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函数图像应用题(带解析版答案)
一次函数应用题(讲义及答案). (1)

一次函数应用题(讲义)➢课前预习1. 一条公路旁依次有A,B,C三个村庄,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分别从A村、B村同时出发前往C村,甲、乙之间的距离s(km)与骑行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A,B 两村相距10 km;②出发1.25 h 后两人相遇;③出发2 h 后甲到达C 村庄;④甲每小时比乙多骑行8km.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 个B.2 个C.3 个D.4 个➢知识点睛一次函数应用题的处理思路:1.理解题意,梳理信息结合图象、文字信息理解题意,将实际场景与图象中轴、点、线对应起来理解分析.①看轴,明确横轴和纵轴表示的实际意义.②看点,明确起点、终点、状态转折点表示的具体意义,还原实际情景,提取每个点对应的数据.③看线,观察每段线的变化趋势(增长或下降等),分析每段数据的变化情况.2.辨识类型,建立模型①将所求目标转化为函数元素,借助图象特征,利用表达式进行求解;②将图象中的点坐标还原成实际场景中的数据,借助实际场景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3.求解验证,回归实际1➢精讲精练1.甲、乙两人在笔直的湖边公路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匀速步行2 400 米,先到终点的人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4 分钟,在整个步行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y(米)与甲出发的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甲步行的速度为60 米/分;②甲走完全程用了40 分钟;③乙用16 分钟追上甲;④乙走完全程用了30 分钟;⑤乙到达终点时,甲离终点还有300 米.其中正确的结论是.(填序号)2.一辆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辆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匀速行驶.设行驶的时间为x(小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千米),图中的折线表示从两车出发至快车到达乙地的过程中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结合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求线段AB 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以及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2)求a 的值;(3)出发多长时间,两车相距140 千米?3.甲、乙两台机器共同加工一批零件,一共用了6 小时.在加工过程中乙机器因故障停止工作,排除故障后,乙机器提高了工作效率且保持不变,继续加工.甲机器在加工过程中工作效率保持不变.甲、乙两台机器加工零件的总数y(个)与甲的加工时间x(h)之间的函数图象为折线OA-AB-BC,如图所示,结合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这批零件一共有个,甲机器每小时加工个零件,乙机器排除故障后每小时加工个零件;(2)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在整个加工过程中,甲加工多长时间时,甲与乙加工的零件个数相等?4.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依次有A,C,B 三地,甲、乙两人同时出发,甲从A 地骑自行车去B 地,途经C 地休息1 分钟,继续按原速骑行至B 地,甲到达B 地后,立即按原路原速返回A 地;乙步行从B 地前往A 地.甲、乙两人距A 地的路程y(米)与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结合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甲的骑行速度为米/分,点M 的坐标为;(2)求甲返回时距A 地的路程y 与时间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需要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甲从A 地出发,经过多长时间在返回途中追上乙?5.某工厂安排甲、乙两个运输队各从仓库调运物资300 吨,两队同时开始工作,甲运输队工作3 天后因故停止,2天后重新开始工作,由于工厂调离了部分工人,甲运输队的工作效率1降低到原来的;乙运输队在整个运输过程中工作效率保持2不变.甲、乙运输队调运物资的数量y(吨)与甲的工作时间x(天)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结合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a= ,b= .(2)求甲运输队重新开始工作后,甲运输队调运物资的数量y(吨)与工作时间x(天)的函数关系式;(3)直接写出乙运输队比甲运输队多运50 吨物资时x 的值.6.快、慢两车分别从相距480 千米路程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匀速行驶,先相向而行,途中慢车因故停留1 小时,然后以原速继续向甲地行驶,到达甲地后停止行驶;快车到达乙地后,立即按原路原速返回甲地(快车掉头的时间忽略不计),快、慢两车距乙地的路程y(千米)与所用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结合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慢车的行驶速度为千米/时,a= ;(2)求快车的速度和B 点坐标;(3)两车出发后几小时相距的路程为200 千米?请直接写出答案.⎨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1. D➢ 精讲精练1. ①②④2. (1)线段 AB 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 y = -140x + 280 ;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 280 千米;(2)a 的值为 210;(3)出发 1 h 或 3 h 时,两车相距 140 千米.3. (1)270,20,40;⎧50x (0 < x ≤1) (2) y = ⎪20x + 30(1 < x ≤3);⎪60x - 90(3 < x ≤ 6) (3)在整个加工过程中,甲加工 1.5 小时或 4.5 小时时, 甲与乙加工的零件个数相等.4. (1)240,(6,1200);(2) y = -240x + 2640 ;(3)甲从 A 地出发,经过 8 分钟在返回途中追上乙;5. (1)5,11;(2) y = 25x + 25 (5 ≤ x ≤11) ;(3)乙运输队比甲运输队多运 50 吨物资时,x 的值为 6 或 9.6. (1)60,360;(2) 快车的速度为 120km/h ,B 点的坐标为(4,0);(3) 两车出发14 h , 34 h 或14 h 时,相距的路程为 2009 9 3千米.。
一次函数图像应用题(路程类) - 副本

二.解答题(共18小题)1.小聪在学习时看到一则材料:甲、乙两人去某风景区游玩,约好在飞瀑见面,早上,甲乘景区巴士从古刹出发,沿景区公路(如图1)去飞瀑;同时,乙骑电动自行车从塔林出发,沿景区公路去飞瀑.设两人行驶的时间为t(小时),两人之间相距的路程为s(千米),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2所示,小聪观察、思考后发现了图2的部分正确信息:①两人出发1小时后第一次相遇;②线段CD 表示甲到达飞瀑后,乙正在赶往飞瀑途中时s随t的变化情况,…,请你应用相关知识,与小聪一起解决下列问题(1)求乙骑电动自行车的速度;(2)当甲、乙两人第一次相遇时,他们离飞瀑还有多少千米?(3)在行驶途中,当甲、乙两人之间相距的路程不超过1千米时,求t的取值范围.2.甲、乙两人分别开汽车和摩托车从A地出发沿同一条公路匀速前往B地,乙出发半小时后甲出发,设乙行驶的时间t(h),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为y(km),y与t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1)分别指出点E,F所表示的实际意义;(2)分别求出线段DE,FG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3)分别求甲、乙两人行驶的速度.3.小王骑车从甲地到乙地,小季骑车从乙地到甲地,两人同时出发,沿同一条公路匀速前进,小王的速度小于小李的速度,在出发2h时,两人相距36km,在出发4h时,两人又相距36km,设小王骑行的时间为x(h),两人之间的距离为y(km),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1)求线段AB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求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4.甲从M地骑摩托车匀速前往N地,同时乙从N地沿同一条公路骑自行车匀速前往M地,甲到达N地后,原路原速返回,追上乙后返回到M地.设甲、乙与N地的距离分别为y1、y2千米,甲与乙之间的距离为s千米,设乙行走的时间为x小时.y1、y2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1.(1)分别求出y1、y2与x的函数表达式;(2)求s与x的函数表达式,并在图2中画出函数图象;(3)当两人之间的距离不超过5千米时,能够用无线对讲机保持联系.并且规定:持续联系时间不少于15分钟为有效联系时间.求当两人用无线对讲机保持有效联系时,x的取值范围.5.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有A、B两地,甲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乙骑摩托车从B地到A地,到达A地后立即按原路返回,如图是甲、乙两人距B地的距离y (km)与行驶时间x(h)之间的函数图象,根据图象解答以下问题:(1)写出A、B两地之间的距离;(2)请问甲乙两人何时相遇;(3)求出在9﹣18小时之间甲乙两人相距s与时间x的函数表达式.6.某森林公园从正门到侧门有一条公路供游客运动,甲徒步从正门出发匀速走向侧门,出发一段时间开始休息,休息了0.6小时后仍按原速继续行走.乙与甲同时出发,骑自行车从侧门匀速前往正门,到达正门后休息0.2小时,然后按原路原速匀速返回侧门.图中折线分别表示甲、乙到侧门的路程y(km)与甲出发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根据图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甲在休息前到侧门的路程y(km)与出发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求甲、乙第一次相遇的时间.(3)直接写出乙回到侧门时,甲到侧门的路程.7.一列快车从甲地匀速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匀速驶往甲地.设一辆车先出发xh后,另一辆车也开始行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km,图中的折线表示y 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象解决以下问题:(1)慢车的速度为km/h,快车的速度为km/h;(2)求线段CD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求当x为多少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300km.8.已知A、B两地相距40km,甲、乙两人沿同一公路从A地出发到B地,甲骑摩托车,乙骑自行车,图中CD、OE分别表示甲、乙离开A地的路程y(km)与时间x(h)的函数关系的图象,结合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甲比乙晚出发小时,乙的速度是km/h;(2)在甲出发后几小时,两人相遇?(3)甲到达B地后,原地休息0.5小时,从B地以原来的速度和路线返回A地,求甲在返回过程中与乙相距10km时,对应x的值.9.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480km的A、B两地相向而行,乙车比甲车先出发1小时,并以各自的速度匀速行驶,途经C地,甲车到达C地停留1小时,因有事按原路原速返回A地.乙车从B地直达A地,两车同时到达A地.甲、乙两车距各自出发地的路程y(千米)与甲车出发所用的时间x(小时)的关系如图,结合图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乙车的速度是千米/时,t=小时;(2)求甲车距它出发地的路程y与它出发的时间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直接写出乙车出发多长时间两车相距120千米.10.甲船从A港出发顺流匀速驶向B港,行至某处,发现船上一救生圈不知何时落入水中,立刻原路返回,找到救生圈后,继续顺流驶向B港.乙船从B港出发逆流匀速驶向A港.已知救生圈漂流的速度和水流速度相同;甲、乙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相同.甲、乙两船到A港的距离y1、y2(km)与行驶时间x(h)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1)写出乙船在逆流中行驶的速度;(2)求甲船在逆流中行驶的路程;(3)求甲船到A港的距离y1与行驶时间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4)求救生圈落入水中时,甲船到A港的距离.10.一条笔直的公路上依次有A、B、C三地,甲、乙两车同时从B地出发,匀速驶往C地.乙车直接驶往C地,甲车先到A地取一物件后立即调转方向追赶乙车(甲车取物件的时间忽略不计).已知两车间距离y(km)与甲车行驶时间x (h)的关系图象如图1所示.(1)求两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2)填空:A、C两地的距离是:,图中的t=(3)在图2中,画出两车离B地距离y(km)与各自行驶时间x(h)的关系图象,并求两车与B地距离相等时行驶的时间.。
一次函数的应用题【图象型】

一次函数的应用题(图象型)(一)收费类型1随着地球上的水资源日益枯竭,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倡导节约用水.某市对居民生活用水按“阶梯水价”方式进行收费,人均月生活用水收费标准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人均月生活用水的吨数,表示收取的人均月生活用水费(元).请根据图象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该市人均月生活用水的收费标准是:不超过5吨,每吨按_____元收取;超过5吨的部分,每吨按_____元收取;(2)请写出与的函数关系式;(3)若某个家庭有5人,五月份的生活用水费共76元,则该家庭这个月用了多少吨生活用水?2今年我省部分地区遭遇干早,为鼓励市民节约用水,我市自来水公司按分段收费标准收费,右图反映的是毎月收取水费y(元)与用水量x (吨)之间的函数关系.(1)小聪家五月份用水7吨,应交水费元:(2)按上述分段收费标准,小聪家三、四月份分别交水费29元和19.8元,问四片份比三月份节约用水多少吨?3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为了增强居民的节水意识,某市自来水公司对居民用水采用以户为单位分段计费办法收费.即一月用水10吨以内(包括10吨)用户,每吨收水费a元;一月用水超过10吨的用户,10吨水仍按每吨a元水费,超过的部分每吨按b元(b>a)收费.设一户居民月用水y元,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求a的值,(2)若某户居民上月用水8吨,应收水费多少元?求b的值,并写出当x大于10时,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3)已知居民甲上月比居民乙多用水4吨,两家共收水费46元,求他们上月分别用水多少吨?4为增强公民的节约意识,合理利用天然气资源,某市自1月1日起对市区民用管道天然气价格进行调整,实行阶梯式气价,调整后的收费价格如表所示:每月用气量单价(元/m3)不超出75m3的部分 2.5超出75m3不超出125m3的部分a超出125m3的部分a+0.25(1)若甲用户3月份的用气量为60m3,则应缴费元;(2)若调价后每月支出的燃气费为y(元),每月的用气量为x(m3),y与x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求a的值及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在(2)的条件下,若乙用户2、3月份共用1气175m3(3月份用气量低于2月份用气量),共缴费455元,乙用户2、3月份的用气量各是多少?5某市出租车计费方法如图所示,x(km)表示行驶里程,y(元)表示车费,请根据图象回答下面的问题:(1)出租车的起步价是多少元?当x>3时,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2)若某乘客有一次乘出租车的车费为32元,求这位乘客乘车的里程.(二)行程类型1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一辆货车和一辆轿车先后从甲地出发向乙地,如图,线段OA表示货车离甲地距离y(千米)与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折线BCD表示轿车离甲地距离y(千米)与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请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轿车到达乙地后,货车距乙地多少千米?(2)求线段CD对应的函数解析式.(3)轿车到达乙地后,马上沿原路以CD段速度返回,求轿车从甲地出发后多长时间再与货车相遇(结果精确到0.01).2设甲、乙两车在同一直线公路上匀速行驶,开始甲车在乙车的前面,当乙车追上甲车后,两车停下来,把乙车的货物转给甲车,然后甲车继续前行,乙车向原地返回.设秒后两车间的距离为千米,关于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米/秒.3早晨,小刚沿着通往学校唯一的一条路(直路)上学,途中发现忘带饭盒,停下往家里打电话,妈妈接到电话后带上饭盒马上赶往学校,同时小刚返回,两人相遇后,小刚立即赶往学校,妈妈回家,15分钟妈妈到家,再经过3分钟小刚到达学校,小刚始终以100米/分的速度步行,小刚和妈妈的距离y(单位:米)与小刚打完电话后的步行时间t(单位: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下列四种说法:①打电话时,小刚和妈妈的距离为1250米;②打完电话后,经过23分钟小刚到达学校;③小刚和妈妈相遇后,妈妈回家的速度为150米/分;④小刚家与学校的距离为2550米.其中正确的个数是()个4一辆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一辆出租车从乙地开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两车距甲地的距离y千米与行驶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客车比出租车晚4小时到达目的地B.客车速度为60千米/时,出租车速度为100千米/时C.两车出发后3.75小时相遇D.两车相遇时客车距乙地还有225千米【4的变式题】一辆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一辆出租车从乙地开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设客车离甲地的距离为千米,出租车离甲地的距离为千米,两车行驶的时间为小时,、关于的函数图像如右图所示:(1)根据图像,直接写出、关于的函数关系式;(2)若两车之间的距离为千米,请写出关于的函数关系式;(3)甲、乙两地间有、两个加油站,相距200千米,若客车进入加油站时,出租车恰好进入加油站,求加油站离甲地的距离.5甲、乙两人在直线跑道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匀速跑步500米,先到终点的人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2秒.在跑步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y(米)与乙出发的时间t(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给出以下结论:①a=8;②b=92;③c=123.其中正确的是()6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车出发1小时后乙车出发,并以各自速度匀速行驶,两车相遇后依然按照原速度原方向各自行驶,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S(千米)与甲车出发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其中D点表示甲车到达B地,停止行驶.(1)A、B两地的距离----- 千米;乙车速度是;a= .(2)乙出发多长时间后两车相距330千米?7“五一节”期间,王老师一家自驾游去了离家170千米的某地,下面是他们家的距离(千米)与汽车行驶时间(小时)之间的函数图像,当他们离目的地还有20千米时,汽车一共行驶的时间是8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有A、B两地,甲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乙骑自行车从B 地到A地,到达A地后立即按原路返回,如图是甲、乙两人离B地的距离y(km)与行驶时x(h)之间的函数图象,根据图象解答以下问题:(1)写出A、B两地直接的距离;(2)求出点M的坐标,并解释该点坐标所表示的实际意义;(3)若两人之间保持的距离不超过3km时,能够用无线对讲机保持联系,请直接写出甲、乙两人能够用无线对讲机保持联系时x的取值范围.9周末,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到野外郊游.从家出发0.5小时后到达甲地,游玩一段时间后按原速前往乙地.小明离家1小时20分钟后,妈妈驾车沿相同路线前往乙地,如图是他们离家的路程y(km)与小明离家时间x(h)的函数图象.已知妈妈驾车的速度是小明骑车速度的3倍.(1)求小明骑车的速度和在甲地游玩的时间;(2)小明从家出发多少小时后被妈妈追上?此时离家多远?(3)若妈妈比小明早10分钟到达乙地,求从家到乙地的路程.(三)接水问题出水放水问题类型1一个有进水管与出水管的容器,从某时刻开始的3分内只进水不出水,在随后的9分内既进水又出水,每分的进水量和出水量都是常数.容器内的水量y(单位:升)与时间x(单位:分)之间的关系如图10所示. 当容器内的水量大于5升时,求时间x的取值范围.2一个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容器,单位时间内进出的水量都是一定的.设从某刻开始的4分钟内只进水不出水,在随后的8分钟内既进水又出水,得到时间(分)与容器内存水量(升)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求进水管和出水管每分钟进水多少升?出水多少升?(2)当4≤x≤12时,求y关于的函数解析式(3)若12分钟过后只放水不进水,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及何时放完水?3教室里放有一台饮水机(如图),饮水机上有两个放水管.课间同学们依次到饮水机前用茶杯接水.假设接水过程中水不发生泼洒,每个同学所接的水量都是相等的.两个放水管同时打开时,他们的流量相同.放水时先打开一个水管,过一会儿,再打开第二个水管,放水过程中阀门一直开着.饮水机的存水量y(升)与放水时间x(分钟)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求出饮水机的存水量y(升)与放水时间x(分钟)(x≥2)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打开第一个水管后,2分钟时恰好有4个同学接水结束,则前22个同学接水结束共需要几分钟?(3)按(2)的放法,求出在课间10分钟内班级中最多有多少个同学能及时接完水?4课间休息时,同学们到饮水机旁依次每人接水0.25升,他们先打开了一个饮水管,后来又打开了第二个饮水管.假设接水的过程中每根饮水管出水的速度是匀速的,在不关闭饮水管的情况下,饮水机水桶内的存水量y(升)与接水时间x(分)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所示.请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存水量y(升)与接水时间x(分)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接水的同学有28名,那么他们都接完水需要几分钟?(3)如果有若干名同学按上述方法接水,他们接水所用时间要比只开第一个饮水管接水的时间少用2分钟,那么有多少名学生接完水?(四)工程类型1甲、乙两工程队维修同一段路面,甲队先清理路面,乙队在甲队清理后铺设路面.乙队在中途停工了一段时间,然后按停工前的工作效率继续工作.在整个工作过程中,甲队清理完的路面长y(米)与时间x(时)的函数图象为线段OA,乙队铺设完的路面长y(米)与时间x(时)的函数图象为折线BC-CD-DE,如图所示,从甲队开始工作时计时.(1)分别求线段BC、DE所在直线对应的函数关系式.(2)当甲队清理完路面时,求乙队铺设完的路面长.2如图是某工程队在"村村通"工程中,修筑的公路长度y (米)与时间x (天)之间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知修筑该公路的时间是_________天.【变式题】如图是某工程队在"村村通"工程中,修筑的公路长度y (米)与时间x (天)之间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知该公路的长度是_________米.3某路桥公司承包了一段路基工程,进入施工场地后,所挖筑路基的长度y(m)与挖筑时间x(天)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2)用所求的函数解析式预测完成1620m的路基工程,需要挖筑多少天?4.甲,乙两个工程队分别同时开挖两段河渠,所挖河渠的长度y(m)·与挖掘时间x小时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乙队开挖到30米时,用了_________.小时。
(完整版)一次函数应用题(含答案).doc

一次函数应用题初一()班姓名:学号:.1、一次时装表演会预算中票价定位每张100 元,容纳观众人数不超过2000 人,毛利润 y(百元)关于观众人数x(百人)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当观众人数超过1000 人时,表演会组织者需向保险公司交纳定额平安保险费5000 元(不列入成本费用)请解答下列问题:⑴求当观众人数不超过 1000 人时,毛利润 y(百元)关于观众人数 x(百人)的函数解析式和成本费用 s(百元)关于观众人数 x(百人)的函数解析式;⑵若要使这次表演会获得36000 元的毛利润,那么要售出多少张门票?需支付成本费用多少元?(注:当观众人数不超过1000 人时,表演会的毛利润=门票收入—成本费用;当观众人数超过 1000 人时,表演会的毛利润=门票收入—成本费用—平安保险费)2、转炉炼钢产生的棕红色烟尘会污染大气,某装置可通过回收棕红色烟尘中的氧化铁从而降低污染,该装置的氧化铁回收率与其通过的电流有关,现经过试验得到下列数据:通过电流强度(单位: A) 1 1.7 1.9 2.1 2.4 氧化铁回收率( %)75 79 88 87 78 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用横坐标表示通过的电流强度,纵坐标表示氧化铁的回收率.(1) 将试验所得数据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用点表示;(注:该图中坐标轴的交点代表点( 1,70))(2) 用线段将题( 1)中所画的点从左到右顺次连接,若用此图象来模拟氧化铁回收率y 关于通过电流 x 的函数关系,试写出该函数在 1.7 y(% )≤x≤2.4时的表达式;(3)利用( 2)所得函数关系,求氧化铁回收率大于85%时,该装置通过的电流应该控制的范围(精确到 0.1 A) . 858075O ( 1, 70)(2,70)x(A )3、如图( 1),在矩形中, = 10 cm , = 8 cm. 点 P 从 A 点出发,沿 → → →ABCDABBCA B C D路线运动,到 D 停止;点 Q 从 D 出发,沿 D →C → B → A 路线运动,到 A 停止 . 若点 P 、点 Q 同时 出发,点 P 的速度为每秒 1 cm ,点 Q 的速度为每秒 2 cm , a 秒时,点 P 、点 Q 同时改变 .. .. 速度,点 P 的速度变为每秒 b cm ,点 Q 的速度变为每秒 d cm. 图( 2)是点 P 出发 x 秒后△APD 的面积2)与 x (秒)的函数关系图象;图(3)是点 Q 出发 x 秒后△ AQD 的面积..S1 ( cm..2S 2 ( cm )与 x (秒)的函数关系图象 .22DQ →C40 S 1(cm )40 S 2(cm )24A P→ B Oa 8 c x (秒) O22x (秒)( 1)( 2)( 3)( 1)参照图( 2),求 a 、 b 及图( 2)中 c 的值; ( 2)求 d 的值;( 3)设点 P 离开点 A 的路程为 y 1( cm ),点 Q 到点 A 还需要走的路程为 y 2 ( cm ),请分别写出改变速度后 y 1 、 y 2 与出发后的运动时间 x (秒)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 P 、 Q 相遇时 x 的值;( 4)当点 Q 出发 _________秒时,点 、点 Q 在运动路线上相距的路程为25cm.P4、教室里放有一台饮水机,饮水机上有两个放水管。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应用题)练习(含解析)

C.10000,13200D.13200,15400
二.填空题
7.利民商店中有3种糖果,单价及重量如下表,若商店将以上糖果配成什锦糖,则这种什锦糖果的单价是每千克________元.
品种
水果糖
花生糖
软 糖
单价(元/千克)
10
12
16
重量(千克)
3
3
4
8.某公园门票价格如下表,有27名中学生游公园,则最少应付费______元.(游客只能在公园售票处购票)
购票张数
1~29张
30~60张
60张以上
每张票的价格
10元
8元
6元
9.有一个附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容器,在单位时间内的进水量和出水量分别一定.设从某时刻开始的5分钟内只进水不出水,在随后的15分钟内既进水又出水,得到容器内水量y(升)与时间 (分)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若20分钟后只放水不进水,这时( ≥20时) 与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_.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应用题)练习(含解析)
一.选择题
1.明君社区有一块空地需要绿化,某绿化组承担了此项任务,绿化组工作一段时间后,提高了工作效率.该绿化组完成的绿化面积S(单位:m2)与工作时间t(单位: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该绿化组提高工作效率前每小时完成的绿化面积是( )
A.300m2B.150m2C.330m2D.450m2
12.【答案】2050;
【解析】解:设小明、小刚新的速得,y=x+1.5③,
由②得,4y﹣3=6x④,
③代入④得,4x+6﹣3=6x,
解得x=1.5,
故这次越野赛的赛跑全程=1600+300×1.5=1600+450=2050m.
一次函数重点题型函数图像信息题(解析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专题训练

专题20一次函数重点题型函数图像信息题(解析版)第一部分题组训练类型一根据信息判断函数图象1.(2022•邹城市一模)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1和2的两个正方形,其一边在同一水平线上,小正方形沿该水平线自左向右匀速穿过大正方形,设穿过的时间为t,大正方形内除去小正方形部分的面积为S(阴影部分),那么S与t的大致图象应为()A.B.C.D.【思路引领】根据题意,设小正方形运动的速度为V,分三个阶段;①小正方形向右未完全穿入大正方形,②小正方形穿入大正方形但未穿出大正方形,③小正方形穿出大正方形,分别求出S,可得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设小正方形运动的速度为v,由于v分三个阶段;①小正方形向右未完全穿入大正方形,S=2×2﹣vt×1=4﹣vt(vt≤1);②小正方形穿入大正方形但未穿出大正方形,S=2×2﹣1×1=3;③小正方形穿出大正方形,S=2×2﹣(1×1﹣vt)=3+vt(vt≤1).分析选项可得,A符合,C中面积减少太多,不符合.故选:A.【总结提升】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决此类问题,注意将过程分成几个阶段,依次分析各个阶段得变化情况,进而综合可得整体得变化情况.2.(2023春•丰台区期末)如图所示,一个实心铁球静止在长方体水槽的底部,现向水槽匀速注水,下列图象中能大致反映水槽中水的深度y与注水时间x关系的是()A.B.C.D.【思路引领】根据题意可分两段进行分析:当水的深度未超过球顶时;当水的深度超过球顶时.分别分析出水槽中装水部分的宽度变化情况,进而判断出水的深度变化快慢,以此得出答案.【解答】解:当水的深度未超过球顶时,水槽中能装水的部分的宽度由下到上由宽逐渐变窄,再变宽,所以在匀速注水过程中,水的深度变化先从上升较慢变为较快,再变为较慢;当水的深度超过球顶时,水槽中能装水的部分宽度不再变化,所以在匀速注水过程中,水的深度的上升速度不会发生变化.综上,水的深度先上升较慢,再变快,然后变慢,最后匀速上升.故选:C.【总结提升】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图象,利用分类讨论思想,根据不同时间段能装水部分的宽度的变化情况分析水的深度变化情况是解题关键.3.(2023•湖北)如图,长方体水池内有一无盖圆柱形铁桶,现用水管往铁桶中持续匀速注水,直到长方体水池有水溢出一会儿为止.设注水时间为t,y1(细实线)表示铁桶中水面高度,y2(粗实线)表示水池中水面高度(铁桶高度低于水池高度,铁桶底面积小于水池底面积的一半,注水前铁桶和水池内均无水),则y1,y2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图象大致为()A.B.C.D.【思路引领】本题考查函数的图象,圆柱体和长方体的灌水时间与容积之间的关系,底面面积越大,注水相同时间,水面上升的高度越慢.【解答】解:根据题意,先用水管往铁桶中持续匀速注水,∴y1中从0开始,高度与注水时间成正比,当到达t1时,铁桶中水满,所以高度不变,y2表示水池中水面高度,从0到t1,长方体水池中没有水,所以高度为0,t1到t2时注水从0开始,又∵铁桶底面积小于水池底面积的一半,∴注水高度y2比y1增长的慢,即倾斜程度低,t2到t3时注水底面积为长方体的底面积,∴注水高度y2增长的更慢,即倾斜程度更低,长方体水池有水溢出一会儿为止,∴t3到t4,注水高度y2不变.故选:C.【总结提升】本题考查函数的图象,圆柱体和长方体的灌水时间与容积之间的关系,底面面积越大,注水相同时间,水面上升的高度越慢.解题的关键是倾斜程度的意义的理解.4.(2022春•高新区期末)一辆公共汽车从车站开出,加速行驶一段后开始匀速行驶.过了一段时间,汽车到达下一个车站.乘客上、下车后汽车开始加速,一段时间后又开始匀速行驶,如图的哪一幅图可以近似地刻画出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情况()A.B.C.D.【思路引领】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根据加速、匀速、减速时,速度的变化情况,进行选择.【解答】解:公共汽车经历:加速﹣匀速﹣减速到站﹣加速﹣匀速.加速:速度增加;匀速:速度保持不变;减速:速度下降;到站速度为0.故选:D.【总结提升】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函数的图象,图象分析题一定要注意图象的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析出图象蕴含的物理信息,考查学生的图象分析和归纳能力.类型二根据函数图象判断物体形状5.(2022•武汉)匀速地向一个容器内注水,最后把容器注满.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h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图中OABC为一折线).这个容器的形状可能是()A.B.C.D.【思路引领】根据每一段函数图象的倾斜程度,反映了水面上升速度的快慢,再观察容器的粗细,作出判断.【解答】解:注水量一定,函数图象的走势是平缓,稍陡,陡;即随着时间的变化,水面高度变化的快慢不同,与所给容器的底面积有关.则相应的排列顺序就为选项A.故选:A.【总结提升】此题考查函数图象的应用,需注意容器粗细和水面高度变化的关联.类型三获取函数图象信息6.(2023•河西区模拟)甲、乙两车分别从A城出发前往B城,在整个行程中,甲车离开A城的距离y1(单位:km)与甲车离开A城的时间x(单位:h)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Ⅰ)填空:①A,B两城相距360km;②当甲车出发2.5h时,距离A城120km;③当0<x<2时,甲车的速度为60km/h;④当83<<173时,甲车的速度为80km/h;⑤若乙车比甲车晚出发12ℎ,以6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则两车相遇时,甲车离开A城的时间为52或196h.(Ⅱ)当0≤≤173时,请直接写出y1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思路引领】(Ⅰ)根据图表信息,即可求出相应结果.(Ⅱ)根据图象可知0≤≤173时,被分为三部分,分别是0≤x≤2、2<x≤83、83<x≤173,找到对应点求出解析式即可.【解答】解:(Ⅰ)①根据图象可得A,B两城相距为360km;故答案为:360;②当甲车出发2.5h时,距离A城120km;故答案为:120;③当0<x<2时,甲车的速度为:120÷2=60(km/h);故答案为:60;④当83<<173时,甲车的速度为:360−120173−83=80(km/h);故答案为:80;⑤第一次相遇:120÷60+12=52;第二次相遇|:360−1203+2803=60(x−12),解得x=196.即若乙车比甲车晚出发12ℎ,以6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则两车相遇时,甲车离开A城的时间为52或196h;故答案为:52或196;(II)当0≤x≤2时,y1=60x;当2<x≤83时,y1=120;当83<x≤173时,设y1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y1=kx+b,代入(83,120),(173,360),得:+=120+=360,解得=80=−2803所以y1=80x−2803.【总结提升】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形解决实际问题相关知识,理解数据的实际意义,并能灵活运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7.(2023•宁津县一模)甲、乙、丙、丁四个人步行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如图所示,按平均速度计算,走得最快的是甲.【思路引领】当时间一样的时候,分别比较甲、乙和丙、丁的平均速度;当路程都是3千米的时候,比较甲、丁的平均速度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0分钟甲比乙步行的路程多,25分钟丁比丙步行的路程多,∴甲的平均速度>乙的平均速度,丁的平均速度>丙的平均速度,∵步行3千米时,乙比丙用的时间少,∴乙的平均速度>丙的平均速度,∴走得最快的是甲,故答案为:甲.【总结提升】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通过控制变量法比较平均速度的大小是解题的关键.8.甲乙两地相距a千米,小亮8:00乘慢车从甲地去乙地,10分钟后小莹乘快车从乙地赶往甲地.两人分别距甲地的距离y(千米)与两人行驶时刻t(×时×分)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小亮与小莹相遇的时刻为()A.8:28B.8:30C.8:32D.8:35【思路引领】设小亮与小莹相遇时,小亮乘车行驶了x小时,因为小亮、小莹乘车行驶的速度分别是67a 千米/时,2a千米/时,即可得到方程:67ax+2a(x−16)=a,求出x的值,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设小亮与小莹相遇时,小亮乘车行驶了x小时,∵小亮、小莹乘车行驶完全程用的时间分别是76小时,12小时,∴小亮、小莹乘车行驶的速度分别是67a千米/时,2a千米/时,由题意得:67ax+2a(x−16)=a,∴x=715,715小时=28分钟,∴小亮与小莹相遇的时刻为8:28.故选:A.【总结提升】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由题意列出方程:67ax+2a(x−16)=a.9.(2023秋•道里区校级月考)如图1,在Rt△ABC中,动点P从A点运动到B点再到C点后停止,速度为2单位/s,其中BP长与运动时间t(单位:s)的关系如图2,则AC的长为17.【思路引领】根据图象可知t=0时,点P与点A重合,得到AB=15,进而求出点P从点A运动到点所需的时间,进而得到点P从点B运动到点C的时间,求出BC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即可.【解答】解:由图象可知:t=0时,点P与点A重合,∴AB=15,∴点P从点A运动到点B所需的时间为15÷2=7.5(s);∴点P从点B运动到点C的时间为11.5﹣7.5=4(s),∴BC=2×4=8;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可得AC=17;故答案为:17.【总结提升】本题考查动点的函数图象,勾股定理.从函数图象中有效的获取信息,求出AB,BC的长是解题的关键.10.(2021•宿迁)一辆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辆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匀速行驶,两车在途中相遇时,快车恰巧出现故障,慢车继续驶往甲地,快车维修好后按原速继续行驶乙地,两车到达各地终点后停止,两车之间的距离s(km)与慢车行驶的时间t(h)之间的关系如图:(1)快车的速度为100km/h,C点的坐标为(8,480).(2)慢车出发多少小时后,两车相距200km.【思路引领】(1)由图象信息先求出慢车速度,再根据相遇时慢车走的路程,从而求出快车走的路程,再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快车速度,然后根据快车修好比慢车先到达终点可知C点是慢车到达终点时所用时间即可;(2)分两车相遇前和相遇后两种情况讨论即可.【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慢车的速度为:60÷(4﹣3)=60(km/h),∵两车3小时相遇,此时慢车走的路程为:60×3=180(km),∴快车的速度为:(480﹣180)÷3=300÷3=100(km/h),通过图象和快车、慢车两车速度可知快车比慢车先到达终点,∴慢车到达终点时所用时间为:480÷60=8(h),∴C点坐标为:(8,480),故答案为:100,(8,480);(2)设慢车出发t小时后两车相距200km,①相遇前两车相距200km,则:60t+100t+200=480,解得:t=74,②相遇后两车相距200km,则:60t+100(t﹣1)﹣480=200,解得:t=398,∴慢车出发74h或398h时两车相距200km,答:慢车出发74h或398h时两车相距200km.【总结提升】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弄清图象拐点处的意义,根据题意进行运算.第二部分专题提优训练1.(2023•无为市四模)“百日长跑”是一项非常有益身心的体育活动,体育老师一声令下,小雅立即开始慢慢加速,途中一直保持匀速,最后150米时奋力冲刺跑完全程,下列最符合小雅跑步时的速度y(单位:米/分)与时间x(单位:分)之间的大致图象的是()A.B.C.D.【思路引领】根据小雅的速度的变化判断即可.【解答】解:由小雅立即开始慢慢加速,此时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加;途中一直保持匀速,此时速度不变,图象与x轴平行;最后150米时奋力冲刺跑完全程,此时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加,且图象比开始一段更陡.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总结提升】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发现速度的变化关系是解题关键.2.(2023春•井冈山市期末)小明观看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三期,主题为“人生自有诗意”,受此启发根据邻居家的故事写了一首小诗:“儿子学成今日返,老父早早到车站,儿子到后细端详,父子高兴把家还”,如图用y轴表示父亲与儿子行进中离家的距离,用x轴表示父亲离家的时间,那么下面图象与上述诗的含义大致相吻合的是()A.B.C.D.【思路引领】开始时,父亲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而儿子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近,车站在两人出发点之间,而父亲早到,两人停一段时间以后,两人一起回家,则离家的距离与离家时间的关系相同.【解答】解:开始时,父亲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而儿子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近,车站在两人出发点之间,而父亲早到,故A,B,C不符合题意;两人停一段时间以后,两人一起回家,则离家的距离与离家时间的关系相同,则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总结提升】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的读图能力.要能根据函数图象的性质和图象上的数据分析得出函数的类型和所需要的条件,结合实际意义得到正确的结论.3.如图,因水桶中的水由图①的位置下降到图②的位置的过程中,如果水减少的体积是y,水位下降的高度是x,那么能够表示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A.B.C.D.【思路引领】根据水减少的体积是y,水位下降的高度是x,而且y与x之间函数关系成正比例得出图象即可.【解答】解:∵水减少的体积是y,水位下降的高度是x,∴y越大,x越大,而且它们成正比例关系,∴图象中只有C是正比例关系,故选:C.【总结提升】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与实际问题,利用实际问题得出函数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中考真题•漳州)均匀地向如图的容器中注满水,能反映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图象是()A.B.C.D.【思路引领】由于三个容器的高度相同,粗细不同,那么水面高度h随时间t变化而分三个阶段.【解答】解:最下面的容器较粗,第二个容器最粗,那么第二个阶段的函数图象水面高度h随时间t的增大而增长缓慢,用时较长,最上面容器最小,那么用时最短.故选:A.【总结提升】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容器的高度相同,每部分的粗细不同得到用时的不同.5.(2021春•七星关区期末)某列高铁从起点站出发,加速一段时间后开始匀速行驶,在快到下一站时减速并停下,等乘客上下车后开始加速,一段时间后开始匀速行驶.下面的图中哪一个能近似地刻画这一段时间内高铁的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A.B.C.D.【思路引领】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根据加速、匀速、减速时,速度的变化情况,进行选择.【解答】解:高铁经历:加速﹣匀速﹣减速到站﹣加速﹣匀速,加速:速度增加,匀速:速度保持不变,减速:速度下降,到站:速度为0.观察四个选项的图象,只有A选项符合.故选:A.【总结提升】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的读图能力和函数与实际问题结合的应用.要能根据函数图象的性质和图象上的数据分析得出函数的类型和所需要的条件,结合实际意义得到正确的结论.6.(2021春•织金县期末)妈妈从家里出发去平远古镇锻炼,她连续匀速走了60分钟后回到家,如图中的折线段OA﹣AB﹣BC是她出发后所在位置离家的距离S(km)与行走时间t(min)之间的关系,则下列图形中可以大致描述妈妈行走的路线的是()A.B.C.D.【思路引领】根据给定s关于t的函数图象,分析AB段可得出该段时间妈妈绕以家为圆心的圆弧进行运动,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观察s关于t的函数图象,发现:在图象AB段,该时间段妈妈离家的距离相等,即绕以家为圆心的圆弧进行运动,∴可以大致描述蕊蕊妈妈行走的路线是B.故选:B.【总结提升】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解题的关键是分析函数图象的AB段.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函数图象分析出大致的运动路径是关键.7.(2022春•惠州期末)如图,点P从正方形ABCD的顶点C出发,沿着正方形的边运动,依次经过点D 和点A到达点B后停止运动.当运动路程为x时,△PBC的面积为y,则y随x变化的图象可能是()A.B.C.D.【思路引领】根据运动可以发现△PBC的面积,从增大到不变,再到不断减小,结合图象可选出答案.【解答】解: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可分三段来分析:当点P从C运动到D时,因为底BC不变,高PC逐渐增大,所以△PBC的面积随着CP的增大而增大;当点P从D运动到A时时,△PBC的底和高都不变,所以面积也不变;当点P从A运动到B的时候,因为底BC不变,高PB逐渐减小,所以△PBC的面积随着PB的减小而减小.所以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总结提升】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弄清点P分别在三条边上运动时,面积的变化情况是解题关键.8.(2023春•平原县期中)一艘轮船和一艘快艇沿相同路线从甲港出发匀速行驶至乙港,行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则快艇比轮船每小时多行20千米.【思路引领】观察图象,根据图象中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求出各自的速度,从而计算速度差.【解答】解:由函数图象,得:轮船的速度为:160÷8=20(km/h),快艇的速度为:160÷(6﹣2)=40(km/h),∴快艇比轮船每小时多行40﹣20=20(千米),故答案为:20.【总结提升】本题考查了函图象的运用,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的运用,解答时分析清楚函数图象提供的信息是关键.9.(2023春•青海月考)已知小明家、体育场、文具店在同一直线上,图中的信息反映的过程是:小明从家跑步去体育场,在体育场锻炼了一阵后又走到文具店买笔,然后再走回家.图中x表示时间,y表示小明离家的距离.依据图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中:①体育场离家2.5km;②小明在体育场锻炼了20分钟;③小明从体育场出发到文具店的平均速度为4km/h,其中正确的有①③(填序号).【思路引领】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各个小题中的结论是否正确,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由图象可得,体育场离小明家2.5km,故①正确;小明在体育场锻炼了:30﹣15=15(分钟),故②错误;③小明从体育场出发到文具店的平均速度为:(2.5﹣1.5)÷45−3060=4(km/h),故③正确.故答案为:①③.【总结提升】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就能够通过图象得到函数问题的相应解决.需注意计算单位的统一.10.(2021春•思明区校级期中)如图,某个函数的图象由线段AB和线段BC组成,其中A(0,2),B(32,1),C(4,3),则此函数的最大值是3.【思路引领】直接利用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进而得出函数最值即可.【解答】解:∵函数的图象由线段AB和BC组成,其中点A(0,2),B(32,1),C(4,3),∴当x=4时,函数值最大为3.故答案为:3.【总结提升】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图象以及函数值,正确利用点的坐标是解题关键.11.汽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1)这辆汽车的最高时速是多少?(2)汽车在行驶了多长时间后停了下来,停了多长时间?(3)汽车在第一次匀速行驶(速度不变)时共用了几分钟?速度是多少?在这段时间内,它走了多远?【思路引领】(1)结合图形速度轴可以找出最高时速;(2)当速度为0时,汽车停止下来;(3)结合图形,可得出第一次匀速行驶(速度不变)时共用了几分钟,速度是多少,再利用路程=速度×时间,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由汽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图可看出:汽车的最高时速是120千米/时.(2)结合图形,可得知,汽车在行驶了10分钟后停了下来,停了12﹣10=2分钟.(3)由图形可知,第一次匀速行驶的速度为90千米/时,行驶的时间为6﹣2=4分钟,∵4分钟=115小时,∴行驶的路程=90×115=6(千米).答:汽车在第一次匀速行驶(速度不变)时共用了4分钟,速度是90千米/时,在这段时间内,它走了6千米.【总结提升】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能熟练的运用图形解决问题.12.(2023春•尤溪县期中)周末,小明骑自行车从家出发到野外郊游,从家出发0.5小时后到达甲地,游玩一段时间后按原速前往乙地,小明离家1小时20分钟后,妈妈驾车沿相同路线前往乙地,如图是他们离家的路程y(km)与小明离家时间x(h)的函数图象,已知妈妈驾车的速度是小明骑车速度的3倍.(1)求小明骑车的速度和在甲地游玩的时间;(2)小明从家出发多少小时后被妈妈追上?此时离家多远?(3)若追上小明后,再过5分钟妈妈到达乙地,求从家到乙地的路程.【思路引领】(1)根据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小明骑车的速度和在甲地游玩的时间;(2)根据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写出小明从家出发多少小时后被妈妈追上,并计算出此时离家多远;(3)根据小明的速度,求出妈妈的速度,然后即可计算出从家到乙地的路程.【解答】解:(1)由图象可得,小明骑车的速度是:10÷0.5=20(km/h),在甲地游玩的时间为:1﹣0.5=0.5(h),即小明骑车的速度是20km/h,在甲地游玩的时间是0.5h;(2)由图象可得,小明从家出发74小时后被妈妈追上,此时离家:20×(74−0.5)=25(km),即小明从家出发74小时后被妈妈追上,此时离家25km;(3)∵妈妈驾车的速度是小明骑车速度的3倍,小明骑车的速度是20km/h,∴妈妈驾车速度为20×3﹣60(km/h),∴从家到乙地的路程是:60×(74−43+560)=60×74−60×43+60×560=105﹣80+5=30(km),即从家到乙地的路程是30km.【总结提升】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完整版)一次函数应用题【图象型】

一次函数的应用题(图象型)(一)收费类型1随着地球上的水资源日益枯竭,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倡导节约用水.某市对居民生活用水按“阶梯水价”方式进行收费,人均月生活用水收费标准如图所示.图中x 表示人均月生活用水的吨数,y 表示收取的人均月生活用水费(元).请根据图象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该市人均月生活用水的收费标准是:不超过5吨,每吨按_____元收取;超过5吨的部分,每吨按_____元收取;(2)请写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3)若某个家庭有5人,五月份的生活用水费共76元,则该家庭这个月用了多少吨生活用水?2今年我省部分地区遭遇干早,为鼓励市民节约用水,我市自来水公司按分段收费标准收费,右图反映的是毎月收取水费y (元)与用水量x (吨)之间的函数关系.(1)小聪家五月份用水7吨,应交水费 元:(2)按上述分段收费标准,小聪家三、四月份分别交水费29元和19.8元,问四片份比三月份节约用水多少吨?3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为了增强居民的节水意识,某市自来水公司对居民用水采用以户为单位分段计费办法收费.即一月用水10吨以内(包括10吨)用户,每吨收水费a 元;一月用水超过10吨的用户,10吨水仍按每吨a 元水费,超过的部分每吨按b 元(b>a)收费.设一户居民月用水y 元,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求a 的值,(2)若某户居民上月用水8吨,应收水费多少元?求b 的值,并写出当x 大于10时,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3)已知居民甲上月比居民乙多用水4吨,两家共收水费46元,求他们上月分别用水多少吨? 4为增强公民的节约意识,合理利用天然气资源,某市自1月1日起对市区民用管道天然气价格进行调整,实行阶梯式气价,所示: 每月用气量 单价(元/m3)不超出75m3的部分 2.5超出75m3不超出125m3的部分 a超出125m3的部分 a+0.25(1)若甲用户3月份的用气量为60m3,则应缴费 元;(2)若调价后每月支出的燃气费为y (元),每月的用气量为x (m3),y 与x 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求a 的值及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010y(元)x(吨403530252015105(3)在(2)的条件下,若乙用户2、3月份共用1气175m3(3月份用气量低于2月份用气量),共缴费455元,乙用户2、3月份的用气量各是多少?5某市出租车计费方法如图所示,x(km)表示行驶里程,y(元)表示车费,请根据图象回答下面的问题:(1)出租车的起步价是多少元?当x>3时,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2)若某乘客有一次乘出租车的车费为32元,求这位乘客乘车的里程.(二)行程类型1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一辆货车和一辆轿车先后从甲地出发向乙地,如图,线段OA 表示货车离甲地距离y(千米)与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折线BCD表示轿车离甲地距离y(千米)与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请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轿车到达乙地后,货车距乙地多少千米?(2)求线段CD对应的函数解析式.(3)轿车到达乙地后,马上沿原路以CD段速度返回,求轿车从甲地出发后多长时间再与货车相遇(结果精确到0.01).2设甲、乙两车在同一直线公路上匀速行驶,开始甲车在乙车的前面,当乙车追上甲车后,两车停下来,把乙车的货物转给甲车,然后甲车继续前行,乙车向原地返回.设x秒后两车间的距离为y千米,y关于x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米/秒.220200100x /(秒)y/(米)500ABC D第14题图O 9003早晨,小刚沿着通往学校唯一的一条路(直路)上学,途中发现忘带饭盒,停下往家里打电话,妈妈接到电话后带上饭盒马上赶往学校,同时小刚返回,两人相遇后,小刚立即赶往学校,妈妈回家,15分钟妈妈到家,再经过3分钟小刚到达学校,小刚始终以100米/分的速度步行,小刚和妈妈的距离y (单位:米)与小刚打完电话后的步行时间t (单位: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下列四种说法:①打电话时,小刚和妈妈的距离为1250米;②打完电话后,经过23分钟小刚到达学校;③小刚和妈妈相遇后,妈妈回家的速度为150米/分;④小刚家与学校的距离为2550米.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个4一辆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一辆出租车从乙地开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两车距甲地的距离y 千米与行驶时间x 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客车比出租车晚4小时到达目的地B .客车速度为60千米/时,出租车速度为100千米/时C .两车出发后3.75小时相遇D . 两车相遇时客车距乙地还有225千米【4的变式题】一辆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一辆出租车从乙地开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设客车离甲地的距离为1y 千米,出租车离甲地的距离为2y 千米,两车行驶的时间为x 小时,1y 、2y 关于x 的函数图像如右图所示:(1)根据图像,直接写出1y 、2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2)若两车之间的距离为S 千米,请写出S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3)甲、乙两地间有A 、B 两个加油站,相距200千米,若客车进入A 加油站时,出租车恰好进入B 加油站,求A 加油站离甲地的距离.5甲、乙两人在直线跑道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匀速跑步500米,先到终点的人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2秒.在跑步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y (米)与乙出发的时间t (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给出以下结论:①a=8;②b=92;③c=123.其中正确的是( ) 6甲乙两车分别从A 、B 两地相向而行,甲车出发1小时后乙车出发,并以各自速度匀速行驶,两车相遇后依然按照原速度原方向各自行驶,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S (千米)与甲车出发时间t (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其中D 点表示甲车到达B 地,停止行驶. (1)A 、B 两地的距离----- 千米;乙车速度是 ;a= . (2)乙出发多长时间后两车相距330千米?7“五一节”期间,王老师一家自驾游去了离家170千米的某地,下面是他们家的距离(千米)与汽车行驶时间(小时)之间的函数图像,当他们离目的地还有20千米时,汽车一共行驶的时间是8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有A、B两地,甲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乙骑自行车从B地到A 地,到达A地后立即按原路返回,如图是甲、乙两人离B地的距离y(km)与行驶时x(h)之间的函数图象,根据图象解答以下问题:(1)写出A、B两地直接的距离;(2)求出点M的坐标,并解释该点坐标所表示的实际意义;(3)若两人之间保持的距离不超过3km时,能够用无线对讲机保持联系,请直接写出甲、乙两人能够用无线对讲机保持联系时x的取值范围.9周末,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到野外郊游.从家出发0.5小时后到达甲地,游玩一段时间后按原速前往乙地.小明离家1小时20分钟后,妈妈驾车沿相同路线前往乙地,如图是他们离家的路程y(km)与小明离家时间x(h)的函数图象.已知妈妈驾车的速度是小明骑车速度的3倍.(1)求小明骑车的速度和在甲地游玩的时间;(2)小明从家出发多少小时后被妈妈追上?此时离家多远?(3)若妈妈比小明早10分钟到达乙地,求从家到乙地的路程.(三)接水问题出水放水问题类型1一个有进水管与出水管的容器,从某时刻开始的3分内只进水不出水,在随后的9分内既进水又出水,每分的进水量和出水量都是常数.容器内的水量y(单位:升)与时间x(单位:分)之间的关系如图10所示. 当容器内的水量大于5升时,求时间x的取值范围.2一个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容器,单位时间内进出的水量都是一定的.设从某刻开始的4分钟内只进水不出水,在随后的8分钟内既进水又出水,得到时间(分)与容器内存水量(升)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求进水管和出水管每分钟进水多少升?出水多少升?(2)当4≤x≤12时,求y关于的函数解析式(3)若12分钟过后只放水不进水,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及何时放完水?3教室里放有一台饮水机(如图),饮水机上有两个放水管.课间同学们依次到饮水机前用茶杯接水.假设接水过程中水不发生泼洒,每个同学所接的水量都是相等的.两个放水管同时打开时,他们的流量相同.放水时先打开一个水管,过一会儿,再打开第二个水管,放水过程中阀门一直开着.饮水机的存水量y(升)与放水时间x(分钟)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求出饮水机的存水量y(升)与放水时间x(分钟)(x≥2)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打开第一个水管后,2分钟时恰好有4个同学接水结束,则前22个同学接水结束共需要几分钟?(3)按(2)的放法,求出在课间10分钟内班级中最多有多少个同学能及时接完水?4课间休息时,同学们到饮水机旁依次每人接水0.25升,他们先打开了一个饮水管,后来又打开了第二个饮水管.假设接水的过程中每根饮水管出水的速度是匀速的,在不关闭饮水管的情况下,饮水机水桶内的存水量y(升)与接水时间x(分)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所示.请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存水量y(升)与接水时间x(分)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接水的同学有28名,那么他们都接完水需要几分钟?(3)如果有若干名同学按上述方法接水,他们接水所用时间要比只开第一个饮水管接水的时间少用2分钟,那么有多少名学生接完水?(四)工程类型1甲、乙两工程队维修同一段路面,甲队先清理路面,乙队在甲队清理后铺设路面.乙队在中途停工了一段时间,然后按停工前的工作效率继续工作.在整个工作过程中,甲队清理完的路面长y(米)与时间x(时)的函数图象为线段OA,乙队铺设完的路面长y(米)与时间x(时)的函数图象为折线BC-CD-DE,如图所示,从甲队开始工作时计时.(1)分别求线段BC、DE所在直线对应的函数关系式.(2)当甲队清理完路面时,求乙队铺设完的路面长.2如图是某工程队在"村村通"工程中,修筑的公路长度y (米)与时间x (天)之间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知修筑该公路的时间是_________天.【变式题】如图是某工程队在"村村通"工程中,修筑的公路长度y(米)与时间x(天)之间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知该公路的长度是_________米.3某路桥公司承包了一段路基工程,进入施工场地后,所挖筑路基的长度y(m)与挖筑时间x(天)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2)用所求的函数解析式预测完成1620m的路基工程,需要挖筑多少天?4.甲,乙两个工程队分别同时开挖两段河渠,所挖河渠的长度y(m)·与挖掘时间x小时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乙队开挖到30米时,用了_________.小时。
一次函数应用题答案

一次函数应用题答案一、解答题1.【答案】(1)10 30(2)解:当0≤x<2时,y=15x,当x≥2时,y=30+10×3(x-2)=30x-30,当y=30x-30=300时,x=11,∴乙登山全程中,距地面的高度y(米)与登山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3)解:甲登山全程中,距地面的高度y(米)与登山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10x+100(0≤x≤20).当10x+100-(30x-30)=70时,解得:x=3;当30x-30-(10x+100)=70时,解得:x=10;当300-(10x+100)=70时,解得:x=13.答:登山3分钟、10分钟或13分钟时,甲、乙两人距地面的高度差为70米.【解析】(1)甲登山上升的速度是:(300-100)÷20=10(米/分钟);b=15÷1×2=30.故答案为:10;30.(2)分0≤x<2和x≥2两种情况,根据高度=初始高度+速度×时间即可得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3)当乙未到终点时,找出甲登山全程中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令二者作差等于70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求出x值;当乙到达终点时,用终点的高度-甲登山全程中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70,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可求出x值.综上即可得出结论.2.【答案】(1)解:设生产一件甲种产品需x分,生产一件乙种产品需y分,由题意得:,即解这个方程组得:x=20,y=30,即生产一件甲产品需要20分,生产一件乙产品需要30分.(2)解:设生产甲种产品用x分,则生产乙种产品用(25×8×60-x)分,则生产甲种产品件,生产乙种产品件,所以W总额=6×+10×=-x+4000,∵≥45,∴x≥900,由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当,x=900时,W取得最大值,此时W=-×900+4000=3970(元),此时甲有:=45(件),乙有:=370(件),所以小王该月最多能得3970元,此时生产甲种产品45件,上产乙种产品370件.【解析】(1)设生产一件甲种产品需x分,生产一件乙种产品需y分,根据表中数据得出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2)设生产甲种产品用x分,则生产乙种产品用(25×8×60-x)分,则生产甲种产品件,生产乙种产品件,根据题意得出W总额=6×+10×,即可求出答案.3.【答案】(1)解:设这前五个月小明家网店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x袋.由题意:(60-40)x+×(54-38)=42000解得x=1500.答:这前五个月小明家网店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1500袋.(2)解:由题意:y=20x+×16=12x+16000,∵600≤x≤2000,当x=600时,y有最小值,最小值为23200元.答:这后五个月,小明家网店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和小米至少获得总利润23200元.【解析】(1)设这前五个月小明家网店销售这种规格的红枣x袋.根据总利润=42000,构建方程即可;(2)构建一次函数,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4.【答案】(1)60(2)解:当1≤x≤5时,设y乙=kx+b,把(1,0)与(5,360)代入得:,解得:k=90,b=-90,则y乙=90x-90.(3)220【解析】(1)根据图象得:360÷6=60(km/h);(2)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出y乙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即可;(3)∵乙与A地相距240 km,且乙的速度为360÷(5-1)=90(km/h),∴乙用的时间是240÷90=(h),则甲与A地相距(km).5.【答案】(1)解:设线段AB所表示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依题意有,解得.故线段AB所表示的函数关系式为:y=-96x+192(0≤x≤2).(2)解:12+3-(7+6.6)=15-13.6=1.4(小时))112÷1.4=80(千米/时),(192-112)÷80=80÷80=1(小时),3+1=4(时).答:他下午4时到家.【解析】(1)可设线段AB所表示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根据待定系数法列方程组求解即可;(2)先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小明回家的速度,再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列出算式计算即可求解.6.【答案】(1)解:从小刚家到该景区乘车一共用了4h时间.(2)解:设AB段图象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A(1,80),B(3,320)在AB上,∴ ,解得.∴y=120x-40(1≤x≤3).(3)解:当x=2.5时,y=120×2.5-40=260,380-260=120(km).故小刚一家出发2.5小时时离目的地120km远.【解析】(1)观察图形即可得出结论;(2)设AB段图象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将A、B两点的坐标代入,运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解;(3)先将x=2.5代入AB段图象的函数表达式,求出对应的y值,进一步即可求解.7.【答案】(1)解:每分钟向储存罐内注入的水泥量为15÷3=5立方米.(2)解:设y=kx+b(k≠0),把(3,15),(5.5,25)代入,得,解得.∴当3≤x≤5.5时,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4x+3.(3)1 11【解析】(1)体积变化量除以时间变化量求出注入速度;(2)根据题目数据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3)由(1)可知,每分钟向储存罐内注入的水泥量为5立方米,3分钟到5.5分钟这段时间注入5×2.5=12.5立方米,储存罐实际增加10立方米,则这段时间输出12.5-10=2.5立方米,所以储存罐每分钟向运输车输出的水泥量是2.5÷2.5=1立方米;关闭输出口时还输出8-2.5=5.5立方米,用时5.5÷1=5.5分钟,则从打开输入口到关闭输出口共用的时间为5.5+5.5=11分钟.故答案为:1;11.8.【答案】(1)解:由题意可得:y=120x+200(100-x)=-80x+20000,,解得:24≤x≤86.(2)解:∵y=-80x+20000,∴y随x的增大而减小,∴x=86时,y最小,则y=-80×86+20000=13120(元).【解析】(1)根据题意表示出两种商品需要的成本,再利用表格中数据得出不等式组进而得出答案;(2)利用一次函数增减性进而得出答案.9.【答案】(1)解:依题意得:=,整理得:900(m-30)=750m,解得:m=180,经检验m=180是原方程的解并符合题意,∴m=180.(2)解:设购进甲种服装y件,购进乙中服装(200-y)件,依题意得:26800≥(320-180)y+(280-150)(200-y)≥26700,解得:80≥y≥70.答:该专卖店有11种进货方案.(3)解:设总利润为w,则w=(140-a)y+130(200-y)=(10-a)y+26000(70≤y≤80),①当0<a<10时,10-a>0,w随着y的增大而增大,∴当y=80时,w有最大值,即此时应购进甲种服装80件,购进乙种服装120件;②当a=10时,w=26000,(2)中所有方案获利都一样;③当10<a<20时,10-a<0,w随着y的增大而减小,∴当y=70时,w有最大值,即此时应购进甲种服装70件,购进乙种服装130件.【解析】(1)用总价除以单价表示出购进服装的数量,根据两种服装的数量相等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设购进甲种服装y件,表示出乙种服装(200-y)件,然后根据总利润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后,再根据服装的件数是正整数解答;(3)设总利润为w,根据总利润等于两种服装的利润之和列式整理,然后根据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分情况讨论求解即可.10.【答案】(1)解:由图可知,A、B两城相距300千米.(2)解:设甲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kx,300=5k,解得,k=60,即甲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60x;设乙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mx+n,,解得,,即乙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100x-100.(3)解:解,解得,2.5-1=1.5,即乙车出发后1.5小时追上甲车.(4)解:由题意可得,当乙出发前甲、乙两车相距50千米,则50=60x,得x=;当乙出发后到乙到达终点的过程中,则60x-(100x-100)=±50,解得,x=1.25或x=3.75;当乙到达终点后甲、乙两车相距50千米,则300-50=60x,得x=.即小时、1.25小时、3.75小时、小时时,甲、乙两车相距50千米.【解析】(1)根据函数图象可以解答本题;(2)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分别求出甲乙两车对应的函数解析式;(3)根据(2)甲、乙两车对应的函数解析式,然后令它们相等即可解答本题;(4)根据(2)中的函数解析式,分为乙出发前,行驶中,到达后,三种情况相距50千米,从而可以解答本题.11.【答案】(1)解:设购进餐桌x张,则购进餐椅(5x+20)张,销售利润为W元.由题意得:x+5x+20≤200,解得:x≤30.依题意可知:W=x·(500-150-4×40)+x·(270-150)+(5x+20-x·4)·(70-40)=245x+600,∵k=245>0,∴W关于x的函数单调递增,∴当x=30时,W取最大值,最大值为7950.答:购进餐桌30张、餐椅170张时,才能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7950元.(2)解:涨价后每张餐桌的进价为160元,每张餐椅的进价为50元,设本次成套销售量为m套.依题意得:(500-160-4×50)m+(30-m)×(270-160)+(170-4m)×(70-50)=7950-2250,即6700-50m=5700,解得:m=20.答:本次成套的销售量为20套.【解析】(1)设购进餐桌x张,餐椅(5x+20)张,销售利润为W元,根据购进总数量不超过200张,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得出x的取值范围,再根据“总利润=成套销售的利润+零售餐桌的利润+零售餐椅的利润”即可得出W关于x的一次函数,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最值问题;(2)设本次成套销售量为m套,先算出涨价后每张餐桌及餐椅的进价,再根据利润间的关系找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结论.12.【答案】(1)设小明家共有x人.∴方案一:有一人买全票,其余各人按5折优惠,则Y1=30+15(x-1)=15x+15;方案二:全部按全票的6折优惠,则∴Y2=30×0.6x=18x;(2)当两家旅游景点收费相等时,15x+15=18x,求得x=5;当方案一更优惠时:15x+15<18x,得出:x>5;当方案二更优惠时:x<5.故当x=5时,两种方案一样;当x>5时,方案一更优惠;当x<5时,方案二更优惠.【解析】(1)可以设小明家共有x人,分别表示出方案一、方案二小明一家人的门票费Y1、Y2与他们去的人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利用不等式分别比较两种方案收费,分情况讨论,选择哪种方案更优惠.13.【答案】解:(Ⅰ)从图上可知行驶6千米的路程后甲超过了乙.(Ⅱ)设函数式为:s=kt,过(3,6)点,∴k=2,∴s=2t(t≥0).(Ⅲ)从图上可知,甲的速度为:6÷3=2km/h,一个小时内乙的速度为:3÷1=3km/h,一个小时后乙的速度为:(6-3)÷(3-1)=1.5km/h.所以第一个小时前甲的行驶速度小于乙的行驶速度;一个小时后甲的行驶速度大于乙的行驶速度.【解析】(Ⅰ)从图上可知行驶6千米的路程后甲超过了乙.(Ⅱ)从图上可看出甲是正比例函数,设出函数式,根据上面的点可求出.(Ⅲ)根据图象求不同阶段的速度,比较大小即可.14.【答案】(1)设A型衬衣进x件,B型衬衣进(80-x)件,则:4288≤50x+56(80-x)≤4300,解得:30≤x≤32.∵x为整数,∴x为30,31,32,∴有3种进货方案:A型30件,B型50件;A型31件,B型49件;A型32件,B型48件.(2)设该商场获得利润为w元,w=(60-50)x+(68-56)(80-x)=-2x+960,∵k=-2<0,∴w随x增大而减小.∴当x=30时w最大=900,即A型30件,B型50件时获得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900元.【解析】(1)本题的不等式关系为:购买A型衬衣的价钱+购买B型衬衣的价钱应该在4288-4300元之间,据此列出不等式组,得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判断出符合条件的进货方案;(2)可根据利润=A衬衣的利润+B衬衣的利润,列出函数式,根据函数的性质和(1)得出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判断出利润最大的方案.15.【答案】(1)先填表(2)∵在一次函数y=-3x+3920中,k=-3<0∴y随x的增大而减小∵0≤x≤70∴当x=70时,y有最小值∴当甲仓库往A、B两工地各运70吨和30吨水泥,乙仓库往A、B两工地各运0吨和80吨水泥时,总运费最省.最省总运费为y=-3×70+3920=3710元.【解析】(1)由甲库运往A地水泥x吨,根据题意首先求得甲库运往B地水泥(100-x)吨,乙库运往A地水泥(70-x)吨,乙库运往B地水泥(10+x)吨,然后根据表格求得总运费y(元)关于x(吨)的函数关系式;(2)根据(1)中的一次函数解析式的增减性,即可知当x=70时,总运费y最省,然后代入求解即可求得最省的总运费.16.【答案】(1)当0≤x≤3,y1=120-40x;当3<x≤4,y1=0;当4<x≤6,y1=60(x-4)=60x-240;y1与x的图象如图1(2)当0≤x≤3,y2=40x;当3<x≤4,y2=120;当4<x≤6,y1=120+60(x-4)=60x-120;y2与x的图象如图2,【解析】根据y与x的函数图象得到汽车从甲地出法行驶3小时到达乙地,行驶了120千米,则其速度为40千米/时,休息一小时后从乙地返回甲地,用了2个小时,则其速度为60千米/时.(1)分段讨论:当0≤x≤3,汽车距乙地距离等于甲乙之间的距离减去汽车行驶的路程,即y1=120-40x;当3<x≤4,汽车在乙休息,则y1=0;当4<x≤6,汽车从乙出发,则汽车距乙地距离等于此时汽车行驶的路程,则y1=60(x-4)=60x-240;然后根据解析式画图;(2)分段讨论:当0≤x≤3,汽车的路程为其行驶的路程,则y2=40x;当3<x≤4,汽车行驶的路程没变,则y2=120;当4<x≤6,汽车行驶的路程等于甲乙间的距离加上汽车后来行驶的路程,即y1=120+60(x-4)=60x-120;然后根据解析式画图.17.【答案】(1)按“分期付款”方式需支出198元/月×28月=5544(元).∵5544>5346,∴选择“一次付清”的方式付款合算;(2)由题意解得:y=0.5x+198(0≤x≤400),y=398(x>400);(3)0.5元/小时×160小时+198元/月×5个月=1070(元).【解析】(1)从x值的取值范围,来求是否“一次付清”的方式付款合算;(2)由题意按照图标中的情况而得到函数式;(3)由(2)中得到的函数式,代入数值而解得.18.【答案】解:(1)从图象中可知:从B到S城的路程是350千米-150千米=200千米,乙用了2小时,即乙车行驶的速度是200÷2=100(千米/时),从A到S的路程是150千米,甲走了2小时,即甲车行驶的速度是150÷2=75(千米/时),答:甲、乙两车的行驶速度分别是75千米/时、100千米/时;(2)∵150千米÷100千米/时=1.5小时,∴乙车出发后到达A地的时间是2.4+1.5=3.9(小时)答:乙车出发3.9小时后到达A地;(3)设两车出发后x小时第二次相遇,则75(x-2)=100(x-2.4),x=3.6,即两车出发后3.6小时第二次相遇.【解析】(1)从图象中可知:从B到S城的路程是(350-150)千米,乙用了2小时,根据速度公式求出乙车行驶的速度即可;甲从A到S的路程是150千米,甲走了2小时,根据速度公式求出甲车行驶的速度即可;(2)求出乙车走后150千米用的时间,再与2.4小时相加即可;(3)设两车出发后x小时第二次相遇,得出方程75(x-2)=100(x-2.4),求出方程的解即可.19.【答案】(1)设有x名学生,依题意得:需付甲公司的费用是:y甲=3×240+70%×240x=168x+720,需付乙公司的费用是:y =80%(3+x)×240=192x+576;乙(2)当168x+720=192x+576,解得:x=6,当168x+720>192x+576,解得:x<6,当168x+720<192x+576,解得:x>6,答:当学生有6名,则两家公司所需费用一样;当学生人数大于6名,则甲公司更优惠;当学生人数小于6名,则乙公司更优惠.【解析】(1)根据设学生数为x,利用甲乙两公司优惠方案得出函数关系即可;(2)利用(1)中所求函数关系式,再利用不等式求出x的取值范围即可.20.【答案】(1)∵8x+10y+11(10-x-y)=100,∴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3x+10.∵y≥1,解得x≤3.∵x≥1,10-x-y≥1,且x是正整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1或x=2或x=3.(2)W=8x×0.22+10y×0.21+11(10-x-y)×0.2=-0.14x+21.因为W随x的增大而减小,所以x取1时,可获得最大利润,此时W=20.86(万元).获得最大运输利润的方案为:用1辆车装甲种苹果,用7辆车装乙种苹果,2辆车装丙种苹果.【解析】(1)根据“甲、乙、丙三种苹果共100吨”列二元一次方程,变形后得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y=-3x+10.根据实际意义即y≥1,x≥1,得到x的取值范围是x=1或x=2或x=3;(2)写出利润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W=-0.14x+21,根据W随x的增大而减小,所以x取1时,可获得最大利润20.86万元.解题的关键是要分析题意根据实际意义准确的列出解析式,再把对应值代入求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次函数中考专题一.选择题1.如图,是某复印店复印收费y(元)与复印面数(8开纸)x(面)的函数图象,那么从图象中可看出,复印超过100面的部分,每面收费()A.0.4元 B.0.45 元C.约0.47元D.0.5元2.如图,函数y=kx(k≠0)和y=ax+4(a≠0)的图象相交于点A(2,3),则不等式kx>ax+4的解集为()A.x>3 B.x<3 C.x>2 D.x<2 3.如图,已知:函数y=3x+b和y=ax﹣3的图象交于点P(﹣2,﹣5),则根据图象可得不等式3x+b>ax﹣3的解集是()A.x>﹣5 B.x>﹣2 C.x>﹣3 D.x<﹣24.甲、乙两汽车沿同一路线从A地前往B地,甲车以a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途中出现故障后停车维修,修好后以2a千米/时的速度继续行驶;乙车在甲车出发2小时后匀速前往B地,比甲车早30分钟到达.到达B地后,乙车按原速度返回A地,甲车以2a千米/时的速度返回A地.设甲、乙两车与A地相距s(千米),甲车离开A地的时间为t(小时),s与t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①a=40;②甲车维修所用时间为1小时;③两车在途中第二次相遇时t的值为5.25;④当t=3时,两车相距40千米,其中不正确的个数为()A.0个B.1个 C.2个 D.3个【解答】①由函数图象,得a=120÷3=40故①正确,②由题意,得5.5﹣3﹣120÷(40×2),=2.5﹣1.5,=1.∴甲车维修的时间为1小时;故②正确,③如图:∵甲车维修的时间是1小时,∴B(4,120).∵乙在甲出发2小时后匀速前往B地,比甲早30分钟到达.∴E(5,240).∴乙行驶的速度为:240÷3=80,∴乙返回的时间为:240÷80=3,∴F(8,0).设BC的解析式为y1=k1t+b1,EF的解析式为y2=k2t+b2,由图象,得,解得,,∴y1=80t﹣200,y2=﹣80t+640,当y1=y2时,80t﹣200=﹣80t+640,t=5.25.∴两车在途中第二次相遇时t的值为5.25小时,故弄③正确,④当t=3时,甲车行的路程为120km,乙车行的路程为80×(3﹣2)=80km,∴两车相距的路程为:120﹣80=40千米,故④正确,故选:A.5.甲、乙两车从A地驶向B地,并以各自的速度匀速行驶,甲车比乙车早行驶2h,并且甲车途中休息了0.5h,如图是甲乙两车行驶的距离y(km)与时间x(h)的函数图象.则下列结论:(1)a=40,m=1;(2)乙的速度是80km/h;(3)甲比乙迟h到达B地;(4)乙车行驶小时或小时,两车恰好相距50km.正确的个数是()A.1 B.2 C.3 D.4【解答】(1)由题意,得m=1.5﹣0.5=1.120÷(3.5﹣0.5)=40(km/h),则a=40,故(1)正确;(2)120÷(3.5﹣2)=80km/h(千米/小时),故(2)正确;(3)设甲车休息之后行驶路程y(km)与时间x(h)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由题意,得解得:∴y=40x﹣20,根据图形得知:甲、乙两车中先到达B地的是乙车,把y=260代入y=40x﹣20得,x=7,∵乙车的行驶速度80km/h,∴乙车行驶260km需要260÷80=3.25h,∴7﹣(2+3.25)=h,∴甲比乙迟h到达B地,故(3)正确;(4)当1.5<x≤7时,y=40x﹣20.设乙车行驶的路程y与时间x之间的解析式为y=k'x+b',由题意得解得:∴y=80x﹣160.当40x﹣20﹣50=80x﹣160时,解得:x=.当40x﹣20+50=80x﹣160时,解得:x=.∴﹣2=,﹣2=.所以乙车行驶或小时,两车恰好相距50km,故(4)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共3小题)6.如图,已知A1,A2,A3,…,A n是x轴上的点,且OA1=A1A2=A2A3=…=A n A n+1=1,分别过点A1,A2,A3,…,A n+1作x 轴的垂线交一次函数的图象于点B1,B2,B3,…,B n+1,连接A1B2,B1A2,A2B3,B2A3,…,A n B n+1,B n A n+1依次产生交点P1,P2,P3,…,P n,则P n 的坐标是(n+,).【解答】由已知得A1,A2,A3,…的坐标为:(1,0),(2,0),(3,0),…,又得作x轴的垂线交一次函数y=x的图象于点B1,B2,B3,…的坐标分别为(1,),(2,1),(3,),….由此可推出A n,B n,A n+1,B n+1四点的坐标为(n,0),(n ,),(n+1,0),(n+1,).所以得直线A n B n+1和A n+1B n的直线方程分别为解得故答案为:(n+,).7. 下图是护士统计一病人的体温变化图,这位病人中午12时的体温约为℃.8.某高速铁路即将在2019年底通车,通车后,重庆到贵阳、广州等地的时间将大大缩短.5月初,铁路局组织甲、乙两种列车在该铁路上进行试验运行,现两种列车同时从重庆出发,以各自速度匀速向A地行驶,乙列车到达A地后停止,甲列车到达A地停留20分钟后,再按原路以另一速度匀速返回重庆,已知两种列车分别距A地的路程y(km)与时间x(h)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当乙列车到达A地时,则甲列车距离重庆km.【解答】设乙列车的速度为xkm/h,甲列车以ykm/h的速度向A地行驶,到达A 地停留20分钟后,以zkm/h的速度返回重庆,则根据3小时后,乙列车距离A地的路程为240,而甲列车到达A地,可得3x+240=3y,①根据甲列车到达A地停留20分钟后,再返回重庆并与乙列车相遇的时刻为4小时,可得x+(1﹣)z=240,②根据甲列车往返两地的路程相等,可得(﹣3﹣)z=3y,③由①②③,可得x=120,y=200,z=180,∴重庆到A地的路程为3×200=600(km),∴乙列车到达A地的时间为600÷120=5(h),∴当乙列车到达A地时,甲列车距离重庆的路程为600﹣(5﹣3﹣)×180=300(km),故答案为:300.三.解答题(共10小题)9.为倡导绿色出行,某共享单车近期登陆徐州,根据连续骑行时长分段计费:骑行时长在2h以内(含2h)的部分,每0.5h计费1元(不足0.5h按0.5h计算);骑行时长超出2h的部分,每小时计费4元(不足1h按1h计算).根据此收费标准,解决下列问题:(1)连续骑行5h,应付费多少元?(2)若连续骑行xh(x>2且x为整数)需付费y元,则y与x的函数表达式为;(3)若某人连续骑行后付费24元,求其连续骑行时长的范围.【解答】(1)当x=5时,y=2×2+4×(5﹣2)=16,∴应付16元;(2)y=4(x﹣2)+2×2=4x﹣4;故答案为:y=4x﹣4;(3)当y=24,24=4x﹣4,x=7,∴连续骑行时长的范围是:6<x≤7.10.如图,“十一”期间,小明一家乘坐高铁前往某市旅游,计划第二天租用新能源汽车自驾出游.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设租车时间为x小时,租用甲公司的车所需费用为y1元,租用乙公司的车所需费用为y2元,分别求出y1,y2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2)当租车时间为多少小时时,两种方案所需费用相同;(3)根据(2)的计算结果,结合图象,请你帮助小明选择怎样的出游方案更合算.【解答】(1)设y1=k1x+80,把点(1,95)代入,可得:95=k1+80,解得k1=15,∴y1=15x+80(x≥0);设y2=k2x,把(1,30)代入,可得30=k2,即k2=30,∴y2=30x(x≥0);(2)当y1=y2时,15x+80=30x,解得x=;答:当租车时间为小时时,两种方案所需费用相同;(3)由(2)知:当y1=y2时,x=;当y1>y2时,15x+80>30x,解得x<;当y1<y2时,15x+80<30x,解得x>;∴当租车时间为小时,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个方案;当租车时间小于小时,选择方案二合算;当租车时间大于小时,选择方案一合算.11.如表给出A、B、C三种上网的收费方式:收费方式月使用费/元包时上网时间/小时超时费/(元/分钟)A30250.05B50500.05C120不限时(1)假设月上网时间为x小时,分别直接写出方式A、B、C三种上网方式的收费金额分别为y1、y2、y3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范围(注意结果要化简);(2)给出的坐标系中画出这三个函数的图象简图;(3)结合函数图象,直接写出选择哪种上网方式更合算.【分析】从题意可知,本题中的一次函数又是分段函数,关键是理清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由取值来确定函数值,从而作出函数图象.【解答】(1)收费方式A:y=30 (0≤x≤25),y=30+3x (x>25);收费方式B:y=50 (0≤x≤50),y=50+3x (x>50);收费方式C:y=120 (0≤x);(2)函数图象如图:(3)由图象可知,上网方式C更合算。
12.某化工厂生产一种产品,每件产品的售价50元,成本价为25元.在生产过程中,平均每生产一件产品有0.5m3的污水排出,为净化环境,工厂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案对污水进行处理,并准确实施:为案A:工厂将污水先进行处理后再排出,每处理1m3污水所用原料费为2元,每月排污设备的损耗费为3000元.方案B:工厂将污水排到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每处理1m3污水需付14元排污费.(1)设工厂每月生产x件产品,每月利润为y元,分别求出A、B两中方案处理污水时,y与x的函数关系式.(2)当工厂每月生产量为6000件时,作为厂长在不污染环境又节约资金的前提下,应选用哪种污水的处理方案?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3)求:一般的,每月产量在什么范围内,适合选用方案A.【分析】(1)每件产品的售价50元,共x件,则总收入为50x,成本费为25x,产生的污水总量为0.5x,根据利润=总收入﹣总支出即可得到y与x的关系;(2)根据(1)中得到的x与y的关系,将x=6000代入,比较y的大小即可得采用哪种方案工厂利润高;(3)当两种方案所得利润相等时,所得的x值即为临界点,如此可根据产量选择适合的方案.【解答】(1)采用方案A时的总利润为:y1=50x﹣25x﹣(0.5x×2+3000)=24x﹣3000;采用方案B是的总利润为:y2=50x﹣25x﹣0.5x×14=18x;(2)x=6000,当采用第一种方案是工厂利润为:y1=24×6000﹣3000=114000﹣3000=111000;当采用方案B时工厂利润为:y2=18×6000=108000;y1>y2所以工厂采用方案A.(3)假设y1=y2,即方案A和方案B所产生的利润一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