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教学设计
2.生命的多样性:讲解生命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等,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丰富性。
3.生命的脆弱性: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生命在自然灾害、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下的脆弱性,引导学生关爱生命。
4.法治与生命: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律对生命的保护,培养法治思维。
(三)学生小组讨论
1.知识层面: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到一些关于生命的知识,但大多数学生对生命的起源、发展及多样性等方面的知识掌握较为浅显,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拓展和深化。
2.能力层面:七年级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但法治思维和道德判断能力尚需培养。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了解生命的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运用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命的意义,提高道德素养。
3.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生命现象,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树立生命至上的观念。
6.评价与反馈: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表现。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发挥潜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开始时,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生命的起源、发展过程,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奇迹。同时,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生命现象,如婴儿出生、植物生长等,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参与一次关爱生命的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动物保护等,写下你的活动心得。

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2)

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2)

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课题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单元第四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七年级上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明晰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

道德修养:知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法治观念: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健全人格:学会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学会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责任意识: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重难点怎样的一生值得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我为什么活着?活动一:畅所欲言新课导入,借助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本节主题。

讲授新课一、生命的追问1.生命的思考:人为什么活着为了学习,为了养育后代,为了帮助他人……人们的回答也许各不相同。

对于有些人来说,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和生命无穷的奥秘已经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了。

对有些人而言,是为了让生命有意义,他们认为探索这个问题是有必要的。

2.名言警句分享:乔布斯说:”不要为别人而活。

”爱因斯坦说:“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思考、回答阅读、思考、回答从人生思考的问题出发,审视自己的生命,进行生命的思考。

借用名言警句的例子,知道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

讲授新课的。

”谈谈你的思考,并和同学交流分享。

知识点总结1:我们活着,不仅是为了自己,而且也为他人而活,更要为社会为国家而活。

二、怎样的一生才是值得的?(或: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李振,30岁,2011年9月因意外事故,导致腰椎粉碎性骨折、骨髓损伤,整个下半身丧失知觉。

在3年多的漫长训练中,他克服了一个个难题,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如今不仅学会了坐着轮椅下台阶,还先后参加了7次半程马拉松赛。

他想告诉大家,轮椅只是换了一种行走方式,只要乐观自信,照样可以活出精彩。

(1)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官东,男,安徽宣城人,1990年5月生,201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海军工程大学潜水员。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明确生命的意义,认识到生命意义是具体的,并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2、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悦纳自己的生命,体会自我生命的独特性。

3、学习志愿者无私奉献精神,愿意承担国家社会责任,有公共意识、大局观念。

将自己的人生意义与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国家的命运统一起来。

(二)能力目标:1、学会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2、学会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3、进一步认识自我,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

3、培养全面、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1、开始意识到要思考“人活着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

2、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3、知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2学情分析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的倾向,所以出现对于生命的冷漠,无视和伤害等现象,这给青少年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所以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至关重要。

现在的学生因是独生子女,唯我的心态意识强,加之生活的优越感,使他们缺少对生命的关爱,忽视生命的价值。

这就非常需要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他们在正确看待自我的基础上,学会尊重他人的生命和价值,学会与人友好相处。

初中阶段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意义何在,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问题。

3重点难点(1)重点:懂得生命是独特的,学会发现和创造自己生命的意义;知道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并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2)难点:思考人为什么活着,探索生命的意义;能够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4教学过程4。

1第一学时4。

1。

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导入新课:《新闻直播间》多媒体展示新闻:新闻直播间:《宿迁一轿车坠入水塘幸遇海军特种兵潜水相救》2016年9月23日,因避让路边突然冲出的三轮车,宿迁市宿城区蔡集镇孙军松乘坐的轿车撞上路边的大树后坠入水塘中。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案《感受生命的意义》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案《感受生命的意义》
的;3、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小结
同学们,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每一条都值得我们用心理解运用
的实践中。老师希望你们有灿烂的人生,将来不会为虚度光阴而后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难点教学方法
1、能够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2、启发式、讲授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生命的价值不仅是为自己活,而且也是为他人付出。对于生命的意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看
法,有的人认为,生命只要得到金钱、爱情、亲情或者健康就可以了,但是有的人则不这么认为。
第四单元《感受生命的意义》(第一课时〉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册
七年级(上)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四单元《感受生命的意义》(第一课时)
难点名称
感受生命的意义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
为什么难
通过辨析网民对生命意义的认识,感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培养热爱生
命的情感,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活动二:千万里,他们从天南地北回来为你送行。你走了,你没有离开。教书、家访、化缘,埋头
苦干,拼命硬干。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那一夜,孩子们熄灭了校园所有的灯,而你在天
知识讲解
上熠熠闪亮。
(难点突破)
1、他认为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呢?(为他人付出自己的爱心是值得的)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你认为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呢?
活动一:尝试倾听
1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4.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是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并学会如何去感受和体验生命中的美好。

教材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心理都在发生变化,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也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

但受年龄和经历的限制,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可能比较肤浅,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从生活的点滴中发现生命的美好,体会生命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生活中的美好,提升生活质量。

4.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命的意义是什么?2.如何感受和体验生命中的美好?3.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引发学生思考。

2.讨论交流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感悟,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体验教学法: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美好,感受生命的意义。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课堂讲解和讨论。

2.设计好课堂活动,准备好所需道具。

3.提前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4.准备好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图片,内容包括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感人故事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激发他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讲述一个关于生命意义的案例,如残疾人奋斗事迹、志愿者服务等,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引发学生思考。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如何感受和体验生命中的美好?”等问题展开讨论,分享彼此的感悟。

新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

新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一、学习目标1.明晰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2.学会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学会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3.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知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二、自主预习1.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1)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

(为自己)(2)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为他人)(3)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

(为社会和人类)2.对自我生命意义的探索(1)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2)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

(3)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三、合作探究材料一:王平准备参加社会实践小组,周日到大街当文明监督员,协助交警维持秩序。

对此,妈妈说:“在大街上干再好,也没有人知道是你,劳而无功,不值得。

”材料二:“成功是多元化的,每个人都在追求属于自己的成功,但成功不是要和别人相比,而是要让自己的每一天都比昨天更好,从这个意义上说,成功就是成为最好的自己。

”(1)妈妈的观点对吗?为什么?(2)从生命的角度谈谈材料二给我们的启示。

四、随堂演练1.下列行为中能体现出生命的价值的是()①能够为他人带来欢乐,为他人减轻痛苦②善待他人的生命③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④在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不轻言放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③④2.一位中学生给自己的箴言是:“人活着,不应该追求生命的长度,而应该追求生命的质量。

”对此处“生命的质量”理解正确的应是()A.生活条件的优越B.生活的艰辛和曲折C.生命的价值和意义D.生活中的快乐和悲伤3.下列的人生值得过的是()①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②勇于承担责任的人生③把个人的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的人生④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人生A.①②③B.①②④ C .①③④D.①②③④4.小明一直很推崇两则名言,一则是苏格拉底的“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另一则是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感受生命的意义》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十课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并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的价值。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人深思的问题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去感受生命的美好,理解生命的意义,并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待,但同时也可能会遇到各种困惑和挫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帮助他们找到生命的意义,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的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树立积极向上的生命观,激发学生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的价值。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剧表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图片或播放一段视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分享一个与生命意义相关的真实案例,让学生思考案例中人物是如何寻找生命的意义,并从中得到启示。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就生命意义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4.情景剧表演:邀请几组学生表演情景剧,剧情围绕生命意义展开,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生命的美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感受生命的意义》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价值。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初期,他们对自我认知和生命意义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同时也可能存在对生命意义的困惑和迷茫。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感受生命的价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价值。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生命意识。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感受生命的价值,培养他们的生命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价值。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感受生命的价值,培养他们的生命情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

通过情境和案例的呈现,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感受生命的价值。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情境,以便进行教学呈现。

2.准备讨论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情境,如一个感人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导入新课。

2.呈现(15分钟)通过多媒体呈现相关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引发学生的思考。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案例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生命意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生命的价值,培养他们的生命情感。

6.小结(5分钟)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生命的独特性和价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生命的丰富和美好,体会生命的价值。

(2)愿意去探索和创造自己生命的意义。

2.能力目标
(1)增强选择过有意义的生活的能力。

(2)增强运用自己的品质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

3.知识目标
(1)懂得探索生命意义的重要性。

(2)懂得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明晰自己生命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懂得探索生命意义的重要性。

难点:明晰自己生命的意义。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感受生命的意义》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本课让学生采访生命中的重要人物,思考“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基于学生对前面两课中关于生命的理解,进一步追问“人为什么活着?”。

然后通过活动,探讨是否要“为别人而活”,进而引发学生思考“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

通过活动“画我的生命线”,认识到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努力发现和创造自己的生命意义。

通过反思“参加志愿者”活动,发现和创造自己的生命意义,为下一框“活出生命的精彩”作好铺垫。

2.学情分析
(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
3.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享,最后归纳总结:我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我该如何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一步明确
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课堂总
结展示本节知识结构。

归纳、梳理知
识点。

通过梳理知
识点,帮助学生
形成知识体系。

巩固练

1.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
命的原动力之一。

怎样的一生是
值得过的?以下答案你不认同
的是( )
A.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
现自我价值
B.不择手段让自己过得舒
服、快乐
C.承担起对自己、他人、社
会的责任
D.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
同需要的基础上
2.小军学完本课后感悟到,
当我们发现自己能够为他人带来
欢乐,为家乡和社会作出贡献时,
就更能体会自己生命的意义。


列行为中可以让生命有意义的是
( )
①某官员为了自己的私利而
向他人索要贿赂
回答问题。

通过几道典
型例题,让学生
巩固本节所学知
识,学以致用。

C.②③④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1.B
2.C
3.D
4.C
5.D
课后作

搜集你认为有意义的人生事
例,并说说你的感悟。

独立按时完成
作业。

结合本节课
的内容,锻炼学
生合作探究学习
的能力、收集和
处理信息的能
力,开阔视野,
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