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与光污染控制
光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治理

光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治理光污染是指人类在夜间通过人造光源释放出的过多光,它会对动物和植物的生活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对人类的生活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光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相关的治理措施来保护环境。
一、光污染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原因光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对城市和道路的照明需求不断增长。
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化使得人们越来越多地依赖人造光源,而这些光源会发出大量的辐射,不仅浪费大量能源,还会对动植物的生物钟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人类对城市和道路的照明创造了光污染,影响了我们天空的自然美。
二、光污染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1、对动物的影响夜间照明对很多动物的觅食和繁殖产生了负面影响,照明过度会干扰昼夜节律和生物钟,影响动物的觅食和繁殖行为。
另外,在夜间照明下容易吸引昆虫和昆虫的天敌,这会影响到生态平衡。
2、对植物的影响夜晚过度照明会打乱植物的生长周期,导致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遭受到光的干扰,减弱对光的吸收和利用。
大量灯光也会对植物的光周期产生重大影响。
3、对人类的影响夜晚照明过度不仅会对动植物产生负面影响,对人类的生活和健康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人类的生活和健康也会受到光污染的影响,过度照明在人类的睡眠和觉醒模式上有影响,这可能会引起调节睡眠时钟的紊乱等问题,最终影响身体的健康。
三、对光污染治理的措施1、减少不必要的照明需求在城市和道路建设中,应减少照明灯的使用,避免形成无线光源,这样可以减少光污染程度。
还可以在城市和道路照明设备上使用更节能的光源,比如LED灯,以减少光污染程度并提高照明效率。
2、采用适当的照明策略在城市和道路照明上采用合理的照明策略,可以减少光污染并提高照明效率。
比如,在夜间需要照明的路段,应采用遮光罩和反射镜来控制照明范围,从而减少光污染。
在城市居民区照明时,应只提供适度照明,而不是全部都要进行照明。
3、提高公众的意识保护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努力,通过不断提高公众的意识,让大家理解光污染的危害和治理措施,绿色能源的发展和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这些都是减少光污染的重要措施。
光污染防治措施

光污染防治措施引言光污染指的是过多或不必要的人造光线投射到自然环境中,影响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和生物节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光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将重点探讨光污染的原因以及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旨在提供解决光污染问题的参考。
一、光污染源及原因光污染主要源于照明设施、广告牌、车辆前灯、建筑物以及产业活动等。
以下是常见光污染源及其原因的详细介绍:1. 照明设施由于照明需求的增加,各种街道照明、建筑物照明和夜间景观照明设施数量不断增加,导致过度照明,形成光污染。
2. 广告牌过量的广告牌不仅浪费能源,还会散发出大量的光线,扰乱人们的正常作息和夜间生活。
3. 车辆前灯车辆的前灯设计不合理或使用不当,高亮度的灯光对其他行车者和行人造成干扰,一定程度上引起光污染。
4. 建筑物高层建筑的夜间照明使得大量的光线向上散射,导致星空无法清晰展现,阻碍人们观赏星星和天文现象。
5. 产业活动一些产业活动,如矿山、工厂和港口等,在夜晚过度使用强光照明设备,造成大量的光污染。
二、光污染的影响光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以下是光污染可能引发的一些问题:1. 生物生态平衡过度的人造光线会扰乱昼夜节律,影响动植物的繁衍、迁徙和觅食行为,破坏生物生态平衡。
2. 天文观测光污染阻碍了天文学家和爱好者观测星星和天体现象,对天文科研和教育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
3. 健康问题长时间处于光污染环境下,人们可能会出现失眠、焦虑、疲劳等问题,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三、光污染防治措施为了减少光污染,并恢复自然的黑夜,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
下面是一些有效的光污染防治措施:1. 合理规划照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时应考虑照明布局,合理选择照明设施和光源类型,减少光照强度和盲目照明。
2. 限制广告牌数量和照明强度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限制广告牌的数量和照明的强度,避免过度照明导致光污染。
3. 规范车辆前灯使用加强对车辆前灯设计和使用的管理,减少灯光对其他行车者和行人的干扰,限制过亮的车前灯使用。
减少光污染的合理建议

减少光污染的合理建议光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过多、过亮、不合理的光线,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一系列不利影响。
为了减少光污染,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合理建议:1. 合理布置照明设施: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应合理布置照明设施,避免过度集中或过分拥挤,使得照明更加均匀、节能高效。
对于室外照明,采用遮光罩和反光材料,减少光线向上辐射。
2. 使用高效节能的光源:选择节能环保的照明光源,如LED 灯。
LED灯具有高效节能、寿命长、无污染等优点,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光污染。
3. 控制夜间照明的亮度:在夜间,应限制道路照明、广告牌等的亮度。
通过使用光控设备,可以根据周围环境和需要调整照明亮度,避免光线过亮,减少光污染。
4.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光污染的认识和意识,鼓励大家共同参与减少光污染的行动。
通过宣传活动、媒体报道等方式,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人们理性使用照明设施。
5. 加强管理和监督:加强对光污染的管理和监督,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监测和惩罚体系。
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对光污染行为进行打击,促使相关单位和个人自觉遵守规定,减少光污染。
6. 倡导黑暗观赏与星空旅游:在适当的时候,倡导黑暗观赏和星空旅游活动。
组织人们参观远离光污染的地区,感受天空之美,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7. 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照明资源: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照明资源。
合理配置照明设施,使其在满足人们正常需要的基础上,尽量减少能源消耗和光污染。
综上所述,减少光污染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改变照明设施布置、使用节能光源、控制亮度、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管理和监督等。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减少光污染的发生,维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城市光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康九如 城市照明光污染问题的分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2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照明在各个城市得到了大力发展和建设,由此带来的光污染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和更多的关注,光污染会对城市环境、生态系统和 社会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城市照明存在的光污染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了解决措施与结论.
图. 夜间室外照明光污染的危害
. 光污染的分类
光污染分!类: )白亮污染是指阳光照射强烈时, 城市里的玻 . 璃幕墙、 釉面砖墙、 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等反射的 光线, 明晃白亮、 眩眼夺目, 这称为白亮污染; )人工白昼是指夜幕降临后, 商场、 酒店上的广 $ 告灯、 霓虹灯闪烁夺目, 泛光照明, 令人眼花缭乱, 有 些强光束甚至直冲云霄, 使得夜晚如同白天一样, 称 为人工白昼; )彩光污染是指舞厅、 夜总会安装的黑光灯、 旋 ! 转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即彩光污染。 本文所指的光污染主要是指人工白昼, 以及人 工白昼对夜空、 交通、 人、 生态环境以及城市造成的 危害, 并只对这种污染提出相应的改进和预防措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体健康。
! " " 3年$月
灯与照明
第$ " 卷第 #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物 《室外工作区照明指南》 、 ! " # 的$ % & ’ % ( ( (号出版 《泛光照明指南》 物 《城区照明指南》 、 ! " # ) *号出版物 等技术文件, 从不同角度对防治光污染作了相应规 定。 日本和欧美等区域的控制光污染的工作走在前 列, 日本早在 $ ) + , 年在日本环境厅的统一领导下, 开始对日本全国性夜间天空光的普查工作, 绘制了 日本 日本全国夜间天空光的等值区域图。 % ( ( % 年, 灯具工业会, 为减少光污染, 编写了 《合理使用灯具 指南》 , 对道路、 街道、 公园、 广场和投光灯具的合理 使用分别作了规定。 美国自$ ) ) *年在亚利桑那州 . / 0 1 2 市通过条 乡 例保护夜天空开始, 已经有 $ ( ( 多个以上的城市、 村实施条例。自然夜空保留较好的加拿大, 将位于 3 4 5 6 5 0 7! 1 8 . 9 : 5 ;的 < / = 1 2 ; 8 >? ; 4 @ 等作为特有的国 家公园, 更名为暗天空公园。 在欧洲光污染条例化发展最快的是意大利和希 腊。在意大利, 防止光污染作为国家的法律被审议, 成为世界唯一的实例而倍受关注。在意大利, 所属 已经有 & 个区域制定了光污染条 的% (几个区域中, 例。 把光污染消除在萌芽状态。 * A % 调查研究 组织力量对我国有城市照明的城市的光污染问 题进行调查和测量, 摸清我国光污染状况和总结该 地区防治光污染的措施、 办法、 经验和教训。 * A B 制定标准 尽快着手制定我国防治光污染的标准和规范, 同时建议在国家或地区性环境保护法规中增加防治 光污染的内容。目前在我国没有这方面的标准和规 范的情况下, 建议参照国际照明委员会和发达国家 有关规定和标准来防治光的污染。同时, 强调城市 照明要严格按照照明标准设计, 改变认为城市照明 越亮越好的错误看法。设计时, 合理选择光源、 灯具 和布灯方案, 尽量使用光束发散角小的灯具, 并在灯 具上采取加遮光罩或隔片的措施, 将防治光污染的 规定、 措施和技术指标落实到工程上, 严格限制光污 染的产生。 * A * 建立和健全监管机制 建立和健全监管机制, 认真做好防治光污染监 督与管理工作。为此, 有关城建、 环保和城市照明建 设管理部门要建立相应制度, 制定相应的管理和监 控办法, 做好照明工程的光污染审查、 鉴定和验收工 作, 达到建设城市照明, 减少光污染的目的。
物理性污染--光环境污染

城市光污染及其防治措施摘要:光污染以成为城市发展中继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之后的第四大污染,本文简述了光污的特点及危害,并从预防、监测、治理三方面对城市光污染进行防治策略的解述关键词:城市照明;光污染;特点;防治前言人工照明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的必需,人工照明的方式也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人类由展初的利用篝火,逐渐发展到使用油灯、蜡烛、煤气灯,直至现在使用的电光源照明1。
19世纪70年代,由于大城市街区照明普遍地过多使用高强照度的灯光,导致夜空过亮,看不见星星,从而影响了天文的观测,很多天文台因此被迫停止天文观测工作.有的天文台因此而搬迁,损失巨大。
由此,室外照明“光污染”最初是由于城市里采取了过度的夜景照明,直接导致夜空亮度大幅提高,从而影响了正常的天文观测工作而提出的。
此后如镜面式外墙、玻璃幕墙对太阳光的反射等各种形式的光污染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
1光污染1、1城市光污染的类型国际上一般将光污染分成3类,一是白亮污染,指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等反射的光线,明晃白亮、眩眼夺目,这称为白亮污染;二是人工白昼,指夜幕降临后,商场、酒店上的广告灯、霓虹灯闪烁夺目,泛光照明,令人眼花缭乱,有些强光束甚至直冲云霄,使得夜晚如同白天一样,称为人工白昼;三是彩光污染,指舞厅、夜总会安装的黑光灯、旋转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即彩光污染。
2 1、2城市光污染的表现形式光污染主要是指城市照明中对人、物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光的总称。
光污染主要形式包括:眩光、光入侵、光溢散、反射光、天空光、光辐射、光亮误导、频闪效应、光色滥用等。
其中,眩光是在视野中由于亮度的分布或范围不适宜,或在空间或时间上存在着极端的亮度对比,以致引起不舒适和降低物体可见度的光线;溢散光是从照明装置散射出并照射到照明范围以外的光线i反射光指室外照明设施的光线通过墙面、地面或其它被照面反射到周围空间,并对人与环境产生干扰的光线:光入侵是指光投射到了不需要照明的地方,侵犯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范围的现象:天空光指来自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和气溶胶的散射光线,反射在天文观测方向形成的夜空光亮现象;光辐射是指光源中辐射出的非可见射线对人体、生物和建筑等造成损害的光污染,主要包括紫外辐射污染和红外辐射污染;光亮误导指夜间的光亮有时会对人、动物造成误导,使之发生意外灾害;频闪效应是指在以一定频率的变化光照射下观察到物体运动显现出不同于实际运动的现象3。
光污染 措施

光污染措施简介光污染(Light Pollution)是指人为的过度或不正确使用人工光源,导致光线在夜间过度照射大气和地面,使得天空亮度过高,影响人类观察星空以及生态系统的光生物节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光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减轻光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合理规划照明系统合理规划照明系统是解决光污染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应制定相应的照明规划,合理布置照明设施,避免过度照明和重复照明。
例如,在居民区、公园、步行街等地,可以采用低亮度的灯光,避免夜间过度照明,减少光污染。
二、优化照明设备优化照明设备也是降低光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传统的照明设备如高压钠灯、荧光灯等,存在较大的光污染问题。
现代的LED灯具具有能耗低、光效高、寿命长等优点,可以有效降低光污染。
对于公共场所、道路照明等区域,应优先选择LED灯具作为照明设备,同时合理控制光的散射和漏光,减少光污染发生。
三、建立光污染监测系统建立光污染监测系统是治理光污染的必要手段。
通过建立光污染监测站点,实时监测光污染水平,了解光污染的时空分布规律,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监测数据可以用于评估光污染的严重程度,并为决策者提供依据,以制定更加有效的光污染治理措施。
四、加强宣传教育和法规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和法规管理是减轻光污染的重要途径。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光污染问题的认识,并呼吁公众节约使用光资源,减少不必要的照明。
同时,应通过立法和政策措施,对光污染行为进行管理和约束。
例如,对过度照明、夜间施工等行为进行限制,加强对照明设备的规范管理等。
五、保护自然黑暗保护自然黑暗是保护生态环境和星空观测的重要措施。
夜晚的自然黑暗对生物的节律、星空的观测等具有重要意义。
应该采取措施保护偏远地区的自然黑暗,避免光污染扩散。
在保护自然黑暗的同时,也可以开展夜间观星活动,提高公众对星空的关注和认识。
六、国际合作光污染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需要通过国际合作来共同解决。
光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光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及防控措施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提高,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愈加受到人们的关注。
除了空气、水和噪声污染外,还有一种经常被忽视的污染形式——光污染。
光污染的危害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防止光污染对生态环境的损害。
什么是光污染?在市区,夜晚的灯光常常与白天无异。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各种类型的灯光不断地涌现,如LED灯、荧光灯、汞灯等等。
大量的光线如果不加以有效的调控,就容易形成混乱的景象,影响人的健康和动物的生存。
光污染究竟有哪些危害?1. 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光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威胁主要包括:睡眠质量下降、视力下降、头痛、情感不稳定、抑郁等。
夜睡眠质量差,长期受到影响,会直接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
另外,如果光强过大,还可能引起视网膜损伤,甚至导致失明。
2. 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光污染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对动物而言,大量的灯光会使得它们的生物钟失调,以及嗜睡的食草动物就被迫苏醒,最终肠胃道受损,这会影响到它们的生长发育,还可能造成群体的死亡。
在夜里,水源中的藻类会因为光污染而繁殖,进一步影响水中微生物的生态平衡性。
如何防控光污染?1. 降低夜间照明的光强和数量:市区照明建设应当依据设计效果来设置合理的灯光亮度和色温。
例如,在人流稀少的区域、居民区或者景区可以使用能够降低光污染的路灯和景观照明设施。
降低夜间照明的光强和数量,可以保护元气百物的生物钟,并且有效减少能耗。
2. 制定职能部门负责管理:应该成立专门的职能部门,负责管理城市照明工作。
这个部门需要针对光污染制定具体的政策法规,以及生态管理标准。
与此同时,还应表彰先进单位和工作者,加强普及宣传。
3. 科学设计和规划:光污染问题与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密不可分。
政府应该加强对城市规划设计的规范与引导,建筑设计师也应该在设计过程中注重谨慎倾听环保专家的意见。
结语环境保护需要每个人积极参与和努力,从我做起,从身边开始,爱护我们共同的绿色家园。
光污染的防治措施

光污染的防治措施光污染是指人为活动所造成的夜间光照强度过高、光照分布不均匀、光污染扩散范围过大等现象。
光污染严重影响了夜间的生态环境,对人类以及其他生物造成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为了减轻光污染的影响,人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首先,合理规划城市照明。
城市光照管理应该遵循“合理、安全、高效”的原则。
合理规划城市照明布局,应根据城市的建筑和道路布局进行合理规划,照明设施应该按需求进行安装和布置,避免过度照明和灯光浪费。
其次,优化照明设备。
应使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例如LED灯具等,这些设备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还可以降低光污染的发生。
同时,照明设备可以进行智能化控制,根据不同时间和需要进行调整光照强度和亮度。
第三,建立相关法律法规。
政府应该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对光污染进行规范和限制。
规定合理的光照强度和分布标准,对超过标准的照明设备进行处罚。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光照设备制造商和使用者的监管,确保他们遵守相关规定。
第四,加强宣传和教育。
人们对光污染的认识和了解程度还相对较低,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
通过组织相关的宣传活动、培训和讲座等形式,普及光污染的知识,引导公众正确使用光照设备。
第五,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光污染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来解决。
各国可以加强合作和交流,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研究解决方案。
同时,国际组织可以起到协调和引导的作用,推动光污染的全球治理。
最后,个人也应该积极参与光污染的防治。
个人在使用照明设备时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因素。
可以选择使用节能灯泡或LED灯具,避免随意开启不必要的照明设备。
另外,人们在购买照明设备时也要选择低能耗、高效的产品。
总之,光污染的防治需要政府、照明设备制造商、使用者以及公众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全面的技术、管理和宣传教育措施的综合应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光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实现可持续的城市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生态与光污染控制因开发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防治城市污染方面,受到人们重视的主要是大气、水、噪声和固体废物。
对城市的另一个污染问题——光污染,在我国还没引起足够的重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开发也将会进一步加快步伐,在城市开发中应高度重视从生态角度考虑光污染问题。
保护城市生物(包括我们人类及其他生物),已成为城市开发中不可忽视的生态问题。
有专家认为,除人类以外的生物有机体大量地、迅速地从城市环境中减少、退缩以至消亡,是城市生态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城市生态与光污染危害现代城市高速发展,伴随城市各种污染的日趋严重。
随着城市商业化功能的强化,光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并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
1991年国际照明委员会(GIE)第22届大会上对光污染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
澳大利亚A·Fisher博士在会上提出了控制光污染的标准,受到与会者的普遍认同。
德国环保专家对欧美十多个大城市进行了专题调查,证明霓虹灯既直接影响市民健康,又破坏和干扰不少种类昆虫与鸟类觅食、寻偶和交配的正常活动。
德国法兰克福游乐场的霓虹灯每晚要烤死数万只有益昆虫;美国杜森市夏夜蚊虫多的原因与该市上千组霓虹灯“杀害”无数食蚊的益虫和益鸟有关。
城市拥有太多的霓虹灯及其它夜景照明灯,长此下去生态平衡必将受到严重影响。
光污染既直接干扰影响了天文观测,也对人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夜晚过强的光线和彩色光打乱了人(还有其他生物)的生物节律,打乱了人体的平衡状态,干扰大脑中枢神经的正常活动,造成人体内分泌失调,引起烦躁不安、食欲减退、头晕目眩、全身无力、神经衰弱、月经紊乱和性功能减退,损伤眼角膜,引发白内障,导致视力减退,情绪低落……在我国,许多城市把“让夜晚的城市亮起来”作为改变城市形象的一项政府工作进行落实。
各类建筑物、构筑物、街道、城市绿化区等都实施设置霓虹灯和彩色光投射的所谓“光彩亮化工程”。
随着城市开发向周边发展,城市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原本属于城市边缘的城乡结合部,随着城市的扩张,有相当部分已成为或正在成为城市的繁华区域。
商业的需要和城市“形象”的需要,“亮化工程”不断扩大,生态平衡受到挑战。
由城市开发引发的光污染造成的生态问题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在日本,由于城市化和交通网的发展,使室外照明增加。
照明的过度使用,夜晚天空的明亮度增大,给人造成眩光与不舒适感,对信号等重要信息的识别力降低。
照明的过度使用,也给农作物、动植物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日本舆论要求对光污染采取适当对策的呼声日渐高涨。
为此,受日本环境厅大气保护局的委托,日本环境协会设立了“光污染对策研究会”,研究、制定了有关光污染方面的政策。
在欧美也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在我国,光污染在一些大城市已开始成为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对此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加强研究。
二、防止光污染应遵循的原则1、光污染定义狭义的光污染是指干扰光的有害影响,其定义是:“已形成的良好的照明环境,由于逸散光而产生被损害的状况,又由于这种损害的状况而产生的有害影响。
”逸散光是指从照明器具发出的,使本不应是照射目的的物体被照射到的光。
干扰光是指在逸散光中,由于光量和光方向这两种原因,使人的活动、生物等受到有害影响,即产生有害影响的逸散光。
2、关于“夜空亮度”问题夜空亮度(从地上透过大气层观察星空时的背景亮度)的增大,意味着存在地区性的环境问题。
为了监控这种大范围的环境问题,在中短期,应当建立观察评价模型和观察方法(设立监控区域)。
在中长期,应将监控区的结果作为改进环境照明的一个指标进行落实。
3、日本按地区特性进行的环境照明为了有效控制环境照明,日本将环境照明分为四种类型,即自然、公园、郊外和城市中心,并对各类型地区的照明作出了规定。
例如,环境照明III比环境照明II有更严格的规定,适用于被限制的地区。
为了在地区内实现适度的环境照明,根据区域照明类型,制定地区照明规划,是实施各种对策的前提(要求各地区必须制定本地区的基本环境照明类型规划)。
通过地区环境照明规划,可推动该地区环境照明的改进。
4、环境照明的设计和设计者即便是小功率的照明,灯具设置及运用都应进行恰当的设计。
在欧美,环境照明设计的重要性正在被认识,随着有关照明的组织和教育体制的建立,确保了作为专业照明设计人员的“环境照明设计者”的地位。
日本也正在确立“环境照明设计者”的地位、资格及教育体制。
5.室外照明原则对逸散光的控制,应从提高照明率出发,限制街道照明灯具。
例如,规定照明灯具向上空逸散光的比例及逸散光总功率。
既要明确照明设备、设施的设置目的,又要关注周边照明环境的维护。
三、城市光污染对策1、街道照明灯具的控制街道照明灯具的控制涉及行政管理者、设施设备管理者及维护者、环境照明设计者、照明灯具生产厂家及销售商家。
街道照明的评价标准包括:①照明效率;②上方光束比;③眩光;④节能。
灯具生产厂家应提供与防止光污染相符合的灯具,同时提供完备的相关资料。
使用者在购买灯具时,应考虑与环境照明类型相适合。
在照明效率方面,用户应使用照明效率高的灯具,厂家应开发生产高效率的照明灯具。
在上方光束比方面,街道照明灯具最佳值应在5%以下;环境照明中的城市郊外及城市中心的允许值,短期目标为0~15%(郊外),0~20%(城市中心)。
在眩光方面,应基本按照JIS(照明学会技术规范)的规定。
在节能方面,街道照明,推荐总功率在200W以上时在601m/w以上,未满200W时在501m/w以上。
对街道照明灯具的功率,应按设置的目的,根据照明效率、灯功率、开关装置的功率等进行综合评价。
另外,即使满足了上述的基本要求,街道照明对居住者、天体观测、动植物、生态系统等方面的影响,仍存在着许多未知数。
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措施,如用不同材料、百叶窗、遮光板等增加设施防护的办法作一些补救。
2、室外照明设施的控制应注意对环境设施进行适当的维护,根据其用途以及周围环境,选择适当功率的照明设施,明确每种照明的目的。
对“逸散光”的控制,关系到设施功率问题。
在明确室外照明设施的设置目的的同时,要关注设备管理者、维护者及周边环境,并对灯具设置运用确定一些检查方法。
(1)检查方法对室外照明设施的检查,要把握居住、工作、公共设施、公园及广场、商业设施、公路沿线六种类型,区分交通、防范、引导与演出、景观四类功能的照明灯具。
对周边环境的把握,主要检查是否使用适当的照明灯具(设施与周边环境的适宜性),拟定“综合检查部位照明灯具配置图”。
根据设计好的照明灯具的检查部位,对每一组照明灯具进行确认。
确认包括照明维护后进行的检测确认。
对城市设施进行分类是必要的。
从照明目的考虑,有必要对用途不同、照明时间不同的城市设施进行适当分类。
例如,对公路沿线与夜间不营业的商业设施及不使用照明的其他设施要制定不同的检查标准。
另外,不能只从一种照明设施的立场上考虑照明目的的需要,因为在周边环境照明中,每一个个体灯具都有其基本的照明目的,而它们相互之间应有一个统一的协调要求。
既满足个体的照明目的,又有相互之间的统一和协调,是衡量环境照明质量改进的标准。
(2)广告物的照明广告物的照明与照明设施管理者、广告公司、设置广告的企业、环境照明设计者有关。
广告物作为室外的人工光源,不仅要和一般照明相呼应,而且要和室外其他广告物统筹设置。
对这种人工光源,进行适当的光污染关注并采取对策是有必要的。
关注范围是全部室外广告物和室外广告行为所利用的人工光源。
关注事项是对“逸散光”的关注(对“干扰光”防患于未然),主要是确定恰当的亮度范围,根据投射内容推荐恰当的光源,对这种设置必须十分关注。
对光源性质的关注,包括不使其闪烁、移动(发光部分。
照射范围);不用色光的投光照明(采用过滤方法消除)。
对节能的关注,包括推荐使用效率优良的光源、控制开灯时间(管理、运用上)。
四、结语城市各种污染问题涉及到城市的生存与发展,对于由于城市的扩展、开发而产生的光污染导致的生态问题,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光污染对城市的生物群产生影响的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
控制光污染应从生态环境角度加以考虑,应当与空气、水等污染一样进行治理。
特别是在大规模建设开发之初就应当有所规划,以保护我们居住的生态环境。
摘引自:杨春宇,刘炜,陈仲林(重庆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原载《城市问题》(京)2002(2):53-55。
《生态环境与保护》2002(7):p35光污染实例在深圳,停在某商厦附近的一辆轿车,由于该商厦的玻璃幕墙的聚焦作用,车门橡胶密封条竟被烤化;在德国柏林还曾发生过因玻璃幕墙聚焦而引起的火灾。
1999年9月4日,据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报道:由于受南京市无线电波、大气、灯光污染的影响,紫金山天文台目前已无法从事大规模的光学和射电天文望远镜的科研观测。
因为夜间天空亮度增加,出现城市白昼化,影响天文观测。
首先,天文望远镜对于光线有极高的灵敏度。
天文望远镜可以观测1000亿公里以外的星球的光域,一个闪烁于30公里以外路旁汞灯的霓虹灯,就可以干扰和掩盖从遥远天体传来的微弱光线。
其次,很多天体的光很像路旁汞灯发射的紫外光,因此,强的水银灯也能影响天文观测,所以城市灯光的污染要引起重视。
摘引自:《环境污染与控制》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p194,p199加强温度控制安全教育是事故预防的三大策略之一,搞好安全教育必须要用安全教育学做理论支撑。
安全教育学是从事安全教育的教师和培训师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由于许多安全管理工作者经常需要承担安全教育的工作,安全教育学也是他们的必选课。
安全教育学是安全科学与工程和教育学两个一级学科的交叉所形成的一门分支学科。
安全教育学是一门以提高各类安全教育的绩效为主要目标,对人类一切与安全教育活动有关的现象、规律、方法、原理和技术及其应用等进行研究和实践的交叉学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使安全工程专业学生掌握安全教育学的内涵和学科体系、安全教育学原理、安全教育的主体和客体、安全教育方法论、安全教育的教学设计、安全教育评价、现代安全教育技术,学会做安全教育培训项目开发、安全培训项目和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安全培训质量控制与管理等。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主题演讲(1)活动主题:“安全颂”“安全故事会”“安全观”等演讲。
每人一题,要求学生根据布置的题目写好演讲,长度1200~1500字,可以演讲5~7分钟左右。
稿子要求围绕题目写,要原创、精炼、生动、翔实、有事故案例,距演讲前一周提交。
演讲要求学会控制情绪、时间、节奏,能够合理运用开场白、眼神、声音、表情、手势、步伐、姿势等技巧。
(2)活动过程:采用自己报名的形式,以便增强学生准备过程的主动性;由学生自己做主持人;请了摄像师全程拍录像;请会做FLASH的同学制作视频片头;后期制作之后供学生自己欣赏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