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合集下载

东汉时期造纸术

东汉时期造纸术

东汉时期造纸术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

下面是有东汉时期造纸术,欢迎参阅。

东汉时期造纸术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纸是用以书写、印刷、绘画或包装等的片状纤维制品。

一般由经过制浆处理的植物纤维的水悬浮液,在网上交错的组合,初步脱水,再经压缩、烘干而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目前已有考古发现的西汉时期的纸张。

造纸术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

公元105年,蔡伦在陕西汉中地区总结前人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以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为原料造纸。

大大提高了纸张的质量的生产效率,扩大了纸的原料来源,降低了纸的成本,为纸张取代竹帛开辟了的前景,为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造纸术的发展公元105年,蔡伦在陕西汉中地区总结前人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以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为原料造纸。

大大提高了纸张的质量的生产效率,扩大了纸的原料来源,降低了纸的成本,为纸张取代竹帛开辟了的前景,为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关于蔡伦发明造纸见之古籍记载,《后汉书·蔡伦传》中说:“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筒;其用缣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后世遂尊他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人。

关于蔡伦发明造纸见之古籍记载,《后汉书·蔡伦传》中说:“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筒;其用缣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后世遂尊他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人。

东汉的许慎在他编写中国第一部条理清楚、体系分明的字典《说文解字》里谈到“纸”的来源。

他说:“‘纸’从系旁,就是‘丝’旁”。

这句说话见当时的纸主要是用绢丝类物品制成,与现在意义上的纸是完全不同的。

纸的发明、发展及传播也是经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公元105年发明造纸后,造纸术就从陕西向经济文化发达的其它地区传播,逐渐传向四川。

201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三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非选择题部分)

201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三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非选择题部分)

201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三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非选择题历史小诊断[2012·湖南怀化]25.西汉时,湖南耒阳人蔡伦对造纸术作了创造性改进,制成了植物纤维纸。

25.×;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每小题有一处是错误的,请写出错误的内容并加以改正。

)[2012·福州]北宋司马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错误:司马迁改正:司马光判断题[2012·湘潭]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

√[2012·湘潭]东汉时期邵阳人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轻便廉价的植物纤维纸。

×[2012·呼和浩特]孟子当时看到战争的残酷性,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非正义战争。

( )×[2012·贵州六盘水]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8分,仔细观察图片后,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目的括号内)图一《金刚经》局部图图二《资治通鉴》书影图三詹天佑与袁隆平图一是我国古代活字印刷技术印刷的作品。

(▲)×图二的《资治通鉴》是我国史学名著中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图三的两位科学家在我国交通运输业方面都作出了突出贡献。

(▲)×上述图片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我国科技和史学的部分成就。

(▲)√列举题:[2012·黔东南]列出《史记》和《资治通鉴》的作者及所属朝代。

《史记》作者:司马迁;朝代:西汉。

(2分)《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朝代:北宋。

(2分)填空题[2012·聊城]东汉张仲景的《》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明朝李时珍的《》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将下面各小题补充完整[2012·四川内江](1)孔子的弟子们将他的谈话以及他与门人的问答编成《》。

这本书为后人研究孔子提供了宝贵资料。

造纸术发明的历史介绍

造纸术发明的历史介绍

造纸术发明的历史介绍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纸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

以下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造纸术发明的历史介绍,希望你喜欢。

造纸术发明的历史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

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

为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纸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纸是用以书写、印刷、绘画或包装等的片状纤维制品。

一般由经过制浆处理的植物纤维的水悬浮液,在网上交错的组合,初步脱水,再经压缩、烘干而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根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中国已经有了麻质纤维纸。

质地粗糙,且数量少,成本高,不普及。

远古以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就已经懂得养蚕、缫丝。

秦汉之际以次茧作丝绵的手工业十分普及。

这种处理次茧的方法称为漂絮法,操作时的基本要点包括,反复捶打,以捣碎蚕衣。

这一技术后来发展成为造纸中的打浆。

此外,中国古代常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为丝麻脱胶,这种技术也给造纸中为植物纤维脱胶以启示。

纸张就是借助这些技术发展起来的。

历史上关于汉代的造纸技术的文献资料很少,因此难以了解其完整、详细的工艺流程。

后人虽有推测,也只能作为参考之用。

总体来看,造纸技术环节众多,因此必然有一个发展和演进的过程,绝非一人之功。

它是中国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在造纸术发明的初期,造纸原料主要是树皮和破布。

当时的破布主要是麻纤维,品种主要是苎麻和大麻。

据称,我国的棉是在东汉初期,与佛教同时由印度传入,后期用于纺织。

当时所用的树皮主要是檀木和构皮(即楮皮)。

最迟在公元前2世纪时的西汉初年,纸已在中国问世。

最初的纸是用麻皮纤维或麻类织物制造成的,由于造纸术尚处于初期阶段,工艺简陋,所造出的纸张质地粗糙,夹带着较多未松散开的纤维束,表面不平滑,还不适宜于书写,一般只用于包装。

四大发明的故事

四大发明的故事

造纸术公元105年,东汉时期的宦官蔡伦,他看到写字用的简牍太笨重,绢帛太昂贵,而当时已有的麻纸又不适宜于写字,就下决心一定要造出一种既便宜又便于写字的纸来。

蔡伦先仔细研究了前人造纸的经验,知道了制造麻纸的原理就是把麻纤维捣烂,压成薄片。

因为工艺很简单,造出来的纸就很粗糙。

于是,经过不停的试验与改进,蔡伦用破布、破鱼网、树皮、麻头等作为原料,其中加入带腐蚀性的石灰等东西,捣烂了做成纸浆,兑上水调稀,然后放在一个大木槽里,用细帘子去捞那浮在上面较细的纸浆。

等细帘子结了一层薄薄而又均匀的纸浆以后,把它晾干,揭下来就成了一张洁白细腻的纸。

这样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试验终于成功了,造出了便于写字用的纸。

这时候是汉和帝元兴元年,蔡伦向汉和帝献纸,受到汉和帝赞誉,造纸术于是广为天下所知。

火药的发明隋朝初年,有位名叫杜子春的人去深山寻访一位炼丹的道士朋友。

因为两人谈得十分投机,不知不觉天色已晚,这里山高林密,人迹罕至。

朋友便让杜子春在自己的炼丹房里住宿,并告诫他不要乱动房里的东西。

山里气温很低,杜子春睡到半夜,突然被一阵寒风给吹醒了。

他便拾了些枯枝、树叶堆在一起,生火来取暖。

不料,他在添加柴火时,不小心碰到了身旁几个装有硝石、硫磺等药物的钵罐,药物一下子溅到火堆里,只听“轰”的一声,冲出一股火焰。

顿时火焰冲天,火柱直穿屋顶。

不一会儿,整栋房子都被烧成了灰烬。

杜子春虽然跑了出来,侥幸逃得了性命。

可他一想起那钵罐中“会着火的药”,心中仍然害怕不已。

后来,人们便把这些“会着火的药”叫着“火药”。

指南针相传黄帝曾与蚩尤进行过几次大规模的战争。

蚩尤铜头铁额,神勇无比,而且还会使用妖术。

同黄帝作战时,蚩尤降下漫天大雾,黄帝的军队都失去了方向,危急关头,在仙女的帮助之下,黄帝制造出了指南车,借助于指南车,黄帝率领军队冲出了重重迷雾的阻挡,最终打败了蚩尤,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如果说黄帝的故事还只是传说,那么至迟在战国时,智慧的华夏民族就制造出了最初的指南针——司南。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0.《纸的发明》知识点易考点名师梳理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0.《纸的发明》知识点易考点名师梳理

统编版三语下知识点易考点名师梳理(持续更新中)10.纸的发明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保存、欧洲”等词语,积累多音字“累”“鲜”。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4.能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一类字:术sh ù 伟w ěi 录l ù 册c è 保b ǎo 存c ún 约yu ē 验y àn 阿ā 欧ōu 洲zh ōu 社sh è二类字:开创chu àng 携xi é手 生存c ún 制zh ì造 蔡c ài 伦l ún 积累l ěi 新鲜xi ān 欧ōu 洲zh ōu 社sh è会 易错字:“录”下面部分不要写成“水”。

“欧洲”的“洲”不要写成“州”。

易错音:创造(chu àng chu àn ) 携带(xi é xi án ) 保存(c ún ch ún )制作( zh ì z ì ) 积累(l ěi l èi ) 朝鲜(xi ān xi ǎn)社会(sh è s è) 切断(qi ē q ī) 便宜(pi án bi àn )薄片(b áo b ó) 欧洲(z ōu zh ōu ) 盛放(sh èng ch éng )多音字:累l éi (果实累累)l ěi (积累)l èi (劳累)鲜xi ān (新鲜 鲜美 鲜艳)xi ǎn (朝鲜 鲜有)便biàn (便当 方便 便民)pián (便宜 大腹便便切)切qiē(切菜、切除、切瓜) 切qiè(亲切、急切、切记)听写生字词:造纸术 伟大 记录 手册 保存 存款 大约 经验 阿拉伯 欧洲 非洲 社会美术 伟人 目录 画册 保暖 生存 节约 应验 阿姨 欧元 亚洲 社交听写词语: 造纸术 伟大 文字 记录 青铜器 保存 方便 学问 轻便 盛放 西汉 大约东汉 吸收 经验 树皮 破布 原料 切断 价格 满足 朝鲜 半岛 日本阿拉伯 欧洲 社会 进步 文化 影响贡献:对国家和公众所做的有益的事。

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突破讲练复习(部编版)专题15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解析版)

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突破讲练复习(部编版)专题15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解析版)

专题15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知识梳理一、造纸术的发明1、纸的发明:西汉时期懂得造纸基本方法——缺点:质量差、产量低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为文化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

(1)造纸原料: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

(2)蔡侯纸的特点:原料容易找到、便宜,质量也提高了。

3、造纸术的贡献(或意义):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

二、医学:张仲景和华佗(都是东汉末年)1、张仲景(医圣):写有《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2、华佗:(1)擅长外科手术、针灸(2)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

三、史学:历史巨著《史记》1、作者:司马迁2、主要内容:《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3、地位:《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5、评价《史记》:(1)史学成就:《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2)文学成就:《史记》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形象生动,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四、宗教:道教和佛教1、道教:东汉后期产生于我国本土的宗教。

主要教派有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和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2、佛教:张骞通西域后,传入;教义:(1)要求人们忍耐、顺从。

(2)主张众生平等★★结合当时社会情况,说说百姓信奉佛教的原因?佛教教义,使其得到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植。

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佛教主张众生平等,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

加之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这推动了佛教在中国传播。

★★我国两汉时期的科技文化之所以昌盛的原因是什么?(1)国家统一;(2)经济发展;(3)各民族共同创造;(4)中外交往頻繁。

综合练习一.选择题(共12小题)1.下列古代名人与其成就的搭配中,不正确的是()A.东汉蔡伦一一发明了造纸术,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纸B.西汉司马迁一一写出了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C.东晋王羲之一一创作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被誉为“书圣”D.战国后期李冰一一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蔡伦改进造纸术.东汉时,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专项训练:句型(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专项训练:句型(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专项训练:句型1.按要求改写句子。

(1)早在几千年前,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和木片上。

(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蔡伦把浆捞出来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用加点的字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很传神。

(改为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言运用。

社区院内的水管整天眼泪汪汪滴个没完,请你帮忙写个提示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完成句子(1)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上的人形态各异: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

(用下划线词语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幅 这 作品 名扬中外的 是(排序并加标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有哪些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有哪些社会上习惯于把科学和技术连在一起,统称为科学技术,简称科技。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有哪些,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有哪些(一)四大发明:1.造纸术:发明于西汉,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2.印刷术:雕版印刷,发明于唐朝。

最早的雕版印刷制品《金刚经》。

活字印刷发明于北宋,毕发明。

3.指南针:战国时期的司南是指南针的雏形,北宋广泛应用于航海。

4.火药:发明时间不详,唐末广泛用于军事。

南宋发明了管形火器。

(二)农业1.《胜之书》:西汉,我国最早的农书。

2.《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农书。

3.《农政全书》:明朝,徐光启,有外国水利知识。

(三)医学《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医书1.扁鹊:四诊法(望闻问切),春秋,脉学之宗。

2.张仲景:东汉,《伤害杂病论》,医圣3.华佗:东汉:神医,麻沸散(世界最早),五禽戏。

4.孙思邈:唐,《千金方》,“药王”5.李时珍:明朝《本草纲目》,医药巨典。

(四)天文历法1.《春秋》: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2.《甘石星经》:世界上最早关于天文学的著作。

3.僧一行:唐朝,《大衍历》,最早测出本初子午线长度。

4.沈括:宋朝,《梦溪笔谈》,“十二气历”,改进二十四节气。

知识延伸:二十四节气春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大,一年中影子最短,白昼时间最长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小,一年中影子最长,白昼时间最短反映季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反映太阳高度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反映寒热程度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反映降水现象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气温变化白露、寒露、霜降反映自然物候惊蛰、清明反映作物的成熟、收成情况小满、芒种5.元朝:郭守敬,《授时历》,发明了高表和和简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纸术发明的伟大意义
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 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这 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 大贡献。
堆积如山的雕版
堆 积 如 山 的 雕 版
《金刚经》
它于1900年被英国人 斯坦因从敦煌所骗购。 印刷于公元868年的 《金刚经》被认为是世 界上保存的最早的有明
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毕昇
排版时用两块带框的铁板,板上铺一层松脂、蜡、纸灰 的混合物。先将泥活字依据需要排在一块板上,用火烤板底, 混合物遇热熔化,再取另一铁板将字压平,待混合剂凝固, 就可以印刷了。另一铁板接着排字,两版交替使用。第一版 完后,再加热熔化药剂,将活字取下,另行排新字。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 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 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 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 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 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 杠杆。
谈谈四大发明如何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二、数学成就
⑴《九章算术》 ⑵珠算
练习
1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 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技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在中国却没有这样的作用,其重要原因之一是 在于当时的中国( A) A. 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 受到西方国家的侵略
C. 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 经济停滞倒退
缕悬法指南针
指南龟
北宋四种指南针之一。其结 构是:以独根蚕丝用蜡连接磁 针中部,悬挂于木架上;架下 放置方位盘,静止时,因地磁 作用,其两端分指南北。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 中国人…造纸的技术随着阿拉伯人 传入欧洲,1340年在意大利的法布 里亚建立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这 就为“知识的普及”口号打开道路, 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 • …..<德>利普斯《事物 的起源》
元朝
王祯
《农书》
详细包含了农业 各方面的知识
明朝
徐光启
《农政全书》 达到了传统 农业科学的 顶峰
时间
作者
成就
世界地位
中医学奠基之作
战国问 世西汉 编定 东汉末 张仲景
《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奠定中医临床医学基 础,被医家誉为“万世 宝典” 最早由国家颁行药典, 《唐本草》 比欧洲早800多年
我国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 的纸,是现已发现的最早的纸。
东汉纸
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蔡伦改进造纸术
公元105年,蔡伦 改进造纸术。制成了 植物纤维纸,取代了 竹木简和帛,为纪念 蔡伦的功绩,人们把 这种纸叫作“蔡侯 纸”。
原料:树皮、破渔网、 麻头 制造工艺:制 浆 制 纸
晾干
造纸流程示意图
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1、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 2、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尤其是广大科技工 作者的辛勤劳动 3、发达的文化教育,为科技发展培养了大批 人才。 4、统治者重视 5、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6、国内各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和对外交往的 发展
• 是什么让中国的科学技术在近代落后了?在古代中国科技发展 和近代西方科技发展中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 对此有各种解释: 1.固守农耕经济阻碍了近代科学技术发展; 2.科举制度扼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3.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4.专制集权的官僚体制、封闭禁锢的社会结构,以及环境气候、 语言与文字、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因素都不同程度 地影响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5.没有成熟的市场 启示: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其 所处的社会环境,明清科技滞后是农耕经济与工业文明较量 的必然。
“火龙出水”是我国古代明朝 时期水陆两用的火箭。
元至顺三年铜炮
火球和火蒺藜也都是 火药包。火蒺藜的包中除 了火药以外,还装着“铁 蒺藜”。铁蒺藜上面有尖 刺,象菱角形。用火点着 药线抛出去,不但会燃烧, 里面的铁蒺藜还会把敌人 打死打伤。
司南 (战国)
今 天 的 指 南 针 宋· 指南针
指南鱼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一、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著名的四项科技 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 火药和指南针。四大发明相 继传入世界各地后,对世界 科技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 影响,是中国对于世界文明 的巨大贡献。
青 竹 铜 木 器 简
龟 甲 兽 骨
但龟甲、兽骨、青铜器、玉石器、竹木简、 帛这些书写材料有许多缺陷。
《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时期,采 用十进位记数法,是当时最先进的应 用数学专著.
算筹记数摆法 甲 骨 文 中 的 )算 盘
三、天文学成就

• •
⑴走在世界前列的天文学 ⑵《石氏星表》 ⑶浑仪与简仪 ⑷历法
古 代 天 文 台
简 仪
郭 守 敬
浑 仪
发达的历法
• ⑴夏代就制定了历法《夏小正》
• ⑵商代有历法称之为“殷历” • ⑶元代郭守敬制定《授时历》比现行公历 早三百年
四、农学和医学成就
⑴民生之学…农学
• •
⑵国之瑰宝…中医


作者 氾胜之
成就
世界地位
西汉
南北朝
贾思勰
《氾胜之书》是我国历史 上最早的农 业科学著作 《齐民要术》我国现存的最
早最完整的一 部农书
唐朝
唐政府
明代
李时珍
《本草纲目》
东方药物巨典
(明)针灸铜人 通高213厘米,这件铜人是 明人依宋制仿造的。铜人全身共 有666个针灸点,既是针灸医疗 的范本,又是医官教学和考试的 工具。
一、中国古代科技繁荣的表现 二、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1、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于生产 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2、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 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3、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而这些技术 又不具有开放性,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
毕 昇 发 明 的 泥 活 字 版 示 意 模 型 图
(元)阿拉伯数码铁板 纵14.2厘米、横14.2厘米,1965 年陕西省西安市元代安西王府遗址出 土,该盘的数字排列是一个复合式纵 横图,这种图式源于阿拉伯,元朝时 传入中国。
这是一件印刷商标用 的模铸铜版。
• 古代炼丹家发明火药
火药的起源与炼丹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古代炼丹士在炼丹时无 意中配制出来,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