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中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与研究

高中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与研究一、调查方法和对象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象为各所高中的学生。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偏好的体育项目、体育设施的利用情况等。
二、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1. 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高中生每周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集中在2-3小时左右,占比约50%。
其次是1小时以内的,占比约30%。
而有长达5小时以上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的学生占比较少,仅约10%。
2. 偏好的体育项目从偏好的体育项目来看,篮球、足球、羽毛球和跑步是高中生们最喜爱的课外体育活动项目。
而排球、乒乓球、游泳等项目的受欢迎程度相对较低。
3. 体育设施的利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高中学校的体育设施利用率普遍较低。
学生们在学校体育馆、操场等设施的利用时间往往不足,这也间接影响了他们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三、问题分析1. 学习压力大作为高中生,学习压力是他们面临的一大问题。
由于要应付课业的繁重,很多学生会将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削减,这无疑对他们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2. 电子产品过多现代社会,电子产品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高中生们在课余时间往往更愿意选择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来消磨时间,而对体育活动的兴趣逐渐降低。
学校的体育设施利用率不高也是一个问题。
一方面是学校的课余时间有限,另一方面也与学生自身的体育活动意识和行为有关。
四、建议和措施1. 加强学校体育课程学校应该合理安排课程,适当增加体育课程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体育活动。
增加一些新颖、有趣的体育项目,吸引更多学生参与。
2.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学校及家长要共同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意识,鼓励他们多参与体育锻炼,少沉迷电子产品。
学校应该进一步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率,组织更多的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可以鼓励学生组织一些社团活动,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
五、结语本文通过对高中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和研究,发现了当前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中学生体育锻炼情况调查报告

中学生体育锻炼情况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经过对中学生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旨在了解中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锻炼时间和方式,以便为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有效的指导。
二、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中学初中部的学生,共有320名学生参加。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设计了一份包含5个部分的问卷,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体育锻炼习惯、锻炼时间和方式、体育课满意度以及对体育锻炼的看法。
在给学生发放问卷时,提前说明了调查的目的,保证学生能够如实填写。
四、调查结果1.个人基本信息通过对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进行统计,发现被调查学生中,男生占55%,女生占45%。
家庭居住地以城市为主,占78%;农村占22%。
根据学生的年级划分,初中一年级学生占26%,二年级学生占32%,三年级学生占42%。
2.体育锻炼习惯通过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有锻炼习惯,仅有少部分学生不参加体育锻炼。
其中,每天坚持锻炼的学生占25%,每周锻炼3-4次的学生占35%,每周锻炼1-2次的学生占30%,很少锻炼或者不锻炼的学生占10%。
3.锻炼时间和方式通过对学生锻炼时间和方式的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在放学后进行锻炼,占78%。
其中,参加体育课程锻炼的学生占42%,参加校外体育俱乐部的学生占30%,自己独立锻炼的学生占28%。
4.体育课满意度通过对学生对体育课满意度的调查,发现有67%的学生对体育课满意,认为体育课程安排合理,锻炼内容充实。
但也有30%的学生表示对体育课程不太满意,主要原因是课程内容过于单调,缺少趣味性。
5.对体育锻炼的看法通过对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看法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非常重要,占80%。
他们认为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也有20%的学生对体育锻炼不重视,主要原因是认为学习成绩才是最重要的,锻炼会浪费时间。
五、意见和建议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意见和建议:1.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每天坚持锻炼是最理想的,可适当安排课间或课后锻炼时间;2.在体育课程设计中增加趣味性的内容,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满意度;3.加强对学生的体育教育宣传,增强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4.鼓励学生参加校外体育俱乐部,帮助他们多方面地发展身体素质。
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与分析近年来,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备受关注。
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还有助于培养他们合作精神、锻炼意志力和培养品德等方面的素质。
然而,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不足、缺乏对体育锻炼的重视以及过度依赖电子设备等。
首先,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学业压力大以及各种学习任务的紧迫性,很多中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体育锻炼。
他们花费大部分时间在课堂上,晚上还需要完成许多作业,导致他们缺乏时间去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此外,一些中学生还被家长安排了各种培训班、兴趣班等课程,使得他们更加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其次,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视不够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主要以学习成绩为主要指标,而对体育素质的评价往往只是形式化的,缺乏实质性的重视。
这导致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不足,缺乏积极参与的意愿。
很多中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只是一种消遣,对他们的学业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这种观念也影响了学校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一些学校在课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间较少,甚至存在缺课现象。
最后,中学生过度依赖电子设备也是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一个挑战。
现在的中学生普遍热衷于玩手机、电脑游戏等电子娱乐设备,缺乏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他们往往选择宅在家里,过多时间花费在电子设备上,缺乏户外活动的机会。
这种过度依赖电子设备的行为不仅影响了中学生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导致他们缺乏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的机会。
针对上述问题和挑战,应该采取措施来促进中学生的体育锻炼。
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体育锻炼的宣传和教育,使学生了解到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同时,学校应该增加体育课的时间,提供更多的体育活动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此外,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体育赛事和俱乐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家长也应该积极参与中学生的体育活动,鼓励他们外出运动,减少对电子设备的过度依赖。
中学生体育意识及锻炼现状调查

中学生体育意识及锻炼现状调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加体育锻炼。
然而,在中学生的体育意识及锻炼现状方面,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了解和探讨。
因此,本文将从中学生的体育意识和锻炼现状两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
一、中学生的体育意识1、体育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调查结果显示,有87%的中学生认为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帮助,82%的中学生认为体育可以增强自信心和体质。
此外,还有60%的中学生认为体育有助于缓解压力和改善情绪,增强社交能力。
可以看出,中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比较全面,深知其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重要性。
2、体育意识的培养途径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70%的中学生认为家庭是他们体育意识的主要培养途径。
而学校和社会各种体育组织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他们的体育意识的发展。
然而,也有少数中学生认为自身因素是影响体育意识培养的主要原因,比如缺乏自我约束和坚持的意志力。
二、中学生的锻炼现状1、参加锻炼的时间和频率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每周参加锻炼的时间主要在1-2小时之间,每周参加锻炼的频率以3-4次为主。
其中,女生参加锻炼的时间和频率比男生略低。
2、锻炼方式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的锻炼方式主要包括有氧运动、体育课和校园体育活动、力量训练、瑜伽和健身房等多种形式。
其中,有氧运动是最受欢迎的锻炼方式。
然而,也有部分中学生存在锻炼方式单一、过于依赖学校体育课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自主锻炼。
3、锻炼意愿和主要障碍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对参加体育运动和锻炼的兴趣比较高,有90%以上的中学生愿意通过锻炼来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然而,还有部分中学生存在缺乏自主锻炼和时间不够等问题。
另外,锻炼环境和设施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学生的锻炼意愿。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学生的体育意识和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中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比较全面,锻炼的意愿和热情也比较高,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
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及分析近年来,随着中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得到广泛关注,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也受到了广泛研究。
本文将对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
首先,对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调查结果显示,整体参与率较低。
调查数据显示,大约有60%的中学生在校内参加体育锻炼,只有30%的学生参加校外体育锻炼,剩余的10%不参加任何体育锻炼。
这种情况存在几个原因:一是学业压力过大,让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体育锻炼;二是家长对学业重要性的过高要求,忽视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三是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缺少吸引学生兴趣的内容。
其次,对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是保持身体健康和增强体质。
调查数据显示,54%的学生选择参加体育锻炼是为了保持身体健康,46%的学生选择参加体育锻炼是为了增强体质。
这表明学生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较高,意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然而,尽管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存在,但实际参与程度仍不够。
这可能与学生们对体育锻炼的乏味感有关。
调查结果显示,56%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乏味,缺乏趣味性,这成为学生们不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还有27%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过于辛苦,难以坚持下去;17%的学生认为没有足够的锻炼设施和场地可供使用。
为了改善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学校应加大对体育课程的投入,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通过丰富多样的体育课内容,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此外,学校可以增加体育俱乐部和课外体育活动,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
其次,家长和社会应提高对体育锻炼的重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家长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和习惯。
同时,社会和媒体可以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传播积极的体育文化。
最后,学生个体应提高对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他们应自己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积极参加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
中学生体育锻炼情况调查报告

中学生体育锻炼情况调查报告2023-10-26contents •调查背景和目的•调查对象和方法•中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分析•中学生体育锻炼效果评估•中学生体育锻炼建议和对策•结论和建议目录01调查背景和目的•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体育锻炼情况对于个人发展和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社会中,中学生的课业压力增大,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机会逐渐减少,这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中学生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旨在深入了解当前中学生的体育锻炼参与情况、时间和方式等问题,为进一步推动中学生体育锻炼提供参考。
背景介绍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中学生体育锻炼的参与情况、时间和方式,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02调查对象和方法1调查对象23本次调查选取了北京市第五中学的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50名,女生50名。
调查对象的年龄范围为13至18岁,平均年龄为15.3岁。
调查对象的年级分布为初中三年级至高中三年级。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问卷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和体育锻炼情况两个部分。
问卷采用匿名方式进行,确保学生的隐私和数据真实性。
通过网上问卷平台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调查方法03中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分析许多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
参与度不高男生在体育锻炼方面的参与度普遍高于女生,可能与兴趣、学校设施和课程设置等因素有关。
男生参与度高于女生体育锻炼参与情况时间安排不合理大部分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安排不合理,缺乏规律性。
锻炼时间偏短大部分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偏短,难以达到锻炼效果。
体育锻炼时间安排项目选择单一大部分中学生的体育锻炼项目选择单一,缺乏多样性。
缺乏力量训练相对于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对于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更为重要,但现实中中学生往往忽视力量训练。
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研究

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研究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引言•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影响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提高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参与度的对策•结论与展望01引言背景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身体素质、培养体育兴趣和塑造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我国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存在一些问题,如锻炼时间不足、锻炼形式单一等,需要加强相关研究。
意义通过对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可以为教育部门和学校提供参考依据,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推动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开展,提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研究背景与意义通过对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改进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改进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提供参考。
研究问题研究目的与问题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观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
研究结构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结果与分析、对策建议和结论。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设计调查问卷,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和实地观察,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与结构VS02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时间安排大多数中学生每周会安排1-3次课外体育锻炼,每次锻炼时间在30分钟到1小时之间。
频率分布不同年级、性别和学校的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频率存在差异,其中男生参与频率普遍较高。
锻炼时间与频率锻炼形式中学生参与的课外体育锻炼形式多样,包括跑步、篮球、足球、游泳、健身等。
锻炼内容男生更倾向于选择具有对抗性和竞技性的运动,如篮球和足球,而女生则更喜欢选择有氧运动和健身类项目。
中学生体育锻炼情况调查报告

中学生体育锻炼情况调查报告需要更多的引导和鼓励,以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惯。
二.认识与目的1)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体育锻炼是锻炼身体健康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魄,预防疾病,增强免疫力,提高研究效率,缓解研究压力,增强自信心等多种好处。
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比较正确,但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只是为了应付体育中考,这种认识需要改正。
2)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是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其次是增强体魄,增强免疫力,缓解研究压力等。
这些都是很好的目的,但是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体育锻炼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健康成长。
三.中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通过调查,中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主要是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
这些项目不仅锻炼身体,还能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竞技意识,提高身体素质。
但是也需要注意,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多样化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满足学生的需求。
四.体育中考导向体育中考分数的提高,对于中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意识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体育中考只是一个方面,不能成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唯一动力。
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体育锻炼的意义,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惯,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中项目的选择范围很广,包括田径、篮球、足球、跳绳等传统和时尚的项目。
其中,羽毛球因其不受场地限制、具有比赛性、攻击性和趣味性等特点,成为大家的最爱。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调查中特别关注了中考项目,这反映了中考政策的影响。
对于中学生来说,参与体育锻炼需要花费一定的费用。
然而,由于中学生自身经济能力有限,62.5%的中学生每年的花费都在500元以下。
这也提醒家长们,应该鼓励孩子们不要攀比运动装备,以最少的花费锻炼好身体。
在体育考试方面,中学生对于中考提高体育分数的关注程度很高。
调查结果显示,91.6%的学生知道中考分数提高了3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与分析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徐州市铜山区部分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根据结果分析徐州市铜山区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对如何开展好中学生体育锻炼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中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1、前言体育锻炼是增强健康的有效有段,对人们的心理健康起着良好的调节和促进作用。
当代社会,健康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所关注的焦点,而体育锻炼作为可以改善人们健康的一种积极而有效的手段也成为社会各层次的研究的热点。
特别是学校体育教育已经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指出:“要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形成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热潮”,“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每一学生每周至少参加3次课外体育锻炼”1,这充分显示了国家对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视程度。
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此时的体育锻炼,可以使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得到提到,认识并掌握一定的体育锻炼的技能,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因此,笔者通过对徐州市铜山区的一些中学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和措施。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J].大连:中国学校体育,2007(6):1-2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本为以课外体育锻炼为研究对象,并从徐州市铜山区随机抽取了10所初中学校的10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
研究方法通过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着作及文献资料,为本文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问卷调查法自编调查问卷,采取当面发放、当面收回的方式对10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学生问卷共1000份,回收问卷980份,有效回收率为98%,问卷有效率为100%。
数据统计法运用Excel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所有原始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分析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分析表1中学生对体育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非常了解人数占百分比了解人数占百分比不太了解人数占百分比不了解人数占百分比学生186 % 564 % 170 % 60 %知识是形成态度与信念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引起行为变化的必要条件2,,体育锻炼知识是指与体育锻炼内容相关的知识,而体育恰恰能够促进健康知识的拥有3。
就中学生而言,了解体育锻炼知识越多的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认知就会越深刻,就可能更多时间地去参加体育锻炼,体会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从而能长期坚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在对学生“对体育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的调查中,数据显示,有%的学生对体育健康知识非常的了解,%的学生不太了解,仅仅有%的学生不了解体育健康知识,而对体育健康知识了解的学生占大部分比例,%。
可见,绝大部分的学生还是比较关注体育健康知识的,这说明在中学教育阶段,学校与体育健康知识的覆盖面比较广泛,学生和老师也比较重视身体的健康情况。
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内容与形式分析表2 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内容选择情况球类田径类健身操类游泳其他参加人数310 483 112 42 33所占比例% % % %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青少年时期,这个时期是人身体发育接近成人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性格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4,处于这个阶段的中学生热情活泼,求知欲强,带有很强的好奇心。
而不同体育锻炼内容与形式,能使他们在运动过程中可以体验到不同运动的乐趣,能不断地主动克服困难超越自我,学会与同伴团结合作,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体育锻炼的内容的选择主要是受到个人兴趣的影响,通过调查得知,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喜欢球类运动,但表2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选择田径类的运动项目人数最多为2宋晓东.论影响体育锻炼行为的因素[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3冯维胜,丁数哲.体育价值观对体育锻炼影响的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17(4):18-214韦拥军.中学生体育锻炼对学生文化学习的影响研究[J].体育教学科研,2008.483人,占%,其次为选择球类运动项目的人数为310,占%。
笔者认为,学生之所以选择田径类运动原因之一就是其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是特别多,尤其像健身跑这样的运动,运动起来比较方便,强度也可以自行控制,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身体情况进行运动。
而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就是为了中考体育加试的成绩,这与中考的内容及学校的要求有很大的关联。
表3 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形式选择情况独自与父母与同学与朋友其他参加人数123 56 455 320 26所占比例% % % % % 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是很多中学生所热切希望的,它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很重要的作用5。
在对体育锻炼的形式选择的调查中发现,有%的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形式选择与同学一起,有%的学生选择与朋友一起,有%的学生选择独自锻炼,仅有%的学生会选择和父母一起。
从调查结果来看,中学生的选择比较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这说明中学生已经开始逐渐的摆脱对父母亲的依赖,开始寻求自己的伙伴,不仅主动与同学、朋友一起学习、生活,而且还主动一起参与体育锻炼,有利于中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
表4 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选择场所的调查统计学校社区或公园家里野外公路街道健身俱乐部其他人数636 160 35 11 83 40 15所占比例% % % % % % % 锻炼场所是学生参加锻炼的前提保障条件6。
如上表,调查结果显示,徐州市铜山区的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选择的场所主要以学校为主,占%,这比较符合中学生的日常生活特点,由于学校是他们日程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选择选校进行体育锻炼既方便又实用。
其次有%的中学生会选择在社会或者公园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选择在5李政,陶建辉.湘西地区中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6(2):p87-906马宁.重新审视课外体育锻炼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J].体育学刊,2006,13(1):p138-140公路街道,%和%的学生选择在家里或在野外进行体育锻炼。
另外,特别值得在意的是有%的中学生会选择去健身俱乐部进行体育锻炼,这说明有一部分中学生的体育消费观念已经打破了传统的消费观念,“花钱买健康”的消费意识已经有了萌发,学校的有关部门与老师应当加以正确的引导。
表5 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的选择情况早上锻炼放学后的傍晚周末或节假日不固定时间参加人数98 427 168 287所占比例% % % %表6 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单次所持续的时间统计30-60min 61-90min 91-120min 121min以上30min以下参加人数219 507 180 62 12所占比例% % % % %锻炼时间选择的科学合理程度影响锻炼效果和促进健康的效果。
很多国内外学者对一天中最佳锻炼时间的研究为:每天8-12时,14-17时是肌肉、力量和耐力处于相对最佳状态的时间,而3-5时,12-14时的人的身体处于相对最低状态,易出现疲劳,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较大7。
表5的调查结果显示,徐州市铜山区中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选择上比较分散,%的中学生都会选择放学后的傍晚进行体育锻炼,有%的学生选择周末或者节假日进行体育锻炼,仅有%的学生会选择早上锻炼,而不固定时间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学生百分比占%,仅次于傍晚参加锻炼的学生比例。
笔者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首要原因是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早上一般有晨读,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只能傍晚,完成一天的学业之后进行锻炼身体,对于强身健体和机体的消化吸收都会产生良好的影响;而节假日中学生多数会选择进行补充睡眠或者参加补习班而放弃体育锻炼,参加体育锻炼没有固定的时间,随意性比较大,导致有部分学生不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规律。
7周丽君,赵钟晖.浙江省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状况的调查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6,28(5):59-62而一些专家表示,体育锻炼持续的时间是活的锻炼效果的基本前提8。
从表6中可以看出,徐州市铜山区中学生自主参加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在30-90min的占大部分比例,为%,而在30min以下的人数比例在%,61-90min的人数比例为%,而超过90min以上的比例只有%。
一些研究表明,一般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时间每周应该在10h或10h 以上,至少也得保证每天总活动时间达到1h,这样的运动量才能很好地服务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9。
但从以上数据分析得出,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学生持续时间超过一小时的人数比例仅为%,可见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长并不是很乐观。
对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分析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影响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有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
其中个人因素是主要因素,而个人的体育价值观在个人因素中对体育锻炼的影响较为突出。
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与探讨。
对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分析影响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也称个人因素,体现在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以及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表7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分析提高身体素质缓解压力的娱乐活动减肥掌握知识和技能交朋友其他人数606 135 68 105 46 20所占比例% % % % % %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10,而体育锻炼动机则是促进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内部动因,它是个人的内在过程,最终会8王秀香,李爽,何金等.大连市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4):52-559王螽庆,徐军艳.中学生体育状态现状调查与分析及体育教学改革可行性探讨[J].体育科学,2002(2)10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6):270-271以参加体育锻炼的意向、愿望等形式表现出来,从来推动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
表7是对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动机的调查,结果显示,趋势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最主要的动机就是提高身体素质,占总人数的%,但对这些学生进行进一步调查,得知有94%的学生之所以选择提高身体素质为锻炼的动机是因为他们以提高体育成绩和体育加分为主要目的,仅有6%的学生为单纯为了锻炼身体。
另外,有%的学生是为了缓解压力而参与体育锻炼,这说明中学生的任务繁重,精神压力较大,需要体育运动来缓解情绪压力;还有%的学生单纯为了减肥而参与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