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病例分析
小儿推拿调理过敏性咳嗽案例分析

小儿推拿调理过敏性咳嗽案例分析案例分析:轩轩,五岁,男孩,已经咳嗽十几天了,咳嗽有痰,早、晚咳的重,严重影响睡眠。
使用抗生素、止咳药无效。
妈妈懂一些小儿推拿,每天按止咳穴位推,效果不明显。
家长带孩子到中心调理。
推拿老师和家长沟通,寻找孩子这次发病的原因。
家长告知,因孩子发育慢,比同龄孩子个子矮,生怕宝宝长不高。
特意到医院儿保科咨询,检查结果是多种微量元素缺乏,医生建议每天必须补充两个蛋黄、一杯酸奶。
连续吃了10天,孩子的小脸圆了,妈妈很开心:孩子长身体,看样子还是要大补呀。
第11天,孩子咳嗽,突发性咳嗽,一天比一天重。
家长在家推拿无效,咳嗽趋势加重。
采用西医治疗无效,咳嗽没有任何减轻。
后医生建议雾化,因为这个孩子曾患有严重鼻炎和哮喘。
家长认为目前只是咳嗽,并没有哮喘迹象,不想采用雾化治疗方案。
但是眼看孩子天天咳嗽,特别是夜里,咳的整夜睡眠已经受影响,家长焦虑万分。
妈妈们,请你们一起参与到这个案例的分析当中,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孩子咳嗽不停呢?推拿老师仔细观察孩子,脸色蜡黄、眼袋重、黑青色,舌苔薄近无苔,喜欢揉眼睛、搓鼻子、腹部胀。
如果仅仅是积食引起的咳嗽,这是很好调理的。
中医讲,肺与大肠相表里,只要采取消食导滞的方法,清除胃肠之热,咳嗽自然就好了。
但前提,孩子的舌苔应该是厚黄腻苔啊,可实际上这个孩子的苔确是薄近无苔呀!经询问得知,因为宝宝小时候经常得病,妈妈已经因为孩子“久病成医”了,也算是半个中医“江湖郎中了”。
她翻阅了很多中医书,各种方法反复尝试,苦寒药、泻下药也都给孩子用过了,积食也消了,大便也拉了,但就是咳嗽不见好。
所以呈现给老师的舌苔是一副虚寒像。
“脸色蜡黄、眼袋重、黑青色,舌苔薄近无苔”,所有的症状是一派虚寒像,第一次的推拿思路是温补肾阳、健脾益气止咳。
推拿穴位:补肾阳、搓肾俞、补脾、搓四横纹、掐四缝、揉关元、气海等。
推拿反馈,当天回去效果并不明显。
家长因为要上班,最近没时间来调理,在家按照上述方子继续推5天,孩子咳嗽程度有减轻,但依然是咳嗽不断。
幼儿园小儿推拿保健案例分析

幼儿园小儿推拿保健案例分析主题:幼儿园小儿推拿保健案例分析描述:幼儿园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境,长时间的坐姿和玩耍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会造成不利影响。
小儿推拿保健可以帮助幼儿园孩子维持身体健康,促进身心发展。
本文从幼儿园推拿课程、推拿治疗理论、幼儿园推拿应用以及推拿治疗效果等多个方面对幼儿园小儿推拿保健进行分析与研究。
案例:小儿推拿应用于幼儿园课堂中的应用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环境,但长期以来,坐姿和玩耍等习惯性行为给孩子们的骨骼生长和身体素质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幼儿园将小儿推拿纳入到幼儿园的日常课程之中。
南京市某幼儿园就将小儿推拿作为通识课程之一,并安排了专业的推拿老师进行教学。
通过小儿推拿课程的教学,孩子们学习了简单的按摩动作并了解了身体的结构。
他们还学会了如何处理身体疼痛和预防身体损伤。
在推拿课程中,孩子们不仅可以放松身体,消除疲劳,更加注重自我保健,增强抵抗力和自我修复能力。
推拿老师根据孩子们的身体状况和需求,选择了多种推拿技巧。
例如,对于经常要低头写字的孩子们,推拿老师会采用脖子转动和单臂拉伸的动作,以增加脖子和手臂的灵活性。
对于长时间坐姿的孩子们,推拿老师会将推拿的对象从座位上带到地板上,采用半身按摩的方法,以放松腰部和背部的肌肉。
通过小儿推拿课程,孩子们的身体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家长们告诉教育工作者,他们发现孩子们的生活态度和身体素质得到了改善,不再经常生病或出现各种病症。
在推拿课程结束后,孩子们还可以在自家模拟推拿练习,进一步加深对身体保健的认识。
结论:小儿推拿作为一种康复和保健手段,适合应用于幼儿园中。
对于幼儿园孩子们长期坐姿和玩耍等习惯性行为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小儿推拿课程,孩子们可以加深对身体保健的认识,从而不断改善身体素质,增强自我修复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推拿涉及到人类的生理、病理、心理多个方面的知识,推拿老师要专业有素,只有这样才能完美地将小儿推拿和幼儿园课程相结合,取得可观的疗效。
个人跟师小儿推拿感冒病病案分享

医案记录(跟师□独立□)
患者姓名:某某性别:女出生日期:7月28天
就诊日期:2019年2月25日初诊发病节气:雨水后6天主诉:患儿家属代诉反复鼻塞、清涕1月。
现病史:患儿家属诉1月前患儿受凉后出现不停打喷嚏,后鼻塞、流清涕,轻微干咳,予以分别多次口服抗感颗粒、小儿氨咖黄敏颗粒、小儿化痰止咳颗粒、利巴韦林颗粒、三九感冒颗粒后,上症有所缓解,但仍有鼻塞、流涕、干咳等症状,现至我科就诊,现症见:鼻塞、流清涕、打喷嚏,偶尔干咳,晚上睡觉时颈部出汗,大便1-3次/日,色绿,时有奶瓣,纳可,眠差(呼吸粗,偶尔会哭醒)指纹青紫。
既往史:家属代患儿否认心脏病等遗传病病史。
过敏史:家属代患儿否认有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患儿生长发育正常。
辅助检查:暂缺。
中医诊断:感冒
证候诊断:风寒犯肺证
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处方:补脾300 清补大肠300 揉板门100 运八卦100
清肝300 清肺300 推小横纹100 清天河水100 膊阳池100 揉小天心100 推上三关100
心得体会:小儿肺常不足,易感外邪,受凉后,侵犯肺卫,卫阳被遏,营卫失和,邪正相争,肺气失宣而至感冒。
本病的主要机制是表卫失司、肺气失宣。
脾将水谷的精气上输于肺,与肺吸入的精气相结合,而成宗气 (又称肺气)。
肺气的强弱与脾的运化精微有关,故脾气旺则肺气充。
补脾益肺。
肺与大肠相表里,清补大肠以益肺,清肝、清天河水以清热滋阴止咳,推上三关以除寒,清肺、揉膊阳池以疏风解表。
推小横纹及揉小天心以除烦安神。
签名:
2019年3月6日。
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发热临床体会

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发热临床体会小郎中官微讲解:【关键词】按摩、小儿、发烧小儿发烧一样平常属于外感,即风寒感冒或因为食积,即食积化热。
别的,临床上每每另有查不出缘故原由的发烧。
1、罕见症状罕见的感冒感冒发烧,热在皮肤;小儿头痛、鼻塞或流清涕,手背发烧,食积发烧,皮肤不太发烧,手心发烧,时热时止,伴有不思饮食、消化不良等征象。
不明缘故原由的发烧,前半天轻,后半天重,夜间更甚,有发烧十余日不愈的,另有吃药注射而热仍不退的。
2、辨证施治2.1 辨证外感,为表病,主表者是肺,与肺相内外者,手阳明大肠经。
外感,属于风寒,主风者,足少阳胆经。
因此,治感冒发烧则取手阳明大肠经与足少阳胆经,热甚,则伤阴,须泻阳补阴统筹。
2.2 按摩伎俩推天门50次,分推坎宫50次,按揉太阳20次,按合谷20次,推天河水100次,揉大椎穴100次,按揉风池穴100次。
2.3 随证取穴风寒重者,加推三关100次,揉二扇门10次;风热重者,加推脊柱50次(用葱姜水沾之从上向下推)、退六腑100次、清肺经100次;咳嗽痰多者,加揉天突20次、揉丰隆20次、运内八卦50次;食欲欠安者,加清补脾经100次、揉中脘100次、摩腹3分钟。
3、典型病例患者,女,3岁,2003年9月1日初诊。
主诉(母代诉)发烧5天,复查发明扁桃体肿大,吃药、打点滴未退,体温在38℃~39℃,呈波状热,反省透视未发明非常,小儿神态苏醒,皮肤烙手。
按以上小儿按摩伎俩按摩天黑体温上升为39.5℃,次日又降为38℃,又按以上小儿按摩伎俩按摩后,患儿有微汗出,患儿精力恶化,体温下降为37℃,仅皮肤另有点发烧,大便2日1次。
第三天在医治中,因大便2日1次,故另加天枢、关元等穴及腹部振颤法共推3次即病愈。
4 领会小儿发烧临床辨证按摩:如风寒发烧,手阳明大肠经合谷穴以治表,足三里穴以驱手阳明大肠经传来之邪,风池以驱风邪,热重者加大椎与陶道穴,内关穴以保护诸阴。
食积发烧取内关、大椎穴以退热,取中脘、足三里穴以增进消化。
小儿推拿病例分析模板

病例分析病名:xx证型:xxxx治则:xxxxxxx处方:开窍:开天门,推坎宫,揉运太阳,按揉总筋,分手阴阳各24次。
推五经:心200,肝300,肺300,脾300,肾300(五步推拿(清补)+推拿八法)局部:+辩证对症对病取穴关窍:拿肩井5次咳嗽、流涕、气喘、痰鸣、发热——肺呕吐、腹痛、腹泻、食积、痢疾、便秘——脾夜啼、睡眠不眠、吐弄舌、口疮、高热昏迷——心惊风、烦躁、目赤、眼屎多、气逆、口苦——肝发育迟缓、下肢萎软、尿频尿急、遗尿、盗汗——肾脾宜多补、清后需加补心肝经只清不补肝经可清可补肾经只补不清推拿八法:1.发汗解表法:按揉耳后高骨、按揉风池、揉迎香、掐揉二扇门、顺运内八卦、点按外劳宫、盐擦肺腧、拿肩井等。
2.清热法:清胃经300、清大肠300、揉板门50、清小肠、清天河水200、退六腑300、逆运内八100、内劳宫、推脊、推涌泉等。
3.止咳化痰法:揉掌小横纹、推小横纹、合阴阳、抱肚法、天突、推揉膻中、揉肺腧、按引走搓摩等.4.补益法:平补:摩腹(补)、揉肚脐(补)、揉肺俞、揉脾俞、揉足三里温阳:分阳,推三关,补大肠,揉丹田,揉肾俞,捏脊,揉肾顶(固表止汗)滋阴:分阴、补小肠、揉二人上马、倒埋脊、揉涌泉。
5.镇静安神:捣小天心,揉掐五指节,按揉百会,摩卤门6.消食导滞法:揉板门、逆运内八卦、揉四横纹、摩中脘、揉腹、揉天枢7.止沤法:板门推向横纹、揉左端正、补大肠、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捏脊、摩脐、揉天枢、揉足三里、揉涌泉。
利小便实大便:清小肠、揉三阴交、推箕门8.通大便法:清大肠、按揉博阳池、摩揉肚脐(泻)、摩揉腹(泻)、推下七节骨、揉龟尾、搓摩胁肋。
推拿疗法治疗小儿便秘32例临床疗效观察

推拿疗法治疗小儿便秘32例临床疗效观察摘要背景:小儿便秘是常见疾病,推拿疗法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观察推拿疗法治疗小儿便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32名小儿便秘患者,进行推拿疗法治疗。
收集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排便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满意度。
结果:本次观察共32例小儿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
推拿治疗后,26例患者的排便次数有所增加,同时22例患者的腹部疼痛明显缓解。
在满意度上,31例患者表示对推拿治疗效果满意,1例患者表示对治疗效果一般。
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结论:推拿疗法可作为小儿便秘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引言小儿便秘是常见疾病,引起很多家长的关注。
西医常规治疗常采用轻泻剂、灌肠、肛门按摩等方法。
而中医中常用的方法则是通过推拿手法来刺激肠管、加速排便。
推拿疗法渊源流长,对于小儿便秘的治疗已经有许多研究报告。
本次观察选取32例小儿便秘患者,探究推拿疗法对小儿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材料和方法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2020年至2022年期间在某医院内门诊就诊的小儿便秘患者。
经过简单的问诊和体格检查,符合治疗要求并同意参与观察的患者纳入研究范围。
参与者观察对象为32名小儿便秘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
年龄范围为2岁至12岁,平均年龄为7.5 ± 2.0岁。
治疗方法小儿推拿疗法采用了较为常用的镇孔、搓腹、翻身等手法。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镇孔:右手屈膝稍加用力,用左手的食指按压患者的气海穴,用右手手指的位置稍微微上调换气,人右侧腹肌自然收紧时换气;2.搓腹:沿肚脐呈横向方向,双手中指相对,齐力于横向滑揉下腹部,每分钟揉30次左右;3.翻身:睡膝半曲尽量靠近小腹,身体不稳时扶持者将手掌放置于患者的胸部,让小儿仅抬起骨盆。
经过诊断医生的指导,每个患者均进行了5次推拿治疗,2次每周。
观察内容1.患者基本情况:性别、年龄、体重、身高、病史、进食情况等;2.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由患者家长记录排便前和排便后的疼痛评分,分为0分、1分、2分、3分,0分表示无疼痛,3分表示疼痛严重;3.排便情况:记录治疗前后每周的排便次数;4.治疗后满意度:根据患者家长的反馈,记录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
小儿推拿病历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为大家分享一则小儿推拿病历。
小儿推拿作为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小儿常见病的治疗和预防。
以下是我所遇到的一例典型病例,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病历摘要:患者:男,2岁,因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就诊。
主诉:发热、咳嗽、流涕3天。
现病史:患者3天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8.5℃,伴有咳嗽、流涕,无呕吐、腹泻等症状。
家长给予退热药处理后,体温有所下降,但咳嗽、流涕症状未见明显好转。
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就诊。
查体:T 37.5℃,P 120次/分,R 24次/分,血压100/70mmHg。
神志清楚,精神可,面部潮红,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Ⅰ°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
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2×10^9/L,中性粒细胞0.78,淋巴细胞0.22;胸部X光片: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感冒。
治疗:1. 小儿推拿:采用以下穴位进行推拿治疗:(1)天河水:从腕横纹推向肘横纹,每次推100次;(2)肺俞:用拇指按揉,每次按揉100次;(3)风池:用拇指按揉,每次按揉100次;(4)足三里:用拇指按揉,每次按揉100次;(5)涌泉:用拇指按揉,每次按揉100次。
2. 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开具中药方剂,每日1剂,煎服。
治疗过程:患者接受小儿推拿治疗3天后,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明显好转,体温恢复正常。
继续治疗5天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复查血常规正常。
随访1个月,未出现复发。
讨论:本案患者为2岁男孩,因感冒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
采用小儿推拿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小儿推拿通过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本病例中,我们主要选取了天河水、肺俞、风池、足三里、涌泉等穴位进行推拿,以清热解毒、宣肺止咳。
总结:小儿推拿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小儿常见病的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陈为章《望诊》节目小儿推拿治病10例学习笔记

陈为章《望诊》节目小儿推拿治病10例学习笔记1.肚子疼小招:止汗,肾顶掐6、7下。
病人:小淑宁。
症状:肚子不舒服,爱感冒。
肚子断断续续疼。
不爱吃饭。
喜欢吃凉的。
四肢凉。
按肚子不舒服。
爱吃冰淇淋,吃饭挑剔,吃饭不多。
喝稀饭。
分析:基本体质是火少。
中医认为阳主四末,就是两手两脚。
常感冒,不但有内寒,而且不住地的外寒侵入,导致气积,就是不通,不通则疼。
总体情况是中阳不振,气积淤滞。
脸蛋红,皮上红,无光泽,中医讲是阳气不敛,阳气外浮,是虚的表现,是一种真寒假热。
小儿是纯阳之体。
脾胃是个锅灶,要恢复功能先要把下边的煤与火添进去,恢复阳气。
处方:后劳宫5分钟,清补脾5分钟,平肝5分钟,八卦10分钟,四横纹10分钟。
X处方思路:一个是火力虚了,一个是气淤在这不动。
后劳宫、清补脾是恢复火力、脾阳,以治本。
八卦、四横纹来行气、活血、通淤。
平肝有助恢复脾的运化,因为肝克脾(木克土)。
穴位:运八卦,感觉心里痒痒,精气传进去了,偏凉,行气,运脾、散结。
四横纹,偏凉,散结,消滞。
古人:小儿要想安,须得三分饥与寒。
2. 便秘发热小招:头痛,侧面头痛掐无名指的指端,后面头痛掐小指的指端。
病人:小丫雅症状:三岁,大便不好,吃饭比较多,个头偏矮,不喜欢喝水,舌尖头,面食多时便秘严重。
分析:表现是能吃,便干,盗汗,失寐,个子短,活泼好动,脸色头发光韵,阳阳不平衡,形气矛盾,胃强(能吃)脾弱(虚秘,肚子不疼),阳盛阴虚。
伤食就扁桃体发炎,发烧,中医叫伤食热,肚子发涨发硬。
胃不和则卧不安。
处方:分阴阳10分钟:平衡阴阳,双向调节,安神,养阴。
泻胃(板门)10分钟:抑制饮食,通肠。
清补大肠10分钟:便秘、便稀。
清补脾10分钟:脾阴不足的表现:嘴唇发干,红,经常犯扁桃体,好动,盗汗,补肾10分钟:养肝、养胆。
天河水:安神,清火,清虚热,利小便,相当于天王补心丹。
平肝10分钟:肝主惊,泻肝火。
肾顶(掐或揉):止盗汗。
整个方子是平衡阴阳,泻胃润脾,通大肠,安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推拿病例分析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病例分析
病名:xx
证型:xxxx
治则:xxxxxxx
处方:开窍:开天门,推坎宫,揉运太阳,按揉总筋,分手阴阳各24次。
推五经:心200,肝300,肺300,脾300,肾300(五步推拿(清补)+推拿八法)
局部:+辩证对症对病取穴
关窍:拿肩井5次
咳嗽、流涕、气喘、痰鸣、发热——肺
呕吐、腹痛、腹泻、食积、痢疾、便秘——脾
夜啼、睡眠不眠、吐弄舌、口疮、高热昏迷——心
惊风、烦躁、目赤、眼屎多、气逆、口苦——肝
发育迟缓、下肢萎软、尿频尿急、遗尿、盗汗——肾
脾宜多补、清后需加补
心肝经只清不补
肝经可清可补
肾经只补不清
推拿八法:
1.发汗解表法:按揉耳后高骨、按揉风池、揉迎香、掐揉二扇门、顺运内八卦、点按外劳宫、盐擦肺腧、拿肩井等。
2.清热法:清胃经300、清大肠300、揉板门50、清小肠、清天河水200、退六腑300、逆运内八100、内劳宫、推脊、推涌泉等。
3.止咳化痰法:揉掌小横纹、推小横纹、合阴阳、抱肚法、天突、推揉膻中、揉肺腧、按引走搓摩等.
4.补益法:平补:摩腹(补)、揉肚脐(补)、揉肺俞、揉脾俞、揉足三里
温阳:分阳,推三关,补大肠,揉丹田,揉肾俞,捏脊,揉肾顶(固表止汗)滋阴:分阴、补小肠、揉二人上马、倒埋脊、揉涌泉。
5.镇静安神:捣小天心,揉掐五指节,按揉百会,摩卤门
6.消食导滞法:揉板门、逆运内八卦、揉四横纹、摩中脘、揉腹、揉天枢
7.止沤法:板门推向横纹、揉左端正、补大肠、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捏脊、
摩脐、揉天枢、揉足三里、揉涌泉。
利小便实大便:清小肠、揉三阴交、推箕门
8.通大便法:清大肠、按揉博阳池、摩揉肚脐(泻)、摩揉腹(泻)、推下七
节骨、揉龟尾、搓摩胁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