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对比表
短距离无线通讯(芯片)技术概述

短距离⽆线通讯(芯⽚)技术概述短距离⽆线通讯(芯⽚)技术概述⼀、各种短距离⽆线通信使⽤范围与特性⽐较⽆线化是控制领域发展的趋势,尤其是⼯作于ISM频段的短距离⽆线通信得到了⼴泛的应⽤,各种短距离⽆线通信都有各⾃合适的使⽤范围,本⽂简介⼏种常见的⽆线通讯技术。
关键字:短距离⽆线通信,红外技术,蓝⽛技术,802.11b,⽆线收发⼯业应⽤中,现阶段基本上都是以有线的⽅式进⾏连接,实现各种控制功能。
各种总线技术,局域⽹技术等有线⽹络的使⽤的确给⼈们的⽣产和⽣活带来了便利,改变了我们的⽣活,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的推动作⽤。
有线⽹络速度快,数据流量⼤,可靠性强,对于基本固定的设备来说⽆疑是⽐较理想的选择,的确在实际应⽤中也达到了⽐较满意的效果。
但随着射频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线通信功能的实现越来越容易,数据传输速度也越来越快,并且逐渐达到可以和有线⽹络相媲美的⽔平。
⽽同时有线⽹络布线⿇烦,线路故障难以检查,设备重新布局就要重新布线,且不能随意移动等缺点越发突出。
在向往⾃由和希望随时随地进⾏通信的今天,⼈们把⽬光转向了⽆线通信⽅式,尤其是⼀些机动性要求较强的设备,或⼈们不⽅便随时到达现场的条件下。
因此出现⼀些典型的⽆线应⽤,如:⽆线智能家居,⽆线抄表,⽆线点菜,⽆线数据采集,⽆线设备管理和监控,汽车仪表数据的⽆线读取等等。
1.⼏种⽆线通信⽅式的简介⽣产和⽣活中的控制应⽤往往是限定到⼀定地域范围内,⽐如:主机设备和周边设备的互联互通,智能家居房间内的电器控制,餐厅或饭店内的⽆线点菜系统,⼚房内⽣产设备的管理和监控等0~200⽶的范围内,本⽂着重探讨短距离⽆线通信实⽤技术,主要有:红外技术,蓝⽛技术,802.11b⽆线局域⽹标准技术,微功率短距离⽆线通信技术,现简介如下:1.1 红外技术红外通信技术采⽤⼈眼看不到的红外光传输信息,是使⽤最⼴泛的⽆线技术,它利⽤红外光的通断表⽰计算机中的0-1逻辑,通常有效作⽤半径2⽶,发射⾓⼀般不超过20度,传统速度可达4 Mbit/s,1995年IrDA(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将通信速率扩展到的⾼达16Mbit/s ,红外技术采⽤点到点的连接⽅式,具有⽅向性,数据传输⼲扰少,速度快,保密性强,价格便宜,因此⼴泛应⽤于各种遥控器,笔记本电脑,PDA,移动电话等移动设备,但红外技术只限于两台设备通讯,⽆法灵活构成⽹络,⽽且红外技术只是⼀种视距传输技术,传输数据时两个设备之间不能有阻挡物,有效距离⼩,且⽆法⽤于边移动边使⽤的设备。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对比表

抗干扰性强、传输速率极高、带宽极宽、耗电少、保密性好、发送功率小
物理层标准之争仍未解决
TG3c
IEEE802.15.3c
毫米级波长转换技术,57~64GH频段,传输速率高达2~3Gbit/s
未来数字家庭,网络流媒体以及高速无线网关
传输速率极快,兼容其他无线通信技术
家用类设备、终端间的无线连接以及数据传输
抗干扰性强、传输速率极高、带宽极宽、耗电少、保密性好、发送功率小
物理层标准之争仍未解决
TG3c
IEEE802.15.3c
毫米级波长转换技术,57~64GH频段,传输速率高达2~3Gbit/s
未来数字家庭,网络流媒体以及高速无线网关
传输速率极快,兼容其他无线通信技术
新兴技术,成本昂贵
协议标准
频率、传输频率、距离等技术指标
应用领域
优点
缺点
RFID
ISO、EPCglobal
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电感或电磁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
物流、供应链、身份鉴别、防伪、后勤、动物饲养、追踪、抄表系统
原理简单,操作方便且不易受环境影响,应用范围极广
成本高,标准未定
各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一览表协议标准频率传输频率距离等技术指标应用领域优点缺点rfidisoepcglobal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感或电磁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物流供应链身表系统原理简单操作方且不易受环境影响应用范围极准未定nfciso18092ecma340etsits102190采用了双向连接和识别20cm距离内工作于1356mhz频率范围设备连接实时预定移动商务无交易简化认证识别过使设备间访问更直接更安全和更清楚应用规模dsrcieee80211p以59ghz频段为主约10cm双向通信距离专用于智能交通输领域政府支持竞争对蓝牙ieee802151ieee802151a一般传输距离为10cm?10m采用24ghzism频段数据传输速率为1mbits语音编码为cvsd无线办公环境汽疗设备以及学校教育和工厂自动控制具有很强的移植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了全球统一的频率设定成本昂zigbeeieee802154使用24ghz频段采用调频技术基本速率是250kbits当降低到28kbits时传输范围可扩大到134mpc外设消费类子设备家庭内智能控制玩具医护工控等非常广阔的领活保密性高不需要频段申请传输速率低有效wifiieee80211bag工作频率24ghz传输频率为11mbits电波覆盖范围为100m家庭无线网络以不便安装电缆的建筑物或场所可大幅度减少企设置繁琐uwbieee802153a采用纳秒级的非正弦波冲传输数据在10m以内的范围里传输速率可达到480mbits家用类设备终端的无线连接以及数据传输抗干扰性强传输发送功率小物理层标tg3cieee802153c毫米级波长转换技术57?64gh频段传输速达23gbits未来数字家庭网流媒体以及高速无线网关传输速率极快兼其他无线通信技术新兴技昂贵协议标准频率传输频率距离等技术指标应用领域优点缺点rfidisoepcglobal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电感或电合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抄表系统原理简单操作方便且不易环境影响应用范围极广成本高标准未定nfciso18092ecma340etsits102190采用了双向连接和识别在20cm距工作于1356mhz频率范围设备连接实时预定移动务无线交易简化认证识别过程使设备访问更直接更安全和更清楚应用规模不dsrcieee80211p以59ghz频段为主约10cm双向通信距专用于智能交通运输领域政府支持竞争对
几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比较

unc to iai n
一
、
前言
无 线 接入 技术 区别 于有 线接 入 的特 点之一 是标 准 不统 一 ,不
动力 ,传 输范 围可 达 10米 。主 要优 势是 :支持 多 种设 备、可 穿 0 过墙 壁和 公文 包传 输数 据 、 方 向传输 、 全 内置安 全性 。 对于 82 1 0.1 来说 ,它的 出现 不是 为 了竞争 而是相 互补 充 。 牙 比 82 1 更 具 蓝 0. 1 移动 性 ,比如 ,8 2 1 限制 在办 公室 和校 园 内,蓝牙 能把 一个 设 0.1
[] an mai n e tF A i u sa. 3W y e To sVicn ・ l o —k s , s 远程 通 信 [ . M】电子 工业 出
版 社 .9 21 19,
蓝 牙 是 一 种 点 到 多 点 的无 线 声 音 及 数 据 传 输 技 术 , 使 用 11 部 2 4H .Gz的 IM频段 。传输 范围从 1 S 0厘米 到 l ,如 果增加 传 输 军 9 9 3 队 ,研 究 方 向:通讯 工程 。 0米
三、B t o h 蓝 牙技 术 eot / I u
备连接 到 L N WN A 和 A ,甚 至支 持全 球漫 游 。
四 、 lD / 外 A红 r
目前 ,相距 很 近 的便携 硬件 之 间的链 接还 是 通过 红外线 链 路
进 行 的 。红 外无 线传 输步 入大 量应 用 已有六 年 的历史 ,约 有 1 亿
R a g Ya g Ch o enGu n , n a
( L 1 1 ro ,ain 1 0 1 hn ) P A9 To pD l 4 , ia 93 a 1 6 C
短距离无线通讯(芯片)技术概述

短距离无线通讯(芯片)技术概述一、各种短距离无线通信使用范围与特性比较无线化是控制领域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工作于ISM频段的短距离无线通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各种短距离无线通信都有各自合适的使用范围,本文简介几种常见的无线通讯技术。
关键字:短距离无线通信,红外技术,蓝牙技术,802.11b,无线收发工业应用中,现阶段基本上都是以有线的方式进行连接,实现各种控制功能。
各种总线技术,局域网技术等有线网络的使用的确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便利,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有线网络速度快,数据流量大,可靠性强,对于基本固定的设备来说无疑是比较理想的选择,的确在实际应用中也达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但随着射频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功能的实现越来越容易,数据传输速度也越来越快,并且逐渐达到可以和有线网络相媲美的水平。
而同时有线网络布线麻烦,线路故障难以检查,设备重新布局就要重新布线,且不能随意移动等缺点越发突出。
在向往自由和希望随时随地进行通信的今天,人们把目光转向了无线通信方式,尤其是一些机动性要求较强的设备,或人们不方便随时到达现场的条件下。
因此出现一些典型的无线应用,如:无线智能家居,无线抄表,无线点菜,无线数据采集,无线设备管理和监控,汽车仪表数据的无线读取等等。
1.几种无线通信方式的简介生产和生活中的控制应用往往是限定到一定地域范围内,比如:主机设备和周边设备的互联互通,智能家居房间内的电器控制,餐厅或饭店内的无线点菜系统,厂房内生产设备的管理和监控等0~200米的范围内,本文着重探讨短距离无线通信实用技术,主要有:红外技术,蓝牙技术,802.11b无线局域网标准技术,微功率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现简介如下:1.1 红外技术红外通信技术采用人眼看不到的红外光传输信息,是使用最广泛的无线技术,它利用红外光的通断表示计算机中的0-1逻辑,通常有效作用半径2米,发射角一般不超过20度,传统速度可达4 Mbit/s,1995年IrDA(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将通信速率扩展到的高达16Mbit/s ,红外技术采用点到点的连接方式,具有方向性,数据传输干扰少,速度快,保密性强,价格便宜,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种遥控器,笔记本电脑,PDA,移动电话等移动设备,但红外技术只限于两台设备通讯,无法灵活构成网络,而且红外技术只是一种视距传输技术,传输数据时两个设备之间不能有阻挡物,有效距离小,且无法用于边移动边使用的设备。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对比详解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对比详解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对比详解1. 引言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进行对比,以帮助读者了解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2. Wi-Fi•Wi-Fi是一种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广泛运用于家庭、商业场所和公共场所。
•优点:–传输速度快,能够支持高负载的数据传输。
–易于部署和扩展,可以覆盖较大的区域。
–可以连接多个设备同步进行数据交换。
•缺点:–信号受到物理障碍的限制,穿墙能力较差。
–信号稳定性受到干扰影响,可能导致数据传输中断。
–能耗相对较高,对电池寿命有一定影响。
3. 蓝牙•蓝牙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主要用于设备之间的短距离通信。
•优点:–低功耗,适合用于移动设备和物联网应用。
–支持点对点和广播通信模式,可用于多设备互联。
–兼容性好,大多数现代设备都支持蓝牙通信。
•缺点:–传输速度相对较慢,适合传输小量数据。
–最大传输距离有限,通常不超过10米。
–对传输稳定性要求较高,距离过远或有干扰可能导致连接中断。
4. NFC•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是一种短距离通信技术,常用于移动支付和数据传输。
•优点:–传输速度快,适合用于小额支付和文件共享。
–通信距离非常短,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性。
–支持加密和身份验证,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
•缺点:–通信距离非常有限,通常不超过几厘米。
–仅限于近距离通信,不适用于长距离数据传输。
–兼容性较差,需要设备之间具备NFC功能。
5. Zigbee•Zigbee是一种低功耗、低数据率短距离通信技术,主要用于物联网和传感器网络。
•优点:–低功耗,适合用于电池供电的设备。
–支持大规模设备互联,可用于物联网中的传感器网络。
–通信距离相对较远,可达几十米到几百米。
•缺点:–传输速率较低,适合传输小量数据。
–不适用于高负载的数据传输。
–部署和配置较为复杂,需专门的网关设备支持。
6. 总结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各有各的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选择。
各种近距离无线传输对比

各种近距离无线传输对比蓝牙(Bluetooth)、ZigBee、Wi—Fi、WiMAX、无线USB、UWB性能对比蓝牙:蓝牙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一般是10m之内)的无线电技术。
能在包括移动电话、PDA、无线耳机、笔记本电脑、相关外设等众多设备之间进行无线信息交换。
蓝牙的标准是IEEE802.15,工作在 2.4GHz 频带,带宽为1Mb/s。
“蓝牙”(Bluetooth)原是一位在10世纪统一丹麦的国王,他将当时的瑞典、芬兰与丹麦统一起来。
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这种新的技术标准,含有将四分五裂的局面统一起来的意思。
蓝牙技术使用高速跳频(FH,Frequency Hopping)和时分多址(TDMA,Time DivesionMuli—access)等先进技术,在近距离内最廉价地将几台数字化设备(各种移动设备、固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终端设备、各种数字数据系统,如数字照相机、数字摄像机等,甚至蓝牙技术结合了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的特点,可以进行异步数据通信,可以支持多达3个同时进行的同步话音信道,还可以使用一个信道同时传送异步数据和同步话音。
每个话音信道支持64kb/秒的同步话音链路。
异步信道可以支持一端最大速率为721kb/秒、另一端速率为57.6kb/秒的不对称连接,也可以支持43.2kb/秒的对称连接。
中间协议层包括逻辑链路控制和适应协议、服务发现协议、串口仿真协议和电话通信协议。
逻辑链路控制和适应协议具有完成数据拆装、控制服务质量和复用协议的功能,该层协议是其它各层协议实现的基础。
服务发现协议层为上层应用程序提供一种机制来发现网络中可用的服务及其特性。
串口仿真协议层具有仿真9针RS232串口的功能。
电话通信协议层则提供蓝牙设备间话音和数据的呼叫控制指令。
主机控制接口层(HCI)是蓝牙协议中软硬件之间的接口,它提供了一个调用基带、链路管理、状态和控制寄存器等硬件的统一命令接口。
蓝牙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时,HCI以上的协议软件实体在主机上运行,而HCI以下的功能由蓝牙设备来完成,二者之间通过一个对两端透明的传输层进行交互。
无线通信各种方式对比表

投资少,开通快,维护简单,适应性强 无中转通信距离达70 ,扩展性好 公里
可靠性有待改进、受环境影响较大 电力, 油田、煤
,传输距离短(500m~3Km),不适 于组成大规模无线网络.使用的频点 需要向无线电管委会申请,经批准后
矿,城市水处理、 集中供热等市政 工程
新疆油田石西、 陆梁作业区
方可使用.
6 数传电台 DSP 技术和无线电技术实现的高性能 Modbus ASCII 235.000MHz、
专业数据传输电台。
821MHz~870MHz
54Mbps
11Mbps 20Mbps 600Mbps
N*64K~N*E1
11Mbps
1-11Mbps 1-20Mbps 300-
19.2Kbps
根据天线功率来决定
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eneral
7
GPRS
Packet Radio Service)的简称,它 是GSM移动电话用户可用的一种移动
ETSI制定的GSM
GSM900M频段,资源 匮乏
2G网络
数据业务。
114—171kbps
20—40kbps
理论最大覆盖可以达 到121公里
传输速率高,接入时间短,支持IP协议 和X.25协议
适合于城市室外 应用。写字楼、 乡镇政府大楼、 网吧、话吧、休 闲场所
智邦SMC台湾玉 山国家公园
802.11b标准
13
WIFI 全称Wireless Fidelity 无线保真, (无线局域网标 2.4GHz附近
准)
短距离通信 11Mbps
最大优点就是传输速度较高,可以达到
带宽可调整 开放性区域:可达 11Mbps,另外它的有效距离也很长,同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对比详解(一)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对比详解(一)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对比详解1. 介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是指用于传输较小范围内数据的无线通信技术。
它可以实现设备间的高速数据传输和实时通信,适用于各种场景,比如家庭网络、物联网、蓝牙设备等。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进行详细对比和解释。
2. Wi-Fi•Wi-Fi(Wireless Fidelity)是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技术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它可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支持高速数据传输,通常用于家庭网络和公共场所的无线接入。
•Wi-Fi有多个版本,最新的Wi-Fi 6()提供更高的速度和更好的性能,但需要设备和路由器都支持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3. 蓝牙•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主要用于设备间的低功耗数据传输和实时通信。
•它通常用于连接手机、耳机、音箱、汽车等设备,支持音频传输、文件传输等功能。
•蓝牙也有多个版本,最新的蓝牙提供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强的安全性。
4. NFC•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用于设备之间的近距离数据传输。
•它通常用于移动支付、电子门票、身份验证等场景,传输距离一般在几厘米内。
•NFC的传输速度相对较慢,但安全性较高。
5. Zigbee•Zigbee是一种低功耗、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用于物联网设备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它通常用于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等场景,支持大量设备的连接和互联。
•Zigbee的传输速度较低,但相对较稳定,并且可以实现自组网和网络扩展。
6. Z-Wave•Z-Wave是一种专为低功耗家庭自动化设备设计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它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和实时通信,支持大量设备的连接和互联。
•Z-Wave的传输速度较快,但设备较少,通常与Zigbee配合使用。
7. 总结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有多种选择,每种技术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Wi-Fi适用于无线网络接入,蓝牙适用于设备间的低功耗数据传输,NFC适用于近距离数据传输,Zigbee和Z-Wave适用于物联网设备间的互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源:RFID射频快报2011-6-3 16:12:21
关键词:无线通信
【提要】分析各种主流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包括技术原理、协议、技术特点以及应用场合等,寻找各种技术的结合点,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技术的可用性。
各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一览表
协议标准
频率、传输频率、距离等技术指标
新兴技术,成本昂贵
成本昂贵,安全不高
ZigBee
IEEE 802.15.4
使用2.4GHz频段,采用调频技术,基本速率是250kbit/s,当降低到28kbit/s时,传输范围可扩大到134m
PC外设、消费类电子设备、家庭内智能控制、玩具、医护、工控等非常广阔的领域
成本低,功耗小,网络容量大,频段灵活,保密性高,不需要频段申请
家用类设备、终端间的无线连接以及数据传输
抗干扰性强、传输速率极高、带宽极宽、耗电少、保密性好、发送功率小
物理层标准之争仍未解决
TG3c
IEEE802.15.3c
毫米级波长转换技术,57~64GH频段,传输速率高达2~3Gbit/s
未来数字家庭,网络流媒体以及高速无线网关
传输速率极快,兼容其他无线通信技术
成本昂贵,安全不高
ZigBee
IEEE 802.15.4
使用2.4GHz频段,采用调频技术,基本速率是250kbit/s,当降低到28kbit/s时,传输范围可扩大到134m
PC外设、消费类电子设备、家庭内智能控制、玩具、医护、工控等非常广阔的领域
成本低,功耗小,网络容量大,频段灵活,保密性高,不需要频段申请
应用领域
优点
缺点
RFID
ISO、EPCglobal
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电感或电磁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
物流、供应链、身份鉴别、防伪、后勤、动物饲养、追踪、抄表系统
原理简单,操作方便且不易受环境影响,应用范围极广
成本高,标准未定
NFC
ISO18092、ECMA340和ETSI TS102 190
传输速率低,有效范围小
WiFi
IEEE802.11b/a/g
工作频率2.4GHz,传输频率为11Mbit/s,电波覆盖范围为100m
家庭无线网络以及不便安装电缆的建筑物或场所ຫໍສະໝຸດ 可大幅度减少企业的成本,传输速度非常高
设计复杂,设置繁琐
UWB
IEEE802.15.3a
采用纳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在10m以内的范围里传输速率可达到480Mbit/s
应用范围窄
蓝牙
IEEE802.15.1,IEEE802.15.1a
一般传输距离为10cm~10m,采用2.4GHz ISM频段,数据传输速率为1Mbit/s,语音编码为CVSD
无线办公环境、汽车工业、信息家电、医疗设备以及学校教育和工厂自动控制
具有很强的移植性、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了全球统一的频率设定
NFC
ISO18092、ECMA340和ETSI TS102 190
采用了双向连接和识别,在20cm距离内工作于13.56MHz频率范围
设备连接、实时预定、移动商务、无线交易
简化认证识别过程,使设备间访问更直接、更安全和更清楚
应用规模不大,安全性不高
DSRC
IEEE 802.11p
以5.9GHz频段为主,约10cm双向通信距离
传输速率低,有效范围小
WiFi
IEEE802.11b/a/g
工作频率2.4GHz,传输频率为11Mbit/s,电波覆盖范围为100m
家庭无线网络以及不便安装电缆的建筑物或场所
可大幅度减少企业的成本,传输速度非常高
设计复杂,设置繁琐
UWB
IEEE802.15.3a
采用纳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在10m以内的范围里传输速率可达到480Mbit/s
新兴技术,成本昂贵
协议标准
频率、传输频率、距离等技术指标
应用领域
优点
缺点
RFID
ISO、EPCglobal
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电感或电磁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
物流、供应链、身份鉴别、防伪、后勤、动物饲养、追踪、抄表系统
原理简单,操作方便且不易受环境影响,应用范围极广
成本高,标准未定
采用了双向连接和识别,在20cm距离内工作于13.56MHz频率范围
设备连接、实时预定、移动商务、无线交易
简化认证识别过程,使设备间访问更直接、更安全和更清楚
应用规模不大,安全性不高
DSRC
IEEE 802.11p
以5.9GHz频段为主,约10cm双向通信距离
专用于智能交通运输领域
政府支持,竞争对手少
专用于智能交通运输领域
政府支持,竞争对手少
应用范围窄
蓝牙
IEEE802.15.1,IEEE802.15.1a
一般传输距离为10cm~10m,采用2.4GHz ISM频段,数据传输速率为1Mbit/s,语音编码为CVSD
无线办公环境、汽车工业、信息家电、医疗设备以及学校教育和工厂自动控制
具有很强的移植性、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了全球统一的频率设定
家用类设备、终端间的无线连接以及数据传输
抗干扰性强、传输速率极高、带宽极宽、耗电少、保密性好、发送功率小
物理层标准之争仍未解决
TG3c
IEEE802.15.3c
毫米级波长转换技术,57~64GH频段,传输速率高达2~3Gbit/s
未来数字家庭,网络流媒体以及高速无线网关
传输速率极快,兼容其他无线通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