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

合集下载

创伤后应激障碍预防及治疗

创伤后应激障碍预防及治疗

心理的剥夺感
一旦发现发病并且被隔离,患者就失去了行动的自由,与人 交往的自由,获取信息的自由。每天面对的就是四面白墙, 与医护人员之间出现了信息不对等。这种信息剥夺和信息不 对等,会使人感到空去、愤怒,甚至出现攻击行为。
负罪感
和许多突发性灾难不同,SARS危机中的许多受害者都有 强烈的负罪感,因为他们又感染了自己的亲人、同事和 周围的人。即使一些没有感染其他人的患者,也会对亲 人、邻里、单位被因此隔离而感到极其的内疚。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危险因素
精神障碍的家族 史与既往史
家境不好
性格内向及有神 经质倾向
躯体健康状态欠佳
童年时代的心理创伤
3
案例分析
1 战后心理综合征 ——电影《美国狙击手》
“你虽然身体回来美国了,但 你的灵魂和心仍留在那里, 那个残破不堪的战场”
美军海豹部队狙击手克里斯·凯尔,四次前往伊拉克参战,期间 他战绩显赫。当凯尔成为美军的“传奇”时,也深受道德和良心 的谴责。回到美国后,他无法忘记战争带来的恐惧和伤痛,呆 坐在沙发上脑袋里全是战争的画面,也无法完全融入家庭去尽 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他开始变得情绪沮丧、过分敏感、失 眠、焦虑、易怒、有攻击行为,深陷挣扎之中濒临崩溃。在得 到心理医生的治疗后,凯尔开始有好转,并且通过教退伍老兵 打靶的形式,缓解战争在他们心中的伤痛。可就是这么一位传 奇的人物,却在射击场被枪杀身亡,凶手是一名同样患有战后 心理综合征的退役军人。
应激源
异常惊恐或灾难性质,如残酷的战争、被强暴、地 震、凶杀等,常引起个体极度恐惧、害怕、无助之 感。
症状形成 与发展
常规性PTSD
通常在创伤事件发生一个月后出现,也可能在事发后数个月至数年间延迟发 作
急性应激障碍

关注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

关注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

关注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雁渡寒潭精神创伤(或心理创伤)是指那些由于生活中具有较为严重的伤害事件所引起的心理、情绪甚至生理的不正常状态。

这种不正常的状态可能比较轻微,经过一段时间(通常在三个月之内)的自我调整就可以自动痊愈。

但是也有一些精神创伤的影响会延续较长的时间,甚至常常是终身的。

对于较为严重的精神创伤,在心理学和精神科的分类中被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人们常常根据创伤事件的严重程度来判断精神创伤的严重程度,认为如果一个人遇到了严重可怕的灾难事件(如911,东南亚海啸等),那么他一定受到了严重的精神创伤,相反,如果创伤事件不很严重(如失恋或职场挫折等),就会认为这个人的精神所受到的伤害不会很严重。

其实这种看法是非常错误的。

对一个内心坚强的人来说,非常严重的创伤事件也可能并不引起严重的精神创伤,相反,对一个心理比较脆弱的人来说,一般人认为并不很严重的事件也足以引发严重的精神创伤。

所以我们判断一个人的精神创伤的严重程度并不根据创伤事件的严重程度,而是根据当事人的心理,情绪和生理的反应程度。

轻度的精神创伤可能表现为情绪低落,郁郁寡欢,伤心落泪,生活动力下降,不愿和人交往,对生活缺乏兴趣等等。

这种情况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甚至严格地讲,每一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都要多次经历到。

这种情况通常通过亲人和朋友的安慰和支持,自我的调节,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就可以自我痊愈,而不需要专业的治疗。

但是如果上述状态持续超过3个月以上,就应该考虑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了。

治疗可以是通过药物,但也可以通过非药物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中度的精神创伤可能表现为长时间的情绪低落,悲观厌世,社会性孤独自闭,或严重的睡眠障碍,焦虑紧张,恐惧胆小,甚至出现自杀倾向。

这时候常常会被误诊为抑郁症,神经衰弱,焦虑症或恐惧症。

经过服用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物后效果并不佳。

创伤后应激心理障碍

创伤后应激心理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病人
既往史、童年时代的心理创伤(如遭受性虐待、10岁前父母离异)、性格内向及有神经质倾向创伤事件前后有其他负性生活事件家境不好、躯体健康状态欠佳等(KesslerRC,1995;SteinMB,1997)如果有诱发因素存在有人格异常或神经症病史则可降低对应激源的防御力或加重疾病过程。
目录
简介
病因
形成和发展
患病率
临床特征
诊断
临床症状
检查
展开
编辑本段
简介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又称延迟性
创伤后应激障碍
心因性反应(delayedpsychogenicreaction)是由应激性事件或处境而引起的延迟性反应此诊断始见于1980年出版的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DSM-Ⅲ)随着有关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PTSD的诊断标准在DSM-Ⅲ-R及DSM-Ⅳ中作了相当幅度的修改,中国的CCMD-Ⅱ-R和1993年问世的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也都包含了这一类别(DavidsonJRT1995;KesslerRC,1995;SteinMB,1997)。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已十分明确创伤性事件是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
创伤后应激障碍病人康ຫໍສະໝຸດ 后 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其发生的充分条件虽然大多数人在经历创伤性事件后都会出现程度不等的症状,但只有部分人最终成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许多因素影响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如存在精神障碍的家族史与既往史童年时代的心理创伤(如遭受性虐待10岁前父母离异)性格内向及有神经质倾向创伤事件前后有其他负性生活事件、家境不好、躯体健康状态欠佳等等,这些现象目前还在深入的研究中相关资料介绍如下: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以再度体验创伤为特征,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

简而言之:PTSD是一种创伤后心理失平衡状态。

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感知、情感和意志行为等各部分之间相互影响,是统一协调活动的有机整体。

儿童尽管PTSD的核心症状为:重新体验症状、回避症状和警觉性增高症状。

但是,儿童与成人的临床表现不完全相同。

年龄愈大,重现创伤体验和警觉性增高症状越明显;年龄越小,其临床表现就有其特殊性。

成人大多主诉与创伤有关的恶梦、梦魇;儿童因为大脑语言表达、词汇等功能发育尚不成熟的限制常常描述不清恶梦的内容,时常从恶梦中惊醒、在梦中尖叫,也可主诉头痛、胃肠不适等躯体症状。

研究指出:儿童重复玩某种游戏是回闪或闯入性思维的表现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PTSD会阻碍儿童日后独立性和自主性等健康心理的发展。

2. 1重新体验儿童行动、使用或者感觉事件再发生。

儿童常有噩梦,且噩梦的内容不清晰。

儿童有事件的回放(回忆过去)或脑中反复跳出图象。

2. 2回避儿童也许避免谈论创伤事件。

儿童也许避免活动、接触也许提醒他创伤事件的地方或者人。

儿童在面对令人愉快的事上也许有麻烦与朋友和家庭相处,或者丢失兴趣。

儿童可能不表现出他的感觉或与他年轻的年龄不相适应。

儿童也许看自己将来没有希望,也许也担心在童年死去。

2. 3应激增加儿童容易受到情感伤害。

儿童有突然的悲伤、恐惧或者愤怒的感觉。

儿童感到紧张,跳动,慌张或者急躁。

儿童在学校有问题或麻烦,要被注意。

儿童有睡眠问题。

http://www.cm /old/article/080522/a080522a1002.ht m什么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发生后数日至6个月内所出现的个体延迟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或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病理性再度体验创伤、恶梦惊醒、持续性警觉性增高和回避及对创伤经历的选择性遗忘和对未来失去信心。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指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

在CCMD-3中PTSD归属于应激相关障碍,在DSM-IV中PTSD则归属于焦虑障碍。

病人多在遭受创伤性事件后数日至半年内出现一系列症状,包括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持续性的警觉性增高、持续的回避、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和对未来失去信心等。

大多数病人在一年内恢复,少数病人持续多年不愈而成为慢性。

PTSD患者有时会伴发忧郁、焦虑和物质滥用等心理障碍。

创伤性事件(战争、被强暴、目睹他人惨死、严重事故等)是PTSD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只有部分遭遇创伤性事件的人最终成为PTSD患者。

研究表明,PTSD患者大多有一些危险因素,包括心理障碍的家族史和既往史、童年时代有心理创伤(如遭受性虐待、10岁前父母离异)、性格内向并有神经质倾向、创伤事件前后有其他负性生活事件、家境不好、躯体健康欠佳等。

CCMD-3中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症状标准:(1)遭受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异乎寻常的创伤性事件或处境(如天灾人祸);(2)反复出现创伤性体验(病理性重现),并至少有下列1项:1.不由自主地回想受打击的经历;2.反复出现有创伤性内容的噩梦;3.反复发生错觉、幻觉;4.反复发生触景生情的精神痛苦,如目睹死者遗物、旧地重游,或周年日等情况下会感到异常痛苦和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如心悸、出汗、面色苍白等;(3)持续的警觉性增高,至少有下列1项:1. 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2. 易激怒;3. 集中注意困难;4. 过分地担惊受怕;(4)对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情境的回避,至少有下列2项:5. 极力不想有关创伤性经历的人与事;6. 避免参加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避免到会引起痛苦回忆的地方;7. 不愿与人交往、对亲人变得冷淡;8. 兴趣爱好范围变窄,但对与创伤经历无关的某些活动仍有兴趣;9. 选择性遗忘;10. 对未来失去希望和信心。

创伤后应激障碍综述

创伤后应激障碍综述

目录1.概述 (2)1.1基本概念 (2)1.2流行病学研究 (2)1.3临床表现 (3)2.致病因素 (3)2.1创伤事件 (3)2.2易感因素 (4)3.诊断与评估 (5)3.1诊断 (5)3.2评估 (6)4.治疗与预防 (7)4.1心理治疗 (7)4.2药物治疗 (7)4.3预防 (8)参考文献 (9)创伤后应激障碍综述社会冲突、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的生理和心理伤害。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disorder, PTSD)已经成为影响创伤救治整体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干扰了人民生活和社会秩序。

许多人产生了焦虑、抑郁、恐惧、反复不能忘记痛苦、出现回避行为等症状。

这就使得对创伤后应激障的研究越发显得重要。

1.概述1.1基本概念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由非同寻常的威胁或灾难性事件所引发的强烈的恐惧感、无助或厌恶等严重的心理反应(Nolen, 2005),至少会持续一个月,其特征为创伤或灾难性事件后长期存在的焦虑反应,主要症状为持续的警觉性增高症状群、反复发生的闯人性再体验症状群、反应性麻木症状群(David, n.d.)。

PTSD可引起明显的职业、心理和社会功能残疾,对个体的社会功能、家庭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长期的破坏性影响,也给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

1.2流行病学研究据美国精神病协会(American Psychiatry Asso-ciation,APA)统计,美国PTSD的人群总体患病率为1至14%,平均为8%,个体终生患病危险性达3至58%,女性PTSD患者终身患病率高于男性,约是男性的2倍(Breslau, 2001),原因在于伤害女性的暴力袭击的发生更为普遍,如,性侵犯、身体伤害。

普通人群中50%以上的人一生中至少有一次曾暴露于创伤事件,并不是所有的创伤幸存者都会发展为PTSD,普通人群中PTSD的患病率为7.8%。

女性创伤暴露率为51.2%, PTSD的患病率为10.4% ;男性创伤暴露率为60.7% , PTSD的患病率为5.0%。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特点_陈欣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特点_陈欣

"
摘要: 目的
有独特临床特征, 在应激领域引起较大关注, 文章对当前创伤 后应激障碍的热点研究作了简要介绍。方法 就其内容进行分析、 分类、 归纳及总结。结果
%&’()*& 收录的外文文献和在国内核心杂志上发表的有关文献,
应激不一定并发 创伤后应激障碍, 预测因素研究为揭示创伤后应激障碍提供了 可能的解释, 创伤后应 激 障 碍 与 个 体 特 征 、 应激方式、 创伤事件 类型、 社会支持等因素密切相关。 结论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预 测因素、 创伤概念的标准化、 持续创伤暴露的不良后果和创伤 后应激障碍预防机制是研究的发展方向。 预测; 创伤和损伤 主题词: 应激障碍 + 创伤后; 引言 创 伤 后 应 激 障 碍 ,-+./是 具 有 明 确 病 源 的 精 神 障 碍 , 并具有独 特临床特征, 为精神卫 生 、 心理健康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 但 是 对 其 的 正 确 认 识 和 诊 断 仍 嫌 不 足 ,0/。 研 究 表 明 , 普通人群 中, 但并不 #$1以上的人一生中至少有一次曾暴露于创伤事件, 是所有创伤幸存者都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在美国,约有 “为什么同样经 -$1的女性和 #1的男性并发创伤后应激障碍 。
前述精神分裂症的组织结构性改变是精神分裂症 的病因在大脑的发育期和发病期所导致的, 并在缓解期 也较持久地存在, 因此, 精神分裂症的认知障碍在发病 前可出现,在发病期因神经元功能的障碍加重而加重, 在缓解期也可较持久地存在。 因精神分裂症的两种不同 性质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所导致的脑组织结构改变的不 同, 就因以阴性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的脑组织结 构较广泛的过度 “修裁” 而导致的明显的认知障碍; 因以 阳性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的脑组织结构较局限 的过度 “增补” 和 “修裁” 而导致的不太明显的认知障碍, 这类认知障碍可能多在一定的条件下才显现, 如发病时 或精神活动涉及时。可见, 精神分裂症的认知障碍是病 因所导致的神经组织结构异常的继发性表现。 综上所述, 精神分裂症的脑器质性改变, 多是精

俄狄浦斯期的童年创伤与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

俄狄浦斯期的童年创伤与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

俄狄浦斯期的童年创伤与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在研究心理学与文学关系时,人们常常聚焦于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心理和情感表达。

而希腊悲剧中的经典人物俄狄浦斯,尤其是他的童年创伤与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正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对象。

本文将探讨俄狄浦斯童年时期的创伤经历,以及这些经历对他心理的长期影响。

众所周知,童年是一个人一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之一。

自出生开始,我们的心理处于敏感、脆弱的状态中。

童年经历中,无论快乐或痛苦,都会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心理产生深远影响。

对于俄狄浦斯而言,童年期间的创伤经历成为导致他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根源。

首先,俄狄浦斯在童年时期丧失了亲生父母。

据传,他的亲生父母拉伊俄斯和约卡斯塔这对国王夫妇将他遗弃于一座荒山上。

尽管童年时他并不知道自己的出生身世,但这种被遗弃的感受无疑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这一事件无疑造成了他自尊心的缺失,以及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困惑。

其次,童年时期的俄狄浦斯还经历了一段令人恐怖的预言。

当他在前往底比斯解开斯芬克斯之谜的路上时,遇到了迈利亚斯王。

根据预言,在回答斯芬克斯之谜之前,俄狄浦斯听到了自己将会杀死自己的生父和娶自己的亲生母亲的预言。

这一预言的冲击对他的心理造成了深刻的伤害,也成为了后来他追求真相的内在动力。

俄狄浦斯童年时期的创伤经历对他的心理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这种影响在他成为底比斯国王后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他面对瘟疫的折磨时,他决心找到谋杀他父亲拉伊俄斯的凶手,这成为他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体现。

他的行为表现出了压抑、焦虑和战斗的特征,这正是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常见症状。

同时,他不断追寻真相,试图摆脱内心的困惑和压力,这体现了他童年心理创伤回路的无法解除。

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对俄狄浦斯的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他得知真相后,他的世界观被彻底颠覆,同时也引发了他对自己的道德和伦理价值的自我质疑。

这种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导致他陷入绝望和疯狂的状态,最终以自杀作为对自己和这个残酷命运的终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
童年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然而,有些人可能会经历一些创伤
性事件,这些事件可能会对童年期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些
人在经历童年创伤后可能会出现应激障碍的症状。

本文将探讨童年创
伤后可能出现的一些常见症状,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些问题。

一、回忆和闪回
童年创伤后,遭受创伤的人可能会经历频繁和不可控制的回忆和闪回,这些回忆和闪回可能包括对创伤事件的清晰而生动的记忆。

回忆
和闪回可以由一些触发因素诱发,例如某个声音、味道、景象或情感
状态。

这些回忆和闪回可能会导致焦虑、恐惧和惊恐。

二、避免刺激
童年创伤后的应激障碍患者可能试图避免与创伤事件相关的刺激,
这可能包括地理位置、人物、对话或物体。

他们可能会远离这些触发
因素,以防止触发回忆和闪回,并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这种
避免行为可能会对他们的日常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并导致社交隔离和
功能障碍。

三、持久的情绪困扰
童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可能会经历持久的情绪困扰,这包括焦虑、恐惧、愤怒、沮丧和内疚等情绪。

这些情绪可能无法很好地控制,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情绪波动和社交关系紧张。

四、睡眠问题
创伤事件可能会对睡眠产生负面影响。

童年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可
能遭受噩梦、夜惊、睡眠障碍和入睡困难等问题。

这些睡眠问题会进
一步加重他们的压力和痛苦。

五、注意力和集中力问题
童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注意力和集中力问题。

他们
可能会分散注意力,无法专注于任务或活动,并且容易中断思维。

六、恶化的自我形象
童年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自我形象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

他们
可能认为自己是无用或无价值的,对自己产生自责和自我怀疑的情绪。

这种负面的自我形象可能会进一步加重他们的心理困扰。

七、人际关系困难
童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可能会面临与他人建立和维持健康关系
的困难。

他们可能会避免亲密关系,担心受到伤害或背叛。

他们还可
能担心他人无法理解并接受他们的创伤经历,进一步导致社交隔离。

童年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对于受创
伤事件影响的个体来说,及早的识别和干预是至关重要的。

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支持群体和自我疗愈技巧都可以作为治疗的选项。

然而,
最关键的是提供支持和理解,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建立健
康的人际关系,以便他们能够逐步恢复并重建他们的生活。

在我们社会中,童年创伤的防范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积极关注童年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够健康成长,远离创伤经历的伤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