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大熊猫胃肠道中消化酶活力的分析_大熊猫胃肠道中消化酶活力的分析
高中生物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重点易错题(带答案)

高中生物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重点易错题单选题1、种子质量是农业生产的前提和保障。
生产实践中常用TTC法检测种子活力,TTC(无色)进入活细胞后可被[H]还原成TTF(红色)。
大豆充分吸胀后,取种胚浸于0 .5%TTC溶液中,30℃保温一段时间后部分种胚出现红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需要在光下进行B.TTF可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C.TTF生成量与保温时间无关D.不能用红色深浅判断种子活力高低答案:B分析:种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H]应是通过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
有氧呼吸强度受温度、氧气浓度影响。
A、大豆种子充分吸水胀大,此时未形成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该反应不需要在光下进行,A错误;B、细胞质基质中可通过细胞呼吸第一阶段产生[H],TTF可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B正确;C、保温时间较长时,较多的TTC进入活细胞,生成较多的红色TTF,C错误;D、相同时间内,种胚出现的红色越深,说明种胚代谢越旺盛,据此可判断种子活力的高低,D错误。
故选B。
2、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A.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B.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C.在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D.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答案:D分析:1 .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净光合作用。
2 .分析上图,植物体在25℃时,净光合速率最高,说明该温度为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分析下图:由图可知,植物体总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50℃。
A、由图可知,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50℃,总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A正确;B、由上图可知,植物体在25℃时,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最高,故净光合速率最高,说明该温度为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B正确;C、在0~25℃范围内,光合作用的增大速率大于呼吸作用,说明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C正确;D、由图可知,超过45℃,净光合速率为负值,没有有机物的积累,不适合生长,D错误。
原创论文 对大熊猫消化系统的生理学探究

大熊猫消化系统的秘密——对大熊猫消化系统的生理学探究课程:身心健康的生理学基础姓名:***学号:*********班级:会计11-1班【前言】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文科生,在“身心健康的生理学基础”这门课程里,我可谓很好的重温了当年高一的生物课程。
以人体的八大系统即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共和循环系统为线索,许多我从未接触过的科学知识逐渐在我的头脑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我开始认识到科学的奥妙,也学会了一些科学知识,让我能够以科学的方式把生活变得更加健康和美好。
在消化系统这一节中,老师由人体的消化系统联系到熊猫的消化系统,又讲述了自己在野外考察熊猫的故事令我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我决定自己查找资料,更加深入的了解熊猫独特的消化系统。
【内容摘要】大熊猫虽然是食草动物,却具有独特的肉食动物的消化系统,它们消化竹子的秘密是什么?它们有怎样特殊的生理活动?它们的粪便有什么特殊吗?在本篇文章中,我将以大熊猫的消化系统构成、大熊猫如何消化竹子和大熊猫消化系统的特点三个部分为主要内容,引用老师课堂所讲内容以及多方资料,对大熊猫独特的消化系统做出详细论述。
【关键词】肉食动物纤毛虫基因序列排黏粪便疾病大熊猫消化系统的秘密——对大熊猫消化系统的生理学探究(一)大熊猫:肉食动物的消化系统(1)肉食动物的消化系统大熊猫作为以植物为主食的动物,它却有肉食动物的消化系统。
大熊猫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舌、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直肠组成的消化道,以及肝脏、脾脏、胰脏等消化腺,具有典型食肉动物的消化道,单室胃,没有盲肠。
据专家解释,在科学分类中,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纲、食肉动物目,而它的祖先有尖锐发达的犬齿、较短的肠道,以及肉食动物的消化生理特点。
从解剖学上讲,熊猫的牙就是肉食动物的牙,尖而长,适合刺杀撕咬。
肠胃也是肉食动物的肠胃,肠道短,一个胃。
标准草食动物的牙几乎都为粗而短的磨牙,肠道也很长,有些甚至有多个胃。
云南野生动物园大熊猫肠道细菌分离

实验方案大熊猫肠道细菌的分离鉴定Ⅰ生理生化及形态鉴定一、实验目的弄清云南野生动物园大熊猫肠道内正常菌群的种类和分布,为建立有效的预防大熊猫细菌性疾病的措施和对食性转换期亚成年大熊猫食物的合理搭配提供指导依据。
二、器材与试剂1.试剂(1)大熊猫粪便样品,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NA),肉汤培养基(LB),EC培养基,菌株:大肠杆菌(E.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作为标准菌,均为实验室保藏菌株,蒸馏水,PH试纸。
(2)主要试剂①革兰氏染色A液:结晶紫、酒精B液:草酸铵,蒸馏水②芽孢染色:5%孔雀石绿水溶液、0.05%碱性复红、95%乙醇③荚膜染色:95%乙醇、石碳酸复红染液、绘图墨水(用滤纸过滤后备用)④鞭毛染色液(Leifson):A液 20%鞣酸(单宁)B液 20%钾明矾;C液苯酚;D 液碱性复红乙醇饱和液⑤1%溴百里酚紫水溶液⑥甲基红(M.R)试剂⑦V.P试剂⑧BM2000 DNA Marker⑨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⑩琼脂糖2.仪器设备锥形瓶,烧杯,量筒,培养皿,试管,杜氏发酵小管,酒精灯,接种环,涂布棒,PCR 扩增仪,电子天平,生化培养箱,光学显微镜。
三、实验方法及步骤(一).采样分别采集夏秋两个季节早上、中午、下午的无污染的大熊猫粪便样品于分装袋中,编上编号。
(二)样品处理1.把采集来的样品秤去5g 放于事先装有50ml 稀释液的锥形瓶中,并放入摇床上30min ,37℃。
2.在2ml 的离心管上用标记笔进行标记,进一步稀释从锥形瓶中吸取上清液于试管中依次稀释到108-,接种(1)分别吸取50µl1010107-6-5-、、稀释后的菌液于事先配置好的LB 培养基上,并用涂布棒涂布均匀。
每种培养基上接种三个培养皿。
(2)分别吸取50µl1010107-6-5-、、稀释后的菌液于事先配置好的NA 培养基上,并用涂布棒涂布均匀。
每种培养基上接种三个培养皿。
熊猫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熊猫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全球爱护动物的象征之一。
熊猫是一种以竹子为主要饮食的大熊猫,它们通常在野外寻找的食物只有不到20种,其中绝大部分是竹子。
熊猫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对熊猫的健康和适应竹子饮食至关重要。
熊猫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肠道微生物群落是指肠道中包含的微生物及其基因组成的群体。
在熊猫肠道中,主要存在四个菌属,即乳酸杆菌属、阴沟肠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和放线菌属。
其中双歧杆菌占据了熊猫肠道微生物群落中的主导地位,占总细菌量的90%以上。
双歧杆菌是一种能够发酵纤维素的厌氧菌,可以将竹子中的纤维素分解成糖类,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
此外,双歧杆菌还可以合成一些熊猫必需的氨基酸和维生素。
这些有益的微生物可以帮助熊猫适应竹子的饮食,并保持肠道的健康。
熊猫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功能熊猫的肠道微生物群落在维持熊猫的健康、适应竹子饮食和保持营养平衡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熊猫被认为是一种慢性便秘症患者,而双歧杆菌可以帮助维持肠道的功能和排泄。
同时,熊猫肠道微生物群落中的乳酸菌可以增强肠道黏膜的屏障功能,并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提高免疫力。
另外,双歧杆菌还可以通过调节熊猫肠道的pH值,防止有害菌的滋生和繁殖。
熊猫的肠道微生物群落与疾病熊猫常常会患上肠道疾病,如熊猫突发肠炎症、消化不良等。
这些疾病可能与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失衡有关。
根据一项研究,熊猫突发肠炎症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落中双歧杆菌的比例显著减少,而某些有害菌的比例明显增加。
因此,研究熊猫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可以为熊猫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总结熊猫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是熊猫适应竹子饮食的重要保障。
双歧杆菌等有益微生物可以帮助分解竹子纤维素、合成肠道内必需的氨基酸和维生素、维持肠道排泄功能和增强免疫力。
熊猫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失衡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加重。
更深入的研究熊猫肠道微生物群落和其与熊猫健康的关系,对于熊猫的保护和疾病治疗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株大熊猫肠道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酶学性质

Z HA N G Ha 1 . f e n g , S U N X i a o . q i n , Y A N Q i — g u i , 。
( 1 .C o l 1 .o fV e t .Me d . , 2 .K e y L a b .o fA n i m a l D i s .&H u ma nH e a l t h o fS i c h u a nP M. , S i c h u a n A g r i c .U n i . ,Y a ’ a n 6 2 5 0 1 4 )
为0 . 1 3 9 、 0 . 0 7 4 、 0 . 1 2 6 、 0 . 1 0 8 5 I U / m L 。丰 富 了大 熊 猫 肠 道 纤 维 素 降解 菌 的种 类 , 为 后 续 研 究 大 熊猫 如 何 消化 利 用 竹 纤 维提 供 了茵 源 。
关键词
大 熊猫 ; 纤维素 降解 茵 ; 蜡样 芽胞杆 菌 Q 9 3 ; Q 7 8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5— 7 0 2 1 ( 2 0 1 5 ) 0 1 —0 0 7 3~ O 6
定仪鉴定为蜡样 芽胞 杆菌( B a c i l l u s c e r e s) u 。菌株 A 1最适生长条件 和酶 活力测定表 明 , 其 最适生 长温度为 3 7
℃, N a C 1 浓度 为 0 . 5 %, p H值 为 7 . 0 , 内切 葡聚糖苷酶、 外切 葡聚糖苷酶、 B . 葡萄糖苷酶和 总酶活 的最大值分 别
赵 珊 ,吕雯婷 ,刘 杰 ,宋亮丽 ,张海峰 , 孙 小琴 , 颜其贵
( 1 . 四川农 业大学 动物 医学 院, 四川 雅安 6 2 5 0 1 4 ;
2 . 四川农业大学 动物疫病 与人类 健康 N) l l 省 重点实验 室 , 四川 雅安
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大熊猫肠道微生态

的G c片 段 ,对 1SR A 基 因进 行 P R反 应 .把 带 有 较 高 解 链 温 度 6rN C G C片段 的扩 增 产 物 放 到 有 梯度 的尿 素 和 甲酰 胺 作 为 变 性 剂 的 聚炳 烯
◇ 职业教育◇
科技 困向导
21年第0 期 01 9
应 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 究大 熊猫肠道微生态
鲍 楠 ( 连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 大连 大
【 摘
1 63 ) 0 7 1
要】 本文分析 了 究大熊猫肠道微生 态的传统方法 , 研 总结概括 了可以应用于大熊猫 肠道微生态研究的分子生物 学方 法, 并提 出只有
1G C 1 . + m0%含 量 的 测定 [ 2 2 3
不 同细菌 D NA有不 同 G C含量 的平 均值 . + 同种细菌菌株问 的差 异 不 大 于 5 同属 问种 的 差 异 不 超 过 1 % %. 5 测 定 f+ ) 1 G cmo%的方 法 主 要为热变性法 。 其原理为 : 天然 D A在 一定 的离子浓度 和 口 N H介质 中 不断加热变性 时 . 随着碱基之 间氢键 的不断打开 . 互补 双螺旋不断变 成单链 . 导致核酸碱基在 2 0 m紫外 吸收明显增加 . 6n 当双链 完全变成 单链后 , 紫外吸收停止增加 , 在热变性过程中 , 紫外吸收增加的 中点值 所对应 的温度为热变性温度(i T T ) m值就是通过升高温度使吸光度 n 增加来测定 的 , 细菌 D A中 G C含量越高 , T N + 其 m值也较高 。用此方 法能将不同种 的细菌 区别开 , 操作较简单 , 但分辨力不高 . 不能对菌株 进 行 区分 。 1 . 3变性 梯度凝 胶 电泳简 称 D G )] 梯度 凝胶 电泳 简 称 T G ) G E,温度 f 1 G E
中科院专家揭开大熊猫饮食之谜

中科院专家揭开大熊猫饮食之谜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其憨态可掬的形象受到了世界各地民众的喜爱,也因此成为了传播和平和友谊的大使。
不过,数千年来,大熊猫独特的饮食习惯一直困扰着人类,比如它为什么喜欢吃竹子,又如何消化竹子。
最近,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为这一谜题提供了答案。
负责该研究项目的是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院重点实验室主任魏辅文博士。
在研究过程中,科研人员发现,大熊猫的消化道粗短而又简单,没有一般食草动物细长的肠道和复杂的胃或发达的盲肠。
此外,在大熊猫的基因序列于2009年公布之后,他们还发现大熊猫消化道内缺乏一些帮助食草动物消化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它们是纤维性植物饮食的主要成分)的酶。
这让科研人员感到非常困惑,缺乏这些必要条件的大熊猫是如何消化竹子的呢?魏辅文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分析5000多个核糖体RNA序列,最终在大熊猫体内发现了多种消化道微生物,这对于解开大熊猫饮食习惯之谜具有重要意义。
他们以7只野生大熊猫和8只捕获的大熊猫的粪便作为样品,然后对大熊猫消化道中的微生物进行分析,来研究之前未能发现的消化纤维素的共生体。
结果研究人员发现,大熊猫的消化道内确实含有微生物,而且和一些食草动物体内的微生物非常类似。
研究人员在大熊猫的粪便里一共发现了13种微生物,这些都有助于动物消化体内的纤维素,而且其中有了7种是熊猫消化道内独有的。
魏辅文称,“我们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的饮食习惯造成的。
”人类迫使大熊猫吃竹子大熊猫为什么喜欢吃竹子呢?来自华盛顿斯密斯国家动物园的一位熊猫饲养员尼可·麦克科(Nicole MacCorkle)称,一些科学家推测,随着古时候人口数量的急剧膨胀,大熊猫被迫迁徙到一些高山地区生存。
它们为了避免和一些肉食动物比如亚洲黑熊等进行竞争,最终逐渐习惯以竹子为食。
不过,尼可·麦克科也补充到,如果给大熊猫提供肉类食品,它们也会吃的,不过不会主动去索取。
1株大熊猫肠道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酶学性质

1株大熊猫肠道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酶学性质赵珊;吕雯婷;刘杰;宋亮丽;张海峰;孙小琴;颜其贵【摘要】Using sodium carboxymethylcellulose as unique carbon source and Congo red staining method,cellulose degradable bacterial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 giant panda's fecal samples,and studied on their enzymatic characteris-tics. Strain A1 with high enzyme activity was isolated,it was identified as Bacillus cereus morphologically and through BD PhoenixTM-100 full-automatic bacteria identification instrument. Growth condition and enzymatic activity tes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growth temperature of the strain was 37 ℃. 0. 5%NaCl and pH at 7. 0 the maximum activity of endo-glucanase was at 0. 139 IU/mL,exo-glucanase 0. 074 IU/mL,beta-glucosidase 0. 126 IU/mL and the total ernzymatic activity was 0. 108 5IU/mL respectively. This research enriched the species of cellulose degrading-bacteri-a in giant panda's intestines and strain A1 provided strain source for the following up study on how the giant panda di-gest and utilize bamboo fiber.%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唯一碳源,利用刚果红染色法,从大熊猫粪便内筛选具有降解纤维素能力的菌株,并研究其酶学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熊猫唾液以及直接采集的胃肠道液体样品以 3000 rpm 于 4e 离心 10 m in, 上清液分装备用; 胃肠 道内容物样品和肠道根据样品情况和分析指标采用 以下不同的处理方式。
大熊猫 / 秋秋 0小肠用生理盐水洗净, 用玻片刮 下肠粘膜, 称重, 加 2倍体积生理盐水 ( V /W ) 后匀 浆, 3000 rpm 离心 15 m in, 上清液分装, 用于测定二 糖酶活力; 大熊猫 / 二丫头 0幼仔胃肠道分别用生理 盐水冲洗, 同上离心后分装备用; 肠粘膜处理同上, 用于测定二糖酶活力。大熊猫 A肠道内容物由于太 干, 无法直接取样, 故挤出内容物, 加等量 ( V /W ) 生 理盐水, 充分混合, 同上离心, 上清液分装。肠道粘 膜处理同上。小熊猫胃肠道处理方法同大熊猫。 1. 3 分析方法
表 1 大熊猫和其他动物胃液中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的比较
T able 1 Comparison of stom ach protease and amy lase activ ity
betw een giant panda and other anim als
动物 A n im al
淀粉酶 ( U /
肠道粘膜中二糖酶 ( 蔗糖、乳糖、麦芽糖酶 ) 活力 按照 Dahlqvist( 1964) 的方法测定, 缓冲液 pH 6. 0, 用 血糖试剂盒测定反应后释放的葡萄糖量, 以每分钟 分解 1 Lm o l二糖的酶量为 1个单位。唾液 中蛋白 含量采用 B radford ( 1976) 的方法, 以牛血清白蛋 白 为标准。 1. 4 主要仪器和试剂
397
四川 动物 2009年 第 28卷 第 3期
S ichuan Journal of Z oology V ol1 28 No1 3 2009
了 9只大熊猫的共 12个唾液样品, 体积为 1. 5~ 11. 5 m ;l 实验共采集了 5只大熊猫肠道液: 大熊猫 A 和 B 的胃肠道液、大熊猫 / 二丫头 0幼仔胃肠道和大熊猫 / 秋秋 0肠道均是在大熊猫死亡后采集的; 大熊猫 C 的胃液是在对其进 行生物学检查 时通过胃管采 集 的。实验中用于比较的其它肉食和草食性动物包括 1只棕熊消化液、1只小熊猫消化液、1匹幼角马 ( 牛 羚 ) 的消化液。所有样品保存于 - 70e 至分析。 1. 2 样品的处理
Abstract: The ob jec tive o f this research w as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 istics andm echan ism s of chem ical d igestion o f food in g ian t pandas. D igestive enzym e ac tiv ities w ere assayed in sa liva sam ples from nine g iant pandas, and stom ach and intest-i nal fluid from three g iant pandas, and compared w ith those o f o ther an im als. G ian t panda sa liva exh ibited a lka line properties w ith low pro tease and am y lase activ ity. H igh leve ls of amy lase activ ity were detected in the g iant panda intestine, whereas lipase activ ity w asm uch low er than that in the brown bear. The intestina lmucous from g ian t pandas conta ined significant suc rase, lac tase and m a ltase activ ities. L ow ce llu lase activ ity w as detected in the stom ach and rectum o f one g iant panda. T hese resu lts suggest that the digestive function o f saliva m ight be very w eak in the g iant panda. G iant pandas have strong ab ilities to d igest food r ich in starch but re lative ly low ab ilities to dig est food rich in fa t based on the enzym atic activ ities in the intestines. T he activ ities of dig estiv e enzym es in the g iant panda stom ach and in testine have adapted to the ir un ique d ie t.
胃肠液中蛋 白酶活力采用 Fo lin-酚法 ( 上海 医 学化验所, 1987), 根据水解释放的酪氨酸量确定活 力; 淀粉酶活力采用碘比色法 ( 上海医学化验所, 1987) ; 脂肪酶活力采用滴定法 ( 上 海医学化验所, 1987) , 其中保温时间为 6 h; 羧甲基纤维素酶 ( CMCase) 活力采用 3, 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 ( 沈赞明, 韩正廉, 1995) , 以 1 m l消化液 1 m in水解释放 1 Lg 葡萄糖定为 1个单位; 滤纸纤维素酶 ( FPase)活力测 定参照 CMC ase方法, 以国产定 量滤纸为底物进 行 分析, 保温时间为 6 h。
摘要: 为了研究大熊猫对食物的化学性消化特点和 机制, 测定了 9只大熊 猫唾液 和 3只大 熊猫胃 肠道中 主要 消化酶的活力, 并与其他动物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 大熊猫唾液呈碱性, 蛋白酶和淀粉酶等消化酶活 力低; 肠道中 淀粉酶活力高, 而脂肪酶活力明显低于棕熊。大熊猫小肠粘膜中存在显著量的蔗糖酶、乳糖酶和麦芽糖酶 活力。另 外, 在 1只大熊猫胃和直肠液中检测到了少量纤维素酶活力。研究结果提示, 大熊猫唾液直接参与食物消化 的作用 可能很弱; 大熊猫对淀粉类食物有很好的消化能力, 但对脂肪类食物消化能力相对不高。大熊猫胃肠道消化 酶的活 力特点适应其消化天然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主要仪器包括高速冷冻离心机 CR22G( 日立 ) 、 Cary 50分光光度计 ( V arian)、B eckm an U390酸度计 ( B eckm an) 等。血糖试剂盒为北京中生生物工程高
39 8
Hale Waihona Puke 技术公司产品。其它主要试剂为国产分析纯或生化 规格。
2 结果
2. 1 唾液中消化酶的活力 对 9只大熊猫的 12个唾液样品的分析表明, 其
蛋白酶 (U /
100 m l) Amy lase m l) Protease
pH
大熊猫 A G ian t panda A
191. 49
55. 30
7. 67
大熊猫 B G iant panda B
788. 17
131. 24
6. 79
大熊猫 C G iant panda C
pH 呈碱性, 平均为 8. 78( 7. 97~ 9. 64) , 最高达 到 9164。唾液呈很稀的水样, 可溶性蛋白含量 22. 19~ 25. 50 g /L ( n= 5) 。唾液中仅检测到淀粉酶和少量 蛋白酶活性, 其中淀粉酶活力为 25. 00 U /m ,l 范围为 9. 56~ 79. 17 U /m l。蛋白酶活力低, 仅为 7. 27 U /m 。l 唾液中酶活力存在较大个体差异, 个别样品中检测不 到蛋白酶或淀粉酶活性。实验结果初步表明, 大熊猫 唾液直接参与食物消化的酶活力不高。 2. 2 胃液中主要消化酶的活力
大熊猫消化生理特性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大熊猫 的营养需求, 可为提高圈养条件下大熊猫的饲养水 平提供重要依据。由于化学消化是大多数动物对食 物的主要消化方式, 为了认识大熊猫的消化特点, 阐 明其消化利用竹类食物的机制, 我们开展了本项研 究, 以便从胃肠道消化酶的活力及分布上提供一些 线索。
1 材料与方法
关键词: 大熊猫; 胃; 肠道; 消化; 酶 中图分类号: Q 959. 8; Q 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7083( 2009) 03- 0397- 04
A nalys is of D igestive Enzym e A ctivities in th e D igestive Tract of G ian t Pandas
四川 动物 2009年 第 28卷 第 3期
S ichuan Journal of Z oology V ol1 28 No1 3 2009
大熊猫胃肠道中消化酶活力的分析
郑玉才1, 费立松 2* , 李峰3, 牛李丽 3, 张志和 2
( 1. 西南 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成都 610041; 2.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3. 成都动 物园 )
K ey word s: g iant panda; stom ach; intestine; digestion; enzym e
大熊 猫 A iluropoda m elano leuca 是 世 界珍 稀 物 种, 在野外条件下以竹类为主要食物。根据化石和 进化生物学的研究结果, 大熊猫是从肉食动物进化 而来的, 其胃肠道仍保留着肉食动物的一些特点, 如 消化道长度仅为平均体长的约 4. 3倍, 远低于一般 的草食动物 ( 冯文和, 李光汉, 2000) 。大熊猫为了 生存, 其食性已经特化成食竹为主。有关大熊猫的 消化研究已有一些报道, 主要涉及饲料中常规营养 物质的消化率 ( 邹兴淮等, 1997; 陈玉村等, 1998) 、 消化道的超显微结构等方面 ( 方盛国等, 1994) 。费 立松等 ( 2005) 报道在大熊猫胃中检测到了纤毛虫, 但其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