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河流水质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某河段水质调查及研究报告

某河段水质调查及研究报告

某河段水质调查及研究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对河段的水质进行调查和研究,并提供改善水质的相关建议。

通过采集水样,测定各项水质指标,分析水质等级,并结合对河流所在区域环境的调查和分析,得出了水质受到农业和工业活动的污染较为严重,并对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一、引言河段是一个重要的水源地,但近年来水质状况堪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次调查研究对河段的水质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二、方法和材料1.采集水样:在河段的不同位置采集了多个水样,持续时间为半年。

2.测定水质指标:利用标准方法测定了水样的pH值、溶解氧(DO)、总溶解固体(TDS)、氨氮(NH3-N)、总磷(TP)和总氮(TN)等指标。

3.环境调查:对河流所在区域的农田、工业园区和居民区进行了环境调查,了解潜在污染源和其对水体的影响。

三、结果和讨论1.水质评级:根据测定结果,将河段的水质进行了评级。

结果显示,大部分水样的水质属于劣五类水,部分甚至达到劣六类,表明水质已经严重污染。

2.污染源:通过对环境调查的分析,确定了农田和工业活动是主要的污染源。

农田使用过量农药、化肥的情况普遍存在,导致化学物质进入水体;工业园区的废水处理设施不完善,排放了大量的有机和无机废水。

3.河流周围环境影响:河流所在区域的人口密度较大,存在大量的建筑工地和居民区,施工活动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也对水质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4.改善水质的建议:为了改善河段的水质,我们提出以下建议:a.加强农田管理: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鼓励有机农业,提高土壤质量,减少化学物质进入水体。

b.加强工业园区监管:加强对废水处理设施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废水达标排放。

c.强化城市管理:完善居民区的污水处理设施,确保生活污水的合规处理。

d.提高环保意识:开展水资源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减少污染行为。

四、结论通过对河段水质调查和研究,我们发现水质污染问题主要由农业和工业活动引起。

为了改善水质,需要加强农田管理、工业园区监管和城市管理,并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河流污染的调查报告(4篇)

河流污染的调查报告(4篇)

河流污染的调查报告(4篇)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该页是作者编辑帮大伙儿分享的河流污染的调查报告(较新4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水污染调查报告篇一一、调查目地:了解小区旁小河的水污染情况。

二、调查对像:上面打鱼的人,据那个叔叔说:“较近几年污染很大,河里的小鱼和小虾也逐渐死光了。

上面还有一些绿色的水葫芦和一条条水藻,还有一些居民老是把剩菜剩饭倒到河里。

”三、调查内容:水有多少脏。

四、调查方式:做实验。

我舀了一些水回家,用餐巾纸在干净的水里浸了一下是无色的,在刚才带回的水里浸了一下是灰色的,还散发着臭味。

在干净的水里放了一条小鱼和在刚才带回来的水中放一条小鱼。

明显是在干净的水中,小鱼生活的好,如果在脏水中,过不了几天它就会死了。

五、调查时间:20xx年5月14日。

六、调查结果:造成水污染的是一些不文明的居民和印染厂偷偷排放的污水。

七、调查体会:我们要保护水资源的干净,不要往河里乱扔垃圾。

如果看见有人往河里扔垃圾,要及时阻止他们。

保护水资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要从小事做起!水污染调查报告篇二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水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条件,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全世界都为洁净水危机的面临而惧怕,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在世界居第六位,但仍然属于严重的缺水国。

我市和各地一样,许多原来清澈见底的小河,已不复,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臭气熏天的臭水沟。

为弄清其原因,水污染对人们的危害,人们的环保意识,暑假期间对我市水污染严重的地区了观察,并想出办法,解决水污染的问题。

探究目的:细致的调查,为文化、环保更为详细的资料,人们的环保意识。

从而使人们地家乡,热爱美丽的大自然,珍惜人们的宝贵生命之源——水。

调查过程:暑假前老师的安排,两人暑假期间,进厂入村,进村入户,访问住在河边的村民,查阅资料,别人的介绍,把照片拍摄下来,对我市地水污染实地调查。

河流调查报告

河流调查报告

河流调查报告河流调查报告一、引言河流是自然界中重要的水资源,不仅为人类提供饮用水和灌溉水源,还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河流面临着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为了解当前我国河流的状况,本文进行了一项河流调查,并撰写了这份报告,以提供给相关部门和公众参考。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考察、水样采集和分析、问卷调查等。

我们选择了我国不同地区的几条代表性河流进行调查,包括长江、黄河、珠江等。

通过对这些河流的调查,我们希望能够全面了解河流的水质状况、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对河流的影响。

三、水质状况调查我们首先对河流的水质进行了调查。

通过采集水样并进行化学分析,我们发现,大部分河流的水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

其中,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是主要的污染源。

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和有机物,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自农田的化肥和农药使用,这些化学物质会通过径流进入河流,引发水质问题。

四、生态环境调查除了水质状况,我们还对河流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调查。

我们发现,由于水质污染和人类活动的干扰,河流的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破坏。

许多河流的生物多样性下降,一些重要物种甚至濒临灭绝。

河流沿岸的湿地和河口也受到了破坏,这对候鸟迁徙和其他生物的栖息地造成了威胁。

五、人类活动对河流的影响人类活动是导致河流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工业排放、农业面源污染、城市化进程等都对河流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此外,过度的水资源开发和水利工程建设也对河流的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

例如,大规模的水库建设会改变河流的水文特征,破坏河流的洪水平衡和生态连接。

六、保护和恢复河流生态系统的措施为了保护和恢复河流的生态系统,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1.加强污水处理和工业排放的监管,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减少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

2.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鼓励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

河流水污染水质调查社会实践报告(精选8篇)

河流水污染水质调查社会实践报告(精选8篇)

河流水污染水质调查社会实践报告关于河流水污染水质调查社会实践报告(精选8篇)在想要了解某一情况或某一事件时,我们常常要开展全面的分析研究,并根据调查情况撰写调查报告。

快来参考调查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河流水污染水质调查社会实践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河流水污染水质调查社会实践报告篇1一、背景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小河有很多,河水清澈见底,空气清晰。

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曾经有一个广告这样说过“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自己的眼泪”。

随着经济的发展,这句话得到了验证。

原本清澈见底的小河不见了,代替它的是垃圾漂浮在水面上,还有一些不知名的绿色水生植物,也可能其中一部分是微生物。

总之,那种绿色很不自然,让人看着不舒服,通过上网查资料我知道这是水体营养化而造成的污染所引起的。

原本活泼可爱的小鱼儿已很难再见到它们的踪迹了,河底的那些漂亮的小石头是否还在那里。

沿着小河一直走到村民的住房前,你不时会发现河面上漂着体积较大的生活垃圾,那些体积小的垃圾就不用说了,小河中的颜色更是鲜艳。

如果你往河水中仔细一看,只觉得这河水颜色很深,还有从村民家流出的生活污水几乎是深色的,汇总起来的水就直接进入小河中,更让人担心的是,小河的水还在当地起着灌溉田地的作用。

当你吃着由这样河水灌溉生产出来的粮食时你有何感想?原先的这些小河还可以供人玩耍,现在的你还敢去吗?二、调查目的为了更好的了解河流污染情况,并确切的对此努力改善,行动起来改变环境污染现状,贡献自己的一份为,家乡明天的发展做努力。

三、调查研究方法1、首先,到家乡的三条小河实地老家观察并取水样观察,访问住在河边的村民。

2、其次,考察农田施肥情况,村民生活污水排放设施及对生活污水有哪些处理。

3、然后,上网查询水体污染及其危害;4、整理总结所得到的相关信息资料。

四、调查内容1、实地观察:小河有大量的漂浮物,主要是生活垃圾,有各种塑料袋,河水呈黑绿色,河水有异味,岸边只看到田螺、不明小物体及藻类等生物,偶尔还能看到小鱼在游动。

河湖水质调研报告

河湖水质调研报告

河湖水质调研报告河湖水质调研报告调研目的:为了解河湖水质状况,分析主要污染因素,提出改善措施。

调研方法:采用实地考察和取水样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研。

调研内容:1. 实地考察本次调研选择了某市的一条主要河流进行实地考察。

沿河流两岸存在多个工业企业和居民区,是该市的生活用水来源。

我们选择了河流上下游的两个采样点进行取样。

2. 水质分析采集的河水样品经过处理后,进行了水质分析:(1)浊度分析:浊度是反映水体中颗粒状污染物浓度的指标。

浊度值超过国家标准,显示水体受到较为严重的固体悬浮物污染。

(2)溶解氧(DO)含量分析:DO是反映水体中溶解氧含量的指标。

DO值低于国家标准,显示水体受到有机污染物的影响。

(3)pH值分析: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性的指标。

pH值超过国家标准,显示水体受到酸性物质的污染。

(4)COD(化学耗氧量)分析:COD是反映水质中有机物含量的指标。

COD值高于国家标准,显示水体受到有机污染物的影响。

调研结果:经过实地考察和水质分析,我们发现:1. 河流水质状况较差,受到多种污染物的影响。

2. 主要污染因素为固体悬浮物、有机污染物和酸性物质。

3. 河流上游受到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影响,溶解氧含量低,pH值偏酸。

4. 河流下游受到固体悬浮物的影响较大,浊度高,COD值超过标准。

改善措施:1. 加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减少有机污染物的排放。

2. 对于固体悬浮物的污染,加强河道清淤工作,减少固体悬浮物的输入。

3. 调整周边工业企业的生产工艺,减少有害排放物的产生。

4. 加强水体监测和管理,定期检测河湖水质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结论:本次调研发现某市的河流水质存在较严重的问题,受到固体悬浮物、有机污染物和酸性物质的污染。

只有通过加强水质管理和治理措施,才能改善河湖的水质状况,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下沙河流水质调查报告

下沙河流水质调查报告
课 程:环境影响评价
学年学期:2013学年第1学期
******
实践时间:第5--6周
小组成员:李梦华
王清霞
刘梦杰
靖翔宇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沙河水质专项分析报告
环境监测与治理(1)班:李梦华 王清霞 刘梦杰 靖翔宇
******
摘要:本文对目前沙河的水质及河流综合治理情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沙河的历史、环境以及现状。并通过实地调查、访问相关人员等方式了解政府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并对沙河的水质及现状进行了分析。还就沙河地区河流综合治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如沙河地区的河流设计应注重总体布局,规划设计力求水流通畅和生态平衡,注重配水和截污。河流综合治理是一项公益性和长久性项目,对其效益应持远见,并在治理上不遗余力,坚持不懈。
五、措施
针对水环境污染我组给出以下建议
1、大力向人们宣传环境保护意识,利用农闲时间,开展环境保护知识讲座,并且采用多种宣传方式,如贴出宣传画,向村民讲述环保重要性,使村民意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他们自己,从而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2、沙河周边各村建立固定的垃圾堆,并且及时分类处理,不要将垃圾统一倒入河中,造成二次污染,塑料袋和纸屑也不宜焚烧,应回收处理
关键词:沙河调查分析生态环境 综合治理
一、沙河的地理位置及概况
沙河是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的一级支流 , 流经河南省的平顶山市、漯河市、周口市,在周口市汇入沙颍河干流,全长418公里 ,其中平顶山境内171.8公里,总流域面积28800平方公里,平顶山流域面积3974.2平方公里,流域共涉及平顶山 8 个县(市)气候特殊。降雨特征如下:降雨强度大,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年降水量的60 ~ 70%往往集中于汛期(6~9月)的几次较大降雨过程,汛期过后则降雨稀少;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多年平均降水量在50~1100毫米之间,极易导致水旱灾害。地形复杂,西高东低。岗丘地区大部分为荒丘秃岭,植被覆盖率差,水土流失严重,河床淤积抬高,河道行洪能力差;过渡地带短,河道比降上陡下缓,汇流速度快,洪峰流量大,预见期短,防洪决策实施难度大,一旦山洪暴发,直泻平原,往往给下游造成严重洪涝灾害。

水质的调查报告

水质的调查报告

水质的调查报告关于水质的调查报告9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水质的调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水质的调查报告1一、问题的提出浙省开化市位于浙西部边境(东经118°01′-118°37′,北纬28°54′-29°30′),地属衢州市,是浙皖赣三省七县交界处,浙省母亲河——钱塘的源头。

为生态优良的休闲天堂。

拥有钱源国家森林公园和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80.4%。

全年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地表水水质达到国家Ⅰ类水标准。

开化属浙西中山丘陵,温暖湿润,降雨量1814毫米,日照时数1712.5小时。

全境峰峦重叠,山岭连绵,县域版图的85%为山地,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和宜人。

常年平均气温16.4℃,昼夜温差平均为10.5℃,年降水量达1814毫米,无霜期252天。

素有“中国的亚马逊雨林”之称。

处于闽、浙、皖、赣四省边界旅游“金三角”中心,是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的天堂。

身为开化人的我自然无比自豪。

那么,为什么开化拥有如此之好的生态自然环境呢?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呢?我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二、探究的目的1、探究开化县优美的生态环境与所处地理位置和地貌的关系2、探究开化县水质优良的原因3、思考开化县旅游开发三、探究工具及途径1、通过查找资料明确开化县地理位置2、利用网络及查阅相关资料探究开化县地貌的形成3、走访钱源、古田山等著名景点,观察其地质结构,取山泉水化验并获取其水质情况;走访水利局,获取相关资料。

4、撰写调查报告,得出结论四、探究过程查找资料地形地貌:开化山地具有典型的南古陆强烈上升的地貌特征,谷狭坡陡,山脊脉络清晰,其中≥25°的陡坡面积172.99万亩,占51.77%。

全县按坡度级分类,坡度在46度以上的`险坡6.57万亩,占全县总面积1.97%;36°~45°的急坡55.91万亩,占16.73%;26°~35°的陡坡110.51万亩,占33.07%;16°~25°的斜坡93.42万亩,占27.96%;6°~15°的缓坡36.18万亩,占10.82%;5°以上的平坡为31.58万亩,占9.45%。

水环境治理情况调研报告

水环境治理情况调研报告

水环境治理情况调研报告(5篇)(篇一)根据省政协办公厅有关通知要求,4月,**市政协曾明生副主席带领“小流域水质监测与治理”专题调研组赴沙县、明溪县等地,听取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情况介绍,实地考察了沙县富口溪流域,**纸业铁路线泄洪沟、**纸业污水处理、**镇**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豆士溪、虬江东路排污口及明溪县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瑶奢水质自动监测站、凯辉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夏阳村河道整治情况,专题研讨推进小流域水质监测与治理对策和措施。

现将此次调研情况综合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市从**年开始对**溪、****溪和华兰溪、明溪渔塘溪、**碧溪、****和**溪、****等8条主要小流域水质进行监测,每季度监测一次,从近年监测结果看,仅**年11月份渔塘溪和**出现氨氮超标,其它年度各月份断面监测结果均未出现超标。

今年起,**市开展小流域环保专项执法检查,将**华兰溪、沙县豆士溪、永安巴溪、****和渔塘溪等37条水质较差,对干流水质影响较大的小流域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其中,**4条、**8条、永安3条、沙县3条、**6条、**2条、明溪3条、清流3条、宁化2条、建宁3条,进行了水质监测。

监测结果表明,除沙县豆士溪水质未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中III类标准值外,其余均达标。

总的看来,我市小流域水环境保护较好。

二、做法和体会**市“小流域水质监测与治理”工作是在排查流域污染隐患,分析水质现状,全面掌握流域污染情况的基础上,采取“一河一策”的方法,制定下发治理方案,将各流域存在的主要污染问题化为具体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整治,从而取得较好成效。

**年,全市水污染治理共投入13.5亿元,其中工业污染治理投入占24.3%,生活污染治理占33.4%,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占10.8%,饮用水源保护投入占8.6%,其他治理投入占22.9%,共削减COD3157.7吨、氨氮855.96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调查群体比例
3.采访政府内部人员
5月4日,全体小组成员采访下沙行政中心建设局河道办潘先生,询问相关事项。
三、问卷分析
1.您对下沙地区河水质量的关注度如何?
A、非常关注 B、比较关注 C、不太关注 D、不关注
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有41%的调查者非常或比较关注下沙河水质量(详细见图3),说明人们对生活周围的环境十分重视。
以上三项措施,政府都做了比较大的努力,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使下沙河流的水质得到逐步改善。
六、建议
目前,下沙河流污染已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是造成河流污染的主要原因,河水的浑浊度、PH值、杂质度及病原菌等含量已明显超标,严重影响人畜饮水和人民的身体健康。要想治理河流污染,我们认为应当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图5:河水治理措施有效程度比例
四、污染原因分析
经过调查了解到下沙河流的污染是一直存在的,从1997年至今下沙一直被视为重点工业园区,我国早期的“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政策致使下沙河流污染严重。如今,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政府更是加强了对这方面的关注。
通过对下沙行政中心建设局河道办负责人潘建华的采访,我们了解到整个下沙地区有关河道水系分布的详细信息及水质的变化情况。
最后,河水生态修复问题。
近几年针对河水治理问题采取了很多种生态修复方案,如放养水生植物,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据了解,有益菌水体修复技术已在宁波等地区应用于河水治理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下沙政府也决定将此项技术应用到本地的河水治理上。
五、政府措施
1.入河雨水生态控制措施
只有污水不直接入河,由污水管网收集到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城市河道水质才能基本保证。但是由于路面(特别是沥青路面)初期径流污染物浓度很高,雨水也会对河道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城市河道治理需要对入河雨水采取一定生态控制措施,以最大程度保护水质。降低雨水污染的冲击负荷。
5.建立水污染举报制度,采取电子邮箱、短信、电话等多渠道举报方式,对河流污染进行举报。对举报人做好保密和奖励,对举报资料要有处理结果。
6.环境保护部门应对河水采取不定期巡视和取样化验。发现异常,及时查找原因,追
根溯源。
7.对排污企业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对企业采取环境评价制度,企业的工业污水经过治理后要做到达标排放。对企业的生活污水征收排污税,税收用于城市污水的集中治理。
4月25日,全部小组成员经过走访记录了下沙局部河流和周边的工厂企业分布,初步推断河流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废水的排放。
4月27日,小组成员实地考察了下沙大闸,850排灌站,七格污水处理厂和四格排灌站。
2.问卷调查
4月26至4月30日,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的形式向下沙当地居民、学生和老师三个群体展开了调查,采取随机抽样调查方式共发放问卷100份,并回收有效问卷100份。调查者当中居民21人,学生70人,老师9人,其构成比列如图2所示:
项目
单位
2009年
2010年重点调查工业源自业数家4544
废水排放总量
万吨
1170
1102
废水处理量
万吨
1170
1102
污水处理能力
万吨/日
60
60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
100
100
表2:工业企业废水排放及处理情况表
3.生态绿化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围绕“环境品质化”战略,大力改善区内环境。申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启动“截污纳管”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环境综合保护工程。全面开展景观提升工作,全年种植大树6000棵,新增绿化面积47.75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面积达到1288.25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面积637.28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0.0%。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2天的历史最高水平,环境品质显著提升。开发区获批为全国首批两个“国家低碳产业园区”之一。
图2:调查者对生活周边河水质量关注程度
2.就目前状况而言,您认为下沙河水的主要污染源或潜在污染源有哪些?(可多选)
A、工厂废水 B、城市污水
C、生活垃圾(学校,附近居民) D、工程建设(如地铁)
E、其他____________
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工业废水、生活垃圾、城市污水及工程建设都占有很大的比例,对河流污染都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中以工业废水为主占35%,而生活垃圾也占到了26%,(详细见图5)说明治理河水污染可以从企业污水达标限量排放和居民生活垃圾综合处理方面入手。其中,工程建设作为短期的污染源不可避免,会对河水水质造成短期的影响。
关键词:下沙河流生态环境 综合治理 配水 截污
一、下沙河道分布情况与环境分析
下沙河道多从农田排灌渠道演变而来,区内河道纵横交错。主要河道有:新建河、月牙河、幸福河、新华河、下沙公路渠、3号大堤护塘河、临江护塘河、2号渠、6号渠、12号渠、20号渠等。目前区内现存27条河道,总长度108.6km。由于下沙地区发展的早期,缺乏对河道的统一规划和保护,各类挤占河道情况较多,城市建设中临时阻水建设较多,导致原本通畅的河渠被阻断,水系被人为割裂,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水体处于静止状态,径流很小,而城市雨污分流又不够彻底,且有混接、乱接现象,环保措施不全,使部分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城市内河,直接造成水体污染。同时,未建成区由于管理及基础设施的原因,相当多河道成为附近居民的天然垃圾场,地表水环境不容乐观。
图4:政府措施的效果明显程度
5.您认为政府在河水治理方面主要可以从哪些地方着手?(可多选)
A、疏通各大河道,有利于污水的排放
B、加强绿化,有效利用水生植物
C、控制污染源,加强对主要污染源的监督力度
D、其他_________________
据调查显示,84%左右的人认为控制污染源能够有效治理河道。但是只有18%人认为疏通河道对治理河道有效。但据我们采访得知,下沙河水发黑发臭的主要原因是下沙的配水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河水没有得到疏通。
2005年之后,环境保护问题已经被提出并受到重视,通过采访得知,下沙河流污染源主要是居民的生活污水。最近几年,下沙政府加强了对工厂、企业废水排放的监察力度,并实施一系列的相关措施。如:政府通过“截污纳管”措施,将企业污水排到头格污水处理厂。下沙的工业企业的污水排放已经得到良好的控制。
但如今下沙河流水质现状依然很差,水质发黑、发臭现象经常发生,这种现象对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课 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
学年学期: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
实践时间:第7~9周
小组成员:胡文强D09500324
姜 斌D09500325
金鲁勋D09500326
李成立D09500327
谢东剑D09500331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下沙河流水质调查报告
09工商管理类(3)班:谢东剑 胡文强 李成立 姜斌 金鲁勋
首先,配水问题。
下沙水系的净化是通过钱塘江带动的,钱塘江江水自四格排灌站进入下沙水系,自西向东从下游850排灌站排出,而下沙地区的经济开发是由东部(钱塘江沿线)向西部发展的,在西部(上游地区)还没有形成完善的配水系统。部分在建工程(金沙湖开发项目)导致局部的配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不健全的配水系统是下沙河水污染严重的根本原因。
3.针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我们建议应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纳管速度。同时采取严厉查处、征收排污费的措施。如可在四格、六堡、七堡等农村地区铺设地下管道,直通七格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达标排放。
4.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做好环保宣传。以“不让一滴污水流入下沙河”为口号,开展河流治理宣传月。而且,下沙高校大学生和下沙各小区居委会可以自发起来对河流治理进行献计献策,并可开展主题宣讲活动,激发和带动大学生对治理河流的热情,提升下沙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扩大影响力,形成全民参与,上下一心的良好局面,誓必治理好下沙河流,还下沙一个美丽水环境。
目前,下沙地区已开发出24条人工河流,整个下沙水系系统已经基本建成并完善。钱塘江上游四格村建有排灌站,从钱塘江输入流动水,进入的流动水经过并清理了各条河流,并最终经过建在钱塘江下游的850排灌站再次流进钱塘江,可以有效地保持各条河流的良好水质。
关于水质变化的历史,我们了解到2005年之前,下沙河流污染主要是因为工业废水排放超标,其次还有居民的生活废水排放。
2.建立堤坡过滤带
本着河流生态设计的原则,利用边坡的种植带,使得雨水中的污染物在边坡上得到充分的降解和滞留,从而保证净化后的雨水才能进入河流。浙江理工大学南门的那条河流两旁的绿化设施就有这个效果。
3.建立污水处理厂
对工业企业、住宅小区、高教园区、下沙街道范围内过渡房、养殖场等五大区域开展截污纳管工作。建立企业排放口的数据库,统一设置雨污排放口。同时加快中心区块污水管网以及污水泵站的建设,全面截留污水,改善河道水质。如现在的七格污水处理厂、四格排灌站,2008年对下沙物美超市旁的河流的挖渠清泥工程,都是很有效的措施。
其次,排水问题。
下沙西部还有部分未开发的农村地区,由于工程建设的延迟而没有完善的排污系统,很多居民依然采用传统的“直排”方式将大量的生活废水排入河中。这使得上游河水受到严重污染(水质发黑、发臭),另外,在已开发地区,不可避免的工业废水的排放也加剧了下游河水污染程度。
针对这种现象,政府表示最近几年的重点工作是加大对保护上游河水的宣传力度,增强附近居民水质保护意识。同时,加强对已开发地区的企业、工厂排污的监管力度。
1.制定相关法规,做好制度落实。严格控制下沙流域内新、扩、改项目建设,对能耗高、污染重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不予审批。对沿河生活垃圾全部实现集中收集、运输和处理,严厉查处向河道倾倒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等行为。
2.对河流堵塞,流通不畅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以加快工程建设,如金沙湖项目,疏通河流通道,并对下沙部分河流进行定期的“挖渠清泥”工作,如对2008年对下沙物美大卖场附近的河流的淤泥清理。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连渠入河,形成更高效,更合理的河道网,使下沙河流布局系统化,合理规划,有效治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