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细节描写
抓住人的细节描写作文

抓住人的细节描写作文哎呀,今天真是个特别的日子!“妈妈,我今天在学校可开心啦!”一进家门,我就迫不及待地跟妈妈分享。
“是吗?那快跟妈妈说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呀?”妈妈笑着回应我。
我坐在餐桌前,开始回忆起学校里的那一幕。
课间休息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在操场上玩耍。
突然,我看到了一个小小的身影,正蹲在地上捡着什么。
我走近一看,原来是我们班的小明。
他的头发有些凌乱,脸上还沾着一些泥土,看起来有些狼狈。
他正专注地捡着地上的一片落叶,眼神里满是认真。
我好奇地问他:“小明,你在干什么呀?”他抬起头,看着我,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我在捡这片叶子呀,它好漂亮啊!”说着,他把叶子递给我看。
那片叶子确实很漂亮,金黄的颜色,脉络清晰。
我看着他那认真的样子,心里不禁有些感动。
“小明,你真细心啊!”我由衷地赞叹道。
“嘿嘿,我就是觉得这片叶子很特别,想把它保存起来。
”他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这时,其他小伙伴也围了过来,大家都对小明的举动感到好奇。
“小明,你为什么这么喜欢这片叶子呀?”一个小伙伴问道。
“我也不知道,就是觉得它很特别,就像我们每个人都很特别一样。
”小明认真地回答道。
大家听了他的话,都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对呀,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我也感慨地说道。
“那我们也要像小明一样,细心地去发现身边的美好呀!”另一个小伙伴提议道。
“好呀好呀!”大家都纷纷表示赞同。
从那以后,我们更加留意身边的事物,发现了很多以前不曾注意到的美好。
而小明,也成为了我们心中的榜样。
回想起这一切,我感慨万千。
生活中,有太多的细节被我们忽略了。
正是这些小小的细节,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妈妈,我觉得我们要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就像小明一样。
”我看着妈妈,认真地说道。
“是啊,宝贝,你说得对。
”妈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
这就是我抓住的人的细节,它让我明白了生活的真谛。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就能发现更多美好的事物。
细节描写片段大全

细节描写片段细节描写片段大全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
下面是关于细节描写片段大全,请参考!细节描写片段篇11、我有一个朋友,叫李明。
他的眼睛很小,让你总误以为他是闭着眼睛的;他的鼻子很特别,会使看见它的人想起爱说谎的匹诺曹。
他很高很瘦,从远处看就似一株高粱,瘦弱但却挺拔。
他从小就苦练套路拳、散打等武术,他曾多次在武术比赛里拿过名次。
他凭借自己一身过硬的功夫,经常见义勇为。
2、首先,我先舀一小勺糖倒在正在爬行的蜗牛身上,只见它立刻缩进壳子里。
可是,才两秒钟它就把头伸出来慢悠悠地爬走。
我又把白酒倒入一个盆子里,再把蜗牛放进去,本来以为它也会死的,结果发现它屁股一伸一缩地正在拉粑粑。
我没有气馁,继续做起下一个实验。
当我把醋倒在蜗牛身上时,蜗牛先是缩进壳里,最后也渐渐地不动。
最终,我拿出杀手锏——盐。
我舀一小勺盐倒在那只的蜗牛身上,只见它立刻缩回身体,不一会儿,壳的周围就冒出一滩水。
蜗牛不动,身体也变成黄颜色的干子。
3、我喜欢去图书馆看书。
有一次,我想借两本书。
一本书叫《全班女生你最美》,另一本叫《棒棒糖小姐》。
可是我的借阅卡只能借一本书,这让我记得抓耳挠腮,不知如何是好。
我只好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先在图书馆看完一本书再回家。
看完书回到家,天色已暗。
当然,免不“竹笋炒肉”。
但是,我觉得一点都不疼。
4、走进颐和园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远近闻名的长廊。
长廊有七百多米,一眼望不到头。
廊间的每根枋梁上都有五彩的画,这么多幅画,没有那两幅是相同的。
画中人物都来源于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长廊两旁栽满花木,枝叶茂盛,几百年的老树依旧散发着勃勃生机,我把手臂张开还抱不住呢!5、今天下午科学课,科学老师让做一个简易的风向仪。
我回家后准备材料,材料有:硬纸片,浇水,陶制花盆,方形纸,尺子,橡皮泥,剪刀,铅笔,一根竹签和两根吸管……第一步将硬纸片剪成三角形。
作文指导:抓住细节

b、这才是真正的芦荡,是杜小康从未见
过的芦荡。到达这里时,已是傍晚。当杜
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
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
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
围住了小船。杜小康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
觉。他望着父亲,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
胆怯。
《孤独之旅》
智慧结晶
二、深挖细掘——细致描摹
抓住细节
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 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 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是指人物、景 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小环节。它 是小说、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没有细节 就没有艺术。同样,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 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成功的细节 描写会让读者印象深刻,提高文章的可读性。
④细致描写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从 “小”处感人。铺垫。
⑤描写“我”的心理,真切入微。
我鼻子一酸。是啊,我长大了,可我何曾像爸爸那样关心 过妈妈呢?⑤
他们继续踱着,突然停在了一棵栀子树前。栀子花大朵大 朵地开放,仿佛精灵一般绽放在夜间。爸爸踮了踮脚,把枝头 的那一朵摘下,理理妈妈细碎的头发,微笑着轻轻地把那朵栀 子花小心地插到妈妈的发间,那纯洁的白花盛开在乌黑的头发 上,妈妈像个18岁的少女那样微微低下了头……⑥
《骆驼祥子》
智慧结晶
二、深挖细掘——细致描摹
4、运用五觉:调动各种感觉器官, 借助肖像、动作、神态、语言各个方 面的描写,用入微的感觉(味、听、 嗅、触、视),细腻描摹,写准写活 人、景、物的形、声、味、质感等要 素。
a、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
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 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 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那 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 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
细节描写的小片段

细节描写的小片段以下是 8 条细节描写的小片段:1. 你看那片雪花,慢悠悠地从天空飘落,就像一个小精灵在空中翩翩起舞,最后轻轻地落在我的手心里。
那洁白的模样,哎呀,多像一颗无暇的珍珠啊!看着它慢慢融化,心里还有点小失落呢。
观点:雪花虽小,却能给人带来各种情绪。
2. 他吃饭的样子可好玩啦!嘴巴张得大大的,就像一只小老虎似的,眼睛还直勾勾地盯着桌上的美食,嘴里不停地吧唧吧唧,“这菜也太好吃了吧,好吃得不得了嘞!”观点:吃东西的细节能展现一个人的性格。
3. 她笑起来的时候,脸上的酒窝深陷进去,仿佛盛着甜甜的蜜,那弯弯的眼睛,不就是夜空中最亮的月牙吗?听着她那爽朗的笑声,周围的人也都忍不住跟着笑起来。
“哈哈,你咋这么逗呢!”观点:笑容可以感染他人。
4. 我家小狗每次等我回家,都会在门口兴奋地摇着尾巴,像个小螺旋桨似的,还一个劲地往我身上扑,“呜呜”地叫着,难道它是在说“主人你终于回来啦,想死你啦!”观点:宠物的举动充满对主人的爱。
5. 那人在讲台上演讲,手舞足蹈的,就像一个指挥家在指挥一场盛大的音乐会,声音时而高昂,时而低沉,“大家难道不觉得这很重要吗?”牢牢地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观点:生动的演讲能吸引人。
6. 公园里的那棵大树,粗壮得几个人都抱不过来,那茂密的枝叶就像一把巨大的绿伞,为人们遮挡阳光,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这不就是大自然的歌声吗?”观点:大树也是有生命力的。
7. 她紧张的时候,会不停地摆弄自己的手指,脸上的表情就像做错事的孩子,眼神也有些慌乱,嘴里还嘟囔着,“哎呀,咋办呀咋办呀?”仿佛世界末日要来了。
观点:细节表现人的情绪状态。
8. 小孩在沙滩上玩耍,一会儿堆城堡,一会儿捡贝壳,忙得不亦乐乎。
那沾满沙子的小脸,不就是个小花猫嘛,还笑得那么开心,“哈哈,我还要玩!”观点:孩子的天真无邪让人羡慕。
写人写事细节描写摘抄

写人写事细节描写摘抄写人写事细节描写摘抄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看看下面的写人写事细节描写摘抄吧!写人写事细节描写摘抄11、姑姑将双袖向上一挽,裤脚也被卷到了大腿。
她在小溪水里慢慢移动着,左脚轻轻地抬起一点,向前迈了一小步,右脚再慢慢拖向前,好像穿着千斤重的鞋。
她把帽子扭了扭正,躬着背,低着头,眯着眼,双手做出捧东西的样子。
这时,她停下脚步,不再东张西望,对着右边的一个地方目不转睛,猛然把手向水中一扎,将一条小鱼捧在手中了。
2、她拿起筷子,向一盘色泽鲜艳的菜伸去,轻轻夹起一片,用左手在筷子下方端着,小心翼翼跟随着筷子。
本来筋脉突兀的手此刻一用力青筋更加明显。
她小心地把菜放入嘴中,细细地品尝着。
3、奶奶将右脚绷着,向鞋子口里溜进去,筋脉凸兀的手紧紧抓着门框,将左脚轻轻抬起,紧绷着的脚小心向鞋口一插,又往里扎了扎,接着踩了几踩,让自己的脚更舒适些,满意地出门了。
4、近了,更近了,组长终于来到他的身边,像一座泰山定在他面前,嚷道:“快交作业,快交作业!”他“嘿嘿”一笑,表情是那样滑稽,又是那样神秘,猛然,他把头一扎,像一条滑溜溜的泥鳅从组长胳膊旁闪过,脚底像抹了油一样飞奔逃走了。
5、十字路边有一个老人,略微有些驼背,胖胖的身躯,费力地打着伞在空旷的路上艰难地行走。
狂风夹着大雨扑面而来,她使劲向前躬着身子,抓紧伞,进一步,退半步,踉踉跄跄地向前走着。
写人写事细节描写摘抄21、她恰好面对窗户坐着,午后的阳光射到她的圆脸上,使她的两颊更加红润;她拿笔的手托着腮,张大的眼眶里,晶亮的眸子缓慢游动着,丰满的下巴微微上翘--这是每当她想出更巧妙的方法来解决一道数学题时,为数学老师所熟悉、喜爱的神态。
2、也不太记得那是一个怎样漆黑的夜晚,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
下晚自习后,雨竟然毫没有停的意思。
我满怀希望焦急地等待着母亲,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正当我绝望时,眼前出现了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竟然是父亲!我的心不禁为之一动。
细节描写作文(优秀10篇)

细节描写作文(优秀10篇)描写作文篇一在我家的西边,有一条小河,在河边中能听到水声,可过河却很难,水底的石子长满青苔,稍不注意就会滑倒,因此,在河上便修了一座过河桥。
桥的前身是用沙粒填满,走在上面,感觉软软的,很是舒服。
中间则是水泥打造,两边的护栏也是水泥做的,走在上面感觉很踏实,很安全,后半身也是用沙粒填满,看不见一个乱石。
这个桥,可是我们玩耍的重要场所,虽然偏僻,但从桥上往下看,中给人一种充实感,而且,我也很喜欢对岸的花草,是这座桥成全了我。
那就从我们的一次玩耍说吧——一次吃完晚饭,我正和同伴在桥上散心,就在这时,我们看剑桥的护栏上有一根绳子,下方还有个水桶,我们用力的拉,很快拉上来一桶新鲜河水,原来这是水井式的提水发,我虽然见过水井,可从来没有提过水,一时好奇,我便又拉了一桶,这第二桶,我才知道提水还是蛮辛苦的,我的手都被搓红了。
这桥,有一个名字,叫做人家桥,为什么呢,因为这座桥,是要在对岸盖房的人家修的,以后一过桥,便看得见人家,因此叫做人家桥,等那次你来到我们这,可千万不要忘了人家桥哦!神态描写优美段落篇二1.他长着浓浓的眉毛,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总是闪着严厉的目光。
可能是因为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原因,额头上那深深的皱纹和他不到四十岁的年龄很相称。
2.他历尽风霜,饱尝艰辛的见证。
3.他高高的个子,宽宽的肩膀,穿着褪了色的军衣,古铜色的脸上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
额角上已经有好几道皱纹了。
4.他浑身都是圆圆的,特别是肚子像酒桶一般凸起来,人没到,肚子先到了。
5.他虽然只四十刚出头,却早已两鬓飞霜,瘦削而蜡黄的脸上皱纹密布,青筋暴露的双手长满了硬生生的茧皮。
6.她的10个手指上长满了血泡,紫黑色圆鼓鼓的,像熟透了的山葡萄。
7.他年纪约摸三十五六岁了,鬓角的头发略微秃进去一些,眉毛浓黑而整齐,一双眼睛闪闪有神采。
他看人时,十分注意;微笑时,露出一口整齐微白的牙齿;手指粗大,指甲缝里夹着黑泥巴,穿一件旧青布棉袄,腰上束条蓝布围裙。
细节描写

3、开始写作业了,家里只有我寂寞一人。我想偷 看一会儿电视,可是妈妈关了总闸,切断了电源。 我只有老老实实地写作业。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了,可是时钟带给我的苦恼越来越多。 ——《星期天的苦恼
有个小银元,从桌上滚下来,落在地上丁丁 当当地跳着。 从哪儿落? 怎样落? 落地后的响声、动态怎样?
2、我看见一个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 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 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
恰当地修饰语能生动地描景状物
外貌特征(表情):“高兴”、“疼痛”、“发怒”、“伤
心”
【 例文1】每逢高兴的时候,他就容光焕发。 他那矮小、结实的身体像充了电似的精神十足, 使他的两眼和皮肤增添了令人难以相信的光彩。 【 例文2】钻心的疼痛一次又一次向她袭来…… 她两手紧紧抠住车厢,摒住了呼吸。她脸色白得 像一张纸。冷汗把额头、鬓发都湿透了。紧闭的 双眼已含满泪水,以致瑟瑟抖动的长睫毛像在水 里浸泡着一样。紧紧咬着的下唇渗出一缕血 痕……
2、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询问我自习课的情况。我 的心里好紧张,我想诚实些,但脑海中又不时出现朋 友的请求。望着窗外的小雨,我到底该怎么做,是说 还是不说?最终,大脑让我说了出来。老师的脸上露 出了一丝满意的微笑。我推开办公室的门,向教室走 去,楼道的黑暗让我有了一些凉意。 ——《雨,你能否理解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在生活中人与人 千差万别,千人千样,我们在作文时就要抓住人 物个性,从正面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及侧 面的各方面细致描绘。我们同学最容易犯的毛病 就是用叙述性议论性的语言,对人物评头论足。 我们应该让人物自己说话,自己活动。
片断修改
1、 比赛进行的是无比的激烈,赛场上的每一位运动员都 是那样尽心尽力。尤其是长跑项目更为激烈,场上的赛者 一个个汗珠如雨的拼命跑着。不论前方的路途有多么遥远, 他们总是毫不放弃,因为他们都是坚信胜利的旗帜,永远 向那坚持不懈的人展开。 ——《运动场上展雄姿》
抓住活动细节描写的作文

抓住活动细节描写的作文
《那次有趣的拔河比赛》
嘿,你们知道吗,我上个星期参加了一场超级有趣的拔河比赛,那可真是让我印象深刻呀!
那天太阳可大啦,晒得人都快冒油了呢。
我们一群人来到操场,那场面,老热闹了。
比赛还没开始呢,两边的队伍就已经开始暗暗较劲儿了。
大家都摩拳擦掌,一副要大干一场的架势。
我们队的小伙伴们呀,那表情可丰富了。
一个个眼睛瞪得像铜铃似的,死死地盯着对方。
有的人在那拼命地做着热身运动,嘴里还嘟囔着:“等会儿可得使点劲啊!”我呢,心里也紧张得不行,但又有点小激动。
终于,比赛要开始啦!裁判一声哨响,那瞬间,感觉空气都凝固了似的。
大家都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拼命地往后拉。
我紧紧抓着绳子,脚用力地蹬着地,感觉自己的脸都涨得通红通红的了。
瞧我们这边,小李同学那胖嘟嘟的脸,因为用力都变得有些扭曲啦,嘴里还喊着号子:“一二,拉!一二,拉!”还有小王同学,那额头上的青筋都爆出来了,简直像个小勇士。
再看看绳子中间的那个红布条,一会儿往我们这边移一点,一会儿又往对方那边挪一点,就像一个调皮的小孩子在那跑来跑去。
两边的加油声也是此起彼伏,震耳欲聋呀。
哎呀呀,就在我们感觉快要撑不住的时候,突然一股神秘的力量涌上心头,大家一起发力,猛地一拉,那红布条就乖乖地到我们这边啦!“哇哦!”我们兴奋地叫起来,高兴得手舞足蹈。
这场比赛呀,可真是累人,但又特别好玩。
现在回想起来,那热闹的场景,那紧张的氛围,那大家齐心协力的样子,都还历历在目呢。
这就是我经历过的一次超级棒的活动呀,真是让我难以忘怀呀!怎么样,我说得够详细吧,哈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抓住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美好品质
单元:第三单元
主题:学习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美好品质的方法
素材:《唯一的听众》
主题丛书《会上楼的牛仔裤》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并搜集关于小提琴的资料
主题达成策略:
活动一:谈话导入
活动二:带问题“我在学习拉琴的过程中心理和行动
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自读
活动三:展示学生找到的词句
活动四:主题阅读进行写法比较
活动五:小练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父亲和妹妹认为男孩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因为他拉出的小夜曲听起来就像是锯桌腿的声音。
可是有一天锯桌腿的声音变成了真正的音乐,这究竟缘于何人?让我们一起走进《唯一的听众》。
板书课题《唯一的听众》,齐读课题。
看了题目后,你还想了解什么?
小结:常言说得好,学贵有疑,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文。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往往就是文章的重点或是难点,或是文章的主旨,所以我们在学习之前,要围绕题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学习才会更有效率。
检查自学情况: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主要内容: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的无私帮助下,由没信心学习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教授的感激、敬佩之情
二、抓细节,体会人物品质
在学习拉琴的过程中,我的心理和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找出相关词句并做批注(自主学习3分钟,小组交流2分钟)
学生汇报:
心理:沮丧——自信
行为:不敢在家——小树林——回到家里
为什么我的心理和行为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老教授在什么情况下开始关心鼓励“我”拉小提琴的?
我(心理):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
坏了这林中的和谐,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正独享的幽静。
(感受到“我”的沮丧的心理,我希望在这优美的环境中拉出好听的琴声,可我自以为我的琴声破坏了林中的和谐,破坏了老人独享的幽静,说明我很自卑、不自信。
)
教授(语言):“我想你一定拉的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
(她真的聋了吗?从哪儿知道的,你体会到了什么?老教授听出我的琴拉的不好,从我想溜走的动作中感受到我的自卑、不自信,为了保护我的自尊心,她谎称自己耳朵聋了。
)
教授(语言):“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
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这是对我的鼓舞。
)
我(心理):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
我羞愧起来,同时有了几分兴奋。
我(行为):每天早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
(在老教授的鼓励下,我坚持到树林练琴。
)
教授(语言):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
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
谢谢你,小伙子。
”
我(心理):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受。
(这是被肯定的快乐,而正是这位教授的不断鼓励,不断陪伴,使我找回了自信。
)
我(行为):我又开始在家练琴了。
(说明“我”急切想把琴练好,为了给他——唯一的听众去听,也说明“我”已经感受到自己比原来更进步了。
)
你还有那些不理解的问题?
(教师可在文章的反复处提问,并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
课文三次写老教授平静地望着我,其意义相同吗?换个角度看问题,如果你就是老教授,这三次看作者的眼神一样吗?为什么?
课文为什么在最后写老教授的身份?
突出教授润物无声的教育技巧,不着痕迹,最让人乐于接受;不动声色,才能沁人心脾。
小结:“我”的心理由原来的沮丧、不自信,到后来的自信、成功,都是由于老教授的鼓励、关心。
应该说是在教授的关注和陪伴下“我”找回了自信,在他的陪伴下,“我”快速地成长。
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另一条是老教授语言的变化,他们交织在一起,相辅相成,互相鼓励,互相变化,促进了事情的发展变化。
三、拓展阅读,学法迁移
《会上楼的牛仔裤》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提示:《会上楼的牛仔裤》刻画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四、小练笔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你透过老人那平静的目光,读懂了什
么?
当我沮丧地想离开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每天去小树林拉琴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渐渐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板书设计】
唯一的听众
老教授我
语言变化心理变化
行为变化
鼓励关爱无私奉献……
主题达成预期效果:学生能围绕关键语句,展开表达,表现人物美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