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熔胶粘剂热稳定性测定

合集下载

热熔胶粘剂熔融粘度的测定

热熔胶粘剂熔融粘度的测定

热熔胶粘剂熔融粘度的测定HG/T3660-1999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热熔胶粘剂在180℃时熔融粘度的测定,也可根据需要商定采用其他试验温度。

本标准根据试样量的不同分别用布鲁克(Brookfield)型单筒旋转式粘度计及套筒旋转式粘度计测定热熔胶粘剂的熔融粘度。

本标准测定的熔融粘度最大可到200Pa·s_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2918-9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3原理旋转粘度计测定的粘度是动力粘度,熔融的热熔胶粘剂是非牛顿流体,任意剪切速度与相对应的剪切应力之比不是定值。

将一定量的热熔胶在给定条件下加热,当热熔胶温度达到试验温度时,选择适宜的粘度计转子、转速,开动粘度计,记录下粘度数值。

4仪器4.1布鲁克(Brookfield)型旋转粘度计(A法);套筒型旋转粘度计(B法)。

4.2不锈钢或玻璃容器:A法:使用200mL或500ml的不锈钢或玻璃容器。

B法:使用内径为18mm,高为95mm以上的容器或使用粘度计附带的容器。

4.3油浴:温度波动范围士2℃,4.4温度计:分度值为0.I℃,5试样的状态调节和试验室的温度及湿度5.1试样在试验前根据GB/T2918规定在(23士2)℃以及相对湿度(50士5)%下进行12h 以上的状态调节,也可根据需要商定采用其他的时间。

5.2试验在与5.1相同的温度及湿度的试验室内进行。

6操作步骤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

以“专心、专业、专注“为宗旨,致力于实现研究和应用的对接,从而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

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

热熔胶的主要性能及检验

热熔胶的主要性能及检验

热熔胶的主要性能及检验一、熔融粘度(熔融指数)——概念:是体现热熔胶流动性大小的性能指标。

——重要性:它直接影响到热熔胶对被胶接物的涂布性、润湿性和渗透性,也影响胶的拉丝现象,是确定熔融和涂布工艺和重要依据。

——测定:一般在热熔胶使用时的平均温度(190±2℃)下进行测定。

(1)低熔融粘度热熔胶:直接用施转式粘度计测定。

(2)高熔融粘度热熔胶:通过专门的熔融指数测定仪来测定其熔融指数。

二、软化点——概念:是热熔胶开始流动的温度,可作为衡量胶耐热性、熔化难易和晾臵时间的大致指标,它取决于基本聚合物的结构和分子量。

——测定:通常采用环球法测定。

三、热稳定性——概念:是热熔胶在长时间加热下抗氧化和热分解的性能,是衡量胶的耐热性的重要指标,主要取决于其组成成分的耐热性。

——衡量标准:以使用温度下,胶不产生氧化,粘度变化率在10%以内,所能经历的最长时间。

若经历时间为50-70h,则热稳定性好。

四、晾臵时间——概念:是指从涂胶起,经过一段有效露臵至将被胶接物压合的时间,这是热熔胶的重要工艺性能。

——影响因素:热熔胶比热、涂布温度、涂胶量、涂胶方法、环境温度、被胶接材料种类及其预热温度及导热性能等。

实际使用时,涂胶后应快速压合,即尽量缩短晾臵时间以保证胶接的质量。

——热熔胶的固化过程,涂布压合开始180温度(℃)20bacd胶温变化线时间压合终了五、其他理化性能⊕贮存期:指热熔胶在规定条件下贮存后,仍能保持使用性能稳定的时间(可用粘度或粘接强度来表示其贮存期)。

⊕相对密度松装密度:指在无振动或挤压情况下,单位体积(包括空隙在内)物质的质量,与颗粒大小和分布状况有关。

⊕熔体指数(MI):反映热熔胶的热流动性能及分子量大小的指标,以在一定温度和负荷下,其熔体在10min内通过标准毛细管的质量值(g/10min)来表示。

可通过熔体指数仪测定。

⊕熔点或熔程:熔点是物质在其蒸气压下液态-固态达到平衡时的温度,熔程是指开始熔化至全部熔化的温度范围。

热熔胶粘剂热稳定性测定.

热熔胶粘剂热稳定性测定.

热熔胶粘剂热稳定性测定GB/T16998-1997Hot-melt adhesives —Determination of thermal stability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非反应性热熔胶粘剂热稳定性的方法,最高试验温度为260℃。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2794—1995胶粘剂粘度的测定GB/T15332—94热熔胶粘剂软化点的测定环球法3原理将一定量的热熔胶在给定条件下加热,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取出样品,记录加热期间粘度和软化点的数值。

胶粘剂试验温度和试验时间由供需双方商定。

4仪器4.1不锈钢或玻璃容器:外径65mm,高95mm,配有松动配合的盖子。

4.2油浴或鼓风恒温烘箱:温度波动范围为±2℃。

4.3玻璃棒。

4.4测定软化点所用的仪器,按GB/T15332规定。

4.5测定粘度所用的仪器,按GB/T2794规定。

4.6温度计:分度值为0.1℃。

5操作步骤5.1将不锈钢或玻璃容器(4.1放入油浴或烘箱(4.2中,将温度调节至所需的试验温度。

5.2将足量的试样放入容器中,用玻璃棒(4.3搅拌热熔胶直至样品完全熔融,将温度计(4.6插入样品中,测量温度。

从该点开始计时。

在试验温度±2℃范围内连续加热2h以达到热平衡。

5.3在试验温度±2℃范围内,按GB/T2794测量粘度。

取适量胶粘剂,按GB/T15332测定软化点。

5.4以4h至6h的时间间隔,重复5.3中所述的全部操作,直至达到预定的试验时间止。

如果在热熔胶粘剂表面发现形成表皮,则应在测量粘度前先除去表皮。

如果不可能以每隔4h至6h的时间间隔进行试验,则时间间隔的选取应避免使胶粘剂产生破坏。

采用说明:1]ISO10363中,粘度测量按ISO 2555:1989规定进行。

热熔胶的主要性能及检验

热熔胶的主要性能及检验

热熔胶的主要性能及检验正文:一. 热熔胶的主要性能及检验热熔胶作为一种常用的粘结材料,在各种工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它具有许多优越性能,如粘接强度高、固化速度快、耐高温、耐化学品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热熔胶的主要性能及检验方法。

1. 热熔胶的主要性能:1.1 粘接强度:热熔胶具有优异的粘接强度,可用于粘接各种材料,如金属、塑料、纸张等。

其粘接强度是指胶水在粘结界面上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1.2 固化速度:热熔胶在加热后迅速变液态,施加于被粘结材料上后迅速冷却固化。

其固化速度较快,可提高生产效率。

1.3 耐高温性:热熔胶具有较高的耐高温性能,可以在高温环境中使用,不会失去粘接强度。

1.4 耐化学品性:热熔胶对于一些化学品具有较好的耐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抗化学腐蚀。

2. 热熔胶的检验方法:2.1 粘接强度测试:可以使用拉伸试验、剪切试验等方法来测试热熔胶的粘接强度。

通过加载不同的力来评估胶水在粘接界面上的强度。

2.2 固化速度测试:可以通过记录热熔胶从液态到固态的时间来评估其固化速度。

可以采用实时观察固化过程,或者使用热学分析方法来确定固化速度。

2.3 耐高温性测试:可以将热熔胶样品放置于高温环境中,并检测其粘接强度的变化情况,来评估其耐高温性能。

2.4 耐化学品性测试:可以将热熔胶样品与不同的化学品接触,并观察其粘接强度的变化情况,来评估其耐化学品性能。

以上是关于热熔胶的主要性能及检验方法的详细介绍。

通过对热熔胶的性能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检验,可以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良好的性能表现。

1、罗列出本所涉及附件如下:附件1:热熔胶粘接强度测试报告附件2:热熔胶固化速度测试数据附件3:热熔胶耐高温性测试报告附件4:热熔胶耐化学品性测试数据2、罗列出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粘接强度:指胶水在粘结界面上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 固化速度:指热熔胶从液态到固态的时间。

- 耐高温性:指热熔胶在高温环境中不失去粘接强度的能力。

香烟的热熔胶检测标准

香烟的热熔胶检测标准

森博检测服务中心2015年4月9日香烟的热熔胶检测标准
烟的热熔胶一般是EV A体系的,用法同选用的胶水配方有关,主要控制好操作温度就可以了。

它与普通热熔胶最大的区别就是颜色需要纯白色,无气味!
其可检测的内容有:
固体含量软化点熔融粘度热稳定相重金属
砷等
按其国标规定,有以下相关检测标准:
GB/T 7532 有机化工产品中重金属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目视限量法(GB/T 7532-1987,eqvISO6553-1:1982)
GB/T7686 化工产品中砷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GB/T7686-1987,eqvISO2590:1973)
HG/T3660 热熔胶粘剂熔融粘度的测定
GB/T16998 热熔胶粘剂热稳定性测定(GB/T16998-1997,eqvISO10363:1992)
GB/T15332 热熔胶粘剂软化点的测定环球法
在测定温度为150℃士1℃以外,其他指标按照H G /T3660 的规定进行测定。

在 2 h 内将试样加热到试验温度,试验温度为) 2000C ,连续保持恒温 4 h。

熔融粘度的规定进行,其他指标按照G B/T16998 的规定进行测定。

检测过程中热熔胶无发烟、相分离、凝胶现象;无沉淀,无颜色变化,软化点和熔融粘度符合其技术检测指标如下:
名称单位要求
固体含量% ≥99.8
软化点℃标称值±3
熔融粘度mPa·s 标称值(1±10%)
热稳定性℃≥200 重金属(以Pb计)a mg/kg ≦10 砷(As计)b mg/kg ≦3
a,b为型式检验指标。

热熔胶的执行标准(一)

热熔胶的执行标准(一)

热熔胶的执行标准(一)热熔胶的执行标准什么是热熔胶?•热熔胶是一种热熔性的胶粘剂•通常以固体形式出售,需要通过加热使其熔化•一旦熔化,可以用于粘合不同类型的材料,如木材、塑料、纸张等热熔胶的重要性•热熔胶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粘合解决方案•可用于工业、手工艺品和家庭修理等多种场景•热熔胶的粘合强度和耐久性通常较好热熔胶的执行标准•GB/T 是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发布的《热熔胶粘合剂》标准,规定了热熔胶的分类、要求和试验方法。

•这一标准对于保证热熔胶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热熔胶的分类•根据性质和用途的不同,热熔胶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热熔乳胶:用于包装、标签和木制品等领域–热熔压敏胶:用于电子、汽车和纺织品等领域–热熔封胶:用于纸箱、纸质制品和特殊材料等领域热熔胶的要求•根据标准的规定,热熔胶需要具备以下要求:–粘度:适当的粘度可确保热熔胶在使用过程中的易施工性和粘合性能–固化时间:热熔胶的固化时间需要符合具体应用的要求–热稳定性:热熔胶应具备较好的热稳定性,能在高温环境下保持较好的性能–粘合强度:热熔胶的粘合强度应满足具体应用的需求热熔胶的试验方法•为了确保热熔胶符合标准的要求,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试验,如:–粘度测试:通过粘度计来测量热熔胶的粘度,以确定其施工性能–固化时间测试:将热熔胶涂布在标准基材上,观察其在一定时间内的固化情况–热稳定性测试:将热熔胶置于高温条件下,观察其性能的变化情况–粘合强度测试:通过拉伸、剪切等试验方法来评估热熔胶的粘合强度总结•热熔胶作为一种常用的胶粘剂,在各种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GB/T 》标准的要求,热熔胶需要具备适当的粘度、固化时间、热稳定性和粘合强度等特性•通过相关的试验方法可以评估热熔胶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遵守热熔胶的执行标准能够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提高粘合效果。

sis 热熔压敏胶检验内容

sis 热熔压敏胶检验内容

sis 热熔压敏胶检验内容sis热熔压敏胶是一种常用于粘合和封装的胶粘剂,具有独特的热熔性能和压敏性能。

为了确保sis热熔压敏胶的质量,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验。

一、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最基本的检验项目之一,通过观察sis热熔压敏胶的外观来判断其质量是否合格。

合格的sis热熔压敏胶应呈现均匀的颜色,无明显的杂质和气泡,并且没有裂纹和破损。

二、粘度检验粘度是评价sis热熔压敏胶流动性的重要指标。

粘度过高会影响胶水的使用性能,粘度过低则会导致粘接效果不佳。

通过使用粘度计测量sis热熔压敏胶的粘度,并与标准值进行对比,来判断其粘度是否符合要求。

三、熔点检验sis热熔压敏胶的熔点是指在加热条件下,胶水开始熔化的温度。

熔点过高会导致使用不便,熔点过低则可能影响胶水的粘接效果。

通过使用熔点仪来测量sis热熔压敏胶的熔点,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来判断其熔点是否符合要求。

四、剥离强度检验剥离强度是评价sis热熔压敏胶粘接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将sis热熔压敏胶涂覆在两个试样上,然后进行剥离实验,来测试胶水的剥离强度。

剥离强度过低可能导致粘接失效,剥离强度过高则可能导致胶水无法剥离。

五、耐温性检验sis热熔压敏胶通常需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使用,因此耐温性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通过将sis热熔压敏胶置于高温环境中,观察其是否发生变化或失效,来评估其耐温性能。

六、黏着力检验sis热熔压敏胶的黏着力是指胶水与被粘物质之间的结合强度。

通过将sis热熔压敏胶涂覆在不同的材料表面上,并经过一定时间后进行拉伸或剪切实验,来测试其黏着力。

黏着力过低可能导致粘接失效,黏着力过高则可能导致胶水无法剥离。

sis热熔压敏胶的检验内容主要包括外观检验、粘度检验、熔点检验、剥离强度检验、耐温性检验和黏着力检验。

通过这些检验项目,可以对sis热熔压敏胶的质量进行准确评估,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热熔胶的特性、质量指标、检测标准

热熔胶的特性、质量指标、检测标准

热熔胶是热塑性接着剂,在室温下为固体,但在较高温时即液化。

熔融之液体润温基材,当胶层冷却硬化,即形成胶合。

代表性之熔融温度为65℃~180℃。

由于不含任何溶剂为100%的固体,故可符合最严格的空气污染防治规定,亦几乎没有火灾或爆炸的危险。

除外,热熔胶对使用者尚有下列优点:●固化速度快,降低了胶合所需之压缩量,故生产速度可提高,设备空间亦节省。

●可接着於嫌水性(hydrophobic)表面,而不需要使用湿涧剂。

故具耐水性,储存安定性亦极佳。

●因为100%固形份完全可用故废料少,可降低运输与仓储成本。

●可接着的基材范围广,可自动化。

特性及用途热熔胶用途很广,如能配合设备及价格能成为具经济效益之材料。

包装工业占热熔胶应用市场50%以上,这些包装材料包括褶叠纸板盒、瓦楞纸盒、覆合材料罐头、胶带以及其他叠合成涂膜材料。

不织布纺织类包含卫生棉、纸尿布、成衣贴合、缝线接合等。

编织产品包括成衣、缝边、胶带、地毯背胶。

办公用品包括胶带、公文、自粘标签、信封、档案夹。

零件组合包括汽水、电子、书籍包装、家具、鞋用、手工艺品自己动手做,以及木工、合板等。

热熔胶使用注意事项因热熔胶应用上范围极广,其无污染、无公害之特性,更使其在取代溶剂型接着,有极大的优势。

但因其特性上的限制。

在应用上亦应特别的注意。

在此列举几项。

1.粘度融熔粘度为作业性的重要指标,因热熔胶使用必须借助于加热器,亦即涂布机器。

大致来说不同行业,不同用途,有不同之物性,不同的涂布机器,涂布方式,决定了其所具备之融熔粘度。

在此所应注意的是从使用相同的用途,但因不同厂商之涂布机器与方式,热熔胶的粘度亦有所不同。

2.固化时间,开放时间热熔胶之使用以热为介质,胶体冷却之后即接著完成。

所以使用上必须注意操作时间之控制。

·固化时间(setting time):指涂布后可形成接著之最好短时间。

·开放时间(open time):指涂布后至压着可容许之最长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熔胶粘剂热稳定性测定GB/T16998-1997
Hot-melt adhesives—Determination of thermal stability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非反应性热熔胶粘剂热稳定性的方法,最高试验温度为260℃。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2794—1995胶粘剂粘度的测定
GB/T15332—94热熔胶粘剂软化点的测定环球法
3原理
将一定量的热熔胶在给定条件下加热,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取出样品,记录加热期间粘度和软化点的数值。

胶粘剂试验温度和试验时间由供需双方商定。

4仪器
4.1不锈钢或玻璃容器:外径65mm,高95mm,配有松动配合的盖子。

4.2油浴或鼓风恒温烘箱:温度波动范围为±2℃。

4.3玻璃棒。

4.4测定软化点所用的仪器,按GB/T15332规定。

4.5测定粘度所用的仪器,按GB/T2794规定。

4.6温度计:分度值为0.1℃。

5操作步骤
5.1将不锈钢或玻璃容器(4.1)放入油浴或烘箱(4.2)中,将温度调节至所需的试验温度。

5.2将足量的试样放入容器中,用玻璃棒(4.3)搅拌热熔胶直至样品完全熔融,将温度计(4.6)插入样品中,测量温度。

从该点开始计时。

在试验温度±2℃范围内连续加热2h以达到热平衡。

5.3在试验温度±2℃范围内,按GB/T2794测量粘度1]。

取适量胶粘剂,按GB/T15332测定软化点2]。

5.4以4h至6h的时间间隔,重复5.3中所述的全部操作,直至达到预定的试验时间止。

如果在热熔胶粘剂表面发现形成表皮,则应在测量粘度前先除去表皮。

如果不可能以每隔4h至6h的时间间隔进行试验,则时间间隔的选取应避免使胶粘剂产生破坏。

采用说明:
1]ISO10363中,粘度测量按ISO2555:1989规定进行。

2]ISO10363中,软化点测量按ISO4625:1980规定进行。

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

以“专心、专业、专注“为宗旨,致力于实现研究和应用的对接,从而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

5.5在进行每次测量时,必须观察和记录下述情况:
——胶粘剂表面是否形成表皮;
——是否发烟;
——是否出现相分离现象;
——是否出现凝胶现象;
——是否出现沉淀物;
——是否出现颜色变化。

6结果表示
将各加热时间间隔(以h计)测得的粘度值(以Pa·s计)和软化点值(以℃计)列表,加热时间间隔可根据热熔胶粘剂的特性和制造商的使用说明来选取。

结果表示形式举例如附录A所示。

7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样品来源、种类、制造日期、试验日期;
b)试验条件、试验温度、各次测量的时间间隔,以及粘度测量条件(转子类型和速度)和软化点试验条件;
c)所选取的表示停止试验时间的时间标准;
d)试验持续时间;
e)试验结果;
f)其他需报告的内容。

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

以“专心、专业、专注“为宗旨,致力于实现研究和应用的对接,从而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