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区太公社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临淄区物业维修改造招标

临淄区物业维修改造招标

一、招标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临淄区物业维修改造项目2. 项目地点:临淄区3. 项目规模:本项目涉及临淄区多个小区的物业维修改造工作,包括住宅小区、商业小区等。

4. 项目内容:主要包括小区内道路、绿化、排水、供电、供水、供气、消防、安防、电梯、外墙、屋顶等设施的维修改造。

5. 项目预算:约人民币1000万元。

二、招标范围及要求1. 招标范围:本次招标项目为临淄区物业维修改造项目,具体范围详见招标文件。

2. 招标要求:(1)投标人须具备有效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等。

(2)投标人须具有类似项目的施工经验,且在近三年内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3)投标人须具备良好的信誉和业绩,无不良记录。

(4)投标人须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能够满足本项目所需的资金需求。

(5)投标人须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提交投标文件,并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格式和内容进行编制。

三、招标方式及时间1. 招标方式:公开招标2. 招标时间: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2年6月30日止。

四、招标文件及报名方式1. 招标文件:投标人可从临淄区物业管理办公室领取招标文件,或从临淄区物业管理办公室网站下载。

2. 报名方式:(1)现场报名:投标人携带相关材料到临淄区物业管理办公室进行报名。

(2)网上报名:投标人登录临淄区物业管理办公室网站,按照网站提示进行网上报名。

五、投标文件递交及开标时间1. 投标文件递交时间:2022年7月1日9:00-11:302. 投标文件递交地点:临淄区物业管理办公室3. 开标时间:2022年7月1日14:004. 开标地点:临淄区物业管理办公室六、评标办法及中标原则1. 评标办法:本次招标采用综合评分法,综合评分包括投标报价、施工组织设计、企业业绩、信誉等。

2. 中标原则:按照综合评分由高到低的顺序确定中标人,如有并列情况,则以投标报价低的优先。

七、其他事项1. 本公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遇特殊情况,招标人有权对招标文件及公告进行修改或终止招标。

城中村改造项目可研报告

城中村改造项目可研报告

城中村改造项目可研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的城中村。

这些城中村往往是由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家属居住,并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环境脏乱差、居住条件恶劣等问题。

为改善城中村居民的居住环境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有必要进行城中村改造项目。

二、项目目标1.改善城中村居民居住环境,提供优质住房;2.完善城中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3.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增加公共服务设施;4.优化城中村的空间设计,改善居住体验。

三、可行性分析1.市场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改造项目能够满足居民对良好居住环境的需求。

2.高效利用:城中村改造项目可以将原有的住宅区重新规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城中村改造项目,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四、项目方案1.房屋改造:对城中村的建筑进行整修和装饰,提高居住质量,增加居民的满意度。

2.基础设施建设:对城中村的供水、供电、排水等基础设施进行改善和升级,提高居民的生活便利度。

3.公共设施增设:增加城中村的公共设施,如学校、医院、市场等,满足居民生活的各类需求。

4.绿化美化:对城中村的空地进行绿化,增加城中村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居住舒适度。

五、项目投资与收益1.投资规模:预计投资规模为5000万元。

2.收益预测:项目改造完成后,可以提高城中村居民的居住质量和生活水平,吸引更多人才流入城市工作和生活,提高城市竞争力,从而带来经济收益。

3.投资回报期:预计投资回报期为10年。

六、项目实施计划1.前期准备:确定项目实施的地点和范围,编制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2.建设阶段:招投标选择施工单位,开展房屋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3.竣工验收:对改造项目进行验收,确保项目达到预期效果。

4.后期运营:建立健全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运维管理机制,持续保障项目的正常运营。

七、项目风险与对策1.资金风险:可积极争取政府和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多渠道筹措项目所需的资金。

淄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淄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淄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淄博市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是山东省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淄博拥有丰富的煤炭和石灰石资源,是中国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之一。

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淄博市的产业结构正在逐步调整和升级,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快速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报告旨在对淄博市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以探讨新项目在该地区的可行性和潜在市场。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是一项关于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项目。

项目主要包括开展煤炭清洁化利用和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具体内容包括煤炭清洁化利用技术引进和推广、太阳能和风能发电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生物质能源的利用等。

项目旨在提高淄博市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减少环境污染,为城市建设提供清洁能源支持。

三、市场分析1、煤炭清洁化利用市场需求:淄博市是煤炭资源富集区,煤炭清洁化利用技术是当前国家重点支持的方向。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对环保型能源和技术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因此,煤炭清洁化利用市场需求空间较大。

2、可再生能源市场需求: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日益突出,可再生能源成为当前的热点。

淄博市在全国也是太阳能和风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因此可再生能源市场需求空间也较大。

四、技术可行性1、煤炭清洁化利用技术:目前国内外有多种煤炭清洁化利用技术,包括燃煤电厂脱硫、脱硝技术、煤化工技术等。

这些技术已经在国内外得到应用,具备成熟的商业化条件。

2、可再生能源技术: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应用。

生物质能源技术虽然相对较新,但在国内外也有很多成功案例可供参考。

五、经济可行性1、投资收益分析:根据初步的投资分析,本项目的投资回报期较短,经济收益较高。

具体分析如下:- 煤炭清洁化利用项目:由于清洁能源政策的推动,煤炭清洁化利用项目可以享受相关补贴和政策支持,预计投资回报期为5-8年。

- 可再生能源项目: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回报期较短,一般在5年以内。

2、市场竞争分析:在淄博市,清洁能源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竞争程度相对较低。

棚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棚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棚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篇一:棚户区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棚户区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XX年前言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从事一种经济活动(投资)之前,双方要从经济、技术、生产、供销直到社会各种环境、法律等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确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项目是否可行,估计成功率大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程度,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件。

中商产业研究院每年完成项目数量达数百个,在养老产业、商业地产、产业地产、产业园区、互联网、电子商务、民营银行、民营医院、农业、养殖业、生态旅游、酒店、机械电子等行业积累了丰富的项目案例,可对同行业项目提供具有参考性、建设性意见,为客户设计该项目的建设方案,完成包括市场和销售、规模和产品、厂址及建设工程方案、原辅料供应、工艺技术、设备选择、人员组织、实施计划、投资与成本、效益及风险等的计算和评价;内容详实、严密地论证项目的可行性和投资的必要性。

我们策划编制的棚户区改造x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发改委、投资商与金融机构的审慎下处于同行领先水平。

【出版日期】20XX年【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价格】订制棚户区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项目总论一、项目背景二、项目简介三、项目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四、主要经济指标说明五、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介绍一、项目建设单位介绍二、经营业绩三、资质证书第三章棚户区改造市场分析一、棚户区改造行业发展现状二、棚户区改造行业市场规模分析与预测三、棚户区改造市场分析小结第四章产品方案一、主要产品二、产品功能/特点介绍第五章技术方案一、技术来源二、生产工艺三、主要生产设备第六章主要原、辅材料第七章项目建设条件一、项目选址二、地理位置三、交通条件四、基础设施第八章工程建设方案与总图布置一、工程建设基本原则二、总图布置方案三、建设经济指标第九章人力资源管理一、组织架构二、劳动定员三、人员培训四、薪酬绩效制度第十章节能、节水保护一、编制依据二、能耗与水耗分析三、节能、节水措施第十一章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一、设计依据及执行标准二、环境影响分析三、环境影响保护措施四、劳动安全措施五、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措施第十二章消防设计一、设计依据及执行标准二、危险因素分析三、消防安全措施第十三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一、项目实施阶段规划二、项目实施进度表第十四章建设投资估算一、投资估算范围二、资金使用计划1、项目总投资2、固定资产投资(土地费用、土建工程、装修装饰、设备、预备费、工程建设其它费用、建设期利息)3、流动资金三、分年投资计划表四、资金筹措第十五章项目财务评价一、基本财务数据假设二、销售收入预测与成本费用估算三、敏感性分析四、盈亏平衡分析五、盈利能力分析六、财务评价结论第十六章项目综合评价一、swoT模型分析二、项目结合评价结论第十七章附件篇二:棚户区改造配套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4)1.1概述................................................. ................................................... . (4)1.2建设单位简介................................................. (4)1.3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 . (5)1.4编制依据和编制范围................................................. . (6)1.5项目概况................................................. (9)1.6主要济技术指标................................................. . (10)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分析................................................. . (11)2.1项目提出的背景................................................. . (11)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4)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 (16)3.1场址现状................................................. . (16)3.2建设条件分析................................................. .. (16)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 (20)4.1建设规模和内容................................................. . (20)4.2项目建设方案................................................. .. (21)第五章环境保护................................................. . (31)5.1设计依据................................................. . (31)5.2设计所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 (31)5.3项目建设期的环境影响................................................. . (31)5.4环境保护措施................................................. .. (33)5.5环境影响评价................................................. .. (34)第六章节能措施................................................. (35)6.1概述................................................. ................................................... ..356.2编制依据与原则................................................. (35)6.3节能措施和效果................................................. . (36)6.4节能效果分析................................................. .. (38)6.5节能计算................................................. . (39)6.6节能评价................................................. . (39)第七章劳动安全卫生................................................. (41)7.1劳动安全................................................. (41)7.2职业卫生................................................. (43)第八章组织机构人员配备................................................. (45)8.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体系................................................. . (45)8.2能力建设................................................. (46)8.3工程管理安排................................................. .. (47)第九章招标方案................................................. . (49)9.1工程项目招标投标概述................................................. . (49)9.2项目实施................................................. (50)9.3工程招投标................................................. .. (51)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 .. (56)第十一章工程投资估算及财务评价................................................. . (57)11.1项目投资估算的依据................................................. (57)11.2资金来源................................................. .. (58)11.3项目总投资估算................................................. .. (59)第十二章社会效益分析................................................. . (66)第十三章结论与建议................................................. .. (67)13.1研究结论................................................. .. (67)13.2建议................................................. ................................................... .67第一章总论1.1概述1.1.1项目名称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1.2建设地点阿拉善1.1.3项目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城乡1.1.4项目研究单位,,公司1.1.5实施阶段可行性研究1.2建设单位简介单位简介1.3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1.3.1指导思想1、按照国家对棚户区改造的有关精神,从xxx镇棚户区现状实际出发,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努力改善棚户区居民居住条件和生产方式,增加棚户区居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

城中村改造项目可研报告

城中村改造项目可研报告

城中村改造项目可研报告一、项目背景城中村是指大城市中出现的集中居住区,通常由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等低收入人群居住。

城中村的存在严重影响城市形象,也存在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城中村改造项目。

二、项目目标1.改造城中村低收入人群居住条件,提供良好的住房环境;2.改善城中村的基础设施设备,提高居民生活品质;3.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4.增加城市绿地和公共空间,改善城市环境;5.提高低收入人群的福利和生活质量。

三、项目内容1.拆迁计划:根据城中村的规模和情况,拆迁计划需要合理安排,确保居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2.住房建设:改造城中村现有住房,提供改善的住房条件,并增加适量的住房供应。

3.环境整治:提升城中村的环境卫生状况,加强垃圾处理和绿化建设,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4.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中村的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设备,提高城中村的基础设施水平。

5.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加城中村的学校、医院、商店等公共服务设施,方便居民生活和就业。

6.社区管理:加强城中村的社区管理,建立健全的社区组织和居民自治机制,提高居民的管理能力和居民参与度。

四、效益评估1.社会效益:改造后的城中村将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品质,改善城市形象,并减少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2.经济效益:改造项目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当地经济水平,同时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环境效益:通过加强环境整治和绿化建设,改造后的城中村将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五、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城中村改造涉及到多个领域的技术,需要有相关的技术支持和专业人员参与。

2.经济可行性:改造项目需要一定的投资,但通过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改善居住环境,可以提升土地价值和房屋租售价格,增加项目的收益。

3.社会可行性:城中村改造是一项人民群众普遍支持的项目,能够提升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品质,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2021年完整版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1年完整版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1年完整版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目录 (2)第一章总论 (9)1.1项目概况9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10 1.3编制原则11 1.4结论12 1.5总投资及贷款指标表12 1.6拆旧、新建情况汇总表15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31)2.1项目建设背景31 2.2**市棚户区改造规划34 2.3国务院对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的部署37 2.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8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42)3.1政策支持423.2自然环境状况42 3.3项目所在地基础设施配套条件51第四章改造内容及规模 (54)4.1本次改造内容54 4.2棚户区现状概况54 4.3存在的主要问题55第五章改造依据及目标 (65)5.1改造依据65 5.2指导思想65 5.3改造原则65 5.4改造目标67第六章规划建设方案 (68)6.1规划设计指导思想68 6.2主要设计依据68 6.3总体定位69 6.4方案设计69第七章公用及辅助工程 (74)7.1电气设计74 7.2给排水设计79 7.3暖通工程81第八章节能与环保 (83)8.1节能设计83 8.2环保设计85第九章消防 (87)9.1消防设计依据87 9.2建筑消防设计87 9.3给排水消防设计87 9.4强电消防设计89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 (92)10.1危害分析92 10.2设计中采用的主要防范措施92 10.3防雷接地及电气接地93第十一章项目组织管理 (95)11.1项目组织95 11.2项目管理95 11.3项目监督96 11.4项目评价98 11.5项目运营期98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进度 (99)12.1旧房拆迁进度安排99 12.2项目建设进度安排99 12.3进度安排99第十三章工程招投标 (100)13.1概述100 13.2发包方式101 13.3招标组织形式101 13.4招标方式101 13.5招标方案表102第十四章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和还款计划 (104)14.1编制依据104 14.2**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暂行办法105 14.3工程总投资估算111 14.4纯货币安置投资估算111 14.5政府统一购买安置投资估算112 14.6资金筹措116附表一:河西区安置房项目投资估算 (117)附表二:南关安置房项目投资估算 (119)附表三:淮海南居安置房项目投资估算 (121)附表四:杈园社区一期安置房项目投资估算 (123)附表五:淮矿新行政中心北侧安置房项目投资估算 (125)附表六:刘庄二期安置房项目投资估算 (127)附表七:西山路安置房项目投资估算 (130)附表八:小任庄安置房项目投资估算 (132)附表九:余庄社区一期安置房项目投资估算 (134)附表十:园林社区一期安置房项目投资估算 (136)附表十一:周庄安置房项目投资估算 (138)附表十二:东庄安置房项目投资估算 (140)附表十三:孙庄安置房项目投资估算 (142)附表十四:杜楼村安置房项目投资估算 (144)附表十五:王庄村安置房项目投资估算 (146)附表十六:土楼村(一)安置房项目投资估算 (149)附表十七:土楼村(二)安置房项目投资估算 (151)附表十八:新安花园安置房项目投资估算 (153)附表十九:开发区安置房项目投资估算 (155)附表二十:安置房改造项目投资估算汇总表 (158)第十五章财务评价 (161)15.1概述161 15.2财务评价161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 (170)16.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170 16.2互适性分析172 16.3社会风险评价172 16.4社会评价结论173第十七章结论与建议 (174)17.1结论174 17.2建议175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省2018~2022年棚户区改造一期建设项目---**市该项目共改造19个棚户区,总拆迁面积为195.92万㎡,搬迁户数为13416户。

城中村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城中村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城中村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城中村是指城市中存在的一些老旧、拆迁房屋集中的地方,规模较大,人口较多,环境较差。

城中村改造项目旨在通过对城中村进行改造,提升其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二、项目目标1.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对城中村进行规划和建设,提供更好的住房条件和基础设施;2.提高城中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改造后的城中村将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3.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可以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和上层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

三、项目内容1.土地整治和规划:对城中村内的土地进行整治和规划,合理分配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2.建设住宅和公共设施:新建住宅和公共设施,提供更好的居住和生活条件;3.改善基础设施:包括电力、水、供暖、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升级;4.提供公共服务设施:在改造后的城中村中,新建和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5.引导产业发展:在改造后的城中村中,引导农民工就业创业,推动城中村向特色产业转型。

四、可行性分析1.社会需求:城中村改造旨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质,符合社会的需求;2.政策支持:政府各级对城中村改造项目有较大的关注和支持,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3.市场前景:改造后的城中村将提供更好的居住和生活环境,吸引更多的居民入住,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4.技术可行性:城中村改造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但现有的建筑、规划和设计等技术都已经相对成熟;5.资金可行性:城中村改造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政府、企业和居民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筹集资金。

五、项目风险及对策1.技术风险:项目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应加强研发和引进创新技术,减少技术风险;2.资金风险:项目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应合理规划项目资金,通过政府支持、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3.沟通风险:项目需要多方合作,应加强沟通和合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4.市场风险:改造后的城中村需要吸引居民入住,应加强宣传和推广,提高市场竞争力。

2024年棚户区改造情况总结报告

2024年棚户区改造情况总结报告

2024年棚户区改造情况总结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城市面貌得到了显著改善,但与此同时,棚户区问题也日益凸显。

棚户区地处城市中心区域,房屋破旧、基础设施不完善,居民生活环境恶劣。

为了改善棚户区居民的居住条件,提升城市品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便开始了棚户区改造工作。

本报告将对2024年棚户区改造情况进行总结。

二、改造目标2024年棚户区改造的主要目标是改善棚户区居民的居住条件,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城市品质。

具体目标包括:1. 修缮改造破旧房屋,提供安全、舒适的住房条件。

2. 完善基础设施(如供水、供电、排水等),解决居民生活的基本需求。

3. 改善棚户区的交通状况,缓解交通压力。

4. 增加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

三、改造进展2024年,棚户区改造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房屋改造:在这一年,大量破旧房屋得到了修缮改造。

政府投入资金对房屋进行结构修复、屋顶防水、门窗更换等工作,确保了居民住房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同时,也提倡棚户区居民自愿参与集资改造,积极引导居民主动提高居住环境。

2. 基础设施建设:在2024年,重点加强了棚户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水、电、气、暖等供应设施的完善。

政府增加了投入,加大了改造力度,提升了供应设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效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

同时,也加强了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减少了城市内涝的问题。

3. 交通改善:为了缓解棚户区交通拥堵问题,政府加大了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

包括对交通道路的拓宽、改善棚区内公交线路的覆盖率、建设停车场等措施。

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棚区居民的出行便利性,减少了交通压力。

4. 公共设施建设:政府着重加强了对棚户区公共设施的建设,包括学校、医院、文化设施等。

通过增设学校班级、增设医疗机构和门诊部以及建设文化活动中心等措施,提高了棚户区居民的教育、医疗和文化服务水平。

四、问题与挑战虽然在2024年取得了一定的改造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1. 资金问题:棚户区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目前资金仍然不足,政府应该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改造,确保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淄区太公社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一、项目名称临淄区太公社区棚户区改造项目。

二、建设单位概况第二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一、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3、《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1999年 8 月 22 号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二、省部级文件1、《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 号);2、《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国发〔2013〕25 号);3、《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鲁发〔2009〕21 号);4、《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13〕25 号文件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鲁政发〔2013〕29 号);5、《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纲要(2012-2020 年)的通知》(鲁政发〔2013〕4 号);6、《关于做好 2014-2017 年棚户区改造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鲁建房字〔2013〕16 号)。

三、地市级文件1、《淄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2、《淄博市临淄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3、《淄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年);4、《淄博市城市棚户区(棚户区)改造规划》(2014-2017年);5、《中共淄博市委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见》;6、《淄博市棚户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第三节研究范围及内容一、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二、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三、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四、建设方案五、环境保护六、节能分析七、组织机构八、项目实施进度九、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十、财务分析十一、风险分析十二、社会影响分析十三、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第四节项目概述一、项目基本情况简介1、本项目为临淄区太公社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分为三部分,一是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生活区651户居民拆迁安置;二是本项目南端与张家社区并联的高端步行街的建设;三是胜越石化建设公司及液化气站搬迁。

本项目由淄博市临淄区人民政府闻韶街道办事处、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主导,淄博润奥建设有限公司参与建设。

2、本项目共涉及淄博市临淄区太公社区、胜越石化及液化气站、张家北门市场三个地方,共计面积7.79公顷。

具体位置为太公路南、稷下路东、张家社区北。

项目用地符合相关城市建设规划要求。

3、居民安置区的建设:安置区域建设共计规划用地7.79公顷,建设用地面积7.07公顷,规划户数1471户。

建设的计容总建筑面积2058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17万平方米,公建面积32800平方米,安置住户651户(胜越石化及液化气站不在本小区安置),面积63072平方米。

可售住宅826户,面积,116000平方米,可售公建面积30000平方米,可售储藏室15000平方米,可售地下车位1140个,可售地上停车位60个。

4、公共设施的建设:本项目社区内按照高标准进行配套公建建设。

配套建设社区医疗站、文化活动站、物业管理中心、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停车场、配电室、水泵房、换热站、中水处理站等公建设施。

5、本项目政府支持度:本项目已经列入淄博市棚户区改造项目之一,受到淄博市临淄区人民政府及临淄区人民政府闻韶街道办高度重视。

依据《淄博市棚户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淄博市 2014-2017年城市棚户区(棚户区)改造规划》等文件,本项目享受税四十多项税费减免项目,涉及减免资金及补贴资金近两亿元。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第一节项目建设的背景及意义一、项目提出的背景1、棚户区改造建设背景棚户区是指城市建成区范围内、房屋老旧、使用年限久、房屋质量差、人均建筑面积小、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交通不便利、治安和消防隐患大、环境卫生脏、乱、差的区域。

棚户区的存在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1)人口杂乱,“棚户区”由村民、市民和流动人口混合构成。

流动人口成为主要犯罪群体。

治安形势严峻。

(2)城市规划滞后,违法违章建筑相当集中,由于房屋密度高、采光通风条件差,居住环境差。

(3)基础设施不完善,卫生条件太差。

各种管线杂乱无章,排水排污不畅,垃圾成灾。

街巷狭窄、拥挤,存在严重消防隐患,(4)制约经济发展,棚户区的存在不仅影响城市的美观,也阻碍城市化进程,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已成为困扰许多城市发展的“痼疾”。

加快棚户区改造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是推进城市化进程、建设现代化社区的必然举措;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是深入贯彻落实我国有关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关系《物权法》、《城乡规划法》等法律和其它行政法规有效实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处理好棚户区改造问题,对于促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务院于 2013 年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国发〔2013〕25 号)指出:“进一步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让更多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早日得到改善,同时,有效拉动投资、消费需求,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发挥助推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和民生不断改善的积极效应。

”“2013 年至 2017 年五年改造城市棚户区 800万户。

在加快推进集中成片城市棚户区改造的基础上,各地区要逐步将其他棚户区、棚户区改造,统一纳入城市棚户区改造范围,稳步、有序推进。

市、县人民政府应结合当地实际,合理界定城市棚户区具体改造范围。

禁止将因城市道路拓展、历史街区保护、文物修缮等带来的房屋拆迁改造项目纳入城市棚户区改造范围。

城市棚户区改造可采取拆除新建、改建(扩建、翻建)等多种方式。

要加快城镇旧住宅区综合整治,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和房屋维修改造,完善使用功能和配套设施。

在改造中可建设一定数量的租赁型保障房,统筹用于符合条件的保障家庭。

”山东省政府于 2013 年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13〕25号文件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鲁政发〔2013〕29 号),文件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国发〔2013〕25 号)精神,进一步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早日改善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并提出一系列优惠政策。

山东省政府计划 2014 年至 2017 年全省改造棚户区 79.79 万户,到2017年底,基本完成集中成片、非集中成片城市棚户区和棚户区改造。

可见目前国家及山东省均对棚户区改造持大力支持的态度。

2、项目提出的背景根据国家级山东省关于棚户区改造的各文件精神,淄博市高度重视,于 2014 年出台了《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意见》、《淄博市棚户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淄博市 2014-2017 年城市棚户区(棚户区)改造规划》等文件,全面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

《意见》指出:加快棚户区改造。

合理安排居民安置房,根据实际保留必要的生活保障用房或用地,建设用地依法征为国有,采用出让方式供应。

依法推进改造,在充分尊重原有居民意愿和对原集体资产进行妥善处置的基础上,按照民主程序进行管理。

《实施方案》及《规划》指出,按山东省淄博市棚户区改造的范围是:全市城市建成区范围内集中成片棚户区、非集中成片棚户区、棚户区改造和城市建成区以外城市规划区以内的国有工矿棚户区。

淄博市棚户区改造的目标任务为淄博市改造范围内的棚户区 155 个,涉及 4.4 万户居民,住宅建筑面积 340 万平方米,力争在 2017 年前基本改造完毕。

本项目为临淄区太公社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符合淄博市各文件要求。

确定实施本项目后,临淄区人民政府和临淄区人民政府闻韶街道办事处高度重视,特别是闻韶街道办事处,专门成立了针对本项目的工作小组,几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

目前,太公社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编制完成初步方案,并通过了市规划局组织的专家咨询。

太公社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位于太公路南、稷下路东、张家社区北,共计规划面积7.79公顷。

项目用地符合相关城市建设规划要求。

二、项目建设的意义1、改造棚户区,意义深远。

太公社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完成后,彻底改变了原有居民的居住环境,使得城市中一些脏、乱、差的死角得到了治理,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

本项目内按照高标准进行安置社区建设。

配备景观绿化,配套供暖、供水、供电、通讯、广播电视以及其他公用设施;同时配备商业、医疗、文化娱乐、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建筑。

力争建设现代化的新型社区。

2、通过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加快推进新型社区建设,综合改善棚户区的基础设施和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有利于解决太公社区棚户区居民住房难的大问题,同时也能加快推进淄博市城镇化进程,加快二、三产业发展,实现一体化发展。

3、通过实施太公社区棚户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可以充分挖潜利用好存量建设用地,促进了土地的有效利用,是破解土地供需矛盾、解决淄博市长远发展用地需求的必然选择。

既可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率,又节约了宝贵的土地资源,有利于政府更好地规划、建设城市,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4、太公社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实施,为新型社区建设和临淄区经济发展提供了空间,现在淄博市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用地保障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国家对年度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尤其是占用耕地指标的管理越来越严格,经济发展所需的用地指标可以通过棚户区改造来解决。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棚户区改造是建设现代化大都城市的需要棚户区改造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过程。

纵观国内一些优秀城市的建设发展历程,每一次城市建设的飞跃,无不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城市改造,无不经历大规模的棚户区拆迁改造过程。

让棚户区告别城市,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大趋势。

临淄的建设也是如此。

为了实现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消除城市的落后局面,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本项目在太公社区的基础上开展“棚户区”改造建设。

实现“政府主导、现场运作,统一设计、各具特色,统筹布局、优化空间,营造景观、健全功能,全面推进,改善民生”得目的。

同时,太公社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过程实际上也是塑造临淄城市形象的过程,更多的“棚户区”要融入城市的大圈,安置区的建设将拉大城市建设的框架,打造承担“工业反哺、城市带动”的平台,对推进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城市是产业高度聚集的产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是高效率配置资源的载体。

从城市发展的规律看,在一定范围内,城市规模越大,财富聚集生产能力和对周边辐射带动作用就越强,太公社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后,将有效改善当地居住环境和周边环境,在提高当地居民生活品质的同时,真正成为城市组织的一部分,同时提升临淄的市容市貌,改善区域城市景观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