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地下害虫群体增长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
小麦虫害

生活习性
麦长管蚜:喜光照,较耐氮素肥料和潮湿,
多分布在植株上部,叶片正面,特嗜穗部。
小麦拔节期开始危害,抽穗后蚜量急剧
上升,并大多集中穗部为害,乳熟期达到危
害高峰。
生活习性
禾缢管蚜:喜湿怕光,嗜食茎秆、叶鞘,故 多分布于植株下部的叶鞘、叶背,甚至根茎 部分。小麦拔节期开始危害,穗期危害加重, 密植麦田危害严重,有时会上升到穗部危害。
太空6号、荷农98-3、襄麦25、皖麦36、皖麦38、
丰抗38
表现感虫和高感虫的品种125个
周麦18、周麦23、豫麦18、豫麦48、洛麦21、中麦12
号、洛旱2号、长旱58 、长武134 、西科麦2号、郑麦
二、吸浆虫回升原因分析
• 6、大型农机跨区作业,增加了吸浆虫 大范围扩散机会 • 河北、河南小麦吸浆虫的重灾区主要位 于京珠高速或107国道附近的地区。
三、田间调查取样技术
幼虫测报方法-淘土 春季或秋季每块调查田等距取 10cm×10cm×15cm
国标样方的7个土样,
混均匀后从中取
1/7的土样进行淘土
– (在路边喷5-7米宽的药带进行保护)
药剂防治
• 抽穗扬花期防治
–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30克 –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克混配30ml菊酯类农 药,兑水40-50升喷雾 – 40%乐果乳油600-800倍液 – 3%啶虫眯乳油2000-3000倍液 – 0.2%苦参碱水剂300-400倍液喷雾 – 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对天敌安全
• 麦蚜、麦蜘蛛、条斑叶蝉等在干旱年份常造成 损失达30~50%;
• 地下害虫造成小麦缺苗断垄。 • 因此,有效地防治小麦害虫的为害,对于小麦 的保产增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小麦病虫害发生趋势分析及预防

土 壤 ,促进 麦 根 下扎 ,可减 轻 土 传病 害 和后 期 生 理
病 害 的 发生 。对 小麦 根 腐 病 和全 蚀 病 发 生较 重 的 地
块 ,可 与油 菜 、大 蒜 、豌豆 、甘薯 、棉 花等 非 禾 本 科 作 物 轮 作 ,以减 少 病 原 菌 在土 壤 中的 积 累 。
2. 3 测 土配 方施 肥 通 过 测 土 配 方 施 肥协 调 1.
种 业 导刊 , 0 1 第 8期 21 年
J u n l f S e d sr i e o r a e d I u ty Gu d o n
小 裹 病 密 客 发 生 趋 势 分 析 及 预 防
李 南
( 遂平 县农 业局 ,河 南 遂平 4 3o 6 1 o)
摘 要 : 通 过 对驻 马店 市 近 几年 小麦 病 虫 害发 生状 况 的调 查 , 分析 了小 麦 病 虫 害 发 生趋 势 ,结
近年来 ,驻马店 市部分县区小麦土传花叶病的
收 稿 日期 :2 l —0 l 01 6 6
作 者 简 介 :李
南 (99 ) 1 7 ,男,河南遂平 人 ,助理农艺 师,主要从事 农业 技术推广工作 。
・
24 ・
李 南 小麦病虫害发生趋势分析及预防 发生呈上升之势 , 小麦土传花叶病主要危害冬小麦 。
致 在 部分 地 块 发生 严 重 ,使 小 麦提 前 枯死 ,形 成大 面积 白穗现 象 ,造成 小 麦减 产 。 1 3 地 下害 虫发生 数 量 回升 . 驻 马 店市 小 麦地 下 害 虫主 要 有 蛴螬 、蝼 蛄 和 金
针 虫三 大 类 。2 0世纪 9 0年 代 驻 马店 市 麦 田蛴 螬 发
用 5 %辛 硫磷 乳 油 2 0 0 ml 合 灌水 进 行防 治 , 0 5 ~3 0 结
小麦染上虫害怎么办?小麦常见虫害的防治方法

小麦染上虫害怎么办?小麦常见虫害的防治方法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有着很好的种植效益。
而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受到虫害侵染,如蚜虫、红蜘蛛、蛴螬等,将严重影响到小麦的生长以及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当引起重视。
那么,小麦染上虫害怎么办?现将小麦常见虫害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小麦蚜虫小麦蚜虫俗称油虫、腻虫、蜜虫,是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可对小麦进行刺吸危害,影响小麦光合作用及营养吸收、传导。
小麦抽穗后集中在穗部危害,形成秕粒,使千粒重降低造成减产。
全世界各麦区均有发生。
主要危害麦类和其他禾本科作物与杂草,若虫、成虫常大量群集在叶片、茎秆、穗部吸取汁液,被害处初呈黄色小斑,后为条斑,枯萎、整株变枯至死。
防治方法:合理布局作物,冬、春麦混种区尽量使其单一化,秋季作物尽可能为玉米和谷子等;选择一些抗虫耐病的小麦品种,造成不良的食物条件。
播种前用种衣剂加新高脂膜拌种,可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冬麦适当晚播,实行冬灌,早春耙磨镇压。
作物生长期间,要根据作物需求施肥、给水,保证NPK和墒情匹配合理,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雨后应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在孕穗期要喷施壮穗灵,强化作物生理机能,提高授粉、灌浆质量,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60%吡虫啉格猛FS、20%乐麦拌种,以减少蚜虫用药次数、早春及年前的苗蚜,使用25%大功牛和除草剂一起喷雾使用、穗蚜使用25%大功牛噻虫嗪颗粒剂和5%瑞功微乳剂混配或单独使用。
二、麦蜘蛛麦蜘蛛别名红蜘蛛、火龙、红旱、麦虱子等,主要危害小麦、大麦、豌豆、苜蓿、杂草,麦蜘蛛春秋两季为害麦苗,成、若虫都可为害,被害麦叶出现黄白小点,植株矮小,发育不良,重者干枯死亡。
防治方法:采用轮作倒茬,合理灌溉,麦收后浅耕灭茬等降低虫源;在春小麦返青后,选当地发生较重的麦田进行调查,随即取5点,每点查33厘米,下放白塑料布或盛水的盆,轻拍麦株,记载落下虫数,当平均每33厘米行长幼虫投200头以上,上部叶片20%面积有白色斑点时,应进行药剂防治;喷粉可用3%混灭威粉剂或用1.5%乐果粉剂每亩1.5~2公斤;喷雾50%马拉硫磷2000倍,亩施75公斤药液;毒土40%乐果乳油每亩75克拌20公斤细土,撒在田间,48小时效果在80%以上。
小麦地下害虫防治技术

种植业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等是小麦的主要地下害虫,在全国麦区均有发生。
就全国范围来说,当前蛴螬的发生和为害有明显上升的趋势。
地下害虫的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结合开展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 1.水旱轮作和适期浇水。
水旱轮作是一种有效降低虫口密度的重要措施。
在小麦抽穗后,受害田出现白穗时浇水可迫使蛴螬下迁减轻对小麦为害,秋末进行冬灌,水量越大蛴螬死亡越多。
2.施肥。
蛴螬能在腐殖质中生活,未腐熟的肥料利其生长,施底肥时不施未经腐熟的肥料。
氨水对蛴螬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返青麦田,每亩沟施18%氨水25公斤~30公斤很有效。
3.其他。
播种前深耕、多耙地、清除田间及地边杂草、合理轮作可有效压低虫口密度。
物理防治 1.灯光诱杀。
火把、白炽灯、日光灯、汞灯、黑光灯均可,以后两种为好。
2.性诱杀。
地里挖坑,坑中放盆、盆中有水,盆中放5个雌虫。
3.毒饵诱杀。
地下害虫具有明显的化学趋性,利用炒香的饼粉、麦麸和米糠等加拌敌百虫、辛硫磷,傍晚撒在麦田间,即可取得较好的防效。
化学防治:1.种子处理。
适于防治苗期活动为害的蛴螬。
50%~70%辛硫磷500毫升,加水10倍配成药液与500公斤麦种混合均匀。
晾干(不要晒干)后播种,防治效果99%,药效25天。
2.土壤处理。
在播种前,将药剂均匀喷洒在地面,然后耕翻或用圆盘耙将药剂与土壤混匀。
在播种时,将药剂以颗粒剂的形式与种子混播或药剂与肥料混合后于播种时沟施或穴施。
3.地上施药防治成虫。
在金龟子出土期间的田埂、地边聚集活动的地方,喷撒1.5%乐果粉或2.5%的敌百虫粉,每亩1公斤~2公斤。
取20厘米~30厘米长的榆、杨、槐带叶枝条,将基部泡在内吸药液久效磷或乐果中,药液浓度30倍~50倍,10余小时后取出树枝捆成把,插入田间或堆放诱杀。
适用范围:适合全国小麦种植地区推广应用。
注意事项:药剂拌种时,用药量不要太大,以免有异味引起地下害虫拒食。
农技小麦地下害虫防治技术农民文摘年第期。
小麦病虫害综合预防和主要技术措施论文

小麦病虫害的综合预防和主要技术措施小麦重大病虫防治处置率90%以上;病虫总体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占防治面积的15%以上,其中高产创建示范片、病虫防控示范区实现全覆盖;扩大生态治理示范与推广面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针对“两病三虫”重点发生区域,抓住关键时期、关键技术,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加强种子包衣、生态治理等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做好小麦条锈病菌源区治理和暴发性、突发性病虫应急防治,确保全年防控目标的实现。
一、综合预防开春后,小麦处于返青至拔节期,此期是小麦全蚀病、纹枯病、根腐病、丛矮病、黄矮病等的危害盛期,也是麦蜘蛛、地下害虫和杂草的危害盛期。
因此开春后要做好小麦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加强健身栽培,预防病虫草害要把栽培措施与控制病虫害有机地结合起来,适期划锄、追肥和浇水等,以提高小麦对多种病害的抗御能力。
适期划锄还可铲除杂草。
大力推行化学除草对秋冬季不能开展化学除草的,要抓住春季2月下旬至3月中旬小麦返青后的防治适期,及时开展化学除草。
以双子叶杂草危害为主的麦田可选用5.8%麦喜乳油每亩10ml或20%使它隆乳油每亩50~60ml;以单子叶杂草危害为主的麦田可选用3%世玛乳油每亩25~30ml,对茎叶喷雾防治;双子叶杂草和单子叶杂草混合发生的可用以上药剂混合防治。
搞好病虫药剂防治近年来,以纹枯病为主的小麦根病发生严重,对小麦的产量影响较大,特别是对高产地块的小麦产量影响更大。
小麦纹枯病防治技术关键是一拌一喷,即播种期药剂拌种和返青期喷药。
然而在小麦纹枯病防治中,存在着轻视返青期的喷雾防治,或防治时间偏晚的情况,这是造成防效差的主要原因。
因此,要重视返青期的防治,把握好防治适期,根据病虫害防治指标,选用合适药剂开展防治,大力应用杀虫剂与杀菌剂混合施药剂技术,实行科学防治。
二、穗期病虫害防治小麦穗期是麦蚜、一代蚜虫、吸浆虫、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叶枯病、赤霉病和颖枯病等多种病虫集中发生期和为害盛期,以麦蚜发生面积最大,为害最重。
浅谈小麦病虫害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2 0 1 3 年第8 期( 下半月)
浅谈 小麦病 虫害发生及综合 防治技术
王 彬
( 河南省尉 氏5 0 0)
[ 摘 要】 小麦是我 区种植 区域最 广 ,产量 最 高的基础粮 食作 物 ,就 我 区而言 ,小麦 的种植 面积常年 保持在 1 1 0万亩左 右 。 近 年 来 ,随 着政府扶 持 力度 的加 大,我 区小麦 的产 量和质 量都 有一 个较 大幅度 的提 高。但在 小 麦的 生长 过程 中,各种 病 虫 害 的发 生依 旧是 严重制 约小麦产 量和质 量的重 要 因素 之一 。 【 关 键词】 小麦 病 虫害 综合 防治 措施
【 中图分 类号】 ¥ 4 3 5 . 1 2
一
【 文献 标识码 】 B
【 文 章编号】 1 0 0 3 —1 6 5 0( 2 0 1 3 ) 0 8 — 0 1 3 4 一 O 1
前 言 根据 我省小 麦种植 的实 际情 况 ,在 防治 小麦病 虫 害过程 中, 应 该充分考 虑到 我区的 土壤和各 阶段 的气候状 况 。 坚持 以 预防 为主 , 以后期治 理为辅 。与此 同时 , 在对 小麦 的病 虫害进 行防治 时 , 要根 据不 同的病 虫害情 况采取 不 同的防 治措施 , 对 于各种 化学农 药的选 用要慎 之又慎 。本 文主 要通 过对 防止小 麦病 虫害的几 点措施 加 以阐述 , 旨在提 高小麦 的产 量和质 量 , 最终实 现农 民增收 的 目的 。
同时 , 在小 麦种植 过程 中 , 要尽 量避 免将在 同一区域 大 面 积种植 同一 品种的小 麦 。 在 小麦种植 区域较 广 的区域 , 应 该选 择不 同的 良种 , 并合 理布局 其种植 区域 , 进而 减少 小麦病 虫 害 的发 生面积 。 除此之 外 , 在 小麦病 虫害 的多发 区和重病 区还应 根据 土壤 的实际情 况 , 套种 绿肥 。 采取 多品种小 麦混种 的方 法 也是 控制小 麦病 虫害发生发 展的 重要措施 之一 。
小麦常见的虫害及治疗方式

小麦常见的虫害及治疗方式
在种植小麦的时候,如果没有及时的杀虫的话,很容易使得小麦产生病虫害,那么,今天本人就来说说,小麦常见的病虫害以及它的防治方式。
麦蜘蛛以若虫、成虫吸食麦叶汁液,受害叶上出现细小白点,后麦叶变黄,麦株矮小,严重的全株干枯。
解决办法:使用阿维·哒螨灵或1.8%阿维菌素1000倍
+2.5%联苯菊酯800倍选择中午时间叶面喷雾。
金针虫幼虫在土中取食播下的种子、萌出的幼芽、菜苗的根部,致使作物枯萎致死,造成缺苗断垄,甚至全田毁种。
解决办法:
(1)用含吡虫啉、噻虫嗪、克百威成分的拌种剂拌种或使用噻虫嗪、吡虫啉、毒死蜱成分的颗粒剂在播种时进行土壤处理。
(2)虫害发生后使用毒死蜱、辛硫磷、高效氯氟氰菊酯进行灌根处理或将喷雾器喷头拧掉,直接对着根部喷施。
线虫受害小麦幼苗矮黄,根系短,分叉,后期根系被寄生呈瘤状,露出白亮及暗褐色粉粒状胞囊。
苗期侵染对产量影响较大。
一旦发生,
难以防治。
解决办法:在小麦播种期用阿维菌素、噻唑膦、克线磷颗粒剂进行土壤处理。
以上就是小麦常见的病虫害以及防治方式,在种植小麦的时候,要注意给小麦进行除虫,要时常注意小麦生长情况避免小麦长出病虫害,加大种植损失。
小麦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小麦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摘要:近年来,随着先进科学技术的有效推广和应用,单位面积内的小麦主的产量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但从总体情况来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幅度相对较小,其中病虫害高发是威胁产量品质提升的一个主要因素。
很多农民群众在长时间病虫害防控过程中一直坚持传统的防治模式,不注重综合防治,化学药物使用不合理,经常使用高毒高残留等药物,使得病原的耐药性显著增强,造成了严重的药物残留,危及到粮食安全。
所以就需要我们认真探讨现阶段小麦病虫害防治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为农民群众构建综合性的防控体系,确保病虫害防治的效果。
关键词: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1小麦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1.1防治时间掌握不到位现阶段基层地区的很多农民群众在小麦病虫害防治期间,普遍存在防治盲目性、随意性的情况,不能够掌握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造成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低下,进一步加重了病虫害的发生流行,威胁到小麦产量和品质,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例如,针对某些土传病害需要种植户在早春季节就采取措施进行防控,因为这类病害具有较强的潜伏期,发病初期症状不是很明显,一旦错过最佳的防控时机,出现群体发病之后再采取措施进行防控难度会增大,会面临较大的产量损失。
而对于某些害虫要确保其数量达到防治标准之后,才能够进行药物防治,否则不科学的药物使用行为一方面会杀死害虫天敌,使得病虫害防治难度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还会因为重复用药、大剂量用药造成虫害耐药性显著增强,影响到防控成效。
1.2农药使用不规范基层地区的很多农民群众在化学药物使用过程中都存在诸多不规范、不科学之处,由于受到文化素质的影响,在选择农药是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不能够严格阅读药物使用说明书,也不能够掌握药物的使用范围和使用剂量,盲目地听信销售和广告。
由于药物的选择针对性较差,导致了整体的防护效果不佳,逐渐陷入到越使用药物防治,病虫害越严重的怪圈。
另外,很多农民群众认为多种类使用药物、大剂量使用药物,能够在短时间内消灭病虫害,这种极端的用药方式,一方面会造成病原的耐药性显著增强,另一方面还会造成小麦体内严重的药物残留,影响到小麦的产量和使用安全,造成小麦的质量不达标,危及到消费者的身体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麦地下害虫群体增长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小麦地下害虫是造成小麦减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小麦地下害虫群体增长是导致小麦病虫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小麦地下害虫群体增长原因
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方法对保障小麦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生态环境因素
小麦地下害虫的群体增长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气候、土壤、植被等因素都会影响地
下害虫的生长繁殖。
气候干燥少雨时期,会导致土壤中的湿度降低,不利于小麦地下害虫
的生存,从而影响害虫的数量增长。
2. 农作物连作
农户为了追求高产,常常会进行单一作物的连作,这样容易滋生害虫。
小麦地下害虫
因在相同土壤中进行繁殖,使得害虫数量急剧增加。
3. 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直接影响了小麦的生长发育,同时也会影响小麦地下害虫的繁殖。
过度施用
化肥会导致土壤中有害物质增多,不利于小麦地下害虫的天敌生存,从而使害虫数量激
增。
4. 病害虫威胁
小麦地下害虫的数量增多与病害虫的威胁息息相关。
病害虫的大量滋生也会使得小麦
地下害虫的天敌大量死亡,从而造成害虫数量迅速增加。
5. 抗性品种少
现在农民常采用优质高产的小麦品种,这些小麦品种在抗病方面抵抗力较弱,易受害
虫侵害,造成害虫数量的增加。
二、小麦地下害虫防治方法
1. 合理施肥
农户在施用化肥时,应该合理施肥,避免过度施肥,同时要注意有机肥与化肥的配比,以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减少害虫滋生。
2. 种植抗性品种
小麦品种的选择对于害虫防治至关重要。
选择抗性品种,能够减少小麦病害虫的滋生,从而减少害虫数量的增长。
3. 科学施药
对小麦地下害虫的防治,可以采用化学农药,尤其是在害虫数量增长较快时,可使用
专门的杀虫剂进行防治。
但在使用农药时,要保证科学用药,防止对环境及人体造成伤
害。
4. 合理耕作
农户在地里耕作时,要注意合理深耕,翻耕,松土等方式,减少害虫的滋生,有效控
制害虫数量的增长。
5.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对小麦地下害虫防治的一种有效方法。
可以引入天敌,比如天敌虫类、鸟
类等,来帮助控制害虫的数量增长。
小麦地下害虫群体增长是导致小麦减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们应该从生态环境、种植
结构、耕作制度等方面综合考虑,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做到科学田间管理,合理使用化
学农药和生物防治,种植抗性品种,保证小麦的健康生长,保障小麦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