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政策调整后的税务管理及建议

合集下载

增值税税率变化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增值税税率变化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增值税税率变化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增值税税率是指政府对企业及个人商品、服务销售活动中的附加值额度所征收的一种税款,是目前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最主要税种之一。

增值税税率的调整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成本和盈利能力,尤其对建筑企业来说,税率的变化会带来较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影响和应对两方面对增值税税率变化对建筑企业的影响进行探讨。

1. 成本增加:增值税税率的调整会导致建筑企业原材料及设备采购成本的增加,进一步推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2. 销售额下降:增值税税率升高后,建筑企业的售价相应增加,可能导致需求减少,销售额下降,尤其是对于那些价格敏感的客户而言。

3. 竞争压力增加:税率的变化可能导致建筑企业的竞争优势发生变化,可能会有一些竞争对手受益,而建筑企业自身的市场份额减少,竞争压力增加。

4. 经营方式调整:税率的变化也可能导致企业调整经营方式,比如将原本用于销售的产品转向租赁等服务模式,以减少税负压力,稳定经营。

1. 强化成本控制:面对税率上升带来的成本增加,建筑企业应加强对成本的控制,通过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等办法来减少企业的整体成本。

2. 优化生产流程:建筑企业可以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应对税率变化可能带来的销售额下降。

3. 提高产品附加值:建筑企业可以通过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品质及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通过提高售价来抵消增值税税率上升带来的影响。

4. 开发新的市场和业务领域:对于税率上升后需求下降的问题,建筑企业可以考虑开发新的市场和业务领域,如拓展海外市场、开展装修等增值服务等方式来扩大营收。

5. 加强税务规划:建筑企业可以通过加强税务规划,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优化税务结构,降低税负,并合法避税,从而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

增值税税率的变化对建筑企业的影响较大,建筑企业应根据税率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加强成本控制,提高产品竞争力,开发新市场和业务领域,以应对税负增加带来的困难,确保企业的持续发展。

《2024年“营改增”视角下税务部门征管职能转变研究》范文

《2024年“营改增”视角下税务部门征管职能转变研究》范文

《“营改增”视角下税务部门征管职能转变研究》篇一摘要:本文从“营改增”政策的实施背景出发,探讨了税务部门在税收征管过程中的职能转变。

通过对“营改增”政策的分析,研究税务部门在新的税收制度下如何调整和优化征管职能,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公平性。

一、引言“营改增”是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简化了税收征管流程,降低了企业税负,促进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税务部门的征管职能也发生了显著的转变。

本文旨在探讨这一转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为税务部门的征管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二、“营改增”政策的背景及实施1. “营改增”政策的提出与背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税收制度的不断完善,“营改增”政策应运而生。

该政策旨在简化税收征管流程,避免重复征税,降低企业税负,促进经济发展。

2.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过程“营改增”政策实施后,税务部门逐步取消了营业税,将企业缴纳的税种转变为增值税。

这一过程涉及税制改革、税种转换、税收征管等多个方面。

三、税务部门征管职能的转变1. 征管方式的转变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税务部门的征管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从以往的直接征收为主转变为以信息化、网络化为主的现代征管方式。

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提高了税收征管的效率和准确性。

2. 职能重点的转变税务部门的职能重点也发生了转变,从以往的重税款征收转变为重税法宣传、纳税服务、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

税务部门更加注重为纳税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同时也加强了对税收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四、税务部门征管职能转变的影响1. 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公平性税务部门征管职能的转变,提高了税收征管的效率和公平性。

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简化了税收征管流程,降低了企业税负。

同时,税务部门加强了对税收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了税收秩序的稳定。

2. 促进经济发展“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和税务部门征管职能的转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大宗货物增值税纳税管理问题改进措施

大宗货物增值税纳税管理问题改进措施

大宗货物增值税纳税管理问题改进措施关于大宗货物增值税纳税管理问题改进措施的论文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国内外经济的日益全球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投向了大宗货物行业。

然而,在大宗货物相关的增值税纳税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介绍大宗货物增值税纳税管理问题的改进措施。

二、大宗货物的增值税纳税管理问题1.纳税申报流程繁琐目前,大宗货物企业在纳税申报时,需要填写复杂的税表,并根据不同的计税方法进行计算。

这种繁琐的纳税申报流程,增加了企业的操作成本和管理难度。

2.跨行业税率差异大不同行业的增值税税率存在很大的差异,导致了大宗货物企业在取得合法票据时,会出现一定的麻烦。

3.信用评级机制不完善当前大宗货物行业缺乏信用评级机制,导致一些企业在纳税申报时存在差异化待遇。

同时,这种现象还会对行业信誉带来影响。

4.税前扣除政策不科学部分地区和行业的增值税税前扣除政策不够科学,存在造成不公的风险。

5.增值税退税流程复杂在大宗货物行业中,增值税退税的流程复杂,而且退税额度低,导致企业的资金回笼速度较慢。

三、大宗货物增值税纳税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1.简化纳税申报流程应该切实提升大宗货物企业税收申报操作的便捷性,在减轻企业操作成本的同时,还能提高管理效率。

2.统一跨行业税率统一跨行业税率,在取得合法票据时能起到一定的优惠效果,缓解纳税申报过程中的不便。

3.建立信用评级机制建立大宗货物行业信用评级机制,使得每个企业在纳税申报时都能根据自身信用等级获得合理的待遇。

4.合理制定税前扣除政策制定科学的税前扣除政策,可以帮助企业抵扣必要的成本,同时也不会造成不公。

5.简化增值税退税流程应简化大宗货物增值税退税流程,保证退税额度合理,缩短回笼资金的时间。

四、案例分析1.某物流企业在纳税申报中,填表流程复杂,错误率高,导致了税务部门的频繁返工。

某市财政部门意识到问题后,提供了相关的纳税申报程序指导,同时简化了申报表格,有效解决了该企业的操作问题。

关于现行增值税制度的思考及建议

关于现行增值税制度的思考及建议

关于现行增值税制度的思考及建议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政策调整的不断深入,税收改革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调整社会结构的重要手段。

其中,增值税作为我国重要的税种之一,对于调节国内市场经济和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实践中,现行增值税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待解决的难题。

因此,本文就现行增值税制度进行了分析、思考和建议以期改善税制的效率和公平性。

一、现行增值税制度的优点1. 符合国家与地方利益合理分配关系。

增值税的收入分为中央与地方两部分,中央约54%,地方约46%。

其中,地方的增值税分配比重基于税收征收的地点原则,即产生增值税的地方可分享增值税收入,为地方财政提供了丰富的财力。

2. 实现了税制的简单化和规范化。

我国增值税实行单一税率制度,避免了多种税率并存下可能带来的税制不稳定。

增值税纳税人减少了基础的税务负担,同时也意味着税制的透明度加强,对于建立市场经济秩序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 实现了对经济强度的调节作用。

通过调整增值税的税率,可以对国内的经济强度进行调整。

当国家经济出现下滑时,可降低增值税税率,促进消费,刺激市场活力;反之,则可提高增值税税率。

1. 增值税逃税现象的存在。

增值税是目前我国的主要税种,但增值税逃税问题不容忽视。

目前,增值税逃税问题主要来源于虚开发票和漏开发票。

建议在增值税征收的过程中,通过加强税务进项审核,强化税务征管力度以及降低税负,逐步解决增值税逃税问题。

2. 收入分配不均衡问题。

现行的增值税税率是单一的税率制度,无论是个体工商户,还是大企业,都是按照同样的税率征税。

因此有关税收的公平性问题逐渐发酵。

建议在实行增值税税率的时候,将社会和贫困地区的不同税收问题纳入考虑,推出差别化的税收政策,实现收入分配的公正。

3. 增值税的税前扣除问题等。

在增值税的征收过程中,由于一些非正常的增值因素的存在,会给纳税人带来费用;这些费用需要在征收增值税之前进行扣除。

但是,往往会出现一些诱导性建筑等行为,使得税前扣除造假问题日益严重。

增值税的税务优化和成本控制

增值税的税务优化和成本控制

增值税的税务优化和成本控制一、介绍增值税是一种按增值税法规定的税率和税基课征的一种营业税,广泛用于征税和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

对企业而言,对增值税的税务优化和成本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增值税的税务优化和成本控制的相关策略和方法,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税务风险和降低成本。

二、税务优化1. 合理选择适用税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不同行业、不同商品和服务所适用的增值税税率有所不同。

企业应准确判断自身所属行业和涉及的商品和服务所适用的税率,并合理选择适用税率,以降低纳税负担。

2. 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政府根据宏观调控和产业发展的需要,推出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如创业投资税收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

企业应及时了解政策信息,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以减少税收支出。

3. 优化税务处理流程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税务处理流程,确保税务申报和缴纳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同时,合理安排相关财务人员的任务,加强内部控制,以防止财务失误和税务风险。

三、成本控制1. 效益审慎核算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财务核算制度,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审慎核算。

特别是涉及增值税的成本项目,如购置固定资产、进货成本等,需要进行详细的核算和记录,以确保税务处理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2. 控制进项税额增值税的进项税额是企业可以抵扣的税额,合理控制进项税额可以降低纳税金额。

企业应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争取更多的发票和合格的发票,以提高进项税额。

同时,要注意申报纳税时的抵扣政策和规定,确保抵扣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3. 优化供应链管理供应链是企业成本构成重要的一环,优化供应链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在增值税方面,企业应与供应商协商,优化供应链结构,减少税费的叠加。

此外,企业应合理管理库存,降低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从而降低增值税成本。

四、风险防控1. 税务合规风险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税务合规风险管理制度,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及时掌握税收法律法规的变动和税务政策的调整。

同时,企业应加强对财务人员和相关经营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税收法律法规意识和遵守纳税义务的能力。

增值税的税务变更与税务调整

增值税的税务变更与税务调整

增值税的税务变更与税务调整随着我国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增值税作为一项重要的税收制度在我国的税收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在实际操作中,税务变更与税务调整成为了增值税征收管理中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就增值税的税务变更与税务调整进行探讨,并对其影响和应对策略进行分析。

一、税务变更的概念和类型税务变更是指税务机关在征收管理过程中,对纳税人的纳税义务、税务行为、纳税申报、税种分类等进行修改或变更的行为。

税务变更的目的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统一税收征管标准,确保税收征管的公平和公正。

税务变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税收政策的变更。

税收政策的变更往往会对纳税人的纳税义务产生影响,如调整税率、减免政策等。

2. 行政管理的变更。

行政管理的变更主要包括纳税人的注册信息变更、纳税人资质认定等。

3. 重大税务改革的变更。

我国税制改革一直在不断深化,重大税务改革的变更会对税务征收进行全面改革。

二、税务调整的概念和目的税务调整是指纳税人在税务变更后,为了适应新的税收制度和政策而对原有的税务行为进行调整的行为。

税务调整的目的是确保纳税人在新的税收政策下按照法定程序履行纳税义务,同时也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和维护。

税务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纳税申报调整。

纳税人需要按照新的税收政策进行纳税申报,包括税款的计算、纳税申报表的填报等。

2. 税务登记调整。

纳税人需要根据新的税收政策变动进行税务登记的调整,包括税务登记证件的办理、信息的更新等。

3. 税务筹划调整。

纳税人需要根据新的税收政策进行税务筹划的调整,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税负。

三、税务变更与税务调整的影响和应对策略税务变更和税务调整对纳税人和税务机关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于纳税人来说,及时了解和适应税务变更和税务调整是保证合规纳税的基本要求;对于税务机关来说,需加强对纳税人的指导和服务,确保税收征管的顺利进行。

针对税务变更和税务调整,纳税人可以采取以下应对策略:1. 及时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动。

增值税的税务变更与调整

增值税的税务变更与调整

增值税的税务变更与调整增值税是一种按照商品或服务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增加的价值额征收的一种税种。

在实施过程中,随着经济形势、税收政策的变化,增值税的税务变更和调整也成为常态。

本文将重点探讨增值税的税务变更与调整,以及对企业和个人的影响。

一、增值税政策变更1.税率调整增值税税率作为增值税政策的核心,对实体经济有着直接的影响。

税率的调整主要具体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全面调整,即政府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对增值税税率进行全面的调整;另一种是针对特定行业或特定产品,进行单项调整。

多数情况下,税率的调整会具有递进性,即高于之前税率。

2.免税政策调整增值税的免税政策主要针对特定行业或特定经营者,通过免税来促进该行业或经营者的发展。

免税政策的调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调整适用免税政策的范围和条件;二是调整适用免税政策的行业和产品。

免税政策的调整将直接影响相关行业和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成本和经济效益。

3.征收方式和环节调整增值税的征收方式包括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等,不同纳税方式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税务申报都有不同要求。

此外,增值税涉及到的征收环节也可能会发生调整,如从生产环节调整到销售环节等,这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税负和财务流程。

二、增值税调整对企业的影响1.资金周转压力增值税税率调整和免税政策调整可能使得企业的成本和税负增加,特别是调整后的税率高于之前税率时,企业将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支付税款。

这对企业的资金周转和经营活动将会产生一定的压力。

2.生产成本增加增值税的税务调整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

比如税率调整会使得税负增加,而免税政策的调整则可能会使得某些行业或产品需要支付更多的税款,这都将增加企业的财务负担。

3.经营模式调整随着增值税政策的调整,企业可能需要调整自身的经营模式,比如纳税人身份的调整、流转税办理方式的调整等。

这将对企业的管理和运营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企业重新规划经营策略。

三、增值税调整对个人的影响1.消费税负增加增值税税率调整将直接影响个人的消费税负。

新形势下企业增值税税务风险及管控措施

新形势下企业增值税税务风险及管控措施

新形势下企业增值税税务风险及管控措施作者:李鹏飞来源:《今日财富》2023年第33期随着营业税改增值税政策的全面落实,我国税务改革不断推进。

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在这场改革中依法保障自身利益最大化,是当下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立足于当前企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探索对企业增值税管控的意义,分析新形势下企业税务风险的来源,并立足于现实,为企业增值税风险管控提出可操作的建议。

随着营改增政策的逐渐落实,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比以往更大。

针对企业内部增值税税务风险开展自我审查,同时优化税务管控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些税法政策,企业应当与时俱进地将纳税筹划作为一个工作重点。

一、企业面临的新形势目前,在“营改增”背景下企业面临着全新并且复杂的环境。

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第一,对于企业的税务筹划而言获得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多。

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增值税税率几次下调,这一变化对于小微企业而言,优惠力度对其发展具有正向意义。

第二,政府有关部门对税务稽查和监管越来越严格。

应对企业偷税与避税的监控手段也越来越完备。

大数据分析技术和税银联动,织密了税务审查网络。

在这样的大形势之下,企业只有及时自查,依法纳税,才能适应当下的发展形势。

第三,对于企业而言,面临的税务环境越来越复杂,尤其是“营改增”对于企业而言可能面临着某些潜在的风险,如果处理不当会给企业的稳定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二、企业增值税管控的现实意义(一)提升企业纳税意识开展增值税税务风险管控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纳税意识。

在企业内部宣传增值税税务风险的控制以及管控措施,主要针对管理层、财务人员或者其他税务经办人员,督促他们树立正确的纳税意识。

除此以外,为了规避增值税税务风险,还要经常提醒业务人员取得具有经济业务实质的专用发票,以此防范企业税务风险。

在企业内部要形成依法纳税的良好氛围。

对此,企业内部的财务人员要自觉学习新的税收政策,主动把控税务风险。

通过正确理解税收政策,做好企业纳税筹划,保障企业的合法利益,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遇到财政税收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增值税政策调整后的税务管理及建议2009年1月1日起,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以下分别简称《增值税条例》、《实施细则》)正式全面实施。

这一重大政策调整,对于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克服当前金融危机对国民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但同时,在增值税转型政策的实施中,也表现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税务机关如何强化增值税管理和积极应对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挑战。

一、增值税转型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一)企业可能将增值税转型政策实施前购入的固定资产进行抵扣由于2009年1月1日是固定资产是否允许抵扣的分界点,故部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下简称一般纳税人”)有可能将2009年1月1日以前已购入但尚未索取发票的机器设备,通过让销售方开具2009年1月1日后发票的方式进行抵扣。

这种方式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如果仅凭发票开具时间来确定是否允许抵扣,而不对该项机器设备购进、安装和使用情况进行专门的调查核实,很难发现问题。

(二)企业可能将增值税转型政策实施前购进的固定资产虚假退货一般纳税人可能将2009年1月1日以前购入且已索取发票的机器设备,通过虚构退货业务,让销售方开具红字发票冲减销售后,再重新开具发票的方式进行抵扣(此情况基层税务机关遇到较多)。

而小规模纳税人则可能将2009年1月1日以前销售的货物,通过虚构退货业务,开具红字发票后再重新开具发票,按新的征收率3%计算税款而达到少缴增值税的目的。

(三)企业可能将非抵扣范围的固定资产进行抵扣按照增值税转型政策规定,一般纳税人购进的符合规定范围的机器、机械、交通工具等固定资产,可以从当期进项税额中抵扣。

而房屋、建筑物,以及应征消费税的汽车、摩托车、游艇等是不允许抵扣的。

但纳税人可能将购入的应征消费税的汽车、摩托车、游艇等,通过变换开票产品名称的方式进行抵扣,或者在建造房屋、基础设施等非抵扣范围的固定资产时,将购入的钢材、水泥等建筑用材料,通过向销售方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方式进行抵扣。

(四)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降低带来管理难题修订后的《实施细则》将工业和非工业的一般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标准分别由100万元和180万元降低至50万元和80万元,达到标准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以下简称小规模纳税人”)必须申请或者被强制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门槛”降低后,一般纳税人数量将骤然增多,大批财务核算水平相对较低、纳税意识较差的小规模纳税人将进入一般纳税人的行列。

同时,很多毛利率较高、难以取得进项发票、经营百货日用品等购买方不需要增值税专用发票货物的小规模纳税人是极不愿意申请或者被强制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

今后税务机关管理的难度大大增加了。

(五)新修订的《增值税条例》依然没有解决农产品收购发票抵扣问题多年来,国家出于调动和保护农民积极性,解决农产品销售的难题,方便纳税人收购农产品时发票开具,允许从事农产品收购的纳税人自行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并可以抵扣税款,但其弊端是有目共睹的。

例如:收购的品种、数量、金额等完全由纳税人自行掌握,税务机关对其收购情况难以核实,管理难度和执法风险很大。

不法分子利用虚开的农产品收购发票虚抵税款进而使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大案要案不断发生,给国家税收造成了巨大损失。

基层税务机关要求取消农产品收购发票和改变现行抵扣政策的呼声很高,但新修订的《增值税条例》和《实施细则》却依然保留了纳税人凭农产品收购发票抵扣税款的规定,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收购发票带来的弊端。

(六)按简易办法征收适用征收率繁杂且法律依据不足按照原《增值税条例》规定,小规模纳税人适用6%的征收率,一般纳税人部分货物比照小规模纳税人执行6%的征收率。

后因商业小规模纳税人改按4%征收率执行,至此次转型实施前,对一般纳税人部分货物分别按照6%或4%的征收率执行。

而按照新修订的《增值税条例》规定,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不再区分工业和商业,一律按照3%的征收率执行。

但目前对一般纳税人部分货物依然延续原政策适用6%、4%征收率,甚至有许多适用4%征收率再减半征收的规定,不仅名目繁多,计算复杂,而且没有了执行的法律依据。

二、加强增值税管理的建议(一)加强对票流、款流、物流的人工审核,做好固定资产抵扣管理对于纳税人申报抵扣2009年1月1日以后购入固定资产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实行单独申报、人工审核”等措施,对票流、款流、物流实施严格审核,确定其业务和发票开具时限是否为2009年1月1日以后实际发生。

一是票据流审核,审核其票面货物所填列名称,是否属于抵扣范围内的固定资产,是否属于纳税人用于生产经营的固定资产,审核开具发票时间与纳税人购货验收入库时间是否一致等;二是资金流审核,审核资金来源和支付的真实性,是否按规定支付货款,如是否支付给了增值税专用发票所列的销售企业,防止从第三方取得发票:三是实物流审核,深入企业实地查看实物,验明生产厂家及具体用途,并与购货合同等逐项进行核对,防止虚假购进和骗抵税款。

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情况的后续跟踪监控。

(二)加强红字发票监控,严格审核退货真实性对机器设备销售企业和小规模纳税人在2009年1月1日前后开具的红字发票或者开具红字发票的申请,要严格进行审查,逐份查明原因,审查其是否属于真实退货,有无实际收到所退货物,是否将货款全部退给购货方,防止纳税人虚假冲销以前年度销售,重新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给购货方抵扣税款,或者重新开具普通发票,以低征收率3%计算而少缴应缴增值税。

对不符合红字发票开具规定的,严格按照发票管理办法进行处罚。

(三)规范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手续,加强日常控管虽然一般纳税人认定的销售额标准降低了,但对一般纳税人财务核算的要求和其他管理要求不能降低,税务机关应准确把握增值税管理的一般性要求,依法加强对一般纳税人的认定管理,严把一般纳税人认定关口,特别是要严格执行小规模纳税人销售额超标强制认定一般纳税人的规定。

(四)取消农产品收购发票,废止自开自抵税款制度针对当前农产品收购发票和纳税人自开自抵税款带来的种种弊端,以及这种发票管理和抵扣制度对税务机关带来的执法风险,应尽快取消农产品收购发票,废止纳税人自行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自行抵扣税款的规定。

同时,应对农业生产单位和农民个人实行户籍地管理制度,可以设计一种农产品专用销售发票。

收购农产品的纳税人可以凭农产品专用销售发票抵扣税款。

(五)依法统一简易办法征收率,简化征收管理现行《增值税条例》规定,增值税除了基本法定税率外,只有3%的征收率,除此之外的征收率,都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因此,应将目前一般纳税人部分货物按照简易办法征税的征收率6%、4%、3%等统一确定为3%。

这样不仅使一般纳税人部分货物按简易办法征税适用的征收率有了法律依据,而且可以简化税企双方的计算和征纳。

况且从目前的三种征收率适用的部分货物和征收率之间的差异看,统一按3%征收对税收的影响甚微(特别是按4%征收率计算,或者按4%征收率减半即2%征收的项目更是如此)。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对农业特产收入征收农业税的规定)办法/l/cs/677185.html∙未约定保险价值的,保险价值怎样计算/l/cs/677184.html∙贵阳市城镇土地使用税/l/cs/677183.html∙会计协助股东抽逃出资的责任/l/cs/677182.html∙勘察设计营业税方面有没有什么特殊政策/l/cs/677181.html∙会计没有从业资格证会受的处罚有哪些/l/cs/677180.html∙关于各省 /l/cs/677179.html∙不良债权的成立条件是什么/l/cs/677178.html∙民事合伙与的‘营利区分标准(2018年)’是什么/l/cs/677177.html∙关于贯彻落实全面免除农业税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l/cs/677176.html∙白条盖财务章有法律效益吗/l/cs/677175.html∙委托代购农副产品的核算有哪些处理方法/l/cs/677174.html∙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需承担哪些法律责任/l/cs/677173.html∙关于对贫困地区 /l/cs/677172.html∙债权债务清理审计工作有哪些/l/cs/677171.html∙对筹资风险如何进行阶段性控制/l/cs/677170.html∙上市公司哪些情况需要经过审计/l/cs/677169.html∙关于免征农业税有关事项的通知/l/cs/677168.html∙债权凭证的优点都包括了哪些/l/cs/677167.html∙债权凭证制度实施是如何的/l/cs/677166.html∙关于暂停农业税夏征及有关农业特产税征收的通知/l/cs/677165.html∙长期债权投资是什么/l/cs/677164.html∙房产税的征税范围 /l/cs/677163.html ∙如何做出合格的内账/l/cs/677162.html∙关于1996年农业税征收工作的通知/l/cs/677161.html∙交纳消费税的账务处理的方法/l/cs/677160.html∙停车费计入什么科目/l/cs/677159.html∙对外投资中长期投资具体是怎样核算的/l/cs/677158.html∙债权债务核算的怎么做/l/cs/677157.html∙关于调整我市农业税征收米价的通知/l/cs/677156.html∙总公司与分公司的合同独立核算/l/cs/677155.html∙上门收账人员必须注意的5项大忌是什么/l/cs/677154.html∙申请使用经营地发票审批(行政许可)/l/cs/677153.html∙实行债权凭证制度有什么好处/l/cs/677152.html∙提单的物权凭证效力/l/cs/677151.html∙特定经营行为的税务登记/l/cs/677150.html∙保管人给寄存人凭证的义务/l/cs/677149.html∙内部审计应怎样审查账外资金/l/cs/677148.html∙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税征收办法/l/cs/677147.html∙应收账款管理政策的制定/l/cs/677146.html∙应收账款质押的对象是什么/l/cs/677145.html∙发票用票量的调整 /l/cs/677144.html ∙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及措施/l/cs/677143.html∙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税率/l/cs/677142.html∙基于债权人的财务风险有哪些/l/cs/677141.html∙股票期权进行会计反映是什么时候/l/cs/677140.html∙北京市农业特产农业税征收办法/l/cs/677139.html∙债权重组要如何进行会计处理/l/cs/677138.html∙账簿、凭证管理制度是什么样子的/l/cs/677137.html∙失控发票的责任应由谁负/l/cs/677136.html∙债权性投资的含义以及要求有哪些/l/cs/677135.html∙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特点有哪些/l/cs/677134.html∙营业税退税手续如何办/l/cs/677133.html∙受让土地使用权交什么税/l/cs/677132.html∙运用流动比率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l/cs/677131.html∙供水公司收取的改造款项是否征收增值税/l/cs/677130.html∙合格产品与不合格产品的账务处理有什么不同/l/cs/677129.html∙怎样认定内幕交易 /l/cs/677128.html ∙钢铁企业预付账款风险是怎么样形成的/l/cs/677127.html∙企业取得赞助商支付的赞助款项是否要缴纳营业税/l/cs/677126.html∙企业法定代表人在明晰财务理论上有哪些重要性/l/cs/677125.html∙债务重组对债权人财务有什么样的影响/l/cs/677124.html∙记账凭证设计要考虑哪些法律问题/l/cs/677123.html∙共同海损担保 /l/cs/677122.html∙有限公司股东以货币资金出资怎么核算/l/cs/677121.html∙装修超预算由谁来承担/l/cs/677120.html∙税务局代开运输发票填错了怎么办/l/cs/677119.html∙在建工程该何时转入固定资产/l/cs/677118.html∙工程转包如何进行账务处理/l/cs/677117.html∙如何确定土地增值税的计税依据/l/cs/677116.html∙承租人对融资租赁如何进行会计处理/l/cs/677115.html∙税控收款机用户最高开票限额审批/l/cs/677114.html∙应该怎样管理债权凭证最有效/l/cs/677113.html∙债权凭证制度对执行期限的具体适用什么情形/l/cs/677112.html∙管理债权凭证的方法有哪些/l/cs/677111.html∙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特产收入征收农业税规定(修正)/l/cs/677110.html∙逾期应收账款的催收程序/l/cs/677109.html∙公司盈余管理中如何进行现实性选择/l/cs/677108.html∙四川省农业税征收实施办法/l/cs/677107.html∙怎么防范应收账款质押带来的风险/l/cs/677106.html∙环境评价费如何作账务处理/l/cs/677105.html∙交易性金融负债的主要账务处理/l/cs/677104.html∙发票抬头开错怎样进行账务处理/l/cs/677103.html∙债务担保凭证的风险都有哪些/l/cs/677102.html∙国有企业改制上市与审计有什么风险/l/cs/677101.html∙保税区内企业固定资产处置应如何开具发票/l/cs/677100.html∙按预收款缴纳的营业税可当期扣除/l/cs/677099.html∙审计客观风险有哪些方面/l/cs/677098.html∙股东抽逃出资一般怎么做账/l/cs/677097.html∙个人年所得超过12万元,但平常取得收入时已经足额缴纳了税款,年终还需要自 /l/cs/677096.html ∙关于农业税按粮食倒三七比例折征代金的通知/l/cs/677095.html∙损毁财务案件如何撤案/l/cs/677094.html∙具体如何办理2018托收承付方式下的逾期付款/l/cs/677093.html∙关于农业税纳税人认定问题的复函/l/cs/677092.html∙会计上确认债务重组损失的情形有哪些/l/cs/677091.html∙违法登记会计账簿应当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l/cs/677090.html∙债权凭证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l/cs/677089.html∙纳税人应如何办理增值税退税/l/cs/677088.html∙担保债权凭证的特征有哪些/l/cs/677087.html∙危险品的运输 /l/cs/677086.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