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ppt课件下载 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2-3-1《化学反应与能量》ppt课件(70页)精品课件

【答案】 v(N2)=0.05mol·L-1·s-1;v(H2)=0.15mol·L-1·s- 1;v(NH3)=0.1mol·L-1·s-1。
方法指导
(1)计算速率时要把物质的量转化为浓度,同时注意时间。 (2)在比较速率大小时要转化成同一种物质的速率,同时要 注意时间的单位。 (3)用公式v=ΔΔct 求算出的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
情境切入
冰箱及冷冻、冷藏保鲜
冰箱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家用电器,人们把水果、蔬菜、饮 料、鸡蛋、牛奶等食品放到冷藏室,把鸡、鸭、鱼、肉、海鲜等 食品放到冷冻室,冰箱的使用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方便,提高了人 们的生活质量。请想一想,为什么人们要把这些食品冷藏或冷冻 呢?这里面有哪些科学道理呢?我们学习了本节知识就会明白 其中的道理。
(1)公式v= ΔΔt c,由三个量知二求一。 (2)计算出反应速率大小后,不要忘记注明单位。
例1 一定条件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N2和3mol 的H2,发生如下反应N2+3H2 2NH3,在2s末时,测得容器中 含有0.4mol的NH3,分别用N2、H2、NH3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 的化学反应速率。
(1)中学阶段一般只讨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改变一个因素对 反应速率的影响。
(2)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压强的改变实际是体积的改 变引起反应物浓度的改变从而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如果 压强的改变不能引起浓度的改变,则不会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
例 2 (Ⅰ)在下列事实中,各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速 率。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丁、丙、乙、甲
【解析】 温度高,浓度大,且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最快, 乙组最快。其次是甲,最慢的是丙。
【答案】 C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与能量》ppt精选课件

【解析】 由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电子发生 还原反应或根据原电池形成的条件,相对活泼(指金属性)的一 极为负极,相对不活泼的一极为正极可判断出选项B正确,A不 正确。在外电路,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故选项C不正确。长 时间连续使用该原电池,由于锌皮慢慢溶解而破损,且MnO2不 断吸收H2而生成H2O,糊状物也越来越稀,故其很可能流出腐 蚀用电器,选项D正确。
提示:充电电池比一次电池更持久耐用,更方便实惠, 可以节约资源,减少废电池的处理量等。使用充电电池时需 注意要合理充电,不能过量充电;不使用时要从用电器中取 出,密封贮存于干燥处等。
互动课堂 核心突破 导与练
(对应学生用书P44)
要点一 干电池 干电池是用锌制圆筒形外壳作负极,位于中央的顶盖有铜 帽的石墨作正极,在石墨周围填充NH4Cl和淀粉糊作电解质, 还填有MnO2和炭黑(Zn-Mn电池)。
【解析】 A项a极通H2为负极,电极反应为:2H2+4OH- -4e-===4H2O发生氧化反应;B项:b极通O2为正极,电极反 应为:O2+2H2O+4e-===4OH-,B项不正确;C项:正负极电 极反应式相加得总反应为2H2+O2===2H2O;D项:氢氧燃料电 池的能量高,且产物为水,对环境无污染,故是具有应用前景 的绿色电源。
例3 燃料电池是目前电池研究的热点之一。现有某课外小 组自制的氢氧燃料电池,如图所示a、b均为惰性电极。下列叙 述不正确的是( )
A.a极是负极,该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b极反应是O2+4OH--4e-===2H2O C.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 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
A.Pb是正极 B.PbO2得电子,被氧化 C.负极反应是:Pb+SO42--2e-===PbSO4 D.电池放电时,溶液的酸性增强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2-1《化学反应与能量》ppt课件(100页)

(2)实验探究
① 气泡 产生 有______ 现象 发热 用手轻触试管底部感到______ 温度变化 上升 用温度计测量,水银柱______ + 3+ 离子反应:2Al+6H ===2Al +3H2↑。 结论:活泼金属与酸反应为________ 放热 反应。
3.多能源结构时期
可再生 能源和______ 清洁 能源(绿色能源)为主要能源,主 以_________ 太阳能、氢能、核能 、生物质能、地壳地表能等。 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目标导航
[学习目标] 1.知道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 原因。 2.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高低是反应过程中能 量变化的决定因素。 3.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4.了解能量转化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目标解读] 重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以及化学能转化为 热能的重大意义。 难点:从本质上(微观结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 化。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微观角度)
化学键 结合的。 (1)物质中的原子之间是通过_________ 吸收 能量,形成生成物中的 (2)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______
化学键要_______能量。 (3)实例(25℃和101kPa的条件下)
放出
(4)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
学法建议 1.实验探究法。“感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 化学反应的快慢”、“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等都可 以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这也正与新课标要求让我们从实验 探究过程中感悟并掌握知识相一致。 2.对比学习法与归类学习法。根据实验事实或反应对已学 的知识进行对比、归类,从而使知识连成线、结成网。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全单元课程课件精品

增大固体表面积可以加快 反应速率(接触充分)
固体表面积
44
思考与交流
3.实验室进行化学反应 时,常常把一些固体 物质溶于水配成溶液再进行反应。为什么?
离子反应速率快, 瞬间完成。
没有旧键断裂, 只有新键形成。
4.实验室制取氢气时,是用粗锌好(有Cu等杂 质)还是用纯锌好,为什么?
形成原电池可以加快 反应速率。
要求:可以利用具体反应说明。
33
怎样定性地比较和判断反应的快慢?
①冒气泡快慢 ②颜色变化 ③固体量减少 ④浑浊程度 ⑤温度变化等
34
35
36
实验2-5 化学方程式:2H2O2=F=eC=l=3 2H2O + O2↑
热水中 常温
现象 溶液中产生气泡 的速率很快
溶液中有气泡产 生,且速率较快
冷水中 溶液中产生气泡 的速率较慢
25
复习
定义: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
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
来表示。
△c(B)
v(B)=
△t
反应速率单位:mol/(L•min) 或mol/(L •s)
注意:1、反应速率要指明具体物质并取正值 2、表示气体或溶液反应速率 3、指平均速率
26
练习
向一个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 2moLSO2和1moLO2,在一定条件下反 应,2S末,测得容器内有0.8moLSO2,求 2S内分别用SO2、O2、SO3表示的反应速 率和反应速率比.
20MPa----50MPa
2NH3
为何工业合成氨,通常在2×107 ~ 5×107 Pa的压强下进行。
压强
43
思考与交流
1.请预计大理石( CaCO3 )分别与 0.1mol/L和1mol/L的盐酸反应的快慢。你 能得出什么结论吗?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 《化学反应与能量》ppt课件(64页)

【解析】 由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电子发生 还原反应或根据原电池形成的条件,相对活泼(指金属性)的一 极为负极,相对不活泼的一极为正极可判断出选项B正确,A不 正确。在外电路,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故选项C不正确。长 时间连续使用该原电池,由于锌皮慢慢溶解而破损,且MnO2不 断吸收H2而生成H2O,糊状物也越来越稀,故其很可能流出腐 蚀用电器,选项D正确。
【解析】 原电池中发生失电子反应的电极为负极,所以 锌为负极,Ag2O为正极,B项正确;因为负极反应为Zn+2OH --2e-===ZnO+H2O,即负极区域溶液中c(OH-)不断减小,溶 液碱性减弱,所以D项不正确;由正极反应式可知,正极区域 有OH-生成,正极区域溶液碱性增强,C项错。
【答案】 B
自主预习 感悟教材 学与思
(对应学生用书P44)
化学电源种类
常见的化学电源通常分为三类:干电池 、 充电电池 、 燃料电池 。
1. 干电池 是一次性电池,放完电后不能再使用,如 锌锰
电池。
2. 充电电池 是二次电池。它在放电时进行的氧化还原反 应,在充电时又可 逆向进行 ,使生成物恢复原状,如此充放电 可 循环 进行至一定周期后终止。如铅蓄电池、镍镉充电电池、 镍氢充电电池、 锂离子电池 等。
【答案】 BD
人们利用原电池原理,制作了多种电池,如电子计算机所 用纽扣电池就是其中一种。它的两极材料为锌和氧化银,电解 质溶液为KOH溶液,其电极反应是:
Zn+2OH--2e-===ZnO+H2O Ag2O+H2O+2e-===2Ag+2OH-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锌为正极,Ag2O为负极 B.锌为负极,Ag2O为正极 C.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区溶液碱性减弱 D.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溶液碱性增强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课件(4)

精品PPT
A 物质的能量高于 C,则 A 不如 C 稳定,C 错误; 放热反应并不一定很容易进行, 也可能需加热等反应条 件,D 错误。
答案:B
精品PPT
要点二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计算 问题 1:化学键与能量变化之间有何关系? 提示:
精品PPT
问题 2:利用化学键数据如何计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 变化?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1 kJ
精品PPT
解析: 答案:C
精品PPT
精品PPT
2.已知反应 N2(g)+3H2(g)
2NH3(g),有关
物质的化学键键能(拆开 1 mol 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如
下,则该反应生成 2 mol NH3 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
()
知识衔接 1.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反应物中旧化学键的断裂和 生成物中新化学键的形成。 2.在自然界中,物质的转化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能量的转化要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3.浓硫酸溶于水时释放能量,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 能量。
精品PPT
4.你能列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几种能源物质吗? 提示:煤、石油、天然气等。
精品PPT
②Ba(OH)2·8H2O 与 NH4Cl 晶体反应。 a.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b.用手摸烧杯底部有冰凉感觉
实验现象 c.用手拿起烧杯,玻璃片黏结到烧杯的底部 d.烧杯内反应物成糊状
化学方程式 Ba(OH)2·8H2O+2NH4Cl===BaCl2+ 2NH3↑+10H2O
实验结论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精品PPT
反应类型 定义
宏观解释 微观解释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E(反应物)> E(生成物) E(反应物)< E(生成物)
A 物质的能量高于 C,则 A 不如 C 稳定,C 错误; 放热反应并不一定很容易进行, 也可能需加热等反应条 件,D 错误。
答案:B
精品PPT
要点二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计算 问题 1:化学键与能量变化之间有何关系? 提示:
精品PPT
问题 2:利用化学键数据如何计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 变化?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1 kJ
精品PPT
解析: 答案:C
精品PPT
精品PPT
2.已知反应 N2(g)+3H2(g)
2NH3(g),有关
物质的化学键键能(拆开 1 mol 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如
下,则该反应生成 2 mol NH3 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
()
知识衔接 1.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反应物中旧化学键的断裂和 生成物中新化学键的形成。 2.在自然界中,物质的转化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能量的转化要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3.浓硫酸溶于水时释放能量,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 能量。
精品PPT
4.你能列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几种能源物质吗? 提示:煤、石油、天然气等。
精品PPT
②Ba(OH)2·8H2O 与 NH4Cl 晶体反应。 a.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b.用手摸烧杯底部有冰凉感觉
实验现象 c.用手拿起烧杯,玻璃片黏结到烧杯的底部 d.烧杯内反应物成糊状
化学方程式 Ba(OH)2·8H2O+2NH4Cl===BaCl2+ 2NH3↑+10H2O
实验结论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精品PPT
反应类型 定义
宏观解释 微观解释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E(反应物)> E(生成物) E(反应物)< E(生成物)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配套课件:第2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2.1

目标导航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问题 导学
即时 检测
一二
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能量的数量关系可以表示为 : 化学反应 自身能量 E' 自身能量 E″ 若 E'>E″,化学反应表现为放热反应 ; 若 E'<E″,化学反应表现为吸热反应。 特别提醒:①各种物质都储存有化学能 ,不同的物质所含的化学能不 同。 ②物质的化学反应与体系的能量变化是同时发生的 ,只要有化学 反应就一定有能量变化。
目标导航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一二
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决定因素如图所示:
目标导航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一二
交流 1 不同化学反应所伴随发生的能量变化也不同。 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 放热由什么决定 ?是不是放热反应不需加热,吸热反应都要加热?试 举例说明。 答案: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 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前者大于后者为放热反应,前者小于后者为 吸热反应。 有的放热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发生,例如煤的燃烧就是放热 反应,但需要加热或点燃引发反应;有的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如磷的 自燃。吸热反应大都需要加热,也有不需加热就能反应的,例如 Ba(OH) 2· 8H2O 固体与 NH4Cl 固体的反应。
答案:A
目标导航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问题 导学
即时 检测
一二
将一定量的碳酸钠晶体与硝酸铵晶体密封于一塑料袋中,用细 绳绑住塑料袋中间部分,使两种晶体隔开,做成“冰袋”。使用时将细 绳解下,用手使袋内两种固体粉末充分混合,便立即产生低温,这种 “冰袋”可用于短时间保鲜食物。则碳酸钠与硝酸铵的总能量 (填“高于”或 “低于”)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能量。 答案:低于
人教版 必修二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教材分析 课件(58张)

为了使结论更加全面,希望你能从不同角度改变实 验条件,探究还有哪些因素对电流的产生影响?
三、教学过程 实验探究2
原电池装置
负极:氧化反应
Zn - 2e-= Zn2+
正极:还原反应
2H+ + 2e-= H2↑
演示
两个电极都用锌片,我们没能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 如果把其中一极换成铜,能否有电流呢?
拓展应用
负极:氧化反应 Zn - 2e-= Zn2+
1化.引。结转导学论 化生: 成从原电电子电能流池动可方向以确将定氧负极化和还提原供电反子应的的物质化和学化能学变
2.引导学生从溶液的颜色和铜片上的现象推测得电子的物质和化 学变化。
科学视野
分组实验探究原电实池验的探究装3 置
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通过T学e刚x生t才分的in实组h验实e我r验e们可以体 会的1到金.感有,化属受两学(能种能或量在活金转原动属电化性和池不装非同置中 可金以属直单接质转)化做为电电能极,那么, 符2合.电什么极条材件料的要装插置入才能电构 成解原质电溶池液呢、? 形成闭合 回路
想得到持续 电流
在铜盘上用铁刀 碰触蛙腿发现蛙 腿抽搐。
伽伐尼
受到启示
伏打
化学史:伏打的研究过程
材料
介质
实验结果
铜、铁
青蛙腿
有电流
木条、铁 青蛙腿
无电流
铜、锌
青蛙腿
有电流
铜、锌
盐水
有电流
想用两种不
同的金属得 到持续电流
伏打
锌片
伽伐尼
受到
在铜盘上用铁刀 碰触蛙腿发现蛙 腿抽搐。
启示
导线
伏打电堆
浸盐水湿布
三、教学过程 实验探究2
原电池装置
负极:氧化反应
Zn - 2e-= Zn2+
正极:还原反应
2H+ + 2e-= H2↑
演示
两个电极都用锌片,我们没能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 如果把其中一极换成铜,能否有电流呢?
拓展应用
负极:氧化反应 Zn - 2e-= Zn2+
1化.引。结转导学论 化生: 成从原电电子电能流池动可方向以确将定氧负极化和还提原供电反子应的的物质化和学化能学变
2.引导学生从溶液的颜色和铜片上的现象推测得电子的物质和化 学变化。
科学视野
分组实验探究原电实池验的探究装3 置
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通过T学e刚x生t才分的in实组h验实e我r验e们可以体 会的1到金.感有,化属受两学(能种能或量在活金转原动属电化性和池不装非同置中 可金以属直单接质转)化做为电电能极,那么, 符2合.电什么极条材件料的要装插置入才能电构 成解原质电溶池液呢、? 形成闭合 回路
想得到持续 电流
在铜盘上用铁刀 碰触蛙腿发现蛙 腿抽搐。
伽伐尼
受到启示
伏打
化学史:伏打的研究过程
材料
介质
实验结果
铜、铁
青蛙腿
有电流
木条、铁 青蛙腿
无电流
铜、锌
青蛙腿
有电流
铜、锌
盐水
有电流
想用两种不
同的金属得 到持续电流
伏打
锌片
伽伐尼
受到
在铜盘上用铁刀 碰触蛙腿发现蛙 腿抽搐。
启示
导线
伏打电堆
浸盐水湿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学与问:
• 一个是P32通过列举实例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 不仅思考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和相互转化问题, 还要探讨背后的本质问题。
• 另外一个是P41,在课堂探究实验中引导学生结 合电学知识,要求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基础上分析 装置的正负极,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将物理知识转 化为化学知识(氧化还原)。
四、课时安排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测验讲评 总计
2+1 课时 2+1 课时 2+1 课时 2 课时 11 课时
五、教学建议
1.严格控制必修课程知识内容的深广度,保 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抓好基础,为选修4 夯实基础。
* 特别注意2008年版的课后练习P45第2题关 于铅蓄电池的练习已改为传统的原电池练 习。
* 建议实验2-5和实验2-6交换实验顺序来演示。 因为实验2-6是通过对比MnO2粉末和FeCl3溶 液这二种不同的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 响,学生通过该实验明确FeCl3是催化剂,在 实验2-5实验中才能很好地理解该实验是在相
同的催化剂的条件下不同的温度对反应速率的 影响。
• 通过这二组对比实验,让学生知道对比实验要注 意控制其他外界条件的一致,如相同的催化剂, 反应物的用量,试管的规格等等都要相同。为了 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建议• P47思考与交流,建议学生看插图,老师来 讲述:爆炸在瞬间完成,金属生锈以年月 计,因金属的性质与其存在的环境不同而 差异很大;食物腐败以天计,与温度关系 甚大;离子反应以秒计;塑料老化以年计, 与使用环境有关;溶洞形成以万年计,极 其缓慢,让学生懂得反应的快慢,反应的 快慢与我们的生活、学习、科研、环境、 生产等关系很密切。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①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初步了解电
池的化学反应基础(氧化还原反应) ②能用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电池。 ③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运用。 ④认识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高能清洁燃料和研制新
型电池的重要性。 ⑤初步认识传统干电池(锌锰电池)及充电电池。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①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知道温度、浓度、 反应物状态、催化剂等因素对一个化学反应速率的影 响。能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通过控制条件调控化学 反应速率的实例。
②通过实验认识到任何化学反应的进程都有一定的限度, 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控制化学反应的限度
③初步认识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重要性和途径。 ④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⑤认识可逆反应的涵义 。
* 建议结合《基础训练》P45(四)实验题讲练。
* 有条件的学校建议对实验2-5可以增加Na2S2O3 溶液与盐酸反应
Na2S2O3+2HCl = 2NaCl+S↓+SO2↑+H2O,
此反应实验现象非常明显,能见度很高,学生可 以通过观察出现浑浊的时间去比较分析化学反应 速率的快慢,并能从浓度、温度两因素去探究对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思考与交流:
P34的思考与交流可指导学生从减少实验误 差(取量、是否充分反应、防止热量散发) 入手。可以先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装置和 实验报告,再进行实验。建议结合基础训 练P34(四)实验题 来讨论学习。
• P39的思考与交流,本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 思考和体会各种电器产品以及电池给生活 带来的舒适和方便,交流和讨论各种电池 的型号、特点等,结合其他课程知识和生 活经验,对电池及其工作原理做一些猜测。
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6
一、本章节内容的地位和功能
本章内容分两个部分──化学反应与能量、化 学反应速率和限度,都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 是化学学科最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也是深入 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特点和进程的入门性知识。 同时,本章内容又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 究中有广泛应用的知识,是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现 代化发展有重大价值的知识,与我们每个人息息 相关。
2.注意发挥实验功能,帮助学生建构化学核心观念
* 课本P33实验2-1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的变化,而实 验2-2直接用手触摸烧杯壁感受热量的变化,实验23又用到了温度计。这点老师要让学生知道,用手 触摸能明显感知到热量变化的就不用温度计,如用 眼睛不能直接观察到反应中热量的变化必须用温度 计来测量,当要准确地测量到能量的变化时,也必 须要用到温度计,从而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3.对课本上的不同栏目的使用建议
*(1)插图: P33:图2-1水能和化学能对比示意图学生 可以十分直观的理解到能量在宏观世界的变化,对 应P32的文字说明的微观分析能量变化,可以引导学 生对两者进行对比学习。 P42:图2-11干电池的构造示意图则清晰的表现了干电 池的工作原理,使学生在学习完原电池原理后很容易 接受干电池的工作原理
二、内容结构与特点分析
第一节和第二节关于化学能与热能、电能 的相互转化,侧重讨论化学能向热能或电能的 转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化学键的变化和反应体系 中能量的变化。
第三节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三、内容与教学目标要求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①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
要原因,能从本质上(微观结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中能量的变化。 ②知道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 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高低。 ③通过实例和实验,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④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质量守恒,能量也守恒。 ⑤对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中的作用有初步认识。 ⑥知道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 ⑦能体验中和热和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 P42的思考与交流1,建议让学生在课堂中 进行实验探究对比分析,在尝试了几种组 合实验后自己总结出来。
• P42的思考与交流2.建议可以通过学生讨论, 汇集一些实例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锌锰 干电池的使用方法和保存时应注意的问题。 要求学生讨论如何保存使用干电池,结合 生活,走入生活,学生更加有亲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