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内能及其利用
内能及其利用知识点

内能及其利用知识点
内能是热力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物体的热能总和。
它包含了
物体的分子、原子和其他微观粒子的总能量。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内能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或者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利用内能的知识点很多,下面列举了其中几个重要的方面:
1. 热传导:内能可以通过热传导在物体之间传递。
热传导是指物体
间直接接触时,由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传递热能的过程。
根据热传导
的原理,我们可以设计各种散热装置、保温材料等,以控制内能的传
递和利用。
2. 热容量:热容量是指物体在温度变化时吸收或释放的热能的量。
它与物体的质量、材料以及温度变化有关。
通过测量物体的热容量,
我们可以研究物质的性质、物态变化等。
在实际应用中,热容量的知
识也可以用于设计温控设备、调节热力平衡等。
3. 热机效率:热机的效率是指能量转化过程中有效利用的比例。
根
据热机效率的定义,我们可以优化热能的转化过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例如,汽车引擎的优化设计、发电厂的热电联产等,都是基于热
机效率的原理。
4. 热力学循环:热力学循环是指系统经历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后,再回到其初始状态的过程。
热力学循环的利用可以实现能量的转化和
存储。
蒸汽轮机、制冷循环等都是基于热力学循环原理进行设计和应
用的。
内能及其利用的知识点在热力学、能源利用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有效地利用内能,提高能
量的转化效率,实现可持续能源的利用和保护环境的目标。
内能及其利用复习资料

内能及其利用补习资料一、重要基础知识部分(背)1、分子热运动①物质由______________组成。
②分子非常小,通常以____________做单位来度量。
③两种不同的物质在______________,彼此进入___________的现象叫扩散。
④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_______________.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⑤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和_________.⑥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之间的距离的关系。
当分子间距离变大_______增大,物体表现出难被_______.当分子间距离变小_______增大,物体表现出难被_____________.⑦固体分子间距离_____,分子作用力______,有一定的_____和_______.液体分子间距离_____,分子作用力______,有一定的_____,无一定的_______.气体分子间距离_____,分子作用力______,无一定的_____,无一定的_______.2、内能①构成物质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的总和叫内能。
②内能的特点:一切物体不论________________,都具有_________.③机械能与物体的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运动情况无关,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状态、质量等。
④改变内能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__________.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_________。
不能说物体含有或者拥有___________.⑤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__________增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内能减小。
3、比热容⑴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 内能及内能的利用

第十二讲内能及内能的应用知识点:1、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2、内能的利用热机模块一、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一)分子热运动1、内能的主体是,物质的组成物质是由大量组成的,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只有。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时,彼此的现象叫扩散。
说明(l)分子在不停地做运动;(2)分子之间有。
点拨〕固、液、气都可发生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3、分子热运动定义:因为分子的运动跟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
特点:温度越,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4、分子间作用力引力固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和形状,说明分子间存在。
斥力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例1】、用图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选填“A”或“B”)瓶.根据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
【例2】、高档红木家具加工场空气中浮动着淡淡的檀香,这是现象,是红木分泌出的芳香分子在不停地做运动的结果。
家具在制作过程中,木头交接处要留有适当的缝隙,因为随着季节的变化,木头会产生现象。
用布对家具表面进行“磨光”处理,布与家具表面之间的摩擦属于摩擦。
用力“磨”是通过增大的办法来增大摩擦的。
【例3】、水与酒精混合,总体积会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分别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一滴墨水,热水中的墨水扩散快,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有关.【例4】、如图所示,图甲是一个铁丝圈,中间松松地系一根棉线,图乙是浸过肥皂水并附着肥皂液薄膜的铁丝圈;图丙表示用手轻轻地碰一下棉线的任意一侧;图丁表示这侧的肥皂液薄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另一侧,这一实验说明了()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B.分子间有间隙C.分子间存在着引力D.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二)内能1、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 与 的 ,叫做物体的内能;2、产生原因: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 。
所以分子具有动能;由于分子存在 ,所以分子具有势能。
第15讲 内能及其利用

分子热运动
【例1】(2014,内江)我国的民谚、俗语和诗词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在下列的几条民谚、俗语和诗词中,能够用分子动理论来解释的是( A.潭清疑水浅 B.坐井观天,所见甚少 C.墙内开花墙外香 D.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解析】本例是一个基础知识综合题 ,综合考查光现象、热现象和声现象。 “ 潭清疑水浅”是光的折射现象; “坐井观天 ,所见甚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
,还是微观粒子,都要遵循这个定律。
19.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是有一定的__________ 方向性 的。
1.注意燃料燃烧放热的计算,对固体和液体燃料,用公式Q=mq,q的 单位是J/kg;对气体燃料,用公式Q=Vq,q的单位是J/m3。
2.判断内燃机工作在哪个冲程应抓住两点:一是气门的开与关;二是活
塞的运动方向。有一个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是吸气冲程,活塞 向上运动,排气冲程;两个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是压缩冲程
3.(2013,陕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航天器返回舱外表面的材料,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和隔热性 B.热值越大的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 C.原子内电子、质子、中子是均匀分布的 D.太阳系、银河系、地球、月球是按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列的 4.(2012,陕西)关于生活和自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使用天然气作燃料,燃烧越充分,热值越大 B.汽车发动机采用水进行冷却,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性 C.西岳华山海拔高,山顶上的气压低,水的沸点高 D.为地球带来光明和生机的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六、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17.能量既不会 _______ 消灭 ,也不会 _______ 创生 ,它只会从一种形
式______ 转化 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而在______ 转移 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___________ 保持不变 。 转化 和______ 18.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 律之一,无论是机械运动 ,还是生命运动;无论是宇宙天体
《 内能及其利用》中考专题复习课件

6.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①控制物质种类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与质量的关 系。 ②控制物质种类和质量相同时,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与升高温度的关系 。 ③控制物质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时,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与物质种类的 关系。 7.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大小的方法: ①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越长,吸热能力越强 。 ②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升得快的 物质吸热能力弱。
【例1】(2015,宿迁)小华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水和煤油比热容的大 小。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和__质__量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个相 同的酒精灯同时进行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 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1)实验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让液体 受热均匀 。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比热容大__于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煤油的比热容。
不一定吸热,如钻木取火。
【例3】(2016,成都)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 体(不计热量损失)进行加热。如图是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1 B.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3 C.都加热t时间,B吸收热量比A吸收热量多 D.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B吸收热量多
【方法归纳】对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辨析,可参照以下三点: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一个状态量,只能说一个物体温度是多 少。 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不一定吸热,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 (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能用“吸收”或“放出”描述。 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内能不一定增加,如吸收的热量全部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 (3)内能:是一个状态量,只能说“具有”“增加”或“减少”。 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
第1部分 第3讲 内能及其利用

只能说“低”“升高” 只能说“放出”“吸
传递能量的多少 收”
XI ND ONGL I
物体内所有分子 说明 内能 热运动的动能和
分子势能的总和
只能说“具有”“增 大”“减小”
XI ND ONGL I
考点三 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实验装置
比较水和沙子吸热能力的方法:
实验设计 ①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升温多少; ②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吸热多少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 1 ℃所放出的 说明 热量,与它温度升高 1 ℃所吸收的热量相等,
数值上也等于它的比热容
XI ND ONGL I
①水的比热容是 4.2×103J/(kg·℃) ,它的物理
意义: 1kg 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 1℃ 所吸收 水的比热
(或放出)的热量为 4.2×103 J; 容
XI ND ONGL I
考点四 比热容 物理意义 比热容是描述物质吸热本领的物理量 一定 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 定义 热量 与它的质量 和升高的温度乘积 之比, 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 c 表示
XI ND ONGL I
公式 c=Q/mΔt 单位 焦耳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 J/(kg·℃)
XI ND ONGL I
考点八 热机效率
定义
热机用来做 有用功 的那部分能量 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
公式 η=(Q 有用/Q 总)×100%
XI ND ONGL I
①让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 ,如:将煤粒磨成 提高热机 煤粉、加大送风量等; 效率的途径 ②尽量减少各种 热量损失 ;
现
说明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有间隙
中考物理总复习《内能及其利用》专项练习题(附带答案)

(2)高压储氢罐内4.5kg的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飞机以180km/h的速度匀速巡航1h牵引力所做的功。
参考答案
1.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冲程是( )
A. 吸气冲程B. 压缩冲程C. 做功冲程D. 排气冲程
【答案】C
【交流】
(3)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水量在 范围内的初步结论不一定可靠,原因是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水温下降是通过_________的方式改变其内能。
(5)下列实验中也用到转换法的是_________
A.探究真空不能传声
B.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
C.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喂入量”是收割机在单位时间内收获的作物量,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某次收割时作业速度与喂入量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当作业速度为4km/h时,喂入量是__________kg/s,出现这一结果,你认为作物的__________会对喂入量产生影响。
17.太阳能汽车利用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驱动汽车前进。某品牌太阳能汽车在试验场地内进行测试,30min行驶了27km的路程,消耗的电能为 。已知汽油的热值 ,在该测试过程中,求:
B.压缩空气做功,使内部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CD.搓手取暖、钻木取火是克服摩擦力做功,由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综上,A选项改变物体内能方式和其它不同,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自劳动课成为中小学一门独立课程以来,小明已学会了多种菜肴的烹饪方法。下列与烹饪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内能及其利用复习

(3)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引力和斥力 同时
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 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 引力 时,作用力十分
微弱 斥力
存在。当
;当分子间的
;当分子间的距离很远
,可以忽略。
(4)分子扩散现象: ①定义:不同物质在 互相接触 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之间。
②扩散现象存在于 固体 、 液体 、 气体 ③扩散原因:分子在不停地做 ④ 扩散快慢:扩散快慢跟 温度
C.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D.100ml的酒精和100ml的水混合,总体积刚
好是200ml
三、课堂检测:
18、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D )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B.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C.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
。
区
热量 与 内能 温度 与 内能
1.热量变化不一定引起温度变化。如: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因为晶体熔化、液体沸腾时,物体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2.温度变化不一定引起热量变化。如:物体温度升高,物体不一定吸 收热量。(因为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温度升高) 1.热量变化一定引起内能变化。如: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因为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2.内能变化不一定引起热量变化。如: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吸收热量。 (因为除了热传递外,还可以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1.温度的变化一定引起内能变化。如: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因为温度变化,分子动能变化,则内能变化) 2.内能变化不一定引起温度变化。如: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 (因为晶体的熔化,液体的沸腾时,尽管温度不变,但要吸收热量,内能 仍要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复习:内能及其利用
学习目标一:正确描述“内能、热量、温度间的关系”【知识结构图】
评价任务: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热水比冷水的内能大( )
(2)60℃的水比30℃的水含有的热量多( )
(3)温度高的物体把温度传给温度低的物体( )
(4)热量可以由内能小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
(5)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
(6)一个铁块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
(7)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内能变大,温度不变( )
(8)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中,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
学习目标二:认识热机原理及热机效率( 投影思维导图)
评价任务1:蒸汽机原理分析:
1、酒精燃烧: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能,向外放出热量;
2、热传递:火焰将热量传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外做功:水沸腾后,水蒸气将塞子推出,将它的
________转化为塞子的__________;
蒸汽机的效率只有6%-15%,其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任务2:内燃机原理分析(通过观察动画,帮助回忆)
1、内燃机分________、________,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动_____周,完成四个冲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压缩冲程中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做功冲程中,燃气推动活塞,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评价任务3:分析“影响内燃机效率的因素”
1、内燃机工作过程中,有效利用的是哪部分能量?有哪些额外损失的能量?(1)有效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额外损失:废气_________________;机械间__________________;
机械向外_____________;部分燃料没有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内燃机效率的说法是否正确?
(1)内燃机做功越快,效率就越高()
(2)内燃机做的有用功越多,效率一定越高()
(3)汽油机做一定的有用功,消耗的燃料越少,效率一定越高()
(4)柴油机比汽油机效率高,原因是柴油比汽油热值大()
学习目标三、认识“比热容与热值”
评价任务1:判断下列关于比热容与热值的说法,是否正确?
(1)3kg水与5kg水的比热容之比为3:5()
(2)煤油用去一半,比热容、热值大小都不变()
(3)教室内洒水后觉得凉爽,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4)冰熔化成水后,物质的比热容不变()
(5)燃料燃烧越充分,热值越大()
(6)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热量不一定多()
(7)热值大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
(8)质量和初温相同的铁和水,放出相同热量后,铁投入水中会向水放热()
评价任务2:比热容与热值的综合计算
研究“水的沸腾特点”时,小明利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加热时酒精灯平均每分钟消耗1g酒精,求:
(1)加热10min,消耗的酒精完全燃烧将放出多少热量?(q=3.0×107J/kg) (2)若加热水的效率为21%,求水吸收的热量
(3)已知加热前烧杯中水的质量为200克,初温为30℃,求:加热10min水升高的温度?(水面上方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
评价任务3:实验研究比热容与热值
1、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用相同功率的
电热器同时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相等的甲和乙两种物
质,利用图象对数据进行了处理。
由所给信息推出:
(1)相同时间内,甲和乙吸收热量之比为_______;甲和乙升高温度之比为_______;
(2)由图可知________物质的吸热能力较强;
(3)已知乙物质的比热容为 4.2×103J/(kg.℃),则甲物质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
2、比较酒精和碎纸片两种燃料的热值
小明将相同质量的酒精和碎纸片分别放入两个燃烧皿中,点燃它们,分别给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的两个相同烧杯加热,直至酒精和碎纸片完全燃烧.
(1)右侧是设计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其中①内容漏写了_________________.(3)通过分析数据可知,热值
较大是__________;该实验能
否通过加热时间来比较燃烧放
出的热量,________。
(3)水的质量m、比热容C
水已知,小明利用表格中的m酒、t0、t,算出了酒精的热值,请你利用所给的字母写出计算热值表达式: q=__________
算出的酒精热值与书上给出的数值差别较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自我,交流收获】
1、概括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与他人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确本节的易错点、易混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会构建清晰有序的知识网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