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门冰箱的主要结构
电冰箱的结构与部课件

干燥器和毛细管
• 干燥器 即使是很少一点点水,只要通过制冷系统而混入制冷剂回路,就 会造成毛细管出口冻结以致出口堵塞,是制冷剂不能循环。或者是灰尘或 是其他杂物混入制冷剂中,也同样会造成故障的发生。干燥器能防止这些 故障的发生。如图所示干燥器内部是普通的硅粒或分子筛(一种吸湿材料) 两端有过滤网,可以滤清尘埃。
压力调至3KG/CM2 ③ 打开乙炔瓶的本体阀 门,在压力表上确认残压压
力。 ④ 打开乙炔减压器的调
节阀将压力调至0.3 KG/CM2
⑤ 打开焊枪上乙炔阀门, 点燃后,再打开氧气阀门提 供氧气,调节火焰后开始操
作。
毛细管的切割方法
用剪刀剪住毛细管的割断部位,轻轻来回转动, 划出一圈刀痕,但不能划透,用双手拿住划痕的 两边轻轻来回扳动几下,毛细管即可断开,管口 不需要再加工,可直接使用。
冰箱的冷凝器是用于散热,它是将冰箱在制冷时产生的热释 放到周围的环境中。在目前的设计中,主要有两种设计方法, 一种是将它挂在冰箱的后部,这种方式在早期限较为常见, 另一种是藏匿在冰箱的两侧板内,这是一种较新的方式,它 的主要目的是美观和减少侧板的冷凝水。 当冰箱在制冷的 同时,冷凝器开始发热,当冰箱停机时,制冷停止,冷凝器 的温度也慢慢降低,最后温度一直降到比环境温度要低2~3 度。 在夏天的时候,可以在两侧面全部感觉到发热,不过 总还有一面的温度较高一些,在其它季节,可能有一面不发 热,这是由于热负荷小,冷凝器的面积相对要大,所以在另 一面的温度已经与环境温度相当。 检验冰箱好坏的最快方 法在开机后不久,是否能感觉到冷凝器发热,如果没有则此 冰箱可能不会制冷。 冰箱冷凝器的最高温度与环境温度相 比,一般要高10度左右。 由于冷凝器是将管道粘在侧板上, 在侧板的不同点位上温度有一定的差别。
冰箱的主要结构讲解

门体
门壳(或玻璃) 门端盖 立柱 门胆 门封条 保温层 止挡 自锁机构
端盖与立柱的连接结构
端盖与立柱的配合结构有拼接和 套接两种,多段连续弧面的拼接 在制件要求和工艺控制上难度大, 接缝不齐和接合面台阶是主要外 观问题
门封条
门封条
磁条与箱体钢板 气囊与箱胆 间形成硬软密封 形成软密封
箱内冷空气直接 与箱体钢板接触
箱体—调平脚、压缩机安装板
箱体—箱顶盖
西门子的顶盖新结构,使拼装箱体不再 有塑料顶盖,结构简化,成本降低,且 接缝处理较好.
日本要求箱顶盖的能承受140℃ 以上的高温。
箱体——接水盘
冷藏室内的水汽遇冷藏室蒸发器后,在 箱胆壁上凝结而形成薄霜,压缩机停机 时,箱胆表面的薄霜融化后沿排水管流 入接水盘,压缩机开机时,利用压机自 身的热量将盘中的冷凝水蒸发。接水盘 应有足够的容积,并离压缩机体足够近, 且保持空气对流畅通。
底铰链
铰链
中铰链顶Biblioteka 链2.制冷系统——压缩机1.吸气管
2.排气管
3.工艺管
4.油冷却管
几个问题: 压缩机的倒置 压缩机的搬运 压缩机和制冷剂 压缩机管的区分
制冷系统——冷凝器
形式
优点
缺点
外挂式冷凝器
工艺简单,散热 效果较好。
外观不美
内藏式(箱体两 侧)
可靠美观,散热面 积大,制冷效果好.
成本高,工艺复杂
备注
1.81 优先选用。
1.81
仅用于制冷剂充灌量 ≤35克的产品。
4
用于电控双(多)系统冰 箱
4
仅用于制冷剂充灌量 ≤35克的产品。
GLQ-0005
10
四.毛细管工艺要求: (逐根测量)
冰箱的主要结构(绝对很实用)

箱体—调平脚、压缩机安装板
箱体—箱顶盖
西门子的顶盖新结构,使拼装箱体不再 有塑料顶盖,结构简化,成本降低,且 接缝处理较好.
日本要求箱顶盖的能承受140℃ 以上的高温。
箱体——接水盘
冷藏室内的水汽遇冷藏室蒸发器后, 在箱胆壁上凝结而形成薄霜,压缩机 停机时,箱胆表面的薄霜融化后沿排 水管流入接水盘,压缩机开机时,利 用压机自身的热量将盘中的冷凝水蒸 发。接水盘应有足够的容积,并离压 缩机体足够近,且保持空气对流畅通
易堵塞,易导致散热不 畅,影响压缩机寿命。
内藏式 可靠美观 (箱体两侧) 散热面积大 成本高,工艺复杂
制冷效果好
制冷系统——冷凝器
冷凝器的作用是将高 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气, 通过向周围空气散热, 变成中温高压的制冷
剂液体。 冷凝器所用材料已 由最初的铜管到邦迪 管再到目前大量使用 镀锌钢管,价格低, 但焊接难度较大。
铰链
底铰链
中铰链
顶铰链
2.制冷系统——压缩机
1.吸气管 2.排气管 3.工艺管 4.油冷却管
几个问题: 压缩机的倒置 压缩机的搬运 压缩机和制冷剂 压缩机管的区分
制冷系统——冷凝器
形式 外挂式
冷凝器
内藏式 (背板)
优点
缺点
工艺简单 外观不美
散热效果较 好
容易损坏,
可靠美观 工艺较复杂
成本低廉 散热面积小,效果差
• VIP板:
• 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新型高效隔热材料,导热系数在0.005W/mK以下;它 采用聚苯乙烯(PS)、聚氨酯泡沫、玻璃纤维等为芯材,内置气体吸附 剂和干燥剂,在抽真空状态下双面用气体隔绝材料密封成板材;
• 采用VIP板,可有效减小冰箱发泡层厚度,增大有效容积,降低能耗, 但价格昂贵,成本增加较多。
电冰箱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电冰箱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电冰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家用电器之一,它能够将食物和饮料保持在低温状态,延长其保鲜时间。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冰箱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结构1. 外壳:电冰箱的外壳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外观一般采用涂层或喷漆处理,以增加耐用性和美观度。
2. 内胆:内胆是电冰箱的主要储存空间,通常由耐腐蚀的金属材料制成,如不锈钢。
内胆表面通常有抗菌处理,以保持食物的卫生安全。
3. 保温层:保温层位于内胆和外壳之间,通常由聚氨酯泡沫等绝缘材料制成,以减少热量传导,提高冷藏效果。
4. 门体:电冰箱的门体通常由两层玻璃或塑料制成,之间注入稀有气体,以增加隔热效果。
门体上还配有磁性密封条,确保门的密封性,防止冷空气外泄。
5. 温控系统:温控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控制面板和压缩机。
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内部温度,控制面板用于设置和调节温度,而压缩机则负责制冷。
6. 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分为蒸发器和冷凝器两部分。
蒸发器位于冰箱内部,通过吸收食物和饮料中的热量来制冷。
冷凝器位于冰箱背部或底部,通过散热来排出热量。
7. 压缩机:压缩机是电冰箱的核心部件,负责将制冷剂压缩成高压气体,使其温度升高。
压缩机的工作需要消耗电能。
8. 制冷剂:制冷剂是电冰箱中的介质,常用的制冷剂有氟利昂和氨等。
制冷剂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中循环流动,通过吸收和释放热量来实现制冷效果。
二、工作原理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基于热力学的制冷循环过程,主要包括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四个阶段。
1. 蒸发:制冷剂从蒸发器进入压缩机时处于低压状态,此时制冷剂吸收食物和饮料中的热量,使其温度降低。
2. 压缩: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压气体,使其温度升高。
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进入冷凝器。
3. 冷凝:在冷凝器中,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散热排出热量,同时冷却下来,变成高压液体。
4. 膨胀:高压液体进入膨胀阀,通过膨胀阀的节流作用,压力降低,制冷剂变成低压液体,继续循环回到蒸发器。
通过不断循环进行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的过程,电冰箱能够持续地将热量从内部排出,从而保持低温状态。
电冰箱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电冰箱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电冰箱是家庭和商业中常见的家用电器之一,它通过制冷技术将食物和饮料保持在低温状态,以延长其保鲜期。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冰箱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电冰箱的结构1. 外壳:电冰箱的外壳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具有隔热功能,以防止热量进入冰箱内部。
2. 冷冻室和冷藏室:电冰箱通常分为冷冻室和冷藏室两个部分。
冷冻室用于冷冻和储存食物,而冷藏室则用于保持食物在较低温度下的新鲜度。
3. 压缩机:压缩机是电冰箱的核心部件,它负责将制冷剂压缩成高压气体,使其温度升高。
4. 冷凝器:冷凝器位于电冰箱的背部或底部,它通过散热将高温高压气体冷却成高压液体。
5. 膨胀阀:膨胀阀是控制制冷剂流动的关键组件,它通过调节压力和流量,使制冷剂流向蒸发器。
6. 蒸发器:蒸发器位于电冰箱内部,它通过吸热将制冷剂从液体状态转变为气体状态,从而降低冰箱内部的温度。
7. 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位于电冰箱的外部,它用于调节冷冻室和冷藏室的温度,以及其他功能,如快速冷冻和解冻。
二、电冰箱的工作原理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基于制冷循环,主要包括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四个过程。
1. 压缩:压缩机将制冷剂抽入并压缩成高压气体,使其温度升高。
2. 冷凝:高温高压气体通过冷凝器散热,冷却成高压液体。
3. 膨胀:高压液体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此时压力急剧降低,使制冷剂流速加快。
4. 蒸发: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热,从液体状态转变为气体状态,吸收冰箱内部的热量,从而降低温度。
通过不断循环这四个过程,电冰箱能够保持冷冻室和冷藏室的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内,从而实现食物的保鲜和冷冻。
三、电冰箱的工作原理详解1. 制冷剂的选择:电冰箱中常用的制冷剂有氟利昂和氨等。
制冷剂需要具备低沸点和高潜热等特性,以便在制冷循环中吸收和释放热量。
2. 压缩机的作用:压缩机是电冰箱的核心部件,它通过机械方式将制冷剂压缩成高压气体。
这个过程会使制冷剂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近,导致分子之间的碰撞增加,从而使制冷剂的温度升高。
电冰箱主要部件与结构总结

电冰箱主要部件与结构总结结构图图 2-3 典型电冰箱的透视结构图图 2-4 电冰箱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制冷剂以气态的形式由压缩机吸入,经压缩机压缩后成为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气,然后从压缩机的排气管排出,经排气管道进入冷凝器。
冷凝器有助于制冷剂将热量散发给周围的空气,使得冷凝剂由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气冷凝为中温高压的液体,然后经过干燥过滤器进入毛细管。
由于毛细管的通道细长,制冷剂进入毛细管被节流降压后变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再进入蒸发器。
在蒸发器中,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要大量吸收外界热量而汽化为饱和蒸气,这就达到了在蒸发器中向外界吸热制冷的目的。
由蒸发器出来后,在吸气管中变为低压蒸气的制冷剂再被压缩机吸入,开始下一次循环。
压缩机压缩机是最主要的部件。
它是制冷循环系统的动力源,压缩机的运转使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在管路中循环流动,通过热功的转换达到制冷目的。
压缩机的种类大体上可分为往复活塞式、旋转活塞式、涡旋式及变频式 4 种。
图 4-1 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的外形及其内部结构图图 4-8 旋转活塞式压缩机的外形及内部结构图图 4-12 涡旋式压缩机的外形与内部结构图表 4-1 几种压缩机的性能对比电磁继电器一般可分为3 种:即启动继电器、压力继电器和过载保护器。
电磁继电器在空调器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如室内/室外风扇电动机的风速转换、负离子发生器的启动与停止转换、同步电动机的运行、电磁四通换向阀的切换等都是利用电磁继电器进行控制的。
图 5-2 电磁继电器的分类用于电冰箱的电磁继电器主要有电流式启动继电器(重锤式启动继电器、PTC 启动继电器)和过热保护继电器(内埋式过热保护继电器、碟形过热保护继电器)。
电冰箱启动继电器一般安装在压缩机绕组接线端。
图 5-4 启动继电器的安装位置启动继电器是采用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压缩机的专用启动元件。
根据启动继电器与压缩机启动绕组的连接方式不同,启动继电器可分为电流式和电压式两大类,电冰箱中使用的是电流式启动继电器。
冰箱的主要结构资料

制冷系统——防露管
1.防露管的功能 2.防露管设置的准则 3.防露管的防锈 4.电热防露丝
制冷系统——毛细管
一.毛细管的重要性: 性能、噪音
二.毛细管的主要技术指标 及其影响因素: 流量 3000~5000 ml/min (入口氮气压力690± 10kPa) 管径、管长、内壁光滑度
三.毛细管的管端处理: 扩口、45度斜切口、去毛刺
解剖冰箱
——冰箱的主要结构
1. 保温箱体、门体 2.制冷系统 3.电器系统 4.应用附件 5.包装零件
冰箱主要部件
保温箱体
侧板 背板 上\中\下梁 箱胆 底板组件 保温层 排水管 接水盘 压缩机安装板 滚轮 调平脚 上\中\下铰链 箱顶盖
保温门体
门壳(或玻璃) 门端盖 立柱 门胆 保温层 门封条 止挡 自锁机构 中空玻璃
制冷系统——工艺管
制冷系统——连接管路
保持良好的柔性和通畅性能,是保证冰箱低 噪音良好运行的关键。
冰箱制作中常见的管路连接方法
1. 乙炔氧气焊:焊条、焊枪、管路准备、 气体保护、清洗、防护
2. 超声波焊接: 3.电阻焊 4. 洛克环(单环、复环、压接、操作实拍)
管路连接时常见机: PTC启动器 过载保护器 运行电容 启动电容
电源、接地线 温控器
照明灯(开关) 补偿加热器(开关)
控制主板 显示板 调节按钮 电磁阀 温度传感器 温控器 补偿加热器、补 偿开关
风冷冰箱
风扇电机 除霜加热器 除霜温控器 除霜熔断器 定时器
普通直冷冰箱电路图
TSD启动器
PTC启动器 过载保护器
增加: 控制主板、显示板、调节按钮、电磁 阀、温度传感器 减少: 温控器、补偿加热器、补偿开关
电冰箱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电冰箱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引言】电冰箱是现代家庭中常见的电器设备,它以其优秀的冷藏和保鲜功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冰箱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电冰箱的运行机制。
【主体部分】一、电冰箱的结构电冰箱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1. 外壳:电冰箱外壳一般由金属或塑料制成,具有良好的耐用性和外观。
2. 内胆:内胆是电冰箱的主要存储空间,一般由塑料制成,具有一定的保温性能。
3. 门体:门体是电冰箱的进出口,通常由金属和玻璃制成,具有隔热和透明的特性。
4. 门密封条:门密封条位于门体和内胆之间,起到隔热和密封的作用,防止冷空气外泄。
5. 制冷系统:制冷系统是电冰箱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等。
6.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电冰箱的运行状态和温度,一般包括温度调节器、传感器和电路板等。
二、电冰箱的工作原理电冰箱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制冷循环和热力学原理的。
1. 制冷循环:制冷循环是电冰箱实现冷藏和保鲜的关键过程。
其基本步骤如下:(1) 压缩: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吸入,通过压缩使其成为高温高压气体。
(2) 冷凝:高温高压气体通过冷凝器散热,变成高温高压液体。
(3) 膨胀:高温高压液体通过节流阀膨胀,降低温度和压力,变成低温低压液体。
(4) 蒸发:低温低压液体通过蒸发器吸热,变成低温低压蒸汽。
(5) 循环:低温低压蒸汽再次被压缩机吸入,循环进行。
2. 热力学原理:根据热力学原理,热量会自然地从高温区域传递到低温区域,这一原理被应用于电冰箱的工作中。
电冰箱内部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循环,吸收冷藏室内的热量,然后将热量释放到外部的冷凝器中,使冷藏室内温度降低。
三、电冰箱的工作过程电冰箱的工作过程可以简单描述为以下几个步骤:1. 初始状态:当电冰箱刚启动时,制冷系统处于待机状态,内部温度与外部温度相同。
2. 制冷启动:当我们设定了所需的冷藏温度后,控制系统将启动制冷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