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四 干化学试带法尿液检查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实验十四 干化学试带法尿液检查

【操作】 1.混匀尿液 2.浸湿试带 3.沥去多余尿液 4.比色与分析 5.报告方式
【注意事项】 1.熟悉试带特性 必须了解所用试带各膜块反应原 理、药物干扰以及参考范围等,掌握试带检测每一 成分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很多中间环节和干扰因素 都可影响颜色变化而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同一检 测项目,不同厂家所用的色素原可能不同,因此存 在显色差别 2.注意试带保存条件 尿试带应根据厂家推荐的条 件(如温度、暗处等)保存,在有效期内使用。不 应将试带放在直射光下照射或暴露在潮湿环境中, 应保存在厂商提供的容器中,不应法:在强酸 条件下尿胆原和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发生醛化反应, 生成樱红色缩合物。②偶氮法:在强酸条件下尿 胆原和对-四氧基苯重氮四氟化硼发生重氮盐偶联 反应,生成胭脂红色化合物。 ⑼尿白细胞(LEU):采用中性粒细胞酯酶法。 中性粒细胞的酯酶能水解吲哚酚酯生成吲哚酚和 有机酸,吲哚酚可进一步氧化形成靛蓝,或吲哚 酚和重氮盐反应生成紫色重氮色素。
实验十四 干化学试带法尿液检查
【目的】 掌握尿液检查干化学试带的反应原理和使 用注意事项。 【原理】 1.试带构成 在长条形塑料片上每隔一定距离(约 2mm)有一正方形试剂模块(5mm×5mm),其中 有两块集中在试纸条一端,分别是空白模块尿液颜 色参比模块,可作为对照使用;其余模块分别含有 相应干式化学试剂(图5-25)。试剂中的碘酸盐可破 坏VitC等还原性物质,消除VitC中的碘酸盐可破坏 Vit C等还原性物质,消除VitC对其他反应的干扰; 若不含碘酸盐,试纸条将增加Vit C检测模块,以便 对Vit C干扰项目的质控和校正。
⑷尿葡萄糖(GLU):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尿 液中葡萄糖在试带中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下,生 成葡萄糖酸内酯和过氧化氢。在有过氧化物酶的 情况下,以过氧化氢为电子受体使色素原(邻甲 联苯胺、碘化钾等)氧化而呈色。色素原不同, 呈色可为蓝色、红褐色或红色。 ⑸尿酮体(KET):采用亚硝基铁氰化钠法。检 测尿酮体的模块中主要含有亚硝基铁氰化钠,可 与尿液中的乙酰乙酸、丙酮产生紫色反应。其对 乙酰乙酸的敏感性为50~100mg/L,对丙酮为 400~700mg/L,不与β-羟丁酸起反应。
尿液化学检验 ppt课件

尿pH一过性↑.
②生理活动:运动,饥饿,出汗,应急,夜间入睡呼吸
变慢→体内酸性代谢产物↑→pH↓.
7
一、 尿酸碱度测定(urine acidity)
(五)临床意义
(2)病理变化: ①酸性尿:酸中毒,高热,慢性肾炎,白血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钾血症,痛风 ②碱性尿:碱中毒,呕吐,尿路感染,Ⅱ型肾
小管性酸中毒,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14
(二) 尿蛋白定性检查
表5-7 试带法检测的干扰因素及评价
干扰因素
评价
标本因素 尿pH>9,可假阳性;尿pH<3,可假阴性。最适尿pH 5~6,故必要时可先调标本pH值。尿液新鲜。
食物因素 尿酸碱度与摄入食物有系,检查前1天应避免单一摄入 过多肉类或蔬菜、水果,进食应均衡
药物因素 假阳性:服奎宁、奎宁丁、嘧啶等或尿中含聚乙烯、 吡咯酮、洗必泰、磷酸盐、季胺盐消毒剂 等,尿呈强碱(pH≥9.0)。
8
一、 尿酸碱度测定(urine acidity)
(五)临床意义
(3)药物影响:
①NaHCO3,K2CO3,枸橼酸钠→碱化尿液→防止酸 性结晶(尿酸及胱氨酸)形成;促进酸性药物排泄.
②氯化钙(铵、钾)、稀盐酸→酸化尿液→防止碱性 结晶(磷/碳/草酸钙)形成;促进碱性药物排泄;预防细 菌生长.
③溶血时口服NaHCO3碱化尿液→促进溶解及排泄 Hb.
尿液化学检验
Chemical examination of urine
1
一、尿酸碱度测定(urine acidity)
(一)测定原理
1.试带法:
模块有甲基红(pH4.6-6.2),溴麝香草酚蓝 (pH6.0 - 7.6). 变色范围:黄5.0-绿7.0-蓝9.0,仪器或肉 眼判读
②生理活动:运动,饥饿,出汗,应急,夜间入睡呼吸
变慢→体内酸性代谢产物↑→pH↓.
7
一、 尿酸碱度测定(urine acidity)
(五)临床意义
(2)病理变化: ①酸性尿:酸中毒,高热,慢性肾炎,白血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钾血症,痛风 ②碱性尿:碱中毒,呕吐,尿路感染,Ⅱ型肾
小管性酸中毒,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14
(二) 尿蛋白定性检查
表5-7 试带法检测的干扰因素及评价
干扰因素
评价
标本因素 尿pH>9,可假阳性;尿pH<3,可假阴性。最适尿pH 5~6,故必要时可先调标本pH值。尿液新鲜。
食物因素 尿酸碱度与摄入食物有系,检查前1天应避免单一摄入 过多肉类或蔬菜、水果,进食应均衡
药物因素 假阳性:服奎宁、奎宁丁、嘧啶等或尿中含聚乙烯、 吡咯酮、洗必泰、磷酸盐、季胺盐消毒剂 等,尿呈强碱(pH≥9.0)。
8
一、 尿酸碱度测定(urine acidity)
(五)临床意义
(3)药物影响:
①NaHCO3,K2CO3,枸橼酸钠→碱化尿液→防止酸 性结晶(尿酸及胱氨酸)形成;促进酸性药物排泄.
②氯化钙(铵、钾)、稀盐酸→酸化尿液→防止碱性 结晶(磷/碳/草酸钙)形成;促进碱性药物排泄;预防细 菌生长.
③溶血时口服NaHCO3碱化尿液→促进溶解及排泄 Hb.
尿液化学检验
Chemical examination of urine
1
一、尿酸碱度测定(urine acidity)
(一)测定原理
1.试带法:
模块有甲基红(pH4.6-6.2),溴麝香草酚蓝 (pH6.0 - 7.6). 变色范围:黄5.0-绿7.0-蓝9.0,仪器或肉 眼判读
实验十四-干化学试带法尿液检查 PPT课件

⑶尿蛋白(PRO):采用 pH指示剂蛋白误差法。试剂模 块中主要含有酸碱指示剂溴酚蓝、枸橼酸缓冲系统和表面 活性剂。在pH3.2时,溴酚蓝电离、带负电荷并释放H+, 带负电荷的溴酚蓝与此时带正电荷的蛋白质(白蛋白)生 成复合物,导致溴酚蓝进一步电离产生更多的H+,当超 过缓冲范围时,指示剂发生颜色改变(黄、绿及蓝),变 色程度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⑷尿葡萄糖(GLU):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尿 液中葡萄糖在试带中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下,生 成葡萄糖酸内酯和过氧化氢。在有过氧化物酶的 情况下,以过氧化氢为电子受体使色素原(邻甲 联苯胺、碘化钾等)氧化而呈色。色素原不同, 呈色可为蓝色、红褐色或红色。
⑸尿酮体(KET):采用亚硝基铁氰化钠法。检 测尿酮体的模块中主要含有亚硝基铁氰化钠,可 与尿液中的乙酰乙酸、丙酮产生紫色反应。其对 乙酰乙酸的敏感性为50~100mg/L,对丙酮为 400~700mg/L,不与β-羟丁酸起反应。
⑻尿胆原(URO):采用①醛化反应法:在强酸 条件下尿胆原和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发生醛化反应, 生成樱红色缩合物。②偶氮法:在强酸条件下尿 胆原和对-四氧基苯重氮四氟化硼发生重氮盐偶联 反应,生成胭脂红色化合物。
⑼尿白细胞(LEU):采用中性粒细胞酯酶法。 中性粒细胞的酯酶能水解吲哚酚酯生成吲哚酚和 有机酸,吲哚酚可进一步氧化形成靛蓝,或吲哚 酚和重氮盐反应生成紫色重氮色素。
2.注意试带保存条件 尿试带应根据厂家推荐的条
件(如温度、暗处等)保存,在有效期内使用。不 应将试带放在直射光下照射或暴露在潮湿环境中, 应保存在厂商提供的容器中,不可更换保存容器。
3.规范操作
(1)试带从冷藏冰箱中拿出后,待平衡至室温再 打开盛装的筒盖。一次只取所需要量的试带,并 应立即将瓶盖盖好。多余试带不得放回原容器中, 更不应该合并各瓶的试带。
⑷尿葡萄糖(GLU):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尿 液中葡萄糖在试带中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下,生 成葡萄糖酸内酯和过氧化氢。在有过氧化物酶的 情况下,以过氧化氢为电子受体使色素原(邻甲 联苯胺、碘化钾等)氧化而呈色。色素原不同, 呈色可为蓝色、红褐色或红色。
⑸尿酮体(KET):采用亚硝基铁氰化钠法。检 测尿酮体的模块中主要含有亚硝基铁氰化钠,可 与尿液中的乙酰乙酸、丙酮产生紫色反应。其对 乙酰乙酸的敏感性为50~100mg/L,对丙酮为 400~700mg/L,不与β-羟丁酸起反应。
⑻尿胆原(URO):采用①醛化反应法:在强酸 条件下尿胆原和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发生醛化反应, 生成樱红色缩合物。②偶氮法:在强酸条件下尿 胆原和对-四氧基苯重氮四氟化硼发生重氮盐偶联 反应,生成胭脂红色化合物。
⑼尿白细胞(LEU):采用中性粒细胞酯酶法。 中性粒细胞的酯酶能水解吲哚酚酯生成吲哚酚和 有机酸,吲哚酚可进一步氧化形成靛蓝,或吲哚 酚和重氮盐反应生成紫色重氮色素。
2.注意试带保存条件 尿试带应根据厂家推荐的条
件(如温度、暗处等)保存,在有效期内使用。不 应将试带放在直射光下照射或暴露在潮湿环境中, 应保存在厂商提供的容器中,不可更换保存容器。
3.规范操作
(1)试带从冷藏冰箱中拿出后,待平衡至室温再 打开盛装的筒盖。一次只取所需要量的试带,并 应立即将瓶盖盖好。多余试带不得放回原容器中, 更不应该合并各瓶的试带。
《尿液化学检验》PPT课件

刘海燕
一、 尿酸碱度测定(urine acidity)
(四)参考值
正常饮食 晨尿pH:5.5~6.5,平均6.0; 随机尿pH: 4.6~8.0; 可滴定酸度: 20~40mmol/24h 尿
刘海燕
一、 尿酸碱度测定(urine acidity)
(五)临床意义
(1)生理变化: ①食物影响:蛋白类→酸性;
与Hb/Mb/BJP基本不反应;
简便快速,易标准化,应用普遍。
健康普查、肾病筛查。
刘海燕
(二) 尿蛋白定性检查
表5-7 试带法检测的干扰因素及评价
干扰因素
评价
标本因素 尿pH>9,可假阳性;尿pH<3,可假阴性。最适尿pH 5~6,故必要时可先调标本pH值。尿液新鲜。
食物因素 尿酸碱度与摄入食物有系,检查前1天应避免单一摄入 过多肉类或蔬菜、水果,进食应均衡
阴性(-):溶不解浑浊碱性盐类结晶. 微【量评(价±】):轻特微异浑性浊高,,P干RO扰约少0,.1灵-0敏.1度5g0/L.15g/L;
弱阳阳性性(2(++))::与浑明所浊显有,白蛋明雾白显状发颗,生粒P沉,R淀OP约反R0O应.约2。0-.06.-52g./0Lg/L 强阳性(3+)经:典大准量确絮的片、沉定淀性,的浑确浊证,实P验RO.约2-5g/L 最强阳性(4+):凝块,大量絮片沉淀,PRO>5g/L
尿液化学检验
Chemical examination of urine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 陈华云
一、尿酸碱度测定(urine acidity)
(一)测定原理
1.试带法:
模块有甲基红(pH4.6-6.2),溴麝香草酚蓝 (pH6.0 - 7.6). 变色范围:黄5.0-绿7.0-蓝9.0,仪器或肉 眼判读
《尿液干化学分析》幻灯片

二甲苯:按每100ML 尿液参加0.5ML,使其成一薄层,可防止细菌 污染,通常用于尿化学成分的保存。②甲醛: 每100Ml尿液加40%甲醛0.5Ml,可抑制细菌 生长并固定尿中有形成分,但不适用于具有复 原性醛基的化学成分(如糖、17—羟皮质类固醇) 检查。③盐酸:于留取标本前参加10 ML浓盐 酸于容器内,〔叮嘱病人防腐剂放入后的防 护〕,收集的标本可用于17—羟皮质类固醇、 17—酮类固醇、儿茶酚胺等测定。④麝香草酚: 每100ML尿参加麝香草酚<0.1g,用于检查尿
4.尿液质控的标准:
每次必须使用“正常〞与“异常〞两种浓 度的质控物;质控物的测定结果由“正常 〞结果变为“异常〞结果,或由“异常〞 结果变为“正常〞结果,均为失控;如果 质控物某一膜块的测定结果与靶值相差±1 等量级内是允许的,否那么为失控。
〔1〕 开 机 局 部 仪 器 开 机 后 虽 会 自 动 校 正 , 但仍应每天坚持将仪器随机所带的校正带 进展测定,观察测定结果与校正带标示结 果是否一致,只有完全一致才能证明该仪 器处于正常运转状态。必须仔细记录〔限 二年内〕。
5.收集尿标本的本卷须知
(1)临床医护人员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指导病人正 确留取尿标本。
(2)女性病人应防止在月经期留取尿标本,防止混 入阴道分泌物,必要时冲洗外阴后留取中段尿 检查。
(3)新生儿收集尿标本时,应注意冲洗会阴部或采 取特殊留尿方式。
(4)标本留取后应立即送检。 (5)应根据不同实验要求,留取不同种类的尿液标
(1)送检尿标本容器上应有标签,并注明病人的姓 名、科别、床号、收集标本的时间及检测工程。
(2)容器只限一次性使用,应清洁,不含有干扰实 验的物质;如作细菌培养,应用无菌瓶。
(3)容器至少容纳30ML尿液标本,开口不<4Cm, 底部要宽,以防止尿液溅出。
4.尿液质控的标准:
每次必须使用“正常〞与“异常〞两种浓 度的质控物;质控物的测定结果由“正常 〞结果变为“异常〞结果,或由“异常〞 结果变为“正常〞结果,均为失控;如果 质控物某一膜块的测定结果与靶值相差±1 等量级内是允许的,否那么为失控。
〔1〕 开 机 局 部 仪 器 开 机 后 虽 会 自 动 校 正 , 但仍应每天坚持将仪器随机所带的校正带 进展测定,观察测定结果与校正带标示结 果是否一致,只有完全一致才能证明该仪 器处于正常运转状态。必须仔细记录〔限 二年内〕。
5.收集尿标本的本卷须知
(1)临床医护人员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指导病人正 确留取尿标本。
(2)女性病人应防止在月经期留取尿标本,防止混 入阴道分泌物,必要时冲洗外阴后留取中段尿 检查。
(3)新生儿收集尿标本时,应注意冲洗会阴部或采 取特殊留尿方式。
(4)标本留取后应立即送检。 (5)应根据不同实验要求,留取不同种类的尿液标
(1)送检尿标本容器上应有标签,并注明病人的姓 名、科别、床号、收集标本的时间及检测工程。
(2)容器只限一次性使用,应清洁,不含有干扰实 验的物质;如作细菌培养,应用无菌瓶。
(3)容器至少容纳30ML尿液标本,开口不<4Cm, 底部要宽,以防止尿液溅出。
最新尿液干化学检查分析课件ppt

胆红素、尿胆原
• 一项或两项结果出现阳性,一般表示肝胆系 统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溶血性疾 病胆石症、胆管癌等。另外还可用于黄疸 型疾病的鉴别断:肝细胞性黄疸尿胆红素和 尿胆原都为阳性;而溶血黄疸只有尿胆原为 阳性;阻塞性黄疸只有尿胆红素呈性。
PH、比重、维生素
• 这三个项目不能单独用于诊断但是可作为许多疾病的过筛试验,临 床诊断价值不大。重要的是,它们可以对干化学试验进行监测。当 出现阳性结果时,有可能干扰尿蛋白、葡萄糖、红细胞和白细胞测 定的敏感性。检验人员在签发检验结果时,应注这些指标,是不是 对测定的标本产生了干扰;如有干扰, 要想办法排除,并进行复查。
可启动基因转录,加速新蛋白质和酶的生成以产生效应。
受体对T3的亲和力比T4大10倍,T3占与此受体结合激 素的85%~90%,故此种受体又称为T3受体。 甲状腺激素膜受体
尿液干化学检查分析
一尿干化学概述
• 1956年美国人发明了以葡萄糖氧化酶和过 氧化物酶为基础检测葡萄糖的第一条“浸 入即读”的干化学试纸。发展到今天已经 成为一次可以测十几个项目的多联试纸带。 检测手段也由目测发展到半自动、全自动。 具有快速、简便、用量少的优点,但是同 时也存在着影响因素多,检测不精确等缺 点。
即尿液有形成分显微镜检查
镜检方法
• 用较弱光线,以低倍镜将涂 片全貌观察一遍,然后,计 数20个低倍视野所见的管型, 10个高倍视野所见的各类细 胞
报告方式
1.分数报告法 细胞成分: 最低 ~ 最高/HPF 管型成分: 最低 ~ 最高/LPF
• 3.定量报告法 ( /ml /ul)
2.加号报告法
六、胆红素BIL
• 原理:以偶氮反应为基本原理。在强酸介质 中胆红素与重氮盐发生偶联反应,生成红色 偶氮化合物。
实验十四干化学试带法尿液检查(精)

⑽尿红细胞(RBC)或血红蛋白(Hb):采用过 氧化物酶法。血红蛋白中亚铁血红素具有弱的过 氧化物酶样作用,以催化H2O2作为电子受体使色 原(常用的有邻联甲苯胺、氨基比林、联苯胺等) 氧化呈蓝绿色,其颜色的深浅与血红蛋白成正比。 ⑾尿维生素C(VitC):采用还原法。试剂模块中 含有2,6-二氯酚靛酚钠、中性红、亚甲基绿磷酸 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维生素C能还原氧化型染 料,而使指示剂发生由绿或深蓝至粉红色的颜色 变化,颜色的深浅与VitC含量成正比。也有采用 VitC和作为色素原的磷钼酸反应,形成钼蓝的原 理。
⑵比密(SG):采用离子交换pH指示剂法。尿液中电解 质释放出的阳离子与试带中的离子交换体中的H+交换, 释放出的H+与酸碱指示剂反应,根据指示剂显示的颜色 (蓝、绿及黄)可换算尿液中的电解质浓度,以电解质浓 度来代表密度,从而得出比密值。 ⑶尿蛋白(PRO):采用 pH指示剂蛋白误差法。试剂模 块中主要含有酸碱指示剂溴酚蓝、枸橼酸缓冲系统和表面 活性剂。在pH3.2时,溴酚蓝电离、带负电荷并释放H+, 带负电荷的溴酚蓝与此时带正电荷的蛋白质(白蛋白)生 成复合物,导致溴酚蓝进一步电离产生更多的H+,当超 过缓冲范围时,指示剂发生颜色改变(黄、绿及蓝),变 色程度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5)肾移植病人发生免疫排斥时尿液中出现大量 淋巴细胞,但由于其胞质无中性粒细胞酯酶,干 化学试带法检测白细胞阴性。 (6)白细胞检测时出现干化学试带法“阳性”而 镜检“阴性”的结果,可能与尿液在膀胱贮存时 间过长、中性粒细胞中被破坏后其酯酶释放到尿 液中有关。红细胞出现此类结果可能是因为红细 胞在尿液中被破坏,无完整红细胞(血红蛋白释 放),或尿液中含高活性不耐热的触酶。对于后 者,可将尿液煮沸冷却后再测试,验证和排除 “假阳性法。尿液中含 有来自食物或蛋白质代谢产生的硝酸盐,如尿液 中含有大肠埃希菌等具硝酸盐还原酶的细菌时, 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与芳香胺 的重氮化反应形成重氮盐,随后发生偶联反应, 形成红色重氮色素。 ⑺尿胆红素(BIL):采用偶氮法。在强酸性介质 中,胆红素与试带上的二氯苯胺重氮盐起偶联作 用,生成红色偶氮化合物。
《尿液化学检查》课件

尿液化学检查的方法和步骤
收集尿液样本
患者需要提供清洁的尿 液样本,通常为晨尿或
随机尿。
尿液样本处理
将尿液样本进行离心处 理,去除杂质和细胞成
分。
尿液成分检测
使用化学试剂和方法检 测尿液中的蛋白质、糖 、酮体、胆红素等成分
。
结果分析和解读
医生根据检测结果进行 分析和解读,评估患者
的健康状况。
02 尿液化学检查的 指标和意义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在尿液化学检查中的应 用,如图像识别和机器学习,有助于 更快速、准确地分析尿液成分。
尿液化学检查与其他检查方法的比较与结合
尿液化学检查与血液检查
尿液化学检查和血液检查各有优缺点,二者结合使用能够更全面 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尿液化学检查与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能够提供更直观的脏器结构和功能信息,与尿液化学检 查结合有助于更准确地诊断疾病。
注意酸碱度、比重等 指标,了解肾脏调节 酸碱平衡和浓缩稀释 功能。
05 尿液化学检查的 发展趋势和展望
新技术的应用对尿液化学检查的影响
自动化技术
生物传感器
自动化尿液分析仪的应用,提高了尿 液化学检查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了 人为误差。
生物传感器技术能够实时、快速地检 测尿液中的化学成分,为即时诊断和 监测提供了可能。
尿液pH值
总结词
反映体内酸碱平衡状态
详细描述
尿液pH值是尿液化学检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它能够反映体内酸碱平衡状态。 正常情况下,尿液呈弱酸性,pH值在4.5~7.5之间。尿液pH值的异常可能是由 于饮食、药物、代谢性疾病等多种因素引起。
尿液比重
总结词
反映肾脏浓缩和稀释功能
详细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