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理用药论文

合集下载

上呼吸道感染合理用药

上呼吸道感染合理用药

上呼吸道感染的合理用药【摘要】目的:通过对上呼吸道感染药物的分类分析,根据临床症状,患者的特殊情况合理选择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药物。

方法:根据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症状,患者的特殊情况将其治疗药物分类,分别阐述其治疗作用、不良反应、禁忌症。

结果: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发热、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头痛、全身不适、咽痛等,根据临床症状合理选择抗上呼吸道感染药。

结论:在使用上呼吸道感染药时,应注意老年人,孕妇、婴幼儿,脏器功能不全、特殊作业等特殊人群的合理用药,以免造成严重不良后果。

【关键词】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抗病毒;解热止痛;缓解鼻塞;止咳;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417-02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有200多种,其中病毒感染占70%~80%,成人多数为鼻病毒引起,次为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肠道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等。

上呼吸道感染时的主要症状:发热、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头痛、全身不适、咽痛等主要症状。

1、解热止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氨基比林、阿司匹林、布洛芬。

2、缓解鼻塞药:盐酸伪麻黄碱、盐酸麻黄碱。

3、止咳药:氢溴酸右美沙芬、咳平、盐酸二氧异丙嗪。

5、减轻卡他症状的:扑尔敏、盐酸苯海拉明。

6、抗病毒药:金刚烷胺、吗啉胍、板蓝根冲剂。

7、其他:人工牛黄、咖啡因、中药。

一、对乙酰氨基酚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引起肝脏损害,需要注意:1、肝肾功能不全者在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

2、药物易蓄积肝肾,3岁以下幼儿应避免使用。

3、因能通过胎盘,孕妇慎用或禁用。

二、双氯芬酸钠口服可出现胃肠道不适,、头痛,头晕,眩晕,皮肤红斑或皮疹。

罕见的反应有:胃肠道出血,消化性溃疡,嗜睡,肝功能异常,水肿和类似过敏反应。

动物试验对胎鼠有毒性,但不致畸。

孕妇和儿童均属禁忌。

2.有肝肾功能损害胃、十二指肠溃疡、老年人慎用。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用药分析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用药分析

3 讨 论
急 性 上 呼 吸 道 感 染 为 人 群 中 常 见 的 获 得 性 感 染 疾 病 ,大 多 由病毒 引起 ,如流感 病毒 、腺病 毒等 ,少数 也可 由于 细菌 性感 染或者 在病 毒感染 的基 础上继 发性 细菌感 染所 致 。该 病 尚缺乏特效 的治 疗药 物 ,在 临床上 通常采 用一 些对症 治疗 方
式 。所谓合 理使 用抗 生素 ,是指 临床 医生在 确定 的指征 下选 1 . 2 方 法 。 采 用 回顾 性 调 查 分 析 的 方 法 ,对 处 方 中 抗 菌 药 择合 适 的抗菌类 药物 ,在控 制好剂 量 的前提 下达 到杀死 致病 物的 品种 、抗菌 药物联 合使用 的情况 以及用药 频度 ( D e i f n e d 菌 ,控制感 染 的效果 ,同时还需要 尽量 避免 患者 机体产 生耐 D a i l y D o s e , D DD s )等详 实记 录 ,并 进行 汇 总 ,分析 抗 菌药 药性 。除了某些 天然 有抗药 性 的细菌 外 ,大 部分 细菌 耐药性 物 的使用 情 况 。所 谓 D D Ds ,是 指 同一 品种 的药 物 ,按 照不 的产生 与抗菌 药物 的使用量 密切 相关 。从我 们本 次调研 的结 8 . 9 2 %,远远 超 同剂 型 、规 格和 生产厂 家折算 就 和先算 出该 药 品 的总消耗量 果 发 现 ,我 院抗 菌 药物 的综 合 使 用率 高 达 8 0 % 以下 的 与 总金额 数 ,药 品 的总消耗 量 与 限定 E t 剂量 ( D e i f n e d D a i l y 过 了卫 生部 规定 的将 抗菌 药 物使 用 比例 控 制 在 5
0 引 言
急性 上 呼吸道感 染一 般是 南病毒 感染 引起 的 ,较 少数是 南细 菌感染 引起 的 ,一种 鼻腔 、咽喉 部 的急性炎 症 ,好 发 于 季节交 替之 际 。一 般该病 的治疗 以患 者服 用对症 治疗 的抗病 毒药 物 即可 痊愈 ,但 随着近年 来抗 生素药 物 的滥 用 ,使患 者 机体 产生 了大量 的耐药 性菌株 ,为临床治 疗造成 了很 大的 困 扰i I o为 了研究 我 院对急性 上呼 吸道感 染 的患者 使用抗 菌药 物 的情 况 ,我 们选 取 了 2 0 1 4年 1 0月 至 2 0 1 5年 4月 期 间来 我 院就诊 的 3 1 6例急性 上 呼吸道感 染患 者的 临床资料 进行 了 回顾 性分 析 ,旨在为 今后 临床上作 提供 有效参 考 。现将具 体 内容 报道如 下 。

医学论文-银翘散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医学论文-银翘散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医学论文:银翘散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摘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多由病毒引起。

发病广泛,不受季节、年龄、性别的限制,多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出现,患者伴随咳嗽、流涕、喷嚏等临床症状,一般药物治疗即可痊愈。

近年来,中药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已经在临床广泛推广,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10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具体报道如下:1.方法1.1方法对照组用感冒清、酚氨咖敏及吗啉胍治疗,药物剂量、服用时间均依照说明书服用。

对于出现高热的患者,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治疗,间隔4 h口服1次,退热后停止服用。

观察组用银翘散加减治疗,药方:败酱草、淡豆豉、鱼腥草、茯苓各15 g,连翘、金银花、荆芥穗、竹叶各10 g,牛蒡子、蝉衣、生甘草、桔梗各6 g,薄荷3 g。

头痛加白芷、葛根、防风10 g,高热加大青叶15 g,咽喉肿痛加僵蚕、陈皮各10 g,咳嗽加二陈汤。

水煎服,1剂/d,100 ml/次,分3次服用。

1.2 疗效判定痊愈:治疗5 d内,发热、喷嚏、头痛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著有效:体温恢复正常,头痛、喷嚏等临床症状轻微;好转:体温明显下降,上述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无效:体温无下降甚至升高,临床症状加重。

1.3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3例皮疹,2例呕吐,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发病快,感染性强,起病较急,患者的机体抵抗力较弱时,病毒或细菌侵入机体并迅速繁殖而引起感染。

多伴随头痛、食欲减退、声音嘶哑、颌下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症状,病症一般可痊愈,预后较好,个别患者可发展为肾炎、心肌炎等。

期刊之家—论文快速发表的绿色通道,欢迎扣扣在线咨询2863623720临床治疗多为退热、消炎、对症治疗等,对于病毒感染治疗尚无明确的方法[7]。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分析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分析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分析郭江淩;刘进开【摘要】选取本院2012年2~11月收治6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处方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600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处方中,涉及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共512张,主要为单一给药或静脉注射给药。

研究本院各种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DDDs),并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

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居于首位,大环内酯类药物和青霉素类药物次之,抗菌药物的使用,使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偏高。

本院的医师采用抗菌药物进行上呼吸道感染治疗过于频繁,医院应该加强培训本院医师的抗菌药的知识水平,从而医师在进行治疗时,懂得如何更加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防止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4(000)016【总页数】2页(P3707-3708)【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理性;抗菌药物应用【作者】郭江淩;刘进开【作者单位】吉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西吉安 343000;吉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西吉安 34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属于较为常见的获得性感染,在对其进行治疗时,只需对症治疗便可痊愈,无需使用任何抗菌药物,但在临床上,采用抗菌药物进行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却最为常见,由于不规范的使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耐性的发生率或者重复感染率相对增加[1]。

为了解本院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使用情况,选取本院2012年2~11月收治6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处方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2~11月收治6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处方作为研究对象,该600张处方均符合相关的诊断标准。

女260例,男340例;年龄 2~69(34.9± 12.1)岁。

其中,180例患者属于急性咽炎,150例患者属于急性扁桃体炎,135例患者属于慢性扁桃体炎,95例患者属于支气管炎,40例患者属于肺炎。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合理用药及护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合理用药及护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合理用药及护理发表时间:2016-05-26T15:27:18.97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5期作者:王维[导读]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在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因此儿科医师必须严格掌握药物使用范围及方法。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南京 210014摘要:目的: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合理用药情况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就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240例,对其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以使临床用药更加合理与安全。

结果:在收集的240份药物处方中,其中有213份处方涉及到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比例为88.8%,抗病毒药物以利巴韦林为主;178份药物处方涉及到抗菌药物的使用,比例为74.2%,抗菌药物以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最为常见。

结论:在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因此儿科医师必须严格掌握药物使用范围及方法,进而提升临床药物的合理应用。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理用药;护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呼吸内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本病70%-80%都由病毒引起,通常好发于儿童,其每年发作的次数在6-8次左右,且全年均可发病,但以春冬季最为多发,疾病一般呈自限性。

临床上在治疗时通常使用抗病毒药或抗菌药物,但在用药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1]。

本文对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就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就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240例,其中男143例,女97例,年龄2-13岁,平均年龄(7.4±3.1)岁,患儿的平均药物使用天数为5d。

对患儿的用药情况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药物使用的种类以及联合用药等情况,并分析其用药情况的合理性。

1.2临床诊断标准诊断依据:(1)症状:发热、咽喉疼痛、打喷嚏以及鼻塞等;(2)体征:咽喉部出现明显充血,在鼻腔内出现分泌物。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护理与分析论文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护理与分析论文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与分析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人民医院,河南焦作454191【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效果及意义。

方法: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抗病毒、抗生素等治疗,采取生活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对症及用药护理和健康教育。

结果:本组96例,经正规抗病毒、抗感染及中医药治疗,所有病例全部治愈,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

加强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及护理,对于降低整个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1025-0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少数是细菌。

其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差异。

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有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1]。

特别是在冬春季节,其发病率增多。

在气候突变时较易引起流行,如,sars,甲流感干等。

2011年2月-2012年1月,我院共诊治护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96人,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96例,男46例,女50例;年龄5-76岁,平均36.6岁;普通感冒34例,急性病毒性咽喉炎12例,急性疱疹性咽峡炎8例,急性咽结膜热16例,急性咽-扁桃体炎26例;临床表现:普通感冒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

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伴有发热流清水样鼻涕,3天后鼻涕变稠,可伴有咽痛、咽鼓管发炎使听力减退。

急性咽喉炎临床特征为发热、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咽部疼痛;急性咽结膜炎表现为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结膜充血;咽-扁桃体炎起病较急,咽痛明显,畏寒发热,体温可高达39°c以上。

检查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下颌淋巴结肿大,压痛等,肺部无明显异常。

并发症:急性鼻窦炎3例,中耳炎3例,气管-支气管炎2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理用药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理用药
侵入 的病毒 或细菌可迅 速繁殖 , 引起本 病 , 尤其是 老幼体弱或有 慢性呼 吸道疾病如 鼻窦炎 、 扁桃体炎者更易罹 患。 鼻腔及咽粘膜 充血 、 水肿 、 上皮细胞破 坏 , 少量单核 细胞浸润 , 有浆 液性及粘液性炎性 渗出。 继 发细胞感 染后 , 有 中性粒 细胞浸润 , 可 出现脓
喉及 眼结合膜充血 , 病程 4 ~ 6 星期 ; ⑤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 主要 由溶血性 链球菌 引起 , 也可 由肺炎球菌 、 葡 萄球菌等引起 , 主要症状 又咽痛 、 畏寒、 发热 、 扁桃体肿 大及充血 。
中草药等 成分的复方制 剂 , 如 白加黑 、 感 冒清 、 新 复方 大青叶片 、 V C银翘 片、 力克舒等药 物 , 能减轻 发热、 头疼 、 咽喉痛 、 鼻 塞、 流涕 、 咳嗽、 肌 肉疼 痛等症状。抗感 冒药药物多为 O T C药物 , 应用时 , 应详略说明书。 4 . 3 . t 感 冒清 : 主要成 分为南板蓝根 、 大青 叶、 金盏银 盏 、 山芝麻 、 穿心莲 叶、 对乙酰氨基酚、 吗啉胍、 马来酸氯苯那敏 。 用于风热感 冒, 发烧 , 头痛 ,
病毒性 咽炎 、 喉 炎、 支气管炎 , 多 由鼻病毒 、 腺病毒 、 流感 病毒 、 副流感 病
7 — 1 4 岁每 日 1 0 — 1 4 片 。严 重感染时可肌 注或静滴 , 1 0 ~ 1 5 m g / ( k g . d 1 , 分2 次用 , 静滴宜缓慢 。 4 . 2 细菌感染 的治疗 病情 较轻者可选用适当抗生素 口服 , 如磺胺类 、 青霉素类 、 头孢菌素 类。 、 大环内酯类 等, 病情较重或不能 口服者 , 可肌 肉注射或静脉注射。
2 0 1 4 年5 月 第1 3 卷第5 期
Ma y 2 01 4 Vo 1 . 1 3 No . 5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合理用药分析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合理用药分析

中国农村卫生 2019年1月第2期总第152期China's rural health,January 2019,No.2,Total No.15249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合理用药分析胡春景(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大连医院 116600)【摘要】目的: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临床治疗中的合理用药情况。

方法:以2018年2月至6月前往我院就诊的11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对用药过程及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判断患者的不同用药方式及用药种类。

结果:在11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应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口服方法、抗菌药与抗病毒药物联合口服方法、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治疗方法、青霉素类药物及头孢类药物联合口服方法;各项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要根据患者的不同病症情况,选择和采用不同的用药方法,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快速恢复。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理;用药;分析【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61X(2019)01-0049-0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就是人们常说的“普通感冒”。

该病主要是由于细菌或者病毒入侵导致患者鼻腔、咽喉部位出现急性炎症,造成患者头晕头痛、发热、鼻塞、咽喉肿痛、发烧等不适症状产生[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病发率较高的疾病,尤其是在小儿人群当中更为常见,严重的甚至可能引发肺炎及支气管炎等多种不良并发症,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临床当中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主要是采用用药的方式,然而在实践当中,医护人员往往还需根据患者的实际身体情况与病症表现等因素,选择和采用不同的用药方案,以便于获取最佳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1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合理用药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18年2月至6月前往我院就诊的11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64例,女性患者46例,年龄7至68岁,院前用药治疗时间为2至23d,平均(7.83±2.91)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合理用药研究【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396-01
【摘要】目的调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用药情况,分析此治疗过程中存在的抗生素滥用问题,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解决方案。

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1年10月在本院呼吸内科进行治疗的 46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其用药情况。

结果抗生素应用率达91.2%,抗病毒药、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和注射剂使用率分别为71.4%、68.5%、12.3%、46.2%。

结论抗生素滥用的现状应引起重视,并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予以纠正。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用药;抗生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 tract infection)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仅占10%左右[1]。

该病常见症状有流清涕、鼻塞、咽痛、干咳、发热等,患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常于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受寒、劳累、淋雨等情况,原已存在或由外界侵入的病毒或/和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导致感染,不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而且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2]。

本病预后良好,一般5-7天痊愈,临床常以抗病毒药、抗菌药、解热镇痛药等进行治疗,抗生素是临床治疗和控制各种感染必不可少的药物,由于抗生素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产生的毒副作用、耐药
性等问题日趋引起相关领域学者的重视[3,4]。

本文回顾性总结分析了本院内科门诊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药物的使用情况,旨在减少抗生素药物滥用,提高内科门诊用药的合理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010年9月至2011年10月在本院呼吸内科进行治疗的46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年龄21-73岁,平均(58±3.26)岁,男223例,女243例。

就诊时体温37.7-40.1℃,平均(38.47±1.04)℃。

1.2 方法
详细记录患者的体温、血常规、并发症、抗生素应用、用药品种、联合用药、给药途径和预后等情况,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

2 抗生素的应用情况
466例患者中应用抗生素的425例,应用率达91.2%。

抗病毒药、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和注射剂使用率分别为71.4%、68.5%、12.3%、46.2%。

其中,应用单一品种抗生素患者235例,占50.4%;二联患者208例,占44.6%;三联患者260例,占55.8%;无四联及以上抗生素的病例。

用药频度排序列前8位的为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加舒巴坦、青霉素、头孢替唑、阿奇霉素、头孢替安、克林霉素、头孢他啶。

所用抗生素的类别及用药频度详见表1。

3 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呼吸内科最常见疾病,它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导致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在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当中,有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5],其中80%~90%由病毒引起,常见病毒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等,只有大约10%的病例是病毒感染所继发的细菌感染[6]。

本研究中,使用抗病毒药、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和注射剂使用率分别为71.4%、68.5%、12.3%、46.2%,抗生素滥用增加了患者及家庭的经济和精神负担,造成医疗资源浪费,降低医疗质量,同时使得抗生素用药的副作用增加,使二重感染机会增加,导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更加困难。

本研究中,选取的466例患者中应用抗生素的425例,应用率达91.2%,实际应用率之间远远大于存在抗生素应用指征所占比例,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选择的抗生素前8位的为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加舒巴坦、青霉素、头孢替唑、阿奇霉素、头孢替安、克林霉素、头孢他啶,以头孢菌素使用频率较高,这与全国大多数医院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相同,但是,抗生素类用药应提倡对症下药,明确病因,不可盲目用药,避免同类抗生素药物使用频率过高。

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通常为轻、中度感染,很少出现单一抗生素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

本研究中,应用单一品种抗生素患者235例,占50.4%;二联患者208例,占44.6%;三联患者260例,占55.8%;无四联及以上抗生素的病例,这些结果表明无应用指征联合用药普遍存在。

对于较为严重的感染时,联合应用抗生素是必要的,但是对于普通的感染就应当尽
量的避免联合应用[7]。

目前,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抗生素联用不合理现象较多,药师应干预用药,联合用药的指征明确,在一种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或需氧菌及厌氧菌的混合感染时才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药物品种选择不恰当、用药方法和疗程不适当等问题,医院应加强对临床医师抗菌药物知识的培训与再教育,更新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治观念,合理联用才能提高疗效,使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对于本病的治疗,中成药有其独特的优势,形成了完善的理、法、方、药理论和辨证论治体系,创制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剂,因易于储存、携带、服用而受到众多医患的青睐[8]。

另外,中西药结合疗效好、不良反应小,是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新途径,值得临床上开展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民钧.细菌耐药性的增长与对策.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7,20 (5):263.
[2] 孟黎辉,董宝坤.儿科门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9,6(1):24-26.
[3] goossens h, ferech m, vander stichele r, eta. out patientantibiotics use in europe and associationwith resistance: across-nation-aldatabase study. lance,t 2005,365(9459):579-587.
[4] arroll b, kenealy t. antibiotics for the common cold
and acute purulent rhinitis.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5(3):247.
[5] 薛辛东. 儿科学. 供8 年制及7 年制临床专业用. 第2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67-268.
[6] 徐秋芳.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j]中国中医药咨
讯,2010,16(11):67-68.
[7] 石绍洪,王淑红.急诊合理应用抗生素问题的讨论[j]中国
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7(1 ):7-8.
[8] 杨晓红,高志伟,刘春香,等.蒲地蓝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5):3762,37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