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遗诏的产生及其与政局的关系

合集下载

“众志成城——致敬抗疫者专题展”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幕

“众志成城——致敬抗疫者专题展”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幕

日本学者金子修一通过探讨自汉代至唐代遗诏内容等方面变迁的问题,指出汉代的遗诏里除确立储君外,只有关于大行皇帝的丧服以日易月、丧葬俭薄的内容。

而在东晋南北朝时期,出现指命非皇太子者作为后继皇帝的遗诏,并且出现一段夸赞储君天资和德行的话语,用意是在于保证继位皇帝统治的合法性。

到唐朝时,皇帝遗诏会传达全国各地,全国人民可以确认新君是依据先帝遗诏继位的。

这一变迁表示遗诏在唐代通过程序化的内容叙述,强化了皇位继承的同姓之间传承理论。

①金子修一还在文中提到皇帝即位仪式前进行的向群臣宣达遗诏的环节,是在向各方证明皇太子继承皇位的正当性。

与这个问题相关的还有日本学者研究的皇帝即位礼仪,即异姓王朝的禅让与王朝内同姓皇位继承中皇帝即位礼仪的差异问题,尾形勇先生认为在唐代将皇帝遗诏与新君授册书两者的组合固定下来,用此来破除前代异姓禅位时所宣扬有关皇帝之位是源于天命的理论,从而强化同姓之间皇位继承的理论。

遗诏是一个专制王朝最高权力代际传承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然而回顾其相关研究,以遗诏作为主体出发的研究数量相对不多,拥有新方法、新视角、新思路的文章更为稀少。

遗诏已经成为学术研究中习焉不察之物。

作为奉行“宁失于繁,无失于略”原则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在有关皇帝继位前后的直接表述中,遗诏多是召翰林学士某某草诏或某某宣读遗制而已。

如在神宗继位之际,只有“百官入福宁殿,发哀,听遗制”一语,此外并未有一处直接与遗诏相关,由此来看,遗诏在神宗继位时如例行的一道程序。

可遗诏在某些关键时刻又十分重要,如在真宗遗诏中的“军国事权取兼皇太后处分”,可视为章献皇后未来垂帘的法理依据。

王曾与丁谓又在草遗制过程中为了“权”之一字存废争执甚激,由此可见遗诏的文本内容又与朝堂政治变动有莫大干系。

对于仁宗、神宗继位前后学术界各有研究,而从遗诏的视角出发思考两者之间所反映的遗诏作用的矛盾如何解释,这又与北宋的皇权和政治生态有何关系,学术界却是没有论述。

又如英宗继位时,其前后并不平顺,仁宗驾崩时“又召翰林学士王珪草遗制,珪惶惧不知所为,韩琦谓珪曰大行皇帝在位凡几年?珪悟,乃下笔”,作为英宗继位的关键人物韩琦,他对王珪说的话语应作何解,恐怕要从王珪的遗制起草者的角度出发解释。

从遗诏看武则天与刘娥的听政

从遗诏看武则天与刘娥的听政

Dec. ,2019Vol, 35 No.62019年12月第35卷第6期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angsu Second Normal University从遗诏看武则天与刘娥的听政苑恩达陆离(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南京210097)[摘要]遗诏,又称遗制,即皇帝驾崩后所留下的遗书,遗言等,一般涉及死后政局的安排变动。

永淳二 年,武则天凭《大帝遗诏》得以听政。

乾兴元年,刘娥凭《乾兴遗诏》得以听政。

历史上,武则天与刘娥的人生经历 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是最后的结局却截然不同。

武则天最后称帝,刘娥则始终是皇太后,尽管其一直听政到去世。

两人结局不同的原因除了社会背景、政治格局、个人因素等方面外,赋予二人听政权力的遗诏也对两人的结局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武则天;刘娥;遗诏;听政[中图分类号]K242[文献标识码]A 永淳二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因病于 洛阳驾崩,临终时颁布遗诏——《大帝遗诏》,武则天凭借着遗诏获得了听政的权力。

乾兴元年 (1022年)三月,宋真宗于延庆殿驾崩,真宗皇后刘娥凭借着真宗的《乾兴遗诏》获得了听政的权力。

事实上,除了都是凭借遗诏获得听政权力之外,武 则天与刘娥在其他方面也有着很大的相同之处。

从家庭出身来看,双方都出自没落的官员家庭。

从政治经历来看,双方都有着丰富的从政经验。

武则天在高宗中后期便开始正式参与朝政,“政无 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生杀,决于其口 ”["6343 ,甚至与高宗并称“二圣”。

刘娥 则在真宗朝后期开始逐渐地干预朝政,甚至达到 了“真宗意不能平”口吨的程度。

从政治手段来看, 双方都有着高超的政治手腕。

武则天在“废王立武”事件中联合唐高宗李治,将长孙无忌、褚遂良、 于志宁等人贬出京师。

刘娥则利用丁谓、曹利用等人,一举将反对其干政的寇准等人彻底击败。

从听政表现来看,两人都有“僭越”的行为。

女皇武则天的生平简介

女皇武则天的生平简介

女皇武则天的生平简介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她也是唐朝红妆时代的开始,在武则天身上有太多“最”字,唯一女皇,登基最老的皇帝,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女皇武则天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女皇武则天简介武则天于624年出生于四川广元,她的家境还算富裕,父亲是大唐开国功臣武士彟,母亲出身于隋朝的皇室。

公元637年,武则天14岁,因为仪容体态优美,被唐太宗召进宫,封为五品才人。

后来李世民赐名“武媚”,后人称之位武媚娘。

但是媚娘没有得到唐太宗的宠爱,从进宫到唐太宗驾崩,总共12年,地位始终没有提高。

在唐太宗病重的时候,当时的太子李治和武则天产生了感情。

649年,唐太宗驾崩,武则天入感业寺为尼,但她和李治的感情并没有断。

650年,李治入感业寺进香,再次遇到了武则天,两人互诉思念之情。

651年,武则天再次被召唤进宫,在进宫前,她就已经怀孕了,后来生下了第一个儿子李弘。

入宫后的武则天,迅速争宠,打败了王皇后和萧淑妃,并亲手杀死自己的女儿嫁祸给王皇后,使得唐高宗大怒,废掉了王氏的皇后之位,想要立武则天为后,但是朝里的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一些大臣极力反对,而唐高宗为了打破那些大臣的压迫,重振皇权,就和武则天联手,开始打击元老大臣是势力。

结果她俩胜利了,武则天终于成为了皇后。

公元660年,唐高宗的风疾经常发作,于是就把国家大事都交给了武则天处理,这期间他们的感情似乎也出现了危机,武则天的后位也差点被废。

后来,武则天建议让她一起上朝,合成二圣,这也逐渐积累了她的政治经验,为她后来做皇帝埋下伏笔。

公元674年,唐高宗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之后武则天上表建议十二事。

公元683年,唐高宗驾崩,留下遗诏:“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由天后决定。

”太子李显继位,也就是唐中宗,武则天尊称为皇太后。

之后武则天开始谋夺李唐的社稷,翦除唐宗室,先是废黜李显,立李旦为帝,但实则还是武则天自专朝政。

公元691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尊号圣神皇帝。

遗诏的规律

遗诏的规律

遗诏的规律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遗诏这档子事儿。

你说遗诏,不就像是皇帝留给后人的一份特别嘱托嘛!就好像咱普通人给家里人留个遗言啥的。

咱想想啊,遗诏那可是至关重要的呀!皇帝在里面会交代好多重要的事情呢。

比如说,皇位传给谁呀,这可太关键了,这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未来走向呢!要是传错了人,那不乱套啦?这就好比一个球队的队长,得选对了人才能带领球队走向胜利呀,对吧?还有啊,遗诏里可能会对国家的发展提些要求和期望呢。

就像咱家里长辈对咱的期望一样,希望咱能有出息,能把日子过好。

皇帝也希望自己打下的江山能越来越好呀,这多正常。

而且遗诏有时候还会包含一些对大臣们的安排呢。

哪些大臣要重用呀,哪些大臣得小心点呀。

这就好像咱工作中,领导对员工的评价和安排一样,得心里有数呀。

你说遗诏这东西,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它可不只是一张纸那么简单,那背后蕴含着多少故事和心思呀!它就像一个神秘的盒子,打开了才能知道里面到底装了些啥宝贝。

咱再想想,要是遗诏被人篡改了,那可不得了啦!就好像你本来要去一个好地方,结果有人给你指错了路,那你不就走偏啦?这国家不也得跟着乱套嘛。

遗诏也得写得清楚明白呀,可不能含糊其辞的。

不然后人怎么知道该怎么做呢?这就跟咱说话一样,得把意思表达清楚,不然别人听不懂呀。

你说皇帝写遗诏的时候得有多慎重呀?那肯定是字字斟酌,反复思考呀。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一个不小心,可能就影响了国家的命运呢。

遗诏这玩意儿,真的是很神奇呢。

它承载着皇帝的心愿和期望,也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未来。

咱可得好好研究研究它,说不定能从里面学到不少东西呢。

你说呢?反正我觉得遗诏这事儿啊,挺值得我们去琢磨琢磨的。

墨诏、墨敕与唐五代的政务运行

墨诏、墨敕与唐五代的政务运行

作者: 游自勇[1]
作者机构: [1]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生,100037
出版物刊名: 历史研究
页码: 32-46页
主题词: 墨诏;墨敕;唐朝;颁诏程序;政治体制;中国
摘要:墨诏和墨敕作为“王言”,是唐五代一种不经过正规颁诏程序、由禁中直接发出的诏令,或由皇帝直接发出,或是对臣下表状的批答。

墨诏最初为保证皇帝的旨意能准确无误地传达,多为皇帝亲笔书写,因而带有无可置疑的权威性。

随着时代的变化,部分墨诏、墨敕也改由臣下代笔,但并不影响其权威和效力,玄宗以后,它逐渐成为政务运行的一条途径。

到唐末五代,墨诏、墨敕甚至取得“代天子立言”的地位,为方镇跋扈一方提供某种合法性。

唐朝皇帝的发引丧葬流程

唐朝皇帝的发引丧葬流程

唐朝皇帝的发引丧葬流程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一个朝代,其皇帝逝世后的发引丧葬流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1.宣告丧期:皇帝逝世后,朝廷会以丧使的名义发布宣告,
宣告皇帝逝世,并确定丧期。

2.发引:即将皇帝的遗体迎回京城洛阳,并进行一系列的安
排和仪式,其中包括接迎仪式、灵车、舆马卫队、祭司乐
队等仪仗的陪同。

3.丧葬仪式:在洛阳举行盛大的丧葬仪式,包括宫廷奏乐、
礼仪祭祀、挽联、悬挂帷幔、缀灵幡等。

4.陪葬官员:按照皇帝的身份高低,确定相应的陪葬官员。

一般来说,陪葬官员包括临时善后事务委员、净递、门丞
仪仗、寿皇宫、寝宫、庙号门、御灵、分路递、左右车辇、兵卫等。

5.地点选择:选择皇帝的陵墓地点,根据皇帝的意愿、吉凶
之兆、地理风水等多种因素进行选择。

6.修建陵墓:开始修建陵墓和陪葬的建筑物。

陵墓通常由
“陵寝”(墓室)和“陵园”(陵墓所在的区域)两部分组成。

7.启封仪式:陵墓修建完成后,进行启封仪式,即正式安葬
皇帝的仪式。

以上是唐朝皇帝逝世后的发引丧葬流程的主要步骤。

具体的细节和仪式可能因不同皇帝而有所差异,也可能受到当时的政治
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对于高官显贵,还可能有额外的陪葬和祭奠仪式。

古代诏制与文化意义

古代诏制与文化意义

古代诏制与文化意义在古代,诏制是一种特殊的命令方式,它是统治者向民众传递信息、发布政令的一种形式。

在中国古代,诏制可以称为“诏书”,而它所传达的信息则可以涉及到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

诏制不仅仅是一种行政手段,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诏制被用来传达皇帝或统治者的政令,这些政令包括征发人民、征税、下诏罚官,还有亲附、建设新的城市、封邑等。

诏制在政治上是一种直接而高效的手段,可以通过它来显露出皇权,树立皇帝威严和权威。

通过发布诏制,统治者可以让民众感知皇帝的存在和权力,进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统治效果。

除了政令外,诏制还可以传承文化,例如,皇帝发布诏令表彰文人策功;或者在其选礼、冠带、葬礼等仪式中使用诏制。

而在诏书当中,更可以容纳各种文化元素,如用诗词表达、运用神话传说、借鉴历史名言等等。

诏制的跨文化特点还体现在它的传递对象上。

除了传达国家内部的信息、政策外,中外之间也有过多次诏制传递,比如汉朝向匈奴传递诏令、唐朝向阿拉伯等国家派遣使者递交诏书等。

诏制在古代文化中还具有其它特殊的意义,如它也可以被作为文学作品传颂流传。

比如唐朝的《长恨歌》、宋朝的《岳阳楼记》都是通过诏制形式表达思想、曲折递进的叙事作品,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体现出了政治文化中权力的流转和变化。

总体而言,古代诏制是一种重要的政治、文化、社会传承方式。

它通过皇权的体现、文化元素的融合、多元文化的交流等方面,对保护和发扬古代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最后,我们在这里特别提醒大家,在研究古代诏制时,我们有必要避免歪曲和误解。

虽然古代诏制运用在中国社会中已有上千年,但切勿把其过分神圣化、美化或者暴政化。

我们必须客观看待、分析古代诏制的真正意义和历史地位,这样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们的古代文化。

论武周时期的_思唐_情结_梁克敏

论武周时期的_思唐_情结_梁克敏
[25] [24] [23]
继路。且以阴
乘阳,违天也; 以妇凌夫,违人也。违天不祥, 违人不义。” 而且在古代人们还十分相信所 谓的“天人感应”,把自然界发生的一些异常 现象说成是上天对人们的警告或褒奖。武周时 期,新丰县东南露台乡,因地质变动,有山突 然冒出地面,荆州人俞文俊借题发挥,认为是 灾,上书称: “臣闻天气不和则寒暑并,人气 不和而疣赘出,地气不和而堆阜出。今陛下以
要求返政皇帝为主;后期则主要表现为拥护李 氏,促成中宗复位。 1.反武专权,还政于帝 武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后,又立李旦为 帝,但“政事决于太后,居睿宗于别殿,不得 有所预”[2],她自己独掌大权,皇帝成了傀儡。 这首先引起了李唐皇室的不满和反对,他们 纷纷提出要匡复李唐,要求返政中宗或睿宗。 越王贞、韩王元嘉、鲁王灵夔、霍王元轨及元 嘉子黄国公 、灵夔子范阳王蔼、元轨子江都
若是男儿,不应至许时尚未举动。”并以隋文 帝篡周时尉迟迥起兵反抗,来鼓励“诸王必须 以匡救为急,不可虚生浪死,取笑于后代”[3]。 柳州司马李敬业,因其祖父李 被赐姓李,已 入宗室属籍, 此时也以“匡复庐陵王为辞”起兵 于扬州,开“匡复府” , 并发布檄文移送州县, 历数武则天秽乱春宫、窃据神器等罪状,大声 疾呼“一 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偿能转
权就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而妇女往往和 “红颜祸水”相联系,被排斥在政治之外。一 旦有女性当政,封建士大夫就不管实际情况 如何,一概斥之为“女祸”。他们往往以“牝 鸡无晨”为由,反对妇女参政 。武则天临朝 初,西京留守刘仁轨就以西汉吕后祸败之事 规谏,告诫武则天不要重蹈覆辙,尽快还政于 皇帝。其实早在上元三年(676)高宗因风疾 而欲逊位武则天时,大臣郝处俊就极力反对, 说: “天子理阳道,后理阴德。”并把皇帝和 皇后比作太阳与月亮、阳与阴,他们应该“各 有所主守”,要是违反此道,恐怕就会“上则 谪见于天,下则取怪于人”受到天谴的 。神 龙政变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桓彦范就认为“桀 奔南巢,祸所末嬉;鲁桓灭国,惑始齐姜”, 把王朝的衰亡完全归咎于女性,并曾说: “王 者谋及妇人,皆破国亡身,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