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2_第二章_化学反应与能量_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必修二第二章1、2节化学反应与能量补充练习题

必修二第二章1、2节化学反应与能量补充练习题

必修二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1.当两个原子形成化学键时,原子的能量将 ( ) A.升高 B.降低 C.保持不变 D.一个升高一个降低2.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B.会产生新的物质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下列图示能表示Ba(OH)2·8H2O与NH4Cl 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4.已知反应A+B=C+D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的E(拆键)> E(成键),B.上述反应的逆反应一定吸热C. A和B的总能量一定低于C和D的总能量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一定能发生5、资料:拆开1molH2吸热436kJ,拆开1molCl2吸热243kJ,形成1molHCl放热431kJ。

请你算一算“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的反应是吸热过程还是放热过程。

简单说说你的依据。

6、将相同表面积的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如图所示同时插入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甲装置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 乙装置产生气泡速率比甲装置快C. 乙装置中铜片上发生反应:2H++2e-===H2↑D. 甲装置中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7、关于下图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 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B. 铜片质量减小C. 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 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8、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实验装置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实验装置装置一装置二装置三装置四部分实验现象a极质量减小,b极质量增大b极有气体产生,c极无变化d极溶解,c极有气体产生电流从a极流向d极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 a>b>c>dB. b>c>d>aC. d>a>b>cD. a>b>d>c9、人造地球卫星用到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其电极反应为: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B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B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B 卷)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 1.下列反应中属吸热反应的是A .镁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B .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C .硫在氧气中燃烧D .Ba(OH)2·8H 2O 与NH 4Cl 反应 2.对于反应2SO 2(g)+O 2(g)2SO 3(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A .增大容器容积B .移去部分SO 3C .通入大量O 2D .降低体系温度 3.在2L 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2SO 2(g)+O 2(g)2SO 3(g),在10秒内反应物SO 2的物质的量由1mol 降到0.6mol ,则反应速率ν(SO 2)为A .0.02mol/(L·s)B .0.04mol/((L·s)C .0.2mol/((L·s)D .0.4mol/((L·s) 4.下列化学电池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是A .锌锰电池B .氢氧燃料电池C .镍镉电池D .铅蓄电池5.A 、B 、C 三种金属片,把A 、B 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A 是负极;把B 、C 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C 发生还原反应。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 .A >B >C B .C >B >A C .A >C >BD .B >A >C 6.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7.下列关于物质及其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各种物质都储存有化学能 B .不少的化学反应都具有可逆性C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键的断裂和生成都要释放能量G铜铜稀硫酸AG铜锌稀硫酸 CG银稀硫酸 BG铜锌乙醇 D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常伴随有物理变化8.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为N 2(g)+3H2(g) 2NH3(g),为了增大反应速率,提高经济效益,最理想的措施是A.增大反应物的浓度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C.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D.选择合适的催化剂9.下列实验中,反应速率加快是由催化剂引起的是A.双氧水中加入1~2滴1mol/L FeCl3,可迅速放出气体B.炭粉中加入KClO3,点燃时燃烧更为剧烈C.固态FeCl3和固体NaOH混合后,加入水能迅速产生沉淀D.锌与稀硫酸反应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反应放出H2的速率加快10.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发电装置,它是以铂作电极,KOH溶液作电解液,总反应为:2H2 + O2=2H2O,正极反应为:O2 + 2H2O + 4e-=4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H2通入负极区B.O2通入正极区C.负极反应为2H2 + 4OH--4e-=4H2O D.正极发生氧化反应二、多项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测试附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测试附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测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甲醇燃料电池可使用于笔记本电脑、汽车等。

它在一极通入甲醇,另一极通入氧气,电解质是质子交换膜,它能传导氢离子。

电池工作时,甲醇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电池的总反应是2CH3OH + 3O2 =2CO2+ 4H2OB.负极的反应是CH3OH + H2O = CO2 +6H+ + 6e-C.正极的反应是O2 + 2H2O + 4e- = 4OH-D.电池工作时,H+移向正极2.下列有关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I中Mg为原电池的负极B.装置IV工作时,电子由锌通过导线流向碳棒C.装置III可构成原电池D.装置II为一次电池3.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C.已知反应:Zn(s)+CuSO4(aq)=ZnSO4(aq)+Cu(s)为放热反应,则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D.相同条件下,如果1 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1,1 mol氢分子的能量为E2,则2E1=E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将Mg、A1片用导线连接后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组成原电池,Al为负极,Mg为正极C.由CO、空气和稀硫酸构成的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是2CO+4e-+2H2O=2CO2↑+4H+D .充电电池可以无限制地反复放电、充电5.科学家近年发明了一种新型Zn−CO 2水介质电池。

电池示意图如图,电极为金属锌和选择性催化材料,放电时,温室气体CO 2被转化为储氢物质甲酸等,为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24Zn 2e 4OH Zn(OH)----+=B .放电时,1 mol CO 2转化为HCOOH ,转移的电子数为2 molC .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24222Zn(OH)2Zn O 4OH 2H O --=+↑++D .充电时,正极溶液中OH −浓度升高6.《Science 》杂志报道了王浩天教授团队发明的制取H 2O 2的绿色方法,原理如图所示。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2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题(含答案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2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题(含答案解析版)

第2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核聚变是人类未来获取能源的理想方式之一。

人类从受控热核聚变反应中可得到无穷尽的清洁能源,相当于为自己制造了一个个小太阳。

下列关于能量转换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C.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D.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光能2.下列各组实验中,过氧化氢分解最快的是(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3.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浓度都为1.0 mol·L-1的两种气体X2和Y2,反应生成气体Z。

10min后,测得X2、Z的浓度分别为0.4 mol·L-1、0.6 mol·L-1。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A. X 2+2Y22XY2 B. 3X2+Y22X3YC. 2X 2+Y22X2Y D. X2+3Y22XY34.下列金属性质的比较中,能说明甲的金属性比乙强的是( )①甲与水反应比乙与水反应剧烈②单质甲能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乙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④以甲、乙金属为电极构成原电池,甲作负极A.①④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5.据报道,某国一集团拟在太空建造巨大的集光装置,把太阳光变成激光用于分解海水制氢:2H2O===2H2↑+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 B.此反应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而储存起来C.使用氢气作燃料有助于控制温室效应 D.在这一反应中,热能转化为化学能6.锂电池是一代新型高能电池,它以质量轻、能量高而受到普遍重视,目前已研制成功多种锂电池。

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Li+MnO2===LiM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Li作正极,电极反应为Li-e-===Li+B. Li作负极,电极反应为Li-e-===Li+C.该电池可以选用硫酸为电解质D.该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补充蒸馏水来补偿散失的水分7.下列过程中化学反应速率的加快对人类有益的是( )A.金属的腐蚀 B.食物的腐败 C.塑料的老化 D.氨的合成8.Mg—AgCl电池是一种能被海水激活的一次性贮备电池,电池反应方程式为2AgCl+Mg===Mg2++2Ag+2Cl-。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单元复习一遍过(人教版必修2)(原卷版)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单元复习一遍过(人教版必修2)(原卷版)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过关测试 提高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2021·河北张家口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对社会进步有着巨大贡献。

《本草纲目》记载有轻粉(Hg 2Cl 2)的制备:“用水银一两,白矾(明矾)二两,食盐一两,同研不见星,铺于铁器内,以小乌盆覆之。

筛灶灰,盐水和,封固盆口。

以炭打二炷香取开,则粉升于盆上矣。

其白如雪,轻盈可爱。

一两汞,可升粉八钱。

”下列对文中所述内容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水银和白矾均属于电解质 B .涉及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C .存在升华的现象 D .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2.(2020·湖北武汉市·高一期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生物质隔绝空气高温加热,通过热化学转换可产生可燃性气体B .光-电转换是太阳能的利用途径之一,该途径必然发生化学反应C .开发太阳能、氢能、核能、天然气等新能源可以减少雾霾的产生D .科学家正在研究使用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同时释放能量3.(2019·黑龙江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高一月考)下列有关原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原电池工作时,可能会伴随着热能变化 B .手机、电脑中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一次电池 C .在内电路中,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D .燃料电池工作时燃料在电池中燃烧,然后热能转化为电能4.(2020·天水市田家炳中学高一期末)有关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不可逆反应存在化学反应的限度B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C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D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停止了5.(2020·甘肃兰州市·兰州一中高一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已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则反应C(石墨,s)=C(金刚石,s)为吸热反应B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都伴随能量变化,则伴随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也一定是化学变化C .对于反应:①S(g)+O 2(g)=SO 2(g);②S(s)+O 2(g)=SO 2(g),当等质量硫单质参与反应时,放出热量:①<②D .相同条件下,如果1 mol 氧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 1,1 mol 氧分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 2,则2E 1=E 2 6.(2021·浙江高一月考)2N 和2H 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微观历程及能量变化的示意图如下,用●-●、-、分别表示223N H NH 、、,已知:223N (g)3H (g)2NH (g)+,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高一化学(必修2)《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验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2)《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验及答案

化学必修II《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验(A卷)班别姓名学号常用相对原子质量:Al:27 Fe:56 Cu:64 Zn:65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1.近年来,广州市的大部分公交车及部分出租车已采用LPG(液化石油气)作为汽车的燃料,其主要目的在于A.防止石油短缺 B.降低成本 C.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D.加大发动机的动力2.对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错误的是A.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B. 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不可改变的C.化学反应的限度与时间的长短无关D. 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3.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A B+3C,在四种状态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A υA=2mol/(l.min)υB=2mol/(l.min)B υA=2mol/(l.min)υC=2mol/(l.min)C υA=1mol/(l.min)υB=2mol/(l.min)D υA=1mol/(l.min)υC=1.5mol/(l.min)4.A、B、C都是金属,A和C分别放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A的反应速率比C快,A与B 和硫酸铜溶液组成原电池时,A的质量增加。

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A>B>C B.A>C>B C.B>A>C D.C>A>B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盛有N2和H2,它们的起始浓度分别是1.8 mol·L-1和5.4 mol·L-1,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反应生成NH3,10min后测得N2的浓度是0.8 mol·L-1,则在这10min 内NH3的平均反应速率是A.0.1mol.L-1.min-1B.0.2mol.L-1.min-1C.0.3mol.L-1.min-1D.0.6mol.L-1.min-1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凡是放热反应的发生均无需加热B.凡是需要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C.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D.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的热叫中和热B.1 mol酸和1 mol碱反应放出的热叫中和热C.酸碱中和生成1 mol 水放出的热叫中和热D.任何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的热叫中和热8.某原电池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Cu2+=Zn2++Cu,此反应的原电池的正确组成是正极负极电解质溶液A Cu Zn HClB Zn Cu CuS04C Cu Zn CuS04D Cu Zn ZnCl29.甲烷燃料电池的化学反应为CH4 + 2O2 = CO2 + 2H2O,其中1个电极反应式为2O2 + 8H4 + 8e- = 4H2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CH4通入负极 B.O2通入正极 C.正极发生氧化反应D.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4 + 2H2O – 8e- = CO2 + 8H+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至两个选项,每题4分,共20分)10.关于燃料充分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量越大越好 B.固体燃料块越大越好C.液体燃料燃烧时可以雾状喷出 D.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1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并需要吸收能量。

高一化学2单元测试题(全)

高一化学2单元测试题(全)

虾对市爱抚阳光实验学校课标高一化学单元检测试卷〔一〕专题1 物质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学号分数一、选择题(1~8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每题3分共27分;9~18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4分共40分。

选择题共64分。

):1、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因素是( )A.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B.元素原子量依次递增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2、以下互称为同位素的是:A.石和石墨可互称为同位素B.氰酸铵〔NH4CNO〕和尿素[CO(NH2)2]是同分异构体C.D2和T2可互称为同素异形体素D.1H216O和2H218O是同素异形体3、以下关于物质性质变化的比拟, 不正确的选项是:A. 酸性强弱: HI > HBr > HCl > HFB. 原子半径大小: Na > S > OC. 碱性强弱: KOH > NaOH > LiOHD. 复原性强弱: F- > Cl- > I-4、某元素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 该元素:A. 一是金属元素B. 最高化合价一为 +2 价C. 一是ⅡA 族元素或是 HeD. 无法确属于哪类元素5、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阳离子一是金属离子, 阴离子一只含有非金属元素B.某金属元素的阳离子和某非金属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一是纯洁物C.阴阳离子相互作用后一形成离子化合物D.金属K不可能从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金属单质6、某阳离子A R n+,核外共有x个电子,那么该原子核内质子数、中子数分别为:A.〔n+x〕、〔A-n+x〕 B.〔A-n〕、〔n-x-A〕C.〔n+x〕、〔A-n-x〕 D.〔x-n〕、〔A-x+n〕7、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以下图.B、C两元素在周期表中族序数之和是A元素序数的2倍;B、C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那么A、B、C 所在的一组是( )A. Be、Na、AlB.B、Mg、SiC.O、P、ClD.C、Al、P8、某元素X的核外电子数于核内中子数。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兴山一中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测试题一、选择题(16×3分=48分)1.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煤 B.石油 C.氢能 D.天然气2.氢气是未来的理想能源,理由是( )。

①热值高②燃烧时不污染环境③用于制取H2的水资源丰富④密度小,便于运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对于放热反应H2+Cl22HC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B.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C.断开1 mol H-H键和1 mol Cl-Cl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大于形成1mol H-Cl键所放出的能量D.该反应中,化学能只转变为热能4.化工生产中,为加快反应速率应优先考虑的措施是()A.选用适宜的催化剂B.采用高压C.采用高温D.增大反应物浓度5.下列各组的电极材料和电解液,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

A.铜片、石墨棒,稀硫酸B.铜片、石墨棒,硝酸银溶液C.锌片、铜片,稀盐酸D.铜片、银片,FeCl3溶液6.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发生原电池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溶液的pH增大B.溶液中的Zn2+浓度增大C.溶液中的SO 24浓度增大D.溶液的密度增大7.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锌片:Zn+2OH--2e-=ZnO+H2O 石墨:O2+2H2O+4e-=4OH-,根据此判断,锌片是( )。

A.负极,并被氧化B.负极,并被还原C.正极,并被氧化D.正极,并被还原8.X、Y、Z都是金属,把X浸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表面有Z析出,X与Y组成原电池时,Y为负极。

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X>Y>Z B.X>Z>Y C.Y>X>Z D.Y>Z>X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电池的放电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B.化学电池中电子由正极流出,经外电路流向负极C.燃料电池两极板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燃料电池工作时,通常是将空气通向正极10.在反应:C+CO22CO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O 16 Na 23 C l35.5 Mn 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准确答案)1、下列化学电池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是A.氢氧燃料电池 B.锌锰电池 C.镍镉电池 D.锂电池2、下列常用干燥剂,不能干燥氯气的是3、下列单质中,最容易与氢气发生反应的是A.O2 B.N2 C.F2 D.Cl24、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氯离子的是A.氯酸钾 B.液态氯化氢 C.熔融的氯化钾 D.液氯5、下列各组物质中,含有相同的化学键的是A.HI和NaI B.H2S和SO2 C.Cl2和KCl D.F2和NaBr6、把下列金属分别投入0.1mol·L-1稀硫酸中,能够缓慢发生反应的是A.Fe B.Al C.Mg D.Cu7、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A+nB=pC,t秒末,A减少了1.0mol,B减少了1.25mol,C增加了0.5mol,则m:n:P为A.2:5:4 B.4:5:2 C.1:3:2 D.1:4:58、下列变化中,原物质分子内共价键被破坏,同时有离子键生成的是A.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 B.氯化氢溶于水C.氯化氢与氨反应 D.锌与稀硫酸反应9、2004年4月16日,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漏及爆炸特大事故,喷出的氯气造成多人伤亡。

作为消防干警在现场作以下处理方法和过程较为合理的是①即时转移疏散人群,同是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相关情况②被转移人群应带上用浓氢氧化钠处理过的口罩;③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有碱性物质的水溶液;④被转移人群应带上用Na2CO3溶液处理过的口罩;⑤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即可,不必太远;⑥即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及食物等是否被污染;⑦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中喷洒水就能够解毒。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③⑤⑦10、离子键的强弱主要决定于离子半径和离子电荷值。

一般规律是:离子半径越小,电荷值越大,则离子键越强。

试分析:①K2O ②CaO ③MgO 的离子键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有1-2个准确答案)11、用固体和液体在加热情况制取气体,一般可选择的仪器是A.广口瓶 B.细口瓶 C.烧瓶 D.大试管12、可逆反应2HI(g)== I2(g)+H2(g)在密闭容器中实行,当下列中的四项中的某项不随时间变化时,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的是A.容器内压强 B.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 C.各组分的浓度 D.混合气体的颜色13、273K时,反应2SO2(g)+O2(g)=2SO3(g)生成2molSO3,放出393.2kJ的热量。

在该温度下,向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内通入2molSO2和1mol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1;向另一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SO2和0.5molO,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2;则下列判断不准确的是A.同时实行时,情况1的反应速率(SO2)比情况2的大B.平衡时,情况1:Q=393.2kJC.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密度,情况1比情况2大D.平衡时,情况2:Q<196.6kJ14、某课外小组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2g铝粉和3g碘粉小心混合均匀,分成相等三份,分别实行实验,现将实验记录列表如下:A.水能加快铝和碘的反应 B.第一组实验中铝和碘发生反应生成了AlI3C.第一组和第二组实验中均放出热量 D.第三组铝和硫酸铜发生了置换反应15、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说法准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B.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能够知道化学反应实行的快慢C.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1.S-1, 是指1s时,物质的量浓度为0.8mol.L_1D.对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化学现象越明显1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钠原子与氯原子生成NaCl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B.在氧化钠中,除钠离子和氧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外,还存有着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的排斥作用C.任何离子键的形成,必须有电子的得失D.钠与氧反应生成氧化钠后,体系能呈降低17、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断裂和形成的反应是A.NH4Cl=NH3+HCl B.NH3+CO2+H2O=NH4HCO3C 、 2NaOH+Cl2=NaCl+NaClO+H2O D. 2Na2O2+2CO2=Na2CO3+O218、对于反应A+B=C,下列条件的改变一定使化学反应加快的是A.增加A的物质的量 B.升高体系的温度C.减少C的物质的量 D.增加体系的压强19、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是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C.硫在氧气中燃烧、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20、图示①②③④分别是几种常见漏斗的上部,a、b、c、d是实际操作应用时,各漏斗的下部插入容器中的示意图。

请指出abcd分别与相匹配的组合:A.①c②b③a④dB.①a②b③c④dC.①a②c③b④dD.任意组合三、(本题包括2小是,共18分)21(6分)某学生利用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测定氧气的摩尔质量。

实验步骤如:①把适量的氯酸钾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混合均匀,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准确称量,质量为ag②装好实验装置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加热,开始反应,直到产生一定量的气体⑤停止加热(如图:导管出口高于液面)⑥测量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⑦准确称量试管和残留物的质量为bg⑧测量实验室的温度⑨把残留物倒入指定的容器中,洗净仪器,放回原处,把实验桌收拾干净⑩处理实验数据,求出摩尔质量回答下列问题:(1)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答。

(2)以下是测量气体体积必须经过的几个步骤:①调整量筒内外的液面使之相同②使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到室温③读取量筒内气体的体积。

这三步的准确顺序是。

(填序号)(3)测量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时,如何使量筒内外的液面相同?。

22、(12分)实验室可用氯气和金属铁反应制备无水三氯化铁,该化合物呈红棕色、易与水发生较剧烈的化学反应,100度左右时升华。

下图是两个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左边的反应装置相同,而右边的产品收集装置则不同,分别如1、2所示:(1)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D中反应开始前,需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采取的方法是。

(3)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装置1的主要缺点是。

(5)装置2的主要缺点是,如果选用此装置完成实验,则必须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四、(本题包括4小题,共20分)23、(6分)下列变化①碘的升华②烧碱熔化③氯化钠溶于水④氯化氢溶于水⑤氧气溶于水⑥氯化铵受热分解。

未发生化学键破坏的是;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_____;仅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既发生离子键又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_____。

24、(4分)0.5mol Cu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收集到的气体经过干燥后,测其密度为2.5g·L-1(标况),则气体的摩尔质量为,得到这个数据的原因是。

25、(5分)铵盐受热分解的过程,就是铵离子(NH4+)把质子(H+)转移给酸根的过程,对于相同类型的铵盐,可根据上述反应判断其稳定性。

试比较NH4F 、 NH4Cl 、 NH4Br、 NH4I 的稳定性,它们的热稳定性顺序是______________;理由是。

26、(5分)氢能是21世纪极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之一,填上循环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式,以完成理想的氢能源循环体系图(循环中接受太阳能的物质在自然界中广泛存有)。

从能量转移的角度看,过程Ⅱ主要是能转化为能。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27、(6分)将2mol的KClO3l加热发生部分分解,然后向此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浓硫酸并加热,发生如下反应,KClO3+5KCl+3H2SO4=3Cl2+3K2SO4+3H2O若混合物氯元素恰好全部转化为Cl2,试计算:(1)KClO3的分解率。

(2)两步反应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的总体积。

28、(6分)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1)若用200mL10mol·L-1的浓盐酸与足量的二氧化锰固体加热反应(不考虑氯化氢挥发),则产生氯气的物质的量为 0.56mol(填大、小于、等于),原因是。

(2)870g二氧化锰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则被氧化的氯化氢的物质的量是多少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答案)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O 16 Na 23 C l35.5 Mn 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准确答案)A A C CB A BC B D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有1—2个准确答案)CD CD B D B C CD B B A三、21、(1)将导管的出口浸入水槽的水中,用酒精灯稍微加热试管,有气泡从导管口逸出,冷却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且液面高于水槽内的液面。

(2)②①③ (3)慢慢使量筒下移22、(1)4HCl (浓)+MnO2△MnCl2 +Cl2↑+2H2O(2)B中的反应实行一段时间后,看到黄绿色气体充满装置,再开始加热D(3)2Fe +3Cl2△2FeCl3(4)导管易被堵塞,尾气排入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5)产品易受潮,在E和F之间连接装中干燥剂的装置23、①⑤②③④⑥24、56g·L-1因为存有NO2和N2O4的化学平衡,而使总体积减小。

因为气体的总质量不变,故摩尔质量偏大,(大于46g·L-1)25、NH4I >NH4Br > NH4Cl > NH4F 按F Cl Br I的顺序,半径增大,夺取质子的水平减弱。

26、化学能 (左框)H2O (右框) H2 和O227、(1)83.8% (2)78.4L28、(1)小于随着反应的实行,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再反应,故应小于0.5mol (2)20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