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辐射危害及防护

合集下载

核辐射的危害及预

核辐射的危害及预

核辐射的危害及预防
2、科学预防核辐射 首先,少量的自然辐射无损健康。
核辐射的危害及预防
2、科学预防核辐射 其次,人为产生的辐射只要应用、防护得当, 也不是“洪水猛兽”。
①在离电视机正面方向一米以外收看电视,为安全起 见,可在显示器的荧光屏上附加一安全防护网; ②妇女在怀孕早期尽量减少在荧光屏前看电视及工作, 最好不要进行腹部X线检查;
核辐射的危害及预防
2. 各种人群受核辐射影响排序
儿童:受辐射较大的儿童若干年后得甲状腺癌的概率要比普 通儿童高Biblioteka 3-5倍;核辐射的危害及预防
青少年:甲状腺功能正常,代谢活跃; 老 人:甲状腺功能相对青壮年不活跃,代谢较迟 缓;
核辐射的危害及预防 三、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去预防?
1、核辐射防护办法清单
如果被暴露在辐射范围内,立 即换一套衣服和鞋子,把他们放在 一个密封的塑料袋中,封闭袋口, 然后采取彻底的全面的淋浴;如果 你被通知撤离,在车上保持车窗和 通风口封闭,并采用车内循环空气; 如果被告知呆在室内,关闭空调和 其他进气口,去地下室,除非必要, 否则别用电话;在受到辐射前或者 刚受到辐射没多久,碘化钾可以帮 助降低患癌症的风险。但一定要在 医生指导下进行。
核辐射的危害及预防
核辐射的危害及预防
一、什么是核辐射?
核辐射 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 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 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核辐射 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 射。
核辐射的危害及预防 二、核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1、核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日常生活中 小于100毫西弗 1000-2000毫西弗 2- 4毫西弗 观测不到任何变化 轻度急性放射病
14日福岛核电站 辐射量8.217毫西弗/小时 我们坐10小时飞机,相当于接受0.03毫西弗辐射。 一天抽一包烟,一年下来受到的剂量在0.51 毫希弗。 规定职业人员的年剂量最高限值为20毫西弗。 一次性遭受4000毫西弗可能会致死

核辐射的危害与防护

核辐射的危害与防护
核能的应用
——核辐射的危害及防护
目录
一、核能的介绍 二、核能的运用 三、核能的利弊 四、辐射基本知识 五、辐射危害与防护 六、核辐射基本知识 七、核辐射危害与防护 八、核电站泄漏事件 九、核电站安全介绍 十、防辐射小常识
核能的介绍
• 核能又称原子能。原子核中的核子重新分 配时释放出来的能量。核能可分为三类: (1)裂变能,重元素(如铀、钚等)的原 子核发生分裂时释放出来的能量;(2)聚 变能,由轻元素(氘和氚)原子核发生聚 合反应时释放出来的能量;(3)原子核衰 变时发出的放射能。
核辐射
• 核辐射,或通常称之为放射性,存在于所 有的物质之中,这是亿万年来存在的客观 事实,是正常现象。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 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 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 观粒子流。 • 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 为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又分直接致电离辐 射和间接致电离辐射。直接致电离辐射包 括质子等带电粒子。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 光子、中子等不带电粒子。
四、辐射的防护

辐射防护是研究保护人 类(系指全人类、其中的 部分或个体成员以及他们 的后代)免受或少受辐射 危害的应用学科,有时亦 指用于保护人类免受或尽 量少受辐射危害的要求、 措施、手段和方法。辐射 包括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 射。在核领域,辐射防护 专指电离辐射防护。
外照射防护距离防护
1、距离防护
• 具体的说: • 轻度损伤,可能发生轻度急性放射 病,如乏力,不适,食欲减退。 • 中度损伤,能引起中度急性放射病, 如头昏,乏力,恶心,有呕吐,白 细胞数下降。 • 重度损伤,能引起重度急性放射病, 虽经治疗但受照者有50%可能在30 天内死亡,其余50%能恢复。表现 为多次呕吐,可有腹泻,白细胞数 明显下降。 • 极重度损伤,引起极重度放射性病, 死亡率很高。多次吐、泻,休克, 白细胞数急剧下降。核事故和原子 弹爆炸的核辐射都会造成人员的立 即死亡或重度损伤。还会引发癌症、 不育、怪胎等。

核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及安全防护对策

核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及安全防护对策

核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及安全防护对策摘要:现阶段,国防、医疗、能源、工农业、教育及科研等领域核能与核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比如核电站借助原子核裂变释放电能,医疗机构采用核技术为病人诊断病情,放射性设备应用于工业科研领域。

但与此同时,核能与核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对周边环境也带来了严重的辐射影响,比如影响人类健康、周围生态环境以及社会运行秩序等,因而如何有效的防护核辐射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核辐射;环境影响;防护策略引言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核辐射随处可见,其对周围环境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特别是近年来核辐射事件的发生为人们带来了很大的警醒。

现阶段,对于核辐射人们认识还不够全面,由此产生恐惧心理。

1、概述核辐射核辐射主要是由原子核裂变过程形成离子束与电磁辐射,其来源主要包含地球外层星际空间、加速器及原子核变化等。

放射过程中产生粒子辐射,包含α与β粒子,以及γ与X两类电磁辐射射线,此类粒子或射线遇到介质后出现电离反应,此过程就为核辐射形成的过程。

其中α粒子是由两个正电荷He原子核组成,磁场中偏转方向与正离子流有相同的方向,有很强大的电离作用。

β粒子中电子流是主要构成物,此类电子流运动速度高,具有一定电离作用小和贯穿能力。

γ与X射线电磁波波长段,有很强的贯穿能力,但电离作用小,在与物质原子电子相互作用性小时,原子电离反应过程中能量不变,贯穿力明显高于能量同等的带电粒子。

2、核辐射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危害核辐射主要通过外照射与内照射危害人体健康,其中外照射是辐射源在人体外,释放出的能量贯穿到人体内,内照射指辐射源被呼吸空气、食用食品或饮水食物等,皮肤伤口进入到体内带来的辐射。

2.1对人们身体健健带来的影响人体是由肌肉组织与骨骼构成,而部分射线与带电粒子很容易能够穿透人体,这正是医疗诊疗设备应用核技术的根本原因。

核辐射会对人类身体组织造成损害,慢性与急性辐射都会损害人机体,比如伤害人体血液细胞生长、胃肠道上皮细胞以及生殖细胞等。

核辐射危害与预防知识普及

核辐射危害与预防知识普及

核辐射危害与预防知识普及核辐射是指由放射性核素的放射线和粒子所引起的辐射现象。

在核能发电、医疗、工业以及科学研究等领域中,核辐射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若不正确处理和预防核辐射,将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提高公众的核辐射危害意识,本文将就核辐射的危害以及预防知识进行普及。

一、核辐射的危害核辐射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

短期效应主要体现在辐射病的发生,如急性放射病、发热和胃痛等。

这些短期效应主要发生在高剂量高强度的辐射情况下,如核事故或放射治疗过程中。

长期效应主要呈现为慢性辐射病,例如白血病、甲状腺癌、遗传变异等。

这些效应在低剂量长期辐射情况下逐渐积累,对人体健康造成长远的威胁。

除了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外,核辐射还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

放射性物质的泄漏和排放会导致土壤、空气和水源的污染,进而影响生物链的稳定性。

长期暴露在核辐射环境中的植物和动物也会承受生殖能力、生长发育和基因稳定性方面的损害。

二、核辐射的预防知识1. 注意辐射设备的正确使用在医疗和科研领域,医生和科学家应正确操作辐射设备,并佩戴符合安全标准的防护设备,如护目镜、手套和铅板等。

医护人员和研究人员还应受到相关的培训,了解辐射安全知识和紧急应对措施。

2. 强化核电站的安全措施核电站是常见的核能利用方式,但其安全风险不可忽视。

应加强核电站的设备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此外,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安全后勤保障,以应对突发事故和泄漏事故。

3. 加强核废料的管理和处理核废料是核工业活动的副产品,必须得到妥善处理和储存,以防止对环境和人体产生危害。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制定严格的废料管理法规,并投入足够的人力和物力进行监督和管理。

4. 推广核辐射监测技术核辐射监测技术的发展对及时发现和评估核辐射风险至关重要。

政府和科研机构应加大对核辐射监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确保辐射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提高公众的核辐射意识公众在面临核辐射风险时,需要具备正确的应对和防范知识。

放射性防护-核辐射危害及防护措施

放射性防护-核辐射危害及防护措施

放射性防护由于人体组织在受到射线照射时,能发生电离,当照射剂量低于一定数值时,射线对人体没有伤害,如果人体受到射线的过量照射,便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所以,对射线防护的基本原则是避免放射性物质或射线污染环境和侵入人体,采取多种措施,减少人体接受来自内外照射的剂量。

防止放射性电离辐射对人体危害的基本措施是:缩短接触时间,增大距离、屏蔽、遥控、机械化操作及个人防护等,以避免放射性物质污染环境和侵入人体,减少对人体的照射剂量。

对从事放射性作业或可能有放射性污染物存在场所,作业人员要进行系统的有关安全卫生防护知识的教育与训练,建立健全卫生防护制度和操作规程、设置危险信号、色标和报警设施等。

1.控制辐射源法一方面降低辐射源自身的辐射强度,另一方面采用封闭型辐射源。

使用封闭型辐射源时,建筑物应符合以下特殊要求:(1)地点选择一个较强的γ辐射源,例如强度与n×1013Bq量级的60Co相当的源,一般必须隔离在一个单独的建筑物内。

中等强度的γ辐射源,例如强度与1013Bq以上的60Co相当的源,可设在建筑物一端的底层或地下室。

但都应尽量避免建在人口稠密地区或居民的生活区,这样可以减少正常情况下和事故时受到照射的各类人员的总剂量即集体剂量(man·Sv)。

(2)屏蔽一个放射性工作场所的设计,除了要保证工作人员自身所受剂量不超过规定的标准以外,还必须保证相邻地区人员所受的剂量也不超过相应的规定。

特别是上下左右前后均有人工作或居住时,必须满足相应的辐射安全标准。

这就是说,在计算各方向所需的屏蔽厚度时,首先要确定屏蔽以后各方向的容许照射量率,这个容许的照射量率就是对在这个方向邻近地区工作和生活人员的防护标准。

但是,有时这个标准,还要根据很多因素,例如相邻场所的使用情况及人员存在因子等综合考虑确定。

有时天顶方向虽然无人居住或工作,但是强的γ射线束和中子辐射束穿过天顶后在空气中也会散射到地面上,造成此地面上辐射剂量超过相应标准。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危害及防护(二篇)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危害及防护(二篇)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危害及防护对日常工作中不接触辐射性工作的人来说,每年正常的天然辐射(主要是因为空气中的氡辐射)为1000-xx微西弗。

一次小于100微西弗的辐射,对人体无影响。

一次1000-xx微西弗,可能会引发轻度急性放射病,能够治愈。

福岛核电站1015微西弗/小时辐射,相当于一个人接受10次x光检查。

日常生活中,我们坐10小时飞机,相当于接受30微西弗辐射。

与放射相关的工人,一年最高辐射量为50000微西弗。

一次性遭受4000毫西弗会致死。

注:西弗,用来衡量辐射对生物组织的伤害,每千克人体组织吸收1焦耳为1西弗。

西弗是个非常大的单位,因此通常使用毫西弗、微西弗。

1毫西弗=1000微西弗。

辐射伤害机理:人体有躯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两类细胞,它们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和受损后的效应是不同的。

电离辐射对机体的损伤其本质是对细胞的灭活作用,当被灭活的细胞达到一定数量时,躯体细胞的损伤会导致人体器官组织发生疾病,最终可能导致人体死亡。

躯体细胞一旦死亡,损伤细胞也随之消失了,不会转移到下一代。

在电离辐射或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可导致遗传基因发生突变,当生殖细胞中的DNA受到损伤时,后代继承母体改变了的基因,导致有缺陷的后代。

因此,人体一定要避免大剂量照射。

在接受辐射后,人体健康将“立即”受到哪些影响?放射性的碘对于住在核电厂附近的年轻人有危害,xx年切尔诺贝利核灾难之后有一些甲状腺癌病患即与此有关。

放射性铯、铀和钚都是对人体有害的,并且不以某个特定器官为靶标。

放射性的氮几秒钟后就很快会衰变,而放射性氩也对身体无害。

——接受中等程度的辐射将导致辐射病。

它有一系列症状:在接受辐射的几小时之内,人会出现恶心与呕吐,随后可能经历腹泻、头痛和发烧。

在最初症状之后,人体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不再显示任何症状,然而往往在几周之内,又有新的、更加严重的症状发生。

——如果接受高等程度的辐射,以上所述的所有症状都可能立即出现,并伴随着全身性的、甚至可能致命的脏器损害。

了解核辐射的症状、危害、后遗症

了解核辐射的症状、危害、后遗症

福岛核电站的三层防护
众所周知,核燃料在发生链式反应时会产生大量对人体有害的放射性物质,如碘 131、铯137。为了避免这些放射性物质泄漏,核电站设置了多层防护。
第一层防护:核燃料棒外壳
福岛核电站有三层防护,第一层就是核燃料棒的外壳——锆合金,这层锆合金包 裹可以避免核燃料棒里的放射性物质与冷却水接触,可以承受1200度的高温。很多 根核燃料棒、控制棒(用途是吸收中子,控制链式反应的程度)及相关机构就组成 了反应堆堆芯装置。
核燃料中的有效成分是铀-235,铀-235同样也是原子弹中的核炸药, 那么核电站会不会像原子弹那样爆炸呢?专家指出,绝没有这种可能性!
这是因为,核燃料中铀-235的含量约为3%,而核炸药中的铀-235含量 高达90%以上。核燃料引不起核爆炸,正像啤酒和白酒都含有酒精,白酒 因酒精含量高可以点燃,而啤酒则因酒精含量低不能点燃一样。
核辐射症状
4000毫西弗/次辐射可致死
“当量剂量”是反映各种射线或粒子被吸收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强弱的 辐射量。其国际标准单位是“西弗”,定义是每千克人体组织吸收1焦耳 为1西弗。西弗是个非常大的单位,因此通常使用毫西弗、微西弗。1毫西 弗=1000微西弗。
对日常工作中不接触辐射性工作的人来说,每年正常的天然辐射(主 要是因为空气中的氡辐射)为1000~2000微西弗。一次小于100微西弗的辐 射,对人体无影响。与放射相关的工人,一年最高辐射量为50000微西弗。 一次性遭受4000毫西弗会致死。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救援惨状
“几次任务后,我的士兵就会去洗澡并进食。过了一会儿,他们就开始 呕吐。”
从一开始发生危机,辐射受害者就被送往莫斯科6号医院。该院有苏联唯 一的专门设施,治疗因大量暴露在辐射下,引发的急性辐射病。

核辐射的危害与防护

核辐射的危害与防护

核辐射的危害与防护核辐射是指核能释放出的电离辐射,包括α、β、γ射线和中子。

它在核能行业、医学和科研领域广泛应用,但过量的核辐射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核辐射的伤害,我们需要了解核辐射的危害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核辐射的危害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电离辐射:核辐射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引起电离,与人体细胞的基因组发生作用,导致细胞死亡、损伤或突变。

这对基因的稳定性和细胞的正常功能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导致癌症和遗传性疾病的发生。

2. 化学反应:核辐射会引起原子和分子的离解和重新组合,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

这些化学反应可能导致细胞内部的代谢紊乱,干扰正常的生物化学过程。

3. 热效应:核辐射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对生物体造成热损伤。

高温会破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引起组织坏死和其他严重的热伤害。

为了减少核辐射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 防护屏障:在核能工作场所或实验室中,应设置适当的防护屏障,如铅板、钢板等,来减少核辐射的穿透。

这些屏障应厚度足够,材质密度高,以防止辐射的泄漏。

2. 个人防护装备:工作人员在接触核辐射区域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铅背心、铅眼镜、手套等。

这些装备能有效地阻挡或减少核辐射的直接接触,保护身体的关键部位。

3. 时间控制:尽量减少在核辐射区域的停留时间,减少暴露的剂量。

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进入核辐射区域,并尽量缩短停留时间,减少辐射的累积效应。

4. 距离控制:保持与放射源的安全距离,以减少辐射的接触。

根据辐射源的性质和强度,确定合适的安全距离,并确保不会接触到辐射区域。

5. 监测和测量:对核辐射区域进行定期的监测和测量,确保放射源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使用专业的辐射测量仪器,对辐射剂量进行准确的测量,及时发现和修复可能的辐射泄漏源。

6. 安全培训和教育:对从事核能工作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核辐射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辐射危害及防护
核辐射也称放射性,是以波、粒子或光子能量束形式(主要为α、β和γ三种辐射形式)传播的一种能量。

辐射的剂量以毫西弗或微西弗来表示。

核辐射并不仅仅存在特定的矿石和材料中,它是无处不在的,然而核辐射危害及防护大家了解吗?哪些辐射对孕妇伤害大?
辐射污染小知识:
核辐射污染的危害:
核辐射对人体的损害主要表现为进入体内后影响细胞染色体DNA(打断DNA链,或者改变DNA分子的结构,使DNA发生变异),从而导致DNA所合成的蛋白质不具有原应具有功能,进而对人体造成损害;同时DNA的变异可以是长期的,所以也会影响生殖细胞,结果使后代也产生相应的症状。

核辐射的基本防护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