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耳根高产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鱼腥草丰产栽培技术

鱼腥草丰产栽培技术

魚腥草丰产栽培技术
魚腥草,又名折耳根,在医学上魚腥草全草入药,性寒凉,具有清热解毒利水、化痰止咳之功效。

又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药食兼用的大众蔬菜。

近年来,我县广通镇推广种植魚腥草达l200亩,亩产量2000㎏,吸引外地啇贩前来收购,巿场价3元㎏,亩产值达6000元,种植魚腥草成为该地区农民增产增收的-个好项目,现将魚腥草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选地与整地: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地,每亩施入腐熟的农家肥3000㎏、普钙50㎏、硫酸钾l5㎏做底肥,要求精细整地,做到土细畦平。

2、繁殖方法:分为根状茎繁殖和扦插繁殖两种。

⑴根状茎繁殖:3月上旬,把留作种苗的魚腥草根状茎挖出,剪成5~l0㎝长的小段,每段须有节芽2~3个,并留有须根。

按行距30㎝,开4㎝深的浅沟,按枺距l0㎝放入沟内,覆土后浇水,20天后就出苗,培养3个月后就可移栽。

⑵扦插繁殖:在夏季高温季节,在露地苗床內扦插,选择较粗壮的地上茎剪成3~4节的插条,20根捆成-把,用生根粉溶液浸泡插条2分钟,扦插在苗床后搭遮阳网棚,保持-定的湿度,待插条生根并长出新叶后就可移栽。

3、定植:魚腥草定植3个月后即可分批采收,-年四季都可栽种。

立春至夏至节令间栽种的当年可收获两次,7月釆收笫-批,l0月份
1。

折耳根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折耳根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折耳根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摘要折耳根作为人们较为喜爱的一种药食同源植物,在贵州黎平县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种植。

本文分别从品种选择、土壤选择、整地开厢、种茎选择及播种、田间管理、采收几个方面就折耳根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希望能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以及借鉴。

关键词折耳根;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折耳根又被称为鱼腥草或者猪鼻孔,是一种多年生药食两用的草本植物。

折耳根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除了蛋白质、脂肪以及纤维素外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等元素,在南方地区人们常常对其进行凉拌、做汤或者炒烹,是道风味独特的菜肴。

与此同时,折耳根还具备消炎、抑菌、镇痛以及止血的药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其市场效益的不断增加,折耳根在贵州省黎平县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同时使人们的消费需求得到了满足。

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就黎平县折耳根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具体的介绍。

1 品种选择选择本地的野生品种或者野生驯化的品种。

2 土壤选择在进行折耳根无公害栽培地点的选择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其病原微生物以及无公害蔬菜的“三废”等物质含量少于规定的允许值。

应当尽量选择交通较为便利,不存在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以及医疗废弃物污染,具有良好生态条件,同时土层深厚、肥力较高、土壤疏松、土质为沙壤土或者壤土的地块。

在种植之前,必须将园地进行及时的清洁,将其中存在的杂草以及植株病残体彻底清除,同时集中开展除害处理工作。

3 整地开厢在折耳根栽种之前,首先进行25-30cm的深耕,整细耙平接着进行整理开厢,厢的宽度一般控制在1.5-1.8m,厢的间距控制在30cm。

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在厢面上开出横宽以及深度分别为20-25cm、10-15cm的播种沟,两条播种沟之间需要保持20cm的距离[1]。

4 种茎选择及播种由于折耳根的种子较难收集,同时其发芽率较低,因而一般采用分根繁殖的方式来进行大田种植。

应当尽量选择较为粗壮、不存在病虫害、成熟并且新鲜的茎作为种茎,从而保证高产。

鱼腥草高产栽培技术

鱼腥草高产栽培技术

碧城镇鱼腥草高产栽培技术禄丰县碧城镇农技中心饶发侯鱼腥草,别名折耳根或侧耳根、猪鼻扎臭菜、鱼鳞草等,是三白草科蕺菜属宿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全体有鱼腥味,叶互生,心形有细腺点,下面常带紫色,根茎白色,节上生须根,穗状花序,白色或淡绿色,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湿地或水旁,体内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及挥发油等营养成分,全株均可食用,主要食用地下嫩茎和嫩芽,吃法较多,可生吃、炒吃或煮吃,全草能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治扁桃体炎,有抗辐射、抗菌作用,具有很好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已被国家卫生部正式确定为“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极具开发潜力的资源之一。

2012年云南21名著名中医专家联合拟定,鱼腥草为预防H7N9禽流感用药之一,作为食用保健野菜,备受广泛关注,近年来因其市场效益好,在碧城镇发展迅速,一般亩收入可达2—3万元,因此在适宜地区发展鱼腥草生产,对促进农民增收和满足市场消费需求具有重大作用。

1、适应条件鱼腥草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对温度适应范围广,地下茎在-10—0℃均可正常越冬,在12℃时地上茎生长且出苗,生长前期适温16—20℃,地下茎成熟期适温20—25℃,在阴湿条件下生长良好,要求土壤潮湿,田间土壤持水量为70—85%,空气相对湿度为50—80%才能正常生长,对光照条件要求不严,弱光条件下也能正常生长发育,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以土壤PH值6—7,土层深厚、肥沃的沙质壤土为好。

2、栽培技术2.1 种植地选择选择交通便利,靠近水源,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微酸性土壤的地块,实行轮作,避免连作。

2.2 整地开墒11—12月份,水稻、烤烟收获后,将要种植鱼腥草的地块深耕25—30cm,除去杂草、残根,耙细、整平后开墒,墒宽1.3—1.5m,沟深30cm,墒长依地块而定,墒面上横开宽12—15cm,深10—15cm 的抪种沟,干旱地块和干旱年份抪种沟可适当加深,能起抗旱做哟娜,抪种沟间距20cm左右。

折耳根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折耳根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折耳根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折耳根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之一,在我国南北各地都有栽培。

折耳根的产量和品质受到种植技术的影响很大,如何正确地进行折耳根栽培,是农户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折耳根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供广大农户参考。

一、土壤准备折耳根喜欢腐殖质含量高、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栽培前需要进行深翻,同时施入肥料和有机物质,以增加土壤肥力。

在土壤酸碱度和水分方面需要进行调整,保证土壤PH在6.5-7.5之间,水分能够均匀分布且排水好。

二、种子选择种子是折耳根种植中重要的一环,种子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折耳根的产量和品质。

应选用种子健壮、色泽鲜艳、种籽内部无虫蛀的优质种子。

选择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情况的品种,能够更好的适应本地的环境,提高产量。

三、播种折耳根一般在3-4月份开始播种,栽培期为50-70天。

播种前需先将种子用清水浸泡12小时,再用1%的辛硫磷浸泡20分钟,然后洗净,晾干备用。

播种时,将种子均匀撒在排好沟的地里,沟的深度要适当,不能过深。

播后要及时覆盖土壤,并不断保持潮湿,保证种子能够尽快吸收水分,发芽扎根。

四、生长调护折耳根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及时施肥、浇水、松土等工作。

初期生长速度较慢,应保持土壤湿度,不要过度干燥。

到了后期,折耳根会长出花茎并开花结果,这时应每周进行一次浇水,并在花茎上通过人工授粉提高产量。

同时,也要松土除草,防治害虫病害的发生,加强管理和保护。

五、采收和储存折耳根充分生长后就可以进行采收。

采收时先将根部泥沙,冲洗干净,去掉外皮,可用来做多种菜肴。

采收后,可以将折耳根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保证它的新鲜度和质量。

总之,折耳根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需在土壤准备、种子选择、播种、生长调护和采收和储存等方面予以重视,且需持续推进,才能获得丰收的喜悦。

希望本文的内容可以对广大农户在折耳根种植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和指导。

折耳根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折耳根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折耳根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折耳根(又名折耳藤、龙折耳)是一种农作物,具有高产、无公害等特点,逐渐受到农民的青睐。

下面将介绍折耳根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一、土壤准备折耳根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对土壤要求较高。

首先需要将田地中的杂草清除干净,并耕翻土壤。

然后加入适量的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如果土壤酸性较高,可以进行石灰化处理,提高土壤的pH值。

二、播种时间和方法折耳根的适宜播种时间为每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或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播种前,需要将种子浸泡在水中3-4天,然后用湿布包裹,保持种子的湿度。

播种时,将种子均匀撒在耕好的土壤上,然后用土覆盖种子,厚度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

三、灌溉与管理播种后,需要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出现干旱现象。

在幼苗期,每隔2-3天进行浅层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过了幼苗期后,可以采用滴灌或喷灌等现代化灌溉方式,保持土壤的湿度适宜。

折耳根生长过程中,需要定期施肥。

每隔10-15天施一次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肥料,保证植株的养分供应。

还可以参考土壤检测结果,调整施肥量和营养元素的比例。

四、病虫害防治折耳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

在生长过程中,要定期巡查折耳根的叶子、茎、根部等部位,及时发现并防治病虫害。

可以使用无公害的生物农药,如菌制剂、微生物制剂等,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五、采收与储存折耳根的采收时间为种植后90-100天左右。

采收时,将植株拔起,清除泥土,然后将折耳根进行初步处理,割去顶部杂质。

将折耳根存放在透气性好、阴凉干燥的地方进行储存,以防止腐烂。

折耳根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的实施,在提高产量的也能保证产品质量,符合人们对于绿色食品的需求,有利于农民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

推广折耳根的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折耳根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折耳根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折耳根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折耳根是一种优质、营养丰富的蔬菜,常常被誉为“地下菜王子”,由于其品质优异,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同时,近年来,无公害农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折耳根的无公害生产也成为蔬菜种植业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折耳根的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一、土壤要求折耳根喜阳性,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25℃,在土壤湿度为60%~70%的情况下生长较好。

因此,种植折耳根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营养丰富、pH值为6.5~7.5的土壤。

在栽培前应进行土壤消毒处理,去除病虫害和杂草,保证无公害生产环境。

二、品种选择折耳根的品种选择首先要考虑品质,掌握消费市场需求,选用产量高,抗病性好,品质佳的新优良品种,如“金棕榈”,“红宝石”,“金丝瓜”等。

同时,要根据温度和地区等特殊情况,选择适合当地栽培的品种。

三、育苗方式折耳根的育苗方式一般有直播和育秧两种。

直播适用于气温较高的地区,一般在4月底到5月初发芽,6月底到7月初收获,而育秧适用于气温较低的地区。

在育秧中,要注意保持温度、湿度和通风,防止发生苗期病虫害的发生。

四、田间管理1、施肥:在播种前应充分施入有机肥料,如腐熟的稻草、牛粪、鸡粪等,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折耳根的生长和发育。

同时,在生长期间还应适时补充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提高产量和品质。

2、浇水:折耳根对水分需求较高,生长初期应保持土壤湿度,避免干旱。

在生长晚期,应适当减少浇水次数,以提高品质。

3、除草、松土:在生长早期,应对秧苗进行除草、松土,保持土壤透气性,促进折耳根的生长。

在生长后期,可用地膜覆盖进行控草、保温,提高产量和品质。

4、病虫害防治:折耳根易受到菌核病和菜青虫等害虫和病菌的侵害,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采用生物防治等方法。

在无公害生产中,应选择绿色环保的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

五、收获和储存折耳根的合适收获期为7月中旬到8月中旬,应采用手工或机械收获,避免损伤根部。

折耳根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折耳根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折耳根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折耳根(学名:Brassica rapa var. chinensis)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之一,也是我国传统的优质绿叶蔬菜之一。

由于其营养丰富、口感鲜美,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增加折耳根的产量并保证生产过程中无化学农药污染,需要采用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一、种子处理1. 选用健康完整的种子,并进行规格整理,去除病虫害种子。

2. 将种子浸泡在70℃温水中10-15分钟,然后停水10分钟,再上2-4℃冷水中浸泡24小时。

二、土壤准备1. 选择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土层肥沃的地块种植折耳根。

2. 土壤pH值在6.0-7.0之间,富含有机质。

3. 在耕种前进行深翻整地,将秸秆等杂物清除干净,并进行基础施肥,补充土壤营养。

三、育苗管理1. 选择育苗箱或育苗盘作为育苗容器,洒底板上充分填培育苗土。

2. 播种前,进行苗床消毒处理,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 播种密度为1-2颗/孔,覆盖适量培育土,然后轻轻压实。

4. 播种后保持苗床湿润,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

5. 在破土期后,进行定温光控,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

四、田间管理1. 成活后的幼苗适当稀苗,保留健壮的苗株。

2. 种植间距控制在15-20厘米,行距控制在20-30厘米。

3. 后期及时除草,保持田间整洁。

4. 按时补充适量的有机肥料,避免化学肥料过量使用。

5. 注意防治病虫害,可以采用生物农药或有机农药进行防治。

五、采收和储存1. 采收时选用成熟度适中的折耳根,不可过熟或过嫩。

2. 采摘后立即进行清洗,去除表面泥沙和杂质。

3. 储存时,选择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保持折耳根的新鲜度和口感。

六、其他注意事项1. 避免连作,以防病虫害的传播和积累。

2. 根据气候条件和季节特点,合理安排种植时间,避免极端天气对产量的影响。

3. 定期检查并修剪病虫害的根部,并进行病虫害防治,防止病虫害的流行。

4. 要关注市场需求,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规模和种植品种。

折耳根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折耳根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折耳根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折耳根又称玉米须实、刀子草,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在我国广泛分布,广泛用于中医药行业。

折耳根在药用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可用于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祛痰止咳等。

折耳根的生长环境非常适合,它可以生长在各种土壤、气候条件下。

但是,在栽培过程中,仍然需要注意一些关键技术,以确保高产和无公害。

本文将介绍折耳根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址1.土壤选择土壤深厚、土质疏松、通气性好的耕地作为种植折耳根的土地。

植株需要在土壤深度25-30厘米的范围内生长。

土壤pH值宜在6.0-7.0之间,土壤肥力充足。

还要注意挑选无污染的土地,避免有害物质对植株的损害。

2.气候折耳根是强适应性的草本植物,其生长期不能耐寒,不能超过7个月,不能耐旱,不能缺水。

过于湿润的气候会导致病虫害增加,影响产量。

因此,选择气候条件适宜的地区进行种植。

二、育苗与定植1.育苗准备好育苗的种子,将种子放在30℃左右的温水中泡12小时,然后取出,放在干净的纱布中培养。

一般情况下,5-7天后种子就会发芽。

发芽后,将种子放在小盆子、育苗盘等容器中,置于温暖的室内。

保持适度的湿度和通风,及时浇水,避免过多的水分和干燥。

2.定植苗期一般是4-5周左右。

提前一周催芽,到幼苗成长期,将幼苗移到大盆中,调整盆土水分,使其比较湿润、适应环境。

当幼苗长到15-20厘米后,就可以进行定植。

折耳根的定植一般为条播,行距60-70厘米,株距25-30厘米,每亩种植量为1.2万-1.5万株。

三、田间管理1.施肥折耳根的生长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

建议在定植后的10天内进行基肥施用,每亩施用有机肥3000-4000公斤和复合肥200公斤。

从生长期至开花前,每隔10天左右施用一次复合肥。

此外,还应根据土壤肥力情况,视情需喷洒叶面肥。

2.灌溉折耳根对灌溉的要求较高。

在生长期间,每隔5-7天进行一次深灌,每次深度为20-30厘米,花期要及时跟踪,结实后需要加强灌溉,在干旱季节中注意补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折耳根高产栽培技术
折耳根,别名鱼腥草, 猪鼻孔等,是三白草科蔬菜属宿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

药菜兼用,全株均可食用,其嫩根、嫩茎叶营养丰富,独具风味体,内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及挥发油等营养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血等功效, 具有很好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已被国家卫生部正式确定为“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极具开发潜力的资源之一。

近年来因其市场效益好,在广通镇发展迅速,对促进农民增收和满足人们消费需求具有重要的作用。

青白江区福洪乡拦冲村人工小拱棚种植折耳根成功,种植规模达100亩左右,目前根耳根上市,产品畅销,按批发价4元/kg左右,按平均每亩产2000kg计,扣除成本,农户亩纯收入在8000元以上。

折耳根种植成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好途径。

一、形态特征
折耳根植株为半匍匐状,茎上部直立、下部匍匐地面,株高15—60cm,有时略带紫色,有腥气味,茎具有明显的节,下部伏地,节上生须根,通常无毛;地下根茎细长,匍匐蔓延繁殖,白色、横截面圆形、节间长3—4.5 cm,每节能生根亦能发芽;单叶互生,心脏形、圆形,常见绿色,偶有紫色;穗状花序,白色或淡绿色.
二、适应条件
折耳根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对温度适应范围广,地下茎在-10—0℃下均可正常越冬,在12℃时地上茎生长且出苗,生长前期适温16—20℃,地下茎成熟期适温 20—25℃。

在阴湿条件下生长良好,要求土壤潮湿,田间土壤持水量为 75%—80%,空气相对湿度在50%—80%,才能正常生长。

对光照要求不严,弱光条件下也能正常生长发育。

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但以土壤微酸,pH值6—7,土层深厚、肥沃的砂质壤土为好。

三、栽培要点
(一)折耳根适应性很强,在大多数土壤中都能生长,在荒坡、贫瘠瘦土上也可以栽培。

一般选择没有“三废”污染、土层较深厚、保水较好、透气性强、略带砂质的土壤进行栽培,且应适当采取轮作。

(二)整地开厢栽种折耳根前,除去杂草、残根后,将土壤翻、耙、整平,并整出宽1.30~1.60m、厢距为33cm 左右的厢。

再在厢面上开横宽13~15cm、深10~15cm的播种沟,两播种沟间距离20cm。

3施足底肥折耳根主要以根茎为商品,其生长期较长,底肥的数量和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折耳根产量。

因此,整平地块后,要在播种沟内施足有机底肥和磷钾肥。

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质肥料(圈肥、堆肥)2500~4000kg、普钙50~70kg、氯化钾60~80 kg 。

(三)地块选择与整地开厢
折耳根栽培田要选择交通便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多、微酸、保水和透气性好的土壤,如水稻田,以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栽种前将地翻整,深耕20—30 cm,除去杂草、残根,整平后开厢,厢宽1.3—1.5m,厢面上横开宽 12—15cm、深10—15cm的播种沟,播种沟间距 20cm左右。

厢长依地块而定,两厢之间距离35cm左右。

(四)种茎选择及栽种
折耳根因种子发芽率低,一般多采用分根繁殖。

目前有两种播种方式:长茎播种和短茎播种。

长茎播种用种量大,生产上常采用短茎播种。

选择新鲜、粗壮、无病虫害、成熟的老茎作种茎,将选好的种茎从节间剪断,每段4—6 cm,每段保留2—3个节,播前将其放入50%多菌灵800倍液中消毒,然后平放于播种沟内,株距5—8 cm,覆土5—6cm厚,如土壤干燥可浇定根水,厢面盖上一层地膜或稻草,保持土壤湿润,提高土温,促进种苗萌发,667㎡用种量80—100 kg。

(五)施肥
施足底肥是取得高产的基础,每667㎡施有机肥2500—3000 kg,过磷酸钙50kg,硫酸钾25—30kg,折耳根用肥以氮、钾为主,对磷的用量较少,特别是钾肥对根茎的形成和香味的提高尤为重要。

(六)栽培管理
①除草折耳根出苗后,及时除去杂草、折耳根病株及弱株,保持土地整洁,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同时在株行间松土,但不宜过深,浅耕即可。

一般封行前,中耕除草2—3次。

②肥水管理追肥根据底肥施肥量及植株长势而定。

前期生长缓慢,在幼苗萌发至封行前,追施尿素8—10kg/667㎡作苗肥。

在茎叶生长盛期需肥量较大,可追施复合肥10—15kg/66㎡。

每采收一次,可少量追肥一次。

为提高人工栽培折耳根的香味和产量,在其生长中后期进行叶面追肥,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液2—3次。

折耳根喜湿润不耐干旱,因此干旱时要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确保其正常生长发育。

雨季注意排水,忌厢面积水。

③摘心去蕾对地上茎叶生长过旺的植株,要进行摘心,抑制长高,促发侧枝,并进行培土护根,促进地下茎生长,保证茎粗壮白嫩。

去蕾可减少开花消耗养分,促进地下茎生长。

④轮作因折耳根经济效益好,一些农民为了省力,播种后连续种植,造成了土壤结构破坏,肥力下降,病虫害发生严重,产量下降,甚至绝收。

采取轮作模式,特别是水旱轮作,可有效防止连作障碍。

⑤病虫害防治折耳根本身带有鱼腥味,抗病虫害能力较强,较少发病。

但目前老种植区出现有白绢病、紫斑病,小地老虎、斜纹夜蛾等病虫害。

a.白绢病。

主要为害植株茎基和地下茎。

播前用50%多菌灵800倍液对种茎浸种消毒;发病初期,发现病株带土挖除并销毁,病区施生石灰消毒,周围植株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井冈霉素水剂1500倍液灌根。

b.紫斑病。

当植株发病率达20%时喷洒3%多氧清水剂或78%科博(波尔·锰锌)可湿性粉剂,隔7—10d喷1次,2—3次。

c.小地老虎。

播前及时去除田间杂草,消灭部分虫卵和杂草寄主;当为害株率达10%时或虫口密度较高时,用40.7%乐斯本(毒死蜱)50 mL溶解在1L水中,然后均匀拌入5kg 切碎的鲜菜叶,傍晚均匀撒于地里;或用90%晶体敌百虫0.25 kg对水3 kg,拌2.5 kg切碎的新鲜青草或糠皮,傍晚均匀撒于田间,诱杀成虫。

d.斜纹夜蛾。

当幼虫为害率达25%时,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 倍液等进行喷雾,10d一次,连用2—3次。

对于成虫,可利用糖∶醋∶白酒∶水=6∶3∶1∶10 加适量敌百虫配制成毒液于田间诱杀。

采收。

折耳根采收时间没有严格限制,可分批采收。

鲜吃叶和地上部的,折耳根生长25d后就可采收。

叶部含有20%挥发油成分,含鱼腥草素(癸酰乙醛)和锰元素较多,凉拌、煮汤营养丰富。

采收地下部时,先将地上部割去,分级捆扎鲜销或晒干可作为药材销售。

割去茎叶后, 收获地下根茎,用稻草或其他遮蔽物盖上,减少失水,将地下根茎清洗过后,分级捆扎,上市销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