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养生功法的七个方面【道医】
道家养生十二式

道家养生十二式道家养生,注重平衡身心,强调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道家养生理念中,有十二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第一式:顺应自然。
道家认为人体与自然息息相关,应该顺应自然界的变化,如春季养肝,夏季养心,秋季养肺,冬季养肾,以此调养身体,保持健康。
第二式:饮食调理。
道家养生强调饮食调理,主张清淡饮食,避免油腻和过饱,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饮食的平衡。
第三式:运动养生。
道家提倡适量运动,如太极、气功等,以柔和的方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第四式:调节情绪。
道家认为情绪波动会影响身体健康,建议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过于激动或消沉,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第五式:养生保健。
道家养生注重预防和保健,倡导每日锻炼身体,保持规律作息,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保持身体健康。
第六式:睡眠养生。
道家认为充足的睡眠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建议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晚上十点前入睡,早晨五六点起床,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第七式:精神修养。
道家强调修身养性,注重修炼内心,修养精神,保持心境平和,远离烦恼和纷扰,保持身心平衡。
第八式:适度劳逸。
道家认为适度的劳动可以锻炼身体,但过度劳累会伤害身体,建议工作之余适当休息,保持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
第九式:戒除不良习惯。
道家主张戒除不良习惯,如抽烟、酗酒、熬夜等,有害身体健康的行为,要及时改正,保持身体的清净。
第十式:调理气血。
道家认为气血畅通是身体健康的基础,建议通过调理呼吸、锻炼身体、保持情绪稳定等方法,促进气血运行,保持身体健康。
第十一式:保持心态年轻。
道家认为心态年轻是延年益寿的关键,建议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
第十二式:与自然共生。
道家养生强调与自然共生,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身心健康。
道家养生十二式是一套综合性的养生方法,涵盖了饮食、运动、情绪、睡眠、精神、劳逸等多个方面,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道家长寿秘方:十养-有来医生

道家长寿秘方:十养-有来医生2017-05-12 17:10道家的养生之道源远流长,传承至今己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因而成为道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道教的“十养”,即:养身、养神、养体、养气、养心、养智、养德、养品、养福、养寿十个方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运动养身:道教讲究“性命双修”。
“养身”之法应以动为纲,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通过经常运动,既可畅达心胸,怡情养性,更可使筋骨强健,气血顺畅,解郁散滞,增强免疫力,防病于未然。
二、静坐养神:道教修炼养生学讲究“形神并练”,养生之道认为“以动养身,以静养神”,静则天地宽,情绪稳定,心静神明。
一般人在生活中,养神重在绝视听,除杂念,通过静坐修炼,达到无物、无我。
三、少食养体:这里所说的养体,与“养身”的概念不同,是指身体的胖瘦适中,保持标准体重。
道教修炼者认为,“神清才能体健”,“养体”与“养神”的关系密不可分。
对于一般人来说,提倡“进食八分饱”。
四、寡言养气:道教修炼强调“三圆”。
即:节欲者精圆,少言者气圆,息虑者神圆。
一般人阅历较丰富,有些人容易多话,甚至“仗义执言”,这样不好。
须知“开口神气散”,话多不利于养气,该言则言,可言可不言者,则不言或少言为好。
若因言语不当而与人引起争执,就不好了。
五、读书养智:从小养成读书学习的好习惯,合理用脑,博览群书,既可丰富知识,开阔眼界,不断更新观念,接受新鲜事物,又能培养和保持智力,防止脑力衰退,这也是自娱妙法。
六、诗词书画养性:诗词书画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项目,更具有奇妙的修心养性作用。
因为在进行诗词书画创作(或练习)时,要求专心致志,百念不生,心不他用,这样才能构思、创作出好作品。
古今有很多书画、诗词大师,都是长寿百岁的人。
七、劳作养德:人切忌“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应该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和家务劳动,这样既能在劳作中得到锻炼,又能愉悦心情,发挥余热,从而赢得社会的敬重和家庭成员的爱戴,促进家庭的和谐。
道家养生医疗功

道家养生医疗功第一节梳头姿势:两脚分开,自然站立,全身放松。
已学纯阳内丹功者,以站无极桩为好,但不可闭眼,本功不要求闭眼。
呼吸:自然呼吸。
全套功法都是自然呼吸。
功法:两手十指自然张开,并弯曲。
用十指梳头,从前额发际处,向脑后梳,为一次,重复梳八次。
第二节揉头和拍头接上势。
两脚分开,自然站立,全身放松。
先炼揉头,双掌放在头部前面,从头部前面,轻轻向脑后揉摩,为一次,重复揉摩八次。
揉头时,双掌要柔和,但要稍微用点力。
再用左手掌放在脑后部,一左一右,来回揉摩,重复八遍。
又换为右手掌放在脑后部,一左一右揉摩八遍。
接着炼拍头。
拍头时,双掌放在头部前面,还是从头部前面,轻轻拍向脑后,为一遍,重复拍八遍。
又接着,左手掌轻轻拍脑后部八次。
又换为右手掌轻轻拍脑后部八次。
拍头时,只能微微用力,绝不可力重,以免引起头昏。
通过梳头、揉头和拍头等功法,可使头部气血通泰,脑细胞得到充分的营养,以增强脑细胞的活力,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
有利于开发智力,提高工作效率。
对预防脑膜炎、脑瘤等疾病,也有积极意义。
同时还可使白发转青,常葆青春。
第三节擦面接上势。
两脚分开,自然站立,全身放松。
两手掌合拢,轻轻摩擦,直到两手掌发热。
并将两手掌捂面,先按顺时针方向,擦面八圈。
接着,再按反时针方向,擦面八圈。
擦面可活动面部肌肉,促进面部血液循环,使面部细胞得到充分的营养。
久炼,可使面部红润,有光泽。
同时,十四经络,皆通于面。
常擦面,有利于全身经络的疏通,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人体细胞活力,以提高人体素质。
此外,还可常用花草上的露水珠擦面。
常擦,可使面部白嫩。
这是道家注颜术之一。
第四节鸣天鼓接上势。
两脚分开,自然站立,全身放松。
双掌跟捂耳,但不可按得太紧。
两手中指端按住风池穴(后颈窝两边凸陷处),小指、无名指和中指并拢,食指放在中指上。
接着,两手的食指用力(但不可用力太大)往下弹;弹后,食指又放在中指上,再往下弹。
如此重复八次。
弹时,会听到咚咚的响声,像敲鼓一样,谓之鸣天鼓。
道家长寿方法

道家长寿方法
道家长寿方法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保健方法,它强调身心合一,注重修炼内功,以达到长寿的目的。
这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精神调养:道家认为,精神状态对身体健康影响极大。
因此,修炼者需要保持内心平静,避免情绪波动,多读书、打坐、冥想等,以提高修行的效果。
2. 饮食调理:道家强调饮食清淡,少食辛辣、油腻之物。
同时,要注意食物的质量和营养均衡,不要暴饮暴食,以免伤害身体健康。
3. 运动锻炼:道家认为,身体的强壮和健康需要运动锻炼来保持。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
4. 按摩保健:按摩是一种有效的保健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和紧张,提高身体免疫力。
道家推崇按摩穴位和经络,以达到理气活血、强身健体的目的。
5. 中药调理:道家认为,中药可以治疗身体内在的疾病,并且
具有预防疾病、强身健体的作用。
修炼者可以根据自身体质和症状选择适合自己的中药,进行调理养生。
这些方法虽然看起来简单,但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达到长寿的效果。
因此,修炼者需要从日常生活做起,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才能在健康长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1 -。
道家十大养生方法

道家十大养生方法道家十大养生方法是道家传统的保健保养方式,是继承和传承了中国古代养生文化,与中医和太极拳等养生技术相互配合,达到身体健康和长寿的效果。
以下是关于道家十大养生方法的10条详细描述:1. 静坐养神:道家养生讲究调整身心,静坐养神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方法。
静坐养神的核心在于调整呼吸和意念。
通过静坐培养身心平衡和内心安宁,让身体得到放松,达到治疗和调养身体的作用。
2. 五禽戏:五禽戏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运动方式,它是一种用模仿禽鸟动作的方式进行的锻炼。
此举动可以调节呼吸,增强体力和呼吸系统的运动量,它适合中年人以上的人们,特别是为关节、肌肉、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帮助。
3. 水疗:水疗就是利用水的热和冷来治疗身体的方法。
道家认为,水是五行之一,有通达经脉、排毒、活血、保健补肾等功效。
早晨起床用温水漱口,可以养肝护肾,低压,早上用凉水洗脸,可以养肺润肤,保持皮肤的湿度。
4. 行走静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感到忙碌和疲劳,行走和静坐可以帮助我们调节身心疲劳,释放压力。
尤其是在户外行走,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增强体质,保持身心健康。
5. 古琴演奏:古琴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之一,它既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也可以作为养生的一种手段。
古琴演奏需要注重身心的调整和呼吸的协调,有调理心情、降低血压、安定情绪等好处。
6. 药膳调理:药膳是兼有保健保养功效的食物,它可以滋养和修复身体,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药食同源的理念不仅仅是滋补身体,还包含了精神层面的养生观念,如快乐、幸福、思考和修行等。
7. 医理养生:道家的医理养生认为,一个人的生命长度和生活的质量是由四个因素决定的:先天质量、后天环境、饮食习惯和修行养生。
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身体和修行强化个人的内部心态,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和自我生命延续。
8. 按摩推拿:指用手的力量,按摩、揉捏、推拿、瘦脸等手法配合如针灸、耳穴按压、拔罐、火罐等方式对人体的经络、穴位以及软组织等进行按摩,来达到平衡人体气血,调整人体器官机能的保健方法。
道家十大养生方法

道家十大养生方法道家养生,是追求身心的和谐与平衡的一种生活方式,旨在通过修炼身心,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
道家养生方法极其丰富多样,从饮食、运动到心理调节,皆有独特之处。
本文将介绍十种道家养生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一、静坐冥想静坐冥想是道家养生的基础方法之一。
通过坐定闭目,专注于自身的呼吸以及内心的平静,可以增强身心的稳定性,减轻压力和焦虑,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
每天坚持静坐冥想,对于保持身心的平静与内心的宁静非常有益。
二、养生食物在道家养生中,养生食物起着重要的作用。
道教注重自然与人的和谐,推崇清淡、纯净的食物。
如蔬菜、水果、豆类、坚果等,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助于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维持身体的健康。
三、太极拳太极拳是道家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太极拳注重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增强肌肉和关节的柔软度,同时调和体内的阴阳能量,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流动,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四、五禽戏五禽戏是一种具有道家特色的养生健身运动。
它模仿五种动物的动作,包括虎、鹿、熊、猿、鸟。
通过练习五禽戏,可以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平衡力和协调能力,同时改善心肺功能,增强体质。
五、听音乐音乐有着独特的魅力,可以调动人的感情和情绪,舒缓身心。
道家养生中,特别推崇以自然风景、清幽宁静的音乐为主,如山水画、古琴音乐等,能够帮助人们放松身心,减轻疲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六、修炼道德道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修养。
要想养生,首先要修心养性,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善良,积极向上的心态对于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七、心理调节道家养生方法还包括心理调节。
道教注重心灵的平和与宁静,通过调节自己的思维方式,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
例如通过观察自己的情绪变化、进行呼吸调节等,有效缓解压力,提高抵抗力。
八、戒除毒品道家强调“戒欲”,包括戒除身体和心灵两方面的毒素。
其中,戒除毒品是道家养生的基本要求之一。
道家养身十法

道家养身十法展开全文道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
虽然人类的身体状况会变化,生存环境也在不断改变,但有些养生的方法却是不变的真理。
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
2、多嗔伤肝,多淫伤肾,多食又伤脾胃。
忧思伤脾,愤怒伤肝,劳虑伤神。
3、气以行血血以补气凡人久视则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情六欲之过则伤元气、伤心肾。
相火旺,真阳耗。
人体中的气血也是一对阴阳,血为阴为体,气为阳为用。
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
气不足,易得淤积之病,如肿瘤、血栓等;气太过,易得脑出血之类的病。
所以,只有气血平衡,人才能健康。
4、心过劳的人,心疲肝旺,心过劳就是心太满,不虚。
心满,则不纳肝(木)生之火,心不纳肝生之火,则肝气必积而盛。
肝木克土,脾胃受病,消化不良,营养不足,夜眠不安。
土又克水,于是肾水大亏,水不足则火更旺,心肾相联,心气更弱,肺病即成。
内部相互关联,一动全动,一病全病。
而扰之者,乃在妄心,所以治病在安其心,安心在息妄,息妄在明心,明心即自觉,而健康的功效在乎静坐。
5、动生阳静生阴不要天天想着吃什么补阴,吃什么壮阳。
记住了,运动就可以生阳;静坐就可以生阴。
阴为阳之母,阳为阴之用。
6、不能盲目补气人在气不足的时候,不能盲目补气,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
如果是因为血不足,就需要先补血,因为血为气之母,否则就成了干烧器皿,把内脏烧坏;如果是因为淤滞不通,就可以增加气血,血气同补。
这样才能达到补气的作用。
7、环境对人养生的重要性这就是为什么人在空气清新的深山老林里,会把痼疾养好的道理。
因为深山老林中的精微物质(负离子)会通过人在放松情况下的深呼吸把它吸收到人体内部,从而滋润孕养五脏六腑,使人重新焕发活力。
还有重要的一点常人并不所知,就是人不仅仅是通过口鼻来呼吸,人身体的每个汗毛孔都是可以呼吸的,而且正是它们吸取著天地的精华。
8、顺应自然是养生的境界一个人生下来,他的命运就基本上是有一定定数的。
道教太极内功养生法

道教太极内功养生法一、十指梳头:双手相贴快速搓擦36次,使手心发热,然后以十指尖从前发际向上梳至百会穴,再下行梳至后颈部,向上梳时吸气,向下梳时呼气,连梳36次。
有醒脑提神、防神经衰弱及抗脑动脉硬化之功效。
二、掌心擦额:以双手掌心及掌根向上擦前额部36次。
三、指叩百会:双手十指尖从前发际正中适度叩击头顶至后颈部,叩击36次。
四、摇头晃脑:头颈部低垂,缓缓向左右两侧摇摆至最大限度,尽量抻拉脖筋,左右共做36次。
五、面部擦抹:双手贴于脸颊,食指靠在鼻翼旁,然后由下而上,由里而外划圆弧旋抹面部36次,双手上行吸气,下行呼气。
六、旋眼转睛:两眼微闭,眼球先由左向右呈圆形旋转36次,再反方向旋转36次。
此法极具健目及锻炼双眼灵活性之功效。
七、敷眼贯气:两掌心劳宫穴相对,距胸约一尺,如抱球状,意念收天地之精华,聚于双掌之中,然后两掌缓缓做开合拉气旋转揉气之动作,待体会到两手间有拉不开合不进之太极混元气感时,缓缓靠近眼部挤压或旋转贯气。
八、指揉太阳:双手食中二指伸出,大拇指压住无名指及小指指甲,将此剑指分别按于头部两侧太阳穴上,按顺逆时针各揉36次。
九、鱼际擦鼻:双手拇指根下鱼际肌搓热之后,从鼻翼旁迎香穴向上擦至眉心,再向下擦回迎香穴,擦36次。
此法对防治流感或鼻炎有一定疗效。
十、天鼓齐鸣:双手掌心捂住耳孔,大拇指放于后颈部,其余四指放于后脑部,然后食指从中指上滑下叩击后脑部。
此时耳中即有鸣鼓之音,做36次后双手猛然向两边松开,并猛睁双眼,立时有耳聪目明之感。
之后再以中指塞住耳孔,向前及向后各旋转6圈,然后松手闪耳。
此法经常习练对耳鸣耳聋均有良效。
十一、调理颈肌:先以十指交叉后放于后颈部,以掌根夹住颈部肌肉,向上提拉36次,再以双手十指掐住后颈部两条大筋(斜方肌),从上而下依次掐捏36次。
十二、赤龙搅海:以舌头在口中先由左向右搅动36次,再反方向搅36次,口中产生之唾液,称之为”金律玉液”,分三口(意念分别代表精、气、神)缓缓咽入腹中,谓之”玉液还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家养生功法的七个方面【道医】
道教养生观和养生术体系,是在吸收、采集民间实践成果和佛家养生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接受了中国古医药学养生健身术和药物学理论知识,逐步加工改造形成的,有的甚至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
但剥去其各派养生术庞杂丛生的外表饰物,我们仍可以显现出这一古老民族文化遗产具有极其科学价值的哲学理念和科学健身方法。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 .天人合一。
基于“无极”和“太极”理谁,把宇宙与人,人体与自然环环相连;取法于自然和与自然同化;将人体内外器官视为整体,各种功法都以经络学说为基础,模仿自然界事物的运动规律,颇为显效。
2.性命双修。
强调“性功”.(心理保健和精神锻炼)对于“命功”(肉体锻炼)的意义,主张“性命双修”、“内外兼养”、“功静结合”的双向养生观,以“无所有、无我执、无差别”的生活方式,丢弃自我,豁达大度,神清气爽,把心理和生理卫生的锻炼结合起来,自由愉快地开辟新的生命里程。
3.重在“养气”。
以自然、社会和人的同源错构理念来推导生命的起源与发展,以五行八卦和经络概念创造健身原理,认为“人禀阴阳二气而生”,两大元素的不平衡或丧失,将会导致疾病或死亡。
主张以练精为基础,练神为大用,练气为中心,由“气化”作用而产生各种神化妙用,达到“精气日新,邪气尽去”,永不衰老。
4.“养气”守静。
“内丹说”认为,养气首先要保持和谐安定的情绪,情绪好坏对人的健康有很大影响。
在儒家“超凡人圣”之后再创出“超圣入神”和“超神入化”的神仙境界。
要求日常生活中做到“九守”,防止过激情感变幻,过度性欲要求,过分体力劳累等损害身体。
.5.清新洁静。
讲究饮食适度,忌荤辣;主张少睡、早起、节房事,反对“浑浊”起居。
注重清晨“吐故纳新”,排除“死气”,吸入饱含“日精月华”的“元气”,使人获得新的生命活力。
6.导引至上。
导引术是道教至高无上的延年益寿功法。
反对消极的静养和滥施药物.“导”即养气安神,主要是呼吸吐纳法。
“导引”是辅助的健身按摩,如“五禽”、“八段”等拳术。
导引术就是呼吸结合体操的健身方法。
现代医学科学证明,它对改善全身各个系统的功能有特殊的作用。
7.自我修复。
道家养生术强调疏通气血,调整阴阳平衡,提高有机体的“自我调节”、“自我培补”能力,增强自愈和免疫系统功能。
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自我修复的自然治愈能力是人体内在的、可以诱发的巨大潜能,引导和调动人体内部的疏导、代谢、再生、抗衡和免疫等综合能力,对增进健康有根本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