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文联和回文诗赏析

合集下载

什么是回文诗,回文诗的特点是什么?

什么是回文诗,回文诗的特点是什么?

什么是回文诗,回文诗的特点是什么?
回文诗,又名回环诗,指正读、倒读都能成诗的一种诗体;回文诗的特点也正在于此,即正读、倒读都能成诗。

如明代诗人王龙起的一首七言律诗:
鸡声半枕独孤衾,
苦别离情此夜深。

依影烛灰兰晕冷,
西风晓月暗惊心。

该诗可回读成:
心惊暗月晓风西,
冷晕兰灰烛影依。

深夜此情离别苦,
衾孤独枕半声鸡。

回文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首创者是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女诗人苏蕙。

据史籍记载,苏蕙的丈夫窦滔任安南将军,镇守襄阳。

窦滔携带宠姬赵氏赴任,苏蕙不肯同行,窦滔一怒之下竟断绝了和苏惠的书信往来,苏惠伤感之余,织了一幅《回文璇机图》给窦滔,窦滔看了以后很感动,于是遣走赵氏,迎回苏蕙。

唐代的女皇帝武则天在《璇机图序》中称它“五色相宜,纵横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言。

纵横反复,皆成章句”。

后来有人为之寻绎,得诗更多。

有人认为,回文是一种文字游戏,应予否定。

其实不然,回文作为一种修辞格,与其他修辞一样,只是一种表现手段,它们都是为一定的内容服务的。

回文联、回文诗、回文词:中国史上最聪明的一首诗,正着读是天亮了,反着读是天黑了

回文联、回文诗、回文词:中国史上最聪明的一首诗,正着读是天亮了,反着读是天黑了

回文联、回文诗、回文词:中国史上最聪明的一首诗,正着读是天亮了,反着读是天黑了“地满红花红满地,天连碧水碧连天。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副对联的妙处?看似平常的对联,正着读与反着读却完全是一个样子,只有顺序不同。

这就是我国传统诗词文学中最有趣的玩法:回文。

回文也叫回环,就是指把相同的字词或句子,在下文中调换位置或者颠倒过来,产生首尾回环的趣味。

典型的例子有《道德经》中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易经》中的“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都是绝妙好句。

按照文学形式分的话,回文联、回文诗、回文词、回文曲都是回文的妙用体,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首流传千古的绝妙回文诗,这首诗出自苏轼笔下(也有说是宋代周知微、唐代徐寅所作),名字叫做《题金山寺》: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鸿轻。

有没有发现,这首诗正着读是在写“从黑夜到白天”的景致?律诗按顺序通常分为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题金山寺》的首联(指律诗第一联)强调“渔舟钓月”,颈联却在强调“江天晓”、“海日晴”,让人有种融入诗中、与作者共同经历美景徐徐转换的感受。

但“回文诗”的妙处就在于,从末尾最后一个字反着往前读,又能创造出新的诗,而且词句毫无阻滞、矛盾之处。

回文诗也可细分为“通体回文”、“双句回文”、“就句回文”、“本篇回文”、“环复回文”,这种就属于最难的“通体回文”。

轻鸿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可以看出,如果反过来读,这首诗的景致就成了从白天向黑夜转变,颔联“江天破晓”,尾联“月下泛舟”,律诗每一联的内容变了,情境的顺序也变了。

可见回文诗绝对不止是文字游戏那么简单,它对作者的文学水平要求很高,不是随便拼凑几个字就能成功的。

回文诗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晋初年的《盘中诗》。

古人写的回文诗

古人写的回文诗

古人写的回文诗一、回文诗的定义与特点回文诗是指在作品的正序和逆序排列都能读得通顺,达到一种对称美的形式。

古代文人喜欢创作回文诗,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文学造诣。

回文诗有固定的结构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称结构:回文诗的每一句都可以从中间对折,左右对称。

2.字数限制:回文诗的每一行一般由5个字、7个字或9个字构成,保证整体结构的平衡。

3.语言多样:回文诗注重音韵的呼应,常常运用押韵、叠韵、对偶等修辞手法。

二、古代回文诗的创作背景与意义1. 古代诗歌创作环境古代中国的文人墨客经常进行文学创作和艺术交流,而诗歌作为文人的代表作品之一,对于文化传承和思想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回文诗的特殊地位回文诗因其独特的形式和技巧,在古代文人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回文诗既能展示作家的才华,又能通过押韵、叠韵等修辞手法给人以美的享受。

3. 回文诗的意义与影响回文诗在古代文学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丰富了古代诗歌的形式,还促进了诗歌创作技巧的改进和发展。

同时,回文诗也为后人提供了借鉴和学习的对象,对于传承和弘扬古代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古代回文诗的经典创作与赏析1. 李白的《将进酒》将进酒,杯莫停。

进酒,杯莫停。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龙标过五溪,啼杨花尽落花杨啼。

2.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 辛弃疾的《鹧鸪天·晓角来寒》晓角来寒,夜角添香。

宫寥,人静,月华如织。

尘缘何处,柔肠有绝?笛尽愁肠还自笑,莲舡待发又生尘。

4.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四、回文诗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回文诗作为一种古代文学形式,在现代文学中仍然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现代诗人在创作中借鉴回文诗的形式和技巧,创造出一系列精彩的回文诗作品。

回文诗与回文联

回文诗与回文联
身份。只有定好身 份 , 能从恰 当 的角度提 出 问题 和 才 解决 问题 。大家知 道 , 政府职责分为两部分 : 一是领导 机关 , 那里 的公务 员就是机关工作人员 , 也叫政 府工作 人员 , 通过政 策的制定 , 地方发 展起 到领导 、 导 的 对 指 作用 , 在社会事务和社会组织管理过程 中起到沟通 、 协 调 、 益平衡 的作用 ; 是职能部门 , 叫主管部 门, 利 二 也 具 体组织实施政府 的管理 、 执法 、 监督 等 职能 , 那里 的公 务员就是职能部 门工作人 员。不 同的政府 机关 有不 同 的职责 , 不同的职能部 门也有不 同的规定 。一般来讲 , 只要是提建议对策 的 , 就是机关工作人员 ; 提措施 或者 方 案 的 , 是 职 能 管 理 部 门 的 公 务 员 。 如 果 没 有 给 虚 就 拟卫 生局工作人员 ; 如是质量方面 的事 , 就虚拟成质检局的 人; 如是学校方面的事 , 就虚拟成 教育主管部门工作人 员。如不好虚拟 , 以政 府办 公室 人员来 写。综上 所 就 述, 就是要准确把握套用公文作答 时的虚拟 身份 。 四是注重作答 规范的特点。在 申论作答过程 中可
宋代钱惟治 的《 日登 大悲 阁诗 》 可谓 是一 首奇 春 , 妙的 回文诗 。全诗二 十个字 , 每个字 都可 以做 首句 句 首 的 。如 顺 读 从 第 二 字 起 , 成 为 : 则 天临回阁晴, 雪点 山屏 夕 。 烟侵冷 箔明, 月敛 闲亭碧。 依次从第三字 、 四字……都可 以如此读下去 , 第 至 第二十字 , 复成 诗二 十首。然后再从 最后一 句 的倒 反 数第一字倒读上去 ……又可成诗二十首。 枯 眼 望 遥 山隔 水 , 来 曾见 几 心 痴 ? 往 壶 空 怕 酌 一 杯 酒 , 下 难 成 和 韵诗 。 笔 途 路 阻 人 离 别 久 , 音 无 雁 寄 回迟 。 讯 孤 灯夜 守长 寥寂, 夫忆妻兮父忆儿。 这是宋人李 禺作 的《 寄怀 一首》 巧妙 双重情 回文 诗 。顺读这首诗 , 是夫 忆妻之情 ; 倒读则为妻 忆夫 : 儿 忆 父 兮 妻 忆 夫 , 寥 长 守 夜 灯孤 。 寂

高一语文回文联与回文诗课件通用0

高一语文回文联与回文诗课件通用0

MOMODA POWERPOINT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landit, eleifend nulla ac, fringilla purus. Nulla iaculis tempor felis ut cursus.
东坡回环诗
赏花归去马如飞, 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 醒时已暮赏花归。
酒 飞 力 如 微 马 醒 去 时 归 已 花 暮 赏
回文诗:蒋一葵咏《春》
莺啼岸柳弄春晴, 柳弄春晴晓月明。 明月晓晴春弄柳, 晴春弄柳岸啼莺。
莺啼岸柳弄春晴晓月明
课后练习:请同学把下面四首回文诗分别写成四首七言绝句
清代女诗人吴绛雪的《春夏秋冬》 《春》: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夏》: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冬》: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1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11、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 12、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13、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14、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15、比不了得就不比,得不到的就不要。。。***** 16、行动出成果,工作出财富。。*** 17、做前,能够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 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 10、很多事情努力了未必有结果,但是不努力却什么改变也没有。。**** 11、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 12、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完美。。**** 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 15、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16、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9、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

杂谈妙趣横生的回文诗

杂谈妙趣横生的回文诗

杂谈妙趣横生的回文诗说到回文诗,不能不先说说修辞学中的“回环”。

回环是汉语中的一种“用相同的语句循环往复地说明”的修辞方式,形式上表现为词语相同而语序相反,即:甲乙—乙甲。

详细言之,回环就是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的形式,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可使语句整齐匀称,能够揭示事物的辩证关系,还使语意精辟警策。

例如:“发展需要科学,而科学更需要发展”;“文人的无聊,无聊的文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等等。

回环用在文章(一般指散文)里,始终还是一种修辞方法,不过也有将包含着回环的那段文字叫做“回文体”的。

回环使用在文章中,可以根据需要,表现出有好几个来回,如“猪多肥多,肥多粮多,粮多猪多”便是;可回环若用在诗歌中,就只能有一个来回,这便成了人们通常所说的“回文”了,而这样的诗便称为回文诗。

回文诗出现的年代很早,学界比较一致地认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首回文诗当属苏伯玉妻所作的《盘中诗》。

苏是西晋人,则意味着回文诗至少首先出现在西晋时期。

清人朱存孝在其所著的《回文类聚序》中便宣称回文诗“自苏伯玉妻《盘中诗》为肇端,窦滔妻作《璇玑图》为大备。

”到目前为止,世界纪录协会收录的中国最早的回文诗便是《盘中诗》。

苏伯玉妻的姓名及生平均无从查考,只知道苏伯玉使蜀,久未归回,而且连书信也没有一封。

她却居住在长安,非常想念自己的丈夫,便生巧思,在盘中作诗一首,诗中虽然有一些埋怨之辞,但更多的是苦苦思念之情。

全诗凡168字,共有49句,27韵,屈曲成文,寓宛转缠绵之意。

最后点明“当从中央周四角”,告诉丈夫该如何读这首诗。

据说,当苏伯玉经过一番思考,读懂全诗后,百感交集,并被妻子的深情与奇妙的才情所感动,当即决定收拾行装,迅速返回到了家乡。

《盘中诗》从中央的“山”字起读,绕向四周,布局安排颇富机巧,但不能倒读,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回文,不过其词序的刻意安排,与后来的回文确实相似,把它说成是回文诗的先导,也还说得过去。

最厉害的回文诗

最厉害的回文诗

最厉害的回文诗一、原文:《赏花》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二、衍生注释:“赏花”:就是观赏花朵,这里是诗歌的一个行为线索,整个诗围绕赏花前后展开。

“酒力微”:喝酒后有一点点醉意,酒意不浓,所以是轻微的醉意状态。

“马如飞”:形容骑马的速度很快,像飞起来一样。

三、赏析:主题与情感方面,这首诗描绘了一次轻松惬意的赏花之旅后醉意朦胧骑马而归的场景,表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闲适之情。

表现手法上,这是典型的回文诗写法。

回文诗的妙处在于它顺读和逆读都能成诗。

顺读时,我们仿佛随着诗人从赏花开始,兴尽骑马而归,在马背上因为酒力而微醺,醒过神来的时候已经日暮,又回到了赏花的地方。

而逆读时,又是另一番意境,日暮中醒来,酒意还在,骑马如飞,原来是刚刚赏花归来。

这样独特的文本形式使一首诗仿佛变成了两首,加倍地传达出那一份沉醉于自然景色中的宁静与快乐,给读者带来独特而有趣的阅读体验。

四、作者介绍:这首诗的作者是北宋诗人苏轼。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巨星,他一生坎坷,却又潇洒豁达。

他的诗词文赋俱佳,题材非常广泛,既有豪放壮阔的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也有像《赏花》这样轻松闲适的诗作。

他的作品能反映他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热爱,不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从生活中找到乐趣,并且通过精炼优美的文字表现出来。

五、运用片段:例子一:在一次文化讲座上,主讲人想要阐述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

他说:“就像苏轼写的《赏花》这首回文诗,那是相当厉害。

你们看啊,‘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顺读逆读都是诗,这么巧妙的诗歌结构,就像一个精巧的机关,把一次简单的赏花之旅写得那叫一个妙趣横生。

这就好比是中国传统文化里一道独特的佳肴,越品越有味儿。

”例子二:几个朋友在公园赏花后围坐一起闲聊。

其中一个朋友有点卖弄学问地说:“今天咱们这赏花,让我想起苏轼写的回文诗。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回文诗赏析(三)--七言迴文詩

回文诗赏析(三)--七言迴文詩

回文诗赏析(三)--七言迴文詩转:依依的博客回文诗赏析(三)七言迴文詩殘花落雪悼春陽醉雨寒心予愁鄉蘭芳遠藏半風嶺客過一江滿淚傷傷淚滿江一過客嶺風半藏遠芳蘭鄉愁予心寒雨醉陽春悼雪落花殘缤纷家园正文:风荷唱蛙夏鸣暑,满园珍奇带笑含。

融融日暖春江曲,弦管和咏吟绿轩。

鸿孤傲野秋夜月,居云追梦蝶翩翩。

同心克寒冬剪雪,兰品精粹国威扬。

回文:扬威国粹精品兰,雪剪冬寒克心同。

翩翩蝶梦追云居,月夜秋野傲孤鸿。

轩绿吟咏和管弦,曲江春暖日融融。

含笑带奇珍园满,暑鸣夏蛙唱荷风。

佛山寺回文诗来凤仙佛寺为历代文人墨客游览胜地,在此题咏甚多。

寺门前一块石碑上刻有署名咸池昙真人的一首回文诗。

这首四句二十八字的诗,顺读倒读皆为诗。

据说经过拆拼取舍,可演绎成百首诗来。

来凤县图书馆曾登报征集演绎诗一万二千七百多首,经比较筛选,精选出200首结集成书,受到读者热烈欢迎。

花开菊白桂争妍好景留人宜晚天霞落潭中波漾影纱笼树色月笼烟评入春入村(回文古诗)中国古典诗词,是世界文学园林中的一枝奇葩,有着独特的音韵美。

有些汉语诗,不但可以顺读,也可倒读被称之为回文诗。

这种修辞方式,是汉语特有的语言现象,为世界上其他语言文字所不能。

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回文诗回复读之,皆歌而成文也。

”是说诗中字句回环往复,而又都能联贯成有意义、合韵律、可以诵读的篇章。

广义的回文体诗,包括回文诗、回文词、回文曲、回文箴铭、回文斌以及盘中诗,狭义的则专指回文诗。

回文诗为我国汉语诗所独有的,而为别国文字所无(别国文字偶有回文短语,但不是回文诗)。

我国回文诗,多数人认为始于晋什么蕙(记不清了)《璇玑图》织锦回文,它是继晋苏伯玉妻《盘中诗》衍生而成的道地的回文诗,不仅可以倒读,而且可以从上下、左右起读,回环往复。

南朝回文诗以五古居多,间有四言、六言。

近体诗回文始于唐代,有五绝、七绝、七律等多形式。

宋代始有回文五律,并创造了连环回文诗和借字体七古等形式。

元明清各代续有所作,明代出现了叠字回文七律、清代出现了十言辘轳回文诗等新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文联和回文诗赏析
回文联和回文诗是我国
对联与诗歌艺术中一种比较
独特的样式.这种对联或诗歌
无论正读还是倒读,语句都通
顺.意思也都完整,充分展示
了汉语以语序为重要语法手
段和汉字与汉语高度一致性
的特点.回文联和回文诗虽然
常被看作是一种"文字游戏".
但它们读起来却回环往复.绵
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之
感.并且对锤炼字词也有很大
的帮助.

,回文联
河南省境内有一座鸡公
山,山中有两处景观分别叫
"斗鸡山"和"龙隐岩".于是,有
人就此作了一副回文联:斗鸡
山上山鸡斗:龙隐岩中岩隐
龙.
厦门鼓浪屿鱼脯浦.因地
处海中.岛上山峦叠峰,烟雾
缭绕,海淼淼水茫茫,远接云
天.于是,一副饶有趣味的回
文联便应运而生: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清代北京城里有一家饭
馆叫"天然居",据传,乾隆皇帝曾就此作过一副有名的回文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上联是说客人上"天然居" 饭馆去吃饭.下联意思是没想到居然像是天上的客人.乾隆向大臣们征对下联.只有大学士纪晓岚就北京城东的一座有名的大庙——大佛寺,想出了一副回文联:人过大佛寺: 寺佛大过人
此外,还有一些比较好的
回文联,现摘录于下: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人中柳如是;是如柳中人.春回先富村; 村富先回春.油灯少灯油:火柴当柴火.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秀秀明明处处山山水水.睛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奇奇好好时时雨雨晴睛.雨滋春树碧连天:天连碧树春滋龊守与守
SHIZIYUXIEZl
雨.潺潺碧水碧潺潺;重重绿树绿重重.香山碧云寺云碧山香;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
二,回文诗
回文诗有很多种形式.如"环复回文诗""本篇回文诗" "通体回文诗"等等."环复回文诗"是指一句话通过不同的顿开方式读成不同的句子,这些句子又巧妙地组成一首诗. "本篇回文诗"是指一首诗词后半篇是前半篇的回复."通体回文诗"是指从头读到尾是一
首诗,倒着从尾读到头则另
成一首新诗.
(一)环复回文诗
有一次,秦观拜访苏轼,
但苏轼已出外游玩.后来秦观写信询问他游玩情况.苏轼见到秦观来信后.便写了一封只有14字的怪信遣人带回给秦观.信上的14个字排成一圈: 赏花归去马如
暮飞
已时醒微力酒
秦观看后,一头雾水,便
把诗给苏小妹看.苏小妹看了连声叫好.原来,苏轼写的是一
首"环复回文"诗.诗中描述
了他外出游玩的生活和情趣.
其内容为:赏花归去马如飞,
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
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l4个
字组成了一首七言绝句,每个字出现两次,每句四字重叠,
文字处理技巧高超.
花果山旁边有一仙人桥,
是游花果山必经之地.相传曾有人在此得道成仙.冬日大雪,J,学语文教师_,20o9.10固
氓粤与寺
SHlZIYU×IEZI
之后.千山万壑银装素裹.非
常美丽.在仙人桥东侧有一块回文诗碑非常有趣.碑上虽仅有"仙人桥上得逍遥瑞气飘香花结果"14个字.却可念成一
首七言诗:仙人桥上得逍遥,
上得逍遥瑞气飘.瑞气飘香花结果,香花结果仙人桥.
(二)本篇回文诗
湖北咸丰县有一首七绝
《万柳堤即景》,就是一首本篇回文诗:春城一色柳垂新,色
柳垂新自爱人.人爱自新垂柳色.新垂柳色一城春.
唐代着名诗人陆龟蒙也
写过一首本篇回文诗:静烟临
碧树,残雪背晴楼.冷天侵极戍.寒月对行舟.舟行对月寒, 戍极侵天冷.楼睛背雪残,树碧临烟静
(三)通体回文诗
苏轼的《题金山寺》是一
首非常好的通体回文诗.这首诗正读是:潮随暗浪雪山倾, 远浦渔舟钓月明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迢迢绿树江天晚,霭霭红霞晓日晴遥望四边云接水.雪峰千点数鸥轻.倒读便成了:轻鸥数点千峰雪.水接云边四望遥.晴日晓霞红霭霭,晚天江树绿迢迢.清波石眼泉当槛, 小径松门寺对桥.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宋代诗人李禺的《夫妻互忆》相当别致.顺读是丈夫对妻儿的思念.倒读则是妻儿对丈夫的思念.顺读为: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经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倒读则是: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迟回寄雁无音讯,
久别离人阻路途.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知心几经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大学教科院)
中华玉文化与汉语汉字
口聂在富
甲骨文"玉"字像一条绳
索连结着多片玉块.最初的玉器是简单的装饰品,但它和作为货币的"贝"一样,都是家中的宝贝.甲骨文和金文"宝"字都是屋子里有玉,有贝的形象.直到现在的简化字"宝"字还是宝盖儿下面一个玉字.古固小学语文教I师/2o09.10 代先民把玉石制成简单的装饰品来美化生活.揭开了中华玉文化的序幕.
我国玉石资源丰富,质地
优良.新疆和田玉最为名贵, 陕西蓝田玉,河南南阳玉,甘肃酒泉玉,辽宁釉岩玉也久负盛名.这是我国玉石雕刻和玉文化形成的优越条件.据学者考证:中国玉器诞生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1973年在内
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出土的"玉龙".就是新石器时代的一件玉器.它是用碧绿色釉岩玉雕成的,现在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图形被用作华夏银行的标志.(见附图)
中华玉文化在世界文化
领域一枝独秀.已故着名考古学家夏鼐认为:玉石雕刻,马驾的车,陶器是我国传统文化区别于西方古代文化的三大特征.东方文明的智慧在玉器上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在玉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