短路电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电力系统中的短路电流指的是当系统中的两个节点之间发生短路时,通过短路的电流。

短路电流是由系统内的发电机、变压器、母线、开关、输电线路等元件短路所形成的。

短路电流可能引起设备的过流损坏,甚至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产生严重威胁,因此短路电流的计算和分析是电力系统设计和运行中必不可少的工作。

在理解短路电流的计算和分析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几个基本概念。

首先是电路的短路故障,即电路中某一段或多段发生异常短路现象。

其次是电路的截面,即电路中某一个点到地的等效电阻。

最后是短路电流的分布,即短路电流通过不同元件和设备时的大小和方向。

短路电流的计算和分析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逐个分析这些因素。

二、影响短路电流计算的因素1.发电机的贡献:发电机的内部电阻、励磁电抗和端电压对短路电流的大小和分布有着重要影响。

当发电机的电抗较大时,短路电流较小;而当发电机的负载较大时,短路电流较大。

2.变压器的贡献:变压器的电阻、电抗和变比对短路电流的大小和分布有一定影响。

当变压器的电抗较大时,短路电流较小;而当变压器的容量较大时,短路电流较大。

3.输电线路的贡献:输电线路的电阻、电抗和长度对短路电流的大小和分布有明显影响。

当输电线路的长度较短时,短路电流较小;而当输电线路的电阻较大时,短路电流较大。

4.开关和保护设备的贡献:开关和保护设备的额定电流和故障电流对短路电流的大小和分布有直接影响。

当开关和保护设备的额定电流较小时,短路电流较小;而当开关和保护设备的额定电流较大时,短路电流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课程设计的题目及目的1.1课程设计选题如图所示发电机G ,变压器T1、T2以及线路L 电抗参数都以统一基准的标幺值给出,系统C 的电抗值是未知的,但已知其正序电抗等于负序电抗。

在K 点发生a 相直接接地短路故障,测得K 点短路后三相电压分别为0=aU , 1201-∠=b U , 1201∠=c U 。

试求:(1)系统C 的正序电抗;(2)K 点发生bc 两相接地短路时故障点电流;(3)K 点发生bc 两相接地短路时发电机G 和系统C 分别提供的故障电流(假设故障前线路电流中没有电流)。

系统C发电机G15.01=T X 15.00=T X 25.02=T X 25.02==''X X d图1-11.2课程设计的目的1. 巩固电力系统的基础知识;2. 练习查阅手册、资料的能力;3.熟悉电力系统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和有关电力系统的常用软件;2短路电流计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1基本概念的介绍1.在电力系统中,可能发生的短路有: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两相短路接地和单相短路。

三相短路也称为对称短路,系统各相与正常运行时一样仍处于对称状态。

其他类型的短路都属于不对称短路。

2.正序网络:通过计算对称电路时所用的等值网络。

除中性点接地阻抗、空载线路(不计导纳)以及空载变压器(不计励磁电流)外,电力系统各元件均应包括在正序网络中,并且用相应的正序参数和等值电路表示。

3.负序网络:与正序电流的相同,但所有电源的负序电势为零。

因此,把正序网络中各元件的参数都用负序参数代替,并令电源电势等于零,而在短路点引入代替故障条件的不对称电势源中的负序分量,便得到负序网络。

4.零序网络:在短路点施加代表故障边界条件的零序电势时,由于三项零序电流大小及相位相同,他们必须经过大地(或架空地线、电缆包庇等)才能构成回路,而且电流的流通与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情况及变压器的解法有密切关系。

2.2 短路电流计算的基本方法1.单相(a 相)接地短路单相接地短路是,故障处的三个边界条件为:0fa V = ; 0fb I = ; 0fc I =经过整理后便得到用序量表示的边界条件为:(2)(0)(1)(2)(0)00fa fa fa fa fa fa V V V I I I ⎫=++=⎪⎬⎪==⎭2.两相(b 相和c 相)短路 b 相和c 相短路的边界条件.0faI= ; ..0fb fc I I += ; ..fbfcVV=经过整理后便得到用序量表示的边界条件为:(0)(1)(2)(1)(2)00fa fa fa fa fa I I I V V ⎫=⎪⎪⎪+=⎬⎪⎪=⎪⎭3. 两相(b 相和c 相)短路接地b 相和c 相短路接地的边界条件0faI= ;0fbV= ;0fcV=经过整理后便得到用序量表示的边界条件为:(1)(2)(0)(1)(2)(0)0fa fa fa fa fa fa I I I V V V ⎫++=⎪⎪⎬⎪==⎪⎭4.不对称三相量的分解(1)22(2)(0)1111*3111a a a b a c I I a aI a I I I ⎡⎤⎡⎤⎢⎥⎢⎥⎡⎤⎢⎥⎢⎥⎢⎥=⎢⎥⎢⎥⎢⎥⎢⎥⎢⎥⎢⎥⎣⎦⎢⎥⎢⎥⎣⎦⎣⎦(1)22(2)(0)1111*3111a a a b a c U U a aU a U U U ⎡⎤⎡⎤⎢⎥⎢⎥⎡⎤⎢⎥⎢⎥⎢⎥=⎢⎥⎢⎥⎢⎥⎢⎥⎢⎥⎢⎥⎣⎦⎢⎥⎢⎥⎣⎦⎣⎦3 计算过程及步骤3.1.系统C 的正序电抗解:因为(1)22(2)(0)1111*3111a a a b a c U U a a U a U U U ⎡⎤⎡⎤⎢⎥⎢⎥⎡⎤⎢⎥⎢⎥⎢⎥=⎢⎥⎢⎥⎢⎥⎢⎥⎢⎥⎢⎥⎣⎦⎢⎥⎢⎥⎣⎦⎣⎦所以:(0)11()33fa a b c U U U U =++=- (0)(0)(0)220.150.150.259a a fa U U I j j j j =+=+ 2(2)1()3a abc U U a U aU =++=-(2)(0)fa fa I I =(2)(2)(2)(2)0.50.2a a fa c U U I j jx j =++这时(2)fa I 与(2)a U 都已知,求的:(2)0.0125c x =3.2. K 点发生bc 两相接地短路时故障点电流;解:1.计算各序的总阻抗为:(1)322ff X j =(2)322ff X j =(0)322ff X j= 2.计算a 相正序电流:(0)(1)(1)(2)(0)()ffa ff ff ff V I j X X X =+取(0)1.0fVj =(1) 4.8876fa I =因为:(2)(0)22(1)(0)(1)(2)(2)(0)(2)(0)22(1)(2)(0)(1)(2)(0)()()ff fa fbfa fa fa fa ff ff ff fa fcfa fa fa fa ff ff X V I a I aI I a I X X X V I a I a I I a I X X ⎫+⎪=++=-⎪+⎪⎬⎪+=++=-⎪⎪+⎭得到:3.6657 6.3490fb I j =--23.6657 6.3490fc I j a =-+3.3. K 点发生bc 两相接地短路时发电机和系统C 分别提供的故障电流;1.由正序网络可得:93205.015.00125.0310.111)1()1(=++--=++-=••j j j jj jX jX jX V E I L T C fa C faC34253.025.0310.12)1()1(=+-=--=••j j jj jX jX V E IGT fa G faG2.由负序网络可得:91605.015.00125.03111)2()2(-=++--=++-=••j j j jjX jX jX V I L T C fa faC3225.025.0312)2()2(-=+-=+-=••j j jjX jX V IGT fa faG3.由零序网络可得:(0)0faC I •= (0)0faG I •=4. K 点发生bc 两相接地短路时发电机和系统C 分别提供的故障电流的计算:9160916932)0()2()1(=+-=++=••••faC faC faC aC IIII)331(98)916(*)2321(932*)2321(2)0()2()1(2j j j IaIIa I faC faC faC bC --=+-+-++-=++=••••)331(98)916(*)2321(932*)2321(2)0()2(2)1(j j j IIa Ia I faC faC faC cC +-=+-+-++-=++=••••发电机G 提供的三相故障电流为:3203234)0()2()1(=+-=++=••••faG faG faG aG IIII)331(310)32(*)2321(34*)2321(2)0()2()1(2j j j IIa I a I faG faG faG bG +-=+-+-++-=++=••••)331(31)32(*)2321(34*)2321(2)0()2(2)1(j j j IIa Ia I faG faG faG cG --=+-+-++-=++=••••小结通过此次电力系统课程设计,我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我们小组做的是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与分析,尽管这个题目只是电力系统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我还是从中学到了不少。

对于以前电力系统的一些疑惑,在这次实践中都迎刃而解了,并且更深切地体会到了一些应用软件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而且此次电力系统课程设计将我们所学的书本只是串起来,使我对这一门课有了一个整体上的了解。

像这种设计性的课程,它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尽管其过程是坎坷的,但是我体会到了成功之后的喜悦。

这次课程设计是我知道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十几分重要,尽管在理论上行的通,也许在实际操作中会就会出现许多困难,但如果通过团队和个人的努力解决了所遇到的困难,会更加激我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参考文献[1]何仰赞、温增银.电力系统分析(第三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2]电力系统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参考资料.中国电力出版社[3]徐政.电力系统分析学习指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4]周守昌.电路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5]韩祯祥.电力系统分析.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年附录正序网络图负序网络图零序网络图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0faV=0fb I =0fc I =0= ;0fc = .fc V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