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_佘东

合集下载

毕业设计(论文)_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直流数控恒流源设计[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_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直流数控恒流源设计[管理资料]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班级 02电子⑤班学生姓名学号课题直流数控恒流源设计指导教师2006年 6 月 5 日目录第一部分摘要与关键字---------------------------------------------3 第二部分正文----------------------------------------------------------4 一引言----------------------------------------------------------------4 二方案设计及论证--------------------------------------------------4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方案----------------------------------------4电源模块设计方案-----------------------------------------------5恒流源模块设计方案---------------------------------------------5三系统原理及理论分析---------------------------------------------6 单片机应用系统组成---------------------------------------------6系统性能---------------------------------------------------------6恒流原理---------------------------------------------------------7 四硬件设计-----------------------------------------------------------8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8 芯片选择及其性能介绍--------------------------------------8电路设计---------------------------------------------------11电源设计---------------------------------------------------------12 芯片选择及其性能介绍--------------------------------------12单片机及其外设工作电源-----------------------------------13大功率三极管及其电流源负载电源--------------------------14恒流源模块设计--------------------------------------------------15 芯片选择及其性能介绍--------------------------------------15压控电流源电路设计----------------------------------------16五软件设计------------------------------------------------------------18 主程序流程图-----------------------------------------------------18闭环比较子程序框图----------------------------------------------19 六性能测试----------------------------------------------------------20校准-------------------------------------------------------------21测量数据记录----------------------------------------------------21结论-------------------------------------------------------------22误差分析--------------------------------------------------------23七发挥与创新-------------------------------------------------------24八设计总结----------------------------------------------------------25第三部分谢辞---------------------------------------------------------26第四部分参考文献与附录-------------------------------------------27一参考文献-----------------------------------------------------------27二附录---------------------------------------------------------------28任务书----------------------------------------------------------18原理图英文资料翻译英文原文英文翻译摘要本系统以直流电流源为核心,AT89S52单片机为主控制器,利用单片机所具有的智能测控特点,设计制作了基于单片机的“数控直流电流源”。

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

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
a i a hnet o .Theprg a us tp rm oo sa s r o s se ,a d e i n t l c ig a o h a d r ft x sNC m c i o 1 o r m e ase pe t ra ev y t m n d sg heb o k d a m ft e h r wae o r he
The NC r n fI a in o e r lm a h n o lba e n AT8 5 ir c n r l r ta s ̄ m to fg ne a c i e t o s d o r 9S 2 m c o o to l e
S HE n TANG h a g —ln Do g. Sun i

机界 面 , 如键 盘 、 示 器等 , 显 其硬 件 电路 的组成框 图 如
图 1 示。 所
8 5 15
PC P .A Ao7 D .
A 8 S2 T 9 5
P1 0 PO
P1 l _
P B P B
3, -  ̄
P1 2 . P1 3 .
锢锢 锢
图 1 数 控 系统 硬 件 组 成 框 图
u e AT 9 5 c o o tolra h o e o o to .W e i t d c n e o o c rf r l r g a o e b sso s 8 ¥ 2 mir c nr l st e c r f n r 1 e c r u e a c n mi eo l o r m n t a i f wo—c o d n t n o Tp h t o r ia e
n me ia o t ls se wi h i d l n e o t u n o t lp o a o e s p e t r u r lc n r y tm t t e man mo u e a d t u p ta d c nr r g m ft t p rmoo . c o h h o r h e

基于AT89S52的多功能数控电流源设计

基于AT89S52的多功能数控电流源设计

基于AT89S52的多功能数控电流源设计在现代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精度高、稳定性好的数控直流电流源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

以往所采用的电流源多数是利用电位器进行调节,输出电流值无法实现精准步进。

有些电流源虽能够实现数控但是往往输出的电流值过小,且所设定的输出电流值是否准确不经测试无法确定,不够直观。

为此,结合单片机技术及V/I 变换电路,利用闭环反馈调整控制原理设计制作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高精度数控直流电流源。

本系统以AT89S52 单片机为控制器,通过人机接口(按键和LCD 显示屏)来设置输出电流,设置步进等级1 mA,并可同时显示预设电流值和实际输出电流值。

本系统由按键设置输出电流值,经单片机计算后通过D/A 转换器(TLV5618)输出模拟信号,再经过V/I 转换电路转化成电流。

单片机通过A/D 转换器(MAX187)对采样电阻两端电压进行采样,经单片机处理,换算成电流值后显示在LCD 屏幕上,供用户参考。

实际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输出电流可在20 mA~1 000 mA 范围内任意设定,精度±10mA,输出电流稳定,可应用于需要高稳定度、小功率恒流源的领域。

1 系统硬件结构1.1 系统原理本设计采用模拟闭环控制。

采用AT89S52 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用D/A 转换器输出模拟电压信号,再经V/I 转换电路获得电流。

V/I 转换电路依据电流串联负反馈原理,由运算放大器和大功率三极管组成模拟闭环,使输出电流稳定。

本系统可分为3 个部分:电源部分、控制部分和V/I 转换部分。

电源不仅要提供±5V 和±12V 供控制部分和V/I 转换部分中的模拟器件使用,而且要提供大电压供V/I 转换部分使用,且要有大功率输出的能力;控制部分的作用是根据用户设置值输出相应的电压信号;V/I 转换部分的作用是把电压信号转化成相应的电流。

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图1 所示。

1.2 工作电源使用两个变压器。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数控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数控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管理资料]

数控直流稳压电源设计指导老师:(2006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摘要:本系统以直流电压源为核心,AT89S52单片机为主控制器,通过键盘来设置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输出电压范围为0—,最大电流为5A,并可由液晶屏显示实际输出电压值。

本系统由单片机程控输出数字信号,经过D/A转换器(DAC0832)输出模拟量,再经过运算放大器隔离放大,控制输出功率管的基极,随着功率管基极电压的变化而输出不同的电压。

本系统有两部分组成::单片机电路、D/A转换电路、放大电路、数据存储电路、稳压输出电路、键盘电路和显示电路。

软件部分包括:主程序、运算控制程序、以及各功能实现模块的程序。

实际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实际应用于需要高稳定度小功率恒压源的领域。

关键词:直流电压源单片机 D/A转换器运算控制CNC DC Power Supply DesignZhuyongjin Instructor: Zhangyucheng(2006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Abstract:This system to dc voltage source as the core, mainly AT89S52 SCM, through the keyboard controller to install dc power supply output voltage, setting stepping class can output voltage, the range of V, the maximum current 330mA for, and can show the actual pipe by digital output voltage values. This system consists of microcontroller program output digital signal, through D/A converter (DAC0832) output analog amplifier, through isolating amplifier output power, control of base, with the power to change the passive tube voltage output of different voltage. This system Composed of two parts: hardware components and software components. Among, hardware components include: microcontroller circuit, D/A conversion circuit, amplifier, data storage circuit, Regulator output circuit,keyboard circuit and display circuit. Software components include: main program, operational control procedures, and each program results show that this system application in need of high stability of small power constant-voltage source fields.Key words:DC voltage source SCM D/A Converter Operational control1 绪论数控直流稳压电源系统概述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直流电源应用非常广泛,其好坏直接影响着电气设备或控制系统的工作性能。

基于AT89S52的GSK 980TA数控程序传输器

基于AT89S52的GSK 980TA数控程序传输器

1 需 求分 析
5,6 0
电压驻波 比时需要用 一根直径 0 . 5的插针 将两个连接 采用背靠 背的方
法连接起来 ,组合成一 个双阴头转接 器进行测试 。
用 背靠 背的方 法测 试出来 的是 两个连 接器 叠加 的结果 ,测试 结 果 曲线 走势 与仿 真结果 一致 。 由于 两个 连接 器完全 ,根据 网络 S 参 数 的级 联算 法 ,则 单个连 接器 的驻 波 比应 该是 测试 结果开 平方 。 由
电脑 之 间 自由传 输 。 4 . 2 破解通讯协议
较 ,基本 吻合 且满足 设计 要求 ,为今 后连接 器 的设计 开拓 了一条 快 速 设计和制作 的思路 ,缩短 了研制周期 ,提高 了工 作效率 。
图3 模型参数设 置
参 考文献: 【 1 ]雷振 亚 .射频 /微 波 电路 导论 ( 第一 版 )[ M ] .西安 电子 科技 大 学出版社 , 2 0 0 5 .
计 算可知结果 满足客户要 求。
6 结 论
本文介 绍了 S MA型微带 连接器设 计、仿真 和优化 的整个过程 , 通 过借 助 An s o f t HF S S软 件 进行 建模 仿真 计算 ,为 实 际加工 连接 器 提 供 了有力 的依据 。文 中将软 件仿真 结果 与实 际测试 结果进 行 了比
关 键 词 :A T 8 9 S 5 2 ;G S K 9 8 0 T A系 统 :程 序 传 输 器
既然要设计通讯器 ,那么通讯器应该具有 以下功能 ,以满足需求 ( 1 )手持式通讯器 ,锂 电池供 电 ,带 充电、保护、升压模块 ; 东风柳汽 专用件车 间,是我 实习所在 的车 间 ,主要负责生产 公司 ( 2 )有 向 电脑 发送、从 电脑接 收、 向机 床发送 、从机床 接收 四 的各类非标总 成及零件 。车 间里 有六台数控车 床 ,使用了广州数 控设 种功能 ; 备有 限公司生产的 G S K 9 8 0 T A数控 系统 。 该系统 只能存储 6 3 个程序 , ( 3 )带 背 光显 示 屏 ,能 显示 通 讯状 态 与程 序号 ,可存 储 多 个 由于车 间生产 的零 件较多 ,机床 内部的存储 空间远远无法满足要 求。 程序 。 车 间之 前的做法是 当程序存储 空间不足时 ,就 删掉一些最近不用 的程 序 ,然 后手工键入 新的程序 。费时费力 ,且无 法保 证准确性 。经 常有 4 方案论证 因为程 序错误导致零件报废 的情况 发生 。 4 . 1 要 制 作 通 讯 器 。首 先 要 实 现 电脑 与 机 床 之 间 的 程 序 传 输 因此 需要改变这一方式 , 使用传输 程序代替手工键入程序 。 首先 安装数 控系统 的传输软件 “ 凯恩帝 串口通信 3 . 0版 ,这个 软件是兼容软件 , 窗 口化操作 ,比原厂软件 的 D O S 界面要友好很多 。 2 可 行 性 分 析 然后根据系统说 明书 “ 第四篇安装连接 ・ 第二章接 口信号定义及连接 为了解决这一 问题 ,我上 网查找了很多资料 ,并详细透彻 的研 读 的 “ 图2 — 2 1系统与 P C机的连接 ”制作 了一根 用于电脑与机床之 间传 了数控 系统的说明书 。 根据系统说 明 , 该系统只支持与 电脑 R S 2 3 2 通信 , 输程序 的通信 电缆 。然 后运行通信软件 ,根据 G S K 9 8 0 T A系统说 明书 交换程 序、参数等 。既然可 以使用 笔记本 电脑与机床 通信实现程序 传 的第三篇之第 十一章 “ 通讯 ”,可 知数控系统默认 的通信 格式为 :波 输 ,那 么就可 以设 计一个通讯器做 为 电脑与机床之 间的移动 电子版 , 特率 :2 4 0 0 ,停止位 :2 位 ,数据长度 :7 位 ,校验方式 :偶校验 。 与 u盘功能类似 ,只不过这里使用的 2 3 2 通信 罢了。 准 备工作 完成 后 ,可 以开 始实验 通讯 。通 讯不像 u盘 拷文 件那 么简单 ,需要特定 的按键与操作顺 序才能完成 ,同时还需 要关注数控 3 设计要求

基于AT89S52单片机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1)

基于AT89S52单片机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1)

·测试与控制·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Development &Innovation of M achinery &E lectrical P roductsVol.22,No.6Nov .,2009第22卷第6期2009年11月文章编号:1002-6673(2009)06-161-03收稿日期:2009-09-17作者简介:王海波(1983-),男,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机械设计与理论。

基于AT89S52单片机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王海波,吴晓光,李沛,余祎琴(武汉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3)0引言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信号变换成相应的角位移或直线位移的机电执行元件,每当输入一个电脉冲时,它便转过一个固定的角度,脉冲持续的输入,电动机便不停的转动,它是数字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执行元件。

随着步进电机的运行精度不断提升,控制方式的不断灵活化和多样化,步进电机在进给伺服系统中作为驱动元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步进电机的控制(1)硬件系统设计。

控制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本仿真控制系统以C51windows 为编程环境,proteus 为软件平台,步进电机选用42BYGH404,驱动器选用SH2034D ,其配套电源为S-100-24,选用SP51仿真器;单片机选用AT89S52,如图2所示。

为了实现步进电机运行的可视准确化,图中8位共阳极数码管用于实时显示步进电机的角位移,正反转方向。

如图3所示。

(4×4)矩阵式键盘用于选择步进电机的控制方式,初步设定1为恒速运行,2为加速运行,3为减速运行,4为正反转运行,如图4所示。

(2)软件系统设计。

软件实现方法如图5所示,外摘要:论述了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以AT89S52单片机为基础的步进电机控制模块的设计方案,以Keil C51为编程环境,Proteus 为软件平台,所有控制方案均通过实验得以实现,为数控系统的智能化控制和提高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提供了途径。

基于单片机AT89S52的直流电机PWM调速控制系统

基于单片机AT89S52的直流电机PWM调速控制系统

基于单片机AT89S52的直流电机PWM调速控制系统一、背景介绍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直流电机的使用非常广泛。

为了满足生产需要,直流电机往往需要精确的调速控制。

而基于单片机AT89S52的直流电机PWM调速控制系统,能够进行精确的调速控制,能够满足不同领域生产的需求。

二、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单片机AT89S52的直流电机PWM调速控制系统,是通过单片机的输出比较器和计数器,生成PWM信号,对直流电机进行调速控制。

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 1. 将单片机的一个IO口设置为输出端口,将PWM信号输出至直流电机控制器。

2. 单片机通过PWM的工作状态,实现对直流电机的调速控制。

3. 接收外部信号,如光电传感器等外部元件信号,与单片机实现互动控制。

三、系统的硬件结构基于单片机AT89S52的直流电机PWM调速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硬件构成:1. 单片机:AT89S52单片机。

2. 驱动芯片:L293D电机驱动芯片,能够带动2个直流或步进电机。

3. 直流电机:具有恒定转速输出的直流电机。

4. 供电模块:通过电源模块将工作电压稳定输出,以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四、系统的软件设计在基于单片机AT89S52的直流电机PWM调速控制系统中,需要进行相应的软件设计,以实现对硬件的完备控制。

### 1. 硬件方面的编写初始化单片机及端口、占用模式、管脚监听、中断响应等基本操作。

2. 软件方面的实现1.通过控制器计数器以及方波控制直流电机的执行速度。

2.利用定时器产生PWM波控制直流电机的状态。

3.通过IO控制输出、接收外部信号。

3. 控制程序的实现检测输出端口,通过输入数据产生PWM波,通过PWM波控制电离子的转速。

五、系统的应用场景基于单片机AT89S52的直流电机PWM调速控制系统,可广泛应用于以下场景: 1. 机床设备制造领域,能够对机床电机的转速进行精确控制。

2. 汽车制造领域,能够对汽车电动马达的转速进行精确控制,从而提升汽车驾驶体验。

基于AT89S52+单片机数控直流稳压电源论文

基于AT89S52+单片机数控直流稳压电源论文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邕江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设计题目基于AT89S52+单片机数控直流稳压电源专题部分数控直流稳压电源院(系)工学院专业与学制应用电子技术(三年)班别10应电日期2012年1月15日摘要本系统以 AT89S52 单片机作为系统的核心,由DA数字模拟转换模块、按键、LED串口显示模块等模块组成一个数控电源。

该系统实现了输出电压:范围 1 ~+15 V,步进0.1V,纹波不大于10mV;输出电流:1A以上;输出电压值由数码管显示;由“+”、“-”两键控制输出电压步进增减。

输入模块的按键按下之后,对单片机就有了一个输入,单片机将输入的数字一方面给显示模块,让它们在数码管中显示出来;另一部分输给DAC0832,让它转化为模拟量电流输出,通过运算放大器将这模拟量转化为相应的电压,这电压经过放大后控制LM317的控制端,从而实现输出电压的控制。

关键词:AT89S52单片机, 数控电源, DA,直流电源目录摘要 (Ⅱ)一引言 (2)二设计要求 (2)三方案论证 (2)(一)DA数字模拟转换模块 (3)(二)可调稳压芯片 (3)(三)按键控制模块 (4)(四)显示模块 (4)四设计原理 (4)(一)单片机模块 (4)1 单片机介绍 (5)2 单片机外围电路介绍 (6)(二)DA模块 (7)1 DA电路简介 (7)2 DAC0832及其外围电路 (8)3 DA 转换的计算 (9)(三)LED数码管显示模块 (11)1 数码管显示简介 (11)2 数码管编码表 (12)(四)直流电源 (13)1直流供电电源制作原理 (13)2 输出电源工作原理 (14)五软件部分 (15)(一)开发工具介绍 (15)(二)程序框图: (16)六仿真结果数据分析 (16)七结束语 (17)参考文献 (18)附录一:电路图 (19)附录二:源程序 (20)一引言在现代家庭中各种电器的不断出现,并要求着各种不同值的电源出现,使得家庭购买不同值得电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改造后的系 统 是 开环控 制系 统, 为 此 伺 服 机 构中 的电动机选 用 步 进 电 动 机。 为 减 轻 CPU 的 负 担 和提 高系统的可靠性, 步 进 电 动 机 的 通 电换相控 制 及转 向 控制采用专用的脉冲分配器 PMM8713 来实现, 单片机 只提 供 步 进 脉 冲 , 脉冲分配交由脉冲分配器 自 动完 成。 以三相六拍步进电 动 机 为 例, 其 X 方向步进电动机的 通电换相控制电路图如图 2 所示。为避免单 片 机 与 步 进电动机之间因强 电 而 引 起 干扰, 在两 者 之 间 加装 了 光 电 隔 离 器 。另 外 , 由于步进电动机的驱动 电流较 大, 在单片机的输出端加装了驱动器以提供步进电 动 机 的 工作电流。
参考文献: [ 1] Allen - Bradley Logix5550 Controller User ’s Guide 1756 - 6. 5. 12 SEP[ Z] . 1999. 图5 CPU 模块同步控制程序框图 [ 2] 胡学林. 可 编程 控 制 器 教 程[M] . 北京: 电 子 工 业 出 版 社. [ 3] 西门子 WINCC. 西门子 ( 中 国 ) 有 限 公司 工 业业 务 领 域 Z] . 工业自动化与驱动技术集团( SLC I IA&DT) 2003[ 收稿日期: 2011 - 01 - 04 作者简介: 鲍连升( 1968 - ) , 男, 湖北 十 堰职 业 技术 学院电 子 系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自动化。
图1 数控系统硬件组成框图
1. 1
中央处理机
AT89S52 单 片 机 是 一种低 功耗、 高性能 CMOS 8
位微处理 器, 具 有 8KB 可 编 程 Flash 存 储 器 和 256B RAM, 能够满足本改造方案中经济型数控系统的要求。
1. 2
键盘 / 显示器模块
考虑到系统的人 机互 动, 利 用并行接 口 芯片 8155
图2
通电换相控制电路图
图3
位置控制流程图
2
数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监控程序、 初始化 程序、 键处
2. 3
步进电动机的加减速控制
数控系统在高 速 运 动 时, 为 避免 机床在 启 动 或 停
理及显示程序、 插补计算程序、 步进电动机输 出控 制 程 序等。本文 只 给出了 步 进 电 动 机输 出控 制 程序 的设 计, 这些控制程序包括步进电动机的速度控 制、 位置控 制及加减速控制等。
Abstract: Currently,the NC transformation of the general machine tools has broad prospects in China. In this paper, we use AT89S52 microcontroller as the core of control. We introduce an economic reform program on the basis of two - coordinate axis NC machine tool. The program use a stepper motor as a servo system, and design the block diagram of the hardware of the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 with the main module and the output and control program of the stepper motor. Key words: general machine tools; NC transformation; MCU; stepper motor
止时产生冲 击、 失 步、 超 程 和振荡, 需对步进电动机的 加减速进行严 格 的控 制。即在机床 加 速 启 动 时, 使进 给脉冲频率逐步增大, 在机床减速停止时, 使进给脉冲 频率逐步减小。 为满足 加、 减 速 要 求, 步 进 电 动 机 运 行通 常 按照 加、 减 速 曲 线 运 行。 加、 减 速 曲 线 控 制 一 般 有 两 种: a. 匀加、 减速曲线 控 制 ( 加、 减 速 曲 线 为 直 线 ) ; b. S 形 加、 减速 曲 线 控 制 ( 加、 减速曲线为 分 段 指 数 曲 线) 。 由于步进电动机 的 加 速度 与 频 率 成 非 线 性 关 系, 故采 用 S 形加、 减 速 曲 线 控 制。在 程序 设 计 时, 将 加、 减速 曲线离散化, 并将 离 散 所 得 的转 速序 列 所对应 的 定 时 常数序列, 做成表格存储在程序存储器中, 在 程序 运 行 时, 使用查 表 方 式 重装定 时常 数, 以提 高系 统 响 应 速 度。由于离散后的速度呈阶梯状, 速度每 升 一级, 步进 电机都会在该级 上走 一 定 的级 步 数, 所 以 在 程序 中 除 考虑 加 速 总步 数、 恒 速 总步 数、 减 速 总步 数 外, 还考虑 了级步数。加、 减速控制程序流程图如图 4 所示。
入设备的程序和数 据, 并 按 输 入信 息 的 要 求 完 成 数 值 计算、 逻辑判 断和 输 入 输 出控 制 等 功能。在 本 改 造 方 案中, 我们 采用 ATMEL 公司 的 AT89S52 单 片 机 作为
— 43 —
机床电器 2011. 2
PLC·变频器·计算机— — —基于 AT89S52 单片机的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
的加工多品种、 小批量的零件, 其加工精度、 加 工效率、 柔性制造等将大幅提高, 同时, 对于作业人员 的 劳 动强 度和作业环境也将得到极大的改善。
参考文献: [ 1] 李广第, M] .北 朱月秀, 王秀山. 单片机基 础 ( 修 订 版) [ 2001 , 7. 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 3
驱动隔离模块
机床中工作台、 刀架的移动通过伺服机 构 来实现,
该位置的极限为移动部件移动的范 置( 也称绝对位置, 围) 与目标位置之 间 的 距 离 折 算 成 步 进 电 动 机 移 动 的 步数, 当步进 电 动 机每走 一 步, 步 数 减 1, 直到 移 动 部 件到达目标位置时, 步 数 正 好 减 到 0 。 因 此, 用 步 数等 于 0 来判断是否 移 到 目 标 位置, 作为 步 进 电 动 机 停 止 运行的信号。位置控制流程图如图 3 所示。
2. 2
步进电动机的位置控制
为实现机床的移动部件在开环控制系统中移 动 时
有足够的位置精 度, 可 通过 步 进 电 动 机 的位置控 制 程 序来实现。具体 方 法 为: 通过 折 算将 移 动 部 件 当 前 位
— 44 —
PLC·变频器·计算机— — —基于 AT89S52 单片机的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
2. 1
步进电动机的速度控制
步进电动机的速度控制是通过控制步进脉 冲 的 频
率来实现的。具体可采用软件延时和定时器中断 两 种 方法 , 本改造方案中采用定时器中断来实现 速度 控 制, 其速度值通过键盘 输 入, 由 定 时 器中断 服务程序将速 度值转换成相应 的 定 时常 数, 从 而在 定 时 器中断后 改 变步进脉冲的频率。该方法 占 用 CPU 时间 较 少, 是比 较实用的调速方法。
作者简介: 佘
东( 1976 - ) , 男, 四 川 机 电 职 业 技术 学院电 子
电气工程系教师, 硕士, 讲 师, 主 要 从事 单 片 机 应用 开 发 的 教 学与研究工作。
( 上接第 39 页) 而热备 CPU 必须跟踪 主 CPU 的变 化, 软件方式实现是一种经济、 有效的方法, 它成 本 支 出 不
The NC transformation of general machine tool based on AT89S52 microcontroller
SHE Dong, TANG Shuang - lin ( Sichuan Electromechanical Institute of Vocation and Technology, 617000 )
机床电器 2011. 2
图4
加减速控制流程图 [ 2] 王晓明. 电 动 机 的 单 片 机 控 制[M] . 北京: 北京 航 空 航
3
结束语
普通数控机床 经 过 本 方案 改 造 后, 将 能 十 分方 便
2007 , 8. 天大学出版社, [ 3] 朱晓春. 数控 技术 ( 第 2 版) [M] . 北京: 机 械 工 业 出 版 2006 , 4. 社, [ 4] 聂学俊. MCS - 51 单 片 机在 普 通 机床 数控 改 造 中的 应 J] . 机床与液压, 2000 , ( 2 ) : 76. 用[ 收稿日期: 2011 - 02 - 11
与主 CPU 保持同步, 这 样, 在两 块 CPU 模 块 进行 控 制 权的转移时, 实现 无扰 动 切 换。 CPU 模 块 的 同 步 控 制 程序框图如图 5 所示。 大, 却能使系 统的 可 靠 性大大 提 高。 另 外, 双 CPU 冗 余控制时, 如 何 利 用 Map 命 令, 只 将 具有 主控 制 权 的 CPU 数据通过工业以 太 网 传 送 给 其 他 控 制 设 备, 是值 得进一步研究的。
PLC·变频器·计算机— — —基于 AT89S52 单片机的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
机床电器 2011. 2
基于 AT89S52 单片 机 的 普 通机 床 数 控 化 改 造
佘 东, 唐双林 ( 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617000 )
摘要: 本文以 AT89S52 单片机为控制核心, 介绍了一种两 坐标 轴 联 动 的 经 济 型 数控 机床 改 造 方案。 该 方案 以 步 进电动机作为机床伺服系统, 并说明了数控系统的硬件组成框图与主要模块以及步进电动机的输出控制程序等。 关键词: 普通机床; 数控化改造; 单片机; 步进电机 中图分类号: TG65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 - 0420 ( 2011 ) 02 - 0043 - 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