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文件目录及会签确认表

程序文件目录及会签确认表
程序文件目录及会签确认表

程序文件目录

发文 报文要求及会签表

关于报文、发文程序的说明 各部门(单位): 为进一步做好学校各部门报文和发文工作,根据相关文件规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流程 (一)以学校名义制发公文 拟稿人拟稿→部门领导核稿→办公室审核→部门修改、校对→办公室校对→填写发文稿纸→报主管领导签发→编文号→印发→归档并对可公开的公文履行公开程序。 (二)院内报文流程 拟稿人拟稿→处级单位审批(在日期上加盖本部门公章,处级领导在公章右侧签字)→报院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审阅并签字→相关领导批示→院办公室转发→相关部门按批示执行并存档 二、报文及发文格式 (一)页面设置:页边距上3厘米,下2.5厘米,左2.6厘米,右2.6厘米; (二)字号及字体 标题,字体方正小标宋,二号,不加粗,居中;主送单位与正文,字体仿宋,三号,附件与正文之间空一行;成文日期,使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零”应写为“○”,仿宋三号,与正文之间空两行,并在日期上加盖公章。

三、关于校内报文的特别说明: 1、目前,校内报文主要使用请示、报告、说明等,“请示”应当一文一事,“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2、各部门(单位)上报公文涉及到其他部门(单位)共同完成的,报文前须与相关部门(单位)协调确定方案后(部门会签表见附件二)再报校办公室。如有相关通知一并附后。 3、按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最新规定,标题改为方正小标宋二号,请各部门(单位)从网上下载。 附件 校办公室 2012年2月23日

附件1: 标题:关于××××××的请示 (方正小标宋二号,不加粗) 校领导: 正文:仿宋三号 妥否,请批示。 落款仿宋三号:部门名称(部门领导签字附后) ××××年××月××日 (须在落款处加盖部门公章) 附件2: 部门会签表

公司文件管理规定流程和相关表格

公司文件管理规定流程 一、目的 加强档案管理,规范公司档案的收集、归档程序和方法,确保公司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提供符合公司需求和保证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及各部门档案的收集、整理、分类、利用及归档。 三、术语和定义 1、档案:指公司过去和现在各级部门及员工从事业务、经营、企业管理、宣传等活动 中所直接形成的对企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账册、凭证、报表、电脑盘 片、声像、胶卷、荣誉实物、证件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2、档案管理:就是指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提供利用等活动。 四、职责 1、行政中心: 1)负责公司档案的集中管理和制度执行及检查工作,并负责督促指导部门档案管理。 2)建立健全公司档案管理制度,指导、监督和检查执行情况; 3)收集、整理、分类、鉴定、统计、保管公司的档案和其他资料; 4)负责公司档案的利用和销毁管理,监控档案利用和销毁的全过程,确保公司档案的安全;指导公司的档案管理工作。 5)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促进信息传递和沟通; 6)负责组织学习和培训档案管理办法、使用知识。 2、其他各部门相关人员: 1)负责在工作变动时,做好或协助移交工作,并及时通知行政中心; 2)向行政中心移交合同或文件资料原件或复印件; 3)负责本部门文件资料或合同复印件的日常收集、标识、贮存、保管、利用、归档; 4)财务管理部负责按国家财政制度规定独立建档保管财务档案资料; 3、各部门主管人员 1)批准对自己部门资料或合同复印件的处置。 4、各中心总监/副总

1)负责对档案管理监督检查报告的审批。 五、工作程序 1、档案资料的收集 1)各部门相关人员负责对本部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合同及文件资料进行收集,并编制部门《文件(合同)管理记录目录》。 2)各部门文件、合同等资料原件需要保存的,各部门分别进行整理,并编制《移交目录》每季度向行政中心移交。 a)归档范围及移交时间 b)档案资料的标识 行政中心及各部门对各自保管的档案资料编号,编号规则见公司档案管理规定。 c)档案资料的日常管理: ⑴电子类合同或其他需要保管的电子文件,应当及时存放于档案室指定电脑硬盘内或 制作专门光盘进行编号保存。 ⑵文件、合同资料要登记详细信息,并编制《文件(合同)管理记录目录》,以便 检索利用。 ⑶文件资料、合同要科学排列,按编号顺序存放于文件盒内,并加以标识,整齐排 放在文件/档案柜中。 d)档案借阅 ⑴借阅档案要履行借阅手续,填写《档案借阅审批单》。借阅档案原件只限在公司内, 不能带出;必须带出公司查阅的,需依照借阅权限由相关领导批准; ⑵档案外借一般只借复印件,需借原件者须经总经理批准,借阅的档案交还时,必须 当面点交清楚,如发现遗失或损坏,应立即报告直接上级; ⑶借阅档案用完后,应及时送还,如超过借阅时间,须重新办理手续; ⑷借档人必须爱护档案,不得擅自涂改、污损、勾画、剪裁、抽取、拆卸、调换、摘 抄、翻印、复印、摄影,不得转借或损坏; e)档案销毁 ⑴对已失去利用价值的档案,销毁时,必须写申请销毁报告,编制销毁目录,报部门 经理和部门分管副总鉴定,最后报总经理的批准,方可销毁。 ⑵执行销毁任务时,必须由行政中心人员监销,监销人不得少于二人,并在销毁目录

ISO9001:2015程序文件 清单

程序文件目录 序号文 件 名 称 编 号 标准条款对照页码GB/T19001-2016 1 文件控制程序***-CX-01 7.5.3 1~ 2 2 记录控制程序 ***-CX-02 4.4.2 3 3 相关方管理及沟通控制程序***-CX-03 4.2 4~5 4 风险和机遇确定及控制程序***-CX-04 6.1 6~7 5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CX-05 9.3 8~9 6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CX-06 7.2 10~11 7 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CX-07 7.1.3、7.1.4 12~13 8 产品和服务要求控制程序***-CX-08 8.2 14~15 9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CX-09 8.3 16~18 10 采购及外协控制程序***-CX-10 8.4 19~21 11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控制程序***-CX-11 8.5 22~26 12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CX-12 7.1.5 27~28 13 顾客满意度测量控制程序***-CX-13 9.1.2 29 14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CX-14 9.2 30~32 15 绩效评价控制程序***-CX-15 9.1 33~35 16 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CX-16 4.1 36 17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CX-17 10.2.1 37~38 18 改进控制程序 ***-CX-18 10.3 39~41 19 20 ------------------------------------------------------------------------------------------------------------------------------------------------------------------------------------------------------------------------------------------------------------------------------------------------------------------------------------------------------------------------------------------------------------------------------------------ ------------------------------------------------------------------------------------------------------------------------------------------------------------------------------------------------------------------------------------------------------------------------------------------------------------------------------------------------------------------------------------------------------------------------------------------

文件会签管理规章制度

文件会签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进一步加强文件资料管理,规范文件审核会签工作,提高文件质量和行政效能,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需要会签的文件。 3、名词解释 文件会签制度是指制发文件时,如文件内容涉及其他部门的职能和业务,由主办部门提出,相关部门就文件相关事宜进行讨论、协商并签署意见的工作制度。 4、文件会签条件 起草下列文件时,须进行会签 4.1总公司文件涉及分公司业务的; 4.2涉及全局性工作,需要相关部门协助的; 4.3项目审批涉及多部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 4.4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认为有必要会签的; 4.5其他需要会签的文件。 5、会签审核的内容 5.1文件是否必要和可行; 5.2文件是否符合企业相关制度、规定等; 5.3文件是否符合程序和权限; 5.4文件是否规范、科学、准确、恰当。

6、文件会签流程 6.1主办部门负责起草文件并组织会签。需要会签的文稿,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由拟稿人负责送达相关部门会签。 6.2会签部门要认真研究,及时给出会签意见,由会签部门主要负责人签署意见、姓名和时间,并交接给下一个需要会签的部门。 6.3 会签部门如有不同意见须及时将问题或意见反馈给主办部门,经协商一致后可以会签;协商后不能统一意见的,可签署不同意见;公司最高领导者具有会签文件的最终定夺权,在文件会签表上标注最终意见。 6.4会签后的文件由拟稿人根据最高领导者的意见进行整理,因某种原因不能采纳会签意见的,由主办部门负责对提出意见的领导回复未采纳意见的原因。 6.5会签后的文件由主办部门专人整理,对不能采纳的意见要及时回复原因,并根据会签相关领导意见修订文件内容,各相关部门会签的痕迹由主办部门归档、备案; 6.6每次会签应在半个工作日内完成。如遇特殊情况须按主办部门领导要求时限完成。会签部门若超过时限未出具意见,则视为同意,会签部门承担相关责任。如确需延长会签时间的,会签部门须及时告知主办部门,会签时间不得超过1个工作日。 6.7会签后的文件由行政部负责文件的编号和签发。 7、附件《文件会签表》 文件会签表

程序文件模板

修 订 页 序号 文件编号 修改 章节/页码 修订 内容 修订人 批准人 日 期 1 NCJW -CX 全文 四川省南充精神卫生中心 程序文件 编 号 NCJW-CX 修改状态 第1次修改 程序文件修订页 版 本 A 页 次 第1页 共1页

四川省南充精神卫生中心 程序文件 编号 NCJW-CX 修改状态第1次修改 程序文件目录版本 A 页次 序号编号文件名称页数1NCJW-CX-01文件控制程序 2NCJW-CX-02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3NCJW-CX-03内部沟通控制程序 4NCJW-CX-04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5NCJW-CX-05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程序 6NCJW-CX-06设备、器械管理控制程序 7NCJW-CX-07工作环境管理控制程序 8NCJW-CX-08合同评审管理控制程序 9NCJW-CX-09医患沟通控制程序 10NCJW-CX-10医疗纠纷控制程序 11NCJW-CX-11采购控制程序 12NCJW-CX-12门诊诊疗服务控制程序 13NCJW-CX-13急诊诊疗服务控制程序 14NCJW-CX-14住院诊疗控制程序 15NCJW-CX-15手术麻醉管理控制程序 16NCJW-CX-16医疗会诊管理控制程序 17NCJW-CX-17医技科室管理控制程序

18NCJW-CX-18医院感染控制程序 19NCJW-CX-19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20NCJW-CX-20临床护理服务控制程序 21NCJW-CX-21异常情况紧急处理程序 22NCJW-CX-22医疗计量器具管理程序 23NCJW-CX-23医疗设计控制程序 24NCJW-CX-24患者提供财产控制程序 25NCJW-CX-25患者满意度调查评估程序26NCJW-CX-26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27NCJW-CX-27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28NCJW-CX-28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29NCJW-CX-29医疗服务质量检查控制程序30NCJW-CX-30不合格医疗服务控制程序31NCJW-CX-01文件控制程序 32NCJW-CX-02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33NCJW-CX-03内部沟通控制程序 34NCJW-CX-04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35NCJW-CX-05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程序 36NCJW-CX-06设备、器械管理控制程序 四川省南充精神卫生中心 程序文件 编号 NCJW-CX 修改状态第1次修改 文件控制程序版本 A 页次第页共页 1.目的

四级文件目录模板【《ISMS方针、手册、程序文件模版》目录】

《ISMS方针、手册、程序文件模版》目录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手册 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2.1ISMS-业务持续性管理程序 2.2ISMS-事故、薄弱点与故障管理程序 2.3ISMS-企业商业技术秘密管理程序 2.4ISMS-信息处理设施引进实施管理程序 2.5ISMS-信息处理设施维护管理程序 2.6ISMS-信息安全人员考察与保密管理程序 2.7ISMS-信息安全奖励、惩戒管理规定 2.8ISMS-信息安全适用性声明 2.9ISMS-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程序 2.10ISMS-内部审核管理程序 2.11ISMS-恶意软件控制程序 2.12ISMS-更改控制程序 2.13ISMS-物理访问程序 2.14ISMS-用户访问控制程序 2.15ISMS-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2.16ISMS-系统开发与维护控制程序 2.17ISMS-系统访问与使用监控管理程序 2.18ISMS-计算机应用管理岗位工作标准 2.19ISMS-计算机管理程序 2.20ISMS-记录控制程序 2.21ISMS-重要信息备份管理程序 2.22ISMS-预防措施程序 3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作业文件 3.1T oken管理规定 3.2产品运输保密方法管理规定 3.3介质销毁办法 3.4保安业务管理规定 3.5信息中心主机房管理制度 3.6信息中心信息安全处罚规定

3.7信息中心密码管理规定 3.8信息安全人员考察与保密管理程序 3.9信息开发岗位工作标准 3.10信息系统访问权限说明 3.11信息销毁制度(档案室) 3.12可移动媒体使用与处置管理规定 3.13各部门微机专责人工作标准 3.14复印室管理规定 3.15工程师室和电子间管理规定 3.16数据加密管理规定 3.17文件审批表 3.18机房安全管理规定 3.19档案室信息安全职责 3.20法律法规与符合性评估程序 3.21生产经营持续性管理战略计划 3.22监视系统管理规定 3.23系统分析员岗位工作标准 3.24经营部信息事故处理规定 3.25经营部信息安全岗位职责规定 3.26经营部计算机机房管理规定 3.27经营部访问权限说明 3.28网站信息发布管理程序 3.29网络中间设备安全配置管理规定 3.30网络通信岗位工作标准 3.31计算机硬件管理维护规定 3.32财务管理系统访问权限说明 3.33远程工作控制程序 4常见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记录\上级单位领导来访登记表 4.1事故调查分析及处理报告 4.2信息发布审查表 4.3信息处理设施使用情况检查表 4.4信息安全内部顾问名单

会签制度

文件会签制度 为了便于各部门新文件的下发,规范文件会签程序,加强部门间工作的配合与协作,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会签的目的 是为了增加办事效率和增强制度、规定的执行力度。 第二条:会签的范围 需要其他部门配合的工作和其他部门执行遵守的制度、规定。 第三条:会签方法 由文件起草部门确定会签的内容,并填写《文件签发审批单》。审批单中应注明文件名称、编号、文件类别、主要内容、发文日期、主送单位、抄送单位、会签范围(写明需要参与会签的部门名称、副总职务名称)第四条:会签文件编号方法 按各部门的统一顺序和要求编号。如:希团字2004第号、希人字2004第号。 第五条:会签文件的主送单位 与会签内容相关的主要部门单位。 第六条:会签文件的抄送单位 与会签内容相关的次要部门单位。 第七条:会签文件中的会签单位 会签单位的领导审阅后,应在《文件签发审批单》中会签单位处签署本人的姓名且标注日期,以明确责任。 第八条:会签文件密级的划分 会签文件分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三种。

第九条:公司密级的确定 1、公司经营发展中,直接影响公司权益和利益的重要决策文件资料为绝密级; 2、公司的规划、财务报表、统计资料、重要会议记录、公司经营情况为机密级; 3、公司人事档案、合同、协议、员工工资收入、尚未进入市场或尚未公开的各类信息为秘密级。 第十条:文件会签的顺序 按文件内容相关的部门、总经办/集团人力资源部或分公司人行部、相关集团副总和蔼总经理的顺序会签,将文件正文与文件会签单一同在会签范围内传阅。 第十一条:文件会签的要求 1、各部门收到需要会签的文件时,须本着认真的态度,必要时征集本部门员工意见,尽量提供相关资料供起草部门参考。 2、各会签单位及个人自收到需会签文件后,须在4小时处理时限内回复,文件拟定部门负责文件会签跟踪工作。各会签单位必须在会签单上签名。 3、文件会签至各副总后,由文件起草部门依据会签意见结果,汇总整理,再次修订后;方可交总经办,由总经办按各部门会签意见再审后交总经理审批。

文件和记录管理控制程序

文件和记录管理控制程 序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1 目的 为了规范品质文件,使供方及客户之资料,以及其它外部文件得到有效控制,防止使用失效和作废的各类文件,以保证在需要的场合能及时获得最新最正确的文件。 2 适用范围 公司各部门管理文件的编制、管制方法。 供方及客户文件(如技术图纸、测试报告、使用说明书等)的控制方法。 其它外来文件(如适用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客户提供的图纸、技术资料等)。确保对质量策划和运行所必要的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所要求的所有文件、记录的管理和控制 3 定义注释 受控文件:凡是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文件、资料、程序文件。 非受控文件:不影响产品质量的文件或资料,如各类参考资料。 文件: 3.3.1质量方针: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3.3.2质量目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3.3.3质量手册:质量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它概括了本公司质量管理的构成及要素 (过程)。 3.3.4程序文件:直接支撑质量手册的主要文件,是对各部门运作过程及质量要求 的具体说明。 3.3.5作业指导书:它从程序文件中引申出来,详细叙述各部门运作过程及操作规 程,它是程序文件的支持性内容。 记录:凡是质量管理运行中的记录、报告及与产品相关的质量数据均属于记录范 围。 4 职责 总经理或董事长:批准公司的质量方针/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 管理者代表:负责制定质量手册及相关程序文件。 各职能部门:负责编写相应的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及相关表格,及时签收和保存受控文件、记录,并将已失效的受控文件、记录退回品管部。 品管部负责公司文件编号、审核,负责公司记录表单的印刷、存档、发放和管理。 管理部:负责本公司外来文件、公司受控文件的整体控制,填写《公司文件清单》即受控文件的打印、分发、原版文件、外来文件的保存等。 管理部负责空白表单、记录的管理。 部门负责各自部门相关联记录的管理。 文件控制职责表

程序文件目录清单文档

程序文件目录清单 章节序 号 编号名称备注 4PD/WLUD 4.2·00-2005文件要求1)PD/WLUD 4.2·01-2005文件控制程序 2)PD/WLUD 4.2·02-2005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5PD/WLUD 5.0·00-2005管理职责3)PD/WLUD 5.4·01-2005经营计划控制程序 4)PD/WLUD 5.4·02-2005质量目标管理程序 5)PD/WLUD 5.6·01-2005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6PD/WLUD 6.0·00-2005资源管理6)PD/WLUD 6.2·01-2005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7)PD/WLUD 6.2·02-2005员工激励管理程序 8)PD/WLUD 6.2·03-2005员工培训控制程序 9)PD/WLUD 6.3·01-2005设施厂房控制程序 10)PD/WLUD 6.3·02-2005应急计划管理程序 11)PD/WLUD 6.4·01-2005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7PD/WLUD 7.0·00-2005产品实现12)PD/WLUD 7.1·01-2005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控制程序 13)PD/WLUD 7.2·01-2005市场调研管理程序 14)PD/WLUD 7.2·02-2005合同评审管理程序 15)PD/WLUD 7.3·01-2005新产品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16)PD/WLUD 7.3·02-2005过程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17)PD/WLUD 7.3·03-2005特殊特性控制程序 18)PD/WLUD 7.3·04-2005生产件批准控制程序 19)PD/WLUD 7.3·05-2005FMEA管理程序 20)PD/WLUD 7.3·06-2005控制计划管理程序 21)PD/WLUD 7.4·01-2005生产用料采购控制程序 22)PD/WLUD 7.4·02-2005供方开发和管理控制程序 23)PD/WLUD 7.5·02-2005产品交付与服务控制程序 24)PD/WLUD 7.5·03-2005设备管理程序 25)PD/WLUD 7.5·04-2005工艺装备控制程序 26)PD/WLUD 7.5·05-2005生产计划管理程序 27)PD/WLUD 7.5·06-2005特殊过程控制程序 28)PD/WLUD 7.5·07-2005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29)PD/WLUD 7.5·08-2005顾客财产控制程序 30)PD/WLUD 7.5·09-2005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31)PD/WLUD 7.5·10-2005顾客沟通控制程序 32)PD/WLUD 7.6·01-2005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文件会签表

各单位: 依据管理制度管理办法要求,为保证文件的完整性、合法性及科学性,现将修订完毕的《设备管理与考核办法》传阅至各单位,各单位主管领导组织部门相关人员对文件进行评审,若有修订意见及建议,以书面形式阐明交我分厂,且在文件传阅单上部门第一负责人简述修订意见并签阅。要求每单位每份文件会签时间为半天,节假日顺延,会签完毕后会签文件移交下一部门负责人。必要时由我分厂组织会议进行评审。 特此说明。 冷轧设备分厂 2008年8月22日 管理办法文件传阅单 (说明:上述表格可根据需要,增减会签单位)

各单位: 依据管理制度管理办法要求,为保证文件的完整性、合法性及科学性,现将修订完毕的《机组停电与送电管理规定》传阅至各单位,各单位主管领导组织部门相关人员对文件进行评审,若有修订意见及建议,以书面形式阐明交我分厂,且在文件传阅单上部门第一负责人简述修订意见并签阅。要求每单位每份文件会签时间为半天,节假日顺延,会签完毕后会签文件移交下一部门负责人。必要时由我分厂组织会议进行评审。 特此说明。 冷轧设备分厂 2008年8月22日 管理办法文件传阅单

各单位: 依据管理制度管理办法要求,为保证文件的完整性、合法性及科学性,现将修订完毕的《计量仪器仪表校验管理办法》传阅至各单位,各单位主管领导组织部门相关人员对文件进行评审,若有修订意见及建议,以书面形式阐明交我分厂,且在文件传阅单上部门第一负责人简述修订意见并签阅。要求每单位每份文件会签时间为半天,节假日顺延,会签完毕后会签文件移交下一部门负责人。必要时由我分厂组织会议进行评审。 特此说明。 冷轧设备分厂 2008年8月22日 管理办法文件传阅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