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学实验报告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实验报告_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对本实验室的示波器、稳压电源、函数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万用表等仪器的使用方法有基本了解,为今后的实验打下基础。
2.学会对有源单口网络等效内阻的测量。
3.利用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测量振幅和周期(频率)。
二、常用电子仪器的介绍1.直流稳压电源(DC REGULATED POWER SUPPLY)本实验室采用DF1733和DF1731SB2A两种稳压电源。
DF1733是采用三只电源变压器,三路完全独立输出的三路直流稳压电源,三路完全相同,其中一路的原理如图1-1所示。
图1-1 DF1733其中一路稳压原理框图由图1-1可见,直流稳压电源由整流滤波电路、辅助电源基准电压、电压(电流)采样电路、比较放大器、调整电路和保护电路组成。
输入220V的交流电压经过降压变压器分别供给主回路整流器和辅助电源整流器。
主回路变压器的付边有二组抽头,使输出直流电压为0~15V和15~30V两档。
主回路整流滤波电路是由四只二极管构成桥式整流电路,每只二极管的最大电流为3A 和一只大电容(2200μF)组成。
辅助电源产生三组电压,一组电压为(+12V)供比较放大器和集成电路的直流电源用。
另两组电压经过温度补偿的基准稳压二极管稳压后,分别提供电压比较放大器的基准电压和过载放大器的基准电压。
电压采样电路将输出电压采样送到电压比较放大器的反相端,基准电压送到电压比较放大器的同相端,经过电压比较放大器(实际上为差动放大器),比较放大去控制调整电路,使输出电压为0~15V和15~30V。
电流采样过载放大器的原理与电压比较放大器相似,区别只在于一旦发生过载,使调整管截止(约为1.5A),输出电流大小变小,保护稳压电源不至因电流过大而烧毁。
这时面板上的发光二极管导通并发光。
调整电路由大功率晶体管和中功率推动管组成。
主要技术参数:输入电压:220V±10%额定输出电压:DC0~15V,15~30V二档连续可调额定输出电流:0~1A电源电压调整率:≤0.1%负载调整率:≤0.5%纹波电压:≤1mV(rms)电表精度:≤±3%保护方式:过载或短路,自动保护使用方法:DF1733稳压电源使用方法比较简单,先选择好输出电压的范围为0~15V或15~30V,然后开机,调节电压旋钮至需要的值(当需要精度较高时可用数字万用表作监视)。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实验四: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掌握其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使用双踪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和测量波形参数的方法。
3、掌握几种典型信号的幅值,有效值和周期的测量。
二,实验原理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及频率计等。
它们和万用表一起,可以完成对模拟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在实验中,各种电子仪器要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置之间的布局与连接通常如图 1-1 所示。
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公共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
信号发生器和交流毫伏表的连接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缆线,示波器的连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连接线用普通导线。
1:示波器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很广的电子测量仪器,它既能直接显示电信号的波形,又能对电信号进行各种基本参数的测量,其基本功能和主要使用方法如下:(1)寻找扫描光迹将示波器 Y 轴显示方式置“Y1”或“Y2”,输入耦合方式置“GND”,开机预热后,若在显示屏上不出现光点和扫描基线,可按下列操作去找到扫描线:① 适当调节亮度旋钮。
② 触发方式开关置“自动”。
③ 适当调节垂直、水平“位移”旋钮,使扫描光迹位于屏幕中央。
(若示波器设有“寻迹”按键,可按下“寻迹”按键,判断光迹偏移基线的方向。
)(2)双踪示波器一般有五种显示方式,即“Y1”、“Y2”、“Y1+Y2”三种单踪显示方式和“交替”、“断续”二种双踪显示方式。
“交替”显示方式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高时使用,“断续”显示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低时使用。
(3)为了显示稳定的被测信号波形,“触发源选择”开关一般选为“内”触发,使扫描触发信号取自示波器内部的 Y 通道。
(4)触发方式开关通常先置于“自动”调出波形后,若被显示的波形不稳定,可置触发方式开关于“常态”,通过调节“触发电平”旋钮找到合适的触发电压,使被测试的波形稳定地显示在示波器屏幕上。
实验: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实验: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和常用元器件的测试1、示波器测量前的调节与准备。
模拟示波器在测量之前首先打开电源开关,按照表1所示正确调节和设置各旋钮,使得屏幕上能看到两条亮度适中、清晰的扫描线,然后再将探头接入测试点。
“AUTOSET”按键即可,关键是如何根据测量要求设置菜单变量,表2是示波器面板上各个菜单设置情况。
将机内的标准方波信号输入到CH1通道,用示波器测量这个信号,在坐标纸上记录波形,并标注好参数.测量数据记录到表3中并分析讨论(峰峰值和周期要按所列格式记录)。
用数字示波器测量电压峰峰值、高电平、低电平、周期时必须用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直接使用面板上的“MEASURE”按钮,然后在显示屏上读数;第二种方法是先读出波形垂直所占格数或水平所占格数,然后用“格数×倍率(V/DIV,S/DIV)”方式计算相应电压或时间;第三种方法是用游标来测量。
如果是模拟示波器,只用第二种方法即可.1) 用“格数×倍率(V/DI V,S/DI V)"方式测量信号高、低电平时的步骤:输入信号从某个通道输入后,首先将该通道的耦合方式拨到GND 位置,在屏幕上会显示一条扫描基线,该扫描基线代表0V 电压的位置,调节上下位移旋钮使基线固定于某个标尺上,记住该位置.然后将耦合方式调节到DC 耦合,屏幕上显示脉冲信号,参考标尺读出高、低电平等电压值.注意耦合方式由GND 调至D C后,上下位移旋钮不可再调。
2) 用数字示波器测量电压时,注意面板上探头设置的倍率,实际测量值是读数除以探头倍率。
3) 探头检测示波器的探头线接入波形以后,一般要将示波器面板上的部分旋钮作相应调整,比如根据被测信号电压大小调节C H1、CH2电压灵敏度旋钮,根据被测信号频率大小调节扫描速率等等.但如果出现的仍然是扫描线,最常见的是示波器的探头和连接电缆损坏,此时应首先检查探头。
探头故障绝大部分出现在学生使用中操作不当造成地线接触不良或断开。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的实验报告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学习电子技术实验中常用电子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和正确使用方法;2、初步掌握用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电路实验箱的结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二、实验原理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接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公共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1.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可以根据需要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种信号波形;输出信号电压频率可以通过频率分挡开关、频率粗调和细调旋钮进行调节;输出信号电压幅度可由输出幅度调节旋钮进行连续调节;操作要领:1按下电源开关;2根据需要选定一个波形输出开关按下;3根据所需频率,选择频率范围选定一个频率分挡开关按下、分别调节频率粗调和细调旋钮,在频率显示屏上显示所需频率即可;4调节幅度调节旋钮,用交流毫伏表测出所需信号电压值;注意: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不允许短路;2.交流毫伏表交流毫伏表只能在其工作频率范围内,用来测量300伏以下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操作要领:1)为了防止过载损坏仪表,在开机前和测量前即在输入端开路情况下应先将量程开关置于较大量程处,待输入端接入电路开始测量时,再逐档减小量程到适当位置;2)读数:当量程开关旋到左边首位数为“1”的任一挡位时,应读取0~10标度尺上的示数;当量程开关旋到左边首位数为“3”的任一挡位时,应读取0~3标度尺上的示数;3仪表使用完后,先将量程开关置于较大量程位置后,才能拆线或关机; 3.双踪示波器示波器是用来观察和测量信号的波形及参数的设备;双踪示波器可以同时对两个输入信号进行观测和比较;操作要领:1)时基线位置的调节开机数秒钟后,适当调节垂直↑↓和水平←→位移旋钮,将时基线移至适当的位置;2)清晰度的调节适当调节亮度和聚焦旋钮,使时基线越细越好亮度不能太亮,一般能看清楚即可;3)示波器的显示方式示波器主要有单踪和双踪两种显示方式,属单踪显示的有“Y1”、“Y2”、“Y1+Y2”,作单踪显示时,可选择“Y1”或“Y2”其中一个按钮按下;属双踪显示的有“交替”和“断续”,作双踪显示时,为了在一次扫描过程中同时显示两个波形,采用“交替”显示方式,当被观察信号频率很低时几十赫兹以下,可采用“断续”显示方式;4)波形的稳定为了显示稳定的波形,应注意示波器面板上控制按钮的位置:a“扫描速率”t/div开关------根据被观察信号的周期而定一般信号频率低时,开关应向左旋;反之向右旋;b“触发源选择”开关------选内触发;c“内触发源选择”开关------应根据示波器的显示方式来定,当显示方式为单踪时,应选择相应通道如使用Y1通道应选择Y1内触发源的内触发源开关按下;当显示方式为双踪时,可适当选择三个内触发源中的一个开关按下;d“触发方式”开关------常置于“自动”位置;当波形稳定情况较差时,再置于“高频”或“常态”位置,此时必须要调节电平旋钮来稳定波形;5在测量波形的幅值和周期时,应分别将Y轴灵敏度“微调”旋钮和扫描速率“微调”旋钮置于“校准”位置顺时针旋到底;三、实验设备1、信号发生器2、双踪示波器3、交流毫伏表4、万用表四、实验内容1.示波器内的校准信号用机内校准信号方波:f=1KHz VP—P=1V对示波器进行自检;1)输入并调出校准信号波形①校准信号输出端通过专用电缆与Y1或Y2输入通道接通,根据实验原理中有关示波器的描述,正确设置和调节示波器各控制按钮、有关旋钮,将校准信号波形显示在荧光屏上;②分别将触发方式开关置“高频”和“常态”位置,然后调节电平旋钮,使波形稳定;2)校准“校准信号”幅度将Y轴灵敏度“微调”旋钮置“校准”位置即顺时针旋到底,Y轴灵敏度开关置适当位置,读取信号幅度,记入表1—1中;表1—13校准“校准信号”频率将扫速“微调”旋钮置“校准”位置,扫速开关置适当位置,读取校准信号周期,记入表1—1中;2.示波器和毫伏表测量信号参数令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分别为500Hz、1KHz、5KHz,10KHz,有效值均为1V 交流毫伏表测量值的正弦波信号;调节示波器扫速开关和Y轴灵敏度开关,测量信号源输出电压周期及峰峰值,计算信号频率及有效值,记入表1—2中;表1—21V 10KHz ×5 10000 ×3.交流电压、直流电压及电阻的测量1)打开模拟电路实验箱的箱盖,熟悉实验箱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2)将万用表水平放置,使用前应检查指针是否在标尺的起点上,如果偏移了,可调节“机械调零”,使它回到标尺的起点上;测量时注意量程选择应尽可能接近于被测之量,但不能小于被测之量;测电阻时每换一次量程,必须要重新电气调零;3)用交流电压档测量实验箱上的交流电源电压6V、10V、14V;用直流电压档测量实验箱上的直流电源电压±5V、±12V;用电阻档测量实验箱上的10Ω、1KΩ、10KΩ、100KΩ电阻器,将测量结果记入自拟表格中;交流电压V 直流电压V 电阻Ω标称值 6 10 14 +12 -12 +5 -5 10 1K 10K 实测值测量仪表万用表万用表V万用表Ω档位量程10V 50V 50V 10V ×1×100×1K刻度线序号4 2 2 3 1五、实验报告1.画出各仪器的接线图;答:各仪器的接线图如下:或2.列表整理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总结;表1—1的实验数据与标准值完全相同,表1—2的实验数据中与示波器测得的有效值与毫伏表的数据1V略有出入相对误差3%;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1视觉误差2仪表误差3.问答题:1某实验需要一个f=1KHz、u i=10mv的正弦波信号,请写出操作步骤;答:操作步骤:①将信号发生器和交流毫伏表的黑夹子与黑夹子相接,红夹子与红夹子相接;在开机前先将交流毫伏表量程开关置于较大量程处,待接通电源开关开始测量时,再逐档减小量程到适当位置;②按下信号发生器的正弦波形输出开关,选择频率范围1K开关按下,然后分别调节频率粗调和细调旋钮,在频率显示屏上显示1KHz即可;③调节幅度调节旋钮,用交流毫伏表测出所需信号电压值;交流毫伏表量程选择“30mV”档,读数从“0~3”标尺上读取;2为了仪器设备的安全,在使用信号发生器和交流毫伏表时,应该注意什么答:①在使用信号发生器时,应该注意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不允许短路;②在使用交流毫伏表时,为了防止过载损坏仪表,在开机前和输入端开路情况下,应先将量程开关置于较大量程处,待输入端接入电路开始测量时,再逐档减小量程到适当位置;3要稳定不同输入通道的波形时,应如何设置内触发源选择开关答:要稳定不同输入通道的波形时,可按下表设置内触发源选择开关4一次实验中,有位同学用一台正常的示波器去观察一个电子电路的输出波形,当他把线路及电源都接通后,在示波器屏幕上没有波形显示,请问可能是什么原因,应该如何操作才能调出波形来答:。
电工电子学实验报告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电工电子学实验报告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电工电子学实验报告04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工电子学实验指导老师:实验名称: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常用电子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主要性能以及面板上各种旋钮的功能。
2.掌握实验室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主要仪器设备型双踪示波器。
型交流电压表。
数字函数信号发生器。
型可调式直流稳压稳流电源。
Ω 电阻和μ F 电容各一个。
三、实验内容 1.用示波器检测机内“校正信号”波形首先将示波器的“显示方式开关(VERTCAL MODE)”置于单踪显示,即Y 1 (CH1)或Y 2 (CH2),“触发方式开关(TRIGGER)”置于“自动(AUTO)”即自激状态。
开启电源开关后,调节“辉度(INTEN)”、“聚焦(FOCUS)”“辅助聚焦”等旋钮,使荧光屏上显示一条细而且亮度适中的扫描基线。
将示波器的“校正信号”引入上面选定的 Y 通道(CH1 或 CH2),将Y 轴“输入耦合方式开关” 置于“AC”或“DC”,调节X 轴“扫描速率选择开关”(t/div 或t/cm)和Y 轴“轴入灵敏度开关(V/div 或V/cm)”,并且将各自的“微调”旋钮置于校正位置,使示波器显示屏上显示出约两个周期,垂直方向约4~8div(cm)的校正信号波形。
从示波器显示屏的坐标刻度上读得 X 轴(水平)方向和Y 轴(与 X 轴垂直)方向的原始数据(即从示波器刻度上读取的刻度数值和所选的刻度单位值),填入表4-1,并计算出对应的实测值。
校正信号标称值示波器测得的原始数据测量值幅度U P-P 4div div 频率f 1000Hz 5div div 1000Hz 表4-1 观察“Y 轴输入灵敏度微调开关”和“X 轴扫描速率微调开关”出在顺时针到底和逆时针到底两个极端位置时,屏幕读数与信号标称值的差异(标称值指的信号源输出所表示的数值)。
常用电子仪器使用实验

实验报告
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试验课程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 试验名称: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万用表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3、万用表测量电子元器件的方法
二、示波器试验内容和步骤:
A:机内校正信号对示波器进行自检
用示波器本身的校准信号。
“电压幅度旋钮”调到1V/div,“扫描时间旋钮”调到0.5ms/div,幅度微调到“校准”,在屏幕上调出高2格水平为2格的方波波形.
B:示波器和交流毫伏表测量信号参数
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有关旋钮,使输出频率分别为100Hz、1KHz、10KHz、有效值均为2V(交流毫伏表测量值)的正弦波信号。
改变示波器“扫速”开关及“Y轴灵敏度”开关等位置,•测量信号源输出电压频率及峰峰值。
实验结果
三、万用表测量色环电阻方法:(用文字或图表叙述)学生自带万用表
1、色环电阻表示的意义(四环、五环)
2、色环电阻的读取和测量
教师批阅:
实验课前认真阅读固纬GOS--620波器和FM-47型万用表说明书
1。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分析doc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分析篇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的实验报告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学习电子技术实验中常用电子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和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电路实验箱的结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接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
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公共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
1.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可以根据需要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种信号波形。
输出信号电压频率可以通过频率分挡开关、频率粗调和细调旋钮进行调节。
输出信号电压幅度可由输出幅度调节旋钮进行连续调节。
操作要领:1)按下电源开关。
2)根据需要选定一个波形输出开关按下。
3)根据所需频率,选择频率范围(选定一个频率分挡开关按下)、分别调节频率粗调和细调旋钮,在频率显示屏上显示所需频率即可。
4)调节幅度调节旋钮,用交流毫伏表测出所需信号电压值。
注意: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不允许短路。
2.交流毫伏表交流毫伏表只能在其工作频率范围内,用来测量300伏以下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
操作要领:1)为了防止过载损坏仪表,在开机前和测量前(即在输入端开路情况下)应先将量程开关置于较大量程处,待输入端接入电路开始测量时,再逐档减小量程到适当位置。
2)读数:当量程开关旋到左边首位数为“1”的任一挡位时,应读取0~10标度尺上的示数。
当量程开关旋到左边首位数为“3”的任一挡位时,应读取0~3标度尺上的示数。
3)仪表使用完后,先将量程开关置于较大量程位置后,才能拆线或关机。
3.双踪示波器示波器是用来观察和测量信号的波形及参数的设备。
双踪示波器可以同时对两个输入信号进行观测和比较。
操作要领:1)时基线位置的调节开机数秒钟后,适当调节垂直(↑↓)和水平(←→)位移旋钮,将时基线移至适当的位置。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的实验报告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熟悉并掌握几种常用电子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包括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数字万用表等。
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提高我们对电子电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为今后的电子电路实验和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仪器1、示波器:用于观察电信号的波形、幅度、频率等参数。
2、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各种不同类型的电信号,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
3、数字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电学量。
三、实验原理1、示波器工作原理示波器是一种用于显示电信号波形的仪器。
它通过将输入的电信号进行放大和处理,然后在显示屏上以图形的方式展示出来。
示波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垂直放大器、水平扫描电路、触发电路和显示屏等。
垂直放大器用于放大输入信号的幅度,水平扫描电路用于控制扫描速度,触发电路用于确保波形的稳定显示。
函数信号发生器是一种能够产生各种周期性波形的电子仪器。
它通常基于直接数字合成(DDS)技术或模拟电路实现。
通过设置频率、幅度、占空比等参数,可以输出不同类型和特性的电信号。
3、数字万用表工作原理数字万用表采用数字测量技术,将输入的电学量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内部的微处理器进行处理和显示。
它可以测量直流电压、交流电压、直流电流、交流电流、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多种电学参数。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示波器的使用(1)连接示波器和信号源将示波器的探头连接到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并将示波器的接地夹连接到信号源的接地端。
(2)设置示波器的参数打开示波器电源,按下“Auto Setup”按钮,让示波器自动设置合适的垂直和水平刻度。
然后,根据需要手动调整垂直灵敏度、水平扫描速度、触发方式等参数,以获得清晰稳定的波形显示。
(3)观察不同类型的信号波形通过函数信号发生器分别产生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并在示波器上观察其波形。
测量信号的幅度、频率和周期,并记录下来。
(1)设置输出信号的类型通过函数信号发生器的面板按钮,选择需要输出的信号类型,如正弦波、方波或三角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电子学实验报告04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工电子学实验指导老师:实验名称: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常用电子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主要性能以及面板上各种旋钮的功能。
2.掌握实验室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主要仪器设备1.XJ4318 型双踪示波器。
2.DF2172B 型交流电压表。
3.XJ1631 数字函数信号发生器。
4.HY3003D-3 型可调式直流稳压稳流电源。
5.10kΩ 电阻和0.01μ F 电容各一个。
三、实验内容1.用示波器检测机内“校正信号”波形首先将示波器的“显示方式开关(VERTCAL MODE)”置于单踪显示,即Y 1 (CH1)或Y 2 (CH2),“触发方式开关(TRIGGER)”置于“自动(AUTO)”即自激状态。
开启电源开关后,调节“辉度(INTEN)”、“聚焦(FOCUS)”“辅助聚焦”等旋钮,使荧光屏上显示一条细而且亮度适中的扫描基线。
将示波器的“校正信号”引入上面选定的Y 通道(CH1 或CH2),将Y 轴“输入耦合方式开关” 置于“AC”或“DC”,调节X 轴“扫描速率选择开关”(t/div 或t/cm)和Y 轴“轴入灵敏度开关(V/div 或
V/cm)”,并且将各自的“微调”旋钮置于校正位置,使示波器显示屏上显示出约两个周期,垂直方向约4~8div(cm)的校正信号波形。
从示波器显示屏的坐标刻度上读得X 轴(水平)方向和Y 轴(与X 轴垂直)方向的原始数据(即从示波器刻度上读取的刻度数值和所选的刻度单位值),填入表4-1,并计算出对应的实测值。
校正信号标称值示波器测得的原始数据测量值幅度U P-P 0.2V 4div 0.05V/div 0.2V 频率f 1000Hz 5div 0.2ms/div 1000Hz 表4-1 观察“Y 轴输入灵敏度微调开关”和“X 轴扫描速率微调开
关”出在顺时针到底和逆时针到底两个极端位置时,屏幕读数与信号标称值的差异(标称值指的信号源输出所表示的数值)。
体会测量时不将“微调”旋钮置于校正位置所造成的影响。
2.用示波器和交流毫伏表测量信号参数(1)调节信号发生器的有关旋钮,使输出频率分别为200Hz、1kHz、5kHz、10kHz,有效值等于1V(用交流毫伏表测定)的正弦波,用示波器分别测量上述信号的频率,将测得的数据填入表4-2。
注意:用示波器测量信号参数时,被测信号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大小要合适!专业:应用生物科学姓名:学号:__ _ 日期:地点: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频率/kHz 示波器测得的原始数据示波器实测值一周期的格数div 扫描开关t/div的位置周期/ms 频率/kHz 0.2 9.7 0.5ms 4.85 0.206 1 9.6 0.1ms 0.96
1.042 5 9.8 20μs 0.196 5.102 10 9.8 10μs 0.098 10.204 表4-2 (2)调节信号发生器有关旋钮,使输出信号频率为1kHz、有效值分别为0.5V、1V、2V、3V、(用交流毫伏表测定)的正弦波,用示波器分别测量上述正弦波的峰-峰值U P-P (即正弦波正半周最高点与负半周最低点之间的值),并根据测得的峰-峰值U P-P 折算得到正弦波的有效值,将数据填入表4-3。
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压(有效值)/V 示波器测得的原始数据示波器实测值峰-峰值的格数div Y 轴灵敏度开关V/div 的位置峰-峰值U P-P /V 有效值U/V (折算得到) 0.5 7.2 0.2 1.44 0.509 1 5.6 0.5
2.8 0.990 2 5.8 1 5.8 2.051 3 4.2 2 8.4 2.970 表4-3
3.用示波器测量两信号的相位差实验电路如图4-1 所示。
u S 是信号发生器输出的频率为1kHz、有效值约为5V 的正弦波,加于RC 串联电路两端,设电阻R 上的电压为u R ,则u S 与u R 频率相同、相位不同,用示波器可测量u S 与u R 的相位差。
将u
S 和u R 分别加到双踪示波器的两个输入端Y 1 (CH1)和Y 2 (CH2),示波器的“显示方式开关(VERTCAL MODE)”置于“交替(ALT)”或“断续(CHOP)”挡,选择合适的X 轴触发源,让触发信号取自u S (CH1),调节“触发电平(LEVEL)”旋钮,调节Y1 和Y2 的“移位(POSITION)”和“输入灵敏开关”(V/div)以及微调旋钮,使在屏幕上显示出两个稳定的正弦波u S 和u R ,如图4-2 所示。
根据u S 与u R 波形在水平方向上的差距格数D,以及u S 或u R 波形一个周期的格数T,则可求得u S 与u R 两个波形的相位差:T D 360 图4-1 RC 串联电路图4-2 图
4-1 电路的波形将图4-1 电路测量结果记入表4-4。
一个周期的格数T 两波形在X 轴方向的差距格数D 两波形的相位差φ 9.7 0.9 33.4�0�2 表4-4 4.用示波器测量方波和三角波的参数调节信号发生器的有关旋钮,使分别输出具有一定幅度(峰-峰值为几伏)和频率(几千赫)的方波和三角波,用示波器分别观察和测量,并记入表4-5。
被测信号波形示波器测得的峰-峰值数据示波器测得的周期数据峰-峰值格数div Y 轴灵敏度V/div 峰-峰值/V 周期格数div 扫描速率t/div 周期/ms 方波4 0.5 2 4.8 0.2ms 0.96 三角波6 0.5 3 9.8 50μs 0.49 表4-5 四、实验总结1.整理实验数据和有关表格。
各实验数据计算结果已填入上述各表中,各表计算过程如下:表4-1:幅度U P-P 测量值:4×0.05=0.2V 频率f 测量值:1/(5×0.2/1000)=1000Hz 表4-2:周期/ms=(一周期的格数div)×(扫描开关ms/div 的位置) 包含单位换算频率/kHz=1/(周期/ms) 表4-3:峰-峰值U P-P /V=(峰-峰值的格数div)×(Y 轴灵敏度开关V/div 的位置) 有效值U/V=(峰-峰值U P-P /V) / 2 2 表4-4:两波形的相位差
φ0.9/9.7×360=33.4 �0�2 表4-5:峰-峰值/V=(峰-峰值格数div)×(Y 轴灵敏度V/div) 周期/ms=(周期格数div)×(扫描速率t/div) 包含单位换算2.总结使用电子仪器尤其是双踪示波器的体会。
本次实验使用到的主要电子仪器是双踪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很广的电子测量仪器,在之前的大学物理的多个实验中已经有所接触。
双踪示波器的优势在于,能够同时测量两种不同信号的波形,可将其同时显示进行对比和计算,为测量信号提供了很多便利。
在使用双踪示波器的过程中,应注意在校正时将所有“微调”旋钮置于校正位置,才能达到正确的校正效果,否则会由于“微调”旋钮没有归位而造成后续的一系列测量的偏差。
除此之外,本次实验还用到了交流毫伏表和信号发生器。
在使用交流毫伏表时,应注意所选量程的大小必须大于被测电压,否则很可能会损坏仪表。
而在使用信号发生器时,需要注意的是开始不能把输出电压调得太高,以免对后续仪器造成损坏;还需注意的是,当输出电压大小不符合要求时,可以开关“20dB”和“40dB”的按钮,以放大或缩小输出值。
五、心得体会本次实验为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通过实验,我们学习了双踪示波器、交流毫伏表以及信号发生器的使用,了解了常用电子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主要性能以及面板上各种旋钮的功能。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在之前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更加熟练地练习了示波器以及信号发生器的使用,同时与书本上的相关知识
结合,体会了RC 串联电路的原理及作用。
对于本次实验的误差而言,将各表测量值与实际值比较,可以看出相差并不多,绝大部分数据的误差保持在2%以内,最大的误差也只有4%,可见使用示波器来测量波形参数还是比较准确的。
存在的误差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比如实验电路的影
响、仪器内部因素、外界环境干扰等等。
当然,也不能排除随机误差,可以通过进行多次平行实验来减小这种误差。
另外,本次实验实验操作步骤较为复杂,数据量也较多,所以实验时需要耐心仔细,在保证不出错的情况下提高效率。
遗憾的是,此次实验随学习了示波器大部分按钮的使用,但仍有少数按钮功能没有机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