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_胡汝晓
鱼腥草的中药属性和药理作用

鱼腥草的中药属性和药理作用鱼腥草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之功能。
下面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鱼腥草的中药属性和药理作用。
鱼腥草的中药属性入药部位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干燥水上部分。
性味归经性味:性微寒,味苦。
归经:归肺经、膀胱、大肠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25克,不宜久煎;或鲜品捣汁,用量加倍。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
禁/宜人群1.虚寒症及阴性外疡忌服。
2.《名医别录》:多食令人气喘。
3.孟诜:久食之,发虚弱,损阳气,消精髓。
炮制方法去净杂质,除去残根,洗净切段,晒干。
地理分布鱼腥草生长于阴湿处或山涧边,常可在野地、路旁、庭园树下等较阴湿的地方发现,大片蔓生。
该植物中国南方各地较常见。
功能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
主治热淋主肺痈吐脓;痰热喘咳;喉哦;热痢;痈肿疮毒;热淋。
鱼腥草的药理作用1.提高免疫力鱼腥草可以增强WBC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备解素,在治疗慢性气管炎时,合成鱼腥草素可使患者WBC对白色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明显提高,血清备解素明显升高。
家兔每日肌肉注射鱼腥草素8mg。
连续给药3天后,血清中备解素也明显升高,鱼腥草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感染性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2.抗菌作用鱼腥草中提得一种黄色油状物,对各种微生物(尤其是酵母菌和霉菌)均有抑制作用,对溶血性的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也有作用,人工合成的癸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称为合成的鱼腥草素。
合成的十二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称为新色腥草素,体内外实验对多种细菌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耐青霉素MIC为62.5-80mcg/ml,对流感杆菌为1.25mg/ml。
普拜氏液体培养基上对结核杆菌H37RY株为16mcg/ml。
在改良的苏通氏半固体培养基上则为25mcg/ml,其钾盐为12.5mcg/ml。
3.抗病毒作用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鱼腥草煎剂(l:10)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1株有抑制作用,并能延缓孤儿病毒ECHO11的生长。
鱼腥草银柴胡的作用与功效

鱼腥草银柴胡的作用与功效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和银柴胡(Scutellaria baicalensis)是两种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拥有许多重要的作用和功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鱼腥草和银柴胡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的功效。
一、鱼腥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1. 化学成分鱼腥草含有许多化学成分,包括香豆素、黄酮类化合物、酚酸类化合物等。
其中,香豆素类化合物包括木香烯、鱼腥草酮等;黄酮类化合物包括芦丁、异鼠李素等;酚酸类化合物包括儿茶酸、咖啡酸等。
2. 药理作用(1)抗菌作用:鱼腥草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具有抑制作用,特别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病原菌有抑制作用。
(2)抗病毒作用:鱼腥草对多种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包括流感、肠道病毒等。
(3)抗氧化作用:鱼腥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可以减轻机体内自由基引起的损伤。
(4)抗炎作用:鱼腥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组织损伤。
(5)免疫调节作用:鱼腥草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6)抑菌剂作用:鱼腥草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对多种致病菌有杀菌作用。
3. 临床应用(1)呼吸系统感染:鱼腥草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对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有显著疗效,如支气管炎、肺炎等。
(2)消化系统感染:鱼腥草对胃肠道感染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适用于消化道感染、痢疾等。
(3)皮肤感染:鱼腥草具有抗菌作用,可以用于皮肤感染、湿疹、疱疹等皮肤病的治疗。
(4)免疫调节:鱼腥草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适用于免疫力低下、易感染的人群。
(5)抗过敏:鱼腥草具有抗过敏作用,可以用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的治疗。
二、银柴胡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1. 化学成分银柴胡主要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包括黄芩苷、扁柏酮等。
此外,银柴胡还含有黄酮甙、生物碱等其他化合物。
2. 药理作用(1)抗炎作用:银柴胡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组织损伤。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泽耳根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泽耳根鱼腥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又称泽耳根、马齿苋,属于苋科马齿苋属的植物。
它在中国的使用历史已有上千年,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相关记载。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广泛,不仅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还可以作为食用和饲料。
下面详细介绍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
一、鱼腥草的化学成分鱼腥草的化学成分非常丰富,其中包括有机酸、苷、酮类、树脂、挥发油等多种成分。
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鱼腥草素(chenopodium amaranticlori bolus),它具有强烈的鱼腥味。
此外,鱼腥草还含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二、鱼腥草的药理作用鱼腥草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主要包括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
以下是鱼腥草的主要药理作用:1. 抗菌作用:鱼腥草含有多种抗菌物质,对许多致病菌具有很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特别对一些耐药菌也有一定的效果。
可以用于治疗感冒、肺炎、肠炎等疾病。
2. 抗炎作用:鱼腥草中的鱼腥草素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
能够用于治疗关节炎、牙龈炎、皮肤炎等炎症性疾病。
3. 抗氧化作用:鱼腥草中的一些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自由基,减缓细胞老化,有助于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4. 抗肿瘤作用:鱼腥草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的作用,可以用于辅助治疗肿瘤。
5. 降血压、护肝、止血等作用:鱼腥草还可以降低血压、保护肝脏、止血等。
三、鱼腥草的临床应用鱼腥草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以下方面:1. 治疗呼吸道疾病:鱼腥草能够杀灭和抑制呼吸道病原微生物,对感冒、咳嗽、喉炎、哮喘等疾病有明显的疗效。
2. 治疗泌尿系统疾病:鱼腥草对泌尿系感染疾病如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等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3. 辅助治疗肿瘤:鱼腥草可辅助化疗、放疗,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力,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
4. 改善皮肤疾病:鱼腥草能够改善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皮肤病,并能增强皮肤的抵抗力。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及配方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及配方鱼腥草(Herba Houttuyniae)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理效应。
它在中医学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感冒、咳嗽、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同时也具有一些抗菌、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并提供一些常用的配方供读者参考。
一、鱼腥草的营养成分鱼腥草富含多种有益成分,包括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糖类、氨基酸、维生素C、维生素E、微量元素等。
其中,挥发油是鱼腥草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炎等作用。
二、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1. 抗菌作用:鱼腥草具有广谱的抗菌能力,可以有效抑制多种致病菌的生长,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
这使得它成为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的良好选择。
2. 抗炎作用:鱼腥草具有较强的抗炎能力,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引起的肿胀、红肿、疼痛等症状。
它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发挥抗炎效果。
3. 抗过敏作用:鱼腥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过敏作用。
黄酮类物质可以抑制过敏反应的发生,减少过敏原引起的过敏症状,如鼻炎、过敏性皮炎等。
4. 解毒作用:鱼腥草对多种毒物有解毒作用,可以中和毒素、排毒清热、抗氧化等。
它能帮助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在有毒物质暴露后起到保护作用。
5. 抗肿瘤作用:鱼腥草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具有抗癌作用。
它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有效预防和治疗多种癌症。
6. 免疫调节作用:鱼腥草中的多种成分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它可以提高白细胞数量,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调节淋巴细胞的活性等,对提升免疫功能起到积极作用。
7. 抗氧化作用:鱼腥草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它可以清除自由基、减缓细胞老化、维护细胞健康,预防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
三、常用的鱼腥草配方1. 鱼腥草鲜叶茶配料:鲜鱼腥草叶适量,清水适量。
鱼腥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鱼腥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肖 娟,向安萍,张年凤(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慢性病岳阳市重点实验室,湖南岳阳414000)[关键词] 鱼腥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doi :10.3969/j.issn.1008-8849.2022.11.022[中图分类号] R2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8849(2022)11-1563-05[通信作者] 向安萍,E -mail :952920454@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课题(19C1863)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蕺菜草本植物的新鲜全草以及地上干燥部分,主要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区域,如江浙、两湖、两广、安徽、四川、福建、云南等地,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中药,被誉为“中药中的广谱抗生素”,是国家卫生部正式确定为药食两用的植物之一。
因其茎叶具有特殊腥气,故俗称其为“鱼腥草”。
在《名医别录》《本草纲目》《唐本草》《滇南本草》《闽东本草》《医林纂要》等医药著作中均有记载:其性寒凉,味甘辛、咸苦,微温,有小毒;可散热毒痈肿,治疮痔脱肛,疗蛇虫毒,治脚气,溃痈疽,去瘀血,补虚弱,消膨胀等。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鱼腥草具有解毒清热、消痈排脓、利尿消肿等功能,主要应用于治疗肺痈、热毒疮痈、热痢疟疾、湿疹疥癣、热淋白带等病症。
本文就中药鱼腥草所含的化学成分及其临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与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1 鱼腥草所含化学成分鱼腥草中所含的挥发油和黄酮类化合物为其主要药用成分。
此外,鱼腥草还含有生物碱、有机酸、脂肪酸等。
鱼腥草全株可食用,其营养成分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氨基酸、无机盐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等。
1.1 挥发油 鱼腥草中的挥发油占0.05%左右,1952年有学者从鱼腥草提取的挥发油中首次分离出被命名为“鱼腥草素”的“癸酰乙醛”,并明确其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
鱼腥草中癸酰乙醛的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14.53%,是其中的主要成分。
鱼腥草独特的鱼腥气,主要也是由于较高含量的癸酰乙醛所致。
专家讲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

专家讲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鱼腥草,又称细辛、南五味子,为菊科植物鱼腥草的整株或干燥根茎。
鱼腥草起源于东南亚地区,凭借其独特的药用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中药的研究日益深入,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认可与应用。
一、鱼腥草的营养成分鱼腥草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包括挥发油、鞣质、矿物质、皂素、生物碱、多糖、黄酮类化合物以及各类维生素等。
其中,它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挥发油,包括芳樟醇、三甲基硫醇等。
这些活性成分使得鱼腥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药理作用。
二、鱼腥草的药理作用1. 抗菌消炎作用鱼腥草具有较强的抗菌和消炎作用。
研究发现,鱼腥草对多种常见的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此外,鱼腥草还具有较强的抗病毒能力,对人类常见的一些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如流感病毒、乙肝病毒等。
2. 抗氧化作用鱼腥草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和维生素C等抗氧化物质,能够清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反应的发生,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研究表明,鱼腥草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3. 抗过敏作用鱼腥草具有一定的抗过敏作用,可以抑制变态反应和过敏炎症的发生。
研究发现,鱼腥草中的挥发油成分具有抑制过敏原介导的细胞变态反应的能力,能够减少过敏症状和炎症反应的发生。
4. 抗肿瘤作用鱼腥草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以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调节免疫系统等多种机制来发挥作用。
研究表明,鱼腥草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包括乳腺癌、肺癌、胃癌等。
5. 改善循环系统鱼腥草可以改善人体的循环系统,具有降低血脂、降压、增强心脏功能等作用。
研究发现,鱼腥草中的活性成分对血管具有扩张作用,能够改善血液循环,降低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的风险。
以上只是鱼腥草的一部分药理作用,其实鱼腥草还有很多其他的药理作用,如降血糖、抗凝血、抗肌肉痉挛等。
由于鱼腥草含有较多的活性成分,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谨慎,遵医嘱使用,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中药鱼腥草 鱼腥草的中药属性和药理作用

中药鱼腥草鱼腥草的中药属性和药理作用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鱼腥草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之功能。
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鱼腥草的中药属性和药理作用。
鱼腥草的中药属性入药部位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干燥水上部分。
性味归经性味:性微寒,味苦。
归经:归肺经、膀胱、大肠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25克,不宜久煎;或鲜品捣汁,用量加倍。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
禁/宜人群1.虚寒症及阴性外疡忌服。
2.《名医别录》:多食令人气喘。
3.孟诜:久食之,发虚弱,损阳气,消精髓。
炮制方法去净杂质,除去残根,洗净切段,晒干。
地理分布鱼腥草生长于阴湿处或山涧边,常可在野地、路旁、庭园树下等较阴湿的地方发现,大片蔓生。
该植物中国南方各地较常见。
功能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
主治热淋主肺痈吐脓;痰热喘咳;喉哦;热痢;痈肿疮毒;热淋。
鱼腥草的药理作用1.提高免疫力鱼腥草可以增强WBC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备解素,在治疗慢性气管炎时,合成鱼腥草素可使患者WBC对白色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明显提高,血清备解素明显升高。
家兔每日肌肉注射鱼腥草素8mg。
连续给药3天后,血清中备解素也明显升高,鱼腥草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感染性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2.抗菌作用鱼腥草中提得一种黄色油状物,对各种微生物均有抑制作用,对溶血性的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也有作用,人工合成的癸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称为合成的鱼腥草素。
合成的十二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称为新色腥草素,体内外实验对多种细菌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耐青霉素MIC为/ml,对流感杆菌为/ml。
普拜氏液体培养基上对结核杆菌H37RY 株为16mcg/ml。
在改良的苏通氏半固体培养基上则为25mcg/ml,其钾盐为/ml。
3.抗病毒作用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鱼腥草煎剂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1株有抑制作用,并能延缓孤儿病毒ECHO11的生长。
鱼腥草的成分作用与功效

鱼腥草的成分作用与功效鱼腥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和民间药方中。
其学名为Houttuynia cordata Thunb.,属于鼠尾草科、鱼腥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鱼腥草的成分复杂多样,包含有机酸、挥发油、甾醇、黄酮、多糖、生物碱、多肽等活性物质。
这些成分在体内起到不同的作用,具有很多功效和药理作用,并广泛用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等方面。
一、鱼腥草的主要成分鱼腥草的主要成分包括有机酸、挥发油、黄酮类物质、甾醇类物质、生物碱、多糖、多肽等。
有机酸是指富含羧基的有机化合物,其主要成员包括丙二酸、柠檬酸、琥珀酸等。
鱼腥草中含有较高含量的有机酸,具有抗氧化、抑菌、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挥发油是鱼腥草中的重要成分,包括挥发性酚类、醛类、醇类、萜类等,具有杀菌、抑菌、镇痛、抗炎作用。
黄酮类物质是鱼腥草的活性成分之一,包括儿茶素、异黄酮、黄酮醇等。
黄酮类物质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
甾醇类物质主要指固醇类,包括β-谷甾醇、大黄酸、鱼腥草甾醇等,具有消炎、镇痛、抗病毒等作用。
生物碱是指一类含有碱性氮原子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包括咖啡因、生物碱、烟草碱等。
鱼腥草中的生物碱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
多糖是鱼腥草中的重要成分,包括葡聚糖、阿拉伯糖醛酸等,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等功效。
多肽是由两个或多个氨基酸组成的化合物,鱼腥草中含有多种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等作用的多肽。
二、鱼腥草的主要作用与功效1. 抗菌消炎:鱼腥草中的挥发油成分具有抗菌作用,能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
同时,其多糖成分和黄酮类物质也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炎作用。
因此,鱼腥草在传统中药中被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方面。
2. 抗病毒:鱼腥草中的黄酮类物质和生物碱成分具有抗病毒作用,能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研究表明,鱼腥草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等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EFG25;4H2 ,Q ./XFGANK/X N-F Y-FSIYKD YQSBQ/F/NA K/X YDI/IYKD B-KGSKYQDQ;IYKD Z./YNIQ/ ZQG XF[FDQBI/; HQ.NN.J/IK YQGXKNK GKNIQ\ /KNDJ1 I2;18=: ,-F Y-FSIYKD YQSBQ/F/NA K/X B-KGSKYQDQ;IYKD FZZFYNA QZ HQ.NN.J/IK YQGXKNK KGF A.SSKGI]FX 0J GF[IF^I/; N-F GKGIQ.A GFNKNFX DINFGKN.GFA1 #2:<7;: ,-F Y-FSIYKD YQSBQ/F/NA I/ HQ.NN.J/IK YQGXKNK KGF YQSBDF_2 K/X N-F YDI/IYKD B-KGSKYQDQ;IYKD Z./YNIQ/ QZ HQ.NN.J/IK YQG\ XKNK IA ;QQX1 PN -KA K ZF^ KX[FGAF GFKYNIQ/A1 08957<:489 HQ.NN.J/IK YQGXKNK IA K/ F_YFDDF/N GFAQ.GYF ^IN- B-KGSKYQDQ;IYKD Z./YNIQ/ K/X FXI\ 0DF [KD.F1 )*+ ,-%.#( HQ.NN.J/IK YQGXKNKW Y-FSIYKD YQ/ANIN.F/NAW B-KGSKYQDQ;IYKD FZZFYNA 鱼 腥 草 为 三 白 草 科 多 年 生 草 本 植 物 蕺 菜 !"#$$#%&’( )"*+($( 紫蕺、 猪鼻孔、 九节莲等, 其新鲜 ,-./01 的带根全草 2 又名侧耳根、 植株破碎后有刺鼻的腥臭味, 广泛分布于我国中部、 东南及西南各 省区 2 尤以湖南、 湖北、 四川、 江苏等省居多。 鱼腥草富含蛋白质、 油 脂、 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2 营养价值很高 2 是常用的野生蔬菜之一 3 * 4 , 同时具有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 利尿通淋的功效 2 中医应用于肺痈 吐脓、 痰热喘咳、 热痢、 热淋、 痈肿疮毒等病症 , 因此被国家卫生
38 4
水溶性多糖: 鱼腥草多糖主要由葡萄糖、 果糖、 阿拉伯糖组成, 并含有少量的半乳糖、 木糖、 鼠李糖等 3 *8 4 。 金属元素及盐类 3 *# 4 : 鱼腥草含常规元素 RK2 )K2 O2 M; 及微量 元素 M/2 TF2 ).2 U/2 MQ2 EF 等, 同时还含有氯化钾 ? V)D @ 、 硫酸钾 ? V! E=+ @ 等盐类。 其他成分 3 *$ 4 : 鱼腥草每 *## ; 鲜茎叶含 蛋白质 !1 !9 ; 及脂肪 #1 + ;。 " !" # 药理作用 抗菌作用 鱼腥草中的癸酰乙醛为抗菌的有效成
3! 4
已测 定的 黄酮 类有 8 较大, 分别为 *( :8# $; < ; 和 89 ":8 $; < ; 3$ 4 。 种, 即槲皮素 7 " 7 = 7 " 7 ’ 7 半乳糖 7 : 7 = 7 " 7 ’ 7 葡萄糖苷 2 山萘酚 7 " 7 = 7 " 7 ’ 7 3 ! 7 > 7 吡喃鼠李糖 ? * " $ @ 4 吡喃葡萄糖 苷 ?!@2 槲皮苷2 金丝桃苷2 槲皮素 7 " 7 = 7 ! 7 ’ 7 鼠李糖 7 : 7 = 7 " 7 ’ 7 葡萄糖苷 3 : 4 。 有机酸: 鱼腥草含绿原酸、 棕榈酸、 亚油酸、 油酸、 硬脂酸、 癸 酸、 十烷酸、 天门冬氨酸、 马兜铃酸、 辛酸等 3 ( 4 , 同时还含有天冬氨酸 ( 、 谷 氨酰胺 ( 、 丝 氨酸 ( 、 组氨酸 ( 、 甘 氨酸 ( 、 &AB) CD.) EFG) HIA) CDJ) 、 丙氨酸( 、 精氨酸( 、 酪氨酸( 、 缬氨酸 苏氨酸( ,-G) &DK) &G;) ,JG) ( 、 甲硫氨酸( 、 苯丙氨酸( 、 异亮氨酸( 、 亮氨酸 LKD) MFN) O-F) PDF ) ( 、 赖氨酸 ( 和脯氨酸 ( 等 *$ 种氨基酸 3 9 4 。 >F.) >JA) OGQ) 甾醇类: 鱼腥草含豆甾醇、 菜豆醇、 菠菜醇、 豆甾醇 7 " 7 谷甾酸、 菜子甾醇等 3 *# 7 ** 4 。 + 7 烯 7 "2 $ 7 二酮、 生物碱: 鱼腥草含蕺菜碱、 顺式 7 R 7 ? + 7 羟基苯乙烯基 @ 苯甲酰胺、 反式 7 R 7 ? + 7 羟基苯乙烯基 @ 苯甲酰胺、 阿朴酚生 物碱 3 *! 4 。
摘要: 目的 了解鱼腥草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现状, 以合理利用鱼腥草。 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 对鱼腥草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 行了较全面的综述。 结果 鱼腥草化学成分复杂, 含有多种对人体有效的物质, 药理作用广, 并且毒副作用低。 结论 鱼腥草是一种既具有广 极具开发潜力。 泛的药理活性2 又具有食用价值的植物资源, 关键词: 鱼腥草;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 #"$%& #"$"’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黄酮类: 鱼腥草茎与叶总黄酮的含量相差
项目编号: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项目编号: ! 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课题, !##$%&’#(&#( ; !##!)%**+## 。
中国药业 !"#$% &"%’(%)*+,#)%-.
・!"・
Hale Waihona Puke 药学专论分 # 对卡他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流感杆菌、 肺炎双球菌和金黄色葡 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大肠杆菌、 痢疾杆菌、 伤寒杆菌及孢 体外抑菌试验也表明, 鱼腥草挥发油对 子丝菌等也有抑制作用 $ %& ’ 。 金黄色葡萄球菌、 八叠球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对大肠杆菌有抑制 作用 $ %( ’ 。 !" ! 抗病毒作用 鱼腥草对多种病毒都有抑制作用。 鱼腥草挥发油对甲、 乙型流 感病毒和腮腺炎病毒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鱼腥草乙酸乙酯提取 鱼腥草蒸馏液对甲型 物对甲、 乙型流感病毒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 %) ’ 。 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 !* ’ 。 !" # 增强机体免疫力 鱼腥草能明显促进白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体外试验 表明, 合成鱼腥草素能促进脾切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提高迟发型超敏反应强度, 明显提高血清溶血素水平, 增加外周血 $ !% ’ ) ( 淋巴细胞 ! + 乙酸萘酯酶 ,-,. 阳性百分率 。 合成鱼腥草素能 提高脾切除小鼠的 增强脾切后淋巴结的功能及调节 / 细胞亚群, 特异性、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 !! ’ 。 !" $ 抗过敏、 镇咳作用 鱼腥草油能明显拮抗慢反应物质 0 121 + , 3 对豚鼠离体回肠 和离体肺条的作用 # 静脉注射能拮抗 121 + ,, 增加豚鼠肺溢流的 作用 # 并能明显抑制致敏豚鼠回肠痉挛性收缩和对抗组胺 # 表现有 良好的抗过敏作用; 另一方面 # 鱼腥草油能明显拮抗乙酰胆碱对呼 吸道平滑肌的作用 $ !4 ’ 。 !" % 抗炎作用 鱼腥草对多种致炎剂引起的炎症渗出和组织水肿均有明显的 抑制作用 # 能显著降低小鼠耳肿胀和大鼠足肿胀程度 # 降低小鼠腹 腔毛细血管通透性; 同时 # 鱼腥草可抑制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 应 # 延长热痛反应潜伏期 # 拮抗甲醛致痛作用 # 提示鱼腥草对炎症 性疼痛反应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 !" ’ 。 鱼腥草煎剂对大鼠甲醛性足 肿胀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 # 能够抑制浆液渗出 # 促进组织再生和伤 口愈合 $ !5 ’ 。 合成鱼腥草素灌胃对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 角叉菜胶致 大鼠足肿胀、 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均有显著抑制 且这种作用不依赖于垂体 + 肾上腺皮质系统, 而与抑制炎 作用 $ !6 ’ , 症介质前列腺素 .( 及 121 + , 有关 $ !& ’ 。 78.) !" & 利尿作用 鱼腥草馏出液灌流蟾蜍肾, 能使毛细血管扩张, 加速血液流动 和增强尿液分泌, 具有利尿作用 $ !( ’ 。 ! 毒副作用 《 本草纲目 》 称鱼腥草有 “ 小毒 ” 临床上出现个别 # 其毒性极低。
01234567 089:;4;<29;: 69= >16?365878@4567 ABB25;: 8B C8<;;<D946 58?=6;6
!# ,#-’("./ 0 / 1’(" 2’&345’0 / 6(& 78"#9’&0 / 78(" :#&5&30 / 1’5 2’&3%(&; / 1’5 <(=’&3. / :# >(&*"&30
!""# 年第 $% 卷第 # 期 烦躁、 面色苍白、 四肢厥冷、 神志不清, 经抢救均未致死。 尽管这 4 例不良反应发生于体质较弱的妇女和儿童, 即过敏反应可能是由 患者的过敏体质引起, 但这仍说明以口服为主的传统中草药转化 为注射液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这一方面要求医师在首次用药 时充分考虑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及观察注射液的透明度, 另一方面 也要求中草药的药理研究者和制药厂共同努力, 提高中草药注射 液的安全性。 作者简介: 胡汝晓 ( %)&& + ) # 男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为微生物资源利用; 赵武能, 本文通讯作者 # ( 电子信箱 ) DE;FGH:;I JKGL? MK9; N:OPQI 9E:R? MEEJ? ;OD? M;。 参考文献:
!""# 年第 $% 卷第 #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