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经济金融课件 财政学课件 第七章

合集下载

财政与金融课件(完整版)

财政与金融课件(完整版)
平衡项目是一国对外经济交往中的净 差额,包括错误和遗漏、储备资产增 减等子项目。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各国政府为了处理国际经济交易而达成的规则、安排和制度,以 及由此形成的不同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国际经济和金融的稳定与发展,主要任务是解决国 际间货币支付、资金融通和外汇汇率等问题的安排。
04
财政政策工具与实践
税收政策工具
税收政策工具的定义
税收政策工具是指政府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来达到特定经济目标的 手段。
税收政策工具的种类
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等。
税收政策工具的作用
税收政策工具的作用在于调节经济活动,促进经济增长,实现社 会公平和财政收入最大化。
政府支出政策工具
政府支出政策工具的定义
政府支出政策工具是指政府通过支出计划和项目来达到特定经济 目标的手段。
政府支出政策工具的种类
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社会福利支出、教育支出、卫生支出等。
政府支出政策工具的作用
政府支出政策工具的作用在于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就业,促进社会 发展和民生改善。
债务政策工具
债务政策工具的定义
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国际储备货币、汇率制度、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等。
国际金融市场与机构
国际金融市场是指各国之间进 行各种金融交易和资金融通的 市场,包括外汇市场、证券市 场、衍生品市场等。
国际金融机构是指从事国际金 融业务的金融机构,包括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亚 洲开发银行等。
国际金融机构的主要职能是提 供资金支持、促进国际合作与 协调、维护国际金融稳定等。
金融市场定义
金融市场是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 融工具进行交易的场所。

《财政学》第七章》课件

《财政学》第七章》课件

3 逆周期调节的应用
举例说明逆周期调节在实 践中的应用效果。
结语
1 总结
2 练习题
3 参考文献
归纳本章讨论的重点内容, 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 点。
给出一些练习题,帮助学 生巩固所学知识。
列出一些相关的参考文献, 供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
1 财政调节的定义
解释财政调节的概念和内涵。
2 财政调节的方式
介绍财政调节的不同方式和具体操作。
3 财政调节的实践
举例说明财政调节在实际经济中的应用。
第四节: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
1 逆周期调节概念
阐述逆周期调节的定义和 基本原理。
2 逆周期调节的基本原
理和措施
介绍逆周期调节的基本原 理和具体措施。
解释财政稳定性的定义和内涵。
说明财政稳定性在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作用。
3 财政定性的保障措施
介绍实现财政稳定性的措施和方法。
第二节:财政规律
1 财政规律的概念
阐述财政规律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财政规律的种类
列举财政规律的不同种类和具体内容。
3 财政规律的实现方法
介绍实现财政规律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第三节:财政调节作用
《财政学》第七章》PPT 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财政学》第七章的重要内容,包括财政稳定性、财政规律、 财政调节作用以及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
前言
1 复习内容
回顾前面的知识,为本章内容做铺垫。
2 章节重点概述
概述本章要重点探讨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一节:财政稳定性
1 财政稳定性的概念
2 财政稳定性的重要性

财政与金融教案课件

财政与金融教案课件

财政与金融教案课件PPT第一章:财政概述1.1 财政的定义与职能讲解财政的概念,财政的内涵与外延阐述财政的四大基本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与发展、监督管理1.2 财政的收入与支出解析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非税收入、债务收入介绍财政支出的类型:政府消费性支出、政府投资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1.3 财政政策及其目标讲解财政政策的定义、类型与作用机制阐述财政政策的目标:稳定增长、收入分配、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第二章:税收原理2.1 税收的基本概念与特性讲解税收的定义、税收的五大基本特性: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平等性、公平性解析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区别与联系2.2 税收负担与税收效率阐述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税负率、税收弹性、税收贡献率讲解税收效率原则:经济效率、行政效率2.3 税收制度与税收政策介绍税收制度的构成:税种、税率、税收优惠、税收征管阐述税收政策的作用与目标:收入调节、经济调控、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第三章:财政预算与债务管理3.1 财政预算制度讲解财政预算的定义、类型与编制流程阐述预算执行与预算调整的原则、程序3.2 政府债务管理解析政府债务的定义、分类与衡量指标阐述债务管理的原则、债务规模控制、债务偿还安排3.3 财政风险与危机管理讲解财政风险的概念、来源与识别阐述财政危机的应对策略、危机管理机制第四章:金融概述4.1 金融的基本概念与功能讲解金融的定义、金融的五大基本功能:资金筹集、资金配置、风险管理、支付结算、信息传递解析金融与其他经济活动的关系4.2 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介绍金融体系的构成: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监管阐述金融市场的基本类型、功能与作用4.3 金融政策及其目标讲解金融政策的定义、类型与作用机制阐述金融政策的目标:稳定增长、价格稳定、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第五章:货币政策5.1 货币政策的概念与目标讲解货币政策的定义、货币政策的目标: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率、就业率、国际收支平衡阐述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利率渠道、信贷渠道、汇率渠道5.2 货币政策工具与操作介绍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利率政策阐述货币政策操作的基本程序、效果评估5.3 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讲解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地位与作用阐述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与配合第六章: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6.1 金融市场的分类与功能讲解金融市场的种类: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衍生品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阐述各类金融市场的功能、参与者、交易工具6.2 金融机构的类型与运作介绍金融机构的种类: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金融控股公司阐述金融机构的运作机制、业务范围、风险管理6.3 金融市场的监管与风险管理讲解金融市场监管的目的、原则与手段阐述金融风险的类型、识别与控制方法第七章:国际金融7.1 国际金融市场讲解国际金融市场的定义、分类与功能阐述国际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交易工具、监管体系7.2 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介绍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特点阐述汇率制度的类型、汇率决定理论7.3 国际金融政策与合作讲解国际金融政策的目标、工具与协调阐述国际金融合作的形式、机构与成果第八章:财政与金融关系的协调8.1 财政与金融关系的内涵与外延讲解财政与金融关系的定义、特点与作用阐述财政与金融关系的协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8.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介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与作用机制阐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原则、方法与实践8.3 财政与金融体制改革讲解财政与金融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目标与内容阐述财政与金融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第九章:财政与金融发展9.1 财政与金融发展的内涵与外延讲解财政与金融发展的定义、特点与作用阐述财政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社会公平的影响9.2 财政与金融发展的国际比较介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财政与金融发展的现状、特点与启示阐述国际金融发展与合作对各国财政与金融发展的影响9.3 我国财政与金融发展政策建议讲解我国财政与金融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挑战阐述财政与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改革方向第十章:财政与金融案例分析10.1 我国财政与金融政策实践案例分析我国近年来财政与金融政策的目标、工具与效果阐述财政与金融政策在应对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的作用10.2 国际财政与金融政策实践案例分析国际上典型的财政与金融政策实践案例: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欧洲债务危机、日本安倍经济学10.3 财政与金融体制改革案例分析分析我国财政与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成效与问题阐述未来财政与金融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政策建议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财政的定义与职能:理解财政的内涵与外延,以及财政的四大基本职能。

人大经济金融课件 财政学课件 第七章

人大经济金融课件 财政学课件 第七章

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和占 GDP比重变化趋势示意图
35
30
25
20
15
10
5
0 1978年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比上年增长(%) 29.5 占GDP比重(%) 31.1
1.2 25.5
22 22.2
10.2 15.7
2.经常性收入和非经常性收入。 (1)经常性收入主要是税收和各种收费 (2)非经常性收入主要包括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方式分类
1.预算内资金收入 2.预算外资金收入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第二节 财政收入(预算内)规模分析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第二节 财政收入(预算内)规模分析
时序回归模型公式:
Gmt=a+bGDP ,
式中Gmt代表不同年份的财政收入
我国财政收入和GDP的回归方程:
Gmt=0.1448 GDP+31.42003807
R²=0.920975
(单位:亿元)
(以1980-2002年各年份财政收入和GDP的数值计 算得出)
1.从预算内财政收支来看 2.从财政与各部门关系来看 3.从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来看 4.从财政与银行关系来看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财政支出增长的来源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财政支出 增长额 (1)
1113.83 1296.01 1564.62 2389.49 2698.83 3034.08 3109.00
(analysis and estimation of Chinese actual revenue scale)

《财政学》第七章教学课件

《财政学》第七章教学课件
27
第三节 增值税法律制度
• 一、我国现行的增值税基本法律制度 • 1、《增值税暂行条例》 • 2、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 3、《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
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 政策的通知》 财税[2013]37号
28
• 二、增值税的概念与特点 • 1、概念:是以增值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 • 2、特点:最大优点是能避免重复课税
25
• 2、地税局征收的税种: • 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
税、契税、房产税、车船税、烟叶税、教 育费附加、文化事业建设费、资源使用补 偿费; • 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 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
26
• 3、海关征收的税种——关税税收: • 关税、船舶吨税。 • 代征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本章重点:流转课税及所得课税的特点;增值税、 消费说、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内容。
本章难点:增值税的计税方法;个人所得税的计税 方法。
本章教学内容:本章包括四方面内容,即税收制度 的组成;流转课税;所得课税;资源课税与财产课税。
5
第一节 税收制度的概述
• 一、税收制度的概念: • (一)广义的税制:税收制度是国家各
行为税类 车辆购置税
印花税 契税 资源税类 资源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
11
财产税类 房产税 车船税
特定目的税类 城市维护建设税
耕地占用税 土地增值税 农业税类
烟叶税
11
• 一、根据征税对象的不同划分 (二)五分法 • 1、商品和劳务税(流转税类) • 2、所得税类 • 3、资源税类 • 4、财产税类 • 5、行为税类
2013年1月1日废止) • 车辆购置税 • 船舶吨税

财政与金融课件(完整版)

财政与金融课件(完整版)

工具:财政政策 主要通过税收、 支出和债务管理 来调节经济货币 政策主要通过利 率、货币供应和 信贷政策来调节
经济。
效果:财政政策 对经济的影响更 直接、更快速货 币政策对经济的 影响更间接、更
缓慢。
协调:财政政策 和货币政策需要 相互协调以实现 经济稳定和可持
续发展。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方式:财政政策通过调整税收、支出等手段影响经济货币政策通 过调整利率、货币供应等手段影响经济。
基金公司:主要从事基金管理、 投资咨询等业务具有专业性强、 风险较高等特点。
风险管理:金融机构需 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 体系包括风险识别、评 估、控制和应对等环节
监管机构:各国政府设 立专门的金融监管机构 如中国银保监会、美国 证券交易委员会等
监管法规:监管机构制 定和实施一系列法规如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证券法》等
税收收入: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非税收入: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等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包括国有企业利润、国有资产转让收入等 债务收入: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券等
税收收入:政府通过征收税款获得的收入 影响因素:经济状况、政策调整、税收制度等 经济状况: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等 政策调整:税收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 税收制度:税种、税率、征税范围等
非税收入的定义:指政府通过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获得的收入不包括税收入 非税收入的来源: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等 非税收入的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确保收入的合法性和透明度 非税收入的使用:主要用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
财政支出的分类:包括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经常性支出:包括行政管理费、教育费、社会保障费等 资本性支出: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等 财政支出的构成: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等

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全套课件)

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全套课件)
(一)政府的经济作用 (二)政府干预程度和干预手段 (三)政府干预失效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政府的经济作用
货币
货币
产品市场
产品
家庭
公共物品
征税
供给
政府
产品 供给
公共物品 征税
企业
需求
生产要素 货币
要素市场
生产要素 货币
图1-1 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图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二)政府承担政治和社会职能 (三)政府承担涉及国计民生和带有战略性的重大
工程建设任务 (四)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导论
二、学习对象、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
(一)学习对象: 1.财政的基本知识 2.财政的基本理论 3.财政的基本管理技能 (二)学习目的:通过学习,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
methods of learning 3. Guidelines for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Public Finance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导论
一、现实生活中的财政学 由于市场的失灵,有些物品、服务须由政府提
供,即公共物品,它的功能是满足公共需要。
(一)政府同家庭和人民的“生老病死,从摇篮到 坟墓”息息相关
市场效率:帕累托效率标准(帕累托最优状态)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第一节 政府和市场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
1.垄断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4.收入分配不公
5.经济波动





财政学第7章PPT课件

财政学第7章PPT课件

财政平衡的概念与意义
财政平衡
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相等的状态 ,意味着国家财政收支处于均衡 状态。
财政平衡的意义
维持经济稳定,避免财政赤字和 债务积累,保障国家财政的可持 续性。
财政赤字及其弥补方式
财政赤字
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的状态,意味着国家财政出现亏空。
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
增加税收、发行国债、增发货币等。
公产收入的征收管理
公产收入的征收管理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征收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同时也 要加强征收的监督和管理,防止乱收费现象的发生。
公产收入的使用管理
公产收入的使用管理需要遵循专款专用的原则,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益和规范性。
03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的分类
按经济性质分类
将财政支出分为生产性支出和 非生产性支出,前者用于生产 和流通领域,后者用于满足社
感谢您的观看
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征收的合法性
和公正性,同时也要加强征收的监督和管理,防止乱收费现象的发生。
03
非税收入的使用管理
非税收入的使用管理需要遵循专款专用的原则,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益和
规范性。
公产收入
公产收入的分类
公产收入可以分为国有企业收益、公共基础设施使用费等类型,不同类型的公产收入在征 收范围、征收标准等方面存在差异。
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
03
分税制、统收统支制、包干制等。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按照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将税种统一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并建立中央和地方两套税务 机构分别征管。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特点
税收分享、自负盈亏、分级预算、转移支付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
第二节
财政收入(预算内)规模分析

二、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趋势的实证分析

(一)总体评估 (二)1978-1995年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逐年下 降的原因及其影响 (三)“九五”时期实现财政收支的良性循环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和占 GDP比重变化趋势示意图
35 30 25 20 15 15亿兹罗提 907400.0亿韩元 268.4亿兰特
32535.0亿美元 2330.7亿澳元 4689.3亿加元 17020.8亿马克 39328.0亿法郎 3406.7亿英镑
82.9 85.0 86.4 89.9
80.3 80.6 82.4 82.8 90.9 91.5
财政赤字增减额 (由国债弥补) 绝对数 增长率 占(1) 的比重 -4.66 4.08 21.72 34.37 27.70 0.84 18.68
1165.79 1243.15 1224.81 1568.13 1951.15 2990.81 2528.00
18.7 16.8 14.2 15.9 17.0 22.3 -15.45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第三节 财政收入构成和预算外资金分析
一、我国财政收入构成


(the structure of fiscal revenue)

二、税收与收费

(tax and user charges )

三、预算外资金分析

(analysis of extra-budgetary revenue )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第一节 财政收入分类

一、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

(classifications by the form of fiscal revenue )

二、按财政收入来源分类

(classification by the origin of fiscal revenue )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第二节
财政收入(预算内)规模分析

一、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

(一)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二)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 (三)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第二节
财政收入(预算内)规模分析

时序回归模型公式: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本章小结

【复习与思考】




1.试分析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的趋势。 2.试分析和评估我国当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 3.试述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思路。 4.为什么说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起决定作 用? 5.如何判断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分配体制和分配格局变化对财 政收入增长趋势的影响。 6.如何分析价格与财政收入的关系? 7.试述收费不同于税收的特殊作用。 8.试述我国预算外资金的现状及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措施。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第一节 财政收入分类

按财政资金的管理方式分类
1.预算内资金收入 2.预算外资金收入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第二节

财政收入(预算内)规模分析
一、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

(leading factors in the effect on the revenue scale)
收费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54.1 50.7 23.5 23.6 8.5 8.2 8.5 8.1 8.9 9.3 9.7
表7-5 我国收费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第三节
财政收入构成和预算外资金分析

三、预算外资金分析
(一)预算外资金收入的含义和现状 (二)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三)积极、稳妥地推行税费改革

三、按财政资金的管理方式分类

(classification by the management method of fiscal revenue )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第一节 财政收入分类

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2种分类法)
1.税收,收费,债务收入,铸币收入(铸币税), 通货膨胀收入(通货膨胀税)。 2.经常性收入和非经常性收入。 (1)经常性收入主要是税收和各种收费 (2)非经常性收入主要包括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第三节

财政收入构成和预算外资金分析
表7-4 世界各类国家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比例的比较
国别
低收入国家: 巴基斯坦(2000年) 印度(1998年) 越南(2000年) 下中等收入国家: 俄罗斯(2000年) 泰国(1999年) 罗马尼亚(1999年) 上中等收入国家: 巴西(1998年) 波兰(2000年) 韩国(1997年) 南非(2000年) 高收入国家: 美国(1999年) 澳大利亚(1999年) 加拿大(2000年) 德国(1998年) 法国(1997年) 英国(1998年)
17.1 15.0 13.6 10.1
19.7 19.4 17.6 17.2 9.1 8,5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我国收费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年份 1978年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财政收入(亿元) 1132.3 1159.9 1487.8 2358.2 6242.2 13395.2 16386 18903.6 21715.3 26396.5 31649.3
比上年增长(%) 占GDP比重(%)
图7-2
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和占GDP比重变化趋势示意图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第二节
财政收入(预算内)规模分析

1978-1995年间财政形势的特点:

1.从预算内财政收支来看 2.从财政与各部门关系来看 3.从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来看 4.从财政与银行关系来看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比上年增长(%) 占GDP比重(%) 1978年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9.5 31.1 1.2 25.5 22 22.2 10.2 15.7 19.6 10.3 17 13.5 22.3 14.9 15.4 15.7 14.9 16 21.6 16.5 19.8 17.3
Gmt=a+bGDP , 式中Gmt代表不同年份的财政收入 我国财政收入和GDP的回归方程: Gmt=0.1448 GDP+31.42003807 R² =0.920975 (单位:亿元) (以1980-2002年各年份财政收入和GDP的数值计 算得出)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第二节
财政收入(预算内)规模分析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财政支出增长的来源
财政收入增长额 财政支出 增长额 (1)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1113.83 1296.01 1564.62 2389.49 2698.83 3034.08 3109.00 绝对数 增长率 占 (1) 的比重 104.66 95.92 78.28 65.63 72.30 99.16 81.31
经济增长
图7-3 财政收支良性循环图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第二节
财政收入(预算内)规模分析

三、 我国当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分析和判断

(一)财政收入规模水平

(二)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政策思路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第二节
财政收入(预算内)规模分析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增长的弹性系数、 增长的边际倾向三者的关系以公式: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我国财政收入构成示意图
税收
收费
财政收入
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
预算外资金收入
制度外收入
预算内
预算外
政府收入
图7-4 我国财政收入构成示意图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第三节
财政收入构成和预算外资金分析

二、税收与收费
(一)收费的性质 (二)收费的特殊作用 (三)收费占财政收入比重的分析
48.1
73.3 92.2 38.5
2000
2001 2002 2003
3826.4
4300.0 4479.0 4566.8
32.1
26.3 23.7 21.0
2004
4699.2
17.8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本章小结

【关键词】

1.财政收入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 2.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 3.财政收入增长边际倾向 4.收费 5.预算外资金 6.税费改革
经常性收入
5313.0亿卢比 29491.0亿卢比 787500.0亿盾 27592.8亿卢布 8001.8亿泰铢 1842460.0亿列伊
税收收入所 占比重
(%)
72.7 78.0 84.3 83.1 86.4 87.8
非税收入 所占比重
(%)
27.3 22..0 15.7 16.9 13.6 12.2



《财政学》(第五版) 陈共 主编
1978年以来预算外收入变化情况

表7-6 1978年以来预算外收入变化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