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生体育锻炼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最适合中学生的体育运动的调查及报告(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最适合中学生的体育运动的调查及报告(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最适合中学生的体育运动的调查及报告一. 选题目的:如今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也是越来越多。

我认为如今的中学生在学校学习之余应该多做体育运动,而不是一味刻苦钻研学习,这对将来步入社会有着极大的益处。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是每一个中学生都应该做到的。

因为体育锻炼可以增加运动时的吸氧量,增强呼吸肌力量,提高肺泡的换气效率,增大肺活量,提高呼吸机能,并且现代社会中频繁的人际交往和激烈的竞争,给学生造成了巨大心理和精神压力。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可以调节人的神经过程和个人心理品质,转移人的注意力,改善人的精神和社会生活状态。

当然我们需要一个合理的方法来锻炼自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我们要进行调查研究,找出一个最适合中学生的体育运动,来为新一代的中学生们提供一个可靠的建议。

二.活动计划我们这次活动的计划主要是对龙岩的各大高中进行调查,对一些中学生进行采访,了解中学生平时的运动状况,另外上网调查收集资料从中分析出中学生运动实情,最后总结出一个较完善的报告。

三.实施过程5月3号:学生申报调查课题5月5号:教研组老师讨论审核确立课题及负责5月6号:确立落实调查小组人员5月10号:调查小组成立,并布置大体实施方案5月11号:调查本学校学生运动情况5月12号:调查一中龙高学生运动情况5月15号:采访各大中学学生5月16号:上网收集资料5月20号:对资料进行收集归纳5月25号:组织人员撰写调查报告5月27号:教师审核,完成撰写,全稿形成四.调查结果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中学生的体质锻炼也变的越来越重要。

我们首先进行调查的是跑步。

跑步,那可是很多人都会选择的,也都进行过的锻炼的方式。

“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跑法,肯定是让你感受不到任何跑步的好处,而你也终究是会抛弃了跑步。

你想想,其实吃亏的还是你自己,其实跑步的时候你也挥汗如雨,但是因为没有坚持,硬是一点好处都没沾到。

其实无论哪种运动方法都有其好处和坏处,只有合理、科学、适量的运动方能保存身体健康。

(完整版)中学生暑假体育锻炼情况社会调查报告

(完整版)中学生暑假体育锻炼情况社会调查报告

(完整版)中学生暑假体育锻炼情况社会调查报告中学生暑假体育锻炼情况社会调查报告一丶调查人:林雨霄二丶调查目的:了解目前中学生体育的生活,从而了解中学生在暑假中的体育锻炼状况,从中找出中学生体育锻炼存在的问题.三丶调查经过: 1.调查时间:2016.7。

25至2016.8.6 ;2.调查地点:文化广场周边;3.调查对象:舟山市初中学生(40人) 4.调查过程:选定调查主题,确定调查方法,设计调查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数据与总结 4.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见附录)四:问卷收发情况:发出25张,实际收回25张.五、调查结果分析:各题调查结果分布:1。

您每次体育锻炼多长时间呢?【1】〉2小时(4人)【2】1小时左右(7人)【3】45分钟左右(12人)【4】30分钟左右(2人)如结果所示,45分钟占最高比例——高达45%,这个结果说明了大部分的中学生锻炼还是有一定的数量支撑,可以达到强化身心的效果。

2.您多久体育锻炼一次呢?【1】每天,除雨天外(3人)【2】每2天一次(5人) 【3】每3天一次(8人) 【4】每周一次(8人)【5】>每周一次(1人)如结果所示,三天与一周一次占最高比例—-都达到了32%,这个结果说明了大部分的中学生在暑假还是有锻炼的想法,身体素质还是不错的。

大于每周一次占的较少——4%,这是一个不错的结果.3。

您觉得锻炼有好处吗?【1】有(25人)【2】没有(0人)从中可以看出基本上所以中学生都认识到了体育锻炼的好处。

六、调查结果大部分中学生在暑假依然可以保持锻炼习惯,但频率可能有些不够,这说明目前周边中学生还未养成每天锻炼的好习惯,这反映了学生体育锻炼方面有些不足。

校园体育锻炼实况问卷调查与研究报告(五篇参考范文)

校园体育锻炼实况问卷调查与研究报告(五篇参考范文)

校园体育锻炼实况问卷调查与研究报告(五篇参考范文)引言本文旨在调查和研究校园体育锻炼的实况。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分析学生对校园体育锻炼的参与情况、原因和影响因素,以及改善校园体育锻炼的建议。

本报告将提供五篇参考范文,涵盖不同方面的研究成果。

范文一:校园体育锻炼参与情况调查这篇参考范文通过问卷调查了学生对校园体育锻炼的参与情况。

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每周参加一到三次体育锻炼活动,最常见的锻炼方式是跑步和健身房训练。

此外,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是保持健康和放松身心。

建议学校提供更多多样化的体育锻炼项目,以吸引更多学生参与。

范文二:校园体育锻炼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这篇参考范文研究了校园体育锻炼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成绩分析,结果显示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在学业上表现更好。

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专注力,有助于提升研究成绩。

建议学校鼓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并将其纳入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范文三:校园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研究这篇参考范文研究了校园体育锻炼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通过问卷调查和健康评估,结果显示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身体健康状况更好,心理压力和焦虑水平更低。

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学生的免疫力和心理抗压能力,有助于维持身心健康。

建议学校加强对体育锻炼的宣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范文四:校园体育锻炼与社交关系研究这篇参考范文研究了校园体育锻炼对学生社交关系的影响。

通过问卷调查和社交网络分析,结果显示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更容易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并且拥有更多的朋友。

体育锻炼可以提供交流和合作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建立社交网络和增进友谊。

建议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团队运动,促进社交交流。

范文五:校园体育锻炼改善建议这篇参考范文提出了改善校园体育锻炼的建议。

建议学校增加体育设施的数量和质量,提供更多多样化的体育锻炼项目,并加强对体育锻炼的宣传和推广。

此外,建议学校鼓励教师参与学生体育锻炼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高中生体育锻炼的调查报告总结

高中生体育锻炼的调查报告总结

高中生体育锻炼的调查报告总结
一、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为调查高中生体育锻炼的情况。

本次调查以问卷等方式对全校1000名在校学生开展调查,调查问卷涉及高中生
体育锻炼的方式、意
愿及锻炼习惯等相关内容。

二、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对体育锻炼有不同的看法:
1.高中生以偶尔为主,对于体育锻炼的意愿不高。

81.2%的受访
者称偶尔参加体育活动,仅有17.9%的受访者称经常参加体育活动。

2.参加的体育锻炼以跑步和篮球为主,其他运动的参与比例较低。

跑步、篮球、足球、排球分别占47.1%、37.7%、14.2%和1
3.8%,其
他体育锻炼均小于10%。

3.以学校组织活动和个人自主活动为主。

80.8%的受访者称以学
校组织活动为主,仅有18.5%的受访者称以个人自主活动为主。

三、调查总结
本次调查显示,高中生体育锻炼意愿不高,参加的体育锻炼以跑步和篮球为主,大多数人参加活动以学校组织为主。

因此,学校应经常组织各类体育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并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

- 1 -。

校园体育锻炼参与情况调查与报告(5篇实例)

校园体育锻炼参与情况调查与报告(5篇实例)

校园体育锻炼参与情况调查与报告(5篇实例)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校园体育锻炼的参与情况,以及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和需求,为学校提供参考,进一步改善体育教育和锻炼环境。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全校学生进行了调查。

问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学生的体育锻炼频率和时间分配情况;2. 学生参与的体育锻炼项目和方式;3. 学生对校园体育设施和场地的满意度;4. 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和态度;5. 学生对学校体育锻炼活动的需求和建议。

调查结果1. 体育锻炼频率和时间分配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每周进行体育锻炼的频率为1-3次(占比70%),少部分学生每周锻炼4次及以上(占比30%)。

而在每次锻炼的时间分配上,多数学生选择了30分钟至1小时(占比60%),少部分学生选择了1小时以上(占比40%)。

2. 参与的体育锻炼项目和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参与的体育锻炼项目以跑步(占比40%)、篮球(占比30%)和足球(占比20%)为主。

而在体育锻炼的方式上,学生更倾向于在校园内进行锻炼(占比80%),少数学生选择在室外场地进行锻炼(占比20%)。

3. 校园体育设施和场地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校园体育设施和场地的满意度整体较高。

其中,学生对室内体育馆和操场的满意度较高(占比70%),对篮球场和足球场的满意度稍低(占比30%)。

4. 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和态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和学习有积极影响(占比80%),少部分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没有太大影响(占比20%)。

同时,学生普遍认为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和提高学习效果(占比90%)。

5. 对学校体育锻炼活动的需求和建议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学校体育锻炼活动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增加多样化的锻炼项目(占比40%)、提供更好的体育设施和场地(占比30%)以及加强体育锻炼的宣传和推广(占比20%)。

此外,少部分学生提出了加强体育锻炼教育和培训的建议(占比10%)。

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问卷调查分析报告一、摘要本报告基于对XX地区中学生进行的体育锻炼习惯问卷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XX份。

通过调查分析,了解中学生体育锻炼现状,探讨影响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因素,为学校、家庭及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查背景与目的调查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课业负担逐渐加重。

在这种情况下,中学生的体育锻炼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为了提高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有必要了解他们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调查目的1. 了解中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2. 分析影响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因素;3. 为改善中学生体育锻炼环境、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建议。

三、调查方法与过程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法,问卷设计共包含XX个问题,内容涉及中学生基本情况、体育锻炼习惯、体育锻炼意识等方面。

在XX地区随机选取XX所中学,每所学校发放问卷XX份,共发放问卷XX份,有效回收XX份。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1. 中学生基本情况分析(1)性别分布:男性占XX%,女性占XX%;(2)年龄分布:13岁占XX%,14岁占XX%,15岁占XX%,16岁占XX%,17岁占XX%;(3)年级分布:初一占XX%,初二占XX%,初三占XX%,高一占XX%,高二占XX%,高三占XX%。

2. 体育锻炼习惯分析(1)锻炼频率:每周锻炼1-2次占XX%,每周锻炼3-5次占XX%,每周锻炼6次以上占XX%;(2)锻炼时间:每次锻炼30分钟以下占XX%,每次锻炼30-60分钟占XX%,每次锻炼60分钟以上占XX%;(3)锻炼项目:球类运动占XX%,田径运动占XX%,体操运动占XX%,其他占XX%。

3. 体育锻炼意识分析(1)锻炼目的:增强体质占XX%,减肥占XX%,提高成绩占XX%,其他占XX%;(2)锻炼态度:喜欢锻炼占XX%,一般占XX%,不喜欢占XX%;(3)锻炼障碍:时间不足占XX%,场地不足占XX%,缺乏指导占XX%,其他占XX%。

体育调查报告范文3篇_调查报告_

体育调查报告范文3篇_调查报告_

体育调查报告范文3篇同学们中的近视眼、小胖墩日渐增多,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缺乏体育锻炼。

同学们大多喜欢上体育课,可是同学们的课外体育锻炼情况又是怎样的呢?针对这一问题,我展开了调查。

一、调查的方法:1.调查、走访同学及家长,了解同学们的课外体育运动情况。

2.上网查找资料,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二、调查情况:五(8)班共36人。

每周运动次数两次及以上的7人,一次的8人。

运动方式上,男女生有差别。

男生以打篮球、羽毛球、乒乓球,骑自行车为主。

女生以散步,和父母打羽毛球为主。

全班大约60%的同学没有运动的习惯。

三、家长的看法:1.支持孩子进行体育锻炼的家长的看法:( 1)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孩子的体质,促进孩子的成长。

( 2)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孩子的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精神。

2.不支持孩子进行体育锻炼的家长的看法:(1)认为学习更加重要,体育锻炼会浪费学习时间。

(2)担心体育锻炼中的安全问题,担心孩子受伤。

四、体育锻炼的重要性:1.不同的体育运动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

例如:球类运动可以锻炼我们手脚的运动能力和反应能力,长跑可以锻炼耐力。

2.体育运动有利于培养我们良好的个性。

它使我们正确地面对失败和挫折,在竞争中形成健康、积极、进取向上的个性。

3.体育运动为同学们提供了更多的交往机会,增进了友谊,学会了团结协作。

五、建议:同学们在学习之余,多参加体育锻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一、前言纵观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历程,从时间纬度看历史并不久远,高等职业教育起自19世纪80年代初,可视为发展的初期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和社会对高职人才需求的巨大空间,高职教育不可逆转的持续蓬勃发展,无论是高职院校的数量还是在校学生的人数,皆与普通高校旗鼓相当,由此便诞生了又一个庞大的带有明显高职特色的大学生体育消费群体。

在此形势下,调查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探讨上海市高职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各种外显及内隐的体育消费特质,势必将对高职院校的学校体育改革,以及未来上海市体育消费市场发展趋势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研究

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研究

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研究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引言•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影响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提高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参与度的对策•结论与展望01引言背景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身体素质、培养体育兴趣和塑造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我国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存在一些问题,如锻炼时间不足、锻炼形式单一等,需要加强相关研究。

意义通过对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可以为教育部门和学校提供参考依据,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推动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开展,提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研究背景与意义通过对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改进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改进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提供参考。

研究问题研究目的与问题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观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

研究结构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结果与分析、对策建议和结论。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设计调查问卷,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和实地观察,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与结构VS02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时间安排大多数中学生每周会安排1-3次课外体育锻炼,每次锻炼时间在30分钟到1小时之间。

频率分布不同年级、性别和学校的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频率存在差异,其中男生参与频率普遍较高。

锻炼时间与频率锻炼形式中学生参与的课外体育锻炼形式多样,包括跑步、篮球、足球、游泳、健身等。

锻炼内容男生更倾向于选择具有对抗性和竞技性的运动,如篮球和足球,而女生则更喜欢选择有氧运动和健身类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告学校:宝安中学
班级:XX XX班
姓名:XX XX
前言
一、调查人:XX、XX
二、调查目的:深入城市中学生体育生活,从而了解中学生日常体育锻炼的情况,从中找出中学生体育锻炼存在的问题
三、调查经过:
1.调查时间:2013.9.25至2013.10.6
2.调查地点:深圳市宝安区部分中学校园附近
3.调查对象:深圳市宝安区部分初中学生(100人)
4.调查过程:选定调查主题,确定调查方法,设计调查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数据与总结
4.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见附录)
四:问卷收发情况:发出100张,实际收回100张。

五、调查结果分析:
第一题调查结果分布如饼状图:(题目:您对体育锻炼的看法)
接受调查的大部分学生认为体育锻炼是比较重要的,由此可看出我市大部分中学生的锻炼意识是比较强的。

但仍少有部分中学生的锻炼意识较淡薄,对体育锻炼有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这些中学生应该对体育锻炼有一种正面的认识,改变对体育锻炼的态度。

第二题调查结果分布如饼状图:
(题目:您进行体育锻炼的频率)
40%,这个结果说明了大部分的中学生还是有锻炼的想法,身体素质还是不错的。

每周一次占的较少——17%,这是一个不错的结果,岁每周一次的次数较少,但至少那少部分人还是有挤出一点时间来锻炼。

第三题调查结果分布如饼状图:
(题目:您每次锻炼的平均时间)
如扇形统计图所示,锻炼的时间在一小时以内的占大部分,而锻炼时间两小时以上的人只占1%,这个结果令我很失望,这反映了,中学生锻炼时间严重不足,甚至在中考时会出现跑四百米的会猝死也不足为奇了。

时间的长短决定着运动的效果,我认为应当加强中学生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不仅可以使身体少生病,还可以避免运动猝死的悲剧再次发生。

第四题结果分布如饼状图:
(题目:您经常进行的体育锻炼)
由此题可看出,大部分学生偏爱跑步运动,结合深圳市体育中考的项目而论,可知大部分学生参加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体育中考。

进行跑步、球类运动者较多,而深圳市普遍学校运动场地主要为田径场和篮球场等,说明了我市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普遍受到了场地的限制。

第五题统计结果分布如饼状图:
(题目:您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
由此题可看出,大部分中学生是自主参加体育锻炼,这也表现了我市中学生进行锻炼的积极性较强,其中也不乏热爱运动者。

但现在仍有不少同学没有自主锻炼的意识,这些同学应向其他同学学习,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老师、家长等对体育锻炼的重视。

第六题统计结果分布如饼状图:
(题目:限制您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
根据结果表明,因学业繁重而限制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较多,可以看出学生的压力很大,同时,课外时间较少,以至于无法锻炼。

但是,因为不喜欢锻炼而不参加的人也占了较大的比例,我认为应该加强他们对于体育锻炼的意识,引起他们对于体育的兴趣。

第七题统计结果分布如饼状图
(题目:学习繁忙时您如何安排课余体育锻炼)
由此题可看出,绝大部分中学生在学习繁忙时仍坚持进行体育锻炼,挤出时间进行锻炼的人数居多,体现了我市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其中减少锻炼者人数也较多,而少部分同学直接放弃锻炼,虽然由此可表明课业对我市中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影响,但这也体现了部分学生本身对体育锻炼的不重视。

第八题统计结果分布如饼状图:
(题目: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段一般在)
此题结果分布较均匀,其中在早晨、下午锻炼的人数占多数,说明我市中学生进行锻炼的时间主要是体育课。

结合人体最佳锻炼时间段为下午3点至晚上9点,而此题中人数最多的锻炼时间段为下午、早晨,说明我市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知识了解有待提升。

六、建议与对策:
(一) 提高思想认识,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积极向中学生宣传并争取在体育课程中插入有关健康的知识和正确的体育知识,塑造健康、积极的思想,以此培养中学生的健康意识,形成健康的心态,拥有健康的习惯。

通过这一点改善部分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增强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同时也使中学生形成了良好、健康的生活。

(二) 完善体育配置,适应学生的项目需求
体育资源对中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影响很大。

丰富校园内体育设施的种类,
使拥有不同体育爱好的学生都能在课余进行锻炼,适应学生的项目需求,也增
加了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同时,建议政府在市区内增加体育场馆,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锻炼机会,也使更多的市民积极投入体育锻炼中。

(三)娱乐体育共存,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如举办广播操比赛、跳绳比赛、乒乓球赛、拔河赛等校级体育赛事,使人人都有机会参与体育锻炼。

同时应对这类活动进行积极宣传,并表彰在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同学。

这些赛事的举办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对培养学生浓厚的运动兴趣、对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七、调查实践感悟:体育锻炼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中学生的体质,还可以使身心得到放松,促进同学之间交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