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诗歌派别
现代主义诗歌的分类

现代主义诗歌的分类现代主义诗歌的分类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新在用白话写诗,比较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情感,现代诗歌一般不拘泥格式和韵律。
如下为小编整理的现代主义诗歌的分类,仅供参考!现代主义诗歌的分类1中国现代发展史上出现的最重要的诗歌流派有:20世纪初至1920年代:尝试派、文学研究会(人生派)、创造社(早期浪漫主义)、湖畔诗派、新格律诗派(新月派)、中国早期象征诗派19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群、七月派、汉园三诗人1940年代:中国新诗流派、九叶诗派1950年代:中国现实主义、新现代主义(现代派诗群)、蓝星诗群(蓝星诗社)、创世纪诗群(创世纪诗社)1970年代:朦胧派(今天派)、白洋淀诗群、中国新现实主义1980年代:新边塞诗派、大学生诗派、第三代诗群(新生代诗群、新世代)、莽汉主义、整体主义、海上诗派、圆明园诗派、撒娇派、英雄写作、他们诗群、丑石诗群、非非主义(红色写作)、神性写作、新乡土诗派、知识分子写作诗群1990年代:网络诗歌(网络诗人)、民间写作、第三条道路写作、中间代、信息主义、70后诗人21世纪初:第三极神性写作、女子智灵性诗歌、灵性诗歌、新江西诗派、80后诗人、90后诗人、春草派诗歌[1]、边缘诗派、窗诗派、素颜派诗人、新婉约诗派。
初期浪漫主义诗派“湖畔”诗派象征主义诗派现代诗派现代诗派是新月派与象征派的合流。
中国诗歌会诗派七月诗派晋察冀诗派九叶诗派现代主义诗歌:挖土机和时光作对的永远是挖土机挖土机,伸出长长的铁臂,指甲粗钝它试了试,一下,两下,然后深深地嵌进去象一只野兽与另一只野兽温存挖土机,使土壤的表层现出裂缝马达欢腾,因为和时光作对的永远是挖土机挖土机,饥渴的铁,要以土壤为食路一段段嚼碎,残渣轰然间掷进运货车挖土机,把广场上整片的足迹扬起那沉睡已久的死者的骨片也散落在新近的土层上,被运货车拉走因此和时光作对的,不是我们,是挖土机土壤中暗含的荷尔蒙与女人的芳馨不断刺激着挖土机铁的中枢土壤中流淌着男人和女人亲吻时的蜜每深入一尺,马达都叫得更为欢腾它就这样饕餮着时光的芬芳,由此上溯至一座遗址挖土机,不以诗篇,而仅以颠覆的名义现代主义诗歌的分类2诗歌的分类有多种方法,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现代诗歌的流派与代表作品

现代诗歌的流派与代表作品现代诗歌是指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诗歌创作,是对传统诗歌形式的改革和创新,充满了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对内心情感的表达。
现代诗歌涌现出众多的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风格。
本文将介绍几种代表性的现代诗歌流派,并列举一些代表作品。
1. 现代主义诗歌:现代主义诗歌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诗歌流派,注重语言和形式的创新。
以独特的意象和抽象的表达手法为特点,对传统诗歌的形式和主题进行了彻底的颠覆。
代表作品有:- 提契诺的《草泥马》:这首诗以隐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愤慨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停驻的地方》: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传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思索。
2. 叙事诗:叙事诗是一种以叙述为主的诗歌形式,旨在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代表作品有:-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这首诗通过描写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国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 霍达的《赵太守》:以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对赵太守悲剧命运的叙述,表达了对人性之残忍和社会冷漠的反思。
3. 抒情诗:抒情诗是以表达情感和感受为主的诗歌形式,通常包含对爱情、友情、自然等主题的表达。
代表作品有:- 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渴望自由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追求。
- 西川柳水的《你一定要幸福》:通过对爱情的描绘,表达了深情厚意和对他人幸福的祝福。
4. 现代汉诗运动:现代汉诗运动在20世纪初兴起,旨在创作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现代诗歌。
代表作品有:- 胡秋原的《当那一天来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余光中的《不能与社会发生性关系》:以幽默的方式,抒发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人际关系的反思。
以上是几种代表性的现代诗歌流派及其代表作品。
每个流派都有不同的表现风格和主题内容,展现了现代诗歌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中国现代诗歌流派

•
——《九月》
• 我年华虚度,空有一身疲倦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岁月易逝,一滴不剩……《以梦 为马》
• 从此再不提起过去,痛苦或幸福,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
——《秋日黄昏》
• 今夜我不会遇见你,今夜我遇见 了世上的一却,但不会遇见你。
•
——《山楂树》
还有一些唯 美的现代诗, 记住诗人就
记住了 诗……
• 2.七月派——政治抒情诗。代表作家:艾青、 胡风、田间
• 1940年代:九叶诗派
• 1950年代:中国现实主义、新现代主义(现 代派诗群)、蓝星诗群(蓝星诗社)、创世 纪诗群(创世纪诗社)
• 1.九叶派——他们在新诗写作中追求现实与 艺术、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平衡美。代表作家: 穆旦、杜运燮xiè
甚至日光。
仿佛永远分离,
甚至春雨。
却又终身相依。
不,这些都还不够!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坚贞就在这里: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 1980年代:新边塞诗派、大学生诗派、第三代 诗群、莽汉主义、整体主义、海上诗派、圆明 园诗派、撒娇派、英雄写作、他们诗群、丑石 诗群、非非主义(红色写作)、神性写作、新 乡土诗派、知识分子写作诗群
观念。代表作家:周作人、冰心、鲁迅、朱自 清
• 3.创造社——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代表 作家:郭沫若、宗白华
20世纪初至1920年代:尝试派、文学研究 会(人生派)、创造社(早期浪漫主义)、 湖畔诗派、新格律诗派(新月派)
4.湖畔诗人——以写作爱情诗而最为有名。 代表作家:汪静之、潘漠华、冯雪峰
• 2.现代派——自由诗运动。代表作家:纪弦、 郑愁予ຫໍສະໝຸດ 愿光这掠些
现代诗歌流派与代表作品

现代诗歌流派与代表作品现代诗歌是20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它与传统诗歌相比,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和对现实社会的关注。
在现代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本文将介绍几个现代诗歌流派及其代表作品。
一、象征主义流派象征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诗歌流派,它强调诗歌的象征性和隐喻性,追求诗歌的超验和灵魂的升华。
法国诗人波德莱尔是象征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品《酒与血》以及《船上的人》等都体现了象征主义的特点。
二、现代主义流派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中期兴起的一种诗歌流派,它对传统诗歌形式进行了颠覆和重构,追求形式的创新和语言的自由。
美国诗人艾略特是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品《荒原》以及《空无一物》等都展现了现代主义诗歌的独特风格。
三、意象派流派意象派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诗歌流派,它注重诗歌形象的塑造和意象的表达,追求诗歌的直观和感性。
美国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是意象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品《红轮》以及《红色的轮子》等都体现了意象派诗歌的特点。
四、现代派流派现代派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诗歌流派,它强调诗歌的个人表达和对现实社会的关注,追求诗歌的真实和直接。
英国诗人艾登是现代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品《未来的时刻》以及《战争的时刻》等都展现了现代派诗歌的独特风格。
五、后现代主义流派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种诗歌流派,它对现代主义进行了批判和超越,追求诗歌的多元和反传统。
美国诗人约翰·阿什贝利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品《燃烧的房子》以及《无题》等都体现了后现代主义诗歌的特点。
以上是几个现代诗歌流派及其代表作品的简要介绍。
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表达方式,通过对这些流派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现代诗歌的魅力。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引发对现代诗歌的兴趣和思考。
现代诗歌流派

现代诗歌流派现代诗歌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一股新潮流,它的出现以及不断演变的流派给传统诗歌带来了许多新的元素和表现形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现代诗歌流派。
一、象征主义诗歌象征主义诗歌是现代诗歌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流派。
它追求通过符号和意象来表达内心情感和宇宙真理。
这种诗歌形式常常是模糊和多义的,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
法国诗人马拉美的《季节》是象征主义诗歌的典范之作。
他通过描写四季的变化,表达了人类内心世界的起伏和沉浮,使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与人类心灵的奇妙共鸣。
二、表现主义诗歌表现主义诗歌是20世纪初兴起于德国的一种诗歌流派。
这种诗歌形式强调对现实生活的审视和批判,注重表达个体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冲突。
表现主义诗歌通常充满了激情、悲愤和反叛的力量。
德国诗人乌特的《尖叫之夜》是表现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他通过形象生动而又夸张的语言描述了一个充满压抑和痛苦的世界,展示了个体在现实社会中的无力和困境。
三、超现实主义诗歌超现实主义诗歌是20世纪中期兴起的一种诗歌流派,它试图在诗歌中超越日常现实,探索潜意识和想象的世界。
超现实主义诗歌常常采用离奇的形象和语言,打破常规的逻辑和结构。
法国诗人布列东的《自动诗》是超现实主义诗歌的典范之作。
他将无意识的文字随机组合,用一种毫无逻辑的方式表达意识流和梦境,使读者体验到超越常规思维的奇妙感觉。
四、后现代主义诗歌后现代主义诗歌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诗歌流派,它拒绝传统诗歌的规范和限制,试图打破诗歌的边界,并融入其他艺术形式和媒介。
后现代主义诗歌通常以碎片化、混乱和多样性为特点。
美国诗人艾舍伯里的《太阳四分之三》是后现代主义诗歌的代表之作。
他将诗歌与视觉艺术相结合,通过排版和图像的运用,打破了传统诗歌的形式和结构,使诗歌成为一种更为多元和开放的媒介。
总结:不同的现代诗歌流派在形式和表达方式上都有所不同,但它们都试图通过诗歌这种媒介去探索个体内心的世界以及社会的现实。
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

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
中国现代主义诗群是20世纪初至中期中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其代表作品展现了对传统文学形式和思想观念的挑战,以及对现代性和个体主义的追求。
以下是一些中国现代主义诗群的代表性群体和诗人:
1.草地诗派:
•代表诗人:王佐良、郑振铎、顾城等。
•特点:草地诗派主张个体的自由和对传统规范的反叛,以及对现代性的追求。
其作品常常表达对生活的直观感受
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2.白话诗运动:
•代表诗人:茅盾、郭沫若、闻一多等。
•特点:白话诗运动主张用白话表达诗意,打破了古典诗歌的形式和格律,强调现实主义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3.新月派:
•代表诗人:蔡元培、闻一多、郭沫若等。
•特点:新月派诗人主张通过文学实践来推动社会变革,关注社会现象,表达对社会不公和人道主义的关切。
4.新诗运动:
•代表诗人:徐志摩、胡适、闻一多、郭沫若等。
•特点:新诗运动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阶段,主张用白话表达个体的内心体验,注重诗歌的表达性和情
感性。
这一运动推动了现代汉语诗歌的发展。
5.红星派:
•代表诗人:茅盾、沈从文等。
•特点:红星派的诗人强调对社会和人民的责任感,以及对社会变革的关注。
其作品常常具有社会批判和人道主义
的色彩。
这些诗群和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丰富多彩的篇章,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这些流派有不同的特点和追求,但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多元面貌。
中国现代诗歌流派及代表人物

中国现代诗歌流派及代表人物
一、唐诗派
唐诗派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占据着极重要的地位,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陆游等。
二、宋词派
宋词派是宋代诗歌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柳永、欧阳修、黄庭坚等。
三、元曲派
元曲派是元代文学流派,由满清禁演诗文而形成,其重要代表人物有明世宗、蒙古帝君、张籍、元稹等。
四、近代诗歌派
近代诗歌派是比较完整的一个诗歌流派,其代表学派有鲁迅的“怪诞派”、梁实秋的“国学派”、郭沫若的“现实主义派”、徐志摩的“华韵派”等。
现代诗歌主要流派

现代诗歌主要流派现代(当代)诗歌的主要流派:“五四”诗歌、新月派、现代派、九叶派、朦胧诗、中间代、新生代、湖畔派等。
新国风新国风即国风精神在新时代的体现。
新国风的基本定义是:秉承“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传统精神,站在民众的立场,用凝练的语言、流转的韵律、表达抒发自己对于当代生活的切实感悟,并力求达到晓畅明白却又内蕴深厚的艺术效果。
“五四”诗歌现代诗歌是"五四"运动以来的诗歌,其主体是用白话写作,以打破旧诗词格律为主要标志的新诗。
最早试验并倡导新诗的杂志是《新青年》,1917年2月2卷6号上刊出胡适的白话诗8首,1920年胡适《尝试集》出版,是第一部白话新诗集。
代表初期新诗最高成就的是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他的《女神》中大部分作品写于1920年前后,传达着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开一代诗风。
1926年围绕北京《晨报》的《诗镌》,集合了一批立志要为新诗创格律的诗人,其中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人,他们随后还创办了《新月》和《诗刊》,“新月派”由此得名。
新月派诗人中闻一多的理论最为完整明确,他主张诗应当有音乐的美(主要指平仄,音韵),绘画的美(主要指词藻,色彩与意境等),建筑的美(主要指诗节句式的匀称整饬),总之要“理性节制情感”,带着“镣铐”来“跳舞”,这是对诗人更高的审美要求。
新月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
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现代诗歌派别尝试派】1917年2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白话诗八首》,它是新诗最初的尝试之作。
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1号推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三人的白话新诗,被称为“现代新诗的第一次出现”。
俞平伯、康白情等人也发表了白话新诗。
胡适在1920年3月出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尝试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新诗集。
此后,更多的诗人开始尝试白话诗的创作,现代新诗的诗体范式开始形成。
胡适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刘半农刘大白【文学研究会/为人生诗派】“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最早成立的文学社团,1921年成立,代表诗人主要有鲁迅、冰心、朱自清、周作人等。
文学态度和创作实践均倾向于现实主义。
主张“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
”文学研究会的主要成员朱自清、叶绍钧、刘延陵、俞平伯等之后在上海成立了现代文坛上第一个新诗社团──中国新诗社,并于次年1月创办了第一个新诗专刊《诗》。
文学研究会的诗人以“为人生”为核心的诗歌价值观念,因此常被称为“人生派”或“为人生”派。
王统照周作人冰心鲁迅朱自清刘延陵【创造社/早期浪漫主义】1921年7月由郭沫若等人组成。
1921年秋在上海出版发行《创造社丛书》,1922年5月起在上海出版《创造》季刊,1923年5月起出版《创造周报》。
同年7月在《中华新报》编辑文学副刊《创造日》)。
前期的创造社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具有浓重的唯美抒情倾向。
后期创造社有冯乃超等思想激进的年轻一代参加,其中,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后来加入了现代派阵营。
郭沫若宗白华王独清冯乃超穆木天【湖畔诗人】1922年3月,应修人汪静之潘漠华冯雪峰四人在杭州结成湖畔诗社后,效仿英国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作家是湖畔派三诗人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的风格,以中国的湖畔派诗人自居,并于1922年出版了第一本诗歌合集,书名为《湖畔》和《春的歌集》。
后有魏金枝、谢旦如(谵如)、楼建南(适夷)等人加入,编辑出版刊物《支那二月》。
形成了湖畔诗派。
以写作爱情诗而最为有名。
应修人汪静之潘漠华冯雪峰【新格律诗派/新月派】1923年,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等人发起成立新月社,开始是个俱乐部性质的团体,共后,因提倡现代格律待而成为在诗坛上有影响的社团。
1925年,闻一多回国,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并于1926年4月1日创办《诗刊》,团结了一大批后期"新月派"的新诗人。
新月派是中国新诗史上活动时间长并在创作中取得了较高成就的诗派。
新月派提出了“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提倡格律诗,主张诗歌的色彩美和意境美,讲究文辞修饰,追求炼字炼意,其鲜明的艺术纲领和系统理论对中国新诗的发展进程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徐志摩孙大雨饶孟侃林徽因于赓虞刘梦苇闻一多朱湘邵洵美卞之琳方令孺方玮德陈梦家【早期象征诗派】以李金发为代表的早期象征诗派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他的作品主要出现在1925到1928这4年间。
中国的象征诗派创作理论和实践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注重自我心灵的艺术表现,摒弃客观性,偏爱主观性,强调诗的意向暗示性功能和神秘性,追求观念联络的奇特,通过多义的、但却是强有力的象征来暗示思想。
这一诗派对后来的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诗歌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现代派/现代主义(包括汉园三诗人)】现代派由新月派和象征派演变而来,代表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等。
1932年《现代》杂志在上海创刊,成为现代派诗人发表作品的重要阵地,最早提出“现代派”概念的是当时的批评家孙作云,他于1935年发表了《论“现代派”诗》一文。
现代派一方面追求“纯诗”的艺术观,坚持表现自我,以个体生命和个人情感为中心,另一方面在内容上往往表现出悲观的虚无思想。
在表现形式上,不追求严格的格律,诗的韵律靠诗情的抑扬顿挫来表达,多用象征、暗示构成诗的意境。
现代派诗人中,风格较为独特的是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1936年他们三人出版了合集《汉园集》,被称作“汉园三诗人”。
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金克木冯文炳林庚李白凤苏金伞冯至纪弦辛笛徐迟南星【七月派】由《七月》杂志得名,指在《七月》、《希望》等杂志以及《七月》丛书的出发表作品的诗人群。
《七月》杂志于1937年9月在上海创刊,主编是胡风。
诗人阵容强大、思想倾向鲜明,有已经成名的诗人如艾青、田间等,而更多的则是刚刚走上诗坛的青年诗人。
在他们的作品中,政治抒情诗占有较大比重,多着重对重压之下的生命、死亡与背叛等主题的思考。
艾青胡风田间彭燕郊牛汉鲁藜绿原阿垅曾卓杜谷邹荻帆【中国新诗(包括九叶诗派/九叶诗人)】指在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在上海出版的《诗创造》和《中国新诗》等刊物上发表作品而形成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有穆旦、杜运燮等。
在中国新诗派诗人中,辛笛、穆旦、唐祈等30年代就开始写诗,而其他诗人如杜运燮、陈敬容、郑敏、杭约赫、袁可嘉等基本上都是在40年代中期才开始他们的诗歌创作生涯。
他们在新诗写作中追求现实与艺术、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平衡美。
该诗人群中有九人的作品《九叶集》于1981年出版,因此又被称为"九叶派"。
穆旦杜运燮辛笛陈敬容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杭约赫【现实主义】泛指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全国报刊杂志上出版的诗歌。
作品普遍注重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运用典型化的方法描写生活的真实化本质。
代表诗人有李瑛、郭小川、公刘、张志民等。
李瑛郭小川公刘张志民【现代派/新现代主义】1953年纪弦创办了《现代诗》季刊,二月创刊号问世。
参加《现代诗》季刊的还有杨唤、林泠、元思、羊令野、郑愁予等。
1956年纪弦号召诗坛同仁,组成现代派,提倡新现代主义,掀起新诗的再革命运动,即所谓的现代派的“自由诗运动”及“现代诗运动”。
现代派诗人也可能说是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的延续,所以也称为新现代主义。
《现代诗》季刊的创办也被认为是台湾现代诗歌的起端。
纪弦杨唤林泠羊令野郑愁予【蓝星诗社/蓝星诗群】蓝星诗社于1954年由余光中等成立,并先后创办了《蓝星诗刊》杂志、《蓝星诗页》、《蓝星年刊》等,对台湾的现代诗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对台湾的现代诗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蓝星诗社是具有沙龙精神的现代派诗社,最具特色的是自由创作路线,提倡充分发挥个人才华、个性,形成独有的以乡土情结作为诗歌精神的创作风格。
1957年诗人覃子豪发表重要诗论《新诗向何处去》,主张诗歌应该通过反映现实和人生来观照读者,也就是传统的严谨和浪漫的抒情相结合的风格。
蓝星诗群的代表诗人覃子豪、钟鼎文和后起的余光中、罗门、蓉子等。
余光中覃子豪钟鼎文罗门蓉子周梦蝶向明白萩夏菁【创世纪】创世纪诗社成立于1954年10月,由当时的洛夫、张默和稍后介入的痖弦发起,出版《创世纪》诗刊。
作为"创世纪诗群"的代表诗人,洛夫自1958年写作《我的兽》便开始进入"现代诗"的创作时期。
之后,用了将近5年的时间,洛夫完成了总共有64节、600多行的长诗《石室之死亡》,成为台湾诗坛最具争议的作品。
痖弦1968年出版了诗集《深渊》,使他在台湾诗坛赢得了持久不衰的盛誉。
张默诗歌创作的最佳时期是在对"超现实主义"进行省思和扬弃,而提出"现代诗归宗--归向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之宗"的70年代以后,"乡愁"则是张默这一时期创作最重要的主题。
洛夫张默痖弦杨牧辛郁管管商禽叶维廉【朦胧派/今天派(包括白洋淀诗群)】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诗坛出现了大批的优秀青年诗人。
他们对当代诗歌传统规范进行挑战,先后大量发表了当时无法让“正规”诗坛接受的充满新风格的诗。
他们诗歌来反思人的本质问题,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
他们由地下秘密写作、交流转入公开写作和集会活动。
早期的朦胧派诗人有食指和黄翔等,1978年12月北岛、芒克等创办了民刊《今天》,推出了一批当时的优秀诗人的作品,如北岛、杨炼、顾城、江河、舒婷、芒克、江河、严力等。
因为1985年11月出版的《朦胧诗选》收集了这些诗人的作品,所以一般人将他们称为朦胧诗人,又因为大部分朦胧诗人都在《今天》上发表过作品,朦胧派也往往被称为今天派。
白洋淀是当年离北京较近的河北知青点,聚集了大批高官子弟,他们因家庭的优势容易接触西方的前沿作品,因此而产生了白洋淀诗群。
白洋淀诗群代表诗人有芒克、多多、根子等。
北岛杨炼多多舒婷芒克顾城食指黄翔江河梁小斌严力王小妮林莽方含田晓青哑默傅天琳【新现实主义】从七十年代末开始,以《诗刊》、《星星》等官方刊物为主要平台,形成了“新现实主义”诗派,其创作原则包括写实主义的艺术手法和对社会和自然忠诚的写作精神等。
新现实主义主要中坚力量是叶延滨、流沙河、傅天琳等。
他们的兴起和发展与民间的朦胧诗派几乎平行。
叶延滨流沙河傅天琳【新边塞诗派诗歌】八十年代昌耀等以《绿风》诗刊为平台形成“新边塞”诗派,以咏唱西部为主。
昌耀【大学生诗派】指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各大学兴起的前所未有的诗潮,共有4个梯队的具有强大创作力量的大学生诗歌创作队伍。
第一梯队是77、78级大学生诗人,如叶延滨、王小妮、王家新、韩东、丁当等;第二梯队是79、80级大学生诗人,如宋琳、于坚、简宁、翟永明、林雪、小君、王寅、陈东东、陆忆敏、骆一禾、海子、普珉、西川等;第三梯队是81、82、83大学生诗人,如江堤、臧棣、黄灿然、张枣、李元胜等;第四梯队是84、85、86大学生诗人,如小海、伊沙、中岛、徐江、候马、桑克、戈麦等。
而他们的诗歌报刊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跨校组织的大型社团创办的诗歌报刊:如黑龙江省大学生诗歌联合会1984年创办的《大学生诗坛》,重庆近二十家大学生诗社文学社1985年3月联合创办的《大学生诗报》,《这一代》(1979),《中国当代诗歌》(1986),《我们》(1980),《现代诗报》(1985),《南十字星》(1985)等。
第二种是各大学诗社、文学社创办的社刊:如辽宁师范学院1979年创办的《新叶》文学丛刊,徐敬亚、王小妮、吕贵品等主编的《赤子心》诗刊和《红叶》,宋琳、张小波、于奎潮等主编的社刊《夏雨岛》,于坚主编的《银杏》《高原诗集》等几十种。
第三种是大学生校园诗人自办的诗歌报刊:如兰州大学中文系学生封新成等1982年创办的《回音壁诗刊》及1984年创办的《同代诗刊》,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80级学生王寅、陈东东、陆忆敏1982年创办的《作品1号》,北大中文系83级学生臧棣主编的《启明星》文学丛刊,四川南充师范学院学生万夏、李雪明、朱智勇创办的《彩虹》诗刊以及李亚伟、胡玉创办的《刹那》诗刊,万夏、李亚伟、胡玉等创办的《金盾》诗刊等几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