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丝 弓 矫 治 技 术

合集下载

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开[牙合]临床应用初探

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开[牙合]临床应用初探
大其 弹性 和 刚度 。
多曲方丝弓就位后 , 对每个牙结扎固定 , 在第一个 “ ” 曲上做垂直牵引, L形 单侧垂直牵引力闭合时力 值约 5 克 , 口时力值约 10 2 0 开 5 克[ 1 。
3 讨 论
31 矫 治原 理 .
开糌患者具有前部牙槽骨发育不足或( ) 和 后部牙槽 骨过 度发 育 , 而形成 上 下两个 楔 状分 开 从 的糌平 面, 两个糌平面分开 的角度越大 , 开糌也越大。金教授认 为开糌 的一个重要原 因是后牙长轴的
多 曲方 丝 弓技 术矫治开殆 临床应用初探
许 少平 , 张 珍 , 朱加 林
f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医学技术学院 , 江苏 泰州 2 5 0 ) 2 3 0
摘 要: 目的 评 价 多 曲方 丝 弓技 术 ( A 技 术 ) 疗 开 牙的 临床 效 果 。 方 法 : 用 多 曲方 ME W 治 A 应
1 临 床 资料
应 用 多 曲方 丝 弓技术 对 5例 开 牙病例 进 行矫 治 , 中男性 3 , 性 2例 , 合 其 例 女 年龄 为 1~2岁 , 均年 32 平 龄 1. 。前牙 开糌 范 围为 5 8 米 , 65岁 ~毫 平均 6 米 。 2例 为 安 氏 I 前牙 牙性 开 糌 , 为开 牙伴 安 氏 毫 类 2例 合
近 中倾斜 『, 牙 的近 中倾 斜 越 明显 , l后 1 糌平 面分 开 的角度 越 大 。 多 曲方 丝 弓矫 治技术 的原 理就是 通过 竖
直后牙 , 使上下后牙牙轴垂直于一个共同的糌平面 , 同时内收前牙 , 最后使两个糌平面重合来矫正开牙。 合 3 疗效 分 析 . 2 ‘
( ) 糌患者 的 糌型特 别 , 要 压低后 牙 , 1开 需 内收前 牙来 加 以矫正 。而压 低后牙 非常 困难 , 直近 中倾 竖

2×4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颌

2×4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颌

2×4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颌2×4矫治技术(two by four arch)由美国Thomas F·Mulligan提出,因其临床操作利用“细丝”、“轻力”且效果良好而受到正畸医师的喜爱[1]。

前牙反颌是我国儿童常见的一种错颌畸形,它对患者的口腔功能、颜面美观和心理健康均有较严重的影响[2]。

标准的2×4技术是方丝弓矫治中的一种,弓丝弯制复杂,椅旁操作时间长,采用直丝弓托槽沿用该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颌亦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临床体会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8年8月~2010年11月收治替牙期前牙反颌患者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7~10岁。

第一磨牙牙体完整为中性或轻度近中关系,下颌可退至切对切,软组织侧貌为直面型或轻度凹面型。

矫治方法:①在上下颌左右第一磨牙上粘固大小合适的带环,在上下颌4个切牙上粘贴直丝弓托槽。

如果患者反覆颌、反覆颌较深,则上颌切牙托槽可靠龈方粘着,或用舌侧扣先替代。

②有拥挤不齐者用钛镍丝排齐上下牙列,下颌有散在间隙可先行关闭,暂先不调整磨牙关系。

③当牙弓形态及前牙覆颌关系改善后,换用0.46mm的澳丝继续矫治。

在下颌侧切牙的远中及上颌第一恒磨牙颊面管近中弯制Ω曲,通过阻挡曲打开的大小来调节弓丝长度以实现前牙的唇向开展。

上颌Ω曲远端弯制后倾曲,角度15°~30°,根据前牙覆颌深度调整角度大小。

对于覆颌深达Ⅱ度以上可配合使用上颌后牙颌垫,上下Ω曲之间配合Ⅲ类牵引,牵引力每侧<100g,患者每月复诊1次直至前牙调整到正常的覆颌覆盖关系。

一般反颌刚解除时会形成干扰,即正中位时下切牙切缘咬于上切牙舌侧,后牙开颌程度各不相同,一般在1~5mm,继续牵引,干扰均可在2~7天内消除。

④当第一磨牙为中性关系,前牙覆颌、覆盖正常,上下切牙无异常松动,X线检查:SNA角、SNB角、ANB角均正常时,矫治基本结束,进入保持阶段。

⑤保持为尽量减少异物感及不影响饮食,仅保留前牙段弓丝将上下颌切牙做“8”字形结扎,观察1~2个月即可拆除矫治器,除前牙扭转的换活动保存器或舌侧固定保持丝,其他不需要保持。

浅谈方丝弓矫治技

浅谈方丝弓矫治技

2.尖牙在远中移动过程中倾斜、扭转、伸 长和外翻。 防止及处理方法: 1粘结托槽时使尖牙托槽位置略偏远中, 且稍向远中倾斜。 2.弓丝在尖牙部位不做外展曲。 3.牵引时矫正弓丝应用一定的刚度。 0.022×0.028“的托槽 系统应选用0.018"的不 锈钢弓丝。 4.牵引力量不宜过大,以100—150g为宜。 5.牵引位置尽量偏龈向,尽量使尖牙整体 移动,从而减少 弓丝的弯曲,减小摩擦力和成角 阻力。在尖牙托槽上焊 龈向的牵引钩是一种行 之有效的方法
当尖牙远中向移动到位并经进一步的牙弓整平后,牙 弓内部间隙集中在侧切牙与尖牙之间,此时就可以将切牙 向舌侧移动了。 切牙舌侧移动目的 1.将上下颌切牙向舌侧方向移动来关闭拔牙间隙。 2.改善上下颌前牙及后牙的唇(颊)舌向倾斜度。
方丝弓矫治技术中内收前牙关闭拔牙间隙是最关键的步骤 1.常用弯制关闭曲(包括T形曲、垂直曲等)的内收弓丝, 在一根弓丝上同时产生水平力、垂直力和转矩力,以便更 好地控制上颌前牙的位置。
有人认为:采用圆丝关闭拔牙间隙,必须掌握严格的 适应症,即Angle I、Ⅱ1分类伴上切牙严重唇倾的牙源性 错 牙合 。 矫正以前牙的倾斜移动来达到矫治目的。通常无须再 作上切牙牙根的舌向转矩矫治,这样完全可以省去因方丝 矫治结构复杂,操作麻烦、方丝与托槽间摩擦力大,在关 闭拔牙间隙时所需时间长、缩短疗程的目的。(7)
2、当牙需要最大程度的内收(前后牙移动 比例为3:1或 4:1〉。为了最大程度地内收前牙, 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措 施: 1.采用后牙强支抗。用附加装置如头帽、口外弓、腭弓、 舌弓、弓等或各种装置的 联合应用增强后牙支抗,还可 以增加支抗牙的 数目,在第二磨牙上装置带环参与支抗。 2.减轻后牙支抗的负担,包括分次将尖 牙和切牙后移、 减少矫治器内部的摩擦力、尽量 使用较小的矫治力。

方丝弓矫治技术用于前牙外伤脱位后的临床治疗

方丝弓矫治技术用于前牙外伤脱位后的临床治疗
萄糖 酸锌对治疗 复 发 性 口腔溃 疡 有 一定 的疗 效 , 可
2 郭瑞美 , 李学敏 . 蒙脱石 和氰 定治疗 复发性 U腔溃疡 荷泽医专学 报 2 0 1 .4 . 00.2 17 3 王 丽华 . 新 霞 c ] 宋 ( 2治疗 口腔溃疡 疗救 观察 激 光杂
志 .0 l 2 () 3 20 ;2 2 :3
作者单位 :50 6哈尔滨 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口腔科 10 8
维普资讯
口腔 医 学
20 0 2年
第 1 O卷
弟 2
维持生 物膜 正常 结构 和功 能 , 强肌体 免疫 功 能 , 增 并 促进胶 元形 成从 而促进 伤 1 : 5的愈 合 有学说 认为 复发性 口腔溃疡 可能 是因为 缺锌 引 起, 因此 , 我们补 锌治疗 , 加机 体免疫 力 , 加 体 内 增 增 微量元 素 , 根本 上治疗 复 发性 口腔溃 疡 从 临床上治疗 复发 性 口腔溃疡 的方 法很多 , : 如 外
1 杨某 , 1 岁 , 男 6 因外伤使 王 l 牙齿嵌入上 ll
颁骨, 扭转 , L 2 经半年治疗 , 牙齿对位 良好 。
2 王某, ,2 , 完全脱位, 男 1岁 l l 经处理牙齿重 新植入牙槽窝内 , 图为外 伤后将 牙植入牙槽窝及 附 固定 后 照片 3张 。 ( 下转第 9 0页)
色。 典 型 病 例
标准方 丝 弓托槽 、 带环 及 直径 为 o o7xo 02 .1 .2
英寸或 oo 7 .2 英寸的预成钛镍方丝。 .1 oo 5 x 3 操作 方法
对 多个 牙齿 部分 脱 位 或 完 全 脱位 且 出血 较 多
者, 首先进行局部应急处理 , 血后局部消毒 , 止 使部 分脱位的牙齿扶位到正常牙位 , 对牙冠折断、 牙根完 好者, 在麻醉下 , 先行根管拔髓一次根充, 已脱离 对 牙槽窝 的离体 牙不超 过 1 时者 , 2小 先用 3 %的 双氧 水 , 用生理 盐水浸泡 约 1—3 再 5 O分钟 后备 用 术 区 常规消毒 、 铺巾, 局部浸润麻醉或 阴滞麻醉后 , 搔刮

方丝弓

方丝弓

(二)关闭拔牙间隙和矫治磨牙关系
LOGO
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关闭间隙采用二步法,先拉尖牙, 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关闭间隙采用二步法,先拉尖牙,然后再用关闭 曲关闭侧切牙和尖牙之间的间隙。 曲关闭侧切牙和尖牙之间的间隙。
有研究表明:两步法在节约支抗上略优于一步法, 有研究表明:两步法在节约支抗上略优于一步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 一步法在时间上要短于两步法, 义。一步法在时间上要短于两步法,在维持前牙覆颌和前牙转矩方面 无显著差别。 无显著差别。
根唇颊向转矩( torque) 根唇颊向转矩(labial root torque) 冠舌向转矩( 冠舌向转矩(lingual crown torque) torque)
应用:对矫治牙做控根移动,使牙根作唇( 应用:对矫治牙做控根移动,使牙根作唇(颊)侧/舌向的移动


LOGO
1.拉尖牙向远中移动 1.此步骤最好在牙弓完全排齐和整平后开始 牵引力量应适当. 此步骤最好在牙弓完全排齐和整平后开始。 1.此步骤最好在牙弓完全排齐和整平后开始。牵引力量应适当. 2.对 类错(牙合)者下颌牙弓也可先不粘接托槽, 2.对Ⅱ类错(牙合)者下颌牙弓也可先不粘接托槽,待上颌尖牙远移至上下尖牙 关系达I类后,再开始下颌牙弓的矫治。 关系达I类后,再开始下颌牙弓的矫治。 3.拉尖牙向远中时应在弓丝第一磨牙近中处弯制后倾曲 外展弯及舌向弯。 拉尖牙向远中时应在弓丝第一磨牙近中处弯制后倾曲、 3.拉尖牙向远中时应在弓丝第一磨牙近中处弯制后倾曲、外展弯及舌向弯。也可 根据情况在第一磨牙近中弯制“Ω”曲 Ω”曲与磨牙拉钩紧紧结扎 曲与磨牙拉钩紧紧结扎, 根据情况在第一磨牙近中弯制“Ω”曲,将“Ω”曲与磨牙拉钩紧紧结扎,也可以将 弓丝紧靠磨牙末端管处回弯。 弓丝紧靠磨牙末端管处回弯。 2.关闭拔牙间隙 对于0.56mm 0.022英寸 托槽系统,选用0.46mm 0.64mm(0.018英寸 0.56mm( 英寸) 0.46mm× 1.对于0.56mm(0.022英寸)托槽系统,选用0.46mm×0.64mm(0.018英寸 0.025英寸 英寸) 0.48mm×0.64mm(0.019英寸 0.025英寸 的不锈钢弓丝,使用“ 英寸× 英寸) ×0.025英寸)或0.48mm×0.64mm(0.019英寸×0.025英寸)的不锈钢弓丝,使用“T” 形曲、泪滴曲、垂直关闭曲等关闭间隙。 形曲、泪滴曲、垂直关闭曲等关闭间隙。 2.关闭曲的位置距前牙托槽远中1~2mm处 关闭曲的位置距前牙托槽远中1~2mm 2.关闭曲的位置距前牙托槽远中1~2mm处。 3.每次关闭曲开张度以不超过lmm为宜。 每次关闭曲开张度以不超过lmm为宜。 lmm为宜 弓丝在磨牙近中弯制后倾曲、外展弯和舌向弯, 4.弓丝在磨牙近中弯制后倾曲、外展弯和舌向弯,随着间隙的关闭妨碍加力时则 需拆下弓丝重新调整或更换弓丝。 需拆下弓丝重新调整或更换弓丝。 关闭曲的前后还需分别弯制“ 字形曲。 5.关闭曲的前后还需分别弯制“人”字形曲。

直丝弓与方丝弓矫治技术矫正II类错畸形的临床对比评价

直丝弓与方丝弓矫治技术矫正II类错畸形的临床对比评价

直丝弓与方丝弓矫治技术矫正II类错畸形的临床对比评价摘要】目的对直丝弓与方丝弓矫治技术矫正II类错畸形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评价。

方法选取50例经直丝弓或方丝弓矫治技术治疗结束的患者,对治疗前后的模型进行评定,并对两组治疗前后的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治疗后直丝弓组咬合关系比方丝弓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直丝弓组平均疗程缩短4个月。

结论应用直丝弓技术疗程短,矫治结果优于方丝弓技术。

【关键词】直丝弓矫治器方丝弓矫治器 II类错畸形疗效评价安氏II类错畸形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错畸形,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于2000年组织对全国七个地区的25392名乳牙期、替牙期和恒牙初期儿童和青少年,以个别正常为标准的错畸形患病率的调查,安氏II类错的患病率,乳牙期10.10%,替牙期25.77%,恒牙初期19.41%[1]。

安氏II类错畸形的矫治方法多种多样,方丝弓矫治技术与直丝弓矫治技术是当今固定矫治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2种,二者在治疗各类错畸形时的疗效也是大家所公认的,合理的运用二者中任意一种技术均可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而直丝弓矫治技术由于将方丝弓矫治技术中的3种序列弯曲包含在托槽的设计当中,从而简化了临床操作,缩短了就诊时间,同时使牙齿定位更加准确[2]。

因此,目前在国内外正畸临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作者将临床中严格筛选的50例患者分两组采用2种技术治疗,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对比。

1 材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在我院正畸科矫治结束的II类错畸形患者50例,要求有完整的治疗前后模型,且未经过正颌外科手术治疗。

根据矫治技术的不同,将患者进行配对分为直丝弓组和方丝弓组,每组25例。

50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32例,年龄10~18岁,平均13.10岁,平均疗程23.90个月。

1.2 矫治方法1.2.1 直丝弓矫治技术第1组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装直丝弓托槽和带环,排齐整平阶段也利用尖牙向后结扎及末端回弯防止前牙唇倾及覆加深。

口腔医学专业《方丝弓矫治器与矫治技术》

口腔医学专业《方丝弓矫治器与矫治技术》

方丝弓矫治器与矫治技术固定矫治器是正畸矫治器中的一个主要类型,具有固位良好,支抗充分,有利于多数牙齿移动,能有效控制牙齿移动的方向的特点。

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固定矫治器,是方丝弓矫治器和直丝弓矫治器。

方丝弓矫治器是1928年由Angle首先提出,而后,在方丝弓矫治器的组成材料、附件形式、矫治步骤得到了不断开展和变化。

一、固定矫治器系统的组成带环与颊面管;托槽;矫治弓丝;其它附件。

〔一〕带环带环粘结在支抗磨牙上,具有良好的固位作用。

颊面管焊接在带环上,使矫治弓丝末端插入管内。

〔二〕托槽托槽直接粘附在牙面上,弓丝通过托槽而对牙施加各种类型的矫治力。

托槽由不锈钢、生物陶瓷、复合树脂制作而成。

1、托槽的种类托槽按其形态可分为:单翼托槽、双翼托槽托槽背板:网底型,槽沟型近年来大量应用了自锁托槽,为到达低摩擦力、轻力矫治而出现了不需结扎丝结扎弓丝的自锁托槽。

2、标准方丝技术对托槽定位有明确的要求〔1〕托槽高度托槽高度是指牙尖或切缘至托槽沟合向底面间的距离,标准方丝技术对托槽定位有明确的要求。

〔2〕轴倾度与正常排列的牙齿轴倾度一致。

〔3〕近远中位置要求托槽的中心与牙冠的唇、颊面中心一致。

〔三〕矫治弓丝按照材料可分为:不锈钢丝、镍钛合金丝。

按照形态可分为:圆丝、方丝。

〔四〕口外装置口外弓;J 钩。

二、方丝弓矫治技术中弓丝弯制的根本要求为了适应牙弓形态,方丝弓矫治器的弓丝常常要形成一定的弯曲,主要包括:1、方丝第一序列弯曲是在弓丝水平向的一些弯曲,使牙冠作唇颊、舌向的移动。

包括侧切牙内收弯、尖牙外展弯、磨牙外展弯。

具有第一序列弯曲的上下弓丝代表了正常牙弓形态的自然弧度。

2、方丝弓第二序列弯曲是在弓丝垂直向的弯曲包括后倾弯、前倾弯等。

用于升高或压低牙齿;使牙前倾或后倾。

3、方丝弓第三序列弯曲即转矩,只能在方形弓丝完成。

转矩力应用于对矫治牙进行控根移动。

第三序列弯曲是方丝弓矫治器中的重要特征。

三、方丝弓矫治技术的根本步骤1、排齐和整平牙列;2、关闭牙列间隙;3、调整磨牙关系;4、牙合关系精细调整;5、保持。

正畸新技术

正畸新技术

标准方丝弓技术方丝弓矫正器(edgewiseappliance)是Angle医师经过多年的钻研和尝试于1928年推出的正畸矫治装置。

这种矫正器的托槽沟为长方形,早期的矫正弓丝也多是矩形的,其主要特点是能控制牙齿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

20世纪40年代初,Tweed在Angle的方丝弓技术的基础上加以改革,提出了Tweed方丝弓技术。

目前应用的方丝弓矫正技术中,虽均使用方托槽,但在整个矫治过程中不仅使用方弓丝而且使用圆丝,尤其是在矫治开始阶段,因此其矫正技术中包括了细丝弓和方丝弓的原理,故可称之为方丝弓细丝弓矫正技术,简称为方丝弓矫正技术。

方丝弓固定矫治器是利用弓丝本身的形变复位排齐和移动牙齿的,矫治弓丝本身作为被动引导,牙齿移动靠其他弹性物品的牵引和挤推来实现的。

并且利用各种有效装置,如头帽牵引器等实施矫形力对骨骼产生矫形作用到达矫治效果。

操作步骤和方法:(1)排齐牙列,整平牙弓:①排齐牙齿:指改正牙齿的拥挤错位,将牙还位于牙弓上应占据的生理位置,其中包括控制切牙牙轴的唇舌向位置及后牙牙轴的颊舌向位置,即牙弓长度与宽度的调整及改善牙弓形态。

②牙弓整平:指将不正常的或病理性代偿的上下牙弓合曲线变平,常通过前牙的压低或后牙的升高或二者的共同作用以改善异常的合曲线,便于牙的移动和颌位的调整。

一般常使用高弹性弓丝进行排齐,弯制成标准弓形结扎于各牙的托槽,借助于弧形弓丝的回弹力及附加的一些牵引力的作用使错位的牙齿移入牙弓的目的。

在排齐的过程中,弓丝的更换顺序遵从一个从细到粗、从软到硬的过程。

(2)关闭拔牙间隙及调整磨牙关系:该阶段的矫治包括拉尖牙向远中、内收切牙关闭拔牙间隙、矫治前牙深覆盖及上下牙弓间关系等内容,这是整个矫治过程中较为关键和疑难的步骤。

这一阶段要使用较大的牵引力移动尖牙及关闭间隙,同时开始使用转矩力对前牙进行控根移动。

假设在矫治力与支抗之间设计不当,则会出现支抗牙前移过度、倾斜、扭转、矫治间隙不足、合关系紊乱等失误,影响矫治效果,甚至失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以Apollo神像作为理想面型标准
• 仅仅着眼于牙和咬合 • 缺乏对基弓和颌弓的认识 • 缺乏对人种差异的认识
• 装置材料昂贵
中期发展(1930~1970年)
• X线头影测量技术引入正畸领域 • “拔牙”和“不拔牙”争论 • 方丝弓矫治技术的确立和发展
• Begg矫治技术的出现
Tweed

托槽去除钳
粘结剂去除钳
托槽镊
点 焊 机 spot solder
基 本 操 作
• • • • 带环戴入 托槽粘结 弓丝弯制 弓丝入槽
带环的戴入
• 分牙: 细铜丝分牙法 分牙簧分牙法 橡皮圈分牙法 • 带环的试戴: 成品带环 自制带环: 直接法、间接法 • 粘结: 粘合、稳定、位置正确
锁 槽 的 粘 结
第 一 阶 段 排 齐 和 整 平 Leveling
• 矫正牙位
• 修正上下牙弓的形态 • 竖直第一磨牙 • 使咬合平面平坦化


• 后牙伸长
• 切牙压入




尖牙远中移动 Canine distal movement
链状橡皮圈牵引
Open coil spring
ligature cutter 结扎丝切断钳
Wire pliers
Wire pliers
Wire pliers
末端切断钳
方丝钳
Haws 钳
band pusher 推压器
金冠剪
脉镊
末端回弯钳
结扎钳
分牙钳
带环成型钳
移圈钳
推压 器
托槽定位器
方丝成形器
图片摘自《歯科矯正学のコンセンサス》
First Order Bends
第一序列弯曲(水平向)
• 内收弯(INSET) • 外展弯(OFFSET) • 内倾弯(TOE-IN)
• 外倾弯(TOE-OUT)
First Order Bends Determine Arch Form
First Order Bends Mandibular
治疗目标达到结束固定正畸治疗,进入保持阶段。
1
间隙关闭
2
覆合覆盖正常
3
后牙尖窝相对
4
中线对齐
患者来院复诊时的注意事项:
• •


询问患者有无感觉不适。 检查口内的清洁状况,口腔卫生不 好时,要作刷牙指导,并纪录在病 历上。 检查有无龋齿,牙石,并纪录在病 历上。 托槽有无损坏,弓丝有无变形,折 断,结扎丝的外露等等,作相应的 调整。


(ACCESSORY)
舌 侧 扣 lingual button
结 扎 丝 ligature wire
图片摘自《固定矫治器》
橡 皮 圈

钩 hook
螺 旋 弹 簧
coil spring
图片摘自《固定矫治器》
扩 弓 螺 旋




(INSTRUMENT)
Light wire pliers 细丝钳
• 高度 • 轴倾度 • 近远中位置

度 height


度 tipping

• 酸蚀 • 冲洗 • 吹干 • 液剂 • 粘结(糊剂)

方丝弓矫治技术 特点和原理
方丝弓矫治技术的特点
• 能有效控制矫治牙各个方向的 移动 • 牙弓成为一个整体,能有效减 少支抗牙的移位,有利于牙弓 和颌骨关系的矫治
学校
• 1901年 组织第一次正畸 学会
• 1907年 创立第一本正畸 专业杂志
• 设计了多种固定矫治器
E-ARCH 矫治器(1899年)

钉管装置(1912年)

带状弓装置(1916年)
Edgewise 矫治器(1928年)

• 对生长发育缺乏认识

• X线头影测量未进入正畸领域 • 以Old Glory 头骨作为理想标准
• Andrew直丝弓矫治器
• Roth直丝弓矫治器
• Alexander直丝弓矫治器 • 自锁托槽直丝弓矫治器 • 滑动直丝弓矫治器 • ………
常 用 材 料
• • • • • •
带环 托槽 颊面管 弓丝 附件 常用器械


(BAND)
锁槽
(BRACKET )
按使用部位分
• 唇侧托槽 • 舌侧托槽 • 无托槽
唇 侧 托 槽
舌侧 矫治 器
隐 形 矫 治 器
按材质分
• • • • 不锈钢金属托槽 贵金属托槽 陶瓷托槽 冰晶托槽
不 锈 钢 金 属 托 槽
贵 金 属 托 槽
陶 瓷 托 槽
冰 晶 托 槽
冰 晶 托 槽
按结扎方式分
• 常规托槽 (国产,进口) • 自锁托槽: Damon (ormaco公司) Smartclip (3M公司) Quick (德国非凡)
方丝弓矫治技术的原理
• 使被弯曲矫治弓 丝的形变复位
• 应用保持性弓丝 作为固定和引导
• 方丝弓矫治技术 在弓丝上制作水平向,垂直向和转矩控 制牙的三向移动 • 直丝弓矫治技术 在托槽的底板,槽沟的设计上加上水平 向,垂直向和转矩控制,因此弓丝弯制 相对较少。
弓 丝 弯 制 训 练
三个序列弯曲
方丝弓矫治技术
Edgewise Technique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赖文莉
讲稿提纲
• • • • • • • 历史和现状 常用材料 基本操作 方丝弓矫治技术的特点和原理 弓丝弯制:第一、二、三序列弯曲 基本矫治步骤 小结
历 史 和 现 状
E. H. ANGLE时代(1877~1930)
• 1877年 提出咬合线概念 • 1900年 创建第一所正畸
5mm = 7°
The wire is 5mm ABOVE the center of the plier.
Canine/First Premolar Segment Goal: 12° Lingual Crown Torque
9mm = 12°
Measure the Twist with a Boley Guage.

• 强调正畸治疗的三个目标:平衡稳定美观 • Tweed三角诊断分析法
• 提出下切牙直立于基骨的审美概念
• 提倡拔牙治疗
• 整体支抗预备、程序化治疗
• 弓丝的序列弯曲、精细的矫治调整
图片摘自《歯科矯正学のコンセンサス》
现代正畸技术(1970年~现在)
• 头影测量的深入研究 • 生长发育研究 • 咬合生理的研究 • 生物学和生物力学研究 • 组织学研究 • 材料学研究
患者来院复诊时的注意事项:
• 检查headgear,elastic使用时间, 合作不好时应该强调使用的必要性, 并记录在病历上。
• 将原模型与口内现在的情况作对比分
析,判断治疗过程是否与预计的一致, 判断治疗进行的状况。
患者来院复诊时的注意事项:
• 口腔内的情况综合判断,考虑下一
步的治疗程序:现在处于治疗的哪
Second Premolar/Molar Segment Goal: 20° Lingual Crown Torque
14mm
Measure the Twist with a Boley Guage.
根唇(颊)向转矩 (LABIAL ROOT TORQUE) 根舌向转矩 (LINGUAL ROOT TORQUE)
Open coil activation
J钩
辅弓




关闭拔牙间隙及矫正磨牙关系 Space close and molar relationship correct
改正中线 前牙舌侧移动关闭剩余间隙 调整磨牙关系




牙轴及牙弓的理想化和美学化 Ideal arch
• 拔牙间隙两侧牙根平行化 • 切牙转矩 • 改正垂直关系 • 继续改正中线 • 牙弓的最后调整
• • • • • • •
Tweed-Merrifield技术 Northwest技术 (Northwest) 节段弓技术 (Bull, Burstone) 生物渐进矫治技术 (Ricketts) 水平支抗技术 (Root) 布萨技术 (Broussard) MEAW技术 (Kim)
直丝弓矫治技术
II类牵引
三角形牵引 四边形牵引
III类牵引
常用辅助治疗装置
唇 侧 辅 助 装 置----口外弓
J钩
唇挡
舌侧辅助装置
• 舌弓
腭杠 Nance 托
固定扩弓装置
方 丝 弓 矫 治 技 术 的 基 本 矫 治 步 骤ຫໍສະໝຸດ 基本步骤
• 第一阶段:排齐和整平牙列
• 第二阶段:尖牙远中移动 • 第三阶段:内收前牙,关闭拔牙间隙及矫治合 关系 • 第四阶段:理想弓阶段(牙位及合接触关系的 进一步调整) • 最后为保持阶段。
First Order Bends Maxillary
Second Order Bends
第二序列弯曲(垂直向)
• 前倾弯(TIP FORWARD BEND) • 后倾弯(TIP BACK BEND) • 前牙轴倾弯(AXIAL POSITIONAL BEND)
• 屋顶状弯曲(GABLE BEND)
Mandibular Archwire with Normal Third Order
The Omega ALWAYS turns OUT to the Buccal
Normal Maxillary Third Order
• Anteriors -- 0° (Varies with a closing loop) • Canines, 1st Premolars -- 7° lingual crown • 2nd Premolars, Molars -- 12° lingual crow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