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学期物理课时提优计划作业本答案
八上物理优化设计答案全册

轻1.(1)m (2)mm 2.3.10 3.A
4.337.5 5.B
6.27.2mm 误差 25.2mm
知
1.A 2.A 3.A 4.B 5.B 6.B 7.A
8.cm s
9.4.8(4.6或4.7) 4.70
10.3 38 218 11.μm(微米)
12.量出三人高度相同,说明感觉有时靠不住
13.(1)先乘飞机到西安,再坐火车到重庆(合理即可)
(3)20 不能 虚
(4)略
4.4光的折射
快乐预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1.斜射 偏折 2.法线 入射角 折射角
3.(1)向法线方向 小于
(2)也增大 也减小
(3)不变 (4)可逆
二、1.浅 2.折断 3.下方
轻松尝试
1.∠2 ∠4 增大 小于C 2.略
3.光的折射 虚像
4.虚 浅
知能演练
1.A 2.D 3.A 4.E 变高
(2)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3)验证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任选其二) 11.(1)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 靠近 (2) 证实反射光线、法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3)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 入射光线分局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快乐预习
4.3平面镜成像
快
4.1光的直线传播
一、1.发光
2.直线
3.箭头 直线 径迹 箭头 方向 二、1.真空 3×108m/s 2.不同 c
轻松尝试
4.小孔成像
3c 2c 43
1.B 2.D 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4.C 5.大 3×108
知能演练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提升作业(六) 2.2含答案解析(精选)

课时提升作业(六)声音的特性(3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2014·黄冈实验月考)如图所示,医生使用听诊器是因为(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大,响度增大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C.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到发声体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解析】选C。
本题考查声音的特性。
音调是由发声体的频率决定的;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声音的响度是由物体振幅决定的,还与声音的传播距离和分散程度有关。
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气中集中传播,减小声音的分散,提高声音的响度,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然后根据经验判断是否有病症。
故选C。
2.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C调“3(mi)”和“1(dou)”这两个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音色一定不同B.音调一定不同C.响度一定不同D.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同【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音调越高,频率越高的理解和掌握。
1(dou)的音调低,3(mi)的音调高,说明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快。
用同一架钢琴,则音色相同,响度与振幅有关,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故选B。
3.(2012·烟台中考)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解析】选D。
硬纸板的振动快慢、钢尺的伸出长短及以不同速度划过梳齿都能影响物体的振动频率,即影响声音的音调,而用不同的力吹笔帽,是改变振幅,影响的是声音的响度,故D不能达到探究影响音调因素的目的。
4.(2013·梅州中考)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则这两列声波(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解析】选C。
本题通过比较声音的波形图来考查频率对音调的影响和振幅对响度的影响。
甲、乙的波形特点:相同时间内出现的次数相同,说明振动的频率相同,则音调相同;波偏离平衡位置幅度也相同,则响度也相同;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时练参考答案

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基础训练(含单元评价卷)物理八年级上册参考答案课时练习部分参考答案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03109刻度尺2.秒s小时分钟h min603600停表3.选取合适的测量工具量程分度值磨损紧靠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准确值估计值单位4.测量值真实值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5.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6. 3.307. 338.48.(1)1 cm 2.4(2)1 mm 2.409.C10.B11. 337.5 2.5012. 17.28cm17.82cm13. 1.614. 18.3cm18.30cm15.D16.C17.bdac c计算每张纸的厚度d=L 5018.①不同尺子的准确程度不同②不同的人估读结果不同③引起误差既有测量工具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
19.(1)停表(2)1、4、5(3)s l(4)测量多次摆动的时间,取平均值第2节运动的描述1.运动静止相对物体位置的变化2.标准参照物3.参照物不一定4.相对地面5.云6.静止7.电梯地面8.地面位置9.汽车变大相反10.D11.运动静止相对性12.地面(或河岸)地面(或河岸)13.静止运动长途汽车14.C15.B【解析】首先确定题中描述的运动对象,然后分析该物体相对于其他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改变。
16.B【解析】地球同步卫星即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又称对地静止卫星,卫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运行轨道是位于地球赤道平面上的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等。
17.D【解析】从烟囱中烟的飘动方向确定出风在向左吹,根据a车上旗帜的飘动方向分析出a车有三种可能:静止、向右运动或者向左运动且车速小于风速;根据b车上旗帜的飘动方向分析得出b车只能向左运动。
18.A【解析】甲车乘客看到地面上树木向北运动,得出甲车必然向南运动,乙车相对于甲车的位置不断偏南,得出乙车也必然向南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提升作业(十六) 4.4含答案解析

课时提升作业(十六)光的折射(3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2013·天津中考)下列现象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桥在水中形成“倒影”B.手在灯光下形成影子C.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D.汽车后视镜可扩大视野【解析】选C。
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
桥在水中形成“倒影”,是水面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手在灯光下形成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是由光的折射造成的,看到的是变高了的池底的虚像;汽车后视镜是凸面镜,利用了凸面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扩大视野,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故选C。
2.(2013·泸州中考)已知玻璃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率,当一束激光AO 由空气斜射入平行玻璃砖的上表面,经两次折射后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射出,下列所作的四个折射光路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折射定律。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靠近法线;当光线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要远离法线。
故选B。
3.如图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只长度相同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
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B.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C.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D.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解析】选B。
从杆的顶端射过的光线到达水面处会发生折射,由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线比原来的光线(沿直线传播的情况)更靠近杆,故此时影子的长度会变小。
故选B。
4.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斜射入盛水的容器中,在容器底部形成光斑,保持入射光的方向不变,逐渐放掉容器中的水,容器底部的光斑将( )A.向右移动B.向左移动C.保持不动D.无法判断【解析】选B。
当水位在a处时,一束光线斜射入盛水的容器中,由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在容器底部形成一个光斑在P点,当打开阀门,容器里的水逐渐流出的过程中,入射点逐渐降低到b,由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在容器底部形成的光斑在P′点,所以在水逐渐流出的过程中,光斑将向左移动,如图所示。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提升作业(十三) 4.1含答案解析-精品

课时提升作业(十三)光的直线传播(3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动动脑筋:请帮小明在下列物体中找出不是光源的一个( )A.闪电B.太阳C.月亮D.亮着的电灯【解析】选C。
本题考查光源的概念。
光源为能自身发光的物体,闪电、太阳、亮着的电灯都可以自身发光,而月亮为反射的太阳光。
故选C。
2.(2013·漳州中考)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地上的“树影”、日食现象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沙漠蜃景是由于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光线发生偏折形成的。
故选C。
3.如图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测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光路图是(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C、D错误;青蛙通过井口观察是光射入青蛙眼中,A正确,B错误。
故选A。
4.(2013·菏泽中考)下列关于声和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和光传播都需要介质B.声传播需要介质,光传播不需要介质C.光速和声速一样大D.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声和光的区别。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的光速是3×108m/s。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速度由介质的情况决定且光速和声速不同。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8分)5.“皮影戏”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要演员在屏幕和灯光之间抖动拴在道具身上的细线,屏幕上就能出现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并且和道具动作完全一致,可谓形影不离。
“皮影”主要是利用了光沿传播的知识。
【解析】“皮影”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光遇到不透明物体,在其后方形成的一片光照不到的阴影区,即形成影子。
答案:直线6.(2013·泸州中考)美国航天局发现了茫茫宇宙中除地球之外,还有三颗跟地球类似宜居的星球。
课时提优计划作业本答案物理八年级

课时提优计划作业本答案物理八年级一、八年级物理(人教版)重点知识。
1. 机械运动。
-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 长度的单位有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要牢记。
例如:1km = 1000m,1m = 10dm = 100cm = 1000mm,1mm = 1000μm,1μm = 1000nm。
- 时间的单位有秒(s)、分钟(min)、小时(h),1h = 60min,1min = 60s。
- 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注意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 运动的描述。
- 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 参照物是用来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标准,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 运动的快慢。
-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公式为v=(s)/(t)(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单位有m/s和km/h,1m/s = 3.6km/h。
-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2. 声现象。
-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 声音的特性。
-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由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 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可以用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 声的利用。
- 声可以传递信息,如B超、回声定位等。
- 声可以传递能量,如超声波清洗、超声波碎石等。
-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 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或者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
- 控制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3. 物态变化。
八年级物理上册 课时提升作业(二)(1.2)(新版)新人教版

课时提升作业(二)运动的描述(3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关于机械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B.运动路线是直的,运动路程不变的运动才是机械运动C.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就是运动的,位置没有改变就是静止的D.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离开了参照物就失去了意义【解析】选D。
本题考查对机械运动的理解。
A项空气流动是宏观运动,B项机械运动是位置变化,运动轨迹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C项没有说相对于哪个物体,D项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必须有参照物,否则无法确定这个物体的运动情况。
故选D。
2.(2014·岳阳中考)如图所示,用手缓慢地推动书,使书带着笔沿桌面缓慢移动。
我们认为“笔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A.地面B.书C.桌面D.桌面上静止的橡皮【解析】选B。
本题考查参照物的选取。
对于正在运动的书,笔相对于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说笔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应该是书,故选B。
3.(2015·盐城亭湖新区实验期末)摄影师抓拍到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所示):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B.以老鹰为参照物,乌鸦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解析】选A。
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老鹰和乌鸦的运动方向和速度相同,所以二者以对方为参照物都是静止的,故A正确,B错误;以地面为参照物,二者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都是运动的,故C、D 错误。
【方法归纳】两步描述物体的运动(1)选定参照物。
(2)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
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4.(2014·嘉兴中考)甲乙两车并排停着,当甲车司机看着乙车时,忽然感觉自己的车正在缓慢运动,但当他看地面时,却发现自己的车并没动。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提升作业(十) 3.2含答案解析(精选)

课时提升作业(十)熔化和凝固(3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2012·凉山中考)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投入到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A.冰全部熔化B.冰有少部分熔化C.水有少部分凝固D.冰和水的原有量不变【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晶体熔化条件的了解。
晶体熔化的条件有两个:一达到熔点;二继续吸热。
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因为温度相同,冰因不能吸收热量而不能继续熔化。
2.(2013·常州中考)2013年CCTV 3·15晚会曝光黄金造假:个别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在黄金中掺入少量金属铱颗粒。
已知黄金的熔点是1 064.6℃,铱的熔点是2 443.0℃,可以有效检测黄金制品中有无铱颗粒的手段是( )A.加热至1 064.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B.加热至1 065.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C.加热至2 444.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D.加热至3 507.6℃并观察有无铱颗粒【解析】选B。
本题考查熔点的知识,知道晶体物质处于熔点温度时,可能处于固态、液态或者固液共存状态。
黄金的熔点是1 064.6℃,铱的熔点是2 443.0℃,因此温度低于或者等于1 064.6℃时,铱一定处于固态,而黄金可能处于固态、液态、固液共存三种状态,因此不能进行区分;温度等于或高于2 443.0℃时,黄金处于液态,铱可能处于固态、液态、固液共存三种状态,因此不能进行区分。
当温度高于1 064.6℃而低于2 443.0℃时,黄金全部处于液态,铱处于固态,因此这个温度范围内如果有铱颗粒,说明黄金制品中掺入铱颗粒。
故选B。
3.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时间”图像。
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 )A.冰的熔化过程B.蜡的熔化过程C.玻璃的凝固过程D.海波的凝固过程【解析】选D。
本题考查了熔化或凝固图像的分析。
首先根据温度的变化趋势判断出熔化或凝固图像,然后根据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判断是非晶体还是晶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上学期物理课时提优计划作业本真题及答案初二上学期物理课时提优计划作业本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 已知绳子吊放于 A、B两点处,若从 A点拉动绳子,则()
A. 绳子在B点趋于定势
B. B点上绳子趋于定势
C. 在A点绳子处施加作用力
D. B点处绳子力矩不变
答案:A
2. 质点的放射线型轨迹,如右图所示。
若该质点的动量和能量都
保持定值,则 ( )
A. 运动轨迹无限收敛
B. 运动轨迹围绕原点不动
C. 运动轨迹为圆
D. 运动轨迹定向收敛
答案:B
3. 将砝码放置在轻载面上,尾角为α,下角为β,尾端(也即α端)施力 F,则 ( )
A. β端获得砝码物体膨胀力
B. β端获得砝码物体拉伸力
C. α端获得砝码物体膨胀力
D. α端获得砝码物体拉伸力
答案:B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质量为零的直线运动的体的动量守恒
B. 动量守恒原理用于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C. 动量守恒与动能守恒是同一守恒定律
D. 动能守恒原理用于分析物体的位置变化
答案:A
5. 已知 A、B两点之间的矢量和,则()
A. 首尾相接的线段也为矢量和
B. 线段 AB的长度和矢量和的大小有关
C. 线段 AB的长度与矢量和的方向有关
D. 线段 AB长度与矢量和相关性为:越长,矢量和越大
答案:C
6. 从垂直至水平面的滑道上,球体降落,若其运动中对应的势能为 E 和 K,分别为垂直至水平面分割点处的总能量,则()
A. E < K
B. E = K
C. E > K
D. E 和 K不可得出结论
答案:A
7. 有下列假设:动量守恒在实验中是有效的;动量守恒使得能量
守恒,则其中的正确结论有()
A. 动量守恒使得能量守恒
B. 能量守恒意味着动量守恒
C. 动量可以转换成能量
D. 动量守恒实验有效
答案:D
8. 某人站在山坡上,将铅球向下滚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于万有引力,球体会绕山坡滚动
B. 铅球可以不受重力影响而直线行进
C. 重力作用力未变,铅球的动量会随时间而变
D. 重力对铅球的运动造成阻力
答案:C
9. 一台垂直于水平面的弹簧的上端安装有一物体,当从物体上施加有限的力,使其弹跳时,该弹簧( )
A. 无需施加力就可承受物体的力
B. 随物体位移而增大其力
C. 无任何变化仍能承受物体的力
D. 随物体位移而减小其力
答案:B
10. 请问力学是物理学的那个部分?
( )
A. 无穷小法
B. 牛顿公式
C. 能量守恒定律
D. 动量定理
答案: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11. 动量定理可用来表示_______ 。
答案:动量守恒性质
12. 动量定理说明:在______ 情况下,动量不受改变。
答案:外力作用下
13. 由于动量守恒原理,_______ 不是物体运动受影响的主要因素。
答案:动能
14. 动量定理的向量形式为________ 。
答案:F=dp/dt
15. 动量定理的原理可应用于_______ 。
答案:简单的复杂问题
16. 动量定理简化了利用______ 方法来解决问题。
答案:牛顿运动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