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设计实践》第一讲_A
az_集成电路设计原理-01

S. M. Sze 半导体牛人 《半导体器件物理》(《Physic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第三版(英文版)
3% 9%
15%
From S.M.SZE
RIC≈1.7REI REI≈3RGDP
我国IT企业与Intel公司利润的比较
销售额 Intel公司
我国一家以计 算机生产销售 为主的IT企业
第一章
概论
什么是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IC:Integrated Circuit)
是指通过一系列特定癿加工工艺,将晶体 管、二极管等有源器件和电阻、电容、电感等 无源器件,按照一定癿电路互连, “集成”在 一块半导体晶片(如硅 或砷化镓)上,封装 在一个外壳内,执行 特定电路或系统功能 癿一种器件。
给出了实现放大器癿基本设想
W. Brattain布拉顿
设计了实验
1947年12月23日,
第一次观测到了具有放大作用癿晶体管
1947年12月23日 第一个晶体管 NPN Ge晶体管
获得1956年 Nobel物理奖 获奖者:
W. Schokley J. Bardeen W. Brattain
三 极 管
信息技术癿领域
软件
通信技术 设备
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癿渗逋
信息技术几乎可以渗逋到各种传统产业,用信息 技术对传统产业迚行升级改造,可以使传统产业 重新焕发青春 全国各行业癿风机、水泵癿总耗电量约占了全 国发电量癿30%,仁仁对风机、水泵采用变频 调速等电子技术迚行改造,每年即可节电500 亿度以上,相当亍三个葛洲坝电站癿发电量 (157亿度/年) 对白炽灯迚行高效节能改造(LED技术),幵 假设推广应用30%,所节省癿电能相当亍三座 大亚弯核电站癿发电量(139亿度/年)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与实践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与实践随着现今科技的高速发展,集成电路作为电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手机、电视等众多电子产品上。
而集成电路的设计技术日益成熟,也越来越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概念入手,详细探讨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与实践。
一、集成电路的概念及发展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是指在一块微小晶片上用半导体器件成分集成大量的电子元件,并经过特别规划布线、焊接、封装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系统。
1960年基于晶体管器件的TTL逻辑电路问世,创立了IC的概念。
至今,IC已经发展到了VLSI级别,实现了数十亿晶体管集成在一个芯片里。
二、集成电路的设计流程集成电路的设计流程一般包括电路设计、电路仿真、物理版图设计和电路实现等四个环节。
首先,电路设计是集成电路设计的第一步,是指利用集成电路设计语言对指定的电路功能进行描述。
其次,电路仿真环节是指利用相关软件对电路设计结果进行验证,以确定其在实现中的正确性。
第三个环节是物理版图设计,该环节将电路设计转化为实际可实现的物理尺寸和布局。
最后,电路实现是指将物理版图转化为硅片、生产出最终集成电路芯片的全过程。
三、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一直处于技术创新和发展的前沿。
1965年,美国计算机科学家戈登摩尔提出了著名的“摩尔定律”。
简单来说,摩尔定律认为,集成电路上的晶体管数量,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翻倍增长,而成本则将减少一半。
这个定律对整个IT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成为了集成电路行业前进的重要指导方针。
如今,从CPU、存储、图像处理到各类芯片,拥有先进集成电路设备的公司产品性能越来越强大,性能提升颇具突破。
同时,在物联网、智能家居、车联网等领域,集成电路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四、集成电路设计面临的挑战尽管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不断更新,但是它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首先,是IC的可靠性指标,质量是保障市场竞争力的基础。
为了对高质量的IC进行研究,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经费。
集成电路实验讲义

REPORTING
2023 WORK SUMMARY
集成电路实验讲义
汇报人:XX
XX
目录
• 集成电路基础概念与原理 • 集成电路实验设备与材料 • 基本放大电路设计与测试 • 数字逻辑门电路设计与实现 • 触发器、寄存器与计数器应用举例 • 模拟信号处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集成电路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基本组成
集成电路通常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芯片、封装外壳、引脚等部分组成。芯片是集 成电路的核心部分,包含了实现电路功能的各种元器件和互连线。
工作原理
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基于半导体材料的特性,通过控制半导体材料中载流子的运 动来实现电路的功能。具体来说,集成电路中的元器件如晶体管、电阻、电容等 通过一定的连接方式组成电路,实现信号的放大、处理、传输等功能。
集成电路技术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高性能集成电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未来集成电路将更加注 重高性能、低功耗等方 面的优化,以满足不断 增长的计算和存储需求 。
三维集成技术
三维集成技术将成为未 来集成电路发展的重要 方向之一,通过垂直堆 叠芯片实现更高密度的 集成和更短的互连距离
XX
REPORTING
2023 WORK SUMMARY
THANKS
感谢观看
计数器作用
计数器是一种用于实现计数功能的逻辑电路 ,具有计数输入、计数输出和计数控制等功 能。在数字系统中,计数器可用于实现定时 、分频、程序控制等操作。例如,在计算机 中,计数器可用于实现程序计数器(PC) ,控制指令的执行顺序。
PART 06
模拟信号处理模块设计与 实现
第一章集成电路EDA设计概述PPT课件

➢ 效率高——所有这一切,几乎都是借助计算机利 用EDA软件自动完成!
➢ 容易检查错误,便于修改; ➢ 设计周期短、成功率很高 ; ➢ 产品体积小。
i- 7
数字系统的两种设计方法比较
特点 采用器件 设计对象 设计方法 仿真时期 主要设计文件
传统方法 通用型器件(如74系列)
电路板 自下而上 系统硬件设计后期 电路原理图
17
i- 17
EDA技术的发展方向
(1)将沿着智能化、高性能、高层次综合方向发展
(2)支持软硬件协同设计
芯片和芯片工作所需的应用软件同时设计,同时完成。 采用协同设计,可以及早发现问题,保证一次设计成功,缩
短开发周期,这在设计大系统时尤为重要。
(3)采用描述系统的新的设计语言
这种语言统一对硬件和软件进行描述和定义,从开始设计功 能参数的提出直至最终的验证。
➢ 标准化:随着设计数据格式标准化→EDA框架标准化,即在同一 个工作站上集成各具特色的多种EDA工具,它们能够协同工作。
i- 16
EDA技术的发展现状
EDA技术在进入21世纪后,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使电子设计成果以自主知识产权的方式得以明确表 达和确认成为可能;
在设计和仿真两方面支持标准硬件描述语言的功能 强大的EDA软件不断推出。
EDA软件 +
HDL +
(Verilog)
空白PLD 编程
数字系统
首先在计算机上安装EDA软件,它们能帮助设计者自动 完成几乎所有的设计过程;再选择合适的PLD芯片,可 以在一片芯片中实现整个数字系统。
6
i- 6
现代的数字系统设计方法
• 通常采用自上而下(Top Down)的设计方法 • 采用可编程逻辑器件 • 在系统硬件设计的早期进行仿真 • 主要设计文件是用硬件描述语言编写的源程序 • 降低了硬件电路设计难度
《集成电路设计实践》指导书(精)

《集成电路设计实践》指导书一、设计目的与要求1、全面掌握《半导体集成电路》、《集成电路工艺原理》与《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等课程的内容,加深对 CMOS 集成电路的设计及其制造工艺的理解,学会利用专业理论知识,实现半定制集成电路设计。
2、学会利用 Tanner 软件完成给定功能的集成电路原理设计与特性模拟,按版图规则完成版图设计, 并确定相应的制造工艺流程; 掌握版图布局规划、单元设计和布线规划的知识。
3、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设计的在综合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二、设计任务要求根据给定集成电路的功能要求, 确定设计方法和电路基本单元类型, 完成逻辑电路原理设计,模拟分析电路特性,根据版图规则完成光刻版图设计,确定工艺流程,完成版图参数提取与 LVS 分析。
具体设计任务详见《集成电路设计实践任务书》。
三、基本格式规范要求1、设计报告可采用统一规范的稿纸书写,也可以用 16k 纸按照撰写规范单面打印,并装订成册(顶部装订。
内容包括:1 封面(包括题目、院系、专业班级、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职称、起止时间等2 报告正文(即设计过程说明书2、封面格式(第一页2、正文格式 *版图信息表格电路单元类型晶体管数目版图尺寸(不含 PAD版图尺寸(含 PAD设计结构 (层次化 or Flatten备注四、考核考核方法与评分标准按以下三个方面要求 (评分标准按 5分制或百分制记, 总分 5分制 : 1、设计报告(30分 ,分值分布参考如下:1 电路设计方案 (5分2 电路特性仿真及分析(5分3 版图布局及单元设计、工艺流程图(15分 ;4 总结、设计汇总(5分。
2、验收答辩、特性模拟结果、版图检查与回答问题(60分。
3、平时考勤和答疑时的提问情况(10分。
附录:一、0.35μm CMOS工艺版图设计规则说明Tanner 软件使用简介 Tanner 软件含 Ledit 版图编辑工具、Sedit 原理图编辑工具和 Tspice 电路特性模拟工具,LVS 版图原理图验证工具和版图参数提取工具都在 Ledit 文件夹中。
集成电路设计讲义内容简介

引言:介绍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现状。
讲述内容综述:以实际的CMOS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为具体事例,按照现阶段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常规的流程,从产品的定义、电路设计、版图设计、制版、Wafer测试、封装、末测、可靠性测试、典型应用方案调试、产品说明书的编写,讲述完整的流程。
第一章产品定义1.1 集成电路产品定义的依据通常是根据集成电路产品的实际用途定义其功能和性能指标。
主要内容包括:1)产品型号和名称:2)产品主要特征3)产品的应用领域4)产品的整体功能说明5)产品的典型应用电路图6)产品的极限参数7)产品的管脚功能排列和封装形式说明8)产品的管脚功能说明9)电路的系统框图10)典型应用说明1.1.1 定义产品过程中要事先考虑的问题:除要满足客户对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之外,还要考虑产品价格以及客户使用产品的生产成本。
1)采用何种工艺才能满足该集成电路产品的性能指标要求?通常会在选择的集成电路加工工艺与加工成本之间这种处理。
2)如果市场上有同类电路产品,要考虑您定义的产品在性能上、价格上、等有什么优势? 若市场上无此类产品也要尽量考虑使产品有较高的性价比,以防替代产品的竞争力超过该产品。
产品设计与生产的产生的直接费用组成:掩膜版费用、工艺技术费用、圆片测试费用、封装费用、成品测试费用。
实际上用户最在意整个电路系统的成本:1)电路系统BOM表中总器件数量和费用,决定了客户的器件采购成本;2)电路系统的外接器件数量决定了PCB版的大小和生产成本;3)给出的典型应用的合理性决定了生产的成品率和返修率;1.1.2 具有何种能力的人才能胜任产品定义的工作?1)非常熟悉完整集成电路研发流程2)熟悉各种集成电路工艺加工技术3)熟悉集成电路的系统应用4)熟悉集成电路的系统架构5)熟悉集成电路系统架构中的各子模块的具体实现简言之:在公司中,必须是一位“大师级的人物”。
第二章集成电路设计实例介绍LDO基础理论介绍:2.1 产品中的子电路模块设计与仿真2.1.1以最简单的CMOS-LDO为例。
集成电路设计实践1_187401985

课程简介
成绩评定:
• 平时成绩: 20%
– 中期检查,安排在选题及方案设计、电路设计、 版图设计等阶段
• 答辩及总结报告: 80%
– 课程项目的完成质量 – 答辩情况 – 总结报告的书写质量
• 选题, 设计, 流片, 答辩, 总结报告等缺一不 可, 否则不给成绩
课程简介
• 总结报告要求
第一部分: 摘要 (中、英文) 300字 包括设计的内容、预期目的、主要电路结构、测试
课程历史
开课时间:2000年~ 开课单位:电子系 微电子所 授课对象:工学硕士 工程硕士 加工工艺:0.8um 0.6um 0.5um 授课老师:李冬梅 黄亚东 李福乐 授课方式:设计实践为主 设计实践/课堂教学 并重 选题范围:自由选题 单一命题 自由选题 教学效果:(IC设计)课程学习课题研究的桥梁
第11~18周
流水加工
答辩会
测试
秋季学期
课程报告
课程项目:
课程简介
• 结合本人的论文课题方向自行设计题目 • 结合实验室的科研任务设计题目 • 鼓励做有创新的、有用的设计 • 参考题目:
– Bandgap+LDO, 温漂<50ppm – LDO/Charge pump buck – On-Chip Temp. Sensor – 传感器接口电路(电容/电阻) – DAC/DDS信号合成电路 – ADC:Flash, SAR, Cyclic, Pipeline, sigma-delta, … – Low-pass Active-RC or Switched-capacitor filter – Oscillator (Crystal, RC) – PLL时钟倍频电路,Fi = 8MHz, Fo = 64MHz – SRAM • 自由组队,合作完成,1~2人/题目 • 每组推选一个组长,负责任务的协调分配,每组交一个设计报告,在 报告最后需说明组内个人的工作内容
《集成电路设计》课件

通过随机抽样和概率统计的方法,模 拟系统或产品的失效过程,评估其可 靠性。
可靠性分析流程
确定分析目标
明确可靠性分析的目 的和要求,确定分析 的对象和范围。
进行需求分析
分析系统或产品的使 用环境和条件,确定 影响可靠性的因素和 条件。
进行失效分析
分析系统或产品中可 能出现的失效模式和 原因,确定失效对系 统性能和功能的影响 。
DRC/LVS验证
DRC/LVS验证概述
DRC/LVS验证是物理验证中的两个重要步骤,用于检查设计的物 理实现是否符合设计规则和电路图的要求。
DRC验证
DRC验证是对设计的物理实现进行规则检查的过程,以确保设计的 几何尺寸、线条宽度、间距等参数符合设计规则的要求。
LVS验证
LVS验证是检查设计的物理实现与电路图一致性的过程,以确保设 计的逻辑功能在物理实现中得到正确实现。
版图设计流程
确定设计规格
明确设计目标、性能指标和制造工艺要求 。
导出掩模版
将最终的版图导出为掩模版,用于集成电 路制造。
电路设计和模拟
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以验证电路功能和 性能。
物理验证和修改
进行DRC、LVS等物理验证,根据结果进 行版图修改和完善。
版图绘制
将电路设计转换为版图,使用专业软件进 行绘制。
集成电路设计工具
电路仿真工具
用于电路设计和仿真的软件, 如Cadence、Synopsys等。
版图编辑工具
用于绘制版图的软件,如Laker 、Virtuoso等。
物理验证工具
用于验证版图设计的正确性和 可靠性的软件,如DRC、LVS等 。
可靠性分析工具
用于进行可靠性分析和测试的 软件,如EERecalculator、 Calibre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进度安排(续二)
第9周:Cell-based设计方法及工具 3.1 Cell-based设计流程介绍 3.2 Verilog简介 第10周: 3.3 电路综合 第11周: 3.4 布局布线 3.5 DRC与LVS
课程进度安排(续三)
第12周:项目设计——CYCLIC ADC的设计 4.1 CYCLIC ADC原理 4.2 CYCLIC ADC电路设计 4.3 版图设计考虑 4.4 ADC性能仿真 4.5 设计报告要求 第13周:深亚微米工艺下的集成电路设计方法 5.1 按比例缩小原理 5.2 短沟道效应 5.3 深亚微米工艺下的设计讨论 5.4 SOC设计 第14~16周:项目设计与辅导
课程进度安排(续一)
第5周:Full-custom设计方法及工具 2.1 Full-custom设计流程介绍 2.2 原理图输入与电路网表导出 第6周: 2.3 HSPICE电路仿真 第7周: 2.4 版图编辑 第8周: 2.5 设计规则检查(DRC)与版图电路比对(LVS) 2.6 版图参数提取和后仿真 2.7 分层设计讨论
一. 集成电路设计基础
1.2 版图的基本概念
版图结构
集成电路加工的平面工艺
制 版 加 工
芯片的剖面结构
从平面工艺到立体结 构,需多层掩膜版,故 构,需多层掩膜版,故 版图是分层次的,由多 层图形叠加而成!
一个简单的例子
Vdd 版 图 in metal1
N+ 剖 N-阱 面 N-阱 图 P-substrate N+ P+
逆向电路提取 逆向电路提取
解剖照相 拼图 电路提取 分析与仿真
集成电路分类
集 成 电 路 按用途 数 字 集 成 电 路 模 拟 集 成 电 路 数 模 混 合 集 成 电 路 按集成规模 ULSI ULSI GLSI GLSI 大 规 模 超 大 规 模 集 成 电 路 按制作工艺 GaAs GaAs MOS MOS Bipolar Bipolar 集 成 电 路 集 成 电 路 按生产形式 标 专 准 用 通 集 用 成 集 电 成 路 电 路 ASIC ASIC
课程概况(续三)
设计环境
1. 参考工艺:无锡上华0.6um DPDM CMOS 工艺 2.软件:HSPICE,CADENCE,SYNOPSYS. 3.上机地点:东主楼9区315 EDA机房 或 校园网内远程登录使用 4.上机时间:5~16周。每人50小时 (自由时间)。
课程概况(续四)
课程考核
主要分平时考核和设计报告两个部分。 平时考核包括上课出勤和实验工作,约占 20%; 课程设计报告约占80%
版图流程(2)
版 图
active
active
active
active
P-substrate
FOX FOX
剖 N-阱 面 N-阱 图 P-substrate
P管 有源区
N管 有源区
硅栅CMOS工艺版图和工艺的关系
1 阱——做N阱和P阱封闭图形处,窗口 注入形成P管和N管的衬底 2 有源区——做晶体管的区域(G,D,S,B 区),封闭图形处是氮化硅掩蔽层, 该处不会长场氧化层 3 多晶硅——做硅栅和多晶硅连线。封 闭图形处,保留多晶硅
原理图输入与电路网表导出 HSPICE电路仿真 版图编辑 设计规则检查(DRC)与电路网表比对(LVS) 寄生参数提取和后仿真
项目设计一 Cell-based设计流程 项目设计二 深亚微米工艺下的集成电路设计方法
课程内容(续二)
集成电路课程设计基础 Full-custom设计流程 项目设计一
设计一个CYCLIC ADC的模拟电路部分的版图。 任务:分析其工作原理;用HSPICE仿真电路性 能;版图编辑和验证;版图提取和后仿真,对比前 仿真和后仿真的结果,分析原因。
版图流程(3)
P-substrate 栅 剖 N-阱 面 N-阱 图P-substrate
poly1 栅氧
FOX FOX
硅栅CMOS工艺版图和工艺的关系
4 有源区注入——P+,N+区。做源漏及阱或衬 底连接区的注入 5 接触孔——多晶硅,扩散区和金属线1接触 端子。 6 金属线1——做金属连线,封闭图形处保留 铝 7 通孔——两层金属连线之间连接的端子 8 属线2——做金属连线,封闭图形处保留铝
一. 集成电路设计基础
1.1 集成电路背景知识
什么叫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就是将 有源元件(二极管、晶体管等)和无源元件 (电阻、电容等)以及它们的连线一起制作 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一个独立的整体. 集 成电路的各个引出端就是该电路的输入, 输出, 电源和地.
集成电路产业特点
设计与加工分离 知识产权归设计者所有 设计是关键、是龙头
性能由设计决定 制作周期由设计决定
设计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瓶颈 人才是设计产业发展的瓶颈
集成电路设计基本流程
正向设计过程 正向设计过程
composer 电路输入 Hspice 电路仿真 virtuoso 版图编辑 dracula DRC和LVS dracula 寄生提取LPE 后仿真 GDSII 源码输入 Verilog 逻辑仿真 Verilog-xl Design 逻辑综合 Compiler 布局布线 Silicon Ensemble 制版和加工 电原理图 schematic 版图 layout 芯片 die
Cell-based设计流程 项目设计二 深亚微米工艺下的集成电路设计方法
课程内容(续三)
集成电路课程设计基础 Full-custom设计流程 项目设计一 Cell-based设计流程
设计输入与仿真 电路综合 布局布线 DRC与LVS
项目设计二 深亚微米工艺下的集成电路设计方法
课程内容(续四)
集成电路课程设计基础 Full-custom设计流程 项目设计一 Cell-based设计流程 项目设计二
设计一个CYCLIC ADC的数字部分电路。 任务:代码仿真;电路综合;布局与布线;DRC与 LVS;最后将数字后端与先前设计的模拟部分连接 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ADC版图。
深亚微米工艺下的集成电路设计方法
课程内容(续五)
集成电路课程设计基础 Full-custom设计流程 项目设计一 Cell-based设计流程 项目设计二 深亚微米工艺下的集成电路设计方法
深亚微米工艺对设计流程的影响 完整的数字电路设计流程
课程进度安排
第1周:集成电路课程设计基础 1.1 集成电路设计背景知识 1.2 版图的基本概念 1.3 CMOS工艺中元件和版图结构 第2周: 1.4 版图设计规则(topological design rule) 1.5 版图设计准则(‘rule for performance) 第3周: 1.6 版图电路提取与分析 1.7 版图编辑起步 第4周:“十一”放假停课
MOS集成电路的发展
• 集成度提高
– 高达几亿个晶体管
• 圆片直径增大
– 6英寸-》8英寸-》12英寸
• 特征尺寸减小
– 0.6-》0.35-》0.13-》0.09-》0.065um
• 互连线层数增多
– 2层-》5层-》8层-》9层-》10层
MOS集成电路设计的发展
• 设计规模增大,电子设计自动化(EDA) 程度提高 • 模拟(analog)与数模混合(mixed signal) 集成 • 射频(RF)集成电路,工作频率不断提高 • 集成电路IP(知识产权模块)的开发和 复用 • 片上系统(SOC)设计
LSI LSI
集 成 电 路
VLSI VLSI
几个名词解释
集成度: 每个芯片上所包含的元件数或等效门数(一个 等效门指二输入端与非门,共四个元件) 规模: 按芯片上的元件总数来讲,有LSI(103-5), VLSI(105-7), ULSI(107-9), GLSI(>109) 密度: 单位面积上所含的元件数 特征尺寸(线宽): 集成电路中器件的最小尺寸, 一 般指最小沟道长度 摩尔定律(集成电路发展趋势的预见): 每隔3年集成度 增加四倍, 特征尺寸缩小20.5倍, 到2004年集成度为GLSI, 特征尺寸为90nm.
in
版图流程
Vdd out Gnd
in 栅
N+ 剖 N-阱 面 N-阱 图 P-substrate N+ P+ P+
栅氧
FOX FOX N+ N+ N+ N+
Si3N4 3 4
P+
P管 源漏区
N管 源漏区
硅栅CMOS工艺版图和工艺的关系
1 N阱——做N阱的封闭图形处,窗口注 入形成P管的衬底 2 有源区——做晶体管的区域(G,D,S,B 区),封闭图形处是氮化硅掩蔽层, 该处不会长场氧化层 3 多晶硅——做硅栅和多晶硅连线。封 闭图形处,保留多晶硅
P-Type Implant
课程内容
集成电路课程设计基础
集成电路背景知识 版图的基本概念 CMOS工艺中的元件 版图设计规则 版图电路提取
Full-custom设计流程 项目设计一 Cell-based设计流程 项目设计二 深亚微米工艺下的集成电路设计方法
课程内容(续一)
集成电路课程设计基础 Full-custom设计流程
将以往所学的各门课程独立的内容综合起 来,通过实际的流程设计学习,来加强它们 之间的关联,并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 系,最终使得学生在掌握集成电路设计方法 的同时,加深对以往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 能力。
课程概况(续一)
选课要求: 先修课程要求: –微电子器件电子学; –半导体工艺; –模拟电路设计 –数字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制作过程
集成电路设计 制版 流水加工 划片 封装 封装后的芯片 版图 layout 掩膜版 MASK 硅圆片 Wafer 裸片die
集成电路制作过程
集成电路设计 版图 制版 流水加工 划片 裸片 封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