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的分类

合集下载

伤口分类和愈合分级

伤口分类和愈合分级

伤口分类和愈合分级伤口分类和愈合分级伤口是指身体表面或内部组织受到外力或内部因素的损伤,包括擦伤、割伤、撕裂、挫伤等。

根据不同的原因和程度,伤口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并且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愈合情况进行分级。

一、根据原因分类1.机械性创伤:由于外力作用而产生的创伤,如割伤、挫伤、撕裂等。

2.化学性创伤:由于化学物质作用而产生的创伤,如酸碱灼伤等。

3.热性创伤:由于高温或低温作用而产生的创伤,如烧烫伤和冻疮等。

4.放射性创伤:由于放射线作用而产生的创伤,如放射性皮肤损害等。

二、根据深度分类1.浅表性损害:只影响皮肤表层,如擦挫和浅层割伤等。

2.中度损害:影响皮肤深层和部分软组织,如深层割伤和撕裂伤等。

3.深度损害:影响皮肤深层和全层软组织,如刀割伤、枪伤、烧伤等。

三、根据感染情况分类1.无菌性创口:没有感染的创口。

2.污染性创口:有外来细菌污染的创口。

3.感染性创口:已经发生感染的创口,如脓肿、败血症等。

四、根据愈合情况分级1.一期愈合:也称为原发性愈合,是指在手术或外伤后,伤口两侧组织直接连接并形成完整的结构,并且没有明显的缺损或畸形。

2.二期愈合:也称为次级愈合,是指在伤口不能原发性愈合时,通过清洁和填塞来促进组织生长和修复。

这种方式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全恢复健康。

3.三期愈合:也称为再生性愈合,是指在组织缺损或畸形时通过移植或修复来恢复正常结构和功能。

这种方式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总之,伤口分类和愈合分级是在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医生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伤口进行相应的处理,并根据愈合情况进行分级和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和卫生,以促进愈合和恢复健康。

创伤的分类和治疗

创伤的分类和治疗

03
创伤治疗
急救治疗
评估伤情
创伤患者需要快速评估伤情,包括 受伤部位、受伤程度以及可能出现 的并发症。
止血
对于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创伤患者,应迅速采取 止血措施,如加压止血、止血带使 用等。
固定
对于骨折或脊椎损伤的患者,应进 行固定以避免二次损伤。
搬运
在患者转运过程中,应采取正确的 搬运方式以避免加重伤情。
专业治疗
手术治疗
对于需要手术干预的创伤患者 ,应在合适的时机进行手术治
疗。
药物治疗
根据创伤类型和程度,使用适 当的药物进行治疗。
康复治疗
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 系统的康复训练,以最大程度
地恢复功能。
康复治疗
01
02
03
物理治疗
通过物理治疗师的指导, 进行一系列的康复训练, 包括力量训练、柔韧性训 练、平衡训练等。
《创伤的分类和治疗》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创伤概述 • 创伤分类 • 创伤治疗 • 创伤预防
01
创伤概述
定义和成因
定义
创伤是指身体或心理上因外界刺激而造成的损伤或伤害,通 常分为急性创伤和慢性创伤。
成因
急性创伤通常由交通事故、跌倒、意外事故、暴力袭击等意 外事件引起;慢性创伤则由长期暴露于不良环境、社会压力 、身体健康问题等逐渐形成。
职业疗法
对于因工作或日常活动而 受伤的患者,职业疗法师 可以帮助他们重返工作岗 位并进行适应。
心理治疗
创伤后心理问题很常见, 心理治疗师可以提供心理 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克 服心理障碍。
04
创伤预防
加强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是预防创伤的重要手段,应该广泛开展针对不同年 龄段、不同职业和不同群体的宣传教育活动。

创伤的分类和治疗

创伤的分类和治疗
心理干预还可以通过家庭治疗、团体治疗等方式,帮助患者建立社交支持网络,提 高应对创伤的能力。
心理康复
心理康复是指在创伤事件发生后 ,通过长期的、系统的心理治疗 ,帮助患者逐渐恢复心理健康的
过程。
心理康复的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 法、暴露疗法、眼动脱敏与再加 工等,帮助患者调整思维方式、
减轻恐惧和焦虑等情绪障碍。
详细描述
重度创伤可能包括严重的脑外伤、多 处骨折、内脏损伤等,这些伤害可能 危及生命,需要立即的医疗救治,如 手术、输血和重症监护等。
03
创伤的治疗
药物治疗
镇痛药
用于缓解疼痛,帮助患者 放松,促进伤口愈合。
抗生素
用于预防和治疗感染,确 保伤口不会恶化。
抗凝剂
用于预防血栓形成,降低 深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血栓和肺栓塞的风 险。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具有治疗 作用的基因导入到创伤部位的组 织和细胞中,调节细胞的生长和
分化,促进创伤愈合。
治疗方法的改进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创伤类型,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 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
联合治疗
将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联合应用,如手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心理康复还可以通过社会适应训 练、生活技能训练等方式,帮助 患者适应社会和生活环境,提高
生活质量。
06
创伤治疗的未来发展
新技术应用
3D生物打印技术
利用3D打印技术,根据患者创面的形 状和大小,打印出适合的生物材料或 组织结构,用于覆盖创面或替代损伤 组织。
纳米药物传递系统
光学成像技术
利用光学成像技术,如荧光成像、光 学CT等,对创伤部位进行无创、无痛 、无辐射的检查,为创伤治疗提供更 准确的诊断依据。

创伤的分类及处理原则

创伤的分类及处理原则

创伤的分类及处理原则一、引言创伤是指外界力量对人体组织和器官造成的损伤,是常见的医学问题。

正确分类和处理创伤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和促进康复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创伤的分类及处理原则,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创伤。

二、创伤的分类1. 机械性创伤:包括挫伤、擦伤、刺伤、撕裂伤和压迫伤等,是最常见的创伤类型。

机械性创伤通常由外界物体或力量直接作用于身体造成。

2. 烧伤:分为热烧伤、化学烧伤和电烧伤等。

烧伤可导致皮肤和组织的损伤,严重时还可引发内脏功能障碍。

3. 冻伤:由于低温引起的组织损伤,常见于寒冷地区和高海拔地区。

冻伤严重时会影响血液循环和组织功能。

4. 放射性创伤:由于放射线的作用引起的损伤,可导致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和突变。

5. 窒息伤:由于窒息引起的创伤,如溺水、窒息、电击等。

窒息伤严重时会导致心脑功能障碍。

三、创伤处理原则1. 保护生命优先:任何情况下,保护患者的生命是最重要的。

对于有生命危险的创伤患者,应立即进行紧急救治,包括止血、复苏和维持呼吸等。

2. 创面清洁:对于机械性创伤,首要任务是清洁创面,以防止感染。

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温开水冲洗创面,去除杂质和污物。

3. 止血控制:创伤后出血是常见且危险的情况。

止血原则包括直接压迫止血、提高创面部位、使用止血带和外科手术等方法。

4. 伤口缝合:对于较大的创伤,需要进行伤口缝合以促进愈合。

缝合前应充分清洁伤口,并根据伤口的大小、深度和位置选择合适的缝合方法。

5. 应用敷料:敷料可以保护创面,促进愈合和减少感染。

选择合适的敷料,如无菌纱布、透明敷料或特殊功能敷料,根据伤口情况进行包扎。

6. 疼痛控制:创伤后可能伴随剧烈疼痛,应及时给予合适的疼痛控制措施,如口服或注射止痛药物。

7. 预防感染:创伤后容易引起感染,应遵循无菌原则进行处理,并在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8. 注意功能恢复:对于严重创伤,除了处理创面,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功能恢复。

可以进行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措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功能。

创伤 医学概念(一)

创伤 医学概念(一)

创伤医学概念(一)创伤医学概念概述创伤医学是以研究和处理创伤为主要内容的临床学科。

创伤是指由于外力作用导致身体组织的损伤或病变。

创伤医学旨在迅速识别和处理创伤,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促进其康复。

创伤分类创伤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外伤(外界物体冲击或刺入造成的伤害)–穿刺伤(外物体刺入身体组织)–撞击伤(外力对身体的直接冲击)–压迫伤(外力对身体施加压力)–挤压伤(身体被大力压迫或夹捏)–擦伤(皮肤或黏膜受到擦破或擦烂)•烧伤(灼热物质或火焰导致的组织损伤)–热烧伤(高温热源导致的烧伤)–化学烧伤(化学物质接触导致的烧伤)–电烧伤(电流通过身体导致的烧伤)–辐射烧伤(电离辐射导致的烧伤)•切割伤(刀具或尖锐物体导致的组织切割)–割伤(切割刀具导致的伤口)–截肢(身体部分被切割断开)–咬伤(动物或人咬导致的伤害)创伤医学应急处理原则创伤医学应急处理的原则是“ABC”原则,分别是:•Airway(通畅的呼吸道):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可通过解除异物、保持头部位置、人工通气等方法实施。

•Breathing(良好的呼吸):保证患者有足够的氧气供应,可通过给氧、胸外按压等方法实施。

•Circulation(循环):确保患者循环系统正常运作,可通过止血、输液、心肺复苏等方法实施。

创伤处理流程创伤医学处理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评估伤情: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了解伤情的严重程度。

2.紧急处理: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紧急处理,如止血、固定骨折等。

3.休克处理:对休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输血等处理。

4.伤口处理:清洁伤口,缝合创口,预防感染。

5.创伤复苏:提供必要的支持治疗,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创伤后康复创伤后康复是创伤医学的重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理康复:通过物理疗法、康复训练等手段,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和力量。

•心理康复:帮助患者应对创伤的心理影响,降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社会康复:协助患者重新适应社会生活,提供职业指导和适应性训练。

名词解释创伤

名词解释创伤

名词解释创伤一、定义创伤是指机械性因素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组织结构完整性的破坏或功能障碍。

二、分类(一)按致伤因素分类1. 锐器伤由锐利的器械如刀、玻璃碎片等造成的创伤。

这类创伤的伤口边缘较整齐,伤口较清洁,出血往往较多,例如刀割伤。

2. 钝器伤由钝性物体如棍棒、石块、拳脚等造成的创伤。

伤口边缘不整齐,组织挫伤较严重,可伴有皮肤擦伤、皮下血肿等,如被棍棒打击后的损伤。

3. 火器伤由枪支、火炮等发射的投射物(如子弹、弹片等)所致的创伤。

火器伤的伤口复杂,常伴有深部组织、器官的损伤,伤口污染严重,容易并发感染,而且可能存在贯通伤(有入口和出口)或盲管伤(只有入口没有出口)。

(二)按受伤部位分类1. 颅脑创伤涉及头部的创伤,包括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损伤等。

颅脑创伤可能导致意识障碍、头痛、呕吐、肢体运动或感觉障碍等严重后果,是创伤患者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

2. 胸部创伤胸部受到外力作用后的损伤,可累及胸壁(如肋骨骨折)、胸腔内器官(如肺挫伤、心脏损伤等)。

患者可能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严重的胸部创伤可导致呼吸循环功能衰竭。

3. 腹部创伤腹部遭受外力打击或穿刺等引起的创伤。

可损伤腹腔内的脏器,如肝脏、脾脏、胃肠道、肾脏等。

患者可能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腔内出血等表现,严重时可因大量出血或腹腔感染而危及生命。

4. 四肢创伤发生于上肢或下肢的创伤,如骨折、关节脱位、软组织挫伤、切割伤等。

四肢创伤会影响肢体的运动功能,导致疼痛、肿胀、畸形等症状。

(三)按伤后皮肤完整性分类1. 闭合性创伤受伤部位皮肤或黏膜保持完整,无伤口与外界相通。

常见的闭合性创伤有挫伤、扭伤、挤压伤等。

例如,肌肉受到钝性外力打击后的挫伤,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淤血等;关节过度扭转造成的扭伤,可引起关节周围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

2. 开放性创伤受伤部位皮肤或黏膜破损,伤口与外界相通。

如擦伤、切割伤、刺伤、撕裂伤等。

开放性创伤容易受到细菌污染,发生感染的风险较高,需要及时清创处理。

创伤伤口分类

创伤伤口分类

创伤伤口分类
以下是 8 条关于创伤伤口分类的内容:
1. 开放性伤口,这就像是一扇被打破的窗户呀!比如不小心被刀划伤,鲜血直流,这就是典型的开放性伤口嘛。

想想看,要是不赶紧处理,那细菌不就都跑进去了?
2. 闭合性伤口,嘿,这有点像被藏起来的秘密伤痛呢!被球砸到淤青了一大块,这就是闭合性伤口呀。

虽然表面看起来没啥,可里面说不定正难受着呢,你说对吧?
3. 切割伤,哇哦,这简直就是锐利武器留下的痕迹啊!像手上被玻璃碎片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那血珠一下子冒出来,看着都吓人,这可不好轻视呀!
4. 擦伤,就如同在粗糙地面上轻轻擦了一下一样。

哎呀,摔倒后膝盖擦破了皮,这就是擦伤呀,虽然不严重,但也疼呢,不处理好还可能感染呢!
5. 刺伤,这不就像被尖针猛地扎了一下嘛。

被钉子扎到脚,哎哟喂,这就是刺伤呀,可不能马虎对待呀,难道不是吗?
6. 撕裂伤,如同布被狠狠扯开一样!比如说车祸时身上出现很大的撕裂口子,那得多疼啊,想想都觉得可怕,可不能忽视这种伤口呀!
7. 碾压伤,这简直是被重重压过的感觉呀!像手指被门狠狠夹了一下,那可不得了,这就是碾压伤啦,得多注意啊!
8. 烧伤,哎呀呀,这就像被火热情的亲吻了一样呢。

不小心被开水烫到,一下子就红了一大片,这就是烧伤呀。

可得小心处理,不然会留疤的呀,你说呢?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不同的创伤伤口分类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处理要求,我们必须重视起来,认真对待每一种伤口,保护好自己和身边人的健康呀!。

简明创伤分级

简明创伤分级

简明创伤分级
创伤分级是根据创伤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不同等级的一种分类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指导医生在治疗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下是常见的创伤分级:
一级创伤:仅为轻微擦伤或者磨损,表皮层损伤,不需要特殊处理,可以用清水清洗并覆盖敷料。

二级创伤:肌肉或韧带受到轻微损伤,可能出现疼痛,肿胀和一定程度的流血,需要局部安静休息、冷敷和包扎。

三级创伤:肌肉或韧带受到中度损伤,可能出现严重疼痛、肿胀和大量流血,需要局部冷敷、提高受伤部位,及时就医。

四级创伤:肌肉或韧带受到严重损伤,可能出现断裂或骨折,需要立即就医并接受手术治疗。

以上仅为创伤分级的常见范畴,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医生的诊断判断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伤的分类、诊断及处理原则机械因素引起人体组织或器官的破坏。

根据发生地点、受伤部位、受伤组织、致伤因素及皮肤完整性而进行分析。

严重创伤可引起全身反应,局部表现有伤区疼痛、肿胀、压痛;骨折脱位时有畸形及功能障碍。

严重创伤还可能有致命的大出血、休克、窒息及意识障碍。

急救时应先防治休克,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伤口包扎止血,并进行伤肢固定,将伤员安全、平稳、迅速地转送到医院进一步处理,开放性伤口要及时行清创术。

创伤的预防在于进行安全教育及采取安全措施。

创伤可以根据发生地点、受伤部位、受伤组织、致伤因素及皮肤完整程度进行分类。

按发生地点分为战争伤、工业伤、农业伤、交通伤、体育伤、生活伤等;按受伤部位分为颅脑创伤、胸部创伤、腹部创伤、各部位的骨折和关节脱位、手部伤等。

按受伤类型分为骨折、脱位、脑震荡、器官破裂等;相邻部位同时受伤者称为联合伤(如胸腹联合伤)。

按受伤的组织或器官又可按受伤组织的深浅分为软组织创伤、骨关节创伤和内脏创伤。

软组织创伤指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的损伤,也包括行于其中的血管和神经。

单纯的软组织创伤一般较轻,但广泛的挤压伤可致挤压综合征。

血管破裂大出血亦可致命。

骨关节创伤包括骨折和脱位,并按受伤的骨或关节进一步分类并命名。

如股骨骨折、肩关节脱位等。

内脏创伤又可按受伤的具体内脏进行分类和命名。

如脑挫裂伤、肺挫伤、肝破裂等。

同一致伤原因引起两个以上部位或器官的创伤,称为多处伤或多发伤。

按致伤因素,分为火器伤、切伤、刺伤、撕裂伤、挤压伤、扭伤、挫伤等。

按皮肤完整程度,分为闭合性创伤、开放性创伤等。

在各类创伤中,生活伤和体育伤多为单一部位的组织或器官受伤,伤情比较简单明确;而在战争伤、工业伤、农业伤及交通伤中,由于致伤因素是枪、炮、炸弹。

笨重机器及高速行驶的汽车,因此造成的创伤多是开放性创伤及复合创伤,伤情较严重而复杂。

即以目前常见的交通事故为例,伤员可同时有颅脑伤、颌面伤、颈椎骨折脱位、胸部伤、腹部伤或四肢骨折脱位等,伤情非常复杂危急,甚至在急救之前已濒于死亡。

闭合性创伤皮肤保持完整,有时虽有伤痕,但不伴皮肤破裂及外出血,可有皮肤青紫(皮下出血,又称瘀斑或皮下瘀血)若损伤部位较深,则伤后数日方见青紫。

①挤压伤。

由重物较长时间挤压所造成的严重创伤。

如房屋倒塌、坑道泥土陷埋、车辆相撞等原因。

可引起受压部位大量肌肉缺血坏死,常伴有严重休克,并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见挤压综合征)。

创伤性窒息:一种特殊的胸部挤压伤,较少见。

表现为上胸部、肩部、头颈部的皮下组织,眼结膜、口腔粘膜有广泛分布的小出血点(瘀斑)。

这是因为在胸部受挤压的瞬间,伤者的声门紧闭,使气管和肺内的空气不能排出,造成胸内压力急剧升高,迫使心脏和大静脉内的血液倒流,引起上半身瘀血甚至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破裂的结果。

创伤性窒息本身一般无严重后果,其结局取决于伴随的肋骨骨折和胸内脏器的伤情。

②挫伤。

由钝器或钝性暴力所造成的皮肤或皮下诸组织的创伤。

常有皮下脂肪、小血管的破裂,有时还可致深部脏器的破裂。

③扭伤。

是关节部位在一个方向受暴力所造成的韧带、肌肉、肌腱的创伤。

一般情况下扭伤并不造成关节的脱位,但却可引起关节附近骨骼的骨片撕脱。

④冲击伤。

又称爆震伤,强烈的爆炸(如重型炸弹、鱼雷、核武器等爆炸)产生的强烈冲击波造成的创伤。

体表可无伤痕,但体内的器官却遭受严重的损伤。

地面、空中爆炸的冲击波多引起耳和胸部损伤,表现为失听、耳痛头晕、平衡失调(由于鼓膜穿孔,鼓室出血),或气胸、血胸。

水中爆炸者多伤及腹部内脏,出现腹痛、腹部压痛、腹膜炎的表现。

腹腔内实质性脏器破裂出血者,可出现休克。

胸受伤时,可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

⑤闭合性骨折。

直接或间接外来暴力造成骨骼的连续性中断,但皮肤无破裂。

在骨折发生的同时,伴有附近肌肉、血管及神经的损伤。

⑥脱位。

是关节受直接或间接外来暴力,使构成关节的两骨丧失其解剖关系。

同时有关节囊破裂,也可有骨片撕脱。

开放性创伤伴有皮肤粘膜破裂及外出血。

细菌易从创口侵入,引起感染。

故开放性创伤必需及时清创。

①火器伤。

由枪弹,弹片等所造成的创伤。

不仅枪弹、弹片可在弹道造成各种组织、器官的直接破坏,高速震荡还可造成弹道周围组织、器官的创伤,弹片可将泥土、衣片带入伤口,造成严重的污染,引起化脓性感染、破伤风或气性坏疽。

②撕裂伤。

钝器打击造成挫伤的同时可引起皮肤和软组织裂开。

创口边缘不整齐,周围组织的破坏较广泛。

运转的机器、车辆将皮肤及皮下组织撕脱造成撕裂伤,有时还可将肌肉、肌腱、血管及神经撕脱。

撕裂伤常引起皮肤坏死及感染。

手腕部撕裂伤在临床上最常见。

③。

由细长、尖锐的致伤物所造成。

伤口虽不大,但深部的组织、器官可遭受破坏而不易被察觉,而被忽视。

刺伤易引起深部感染。

④切割伤。

由锋利的致伤物(如刀刃、玻璃)造成。

伤口边缘较整齐。

切割伤深度随外力大小而异。

腕部肘部深切割伤同时有肌腱、血管、神经的断裂。

⑤擦伤。

皮肤同粗糙致伤物摩擦而造成的表浅创伤。

受伤部位仅有少量出血及渗出,因而伤情都较轻。

擦伤1、交通伤交通伤占创伤的首要位置。

现代创伤中交通伤以高能创伤(高速行驶所发生的交通伤)为特点,常造成多发伤、多发骨折、脊柱脊髓损伤、脏器损]伤、开放伤等严重损伤。

2、坠落伤随着高层建筑增多,坠落伤的比重逐渐加大。

坠落伤通过着地部位直接摔伤和力的传导致伤,以脊柱和脊髓损伤、骨盆骨折为主,也可造成多发骨折、颅脑损伤、肝脾破裂。

3、机械伤机械伤以绞伤、挤压伤为主,常导致单肢体开放性损伤或断肢、断指,组织挫伤血管、神经、肌腱损伤和骨折。

4、锐器伤伤口深,易出现深部组织损伤,胸腹部锐器伤可导致内脏或大血管损伤,出血多。

5、跌伤常见于老年人,造成前臂、骨盆、脊柱压缩性骨折和髓部骨折。

青壮年跌伤也可造成骨折。

6、火器伤肾功能衰竭克克时,血容量减少,血压降低,肾血管痉挛,造成肾缺血,可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管上皮坏死,前者使原尿(滤入肾小球囊的血浆)生成减少,后者使生成的原尿在流经坏死的肾小管时,逆向弥散至肾间质而回到血液中。

这些都使尿量减少并加重肾间质的水肿,肾间质因水肿而压力增高,又进一步阻碍肾血流,加重肾缺血要原因。

此外广泛挤压伤的伤员,除因广泛的组织水肿使血容量降低引起上述不良结果外,还因受挤压的组织被破坏,产生的肌红蛋白、血红蛋白、组胺和缺氧代谢产物(如乳酸、丙酮酸等物质)被吸收后,还使肾中毒,加重对肾脏的损害。

其中的肌红蛋白形成管形而堵塞肾小管,进一步促成少尿或无尿。

若广泛的挤压伤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伴有挤压解除后伤肢的迅速肿胀,尿呈茶色(肌红蛋白尿),酸性,即称为挤压综合征。

肌肉丰富的部位,如大腿、臀部等部位的挤压伤更易引起挤压综合征。

临床表现在闭合性创伤,受伤局部疼痛、肿胀、瘀血及血肿。

疼痛剧烈时可引起晕厥或休克;若受伤部位深组织或器官同时有破坏,可有内出血而出现一系列休克的症状,如四肢湿冷、呼吸急促而浅、意识障碍、脉搏快、血压低、尿量减少等。

若有骨折或脱位,则受伤部位出现畸形及功能障碍。

在开放性创伤,局部的伤口是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伤口内有不同程度的外出血;若开放伤口深及脏器或深部血管,可有内出血。

休克常是严重开放性创伤的主要临床表现。

此外伤员常有发热(38C左右),为局部出血或坏死组织分解产物吸收所致,体温升高即应注意有无感染。

休克纠正后仍无尿或少尿则可能是急性肾功能衰竭。

成人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称为少尿,不足50ml称为无尿。

有时可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虽无胸部创伤,但有进行性的呼吸困难,呼吸增快,每分钟超过40次。

一般的鼻导管吸氧不能使之缓解。

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最终可致昏迷、死亡。

主要原因是休克时的微循环障碍或其他原因(如胃液误吸入肺)引起的肺间质水肿和肺泡群的萎陷,致使流经肺毛细血管的血液无法获得充分的氧气交换以满足全身的需要。

严重创伤伤员经早期抢救成功而最终死亡者,约30〜50咻于此综合征。

诊断据受伤史、局部症状及全身反应作出诊断,医务人员必须进一步识别这些创伤所引起的不同组织及脏器的破坏情况,首先判断并排除有无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通气功能不足,循环功能不足及大出血)。

①要求医务人员有整体观点,不要被局部的伤情所吸引而忽视对身体其他部位的系统的、仔细的检查。

②根据各受伤部位的解剖、逐一寻找或排除局部可能存在的各种组织、脏器的破坏,从而作出准确的诊断,确定伤情的轻重,为急救和治疗提供依据。

③严密观察伤情的变化和发展。

④应用各种化验检查,X射线摄片,计算机断层摄片等检查,增加诊断的正确性。

编辑本段创伤治疗项目1、四肢骨折内固定、骨盆骨折及骨不连、骨缺损、骨髓炎、骨折畸形愈合、肢体不等长、足下垂、肌腱挛缩等各种骨折并发症。

2、关节骨折、脱位、关节扭伤、膝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

3、肢体完全和不完全离断、撕脱伤、毁损伤、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感染、骨外露、骨髓炎、截肢术后疼痛、血管损伤断裂致肢体缺血、坏死。

4、上肢、下肢神经急性或陈旧性血管、神经、肌腱损伤及缺损的修复等[2]。

处理原则首先要进行急救,再进一步作相应的处理。

急救在受伤现场或医院,急救的首要目的都是抢救伤员的生命。

应根据创伤的严重性及需要决定抢救的先后顺序,分别轻重缓急,予以抢救。

第一类为需最优先考虑并立刻抢救的有:呼吸道阻塞引起窒息,心血管损害及严重外出血。

第二类为需优先考虑抢救的有:腹腔及腹膜后创伤,颅脑脊髓创伤及广泛软组织创伤。

第三类需抢救的有:下泌尿生殖系统创伤,面部创伤,骨折,脱位,周围血管、神经、肌腱创伤,软组织创伤。

窒息如不解救可以即刻致死,对有头面部创伤的伤员要特别注意,可用鼻咽管或气管内插管维持呼吸道通畅。

胸腔开放性或吸气性伤口应立即封闭,否则也可因严重缺氧而死亡。

严重外出血可用加压包扎,止血带或抗休克裤控制。

应用止血带应每隔1小时放松一次,以免因长时期缺血引起组织坏死。

伤员因出血而休克,可先输入平衡液,如林格氏乳酸盐溶液,以纠正低血容量。

骨折或严重软组织创伤应给以固定。

经过各种抢救,伤员情况得以转危为安或保持稳定后再运送。

运送过程应注意安全、平衡、迅速。

医院内处理在医院内,经过进一步检查及抢救后,根据不同伤情的轻重,进行相应的治疗。

对软组织的闭合性创伤,宜将受伤肢体抬高、热敷以利静脉回流,减轻水肿或疼痛。

不伴有内脏和骨关节创伤的软组织创伤,一般都能顺利痊愈。

对于开放性创伤,还必须进行清创术。

根据伤口损伤程度、沾染情况及受伤后时间,可以将伤口分为三类进行清创。

清洁、整齐的伤口,要求12小时内清创以后缝合伤口,以达到一期愈合。

沾染、不整齐的伤口,伤后时间不长,也要求在清创以后缝合,争取一期愈合(伤口直接愈合)。

若清创离受伤时间较长,则在清创后观察伤口2〜3天,若无感染作延期缝合。

污染严重,组织破坏广泛的伤口,在清创以后,畅开伤口引流,使达到二期愈合(从伤口底部及两侧有肉芽形成,终而使伤口愈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