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

合集下载

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成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是:1、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掌握化学专业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先进的研究方法,具有高水平的实验操作技能,全面了解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具有独立组织和从事本学科科研、教学、技术开发、技术推广和管理的能力,能在本学科研究领域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协作交流能力。

4、身心健康,能够胜任艰苦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

二、培养年限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的培养年限一般为3-4年,硕博连续研究生培养年限一般为5年,非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的培养年限一般不超过6年。

特殊情况下,经审批后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的培养年限和硕博连续研究生的培养年限最长可延至6年;不能按期完成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者,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应在毕业前一年的12月上旬提交延期答辩的申请,报研究生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可根据有关规定延长学习年限。

三、研究方向研究方向的设置注重前沿性、基础性和交叉性,目前设定以下研究方向:1. 功能溶液化学2. 绿色介质化学3. 无机功能材料化学4. 有机及药物合成5. 能源电化学6. 功能高分子7. 生物分析化学四、培养方式和方法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可根据培养工作的需要确定副导师和协助指导教师。

为有利于博采众长,提倡对同一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成立培养指导小组,对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和博士学位论文中的重要学术问题进行集体讨论。

博士研究生入学后2个月内,导师应依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学生的个人特点拟定出博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2024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2024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2024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因学科和专业而异,以下是一些学科的参考书目:
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

数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物理学:《普通物理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等。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

计算机科学:《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具体的参考书目还需根据报考的学校和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建议查阅报考学校或相关教育部门的官方公告,以获取准确和最新的信息。

化学博士培养方案

化学博士培养方案

化学博士培养方案
课程学习:在博士研究生阶段,学生需要完成一定的课程学习,包括高级化学课程、研究方法课程以及与研究方向相关的专业课程。

研究课题:学生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一个具体的研究课题,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工作。

这包括文献调研、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

学术指导:导师会对学生的研究工作进行密切指导,帮助学生制定研究计划、解决问题并提供学术支持。

学术交流:学生通常需要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与同行学者进行交流和分享研究成果。

论文撰写:博士研究生需要撰写一篇高质量的博士论文,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对领域的贡献。

论文答辩:学生需要通过论文答辩,向专家评审委员会展示自己的研究工作,并回答他们的提问。

此外,培养方案还可能包括科研实践、教学助理等环节,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实施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创新思维和独立研究能力。

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简介及其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简介及其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简介及其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1.化学工程与技术是工学科目下的一级学科。

2.化学工程与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化学物质在实际生产和应用过程中的转化、处理、传递和控制。

3.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内容广泛,包括化学反应、传递过程、分离纯化、能源与环境等领域。

4.化学工程与技术是将化学原理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交叉学科。

5.化学工程与技术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化学产品的高效生产和工业化应用。

6.化学工程与技术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7.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学位是研究生教育的最高学位,在该领域深入研究和创新。

8.取得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学位的要求包括完成一定学分课程、通过博士综合考试、完成独立研究和撰写学术论文等。

9.化学工程与技术硕士学位是研究生教育的硕士学位,在该领域进行专业研究。

10.取得化学工程与技术硕士学位的要求包括完成一定学分课程、通过硕士综合考试、完成研究项目和撰写学术论文等。

11.在中国,获得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学位通常需要攻读3-4年研究生课程。

12.在中国,获得化学工程与技术硕士学位通常需要攻读2-3年研究生课程。

13.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生的学习与研究工作包括理论学习、实验研究、科研项目、学术交流等方面。

14.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15.化学工程与技术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专门知识和研究方法的专业技术人才。

16.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领域包括化学反应工程、分离纯化工程、化学过程系统工程等。

17.在化学工程与技术领域取得博士学位后,可以从事高校教师、科研机构研究员、企事业单位技术负责人等工作。

18.在化学工程与技术领域取得硕士学位后,可以从事科研、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等专门人才需求较高的工作。

19.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是实验室操作技巧与科研理论结合的学科,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20.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生毕业后,可以在工业界、学术界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化学博士四年研究时间安排

化学博士四年研究时间安排

化学博士四年研究时间安排
化学博士研究通常需要四年时间,这段时间内,研究生会经历
不同阶段的工作和学习安排。

首先,在第一年,研究生通常会花费大部分时间修读课程,包
括化学领域的核心课程和研究方法论等。

此外,研究生还需要开始
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并着手寻找导师和实验室。

第二年通常是研究生开始深入研究课题的阶段,他们会着手进
行文献综述,明确研究方向和目标,并开始进行实验和数据收集。

同时,他们还会继续修读一些高级课程,提升专业知识和研究技能。

第三年是研究生研究工作的关键阶段,他们会全身心投入到实
验室工作中,不断优化实验设计,完善数据收集和分析,撰写研究
论文,并准备学术会议和期刊发表。

最后一年通常是博士研究生完成研究工作并撰写博士论文的阶段。

他们会进行论文的修改和完善,并准备答辩。

同时,他们还会
继续参加学术会议,并准备就业或者继续从事科研工作。

总的来说,化学博士研究的四年时间安排包括课程学习、研究课题选择和深入、实验和数据收集、论文撰写和答辩准备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研究生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

这样的安排旨在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为他们未来的科研或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化学系博士课程:演讲技巧和专业表演

化学系博士课程:演讲技巧和专业表演

化学系博士课程:演讲技巧和专业表演
化学系博士课程中的演讲技巧和专业表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因为博士生需要具备高级的学术交流能力,以便在学术界和工业界中成功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在演讲技巧方面,学生应该学习如何准备和呈现一场有效的演讲。

这包括学习如何组织思路、构建逻辑清晰的演讲结构、编写简洁明了的幻灯片和讲稿、使用恰当的语言和语气、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问答互动。

学生还可以学习如何克服紧张情绪,以更加自信和流畅的方式进行演讲。

在专业表演方面,学生应该学习如何在演讲中展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这包括学习如何使用实验设备、如何解释实验数据和结果、如何进行有效的演示和展示、以及如何与观众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

学生还可以学习如何评估自己的表现,以便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为了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应该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与其他学生和教师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以及在实验室中进行实践和研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演讲技巧和专业表演能力。

总之,化学系博士课程中的演讲技巧和专业表演是博士生必备的技能之一。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在未来的学术和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功。

分析化学(070302)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分析化学(070302)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分析化学(070302)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介绍二、培养目标及学习年限三、研究方向四、培养方式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六、培养必修环节要求与考核七、学位论文工作八、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九、必读和选读书目十、培养质量要求和保障措施学科负责人:修订日期:年月日第二部分具体要求一、学科介绍分析化学是研究和获取物质组成、含量、结构及其他多种信息的科学,涉及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生化分析、样品分离富集、谱学、化学计量学等特色分支学科,从多方面提供物质更全面的信息,为各个科学领域和生产部门提供新检测方法,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及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服务,其发展程度是衡量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分析化学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

具有宽广的化学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深入、系统掌握分析化学专门知识、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分析化学现状和发展趋势,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同时具有一定的近代数学、生物学、材料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等知识,能适应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并在所从事的领域取得创造性成果。

毕业后能从事教学、科研和技术开发等工作。

学习年限: 3年三、研究方向1、色谱质谱分析;2、光分析化学;3、电分析化学;4、分析仪器联用技术;5、化学计量学与信息学;6、生化分析与生物传感;7、食品与药物分析;8、生物与环境分析;9、色谱电分析化学。

四、培养方式1、系统的理论学习和科研实践相结合。

在打好坚实理论基础的同时,加强实践环节、实验技能的培养,提高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2、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第一责任人,导师组配合导师,充分发挥集体培养优势。

研究生应参加所属系所的有关活动。

3、发挥个人学习与研究计划在引导和促进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自主学习和研究中的作用。

因材施教,提高研究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分析化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分析化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分析化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分析化学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

具有宽广的化学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深入、系统掌握分析化学专门知识、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分析化学现状和发展趋势,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同时具有一定的近代数学、生物学、环境科学和计算机软件等知识,能适应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并在所从事的领域内取得创造性成果。

毕业后能从事教学、科研和技术开发等工作。

二、研究方向1、光分析化学;2、电分析化学;3、色谱分析;4、色谱电分析化学;5、环境分析化学;6、环境污染控制与分析;7、现代分析化学;8、环境污染与控制化学;9、现代分离分析三、学习年限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执行。

四、课程设置分,其中必修课不少于19学分,指定选修课为硕博连读生必修课。

2、学生在修完本专业所要求的必修课学分外,应跨专业或跨学科选修相关课程不少于二个学分。

3、选修课选修人数不少于6人(含6人)方能开课。

五、考核方式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执行。

六、学位论文工作及发表论文要求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执行。

七、参考书目1.V. R. Meyer, Practical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John Wiley& Sons, 19882.周良模,气相色谱技术,科学出版社,19943.胡之德等,分离科学与技术概论,四川科学与技术出版社,19964.牟世芬,离子色谱,科学出版社,19865. A. Monfaster, D. W. Golighty 主编,邵友彬等译,感耦等离子体在原子光谱分析中的应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6. D.A. Skoog and J.J. Leaty, Principles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4th Edition,Saunders College Publishing, 19927.张展霞,现代原子光谱分析,自编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激光光谱分析技术
课程编号:0703021X04
学分:4
总学时:80
开课学期:2
考核方式: 开卷(结合各阶段学习讨论、报告等)
课程说明:
现代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新阶段,分析科学阶段,融合各学科先进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对物质进行全方位深入的表征和测量。

激光技术的发展和引入,极大的促进了分析科学及相关联用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分析化学学科重要的前沿热点研究方向之一。

国际各发达国家及重点实验室均竞相开展该方向的研究。

我们在国内较早开展该研究方向,已取得系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本博士学位课程:激光光谱分析技术,包括激光光谱分析技术、方法基本理论、仪器装置、应用以及部分激光光谱分析实验等。

课程内容与国内外处于同步。

既立足于激光光谱分析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又着眼于国内外分析科学发展趋势和研究动态。

致力于博士生宽厚的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该学位课程的学习,掌握现代激光光谱分析基本理论和方法,现代光谱分析理论知识进一步增强,从而在其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以及今后的
工作实践中做出创新性的成果。

课程内容:
第一章:激光基本原理和特性
激光基本原理;
激光的特性(指向性、单色性、能量密度和光谱亮度);
连续波激光、超短脉冲激光
第二章:长池(多光程)激光吸收光谱分析技术
吸收定律;池结构;
长池程激光吸收光谱分析技术;
多光程激光吸收光谱分析技术
第四章:激光内腔吸收增强激光光谱分析技术
内腔吸收增强效应;
仪器装置;
激光内腔吸收增强光谱分析及应用
第六章:激光电离光谱分析技术
基本原理;
共振电离光谱分析;
激光增强电离光谱分析;
激光增强电离光谱分析新进展及应用
第七章:激光光声光谱分析技术
光声效应(气体、固体、液体光声效应);
光声池结构;仪器装置(连续波、脉冲);
激光显微光声光谱分析技术;
激光光声光谱分析技术应用
第八章:激光热透镜光谱分析技术
热透镜效应;
激光热透镜光谱分析技术及应用
激光光热偏转光谱分析技术及应用
激光光热位移光谱分析技术及应用
第九章:激光诱导荧光光谱分析技术
激光荧光光谱分析检测技术;
激光共振荧光光谱分析技术;
冷冻溶液激光荧光光谱分析技术;
超声分子束激光荧光光谱分析技术;
时间分辨激光荧光分析技术
第十章:激光光谱分析联用技术
激光光谱分析联用技术的设计;
与高效液相色谱仪的联用;
与高压毛细管电泳仪的联用;
其它分析方法联用
参考书目录:
1.Leon J.Radziemski et al. Laser Spectroscopy and Its Application, Marcel Dekker, Inc., New York, 1987.
2.尹庆瑞等著,光声光热技术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
北京,1999年。

3.Anal. Chem., Appl. Spectrosco.等期刊有关研究论文。

大纲编写人:闫宏涛大纲审定人:雷根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