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2021-2022学年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有答案)
2021年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唐宋时期是中国正统诗文发展的高峰,从唐至今,诗文选本有一两千种。
现存的一两千种唐宋诗文选本,可分为唐诗选本、唐文选本、唐诗文选本、宋诗选本、宋文选本、宋诗文选本、唐宋诗选本、唐宋文选本八类。
这八类选本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但当代的整理研究工作却相对滞后。
从学术价值来说,一是保存文献之功。
以唐人选唐诗为例,不少中小诗人的作品因选本才得以留存至今。
如刘眘虚诗,《全唐诗》存13首;陶翰诗,《全唐诗》存17首;元结《箧中集》收沈千运等7位诗人诗24首。
有些家族性、地域性的选本,辑佚的材料更为丰富。
这些选本中还有大量异文,可供参考,如《河岳英灵集》中的李白诗,就有不少异文,有的对研究李白诗歌有重要意义。
二是批评史价值。
选本对具体作品的选择具有鲜明的倾向性,著名的选本有引导性——引导一个时代或一段时间文学发展的走向,如清人王士祯选《唐贤三昧集》,倡导“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于是清空淡远的诗歌流行一时;沈德潜选《唐诗别裁集》,首重“鲸鱼碧海”“巨刃摩天”之风,兼及王士祯之说,于是平和厚重之风流行。
通常选本都有一篇或数篇序言,有的还有跋文,唐宋选本也不例外,这些序跋文或为选者自撰,或为师友所撰,作者常常在文中发表议论,许多重要的学术观点即产生于此。
如殷璠《<河岳英灵集>序》主张“声律风骨”兼备,姚铉《<唐文粹>序》认为“止以古雅为命,不以雕篆为工”,等等,无不对当时文坛产生重要影响。
唐宋诗文选本中有大量评点材料,如《河岳英灵集》评李白“白性嗜酒,志不拘检”,评高适“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均被后世奉为圭臬。
又如南宋吕祖谦的《古文关键》,被称为我国“现存评点第一书”,开古文评点之先河。
明清两朝,诗文评点蔚成风气,唐宋诗文无疑是评点家关注的主要对象。
上海市2021-2022学年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2021-2022学年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含答案)上海市2021-2022学年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一、默写与文常1.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况《劝学》)(2)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
(屈原《________》)(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可怜白发生”与雄奇壮阔的梦境对比,写梦醒后悲凉冷酷的现实处境,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以同样手法写同样情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组2.按要求选择。
(1)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同学们在家积极参与线上学习,对联社的同学引名联以共勉,其中最恰当的一联是()A.虽有此不乐,既来之则安之。
B.厚性情,薄嗜欲;直心思,曲文章。
C.天下奇观看尽,不如书卷好;世间滋味尝来,无过菜根香。
D.门前莫约频来客,座上同观未见书。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大楼”不能取代“大师”,这是目前大家谈得比较多的,我想补充的是,“学问”不等于“精神”,。
学校办得好不好,除了,还得看。
过去常说“教书育人”,不是没道理的。
①这所大学教师及学生的精神状态②好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有明显的精神印记③办大学,必须有超越技术层面的考虑④可以量化的论文、专利、获奖等A.③①②④B.④②③①C.③②④①D.③④①②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文学的个人经验与“他者”格非①什么是“他者”?学理论肯定知道胡塞尔的现象学,以及所谓的“现象学的还原”。
“他者”是一个哲学概念,但是我不打算从哲学史给大家描述从康德到胡塞尔,到尼采,到海德格尔这整个过程。
我想跟大家举一些非常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他者”。
②大家都经常照镜子,镜子本身反映的是客观的,但我们在照镜子的时候,看到的图像是主观的,是自我与它“合谋”的,是欲望化的产物。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II)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正确填涂在答题卡上,条形码贴好。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目涂黑。
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以乐为法,以乐治国,在今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
因为,依现代观念,能用来治国者须具国家强制力,而音乐只属娱乐人、教育人、感化人的艺术门类。
然而,中国古代的四大“法”——礼、乐、政、刑,它们都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都是治国工具。
《礼记·乐记》中对这四种“工具”分工讲得极为清楚:“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
礼、乐、政、刑,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礼记·乐记》把“礼乐”置于优先位置,把“刑”放在最末位,正是儒家重礼乐、“德主刑辅”、“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思想的集中体现。
《尚书大传》记载,周公“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王,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成王”。
《礼记·明堂位》也说:“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颂度量而天下服。
”这两种记载清楚表明,周公用以治国的根本大法,首要工具只是礼与乐。
以乐治国即为乐治。
具体讲,乐治是指用“良乐”作用于人,使人心理发生良性的变化,从而促使人们行为规范、有序、和谐;使天、地、人合为一体,达到安人宁国,顺应自然的境界。
《史记》中曾对乐治原理有精辟论述:“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
上海市杨浦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海市杨浦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一、积累运用(10分)1.(5分)按要求填空。
(1),枉用相存。
(曹操《》)(2),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原《离骚》)(3)子路认为千乘之国可能遇到的两个治国困境是,。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二.按要求选择。
(5分)2.(2分)下列选项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这是革除科技馆积弊沉疴的最有效方法。
B.丰子恺作为文人画家,其作品星罗棋布,至今都是学界的热门话题。
C.报道中的难民筚路蓝缕,忍饥挨饿,但他们仍然坚持着,盼着回家。
D.文学作品一旦被读者逐字逐句考据,就会变得支离破碎、不忍卒读。
3.(3分)将下列6句话依次排列,语意连贯的一项是()①合于礼就是做得对,对就是合式的意思。
②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
③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
④礼和法相异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
⑤礼不需要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的是传统。
⑥从行为规范说,礼和法律无异,都是行为规范。
A.②③④①⑤⑥ B.②⑤③⑥①④ C.③⑥②⑤①④ D.③①⑥④②⑤二、阅读(70分)4.(16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元宇宙的虚与实周丰①元宇宙指自然宇宙背后还存在一个数字(影子)宇宙,即所谓的数字平行宇宙。
元宇宙的核心是信息,是一个信息的世界,信息由数据构成。
然而,数据的创造者是人,这就意味着,在元宇宙里,人类自己扮演造物主,在自然世界无法实现的各类创新欲望,在虚拟的元宇宙世界中都可以得到充分的表现。
“因此,人类似乎实现了超越自然宇宙的限制,在数字宇宙中充分发挥人的各种创造性,并追求人类的自由。
”②如果说元宇宙是“把人从桎梏中解放出来了”,那么,这个“解放”其实包含两个方面:物质与感知。
元宇宙的本质特征是全沉浸式的虚拟,因此,元宇宙首先“解”开的是感知对象的物质实在性,我们的感知对象不再是物质对象,而是数据虚拟对象,可以说,数据具有唯一性和虚拟性,凭借着“0”和“1”两个代码,数据能够塑造任何形式的对象,某种程度上讲,数据就是人的想象的可视化。
2021届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届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百合花茹志鹃一九四六年的中秋。
这天打海岸的部队决定晚上总攻。
我们文工团创作室的几个同志,就由主攻团的团长分派到各个战斗连去帮助工作。
大概因为我是个女同志吧!团长对我抓了半天后脑勺,最后才叫一个通讯员送我到前沿包扎所去。
通讯员撒开大步,一直走在我前面。
一开始他就把我撩下几丈远。
我想喊他等等我,却又怕他笑我胆小害怕;不叫他,我又真怕一个人摸不到那个包扎所。
我开始对这个通讯员生起气来。
哎!说也怪,他背后好像长了眼睛似的,倒自动在路边站下了。
但脸还是朝着前面。
没看我一眼。
等我紧走慢赶地快要走近他时,他又蹬蹬蹬地自个向前走了,一下又把我摔下几丈远。
我实在没力气赶了,索性一个人在后面慢慢晃。
没有赶上他,但双脚胀痛得像火烧似的。
我向他提出了休息一会后,自己便在做田界的石头上坐了下来。
他也在远远的一块石头上坐下,把枪横搁在腿上,背向着我,好像没我这个人似的。
凭经验,我晓得这一定又因为我是个女同志。
我着恼地带着一种反抗情绪走过去,面对着他坐下来。
这时,我看见他那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顶多有十八岁。
他见我挨他坐下,立即张皇起来,好像他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局促不安,掉过脸去不好,不掉过去又不行,想站起来又不好意思。
我拼命忍住笑,随便地问他是哪里人。
他没回答,脸涨得像个关公,讷讷半晌,才说清自己是天目山人。
原来他还是我的同乡呢!……我们到包扎所,已是下午两点钟了。
来了一个乡干部,好像是说什么被子的事,要我们自己去借。
我这时正愁工作插不上手,便自告奋勇讨了这件差事,怕来不及就顺便也请了我那位同乡。
我们先到附近一个村子,进村后他向东,我往西,分头去动员。
不一会儿,我已写了三张借条出去,借到两条棉絮,一条被子,手里抱得满满的,心里十分高兴,正准备送回去再来借时,看见通讯员从对面走来,两手还是空空的。
2021-2022学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2022学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0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中国是学习的高手。
某种程度上,_________。
技术水平并不决定经济的成功。
实际上,_________,而不是相反。
_________,事实恰恰相反,_________。
①没有一个初创者是为了拥有新技术而选择创业②技术创新是企业家驱动的经济发展的结果③创业的成功为开创新的技术应用场景提供了前提和可能④学习能力的快速积累确实揭示了中国经济成功的秘诀A. ④①②③B. ④②①③C. ②③①④D. ②①③④2.下面是某校校报记者为校艺术节文艺汇演草拟的简讯。
下列修改建议中,不恰当的一项是()五月的鲜花开遍校园,甜美的笑容洋溢着青春的色彩。
今天下午,我校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在大会堂隆重举行。
合唱《中国梦》、小品《中国人》、相声《我的青春我做主》、舞蹈《青春街舞》等节目轮番上场。
教师自编自演的三句半《同学,我要对你说》,在轻松诙谐的语言中流露出老师对我们的殷殷期望。
文艺汇演持续了两个小时,台下观众笑声不断,汇演反映出全校师生团结、向上的精神面貌,营造出活泼、和谐的校园氛围。
A. 需要添加一个标题。
B. 需要添加具体时间。
C. 需要概括汇演特征。
D. 需要描写节目细节。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1.0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什么是批评张定浩①什么是批评?一种深入人心且广为流布的观点,认为批评就是“好处说好,坏处说坏”,据说来自鲁迅。
1978年的《社会科学战线》发表过王永生、戴翊合著的《“批评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学习鲁迅关于文艺批评的论述与实践札记》一文,或许是这种“鲁迅批评观”的滥觞。
如今,四十年过去,这“八字真言”似乎始终成为套在“批评”这门行当头顶的符咒,必要的时候就念几声,立刻海晏河清....。
②但这未必是鲁迅的本意。
③考这八个字的出处,是在鲁迅1933年《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里,收入《南腔北调集》中,是应编辑之约,回顾自己十年前写小说的初衷、方法和得失,其中有一段谈到批评,这里不妨多引几行:还有一层,是我每当写作,一律抹杀各种的批评。
2021年杨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2021年杨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杨浦区2021届高三一模语文学科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2021年12月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7分)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曾江通讯员郑远)9月29日,2021中国艺术品产业创新暨艺术品投融资高峰论坛在北京宋庄召开,论坛上发布了中国文化产业智库研究中心出品、西沐主笔的《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年度研究报告[2021]》。
据悉,这是我国首份关于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的年度研究报告。
中国艺术品产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新的发展业态,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转型及上台阶、扩规模的前提与重要动力。
中国艺术品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是我国文化建设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
中国艺术品产业的发展,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相关的前沿理论与实践前沿为中国艺术品产业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支撑与引导,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研究、探索,《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年度研究报告》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出研究、编制与发布的。
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分为概述,艺术品市场与艺术品产业,中国艺术品产业的概念、构成、特点与意义,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趋势,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的阶段、规模与结构分析,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中国艺术品产业管理分析,中国艺术品产业支撑体系分析,对策与建议,结束语等十个部分。
报告全文十余万字。
报告反映,中国艺术品产业的体系构成,概括地讲也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大的类型:(1)书法艺术品产业;(2)美术艺术品产业;(3)工艺艺术品产业;(4)民间(非遗)艺术品产业;(5)古董杂项艺术品产业;(6)以版权为中心的衍生艺术品产业;(7)艺术品服务产业;(8)艺术品产业的支撑体系;(9)艺术品产业的生态体系。
中国艺术品产业的规模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即核心层、外围层与辐射层。
根据现有条件,研究报告仅对中国艺术品产业的核心层进行了相应的规模分析,据统计估算,2021年中国艺术品产业规模为8020亿元。
上海市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上海市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上师大附中2021学年第二学期月考高三年级语文学科(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自前世而固然。
(屈原《离骚》)(2)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古蜀国历史久远,详情难知,而今天三星堆遗址的开发,渐渐揭开了古蜀国文明的面纱。
(3)古诗中常出现“时”“空”对举文句,借时空的广远寄寓内心的慨叹,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是如此。
2.按要求选择(1)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寒风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大家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B.两会期间,政协委员们就住房、医疗、教育等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广开言路,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表现出强烈的参政议政热情。
C.处在三省交界处的这个小镇,是个典型的“三不管”地带,这里五方杂处、良莠不齐,一直是一个让人头疼的地方。
D.北京冬奥会所有比赛结束后,各大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勇夺9枚金牌、4枚银牌、2枚铜牌创下历史新高的新闻,该新闻迅速激发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凝心聚力注入了精神的力量。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决定性瞬间”是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摄影理论的核心,是世界上为数众多的现实主义摄影家及新闻摄影记者共同遵循的金科玉律。
它讲求的是被摄事物的形式和内容在某一时刻恰到好处地构成一幅和谐、达意的画面。
这一概念最早是在布列松1952年出版的摄影集《决定性瞬间》中提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认为在再小的事物上也能发现伟大的主题②这本书集中收入了他126张摄影作品③而在书中所有照片,都作为布列松自己实践的案例,来支撑这一摄影美学观念④在该书的前言中,布列松引用“世上万物皆有一个决定性的瞬间”来阐释自己的观点A.②④①③B.②①④③C.④②①③D.④③①②二、阅读(70分)(一)(1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杨浦区2021-2022学年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有答案)上海市杨浦区2021-2022学年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一、默写1.按要求填空。
⑴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⑵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想象天门打开后自己所见如仙府宫殿等瑰丽梦幻的空中之景。
⑶《荀子·劝学》中以木材和金属刀剑设喻,来证明学习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组按要求选择。
2.青年学生参观四行仓库,要引用名句赞扬英雄,以下合适的一项是()。
A.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D.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将人类一切有关自然界的有系统的知识都视为科学,。
但即使如此,上面的说法要成立也仍然有困难。
,他们之间无法进行谁“领先”的比较,。
只有当我们将“科学”和“技术”这两个概念混合成一个概念,即我们经常使用的、极富中国特色的“科技”一词,。
(江晓原《技术与发明》导言)①因为中国古代的科学发展与西方走的是不同的道路②那么中国古代毫无疑问是有科学的③如果我们使用最宽泛的“科学”概念④此时“中国曾经遥遥领先”的说法才有可能成立⑤就像我们无法在一个向东走和一个向南走的人之间进行谁“领先”的比较A.③②①⑤④B.①②③⑤④C.⑤④③①②D.③④⑤①②三、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成为一个人意味着什么?(节选)罗杰斯①常有人这样问我,“人们因为什么问题来咨询中心求助?”我以为,人们的问题包罗万象、错综复杂,但回答只有一个且非常简单。
在我看来,每一个人似乎都在心底深处反复自问:“我到底是什么人?我怎样才能接触到隐藏在表面行为下真正的我? 我如何才能真正变成我自己?”②当一个人因为自己的种种烦恼来咨询时,我发现首先最好是与他建立一种自由安全的关系。
我的目的是要了解存在于他内心世界里的感受方式,认识他的本来面目,并创造一种自由气氛,使他对自己的思想、感受和存在感到无拘无束,爱怎样就怎样。
在这种情况下,他会怎样利用这种自由呢?③他开始抛弃那用来对付生活的伪装、面具或扮演的角色。
他力图发现某种更本质、更接近于他真实自身的东西。
他发现,他在很多时候是按照自认为应该的那样去生活,而不是根据他本身的要求。
他常常感到自己只是应别人的需要而生存于世,他似乎根本没有什么自我,只是试图按照别人认为他应该的那样去思维、感受和行动罢了。
④在这一点上,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早在一百多年前就以他敏锐的心理学洞察力极其准确地描述了这种困境。
最常见的使人沮丧的情景是一个人不能根据其选择或意愿而成为他自己;但最令人绝望的则是“他不得不选择做一个并非自己本身的人”。
另一方面,“与绝望相反的情景就是一个人能够自由地真正成为他自己”,而这种自由选择正是人的最高责任。
当我在读他的著述时,我几乎觉得他曾听我们的咨询者描述过自我探索。
这种探索常常使人感到痛苦不安。
因为要除掉自己曾以为是真正自我的一部分的面具,这确是一种令人极度不安的经验。
不过,一旦人们有了思想、感受和存在的自由,他们便会朝着这一目标迈进。
当他充分体验到自己处于活生生的有机状态时所产生的各种情感后,他才能肯定他确实是他的真正自我的一部分,正如咨询者曾经体验过自怜、自恨和自爱等各种情感一样。
⑤我想再进一步谈谈关于情感体验的问题。
这种体验实实在在是对我们自身中未知因素的发掘。
我将尽力描述出这种现象,尽管它很难用任何明确的语言来表达。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各种各样数不胜数的原因使我们不能充分体会到自己的情感态度。
但是,一旦人们处于安全而自由的关系中时,他们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如实地获得种种体验。
在这些短暂的时刻里,体验者完全沉浸在他自己的恐惧、愤怒、柔情、妒嫉、狂怒、绝望、或信心、骄傲、敏感的柔情、使人不寒而栗的恐惧等情绪中。
⑥我从这类体验中渐渐懂得,人正是在这种时刻才接近他的本来面目,真正成为他自己。
如果一个人能够以自己清楚意识到的、公开的方式体验这些情感,那么他就已经体验到了他自己,体验到了他自己所具有的内在。
这时,他就真正成为他自己了。
⑦让我们就如何成为自己本身这一问题再作进一步的探讨。
所谓成为自己,就是要去发现存在于不断变幻的经验中的模式或内在秩序,而不是把经验纳入某种轨道,变成某种伪装或面目全非的结构。
“成为自己”的意思就是去发现存在于自己的感觉和反应中的统一与和谐。
真正的自我应该在一个人自己的经验中自然而然地找到,而不是强加。
他不再装着处处顺应别人,不再玩世不恭地否认一切情感,也不再披上理智的外衣,他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充满情感的、起伏变幻的生命过程。
一句话,他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人。
⑧我想有些人可能会问,“仅仅对我们说抛弃面具还不够,我们还要知道面具后掩蔽的是什么人?”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决非易事,尽管如此,我仍然可以根据我所治疗过的人来进行一些概括。
⑨首先,人们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变得比较开放地对待自己的经验。
当人们处于安适的关系中时,他们的防御戒备心和僵化态度往往会消失,而以更开放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经验。
他们变得更易了解源于自身机体内部的情感和态度,同时也变得更能认识周围的客观现实,而不是以先入之见去一味硬套。
他们能够看到,并非一切树木都是绿的,并非一切男子都像刻板的神父,并非一切女性都拒人千里,并非一切失败都证明自己毫无是处。
他们从新的环境中如实地获得证据,而不是曲解存在,使之符合早已持有的模式。
可以想见,一个人越是开放地对待其经验,他就越能够以现实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正视他的新环境,处理他所面临的新问题。
这就意味着他的信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可以容忍模糊,他可以接受对立的证据,而不封闭现实。
(本文选自林方主编《人的潜能和价值》)4.第④段中的“有机状态”在文中的含义是。
5.根据前文,分析作者是如何得出第④段划波浪线的句子这一结论的。
6.根据本文,以下哪句描述表现咨询者正在“成为他自己”()A.我对女儿很生气,就说不出对她的爱。
B.我常想克服自己在晚餐后产生的疲乏感。
C.我感觉自己受到严重的伤害,为此而内疚。
D.我拆掉曾筑起的防御后,发现里面还有大坝。
7.根据文意可以推断后文不包含以下哪一选项()A.信任自己的感性经验B.评判的基点源于自身C.愿意成为变化的过程D.良心监管本能的冲动8.概括文章写作思路。
四、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蛮子大妈普法之间已经正式宣战的时候,小蛮子的年纪正是三十三岁。
他从军去了,留下他母亲单独住在家里。
某一天,普鲁士的队伍到了。
有人把他们分派给居民去供养,人数的多寡是根据各家的贫富做标准的。
大家都晓得这个老太婆有钱,她家里派了四个。
那是四个胖胖的少年人,毛发是金黄的,胡子是金黄的,眼珠是蓝的,尽管他们已经熬受了许多辛苦,却依旧长得胖胖的,并且虽然他们到了这个被征服的国里,脾气却也都不刁。
这样没人统率地住在老太太家里,他们都充分地表示对她关心,极力设法替她省钱,教她省力。
早上,有人看见他们四个人穿着衬衣绕着那口井梳洗,那就是说,在冰雪未消的日子里用井水来洗他们那种北欧汉子的白里透红的肌肉,而蛮子大妈这时候却往来不息,预备去煮菜羹。
后来,有人看见他们替她打扫厨房,揩玻璃,劈木柴,削马铃薯,洗衣裳,料理家务的日常工作,俨然是四个好儿子守着他们的妈。
但是她却不住地记挂她自己的那一个,这个老太太,记挂她自己的那一个瘦而且长的、弯钩鼻子的,棕色眼睛,嘴上盖着黑黑的两撇浓厚髭须的儿子。
每天,她必定向每个住在她家里的兵问:“你们可晓得法国第二十三边防镇守团开到哪儿去了?我的儿子在那一团里。
”他们用德国口音说着不规则的法国话回答:“不晓得,一点不晓得。
”后来,明白她的忧愁和牵挂了,他们也有妈在家里,他们就对她报答了许多小的照顾。
她也很疼爱她这四个敌人;因为农人们都不大有什么仇恨,这种仇恨仅仅是属于高等人士的。
至于微末的人们,因为本来贫穷而又被新的负担压得透不过气来,所以他们付出的代价最高;因为素来人数最多,所以他们成群地被人屠杀而且真的做了炮灰;因为都是最弱小和最没有抵抗力的,所以他们终于最为悲惨地受到战争的残酷祸殃;有了这类情形,他们所以都不大了解种种好战的狂热,不大了解那种激动人心的光荣以及那些号称具有政治性的策略;这些策略在半年之间,每每使得交战国的双方无论谁胜谁败,都同样变得精疲力竭。
当日地方上的人谈到蛮子大妈家里那四个德国兵,总说道:“那是四个找着了安身之所的。
”谁知有一天早上,那老太太恰巧独自一个人待在家里的时候,远远地望见了平原里,有一个人正向着她家里走过来。
不久,她认出那个人了,那就是担任分送信件的乡村邮差。
他拿出一张折好了的纸头交给她,于是她从自己的眼镜盒子里,取出了那副为了缝纫而用的老光眼睛;随后她就读下去:蛮子太太,这件信是带一个坏的消息给您的。
您的儿子威克多,昨天被一颗炮弹打死了。
差不多是分成了两段。
我那时候正在跟前,因为我们在连队里是紧挨在一起的,他从前对我谈到您,意思就是他倘若遇了什么不幸,我就好当天告诉您。
我从他衣袋里头取出了他那只表,预备将来打完了仗的时候带给您。
现在我亲切地向您致敬。
第二十三边防镇守团二等兵黎伏启这封信是三星期以前写的。
她看了并没有哭。
她呆呆地待着没有动弹,很受了打击,连感觉力都弄迟钝了,以至于并不伤心。
她暗自想道:“威克多现在被人打死了。
”随后她的眼泪渐渐涌到眼眶里了,悲伤侵入她的心里了。
各种心事,难堪的,使人痛苦的,一件一件回到她的头脑里了。
她以后抱不着他了,她的孩子,她那长个儿孩子,是永远抱不着的了!保安警察打死了老子,普鲁士人又打死了儿子……他被炮弹打成了两段,现在她仿佛看见那一情景,教人战栗的情景:脑袋是垂下的,眼睛是张开的,咬着自己两大撇髭须的嘴巴,像他从前生气的时候一样。
他的尸首是怎样被人拾掇的,在出了事以后?从前,她丈夫的尸首连着额头当中那粒枪子被人送回来,那么她儿子的,会不会也有人这样办?但是这时候,她听见一阵嘈杂的说话声音了。
正是那几个普鲁士人从村子里走回来,她很快地把信藏在衣袋里,并且趁时间还来得及又仔仔细细擦干了眼睛,用平日一般的神气安安稳稳接待了他们。
他们四个人全是笑呵呵的,高兴的,因为他们带了一只肥的兔子回来,这无疑是偷来的,后来他们对着这个老太太做了个手势,表示大家就可以吃点儿好东西。
她立刻动手预备午饭了;但是到了要宰兔子的时候,她却失掉了勇气。
然而宰兔子在她生平这并不是第一次!那四个兵的中间,有一个在兔子耳朵后头一拳打死了它。
那东西一死,她从它的皮里面剥出了鲜红的肉体;但是她望见了糊在自己手上的血,那种渐渐冷却又渐渐凝住的温暖的血,自己竟从头到脚都发抖了;后来她始终看见她那个打成两段的长个儿孩子,他也是浑身鲜红的,正同那个依然微微抽搐的兔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