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加工技术

鱼腥草加工技术
鱼腥草加工技术

鱼腥草加工技术

{.干制.将鱼腥草去除杂质,烂叶和老

叶,选粗细相同,成熟度一致的洗净,沥干,

也可直接晒干或烘干.需热烫的,可在夹层

锅内放水加热,每200L水加入25g食用苏打

食用苏打1次,一锅水连续烫5次后必须换水.将热烫后的鱼腥草迅速在竹筛子上摊

开,趁其体软时理顺,再晾晒,晾晒过程要经

常翻动.若是人工烘烤干燥,一般逐步加温,

维持55~60℃,干燥后再逐步降温.烘干过

程中火力要均匀,并将上,下,前,后调换竹

筛,定时通风排湿几次.充分干燥后,将干成

品放入木箱中或堆成堆,用薄膜覆盖,经1~

3天回软后将合格产品包扎成小把,或截成

3~4cm的小段,密闭包装.成品以淡红褐

色,茎叶完整,无泥土等杂质者为佳品.

2.腌制.将鲜嫩,粗壮的鱼腥草去掉杂

质和老叶,按大小分堆,分批清洗并捆把.采

集时一定要用筐篓,下垫青草,鱼腥草上面

再盖一层青草,防止挤坏,压伤和揉条,避免

日光照晒.当日盐渍,为减少老化变质,可先

放进2%~2.5%浓盐水里浸泡,再入缸盐渍. 2010.06

贮存6个月以上的采用2次盐渍法.第1次盐渍,用盐量为鱼腥草量的20%~3o%,先在容器里放一层底盐,摊放一层鱼腥草撒一层盐,投盐量要逐层增加,放满后再在最上面

撒一层盐,然后用竹板或木板盖好,压上石块.再用10%盐溶液灌满容器,使鱼腥草完全泡在盐水内.经过lO天盐渍后倒缸,进行第2 次盐渍.把缸内上层的鱼腥草倒在第2次盐渍缸的下层,按用盐量为鱼腥草量的1O%~15Yo投放盐,一层鱼腥草一层盐,在最上层多放一些盐,再把35%~37%饱和盐水灌满后, 盖上木盖,压上石块,腌渍1O~15天即可.

经过2次盐腌制脱水后,为了保色,保

脆,应封坛或装桶.贮存期不很长,又不需要

长途运输的就地销售产品,可用带水槽的坛子装料与盐卤,加盖后槽内注水封坛,封存

期内要加水换水用于较长期贮藏,远距离

运输的,内包装可采用排气软塑折叠透明出口桶,每件净重lOkg,把鱼腥草放入内装容器后,再把盐水,明矾混合液灌满到容器盖子的位置,再盖上盖子,盐水应高出鱼腥草

3~5cm,浓度应不低于2O波美度.将腌渍好的鱼腥草置于阴凉处存放.长期贮存时,应经常检查盐水浓度,盐浓度不足或低于20% 以下时,应及时加盐.若发现表面浮起泡沫时应及时更换腌渍液.鱼腥草用桶盐渍时, 先在桶山对上两层塑料袋,每桶用鱼腥草重5%的洗涤盐铺底,然后装入足量鱼腥草,上面撒入为菜重10%的洗涤盐,再加满过滤盐水.将内衬袋扎好,再扎外衬袋,扎前排尽袋内空气,扎倒头把.然后旋紧桶盖,装入纸箱,再封口打包.

3.鱼腥草袋泡茶.选未开花鱼腥草,剔

除枯黄叶,锈斑叶,粗梗及其它杂质.将茎叶切成长度约lcm的小段,炒青,要求炒得透, 均匀,适度.锅温应先高后低,火力均匀,手

蚊子聚堂中,来日雨盈盈.赣

2010.06

■._●日

以苦荞为主要原料,配合使用黍等优质

杂粮,可开发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低度发酵酒,富含葡萄糖,多种氨基酸,有机酸,多糖

等成分,具有抗氧化,调节血糖,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功效,现将苦荞营养保健酒的制作技术介绍如下:

,

原料与设备

1.原料.苦荞,黄米,酿酒高活性干酵

母,生香活性干酵母,化酶.

2.设备.对辊式挤压机,水浴锅,带式压

榨过滤机,旋转蒸发仪,浓缩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

二,工艺流程

苦荞一淘洗叶浸泡一破碎一蒸煮一摊

晾黄米一筛选一淘洗,浸泡一冲洗,沥干一蒸煮一淋冷一拌料(糖化酶,黄酒活性干酵母,生香活性干酵母)一入缸一糖化发酵一过滤取汁一调配一灭菌一包装一产品. 三,操作要点

1.洗米,浸米,破碎.①洗米.将黄米用

温水洗到淋出的水无白浊为止.②浸米,破碎.是使物料中的淀粉颗粒吸水膨胀,疏松,

浸米后的颗粒要求保持完整而酥松,以手捏

米粒成粉状无粒心为度,吸水量为25%~30%, 若米浸不透,蒸煮时易出现生米;米浸过度

会造成淀粉损失.浸米时间依温度不同而不同,一般35℃水浸米24小时,浸米时应适时

均匀搅动,以手碾即碎,不出现浸烂或白心(硬心)为宜.待其外壳泡软后,用对辊式挤

压机把外壳挤破,露出胚乳.

2.蒸煮.将充分吸水的物料用常压蒸

煮,使淀粉糊化便于发酵.要求外硬内软,内

无白心,疏松不糊,均匀一致.蒸煮不熟则淀

粉的糖化不完全,还会引起不正常的发酵,

使成品酒度降低或酸度增加;蒸煮过度,物

料颗粒易黏结成团,不利于糖化和发酵,蒸

熟后的物料含水量62%~63%.蒸透后,立即

用净水冲淋,使物料颗粒分离并降温至28~一30”C,沥去余水,置于事先经清洗,灭菌处理

的发酵罐中,加入活化好的酵母液和糖化酶液,用纱布封口,放入恒温培养箱中.

3.发酵,勾兑.发酵温度保持28℃,将发

酵成熟的醪压榨过滤,得到原酒液.最后根

据要求调整酒精度,酸度,糖度,色泽以及口感,即为成品.

势轻快,压力先轻后重,使茎叶受热均匀,防止”炸边”,”白泡”,”焦点”等,水分控制在7% 左右.用粉碎机粉碎干燥的茎叶,过筛,12目以上部分为散装茶原料,12目以下的碎茶部分为袋泡茶原料.在鱼腥草中按一定比例拼配南瓜粉末,或绞股蓝碎末(降血脂),可有

效改善和调整鱼腥味.开水泡饮,成品茶棕

黄色,有光泽,茶汤色黄透明.

4.鱼腥草汁饮料.将鱼腥草洗净,于

100℃下热烫1分钟,破碎,再榨取汁液过100 目筛,用复合酶制剂0.06mg/lOOml进行处理,.澄清汁液.按鱼腥草菜汁60%,加柠檬酸0.1%,糖10%,食盐0.05%的比例调配.将调配好的鱼腥草汁饮料加热N8o’c用硅藻土过滤机过滤,冷却至室温,再真空封装,用8O℃热水浴杀菌或喷淋杀菌3O分钟,最后用水冷却至室温.

何永梅(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蔬菜局

邮编:413002)

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

鱼腥草营养价值鱼腥草营养成份

鱼腥草营养价值鱼腥草营养成份 【导读】鱼腥草属三白草科植物。名见《名医别录》。唐苏颂说:"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乔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关中谓之。菹菜,,叶有腥气,故俗称:鱼腥草。" 鱼腥草营养分析:鱼腥草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因其所含的鱼腥草素、月桂醛等挥发油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作用较强。 实验表明,鱼腥草鲜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加热后作用会有所减低。同时鱼腥草素和鱼腥草煎剂均能明显促进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增进机体免疫功能。另外鱼腥草所含槲甙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能有效扩张肾血管,所含大量钾盐有增强利尿的作用。最后鱼腥草还能改善毛细血管脆性,促进组织再生,有镇痛、止血、止咳的功效,但无祛痰平喘的作用。 鱼腥草的营养成份介绍 地上部分含挥发油、内含抗菌有效成分癸酰乙醛(decanoyacetaldehyde),月桂醛(lauricaldehyde),a-蒎烯(a-pinene)和芳樟醇(linlool),前两者并有特异臭气。还含甲基正壬基甲酮(methyL-n-nonylketone),樟烯(camphene),月桂烯

(myrcene),柠檬烯(limonene),乙酸龙脑酯(bornylacetate),丁香烯(caryophellene)。通常所说的鱼腥草素指的是癸酸乙醛的亚硫酸氢钠的加成物。另含阿福甙(afzelin),金丝桃甙(hy-perin),芸香甙(rutin),绿原酸(chlorogenicacid))以及β-谷甾醇(β-sitosterol),硬脂酸(stearicacid),油酸(oleicacid),亚油酸(linoleicacid)。叶含槲皮甙(quercitrin),花和果穗含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 鱼腥草除了药用价值外,也具食用价值,南方的不少高档饭店在盛筵上用它来凉拌、炒烹、做汤,成为开胃爽口、风味独特的野蔬。

鱼腥草种植技术

鱼腥草 鱼腥草别名蕺菜、蕺耳根,英文名为Heartleaf Houttuynia,学名为Houttuyniae cordata Thunb.为三白草科蕺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鱼腥草有独特的鱼腥味,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全株入药,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抗菌、防辐射之功能。其嫩茎叶和地下茎可作为蔬菜食用。因此,鱼腥草是一种食疗兼用的植物资源,原产亚洲、北美,现今,在我国的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浙江、福建等省栽培较多。特别是云南、四川栽培历史悠久。有趣的是不同地区有不同地区的食用习惯。福建人喜吃嫩叶,贵州人喜吃地下茎,而成都人则是茎叶都爱吃。 一植物学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5—50cm,有腥臭气。茎细长,匍匐地下,上部直立,紫色,地下茎白色,有节,粗0.4-0.6厘米,节间长3.5-4.5厘米,每节易生不定根。叶互生,心形或阔卵形,长3—8cm,宽4—6cm,先端渐尖,全缘,有细腺点,脉上稍被柔毛,下面紫红色;叶柄长3—5cm,托叶膜质,条形,下半部与叶柄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生于茎顶,与叶对生,基部有白色花瓣状苞片4枚;花小,淡紫色,两性,无花被,有1线状小苞;雄蕊3,花丝下部与子房合生;雌蕊由3个下部合生的心皮组成,子房上位,花柱分离,蒴果卵圆形,顶端开裂。种子球形,有花纹。花期5—8月,果期7-10月。 二对外界环境要求 1.温度:鱼腥草喜欢温暖的环境,一年中无霜期内均 能生长,长江流域各省露地能正常越冬;一般土温 12℃开始出苗,生长前期要求16-20℃,地下茎成 熟期要求20-25℃,其较耐寒,气温降至-15℃仍能 越冬。 2.水分:鱼腥草耐涝,喜欢湿润的土壤环境,需求田 间最大持水量为75%一80%。 3.光照:它对日照时间长短要求不严格,喜欢良好的 光照,但也较耐阴。

中药鱼腥草的功效和作用

中药鱼腥草的功效和作用 鱼腥草的功效和作用 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鱼腥草可以增强wbc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备解素,在治疗气管炎时,合成鱼腥草素可使患者wbc对白色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明显提高,血清备解素明显升高。家兔每日肌肉注射鱼腥草素8mg。连续给药3天后,血清中备解素也明显升高,鱼腥草提高机体兔疫力,对感染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抗菌的作用:鱼腥草中提得一种黄色油状物,对各种微生物(尤其是酵母菌和霉菌)均有抑制作用,对溶血的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也有作用,人工合成的癸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称为合成的鱼腥草素。 抗病毒作用: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鱼腥草煎剂(l:10)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1株有抑制作用,并能延缓孤儿病毒echo11的生长。 利尿作用:用鱼腥草提取物灌流蟾蜍肾或蛙蹼,能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及尿液分泌,从而具有利尿的作用。其作用可能由有机物所致,钾仅起增加利尿的附加作用,直接作用时,能使钩端螺旋体活动减弱-死亡—裂解,亦能推迟人工感染钩端螺旋体的豚鼠的发病期。 病原微生物作用:鱼腥草鲜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加热后作用减弱.体外试验证明,鱼腥草煎剂对多种革兰阳细菌和阴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卡他球菌、白喉杆菌、变形杆菌、志贺、施氏、福氏及宋内痢疾杆菌、肠炎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鱼腥草乙醚提取物在体外对结核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鱼腥草中提取得到的一种油状物,对各种微生物(尤其对霉菌和酵母)均有抑制作用,对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亦有抑制作用.但也有报道认为,鱼腥草煎剂抗菌作用不甚明显。 防癌作用:有资料表明,国外从鱼腥草中分离出一种防癌抗癌物质,除对胃癌有效外,并对中晚期肺癌、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直肠癌也有一定的治疗调整作用。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鱼腥草煎剂在体外能明显促进人外周血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合成鱼腥草素能提高气管炎患者白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家兔及患者血清备解素水平。 抗肿瘤作用:新鱼腥草素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效果可能与提高癌细胞中的 camp 水平有关.实验表明:在不同时间对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新鱼腥草素,其癌细胞总数、癌细胞分裂指数、腹水量均有明显降低,而癌细胞内的 camp 水平却有增高。 鱼腥草的复方应用 治肺痈吐脓吐血:鱼腥草、天花粉、侧柏叶等分。煎汤服之。(《滇南本草》) 治肺痈:蕺,捣汁,入年久芥菜卤饮之。(《本草经疏》) 治病毒性肺炎,支气管炎,感冒:鱼腥草、厚朴、连翘各三

鱼腥草加工技术

鱼腥草加工技术 {.干制.将鱼腥草去除杂质,烂叶和老 叶,选粗细相同,成熟度一致的洗净,沥干, 也可直接晒干或烘干.需热烫的,可在夹层 锅内放水加热,每200L水加入25g食用苏打 参 食用苏打1次,一锅水连续烫5次后必须换水.将热烫后的鱼腥草迅速在竹筛子上摊 开,趁其体软时理顺,再晾晒,晾晒过程要经 常翻动.若是人工烘烤干燥,一般逐步加温, 维持55~60℃,干燥后再逐步降温.烘干过 程中火力要均匀,并将上,下,前,后调换竹 筛,定时通风排湿几次.充分干燥后,将干成 品放入木箱中或堆成堆,用薄膜覆盖,经1~ 3天回软后将合格产品包扎成小把,或截成 3~4cm的小段,密闭包装.成品以淡红褐 色,茎叶完整,无泥土等杂质者为佳品. 2.腌制.将鲜嫩,粗壮的鱼腥草去掉杂 质和老叶,按大小分堆,分批清洗并捆把.采

集时一定要用筐篓,下垫青草,鱼腥草上面 再盖一层青草,防止挤坏,压伤和揉条,避免 日光照晒.当日盐渍,为减少老化变质,可先 放进2%~2.5%浓盐水里浸泡,再入缸盐渍. 2010.06 贮存6个月以上的采用2次盐渍法.第1次盐渍,用盐量为鱼腥草量的20%~3o%,先在容器里放一层底盐,摊放一层鱼腥草撒一层盐,投盐量要逐层增加,放满后再在最上面 撒一层盐,然后用竹板或木板盖好,压上石块.再用10%盐溶液灌满容器,使鱼腥草完全泡在盐水内.经过lO天盐渍后倒缸,进行第2 次盐渍.把缸内上层的鱼腥草倒在第2次盐渍缸的下层,按用盐量为鱼腥草量的1O%~15Yo投放盐,一层鱼腥草一层盐,在最上层多放一些盐,再把35%~37%饱和盐水灌满后, 盖上木盖,压上石块,腌渍1O~15天即可. 经过2次盐腌制脱水后,为了保色,保 脆,应封坛或装桶.贮存期不很长,又不需要 长途运输的就地销售产品,可用带水槽的坛子装料与盐卤,加盖后槽内注水封坛,封存 期内要加水换水用于较长期贮藏,远距离

【CN109699479A】一种鱼腥草的云雾栽培种植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59549.8 (22)申请日 2019.03.04 (71)申请人 郑州海力特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瑞达路22号楼201-202号 (72)发明人 许智远 许起东  (74)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41113 代理人 聂孟民 (51)Int.Cl. A01G 31/00(2018.01) A01G 2/10(2018.01) A01G 22/00(2018.01) C05G 1/00(2006.01) (54)发明名称一种鱼腥草的云雾栽培种植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鱼腥草的云雾栽培种植方法,有效解决鱼腥草的种植季节性限制大,产量低,易导致重金属污染的问题,以鱼腥草根茎为繁殖材料进行无性扦插繁殖,根茎生根、长出4—5片新叶,将鱼腥草苗移植到高压细水雾云雾栽培架上,开启云雾栽培系统,以间歇弥雾方式喷射在云雾栽培架空间内喷施鱼腥草营养液,保持温室内温度15-25℃、相对湿度50%-80%,鱼腥草苗持续生长,用剪刀剪取鱼腥草根和嫩叶作为成品,鱼腥草根茎继续做无性扦插繁殖,部分鱼腥草根仍保留在云雾栽培架内,继续下一周期生长,本发明方法简单,培育效果好,成活率高,节水、节肥,可广泛用于荒山、荒沟、荒丘、荒滩栽培,采用立体栽培方式,不受地区和季节限制,产量高,土 地利用率高。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CN 109699479 A 2019.05.03 C N 109699479 A

鱼腥草种植技术手册

鱼腥草种植技术 一、鱼腥草的形态特征描述 鱼腥草为三白叶草科植物,俗称侧耳根、岑草、菹菜。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全株有腥臭味;茎上部直立,常呈紫红色,下部匍匐,节上轮生小根。叶互生,薄纸质,有腺点,背面尤甚,卵形或阔卵形,长4~10厘米,宽2.5~6厘米,基部心形,全缘,背面常紫红色,掌状叶脉5~7条,叶柄长1~3.5厘米,无毛,托叶膜质长1~2.5厘米,下部与叶柄合生成鞘。花小,夏季开,无花被,排成与叶对生、长约2厘米的穗状花序,总苞片4片,生于总花梗之顶,白色,花瓣状,长1~2厘米,雄蕊3枚,花丝长,下部与子房合生,雌蕊由3个合生心皮所组成。蒴果近球形,直径2~3毫米,顶端开裂,具宿存花柱。种子多数,卵形。花期5-6月,果期10-11月。 二、鱼腥草的生物学特性 鱼腥草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及长江流域以南省市,生于阴湿或水边低地,及山坡路边;喜温暖潮湿环境,忌干旱。耐寒,怕强光, 在-15℃可越冬。4-5月开花,6-7月结果,11月下旬开始谢苗,次年3月返青。土壤以肥沃的砂质壤土及腐殖质壤土生长最好,不宜于粘土和碱性土壤栽培。 三、鱼腥草的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种植,深翻土壤,耕作深度不低于25厘米;栽植前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000-300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30-50千克,后浅耕(15-20厘米)土壤使肥、土均匀混合,按宽1.2-15米作畦,整平,在畦面上开间距为20厘米、深20厘米的栽植沟待播。 (二)繁殖方法 由于鱼腥草种子发芽率不高,大田生产主要用无性繁殖的方法进行繁殖生产。无性繁殖中又可分为分株繁殖、扦插繁殖和根茎繁殖。分株繁殖为在3月下旬至4月,将母株挖出分株移栽于沙土;扦插繁殖为在春、夏季,剪取无病虫、健壮枝条作插穗,截成12-15厘米具3-4个节,用浓度为500毫升/千克的生根剂3号溶液浸泡10秒钟,取出后按株行距10*10厘米扦插于苗床上,并适时浇水保墒,待生根后移栽于大田;根茎繁殖为于春、秋季,选取无病虫、健壮的地下根茎,用已消毒刀切成约5-10厘米,并具3-4节的根茎作为种茎,按株距15厘米平放于已准备好的畦面沟内,覆6-7厘米厚的细土。栽种后及时浇水,并更具墒情适时灌溉,保证土面湿润。15-20天即可发芽。

鱼腥草

鱼腥草 鱼腥草别名侧耳根、猪鼻孔等,鱼腥草草生长于沟边、溪边及潮湿的疏林下,分布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收,洗净,阴干用或鲜用凉拌鱼腥草是民间的一道传统佳肴。 鱼腥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作用,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治肺炎,肺脓疡,热痢,疟疾,水肿,淋病,白带,痈肿,痔疮,脱肛,湿疹,秃疮,疥癣。临床报道广泛用于治疗肺炎、咯血、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感冒发烧、肺癌、宫颈糜烂、肾病综合征、鼻炎、化脓性中耳炎、流行性腮腺炎等。 1、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鱼腥草可以增强WBC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备解素,在治疗慢性气管炎时,合成鱼腥草素可使患者WBC对白色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明显提高,血清备解素明显升高。家兔每日肌肉注射鱼腥草素8mg。连续给药3天后,血清中备解素也明显升高,鱼腥草提高机体兔疫力,对感染性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2、清热、消炎、抗病毒 作为中药的鱼腥草,更为人所熟知。鱼腥草是天然而又安全的抗生素,能够清热、消炎、抗病毒。 鱼腥草作为植物抗生素,最难得的是它的药性可以通达人体的上中下三焦。上至咽炎、肺炎,下至尿道炎、阴道炎、肾炎,外至皮肤上的炎症和疱疹,都可以通治。 对于各种细菌、病毒引起的感染,如风热感冒、流感、泌尿系统感染、生殖系统感染等等,鱼腥草都是它们的克星。 3、利尿的作用 用鱼腥草提取物灌流蟾蜍肾或蛙蹼,能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及尿液分泌,从而具有利尿的作用。其作用可能由有机物所致,钾仅起增加利尿的附加作用,直接作用时,能使钩端螺旋体活动减弱-死亡—裂解,亦能推迟人工感染钩端螺旋体的豚鼠的发病期。 4、防辐射的作用 鱼腥草是惟一在原子弹爆炸点能顽强再生的中药材。鱼腥草具有抗辐射作用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且无任何毒副作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提高免疫力 禁忌人群:虚寒性体质及疔疮肿疡属阴寒,无红肿热痛者,不宜服食鱼腥草。 适宜人群:一般人皆可食用鱼腥草 详细信息 目录 鱼腥草的介绍鱼腥草的营养成分(营养素含量/每100克) 鱼腥草的功效鱼腥草的营养价值鱼腥草的适用人群如何挑选鱼腥草鱼 腥草的储存方法鱼腥草的介绍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蕺菜的嫩茎叶,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具鱼腥气,可炒食、凉拌或作汤。 鱼腥草的营养成分(营养素含量/每100克) 营养素含量(每100 克) 热量(大卡) 碳水化合物(克) 脂肪(克)

蛋白质(克) 纤维素(克) 维生素A(微克) 维生素C(毫克) 维生素E(毫克) 一胡罗卜素(微克) 硫胺素(毫克) 核黄素(毫克) 烟酸(毫克) 胆固醇(毫克) 一 镁(毫克) 一钙(毫克) 铁(毫克) 锌(毫克) 一 铜(毫克) 一锰(毫克) 一 钾(毫克) 一磷(毫克) 钠(毫克) 一硒(微克) 一 鱼腥草的功效 鱼腥草辛、微寒,归肺经; 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水消肿、通淋的功效; 主治扁桃体炎、肺脓疡、尿路感染、肺热喘咳、疟疾、水肿、痈肿疮毒、热淋、湿疹、脱肛等病症。 鱼腥草的营养价值 鱼腥草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因其所含的鱼腥草素、月桂醛等挥发油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作用较强。 实验表明,鱼腥草鲜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加热后作用会有所减低。

同时鱼腥草素和鱼腥草煎剂均能明显促进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增进机体免疫功能。 另外鱼腥草所含槲甙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能有效扩张肾血管,所含大量钾盐有增强利尿的作用。 最后鱼腥草还能改善毛细血管脆性,促进组织再生,有镇痛、止血、止咳的功效,但无祛痰平喘的作用。 鱼腥草的适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流行性感冒患者、经常便秘、脾胃湿热、脘腹胀满、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者; 2. 但是虚寒性体质及疔疮肿疡属阴寒,无红肿热痛者,不宜服食。 如何挑选鱼腥草 选购新鲜鱼腥草,以叶片茂盛、颜色翠绿、鱼腥气浓者为佳。若是挑选干燥鱼腥草,则以无杂质、干燥无潮湿者佳。 鱼腥草的储存方法 新鲜鱼腥草以塑料袋包裹,置于冰箱冷藏室中存放;干品则以密封容器包装好,置于阴凉处存放。

鱼腥草

【药名】:鱼腥草 【拼音】:YUXINGCAO 【英文名】:Heartleaf Houttuymia Herb 【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带根全草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主治】:治肺炎,肺脓疡,热痢,疟疾,水肿,淋病,白带,痈肿,痔疮,脱肛,湿疹,秃疮,疥癣。 【性味归经】:辛,寒。①《别录》“味辛,微温。”②《履巉岩本草》:“性凉,无毒。”③《滇南本草》:“性寒,味苦辛。”④《纲目》:“辛,微温,有小毒。”⑤《医林纂要》:“甘辛咸。” ①《本草经疏》:“入手太阴经。”②《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或捣汁。外用:煎水熏洗或捣敷。 【用药忌宜】:虚寒症及阴性外疡忌服。①《别录》:“多食令人气喘。”②孟诜:“久食之,发虚弱,损阳气,消精髓。” 【药物配伍】:配野菊花,疏风散邪、清热解毒;配桔梗,宣肺祛痰; 配车前子,清热利湿、利尿消肿;配蒲公英,清热解毒;配黄连,清热解毒、化湿。 【别名】:岑草(《吴越春秋》)蕺(《别录》)、菹菜(《唐本草》)、蕺菜(孟诜)、紫背鱼腥草(《履巉岩本草》)、紫蕺(《救急易方》)、菹子(《纲目》)、臭猪巢(《医林纂要》)、侧耳根(《遵义府志》)、

猪鼻孔(《天宝本草》)、九节莲(《岭南采药录》)、重药、鸡虱草(《现代实用中药》)、狗贴耳(《广州植物志》)、肺形草(《贵州民间方药集》)、鱼鳞真珠草、猪姆耳(《福建民间草药)、秋打尾(《浙江中药手册》)、狗子耳、臭草、野花麦(《江西民间草药》)、臭菜(《中药志》)、热草(《滇南本草》整理本)、臭质草(《浙江民间草药》)、臭腥草(《泉州本草》)、臭牡丹、臭灵丹、辣子草、奶头草(《湖南药物志》)、草摄、红桔朝、臭蕺(《闽东本草》) 【处方名】:鱼星草、鱼腥草 【商品名】:鱼腥草、蕺菜,以茎叶完整、色灰绿、有花穗、鱼腥气浓者为佳。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西北、华北、华中及长江以南各地。药材主产浙江、江苏、湖北。此外,安徽、福建、四川、广东、广西、湖南、贵州、陕西等地亦产。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夏、秋采收,将全草连根拔起,洗净晒干。【拉丁名】:药材Herba Houttuyniae原植物蕺菜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炮制方法】:去净杂质,除去残根,洗净切段,晒干。 【考证】:出自《履巉岩本草》①陶弘景:“蕺,不利人脚,恐由闭气故也。今小儿食之便觉脚痛。” ②《纲目》:“蕺字,段公路《北户录》作蕊,音戢,秦人谓之菹子,菹、蕺音相近也。其叶腥气,故俗呼为鱼腥草。”“按赵叔文医方云,鱼腥草即紫蕺,叶似荇,其

鱼腥草种植技术

鱼腥草种植技术 鱼腥草学名蕺菜,别名葅菜,俗名侧耳根、猪鼻孔、臭草等。鱼腥草根、茎、叶有鱼腥味,故名鱼腥草,属三白草科、蕺菜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鱼腥草学名蕺菜,别名葅菜,俗名侧耳根、猪鼻孔、臭草等。鱼腥草根、茎、叶有鱼腥味,故名鱼腥草,属三白草科、蕺菜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鱼腥草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及云、贵、川等地。野生在田埂、路沟旁。自然状态下高约30厘米,人工栽培可达60~80厘米。地下茎节上生根,叶互生卵形,基出五脉,叶柄基部鞘状抱茎。花小,淡黄或白色,穗状花序顶生,果近球形。原系野生,全草均可入药。 一、形态特征 鱼腥草植株矮小,株高30~50cm。叶互生,卵形。地上茎半直立生长,茎叶均有鱼腥气。种茎先发子蔓,再生孙蔓,主要分布在20~35cm的土层内;一部分地下茎长出地面形成新的地上茎。须根系,穗状花序。 鱼腥草生长要求较高温度和湿度。生长前期的温度以15~20℃为宜,地下茎成熟期的适温是20~25℃。耐荫喜湿。要求土壤相对湿度在8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在50%~80%,才能正常生长。 二、栽培技术 1、种茎准备鱼腥草有白茎和红茎两种,红茎鱼腥草香味更浓。鱼腥草的繁殖,可采用分株、插枝和根茎繁殖均可。分株繁殖在3月

下旬至4月,将母株挖出分株移栽于沙土的苗床上育苗或直接移植均可。插枝繁殖可在春、夏季进行,剪取无病虫健壮枝条作插穗,截成长12~15厘米,扦插于沙壤土的苗床上,行株距16厘米×10厘米或14厘米×10厘米,插后浇水,遮荫,生根后移苗定植。根茎繁殖,可在2~3月进行,挖出色白、粗壮的根茎,截成具有2个腋芽以上的小段,在苗床上或大田开浅沟育苗或定植。如果在夏季高温季节进行破季播种,一定要有3个节,以保证中间的节位能够发芽生根。 2、播种期和播种量。一年四季均可播种,但冬季、春季和夏初播种当茬可收,一般播种的最佳时期在立春左右,亩用种量100公斤左右。 3、选地、施肥、整地和播种种植田要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多、排灌方便、背风向阳、保水和透气性好的土壤。结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堆肥3000~5000kg、复合肥50kg;注意播种时底墒要好,必须保证土壤7天不缺水,以促进种茎发芽和出苗。耕作时要仔细压碎土块,整平地面。按170~200cm宽做畦,在畦面上横向开播种沟,沟深8~10cm,宽13~5cm。然后按株行距14厘米×20厘米开沟或挖穴定植,种茎要摆的均匀。种植后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如在冬前种植,还应起拱盖地(薄)膜,以利冬天和初春正常生长发育,获得高产高效。每亩需要种茎100~150kg。覆完土后,用钯镂平,然后用50%除草剂一号可湿性粉剂100~200g,加水50~60kg 喷洒;最后加盖地膜。 4、田间管理

鱼腥草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

鱼腥草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 赵国文1,张丽萍1,龚靖2,白利涛1,冯朋1 (1.四川理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四川自贡643000; 2.成都龙泉高科天然药业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100) 摘要:黄酮类化合物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天然药物。鱼腥草资源丰富,可作为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来源之一。阐述了鱼腥草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并对各提取分离方法的利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鱼腥草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鱼腥草;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 中图分类号:R931.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74X(2011)06-0158-02 Research advancement of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 flavonoids from Houttuynia cordata Thund ZHAO Guo-wen1,ZHANG Li-ping1,GONG Jing2,BAI Li-tao1,FENG Pong1 (1.Department of Material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Sichu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Zigong643000,China; 2.Chengdu Longquan High-tech Natural Pharmaceutical Co.LTD.,Chengdu610100,China) Abstract:Flavonoids are natural medicines which have broad applied prospects.Houttuynia cordata Thund is rich in resources and can be used as one of major sources of flavonoids.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 flavonoids from Houttuynia cordata Thund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Th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of each technology were analysed to provide for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 flavonoids from Houttuynia cordata Thund as references.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the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 flavonoids from Houttuynia cordata Thund was put forward. Key words:Houttuynia cordata Thund;flavonoid;extraction;separation 鱼腥草是一种常见的药食两用植物,现已被国家卫生部正式确定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极具开发潜力的资源之一[1]。鱼腥草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槲皮素和以槲皮素为甙元的黄酮类化合物,如芦丁、槲皮甙、金丝桃甙等。现代研究证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病毒、抗氧化和抗衰老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及保健等行业。黄酮类化合物在人体内不能直接合成,只能从植物中获得,所以近年来科研工作者都积极关注从植物中提取纯度高、活性强的黄酮类化合物成分。鱼腥草广泛分布于我国中部、东南及西南各省区,尤以四川、湖南、湖北、江苏居多[2],而且易于大量栽培且栽培技术成熟,资源极其丰富,可作为黄酮类化合物来源的主要资源之一。因此,利用鱼腥草提取分离制备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了能合理地利用鱼腥草资源,更好地提取分离鱼腥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现针对鱼腥草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进行综述。 1鱼腥草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1.1水提法 水提法适于鱼腥草黄酮甙类物质提取。该法成本低、对环境及人类无毒害,适合工业化大生产,但提取杂质(如无机盐、蛋白质和糖类等)多,提取效率低,现在很少单一使用该法。戴伟锋等[3]研究了鱼腥草中总黄酮的热水提取方法,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40,提取时间45min,提取温度90℃,提取次数3次。邱江匀等[4]采用水煎煮法提取鱼腥草中的黄酮,需煎煮3次,每次提取需30min。 1.2有机溶剂提取法 有机溶剂提取法是根据黄酮类化合物与杂质极性不同来选择适合的有机溶剂,其选择性好、渗透性强、浸出率比热水法高,但提取产物的有效成分质量分数不高,大量有机溶剂的使用对环境有污染[5]。一般游离甙元,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黄酮甙类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等强极性的溶剂,故高浓度的醇(如90%左右)宜于提取甙元,60%左右浓度的醇水溶液适宜提取甙类[6]。叶春等[7]采用乙醇提取法从鱼腥草叶中提取总黄酮,其优化的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3 h,乙醇浓度50%,固料比1∶30,其黄酮提取率可达92%以上;与热水浸提法的比较试验表明,用乙醇提取鱼腥草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明显高于水提法。游见明等[8]用乙醇溶液浸提鱼腥草粉末,经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80%,固液比1∶20,提取时间65min,提取温度70℃,可得黄酮含量为47%。 1.3超声波提取法 超声波提取是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产生的空化作用[9],破坏植物细胞和细胞膜结构,从而增加细胞内容物通过细胞膜的穿透能力,有助于黄酮类化合物的释放与 收稿日期:2010-11-28 作者简介:赵国文(1972-),男,硕士,工程师,E-mail:zhhbjzgw@ https://www.360docs.net/doc/1314058793.html, 通讯作者:张丽萍(1964-),女,硕士,教授,E-mail:zlp666111@ https://www.360docs.net/doc/1314058793.html, 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第6期 158

新鲜鱼腥草的功效和作用

新鲜鱼腥草的功效和作用 新鲜鱼腥草的功效 在前面的传说中,那位老人生病就是喝了鱼腥草汤才痊愈的。我们来看看新鲜鱼腥草究竟有些什么功效。 1、清热解毒。新鲜鱼腥草性辛、微寒,主治扁桃体炎、肺热咳喘、热淋等病症。 2、抗病毒、消炎,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鱼腥草所含槲皮素、槲皮甙及异槲皮甙等黄酮类化合物有显著抗炎作用,能显著抑制炎症早期的毛细血管亢进。 3、帮助戒烟的作用。这对家里有老烟枪的朋友们来说也是福音啦,想戒烟的人每天喝点鱼腥草茶,就不会那么想抽。它不仅能抑制抽烟的想法,还能预防慢性咽炎、气管炎甚至肺癌。 4、防辐射的作用。这个功效对很多人来说是个福音,它不仅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而且还能抗辐射。适用于经常接近辐射源的人员,如编辑、程序员等。 新鲜鱼腥草的食用方法 新鲜鱼腥草除了可以入药,还可以用在平时的食物中。可以用来炒肉、炖汤,甚至还能凉拌呢!这里就先为大家介绍两种食用方法。 一、鱼腥草炒肉 主料:鱼腥草适量,猪里脊肉适量,色拉油适量,鸡精少许,

蚝油1小勺,淀粉1小勺。 做法: 1、里脊肉洗净切成肉片,用一小勺生粉和一小勺蚝油拌匀腌制十五分钟以上。腌制好后加入色拉油拌匀。鱼腥草洗净,摘去老根,折成小段。 2、锅烧热,放油,油热后放腌制好的肉片滑炒至肉片变色,盛出备用。 3、用炒肉片的余油煸炒鱼腥草,一两分钟即可。倒入刚才的肉片一起翻炒几下,加一点盐和鸡精调好味即可出锅。 二、鱼腥草绿豆汤 材料:绿豆50克,新鲜鱼腥草30克,猪肚200克,姜片、葱花、盐适量。 做法: 1、绿豆、鱼腥草、猪肚洗净待用,猪肚切成小块。 2、把绿豆和猪肚放入炖锅内,加水500毫升,烧沸,再转小火煮1个小时。 3、往汤里加入鱼腥草、姜片、葱花、盐,再煮10分钟即可。

鱼腥草栽培技术有要点

鱼腥草栽培技术有要点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鱼腥草做为无公害的健康保健蔬菜逐渐被人们接受和认可,市场前景十分看好。近年来,汉中植物研究所技术人员进行了果园套种鱼腥草栽培实验,利用梨、桃、李、杏、葡萄等果树行间空地合理套种鱼腥草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鱼腥草做为无公害的健康保健蔬菜逐渐被人们接受和认可,市场前景十分看好。近年来,汉中植物研究所技术人员进行了果园套种鱼腥草栽培实验,利用梨、桃、李、杏、葡萄等果树行间空地合理套种鱼腥草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果园套种鱼腥草不但可以提高果园产出率,而且有利于果园精耕细作,改善小区环境,抑制杂草生长,起到“生草覆盖”的作用,同时提高土壤肥力,起到翻耕松土作用,有利于果树生长,实现果蔬双丰收。仅套种鱼腥草这一项亩增产值可达2000-3000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该技术推广后迅速被城镇郊区果农所接受,被果农们认为是果园套种的好项目。现将我所总结的果园套种鱼腥草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鱼腥草的特征特性 鱼腥草,别名菹菜,根、茎、叶有鱼腥味,故名鱼腥草。据测定,鱼腥草含粗蛋白质2%、粗脂肪0.4%、多糖类6%、钙0.7%、磷0.053%、挥发油0.12-0.15%,还含有蕺菜碱。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和化食等功效,可治疗多种疾病。鱼腥草可作菜食用,营养丰富;还可加工成鱼腥草茶、酒、汽水等保健饮料和食品,很有开发前景。

鱼腥草喜温阴湿环境,怕干旱,较耐寒,在-15℃以下仍可越冬。4-5月开花6-7月结果,11月下旬开始谢苗,次年3月返青。常见野生于溪谷、田埂、草丛中或塘边。要求土壤肥沃,忌干旱,但适应性强,人工栽培每亩可产1000公斤以上,长江以南和华北、西北各地均有分布,适宜种植。 二、果园套种鱼腥草技术要点 1、繁殖方法采用分株、插枝和根茎繁殖均可。分株繁殖在3月下旬至4月,将母株挖出分株移栽于沙土的苗床上育苗或直接移植均可。根状茎繁殖在3月上、中旬,植株未萌发新苗之前,将根状茎挖出。剪成10-12厘米长小段,每段须有2-3个节,并留须根。按行距30厘米开3-4.5厘米深的浅沟,将剪好的根状茎,按15厘米株距排放于沟中,覆土6-10厘米,稍加镇压后,浇水。保持土壤显润后即可出苗。扦插繁殖在夏季高温季节,在露地、床内皆可扦插。选择较粗壮的地上茎剪成小段作插条,插条长度以具有3-4节为宜,两节插入床土内,外露1-2节。插好后,插床上适当搭棚遮荫。插床温度25-30℃、相对湿度在90%以上为宜,插条生根并长出新叶后,司逐渐拆去荫棚,10-15天后,移植到大田生长。 2、整地作畦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耕层深厚、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良好、肥力适中,壤土或沙壤土的果园地块。选好地块后,沿果树行间留1米宽作为果树作业带不予耕作。其余彻底清除杂草、碎石,深耕晒垄。栽植前,每亩均匀撒施经充分腐熟的农家肥4000-5000公斤、草木灰150-200公斤(或硫酸钾15公斤),

鱼腥草的抗补体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鱼腥草的抗补体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补体系统是人体重要的免疫防御系统之一。补体系统的正常激活在消灭外来微生物、清除机体内损伤或死亡的细胞和组织、维持机体的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该系统过度激活会造成人体自身正常组织的损伤,导致炎症性疾病,引起血 管扩张,增加血管通透性,使局部或全身发生水肿,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 清热解毒药的抗炎特点恰恰就是抑制炎症早期的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渗出、水肿等。清热解毒类药物在防治重症非典型肺炎(SARS)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报道,补体系统激活的超敏反应也参与了SARS的发病机制。 因此,可以推论,清热解毒药的作用之一很可能就是通过抑制补体的过度激 活来缓解急性感染性疾病的炎症和发热症状。本文从具有体外抗补体活性的传统清热解毒中药鱼腥草入手,确定了鱼腥草的抗补体活性部位,明确了鱼腥草的小 分子抗补体活性成分及部分活性化合物的作用靶点,并以体内模型验证了活性部位鱼腥草总多糖和另一清热解毒中药新疆紫草总多糖对补体相关疾病的防治作用,同时对抗补体活性测定方法应用于中药质量评价进行了探讨。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鱼腥草抗补体活性部位的确定通过评价各批次补体的效价,确定临界补体浓度,采用体外细胞溶血法考察了中药鱼腥草不同部位的抗 补体活性。结果发现鱼腥草总多糖(CH50=0.092±0.020 mg/ml, AP50=0.221±0.017 mg/ml)和乙酸乙酯萃取物(CH50=0.378±0.029 mg/ml, AP50=0.571± 0.061 mg/ml)抗补体活性较好(n=3);强于石油醚萃取物(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高浓度促进溶血),和正丁醇部位(CH50=1.324±0.102 mg/ml, AP50=2.084±0.147 mg/ml) (n= 3)。 2.鱼腥草乙酸乙酯部位抗补体活性成分从鱼腥草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化

超声波提取鱼腥草总黄酮及鉴别

超声波提取鱼腥草总黄酮及鉴别 作者:黄锁义,万承俊,邹永芳,李容 【关键词】超声波提取;,,鱼腥草;,,总黄酮;,,鉴别 摘要:目的为充分利用鱼腥草植物资源,探讨鱼腥草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波乙醇浸提法从鱼腥草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测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C=6.48%,回收率为102.4%,其纯度和产率均较高。结论该方法采用全物理过程,无任何污染,是提取鱼腥草黄酮类物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超声波提取;鱼腥草;总黄酮;鉴别 The Extra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otal Flavanone from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by Ultrasonic Wave Abstract:Objective In order to make use of the resources of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the extraction identification of total flavanone of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was approached.MethodsThe flavonoids were extracted by ethanol as the solvent from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with ultrasonic wave and ethanol extraction .Using spectrophotometry to extract and check the flavanone of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ResultsThe content of the total flavanone of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was C=6.48% and the rate of recovery was 102.4%.ConclusionThe outcome and the purity of the flavanone are all very high .This

折耳根的功效与作用

折耳根的功效与作用 折耳根又叫鱼腥草,是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干燥水上部分。折耳根是药食两用的食品,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折耳根的功效与作用。 折耳根的基本介绍 折耳根,又名鱼腥草。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干燥水上部分。名见《名医别录》。唐苏颂说:"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关中谓之菹菜,叶有腥气,故俗称:鱼腥草。"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收,洗净,阴干用或鲜用。除具有食用价值外,鱼腥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作用,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报道称,鱼腥草是惟一在原子弹爆炸点能颃强再生的中药材。鱼腥草具有抗辐射作用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且无任何毒副作用,不仅适用于空勤人员,也适用于经常接近辐射源的人员,如X光机和电脑操作人员,以及常看电视的人群。电脑一族必吃的防辐射食物。 折耳根的营养价值 1、折耳根有特异气味,营养价值较高;含有蛋白质、脂肪和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同时含有甲基正壬酮、羊脂酸和月桂油烯等。 2、鱼腥草主含挥发油,癸酰乙醛鱼腥草素等多种成份,对各种致病杆菌、球菌、流感病毒、钩端螺旋体等有抑制抗菌作用,并能提高人体免疫调节功能。 3、所含钾盐、槲皮甙均有利尿作用。 味辛,性微寒;归肺、膀胱、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排脓消痈,利尿消肿通淋的作用。主治肺热喘咳,肺痈吐脓,喉蛾,热痢,疟疾,水肿,痈肿疮毒,热淋,湿疹,脱肛等病症。临床广泛用于治疗肺炎、咯血、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感冒发烧、肺癌、宫颈糜烂、肾病综合征、鼻炎、化脓性中耳炎、流行性腮腺炎等。 临床实践证明,鱼腥草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慢性气管炎、慢性宫颈炎、百日咳等均有较好的疗效,对急性结膜炎、尿路感染等也有一定疗效。另外,鱼腥草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加白细胞吞噬能力,具有镇痛、止咳、止血,促进组织再生,扩张毛细血管、增加血流量等方面的作用。 折耳根的选购 茎上有节,叶子互生,心脏形,花小而密,结蒴果。茎和叶有鱼腥气。腐烂、变质、有异味的不宜购买。

鱼腥草的利用价值与开发状况.

第一章鱼腥草的利用价值与开发状况 鱼腥草的利用价值 鱼腥草 (HouttuyniacordataThunb, 学名蕺菜, 各地名称不一, 俗称有侧耳根、猪鼻孔、臭草、芩草等,属三白草科蕺菜属,是宿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茎叶搓 碎后有鱼腥味,故名鱼腥草。原产于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及云、贵、川等地,野生在田埂和路沟旁。鱼腥草主要以嫩茎叶和地下茎供作蔬菜食用, 全株可鲜用或晒干入药。鱼腥草已经被国家卫生部正式确定为“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极具开发潜力的资源之一,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鱼腥草历来为野生植物。上世纪 40年代初, 开始进行人工栽培。近年来, 由于需求量不断增加, 逐渐为人们所重视, 现已发展成为一种商品性蔬菜。第一章鱼腥草的利用价值与开发状况鱼腥草的利用价值鱼腥草 (HouttuyniacordataThunb, 学名蕺菜, 各地名称不一, 俗称有侧耳根、猪鼻孔、臭草、芩草等,属三白草科蕺菜属,是宿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茎叶搓碎后有鱼腥味,故名鱼腥草。原产于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及云、贵、川等地,野生在田埂和路沟旁。鱼腥草主要以嫩茎叶和地下茎供作蔬菜食用, 全株可鲜用或晒干入药。鱼腥草已经被国家卫生部正式确定为“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极具开发潜力的资源之一,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鱼腥草历来为野生植物。上世纪 40年代初,开始进行 人工栽培。近年来,由于需求量不断增加,逐渐为人们所重视,现已发展成为一种商品性蔬菜。 (一鱼腥草的食用价值 1.营养物质丰富鱼腥草是药食一体植物,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研究表明,在鱼 腥草的化学成分中:每 100克干品中含蛋白质 5. 26克、脂肪 2. 41克,碳水化合物 67. 5克,还含有钙、磷、铁元素,以及维生素 C 、维生素 B 。、维生素 E 和多种氨基酸。此外,鱼腥草还含有鱼腥草素 (一种挥发油等物质。 · 1’鱼腥草营养好,全株可以食用。其食用的方法很多,可凉拌、炒食、做汤或腌渍,能制作多种具有独特风味的菜肴。

大棚鱼腥草栽培技术

摘要:结合略阳县鱼腥草大棚栽培的推广经验,阐述鱼腥草特征、特性,介绍鱼腥草大棚栽培技术,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鱼腥草;人工繁殖;大棚栽培 鱼腥草,属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根、茎、叶有鱼腥味,故名鱼腥草,俗称折耳根,地下茎匍匐生长,嫩茎叶及肥嫩的根茎凉拌或煮汤后味道鲜美,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化食顺气、镇痛、止咳、驱风、健胃等功效,并能预防流感、肺炎、湿疹等多种疾病[1]。 大棚栽培鱼腥草,667m2产肥嫩的根茎1000~1600kg,按市场平均价5元/kg计算,收入5000~8000元。现将鱼腥草特征特性及大棚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植物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1.1 植物学特征 鱼腥草植株高15~40cm,地下茎匍匐生长,白色。茎上部直立,基部伏生,紫红色,无毛。叶互生,心形,长3~8cm,宽4~6cm,先端急尖,全缘,老时上面微带紫色,下面紫红色,两面除叶脉外均无毛;叶柄长1~3cm,常有疏毛;托叶膜质,披针形,基部与叶柄连合成鞘状。穗状花序生于茎上端与叶对生,长1~3cm,基部有4片白色花瓣状总苞,长1~2cm,花小而密,两性,无花被,苞片线形;雄蕊3枚,花丝细长,雌蕊由3个下部合生的心皮组成,子房上位,花柱分离。蒴果壶形,顶端开裂。种子卵圆形。花期5~6月,果期9~10月。 1.2 生物学特性 鱼腥草原生于低湿洼地、水沟边、田埂,对水分要求较高,整个生长期都要求有充足的水分;在温暖阴湿环境下生长较好,怕霜冻,地下茎较耐寒,在-15℃以下可越冬,12℃开始萌发,生长适温16~25℃;以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为好。 2 选地搭棚 2.1 地块选择 选择平坦、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耕层深厚、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良好、肥力适中的沙壤土。 2.2 搭棚 搭建钢管大棚,坐北朝南,长30~40m、宽6.5m、高2m。 2.3 繁育种苗 4~5月,将野生鱼腥草根状茎剪成8~10cm长、具有2~3个以上腋芽的小段,并留须根。在苗床里按行距20~25cm,开5~8cm深的浅沟,将剪好的根茎按8~10cm株距排放于沟中,盖土6~10cm,适时遮荫,保持苗床湿润,15~20天后出苗。 3 整地、施肥及播种 3.1 精细整地 彻底清除杂草及前茬作物根、茎和枯叶,深耕晒垡,深度25~30cm。播种时,深翻耙平,做到地块疏松、平整。 3.2 高畦栽培 根据大棚的走向,在棚内起4个长10m、高20~25cm、宽1.2m、间距40cm的畦,畦面开4条宽15cm、间距20cm、深10~15cm的播种沟。 3.3 施足基肥 667m2需腐熟牛粪、鸡粪等农家肥5000~8000kg、草木灰150~200kg、磷钾复合肥100~150kg。将腐熟有机肥和磷钾复合肥混匀后直接施在播种沟内,然后盖2~3cm厚的土,整平后播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