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航站楼项目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机场工程预算书

机场工程预算书

机场工程预算书一、项目背景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机场工程建设成为当前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之一。

为了确保机场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制定详细的预算书,以确保资金使用合理高效。

本文将对机场工程的预算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说明。

二、工程概述本机场工程计划建设一个现代化综合性机场,包括航站楼、跑道、停机坪等基础设施。

为了确保机场的运行安全和效率,我们将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

本工程的总预算为xxx万元。

三、项目构成1. 航站楼建设预算:- 设计费用:xxx万元- 建筑材料费用:xxx万元- 机电设备费用:xxx万元- 室内装饰费用:xxx万元2. 跑道建设预算:- 土方工程费用:xxx万元- 沥青铺设费用:xxx万元- 灯光设备费用:xxx万元3. 停机坪建设预算:- 土地平整费用:xxx万元- 施工设备费用:xxx万元- 停机位标线费用:xxx万元4. 建设期利息及贷款成本:- 建设期利息:xxx万元- 贷款利息:xxx万元5. 其他费用:- 环境评估费用:xxx万元- 项目管理费用:xxx万元- 咨询费用:xxx万元四、预算编制原则1. 合理性原则:预算编制要确保各项目预算合理、科学,并与实际需求相符。

2. 规范性原则:预算编制需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3. 公开透明原则:预算编制要公开透明,严禁虚报、瞒报和任何其他不正当操作。

4. 资金周转原则:预算编制需要合理安排资金周转,提供有效的资金保障。

五、预算执行监控1. 预算执行情况监控:设立专门的监控机构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资金使用监控:对预算的资金使用进行跟踪监控,确保资金不被挪用或浪费。

3. 工程进度监控:对工程建设进度进行监控,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工期进展顺利。

4. 质量监控: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和控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

六、预算总结本机场工程预算书详细列举了各项工程的预算及相关原则和监控措施。

这些预算将为机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确切的资金保障,同时也能够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交通建筑--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扩建工程结构设计说明

交通建筑--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扩建工程结构设计说明

10.1 结构设计10.1.1 前言10.1.1.1设计采用的标准、规范和规程在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扩建工程结构设计中,遵循中国国家现行标准、规范和规程。

10.1.1.2 设计使用年限与安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与安全等级按照相关的国家设计规范确定。

10.1.1.3 主要结构材料钢材普通强度钢材 Q235B Q345B高强钢丝索抗拉强度Rm=1670MP等强合金钢强度等级650混凝土混凝土梁板 C30混凝土墙柱 C45钢筋热轧钢筋 HPB235 HRB335 HRB40010.1.1.4 设计荷载航站楼楼面及屋面荷载,风荷载和雪荷载标准值按现行规范取值,其中屋面按不上人活载取0.5KN/m2,附加恒载取1.0KN/m2。

10.1.2 航站楼设计10.1.2.1 伸缩缝航站楼分为大厅结构和指廊结构,大厅屋盖和指廊屋盖标高不同,分为三个屋盖结构部分;下部主体结构在大厅和指廊交汇处设伸缩缝,同样分为三个结构部分。

图1 建筑顶视展开图大厅南北向长328m,不设伸缩缝,主要考虑到:1)对于超长结构的温度收缩应力,拥有大型工程设计的成熟经验;2)可采取一定的构造措施,如后浇带和适当加强相应构件以减小和抵抗温度收缩应力3)通过计算分析,摸清结构温度收缩应力的分布和大小;4)使得建筑功能,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和工作性能得以改善。

10.1.2.2 大厅结构10.1.2.2.1大厅主体结构1) 下部混凝土结构大厅下部混凝土结构东西长75.8m,南北长328m,地上三层层高为3.9m,总高7,8m。

柱网尺寸18m x 18m,采用宽扁梁框架,并利用垂直交通系统(楼梯间和电梯间)作为剪力墙筒体,形成框架-剪力墙结构,以具有良好的抗侧和抗扭刚度。

2)上部钢结构大厅的屋盖东西长108m,南北长328m,高度由24m变化至36m,柱网尺寸为36m x 36m。

由倾斜的平面网格梁构成,根据柱网尺寸,排列布置27个标准单元构成整个屋盖,斜向的网格梁划分配合建筑开窗采光的位置,纤细的棒钢、拉索和平面网格显得结构高度较小,符合建筑风格形式。

首都机场T3A航站楼装修工程组织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首都机场T3A航站楼装修工程组织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第一章编制说明1.1 编制容本《施工组织设计》为北京首都机场T3A航站楼组织设计,将作为施工时的主要依据。

本施工组织设计容包括:项目管理办法及思路、项目组织管理、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措施、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文明施工、环保措施、施工安全措施、与业主、监理及设计院等单位的配合等,是规和指导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的综合性技术文件。

1.2 适用围本《施工组织设计》适用于北京首都机场T3A航站楼的装修工程1.3 编制依据第二章工程综述施工围楼办公类用房、走道、楼梯间及踏步等处铺设地砖(房间地砖型号为600X600 或800X800,房间四周波打线型号为600X200或800X200;卫生间地面铺设石材型号为600X600(石材约3200平方米,墙砖约为5000平方米,室地砖约为21000平方米,楼梯间及梯段约为1500平方米)。

2.3工程特点:1•该工程室装饰设计新颖,简洁现代、美观大方,又不失传统特色。

富有人性的空间2. 从平面布局上看,房间平面布局规律性较强,施工时较适合大面积组织流水施工。

3. 从施工容上看,为多工种多专业穿插施工,工期紧,任务重,质量要求高。

这给工程的协调管理造成的难度较大。

4. 本工程开工时间为2006年9月1日,计划工期120天。

5. 工期要求:按招标文件要求,在120日历天保质完成。

6. 工程质量目标:我公司承诺北京首都机场T3A航站楼装修工程一次验收通过并达到国家现行规要求的验收标准。

2.4工程目标2.4.1工期目标:我公司在甲方招标文件要求工期控制总工期,确保120个日历工作日完成本工程。

即2006年9月1日开工至2006年12月31日竣工。

2.4.2质量目标:严格执行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及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施工技术规程,达到质量验收合格标准,力争北京市装饰装修优质工程。

2.4.3安全目标:严格按照0HSAS18000-2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杜绝重大伤亡,确保本工程为无事故的工程。

交通建筑--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旅客航站区规划及航站楼方案设计说明

交通建筑--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旅客航站区规划及航站楼方案设计说明

贵阳概述贵阳,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省会城市,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热潮,昔日的“高原明珠”,重新展示出蓬勃的发展潜力。

对应贵阳城市经济圈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也将加大,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旅客航站区规划及新航站楼建设成为对原有基础设施的必要补充和提升。

(ALD规划介绍)贵阳,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

多民族的交融,呈现出了多彩的人文景观和柔美的城市气质. .山城贵阳,如今已建设成一座美丽的城市,它不但有许多风光旖旎的风景名胜,而且还以气候宜人饮誉于世。

现在贵阳被称为“林城”,即“森林之城”。

贵阳龙洞堡机场新航站楼,生长于云贵高原上的重山密林之间。

诗意浪漫的设计,源于“林中漫步”的体验。

贵阳是一座“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的城市,我们利用建筑自身的结构和肌理给人一种在林中行走树影婆娑的感觉。

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们致力于塑造树林宏大包容壮丽的气派和境界。

空气从叶子的间隙里面流入,仿佛贵州少数民族小伙子吹着叶笛送迎往来贵阳的旅客一样。

在这里,阳光与树林意向相辅相成,相映成趣。

具有标志性的屋顶设计,反映了贵阳的特性和飞行的诗意。

轻盈、飘逸的屋面,与天窗构造的结合极具空间表现力。

在贵阳,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的气候、温度极为舒适。

因此,在航站楼的设计中,无论从空间视觉还是节能的角度,充足的采光设计都是很重要的。

经过分析,航站楼屋顶非常适合开天窗。

特定的开窗方向,特别的采光处理既可以有效地过滤直接透过的阳光,又可以提供充足的自然光照。

屋顶设置了从西向东,单向,大小渐变的天窗,是基于对航站楼的空间特性的分析,依据空间上的人员活动分布的密度,从而最终形成如同贵州秀美的手工织物的炫丽屋面。

结构设计的灵感源于神奇的自然界。

依托结构设计的先进理念,整个航站楼的屋顶,采用了模块化的结构设计,屋面结构为方环索弦支斜向网格梁体系。

在完美结合建筑设计的同时,充分考虑了成本、程序、当地技术、技能、材料和建设工期。

先进的结构设计为航站楼提供了一个灵活的规划模块。

张家界机场工程结构设计说明

张家界机场工程结构设计说明

6 结构设计6.1 前言6.1.1 设计采用的标准、规范和规程在张家界机场工程结构设计中,遵循中国国家现行标准、规范和规程。

6.1.2 设计使用年限与安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与安全等级按照相关的国家设计规范确定。

6.1.3 主要结构材料钢材普通强度钢材 Q235B Q345B混凝土混凝土梁板 C20混凝土墙柱 C40钢筋热轧钢筋 HPB235 HRB335 HRB4006.1.4 设计荷载航站楼楼面及屋面荷载,风荷载和雪荷载标准值按现行规范取值,其中屋面按不上人活载取0.5KN/m2,附加恒载取1.0KN/m2,基本风压取为0.35KN/m2,地面粗糙度为C类,基本雪压取为0.45KN/m2。

6.2 航站楼大厅结构设计6.2.1 模型航站楼大厅由空间三角管桁架、反拱平面桁架与反拱钢梁组成。

其中平面桁架弦杆及反拱钢梁采用方钢管,其余杆件采用圆钢管。

单榀空间桁架间距18m,柱距为36m、27m不等。

图1 空间三角管桁架(间距18m)图2 空间桁架及平面桁架布置图图3 钢结构屋盖整体模型图空间三角管桁架三边长均为3m,下弦支撑于混凝土柱顶。

为保持三管桁架及柱子侧向稳定性,增大结构侧向刚度,设置横向曲线平面桁架,桁架弦杆采用方钢管,腹杆采用圆钢管。

空间桁架截面尺寸如下图所示:反拱钢梁采用方钢管,与平面桁架弦杆一致,方便将来檩条与主体钢结构的连接。

反拱体系有其合理性,反拱处在拉弯状态,不存在构件的稳定问题,材料的强度相比于压弯构件可以得到较充分的利用,使结构用钢量大大减少,以节省造价。

图5 钢梁反拱效应示意图6.2.2 结构杆件杆件类型杆件截面钢号空间桁架弦杆Φ245×12; Φ245×16; Φ273×16;Φ273×20Q345B腹杆Φ133×6;Φ159×8; Φ203×10;Q235BΦ245×12 Q345B平面桁架弦杆□200×200×16×16 Q345B腹杆Φ133×6;Φ159×8; Φ203×10;Q235反拱钢梁□200×200×8×8 Q345B56.4kg/m2.6.2.3 结构计算分析结构杆件均用FRAME单元模拟,空间和平面桁架弦杆认为通长刚接,腹杆均为铰接。

交通建筑--哈尔滨机场设计方案总说明

交通建筑--哈尔滨机场设计方案总说明

第三章—总体规划Chapter3 - Master Plan本次规划设计以业主提供的《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总体规划》中航空业务量的预测作为设计前提。

《总规》预测2020年旅客吞吐量1500万人次,2040年旅客吞吐量4570万人次.东跑道向南延长400m 至3600m,平滑顺延,主次降方向1600m、1900m、2200m 处各规划1条快滑;远期规划间距2000m、北端错开1400m 的平行西跑道,西跑道系统规划2条平滑,主次降方向1600m、1900m、2200m 处各规划1条快滑。

东西跑道以5条E 类平行滑行道联系。

通过对总规方案的评估与分析,现有布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 陆侧空间过大,导致空侧发展空间不足。

目前总规布局中,东西跑道间距2000米,楼前交通用地面宽约750米,根据国内类似规模、类似构型机场的运行经验, 航站楼之间的路侧空间控制在500米左右足以实现入场交通及其它相关功能。

适当控制陆侧面积,有利于保证充足的空侧空间以满足机场合理高效运行。

2、垂直联络道。

原方案设置的五条垂直联络道均位于航站区西侧,且其中四条位于东跑道南端以南。

联络道偏于一侧的设计增加了飞机的滑行距离,不利于节能减排、降低了机场运行效率。

本方案中,平行设置五条垂直联络道相对于三条或四条垂直联络道对于机场运行并无明显作用,唯一位于跑道端头以内的垂直联络道与东跑道平行滑行道交点容易形成拥堵点,更加制约联络道功能的发挥。

上海虹桥机场陆侧交通空间示意3、 东跑道平行滑行道。

由于空侧空间的紧张,当前方案将东跑道第二平行滑行道兼做联络道使用,这种使用方式减少了土地占用,但由于过多飞机直接顶推至二平滑,影响飞机滑行运作效率。

此外,推出至二平滑的飞机多位于东跑道南端,进一步增大了垂直联络道与东跑道平滑交点拥堵的可能性。

4、 国际国内流线组织。

根据本次招标要求,新航站楼将全部用于国内旅客,近期需通过改造老航站楼提供10个国际机位(6C3D1E),其中近机位应占70%-80%,沿用原方案的老航站楼机位布置方式易形成国内国际旅客流线的交叉。

民用机场施工图设计说明-飞行区道面及附属设施工程

民用机场施工图设计说明-飞行区道面及附属设施工程

XXXXXXX民用机场建设工程飞行区道面及附属设施工程设计编号:XXXX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总经理:技术负责人:________设计总负责人:________XXXXXXX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〇一八年七月施工图设计说明工程名称:XXXXX民用机场建设工程项目名称:飞行区道面及附属设施工程设计编号:XXXX 设计专业:X X审定:________审核:________项目负责人:________专业负责人:________校对:________设计:________目录1 概述 (1)1.1 设计依据 (1)1.2 主要技术标准 (2)1.3 施工图设计主要优化内容 (2)2 道面及附属设施平面尺寸及定位 (3)3 道面结构及分布 (5)3.1 道面结构类型的选择 (5)3.2 道面结构厚度计算 (6)3.3 道面结构平面布置 (8)3.4 道面结构强度要求 (9)4 道面分块及接缝 (10)4.1 道面分块 (10)4.2 道面接缝 (10)4.3 道面嵌缝 (11)5 道面表面纹理 (11)6 道面补强 (11)6.1 道面补强部位 (11)6.2 道面补强形式 (12)7 地锚构造 (12)8 道面标志 (12)9 飞行区围界及大门 (13)10 道面及附属设施工程主要工程量 (13)11 道面及附属设施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14)1概述1.1设计依据(1)业主关于本工程设计的委托函;(2)《XXXXXX民用机场建设工程初步设计》(XXX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8年3月);(3)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关于XXXX民用机场工程初步设计(第一批)的批复》;(4)《关于XXXX机场平滑道和联络道按23m宽设计的函》《XXXX 机场总体规划》;(5)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关于XXXX民用机场总体规划的评审报告》;(6)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关于XXXX民用机场总体规划的批复》;(7)《XXXX机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8)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关于XXXX民用机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报告》);(9)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关于XXXX民用机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咨询评估报告》;(10)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关于XXXX民用机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行业审查意见》;(11)国家发改委《关于XXXX民用机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12)《XXXX民用机场飞行区场道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13)《XXXX民用机场建设工程地形图测绘资料》;(14)《XX航空产业园排水规划报告(送审稿)》;(15)业主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及提出的要求、意见。

机场规划和候机楼设计说明书

机场规划和候机楼设计说明书
– Document present and projected development patterns of relevance to the impact area.
November 2018
(RGS WG/5)
12
Airport Master Planning Process Cont.
• Physical Planning
– Airspace and air traffic control provisions. – Airfield configuration (including approach zones). – Terminal complex. – Circulation, utility and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 Support and service facilities. – Ground access systems. – Over‐all land use patterns.
budgets. – Prepare and evaluation and decision format. – Establish coordination and monitoring procedures. – Establish data management and public
information system.
needs among aerodrome authority, businesses
5
and community.
November 2018
(RGS WG/5)
Changi Airport Master Plan
November 2018
(RGS WG/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设计概述机场航站楼是机场建设中工艺流程和技术装备要求最高和最复杂的主体工程,是连接空侧和陆侧的重要交通枢纽,是中外旅客集散的重要场所,是地区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的窗口。

无论室内还是室外都应给旅客以安全、舒适、方便、信息及时、引导简明、管理先进的深刻印象。

机场弱电系统建设目标是提供一个一年365天,每天可靠的运行的集先进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机场弱电系统。

扩建完工的弱电系统能提供一个信息共享的运营环境,使各弱电子系统均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简称集成系统)统一的航班信息之下自动运作。

机场各生产运营部门在指挥中心的协调指挥下进行统一的调度管理,以实现最优化的生产运营和设备运行,为航站楼安全高效的生产管理提供信息化、自动化手段。

并能为旅客、航空公司以及机场自身的业务管理提供及时、准确、系统、完整的航班信息服务。

最终,使机场成为以机场信息系统为核心,指挥调度系统为手段,信息高度统一、共享、调度严密、管理先进和服务优质的一流机场。

本次航站楼改扩建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完全按照系统集成、信息共享、开放性的指导思想进行。

并结合了新航站楼使用要求的实际情况,以及其他机场在弱电设计上的实际经验,将机场改扩建航站楼弱电系统建成系统、完整、合理、先进、实用、节省投资的新机场。

二、设计原则航站楼是整个机场对旅客服务的核心,航站楼弱电系统的运行好坏将直接影响对旅客服务的质量。

本次设计中坚持以下原则:1、从当前实际出发,考虑长期需要随着机场发展和规划的扩充,信息处理需求必将不断变化,在原新航站弱电系统设计的基础上尽量考虑与未来的发展相适应,考虑系统长期发展的需要。

2、坚持开放性,保证可扩充性,采用国际标准综合布线系统通过与已建成信息系统的连接,实现了多种工作站,多套设备的集中管理与控制,与原系统一样具有能同外部异种网络系统互联的功能。

系统同时具备开放性,并遵循国际标准。

整个信息系统结构设计的标准化,规范化,保证了今后的升级和功能扩充更方便容易。

3、坚持经济性、实用性,保证可靠性、先进性按实际需求出发,考虑系统目标规划的中、远期,充分合理的进行现阶段计算机网络系统及规模设计,计算机硬件设备及软件设备配置,机场综合信息集成管理系统应用软件的定义及开发,扩充功能接口预留等,保证充分满足机场当前的规模及广大旅客和工作人员功能需求,保证投资的合理性、经济性和实用性。

4、系统设计简单、灵活、便于维护考虑到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在系统设计时,应力求简洁、实用、灵活,使系统人机界面友好、直观,操作简便、快捷,也便于维护。

三、设计依据1、机场项目的有关图纸资料及可行性研究报告;2、相关专业的图纸及会签资料;3、弱电系统相关专业的行业标准和规范。

四、设计内容1、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简称集成系统);2、离港系统;3、航班信息显示系统,4、安检信息管理系统;5、时钟系统;6、广播系统;7、内部通信系统;8、楼宇控制系统;9、综合布线系统;10、安防系统(含: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通道控制系统、紧急手动报警系统);11、有线电视系统;12、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13、电子客票系统;14、综合多媒体视频视讯服务系统;五、设计遵循的标准和规范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50150-912、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国际标准和建议措施《附件14--机场》”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EEE 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民用建筑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TR RECOMMENDATION 472-3 电视系统视频指标●ELA-422 ELA-485 电气指标标准●GA/T 75-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度与要求●以太网10Base-T标准 IEEE 802。

3●以太网100Base-T标准 IEEE 802。

3u●千兆以太网标准 IEEE 802。

3Z●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50312-2000●商用建筑物布线标准 EIA/TIA 568A●国际标准 ISO/IEC 11801●民用建筑线缆标准 EIA/TIA 586●民用建筑通信管理标准 EIA/TIA 606●民用建筑通信接地标准 EIA/TIA 607●综合业务数字网基本数据速率接口标准 CCITT ISDN●市内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设计技术规范●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GY/T 106-1999●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民用建筑电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J●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设计安装调试验收规程 DB51/T 46/91●民用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198-94●安全防范电视监控防盗报警系统质量与检验要求 DB51/T 313-2000●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标准 DB51/T 5019-2000六、弱电子系统设计6.1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简称集成系统)6.1.1 系统概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信息集成系统)的建设目标是能提供一个信息共享的运营环境,使各弱电子系统均在信息集成系统统一的航班信息之下自动运作。

它能支持机场作为支线机场的运营模式,支持机场各生产运营部门在指挥中心的协调指挥下进行统一的调度管理,以实现最优化的生产运营和设备运行,为航站楼安全高效的生产管理提供信息化、自动化手段。

并能为旅客、航空公司以及机场自身的业务管理提供及时、准确、系统、完整的航班信息服务。

最终,使机场成为以信息集成系统为核心,信息高度统一、共享、管理先进和服务优质的一流支线机场。

6.1.2系统功能根据机场业务需求,确定系统构成如下:机场运营中央数据库AODB应用系统接口系统6.1.2.1机场运营数据库AODB是整个机场运营的中心。

它管理那些对机场每日运营至关重要的所有数据,特别是所有航班和飞机移动的信息、它们的时间和分配的资源信息、各种可能与航班处理和旅客相关联的设施和资源的状态信息,同时还将包含为机场所有部门使用的旅客流程和工作制度信息。

6.1.2.2应用系统应用系统是机场信息集成系统的核心,承担着机场航站楼各弱电子系统的信息枢纽作用。

同时承担着机场航站楼主要业务的调度管理工作。

总之,系统应以航班信息为基础,以对完整的航班运营保障服务流程进行调度管理为核心,实现包括资源分配、费用统计在内的一系列工作的无缝衔接管理,建立先进的机场运营模型,为建成先进的现代化国际机场提供坚实的软件基础。

应用系统包括航班信息处理系统、运营资源管理系统、机场查询统计系统等。

航班信息处理系统功能包括:航班信息报文处理、航班信息计划/动态管理管理等。

运营资源管理系统功能包括:机位分配管理、值机柜台分配管理、登机口分配管理、行李转盘分配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机场查询统计系统功能包括:航班信息内部查询、业务统计分析等。

6.1.2.3接口系统AODB利用消息中间件汇集整个机场的相关系统、以及机场外的系统,并向其发布信息,消息中间件是AODB与机场内部子系统和其它机场外部系统之间通讯的桥梁,基主要功能是完成各系统与AODB数据库的接口。

机场主要系统接口包括:离港系统接口;航显系统接口;智能楼宇管理控制系统接口;安检信息管理系统接口;时钟系统接口等。

6.1.3其它6.1.3.1供电及防雷接地本系统服务器统一安装于航站楼主机房。

设备供电统一由机房UPS供电。

现场设备采用常规电源就近取电。

机房内采用联合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

6.1.3.2通讯线路本系统所需网络平台由计算机网络系统提供。

本系统所需通讯线路由综合布线系统提供。

6.2 离港系统6.2.1 系统概述机场离港系统是航空公司及其代理、机场地面服务人员在处理旅客登机过程中,用来保证旅客顺利、高效地办理乘机手续(值机),轻松地使旅客登机,保证航班正点安全起飞的一个面向用户的实时的计算机事务处理系统。

它主要是基于机场本地局域网提供在本地和远端都可直接访问后台离港主机应用的途径,使在机场本地可以实现后台离港主机原始操作环境下的离港系统功能,如:离港控制和管理,旅客值机、登机、配载平衡和旅客、行李的查询等以及电子客票、常旅客等航空公司特性服务的应用等。

同时能够在机场与后台离港主机的连接中断时, 提供本地及备份离港系统功能,并为其他系统提供数据接口(如安检信息管理系统、集成系统等)。

离港系统所提供的统计数据可作为机场进行有关分析的依据,通过离港系统接口与行李自动分拣,安检系统、信息集成等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实现数据共享。

建立它的目的是为旅客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和提升机场服务形象。

6.2.2 系统设计系统设计遵循以下原则:6.2.2.1开放性软件和硬件的选取都遵循开放系统规范。

6.2.2.2扩充性离港系统的所有硬件、软件和系统设计具有扩充能力,外加硬件设备及软件模块能在不影响系统工作的条件下加入。

6.2.2.3安全性采用Unix或Windows-NT以上操作系统,最低支持C2级安全标准。

系统采用反病毒措施以增强系统的安全性,具有防止非法用户入侵的功能。

6.2.2.4使用界面用户界面为基于WINDOWS的中文图形用户界面,系统支持中文显示,帮助文档随处可用。

6.2.2.5可靠性离港系统能每天正常工作24小时,每年运转365天,所有零部件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优良的性能;6.2.2.6易维护性管理工作站可监控所有的服务器、离港终端以及打印设备的状况。

所有硬件故障及错误数据传输都将实时通知管理工作站。

软件采用可重用的分布式对象模块,便于安装与卸装。

6.2.3系统功能系统有以下主要功能:值机操作,值机控制,登机操作,航班控制,配载平衡,统计查询等,管理工作站/配载工作站和控制工作站布置在离港机房。

离港系统扩建工程的网络通讯线路由综合布线系统统一设计提供,网络交换机由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提供。

6.3 航班信息显示系统6.3.1 系统概述航班信息显示系统是机场对外信息发布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用于为旅客和工作人员提供进出港航班动态信息,引导出港旅客办理乘机,候机,登机手续,引导到港旅客提取行李和帮助接送旅客的人员获得相关航班信息等。

6.3.2 系统组成航班信息显示系统由数据库服务器,管理控制工作站,TFT-LCD通讯控制器和显示终端组成,数据库服务器采用双机热备份方式工作。

航显终端共有两种,分别为TFT-LCD显示器和LED条屏。

系统的物理链路由综合布线系统提供。

航班信息显示系统从集成系统获得航班动态信息。

航班信息的显示按区域和用途分为出港航班动态信息,值机信息,登机信息,行李搬运信息,行李分拣信息,行李提取信息和到港航班动态信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