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知识点梳理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知识点梳理一、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1、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地质:约在几百万年以前,由于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了台湾海峡,台湾岛才与大陆分离,成为岛屿。
(2)人文:目前,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他们主要是明清以来福建、广东两省移民的后代,大部分还保留着乡音。
台湾和福建等省都信奉妈祖。
(3)历史:台湾,在我国史书中记载曾称夷洲,明代始称台湾。
历史上曾多次遭到外来侵略。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一诗句抒发了台湾同胞对大陆浓浓的思念。
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内同胞。
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是海峡丙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2、位置:(1)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中部,跨越热带和北温带,位于北半球低纬度。
(2)海陆位置:位于我的的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3、范围: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主体,以及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200 多个岛屿。
二、美丽富饶的宝岛1、地形:山地占2/3,台湾山脉纵贯南北(即南北走向,东北—西南),其主峰玉山(海拔 3952 米),是我国东部最高山峰。
平原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是人口主要集中的区域。
地势东高西低。
故河流大多自东向西流入台湾海峡。
2、气候: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多台风和暴雨。
北回归线从台湾岛的中南部穿过。
受纬度影响,气温南高北低。
受地势影响,气温中间低,四周高(这是影响台湾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年平均气温约 22℃(高山除外),年降水量多在 2000mm 以上,每年 6-10 月常受台风侵袭。
3、河流:河流湍急短促,大多自东向西注入台湾海峡,水能丰富(受山地地形、面积狭窄、沿北回归线台湾省地形剖面图降水丰富的影响)。
浊水溪是岛内最长的河流。
4、风景:日月潭(最大的湖泊)、野柳地质公园5、矿产: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和水产资源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__台湾省说课稿2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四节的《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一、说教材本节课是认识省级区域的一节内容,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省级行政区是区域地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加上台湾又是我国一个特殊的省级行政区域,所以本节在整章甚至整本书中都显得很重要。
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教材从台湾概况、台湾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三部分内容认识台湾,较好的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依据,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2.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3.初步学会分析台湾省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色。
4.逐步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初步学会认识区域地理的方法。
5.通过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说重难点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明确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及了解台湾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色,难点是分析台湾的经济特色。
我确定重难点的依据是通过这学习,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台湾,了解台湾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认识到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说教法学法在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我采用讲练结合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方法进行学习。
我采用这种教法的依据有二:一是根据新课改精神,教师转变课堂角色,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
二是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说学生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有强烈的好奇心,应发挥地理学科的优势,引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出浓郁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效率。
六、说教学过程新课标准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通过看书、交流、讨论能够学会的,教师可以不讲或少讲。
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
——台湾省》
什么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点是什么?
河流组:阅读图7.41,找出台湾最长的河流,从长度和水能资源、流速、流向等方面分析河流有何特点?台湾最长的河流、最大的湖泊是什么?
植被组:以阿里山为例,思考台湾植被的特点。
(承转)“云旅游”到了台湾,我们发现台湾和福建一样都有妈祖庙,太神奇啦,有和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的文化。
三、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活动)阅读课本66页,收集史实资料和证据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提示:从文化关系、历史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等方面分析。
)
【课堂练习】
(2021陕西中考28题改编)“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台湾和福建的两所中学开展“云交流”学习活动。
根据台湾同学制作的互动卡,完成下列问题。
(1)台湾岛东临________洋,地处________带和亚热带。
(2)台湾岛气候湿热,地形以________、平原主。
(3)卡片中A处为________岛。
(4)地理要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请从台湾岛的地
【板书设计】
7.4.1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地形
纬度位置
(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
气候
海陆位置
( 岛屿,环海 )
河流
范围
植被。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第四节祖国圣神的领土—台湾课件--(共21张PPT)

海陆位置:
北回归线
台湾西隔(台湾海峡) 与(福建,南临 (南海)。
太平洋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 热 带北回归线
热
带
热带季风气候
北回归线经过 台湾(中南)部, 南部地区是 (热带季风)气候, 北部地区是 (亚热带季)风气候。
想一想,在纬度位置的影响下,台湾的气候 有何特点?
气 候
北回归线
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特
点东高西低;在这种情形下,台湾的 河流特点是河流短急,水能丰;富最高 峰是玉山;岛上最长的河是浊水溪; 最大的湖泊是 日月潭 。
台风
想一想,四面环 海的海陆位置对降 水有什么影响?
3.农产品:稻米、甘蔗、茶叶、水果主要分布 在 西部平原 地区,原因是西部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时间
主要出口产品特征 主导产业类型
20世纪50年代
( A )产品 (3 )密集型产业
20世纪60~90年代 ( C )产品 ( 1)密集型产业
20世纪90年代以来 ( B )产品 ( 2)密集型产业
归纳台湾经济发展的特点: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出口产品的经济技术水平,越来越高。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越来越大 )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出口产品的劳动力投入,(越来越少)
外向型经济
台湾省的行政中心 是(台北 ),北部港口 是(基隆),南部港口 是(高雄)。这些城市 都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是 (西部是平原,地势平坦)
台湾发展外向型经济具备哪些优势条件?
1.丰富的高素 质劳动力; 2.多优良港口 3.积极吸收国 外资金; 4.政策扶持
人口:2300多万
[训练检测]
单项选择题
人教版地理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课件 (共48张PPT)

台湾多发什么气象灾害? 夏秋多台风和暴雨。
其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
(试从地形、气候、河流、开发历史、交通等方面分析。)
a、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b、气候温暖湿润 c、水源充足 d、开发历史悠久、
海陆交通便利 ……
自然资源 台湾“富饶的宝岛”
台湾岛资源丰富, 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玉山
玉山位于中国台湾省中部。 北起三貂角,南接屏东平原( 台湾南部的屏东县周围),长约300公里。主峰玉山位于北回 归线以北2.3公里,海拔3997米,不仅为台湾岛最高山峰,也 为中国东部最高峰。山地多森林,目前仍有原始森林分布, 材用、药用和化工用植物资源丰富。
河流 ①河流流向:
自中部向四周流
河流
②河流短小湍急, 水流量大, 水能丰富
③主要河流: 日月潭(最大湖泊)、 浊水溪(最长的河流)
它是台湾省最大的天 然湖泊,也是台湾最 负盛名的风景区。潭 中有一小岛,把湖面 分成南北两部分,北 半部形似日轮,南半 部状如月钩,故名为
日月潭。Leabharlann 气候气候类型及特点
☆台湾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 在 2000毫米以上;年平均 气温在 20ºC 以上。 ☆气候特征:温暖湿润。
(樟树、红桧) ??
盛产海盐 ??
----- -----
广泛种植兰花,种 类多、产量大
----- -----
植物种类多,数量大
“亚洲天然植物园”
----- -----
(请参考书P68图7.46“农矿产品分布图”回答)
“ 东 方 甜 岛甘 ”蔗
台湾岛水热资源丰富,土地肥沃,适于种植甘蔗 等作物,蔗田遍及全岛。甘蔗是全台湾最重要的经济 作物,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蔗糖工业也较发达,制 糖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50%,蔗糖产量位居世界第 四位,并大量出口。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知识点汇总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考点一】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一)位置与范围1、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地跨亚热带和热带.海陆位置: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2、范围包括A台湾岛以及附近的B澎湖列岛、C钓鱼岛等许多小岛。
(二)自然环境1、地形:以山地为主。
台湾岛山地面积约占2/3,台湾山脉纵贯南北,主峰玉山是我国东部最高峰。
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地势:①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
②东高西低(东部山地,西部平原)2、气候: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南部,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风和暴雨。
受地形因素影响,台湾岛气温由四周向中部降低,降水分布东多西少。
3、河流:岛上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
4、人口:集中在西部沿海平原地区。
主要城市:台北【考点二】美丽富饶的宝岛台湾“之最”台湾的最高峰:玉山(3952米);台湾最长的河流——浊水溪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火烧寮;少数民族高山族台湾的美誉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森林、矿产和水资源丰富;亚洲天然植物园岛上森林面积广阔,一半以上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红桧是台湾特有的树种)东方甜岛盛产甘蔗,自然条件: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海上米仓盛产稻米,自然条件:水热充足、土壤肥沃水果之乡盛产热带、亚热带水果,自然条件:降水丰富,热量充足;地形以山地为主,海拔高低悬殊,植物、水果资源丰富。
植物王国兰花之乡盛产兰花,自然条件:纬度较低、气候湿热温泉之岛温泉总数100多个,自然条件: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考点三】外向型经济1、经济发展历程:20世纪50年代,台湾经济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
60年代开始,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
9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2、台湾经济发展各阶段的特点:时间主要出口产品特征主导产业类型20世纪50年代初级产品原料密集型产业20世纪60-90年代普通工业产品劳动密集型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附加值产品技术密集型产业年代以来,台湾出口产品的经济技术水平,越来越高;附加值越来越高;劳动力投入,越来越少。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例2】 台湾的经济特点是( )。 A.以农业为主的经济 B.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经济 C.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 D.外向型经济 解析: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经济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从 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和条件重点发展出口 加工工业,形成外向型经济特点。 答案:D
1.关于台湾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台湾岛是我国第二大岛 B.与台湾岛隔海相望的省是湖南 C.台湾岛东部是肥沃的平原 D.日月潭是台湾岛的风景名胜
三、外向型经济
1.经济发展的历程和特点
(1)20世纪50年代:以 农业 和 农产品加工业 为主,主要
出口蔗糖、水果、稻米和 樟脑 ,属于 初级 产品。
(2)20世纪60~90年代:以 出口加工工业 为主,形成
“ 进口—加工—出口 ”型的经济,主要出口纺织服饰、玩具和日
用电子消费品,属于普通工业制成品。
二、台湾经济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1.台湾经济的发展特点:在20世纪50年代,台湾经济以农业和农产 品加工为主。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形 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较大。20 世纪90年代开始,重点发展了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台湾旅游业发达,也是经济的重要支柱。
5.台湾岛素有“东方甜岛”的美称,主要是因为台湾盛产( B )。 A.稻谷 B.甘蔗C.茶叶 D.香蕉
6.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有关台湾的部分资料,你认为下 列选项中与台湾无关的是( D )。 A.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B.盛产香蕉、菠萝等水果 C.森林覆盖率高,树种丰富 D.东部地区人口稠密
【例1】 下列有关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台湾岛约有1/2的山地 B.台湾岛上多火山、地震 C.台湾山脉为东西走向 D.台湾岛东部为平原 解析: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岛上约2/3为山地;台湾山脉 呈东北—西南走向,纵贯全岛;台湾因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所以多火山、地震;台湾岛西部有较宽阔的平原,东部山岭直抵太 平洋沿岸。 答案:B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历史文化以及台湾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台湾省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基本知识,对我国地理、历史和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台湾省作为我国一个特殊的地区,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和历史文化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学习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台湾问题可能存在一些模糊认识,需要在本节课中加以澄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历史文化和台湾问题,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情感,增强国家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历史文化和台湾问题。
2.教学难点:台湾问题的来龙去脉以及我国对台湾问题的立场和政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地图、图片和播放视频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台湾省为例,分析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和历史文化,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
3.讨论法:学生就台湾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4.讲授法:教师讲解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历史文化和台湾问题,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2.课件:台湾省地图、图片、视频等。
3.讨论话题:台湾问题。
4.板书设计:台湾省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点、历史文化、台湾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湾孔庙
C.台南--是台湾最早兴起的城市,也是重要的食品工业基地, 赤嵌楼始建于1653年,为台湾的著名的古迹。
高山族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了解了 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点,从而更加深刻地 认识到台湾是祖国之“宝”。台湾自古就是我国的 神圣领土。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翘首盼望着她的 归来,都有责任和义务为祖国的繁荣强大、和平统 一尽一份力。
以出口工业产品为主
读课本图7.47和P69阅读材料 台湾发展出口型经济具备哪些优势条件?
台北
A.台北--是台湾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也是台湾省最大的城市
高雄
高雄市左营莲花潭
高雄国际航空港
B.高雄--第二大城市, 全省最大的港口, 南部最大工业中心,也是新兴的重化工业基地。
台南
赤嵌楼
全年日照长,气温高,蒸发快,发展晒盐业十分便 利。这里的海盐产量高,而且成本低,色泽纯白, 品质优良,是东南亚著名的盐仓。台湾的盐场面积 约有四千多公顷,年产量达五十万顿。
布袋盐场
资源宝库
森林
水稻 甘蔗 菠萝 香蕉 茶叶 铜 金 石油 煤矿 硫磺矿
森林宝库、绿岛 樟脑产量世界首位 海上粮仓 东方甜岛 水果之乡
台湾省在全国的位置 我国东部
海陆位置
东 A海
③ ④
南 D海
太 平C 洋
找出台湾岛周围的海洋和海峡
台风
想一想,四面环海
的海陆位置的海陆 位置对降水有什么 火影烧寮响?
我国年降水量的最高 记录,要数台湾的火 烧寮,年平均降水量达 6558毫米,最多达 8409毫米
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台北、基隆、高雄。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4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 2.举例说明台湾岛丰富的物产。
创设情景
有一首余光中的诗,我很想同大家分享一下: 请学生推荐一位们同学朗诵余光中的诗《乡愁》 朗 诵:《乡愁》 教师提问:这首诗歌里的两头具体指的是什么地方? 学生回答(略) 承转: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它的历史 和中国的历史息息相关,荣辱与共。台湾是我国的一 个省 ,位于华南地区,是由一系列岛屿组成。今天我 们就来学习。
矿产丰富 大陆架蕴藏 石油、天然气 水产丰富 东南盐仓
台湾著名的 树种——樟树
课堂活动2
稻米、甘蔗、 茶叶和热带、 亚热带水果
农产品:台湾 西部平原及东 部狭窄的沿海 地带;原因为 平地土壤肥沃、 利于耕作。
森林:中部台 湾山脉;原因 为山地适宜发 展林业。
气候温暖湿润, 西部平原土地 肥沃。
课堂活动
练习设计
1.台湾省的主体是 岛,居民以 族为主。
岛内 为山地。
2. 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3.
为台湾最大的天然湖泊,
为台湾最
长的河流。
4.台湾的
为我国年平均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5.台湾的农产品主要有
、
、甘蔗等,
工业以
业为主体。
3.面积:共_3_6__0_0_平方千米。是我国面积 最___大0_的岛屿
台湾著名的 树种——樟树
位于台湾中部南投县境内,是台 湾省最大的天然湖泊,也是台湾 最负盛名的风景区。潭中有一小 岛,把湖面分成南北两部分,北 半部形似日轮,南半部状如月钩 故名为日月潭。
日月潭—中国十大旅游景点之一
日月潭
最大湖泊是_日___月__潭_
福州 厦门
o 260公里
6.5小时
300公里
基隆
活动: 看图6.22量算: 基隆-福州, 高雄-厦门 各相距多少 公里?
7.5小时 高雄
以海轮每小时40公里的 速度各约需多少小时?
自然环境特点
特点
以_山__地_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_西_部, 地形 地势_西_低_东_高
澎湖列岛
台北
台 湾 岛
钓鱼岛 基隆
高雄
纬度位置: 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
北回归线
概况 1、位置
我国东部 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 海陆位置:北临东海、南邻南海、东临太平洋、 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2.范围:包括__台__湾___岛_和附近的__钓__鱼___岛、___澎__湖__列_ 岛 等许多小岛。
练习设计
1.台湾岛降水的分布特征是( ) A.东多西少 B.西多东少 C.南多北少 D.北多南少
2.台湾省人口分布最稠密的地区位于( ) A.东部 B.西部 C.北部 D.南部
3.台湾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产品是( ) A.稻米 B.甘蔗 C.樟脑 D.哈密瓜
4.有关台湾海峡地理知识的正确叙述是( ) A.台湾海峡是连接黄海和东海的重要水道,有“海上
位于台湾中部南投县境内,是台湾省 最大的天然湖泊,也是台湾最负 盛名的风景区。潭中有一小岛, 把湖面分成南北两部分,北半部 形似日轮,南半部状如月钩故名 为日月潭。
日月潭—中国十大旅游景点之一
日月潭
阿里山
外向型经济
“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20世纪60年代前
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
20世纪60年代后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4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台湾的工业发展状况,认识台湾的经济发 展特点及优势。
台湾省在全国的位置 美丽富饶的宝岛
我国东部
台湾的气候 台湾处于什么温度带? 热带和亚热带
属于什么样的气候类型? 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 高温多雨
北回归线
台湾地形剖面图
地势东高西低
玉山山脉,海 拔3952米 河流短急,水 能丰富
浊水溪\日月潭
思考 台在地湾最这势地长种最势的地高特河形地点、条区?最件在大下哪的,?湖台海分湾拔别的大是河体什流为么有多?何少特?点?台湾最 Nhomakorabea峰——玉山
日月潭 浊水溪
河流: 河流__多__, 水量_大___、_水___能丰富 流程__短__。 最长河是__浊__水__溪__ 、
地壳运动较活跃,多_火__山___地__震_
气候
属于__热__带_亚___热带__季__风气候, 特点是_高__温__多__雨_
河流 河流__多__,水量_丰___富,流程___短_。 湖泊 最大河是__浊__水___溪_ 、最大湖泊是___日__月__潭
淘宝吧!——“ 宝岛”有哪些“宝”?
祖国东南盐仓 台湾西部沿海,沙滩平布,地势平坦,干湿季明显,
温暖湿润的气 候和面积广阔的 山地孕育了台湾 岛丰富的森林资 源。台湾山脉海 拔较高,从山下 至山上气候的垂 直分异明显,使 得台湾森林树种 十分丰富,有 “亚洲天然植物 园”的美誉。
知识点
台湾的美称
植物类型多样
盛产稻米
盛产甘蔗
盛产热带、亚热带 水果
森林覆盖率高
东南最大的盐场-布袋盐场
➢亚洲天然植物园 ➢海上米仓 ➢东方甜岛 ➢水果之乡 ➢ 森林宝库 ➢东南盐仓
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约在几百万年以前,由于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 形成了台湾海峡,台湾岛才与大陆分离,成为岛屿。
目前,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他们主要是 明清以来福建、广东两省移民的后代,大部分还保 留着乡音。
台湾,在我国史书中记载曾称夷洲,明代始称台湾。 历史上曾多次遭到外来侵略。
台湾和福建等省都信奉妈祖。
走廊”之称 B.台湾海峡中的澎湖列岛,由46个大小岛屿组成 C.台湾海峡的海底中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
有待开发 D.黄岩岛扼台湾海峡的咽喉,为南北航运的要冲 5.有关台湾省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台北是台湾人13最多的重工业城市和最大海港 B.以“进口-加工一出口”型经济为主 C.以钢铁、机械等重工业为主 D.半导体硅片生产、出口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阿里山
台北
高雄
高雄市左营莲花潭
高雄国际航空港
B.高雄--第二大城市, 全省最大的港口, 南部最大工业中心,也是新兴的重化工业基地。
台南
赤嵌楼
台湾孔庙
C.台南--是台湾最早兴起的城市,也是重要的食品工业基地, 赤嵌楼始建于1653年,为台湾的著名的古迹。
高山族
课堂小结
位置 我国东部 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 海陆位置:北临东海、南邻南海、 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 与福建省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