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试题
2024年秋季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含解析

2024年秋季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广泛地描写明代中叶江南城市各行各业人物和社会面貌的散曲集是()(A)《海浮山堂词稿》(B)《王西楼乐府》(C)《石门集)5(D)《滑稽余韵》2、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俊俏庞儿,温存性儿,又是撒漫的手儿,帮衬的勤儿”,这几句描写的对象是()(A)孙富(B)李甲(C)柳遇春(D)杜十娘3、杨万里《初入淮河》抒情所采用的主要手法是()(A)对比(B)排比(C)比拟(D)反衬4、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的是()(A)徐渭(B)归有光(C)王世贞(D)冯惟敏5、《西塞山怀古》的西塞山,在今()(A)江西境内(B)湖北境内(C)山东境内(D)湖南境内6、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A)白描(B)映衬(C)铺叙(D)对比7、下列姜夔《扬州慢》词句中,化用杜牧诗歌的是()(A)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B)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C)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D)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8、《神仙传》的作者是()(A)葛洪(B)干宝(C)丘迟(D)孔稚珪9、《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所声讨的人物是()(A)吕后(B)唐睿宗(C)武则天(D)武三思10、钟惺在《浣花溪记》中缅怀的诗人是()(A)王维(B)杜甫(C)高适(D)孟浩然11、《聊斋志异·司文郎》嘲讽的对象是()(A)余杭生(B)王子平(C)宋生(D)盲僧12、下列句子,出自马致远《汉宫秋》的是()(A)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B)不思量,除是铁心肠;铁心肠,也愁泪滴千行(C)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D)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13、汉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是()(A)诗歌(B)散文(C)赋(D)骈文1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审容膝之易安”,其中“审”的意思是()(A)领会(B)宣称(C)申请(D)审查15、元好问创作成就最高的文学体裁是()(A)诗(B)词(C)曲(D)散文16、将《战国策》编辑成书的汉代学者是()(A)刘彻(B)刘贺(C)刘歆(D)刘向17、《诗经》的传统分类是()(A)南、风、雅(B)风、雅、颂(C)雅、颂、南(D)颂、南、风18、贯云石《【双调】殿前欢·楚怀王》的体裁是()(A)诗(B)词(C)散曲套曲(D)散曲小令19、《【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写村民眼中的飞虎旗是()(A)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B)一面旗狗生双翅(C)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D)一面旗蛇缠葫芦20、《明湖边美人绝调》中,用来比喻白妞越唱越高的是()(A)攀登泰山(B)放东洋烟火(C)飞龙盘旋穿插(D)好鸟乱鸣21、《邵公谏厉王弭谤》选自()(A)《左传》(B)《国语》(C)《战国策》(D)《公羊传》22、《吊古战场文》的作者是()(A)李白(B)刘禹锡(C)李华(D)白居易23、在《群英会蒋干中计》中,蒋干与周瑜曾有的关系是()(A)同乡(B)同窗(C)昔日下属(D)结拜兄弟24、名句“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出自()(A)《归园田居》(B)《陈情表》(C)《北山移文》(D)《归去来兮辞》25、李密《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其中“察”的意思是()(A)举荐(B)考察(C)观察(D)审查26、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是一首()(A)怀古词(B)节令词(C)送别词(D)咏物词27、下列词人中,开南宋爱国词先声的是()(A)张孝祥(B)张元幹(C)陈亮(D)辛弃疾28、下列作品中,借凭吊春秋时吴王古迹抒发兴亡之慨的是()(A)刘过《沁园春》(斗酒彘肩)(B)吴文英《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C)刘克庄《贺新郎》(北望神州路)(D)王沂孙《齐天乐》(一襟余恨宫魂断)29、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三国志》30、李密《陈情表》:“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辛弃疾《八声甘州》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辛弃疾《八声甘州》的阅读答案及赏析辛弃疾《八声甘州》的阅读答案及赏析「篇一」王质①过隆中。
桑柘倚斜阳,禾黍战悲风。
世若无徐庶,更无庞统,沉了英雄。
本计东荆西益,观变取奇功。
转尽青天粟,无路能通。
他日杂耕渭上,忽一星飞堕,万事成空。
使一曹三马,云雨动蛟龙。
看璀璨、出师一表,照乾坤、牛斗气常冲。
千年后,锦城相吊,遇草堂翁②。
注:①王质(1135—1189),字景文,号雪山,其先东平(今属山东)人,南渡后,徙兴国(今湖北阳新)。
游太学,与张孝祥父子交,深见器重。
②草堂:“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曾于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避难入蜀,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营构草堂,前后居住长达三年之久,故以“草堂翁”命名。
他游成都武侯庙时,满怀激情地写下了吊诸葛亮的著名诗篇《蜀相》。
(1)就风格而言,这首词属于(豪放派)。
(1分)(2)开篇“桑柘倚斜阳,禾黍战悲风”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4分)描写出萧瑟悲凉之景(1分):桑柘偎倚在斜阳里,禾黍颤粟于秋风中,夕阳西下,秋风悲鸣(1分);作用:渲染悲剧气氛(1分),引出悲剧英雄的事迹(1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3)虽然诸葛亮北伐“万事成空”,作者却盛赞《出师表》“气冲斗牛”,这样写表达出了哪些复杂的'情感?(3分)为诸葛亮悲壮的失败而深深叹惋(1分);赞美诸葛亮的忠诚与完成统一大业的决心(1分);借古讽今,表达对南宋小朝廷苟且偷安不思收复中原的不满情绪(1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辛弃疾《八声甘州》的阅读答案及赏析「篇二」八声甘州辛弃疾夜读《李广传》,不能寐。
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
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
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
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
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2024年秋季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卷含解析

2024年秋季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封丘县》的作者是()(A)李白(B)杜甫(C)王维(D)高适2、《白马解围》中,写信给白马将军,请求他统兵解普救寺之围的是()(A)相国夫人(B)崔莺莺(C)普救寺长老(D)张生3、下列作家中,号“云庄”的是()(A)陈铎(B)贯云石(C)张养浩(D)张可久4、《史记》中的“列传”一共有()(A)五十篇(B)六十篇(C)七十篇(D)八十篇5、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的是()(B)归有光(C)王世贞(D)冯惟敏6、《湘夫人》选自()(A)《九章》(B)《九辩》(C)《九歌》(D)《九叹》7、宝玉挨打后,送药给他疗伤的是()(A)薛宝钗(B)林黛玉(C)王熙风(D)王夫人8、李孝光《大龙湫记》中,“洋洋远去,闲暇回缓,如避世士然”的是()(A)斑鱼(B)黄猿(C)瑞鹿(D)明月9、与白居易并称的诗人是()(A)韩愈(B)柳宗元(C)元稹10、下列作品中,借凭吊春秋时吴王古迹抒发兴亡之慨的是()(A)刘过《沁园春》(斗酒彘肩)(B)吴文英《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C)刘克庄《贺新郎》(北望神州路)(D)王沂孙《齐天乐》(一襟余恨宫魂断)11、《【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写村民眼中的蟠龙戏珠旗是()(A)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B)一面旗狗生双翅(C)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D)一面旗蛇缠葫芦12、《【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写村民眼中的飞虎旗是()(A)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B)一面旗狗生双翅(C)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D)一面旗蛇缠葫芦13、下列作家中,号诚斋的是()(A)杨万里(B)刘克庄(C)范成大(D)姜夔14、邓牧《君道》中,“让石户之农而石户之农入海”的人是()(A)尧(B)舜(C)许由(D)秦皇15、下列文章中,提出“穷而后工”诗学观的是()(A)《待漏院记》(B)《上欧阳内翰第一书》(C)《答谢民师书》(D)《梅圣俞诗集序》16、下列地点中,不属于王粲登楼地点三种说法的是()(A)长安城楼(B)当阳城楼(C)荆州城楼(D)麦城城楼17、名句“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出自()(A)《归园田居》(B)《陈情表》(C)《北山移文》(D)《归去来兮辞》18、下列作者中,古文风格近欧阳修“雍容平易”的是()(A)苏洵(B)王安石(C)曾巩(D)苏辙19、在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刘勰称之为“七子之冠冕”的是()(A)陈琳(B)阮瑀(C)曹植(D)王粲20、《浣纱记·泛湖》中,与西施一同泛舟归隐的是()(A)夫差(B)勾践(C)范蠡(D)伍子胥21、《齐桓晋文之事》选自()(A)《庄子》(B)《苟子》(C)《孟子》(D)《韩非子》22、下列作品中,引用曹操“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两句诗的是()(A)《秋声赋》(B)《前赤壁赋》(C)《朋党论》(D)《答谢民师书》23、《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所声讨的人物是()(A)吕后(B)唐睿宗(D)武三思24、清代提倡“性灵说”的诗人是()(A)黄遵宪(B)龚自珍(C)张维屏(D)袁枚25、《孔雀东南飞》最早收录于()(A)《玉台新咏》(B)《文选》(C)《乐府诗集》(D)《诗经》26、《【南吕】一枝花·不伏老》自我夸耀的各种技艺中,与戏曲表演直接有关的是()(A)蹴鞠(B)打围(C)插科(D)双陆27、元好问创作成就最高的文学体裁是()(A)诗(B)词(C)曲(D)散文28、夏完淳《狱中上母书》中的“慈君”是指()(B)祖母(C)嫡母(D)外祖母29、古人以五声对应四时,阅读《秋声赋》可知,商对应()(A)春(B)秋(C)夏(D)冬30、下列姜夔《扬州慢》词句中,化用杜牧诗歌的是()(A)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B)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C)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D)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二、多项选择题31、班固《苏武传》中提到的人物有()(A)李陵(B)卫律(C)李蔡(D)虞常(E)石建32、下列作品中,为桐城派作家所写的有()(A)《狱中杂记》(B)《板桥题画》(C)《黄生借书说》(D)《袁随园君墓志铭》(E)《室语》33、丘迟《与陈伯之书》是()(A)抒发离情的书信(B)劝降的书信(C)骈文(D)散文(E)抒情小赋34、曹操《短歌行》中,用《诗经》成句的诗句有()(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C)呦呦鹿鸣,食野之苹(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E)周公吐哺,天下归心35、高明《琵琶记·糟糠自厌》中,上场的人物有()(A)蔡伯喈(B)赵五娘(C)蔡公(D)蔡婆(E)牛丞相三、简答题36、简述李白《将进酒》诗中夸张手法的运用。
《苏幕遮》《八声甘州》课后练习及答案

《苏幕遮》《八声甘州》课后练习及答案《苏幕遮》《八声甘州》课后练习及答案《苏幕遮》《八声甘州》课后练习及答案《苏幕遮》《八声甘州》课后练习一、知识应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踏莎行征辔蓑衣雨横风狂;text-decoration:none;”href=“:>上一篇:高考复习:语基、默写、古代诗歌鉴赏下一篇:《破阵子·春景》《蝶恋花》教学案20XX—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指导思想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
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
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
主要工作一、教研组建设方面:、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实施课改实践。
、以七年级新教材为“切入点”,强化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把先进理念学习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以学促研,以研促教,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益,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抓好“五关”。
()备课关。
要求教龄五年以下的教师备详案,提倡其他教师备详案。
要求教师的教案能体现课改理念。
()上课关。
()作业关。
首先要控制学生作业的量,本着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精神,要在作业批改上狠下工夫。
()考试关。
以确保给学生一个公正、公平的评价环境。
()质量关。
、加强教研组凝聚力,培养组内老师的团结合作精神,做好新教师带教工作。
二、常规教学方面:加强教研组建设。
兴教研之风,树教研氛围。
特别要把起始年级新教材的教研活动作为工作的重点。
、教研组要加强集体备课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探讨疑难问题由备课组长牵头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定时间定内容,对下一阶段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教研组活动要有计划、有措施、有内容,在实效上下工夫,要认真落实好组内的公开课教学。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阅读答案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阅读答案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阅读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是宋代词人柳永的诗作,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是宋代词人柳永的诗作,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阅读材料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阅读题目21.这首词塑造了一位形象,深刻地抒写了词人思乡怀人、异乡漂泊以及之情。
(2分)22.上片"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笔墨平淡,却极有表现力,连一向鄙视柳永的苏轼也称赞"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请简要赏析。
(5分)《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阅读答案21.游子功业无成的苦闷(或怀才不遇)(每空格1分)22.首句以一个"紧"字突出了雨后傍晚的江边寒风渐冷渐急。
(1分)接着以关河、夕阳之冷落,展现骤雨冲洗后苍茫浩阔、清寂高远的的江天景象。
(1分)这三句由远而近地描绘了雨后深秋的暮景,点染了游子的孤独、凄凉的满怀愁绪,情景交融。
(2分)其气象宏阔,境界高远雄浑,笔力苍劲,可与唐诗媲美,在柳词中不多见。
(1分)《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赏析词中表达了作者常年宦游在外,于清秋薄暑时分,感叹漂泊的生涯和思念情人的心情。
这种他乡做客叹老悲秋的主题,在封建时代文人中带有普遍意义。
但作者在具体抒情上,具有特色。
真题考试:2020 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5)

真题考试:2020 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5)共78道题1、下列《湘夫人》诗句中,表示湘君遗憾之情的是(单选题)A. 桂栋兮兰榛,辛夷楣兮药房B.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襟兮醴浦C.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D.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试题答案:B2、下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意象中,象征着祖国崛起的有 ( )(多选题)A. 神话的蛛网B. 古莲的胚芽C. 挂着眼泪的笑涡D. 雪白的起跑线E. 淤滩上的驳船试题答案:B,C,D3、《陌上桑》写罗敷采桑时,为其美貌所吸引而失态的人有 ( )(多选题)A. 行者B. 少年C. 夫婿D. 耕者E. 锄者试题答案:A,B,D,E4、下列先秦诸子关于治国的论断中,出自《孟子》的有 ( )(多选题)A. 治大国如烹小鲜B.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C.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D.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E.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试题答案:B,D,E5、《行路难》(其一)中“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所使用的抒情方法是 ( ) (单选题)A. 借比喻抒情B. 借举止抒情C. 借景物抒情D. 借象征抒情试题答案:B6、《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所写景物属于的时令是(单选题)A. 初春B. 暮春C. 初秋D. 深秋试题答案:B7、下列《香市》语匍中,傅用反衬手法的有(多选题)A. 这所谓“南洋武术班”的几套把式比起从前“香市”里的打拳头卖膏药的玩意来,委实是好看得多了B. “香市”中主要的节目无非是“吃”和“玩”C. 那不是无名的“江湖班”。
然而他们只售票价十六枚铜元D. 要是放在十多年前,怕不是挤得满场没有个空隙儿么E. 然而从去年起,这“迷信”的香市忽又准许举行了试题答案:A,C,D8、下列小说语句中,采用直接心理描写的有(多选题)A. 宝玉见了这般,又自己后悔:“方才不该和他较证,这会子他这样光景,我又替不了他”B. 看了看沙老师的脸,他敢怒而不敢言的说了声“是啦!”C. 她第一次意识到这是不光彩的,因为贫穷,同学们才敢一遍又一遍地盘问她D. 眼睛里还留着晶莹的泪光,裙子一摆,她飘然走出房门,走下楼梯,来到街上E. 虽然不曾会面,却一个在潇湘馆临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吁试题答案:A,C9、下列《湘夫人》语词中,指湘夫人的有(多选题)A. “帝子降兮北渚”中的“帝子”B. “目眇眇兮愁予”中的“予”C. “思公子兮未敢言”中的“公子”D. “闻佳人兮召予”中的“佳人”E. “将以遗兮远者”中的“远者”试题答案:A,C,D,E10、下列《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的诗句中,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是(单选题)A. 建双峰迄今,关河冷落,残照当楼B.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C.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D.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试题答案:C11、《爱尔克的灯光》中,“爱尔克的灯光”象征着 ( ) (单选题)A. 旧生活的悲剧和希望的破灭B. 旧家庭、旧礼教走向没落、崩溃的历程C. 作者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D. 爱尔克对弟弟的爱及作者姐姐对作者的爱试题答案:A12、下列语句中,说明了《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艺术特点的有(多选题)A. 多次使用“你”“我”开头的语句,使演说产生了亲切的效果B. 讲述“三事”的三段,都用一个反问句来引出结语,语重情长C. 语言亦文亦白,将文言的简练典雅与口语的通俗明快融于一体D. 频繁使用“也许”等虚拟语,体现了演说者的谨慎与谦和E. 说理简要透彻,而且情理并重,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试题答案:B,C,E13、南唐后主李煜的别号是(单选题)A. 易安屠士B. 香山居士C. 莲蓬居士D. 青莲居士试题答案:C14、下列诗词语句中,属于借景抒情的有(多选题)A. 拔剑四顾心茫然B. 秋雨梧桐叶落时C. 小楼昨夜又东风D. 夜来幽梦忽还乡E. 怎一个愁字了得试题答案:B,C15、下列《一句话》诗句中,象征民众革命的声威和力量的是(单选题)A.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B.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C. 你猜得透火山的沉默D.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试题答案:D16、下列《五代史伶官传序》语句中,属于分论点的有(多选题)A.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B. 《书》日:“满招损谦得益。
2020-2021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综合题附答案解析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1.以罗贯中《三国演义》为背景,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宋代诗人王质有一首《八声甘州》词:过隆中,桑柘倚斜阳,禾黍战悲风。
世若无徐庶,更无庞统,沉了英雄。
本计东荆西益,观变取奇功。
转尽青天粟,无路能通。
他日杂耕渭上,忽一星飞堕,万事成空。
使一曹三马,云雨动蛟龙。
看璀璨、出师一表,照乾坤、牛斗气常冲。
千年后,锦城相吊,遇草堂翁。
(1)上片中划线句子“世若无徐庶,更无庞统,沉了英雄”一句提到了哪几个人物?这中间有什么故事?(2)这首词道出了“英雄”的一生。
请从词中所涉及的事件中任选一件(划线句子除外),简要概括时间的情节。
【答案】(1)三个人物:徐庶、庞统、诸葛亮。
人物之间的主要故事(示例参考)有:徐庶走马荐诸葛;诸葛亮号称卧龙,庞统号称凤雏,江湖传言“卧龙凤雏,得其一足以安天下”。
(2)示例参考:“本计东荆西益,观变取奇功”句,刘备三顾茅庐,与诸葛亮隆中对答,谋划天下大计。
向东攻取荆州,向西掠地益州以为根基,然后连吴抗曹,最后谋求夺取中原,回复汉室。
【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上片中画线句子涉及到徐庶、诸葛亮、庞统师兄弟三人。
他们三个人都是相知相识的好朋友和同学,他们三个人的才能都差不多,才能做到慧眼识英雄:徐庶举荐诸葛亮,诸葛亮推荐庞统,都说对方的才能在自己之上。
徐庶投了曹营,但是一生不出一个计谋,帮助刘皇叔打败了过几次曹军。
庞统可以说是用他的死,为刘皇叔换来攻占益州的借口和决心。
诸葛亮出山后不负众望拿下荆州,攻占益州。
刘备死后,又凭自己一己之力,保证了蜀汉延续十几年。
据此归纳作答。
(2)根据诗文内容,叙写词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作答。
如:“杂耕渭上”指的是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据武功五丈原与魏将司马懿对垒。
魏军坚壁不出,诸葛亮即分兵屯田于渭水两岸,和当地居民杂处而耕,作为久驻之计。
再如“出师一表”指诸葛亮出师伐魏之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折,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
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含解析

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古人以五声对应四时,阅读《秋声赋》可知,商对应()(A)春(B)秋(C)夏(D)冬2、成语“雁足传书”出自()(A)《李将军列传》(B)《项羽本纪》(C)《高祖本纪》(D)《苏武传》3、下列作品中,借凭吊春秋时吴王古迹抒发兴亡之慨的是()(A)刘过《沁园春》(斗酒彘肩)(B)吴文英《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C)刘克庄《贺新郎》(北望神州路)(D)王沂孙《齐天乐》(一襟余恨宫魂断)4、龚自珍曾与林则徐、魏源等结成()(A)几社(B)宣南诗社(C)宋诗派(D)复社5、《谏逐客书》:“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其中“黔首”的意思是()(A)贵州的首领(B)西南地名(C)平民(D)贵族6、“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的“陈王”指()(A)曹操(B)曹植(C)曹丕(D)曹髦7、下列作者中,曾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兼知延州,防范西夏侵扰的是()(A)梅尧臣(B)张先(C)张元幹(D)范仲淹8、《封丘县》的作者是()(A)李白(B)杜甫(C)王维(D)高适9、《浣纱记·泛湖》中,与西施一同泛舟归隐的是()(A)夫差(B)勾践(C)范蠡(D)伍子胥10、孔稚珪《北山移文》中的北山,在今()(A)南京市(B)北京市(C)西安市(D)洛阳市11、王禹偁《村行》的体裁属于()(A)七言律诗(B)七言古诗(C)五言律诗(D)五言古诗12、冯梦龙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改编自文言小说()(A)《游仙窟》(B)《霍小玉传》(C)《负情侬传》(D)《会真记》13、提出“兼爱”“非攻”主张的是()(A)孔子(B)孟子(C)墨子(D)庄子14、清代提倡“性灵说”的诗人是()(A)黄遵宪(B)龚自珍(C)张维屏(D)袁枚15、《蜀道难》的诗歌体裁是()(A)五言古诗(B)七言歌行(C)七言律诗(D)七言排律16、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三国志》17、下列句子,出自马致远《汉宫秋》的是()(A)不思量,自难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声xx
xx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残,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化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壮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对潇潇暮雨洒xx潇潇:
形容雨声急骤
B、渐霜风凄残:
一作“凄紧”
C、壮楼颙望:
举头凝望
D、争知我争:
争着
2、下列断句有误的一句是()
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B、是处/红衰/翠减
C、不/忍登/高临远
D、倚/阑杆处
3、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一番洗清秋:
一番风雨洗出了一个凄清的秋天。
B、渐霜风凄残:
xx逐渐地凄凉迫近。
C、是处红衰翠减:
是花草凋零的地方。
D、正恁凝愁:
正这样的愁绪凝重,化解不开。
4、下面有关宋词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
词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
B、词有词牌,即曲调。
词的结构分片或阙,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两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
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
C、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
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D、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柳永等。
5、下列对《八声甘州》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章法结构细密,写景、抒情融为一体,以铺叙见长。
词中思乡怀人之意绪,展衍尽致。
而白描手法,再加通俗的语言,将这复杂的思绪表达得明白如话。
B、这首传颂千古的名作,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语浅而情深。
C、本词是柳永同类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首,其中佳句“不减唐人高处”。
D、首句篇头点题。
“倚阑干”,与“对”,与“当楼”,与“登高临远”,与“望”,与“叹”,与“想”,都相关联,相辉映。
1、D
2、C
3、C
4、D
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