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课件

临沂太平中学 王善文
临沂太平中学 王善文
日本
新罗
隋 唐
天竺 非洲 欧洲
临沂太平中学 王善文
国家安定统一
日本
经济文化繁荣
新罗
友好
天竺
隋 唐
对外开放政策
往来
非洲 欧洲
对外交通发达
临沂太平中学 王善文
比一比、赛一赛
看谁脑子转得快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时期,借鉴 隋唐《对外友好交往》这一课给你的启示, 你认为中国现在应该向哪一国家学习?学 习它的什么地方?
遣唐(隋)使 鉴真东渡
日 本
政治:仿唐制进行政治改革。 经济:与唐经济贸易 文化:文字、服饰、饮食、佛教 、建筑、雕塑、医学等) 政治:仿唐制(如科举); 经济: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文化: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 成就;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传播唐朝文化; 学习佛教精髓; 《大唐西域记》;
临沂太平中学 王善文
临沂太平中学Βιβλιοθήκη 王善文望 月 望 乡临沂太平中学 王善文
日本遣唐使
公元630年至834年的二百年间,日本 派19次遣唐使(其中到达中国者为15次) 来华,规模之大少者二百人,多者五六 百人。同来还有留学生与留学僧等.
临沂太平中学 王善文
遣唐(隋)使
日 本
隋 唐
临沂太平中学 王善文
遣唐(隋)使
日 本
仿唐制; 与唐经济贸易; 文字、社会生活仿唐;
届时西行团队将驾驶15辆越野车从西安出发用约40天的时间穿越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个国家于11月抵达玄奘当年取经的寺院今天印度的那烂陀寺并参加当地玄奘纪念堂的揭幕盛典临沂太平中学王善文临沂太平中学王善文日本新罗天竺非洲欧洲临沂太平中学王善文国家安定统一经济文化繁荣对外开放政策对外交通发达友好往来日本新罗天竺非洲欧洲临沂太平中学王善文看谁脑子转得快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时期借鉴隋唐对外友好交往这一课给你的启示你认为中国现在应该向哪一国家学习
临沂太平中学 王善文
日本
新罗
隋 唐
天竺 非洲 欧洲
临沂太平中学 王善文
国家安定统一
日本
经济文化繁荣
新罗
友好
天竺
隋 唐
对外开放政策
往来
非洲 欧洲
对外交通发达
临沂太平中学 王善文
比一比、赛一赛
看谁脑子转得快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时期,借鉴 隋唐《对外友好交往》这一课给你的启示, 你认为中国现在应该向哪一国家学习?学 习它的什么地方?
遣唐(隋)使 鉴真东渡
日 本
政治:仿唐制进行政治改革。 经济:与唐经济贸易 文化:文字、服饰、饮食、佛教 、建筑、雕塑、医学等) 政治:仿唐制(如科举); 经济: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文化: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 成就;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传播唐朝文化; 学习佛教精髓; 《大唐西域记》;
临沂太平中学 王善文
临沂太平中学Βιβλιοθήκη 王善文望 月 望 乡临沂太平中学 王善文
日本遣唐使
公元630年至834年的二百年间,日本 派19次遣唐使(其中到达中国者为15次) 来华,规模之大少者二百人,多者五六 百人。同来还有留学生与留学僧等.
临沂太平中学 王善文
遣唐(隋)使
日 本
隋 唐
临沂太平中学 王善文
遣唐(隋)使
日 本
仿唐制; 与唐经济贸易; 文字、社会生活仿唐;
届时西行团队将驾驶15辆越野车从西安出发用约40天的时间穿越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个国家于11月抵达玄奘当年取经的寺院今天印度的那烂陀寺并参加当地玄奘纪念堂的揭幕盛典临沂太平中学王善文临沂太平中学王善文日本新罗天竺非洲欧洲临沂太平中学王善文国家安定统一经济文化繁荣对外开放政策对外交通发达友好往来日本新罗天竺非洲欧洲临沂太平中学王善文看谁脑子转得快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时期借鉴隋唐对外友好交往这一课给你的启示你认为中国现在应该向哪一国家学习
七年级历史下册(人教版)第6课

六 2、鉴真东渡日本,第____ 次才取得成功。
唐招提寺 , 3、鉴真设计的_________ 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4、今天的印度半岛,唐朝 天 竺 。 时称为_______
5、传说中唐僧取经的故事 唐太宗 在位时。 发生在______
6、《大唐西域记》的作者 玄 奘 。 是_______
佛 教 7、玄奘去印度学习______ 文化。
(习俗、服饰、书法、饮茶)
1.唐朝时,统一朝鲜半岛大部分地区,与唐朝保持友 好关系的政权是( ) A.朝鲜 B.高丽 C.新罗 D.百济 2.唐朝的外国留学生中,最多的是( ) A.新罗人 B.日本人 C.天竺人 D.大食人 3.唐太宗时期,历尽艰险,到天竺去研究佛经的是 ( ) A.玄奘 B.张骞 C.班超 D.甘英 4、下列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事,发生在唐玄宗时 期的是( ) A.日本第一批遣唐使来到中国 B.鉴真东渡 C.玄奘西游 D.唐朝人到印度学习熬糖技术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 为“ ______”。 唐人
唐 与 日 本
遣隋使 到来。唐 (1)隋朝时,已有日本_________ 贞观 遣唐使 朝从 _____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_______ 有十多次,使团规模庞大。 影响: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 政治改革 ,参照汉字创制了_________ __________ 日本文字。 (2)唐朝赴日本的人士中,最有影响的是高 鉴真 , 唐玄宗 僧_______ _________时,他应邀东渡, 唐招提 寺,被 第六次才成功。他设计的_________ 日本称为艺术明珠 _________。
这两幅图中的日本钱币和唐朝的钱币,有什么相同 之处?你还能举出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一些事例吗?
日本的茶道源于……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 (共31张PPT)

在地方
加 强 对 分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并实行轮换制; 设立通判分割知州的权力;设转运使收 地 方 的 缴地方官司的财财税权。 控制
加强了中央集权, 也造成了地方官 僚臃肿。
3.强化中央集权措施的影响: 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 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相权大大被削弱)
三、重文轻武政策
材料一 北宋时“状元登第,虽 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而还, 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 (注:即便是将帅率兵数十万,收 复了失地幽蓟十六州这种功劳,也 赶不上一个状元及第时的荣耀。)
A.赵匡胤
B.李世民
C.刘彻
D.嬴政
4.下图反映了北宋哪一方面的政治改革措施 B ( ) A.削弱相权 B.加强中央集权 C.改革科举制度 D.重文轻武的政策
5.人物评价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下对如图所示宋太祖评价正确的有(
)
D
① 发动“陈桥驿兵变” , 建立了北宋王朝
② 通过“杯酒释兵权” , 加强了中央集权
赵匡胤与赵普议事图
吾欲息天 下之兵,为国 家长久之计, 其道何如?
赵普分析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同时给出
原因:地方权力大,中央势弱; 建议:设法收回地方政府的权力,集权于中央。即夺其 权、制钱谷、收精兵。
强化中央集权 措施——军事
上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控 制 对 军 队 的 调 动,
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
(地方)
②实施三年 一换的制度, 频繁调动州 ③ 县长官
归纳总结
内容 目的 措施 影响
加强了对军队的 控制,但是消弱 了军队的战斗力。
军事方面 消 除 武 ①解除禁军将领 将 专 权 的兵权 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的积弊 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 在中央 削弱宰 相的权 力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ppt

2.社会环境安定
3.对外交通方便 4.开放的对外政策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中日交流开始于何时? 2.遣唐使从哪个皇帝在位时开始?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日本遣唐使(十多次)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项 也。——《日本书纪》
1.这句话反映日本对唐朝持什么观点? 重视中国的一切 2.日本是怎么做的? 派遣隋史、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 等十多批使团来中国。
唐招提寺在今日本奈良市西边的古 都内。
扬州大明寺鉴真纪念堂内 的东渡日本船模型
郭沫若先生对鉴真的赞誉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义 唐风洋溢奈良城
开元通宝是唐高祖武德四年,也就是公元621年开始 铸的铜钱,唐代流通了近300年。这种铜钱也流入日本, 日本出土的“开元通宝”就达几万枚。“和同开珎”是日 本奈良于708年铸造的银币,20世纪70年代,在我国西安 南郊出土了5枚。中日两国的货币分别在对方的国家出土, 说明唐朝时候,两国贸易往来非常频繁。
至今保留唐朝人的某些风尚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1日本遣唐使十多次日本遣唐使十多次2唐朝对日本文化的影响3鉴真东渡时间经过影响鉴真东渡鉴真日本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塑像鉴真六次东渡第六次已双目失明的鉴真终于到达日本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对外友好往来频繁的原因: 1.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最主 要)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唐国者,法式备 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 见右图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说出日本 是怎样向大唐学习的? 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等。以唐朝的 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②在文化方面,日本受中国影响最大的 是什么? 日本人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 ③材料二所示的图中人物是谁?他的 主要贡献是什么? 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优质课件(共19张PPT)

消极影响:
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 办事效率下降;
互相牵制。但是矫枉过正,官员数量的大大增加,既影响办事效率,
又造成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的现象,形成了“冗官”的弊端。 养兵、养官所需的巨额费用,加上对辽和西夏的战争及高额赔
款,都给宋政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形成“冗费 ”。
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教参
北宋的政治•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问题 5:宋太祖是怎样“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 问题 6:这些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效果呢? 精兵”的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本第29-30页内容和材料四 、五、六,小组讨论,分析归纳。
材料四:军权的集中。由皇帝直接统辖禁军,收回禁军统帅权, 分割兵权;利用更戍法,使“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 使常在一处”,以此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即兵将分离局面; 实行“守内虚外 ”“内外相维”政策,使全国军队屯驻两半,一 半京师,一半各地,以此均衡京城驻军与外地驻军的兵力配置。 材料五:行政权的集中。在中央,主要是削弱和分割了宰相的 权力,实行军政、民政和财政的三权分立,打破宰相“事无不统” 的局面;在地方,主要是派文臣担任知州,以防武人干政,并设通判 与之相互牵制,从而削减地方权力。 材料六:财权的集中。主要是将各路所属州县财赋,“除支度 给用外,凡缗(min)帛之类,悉辇送京师”,以消除地方对抗中央 的物质基础。 ——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教参
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科技文化方面: 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材料九: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 赵宋之世。 ——《陈寅恪先生文集》 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材料十: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他的《中国科学技史》中 造就了宋代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 指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到宋朝,已呈现巅峰状态。” 文治局面。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课件

《大唐西域记》
畅所欲言
•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深
刻感悟?
临沂太平中学 王善文 2011.4
1. 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 “唐人”的原B因( )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2.“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
627年,从长安出发。 628年,到达天竺西北部
临沂太平中学 王善文 2011.4
印度那烂陀寺遗址
631年,玄奘来到那烂陀寺,那烂陀寺是天竺 佛教的最高学府。玄奘用5年时间精研佛学理论, 取得优异成绩,成为那烂陀寺十大法师之一。
唐玄奘参加 佛学辩论会
临沂太平中学 王善文 2011.4
玄奘取经回长安
2011.4
4.唐朝对外贸易中,物产居唐 朝进口首位的国家是( C )
A、天竺 B、日本 C、新罗 D、波斯
这首诗反映了唐朝文化( A ) A、对日本的影响 B、对新罗的影响 C、对天竺的影响 D、对波斯的影响
3.图中人物的事迹不包括( ) A、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学习D佛经 B、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成为著 名的佛学大师 C、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潜心翻译 D、以亲身见闻写成《西游记》
临沂太平中学 王善文
公元645年,玄奘携600多部梵文佛经 回到长安,受到盛大欢迎。
玄奘译经图
玄奘回长安后, 经过20余年的 努力,专务翻 译从天竺带回 来的佛经。对 佛教的传播作 出杰出贡献。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记述了玄奘西行亲历地区和 国家的见闻与概况,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 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玄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共31张PPT 含)

精兵,则天下自安 赵普分析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
矣.
地方权力大,中央势弱
据此,赵普建议怎么做? 设法收回地方政府的权力,集权于中央。
即夺其政治权、经济权、军事权。
原因
唐末五代,藩镇太重, 1 君弱臣2 强(地方权3力大,
中央势弱)
宋朝建立时,全国仍处于 割据状态,要巩固统治, 结束封建割据,必须加强 中央集权
A. 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 B. 将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 C. 宰相权力被一分为三 D. 在地方上设节度使,掌握经济和军事大权.
2.“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出现这种历史现象是由于( D )
A.统一文字 B.独尊儒术 C.创立科举 D.重文轻武
3.“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说明宋官员的主
人教版·七年级下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学习目标
1.知道北宋的建立方式、建立时间、建立者和 都城。 2.掌握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 3.了解宋朝实行的重文轻武政策及其影响,了 解科举制在宋朝的发展和作用。 4.通过对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及其影 响的学习,培养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 字元朗。军事家,宋朝开国皇帝。赵 匡胤受柴荣(后周世宗)器重,掌管 殿前禁军。周恭帝即位后不久,赵匡 胤发动陈桥兵变。恭帝被迫禅位,赵 匡胤登基,建立“北宋”。
宋太宗
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 朝廷授予的“阵图” 行军布阵。(受抑制)
这两位皇帝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唐朝受西北少数民族的影响,尚武的风气盛行一时, 唐朝中期以来出现了骄兵悍将飞扬跋扈的局面。
北宋科举制的特点
1.程序严格:州试——省试——殿试; 2.提高进士的地位。 3.方法严密:糊名法,防舞弊; 4.录取名额大增。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1张PPT)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1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学习目标
1.了解北宋的建立。 2. 掌握宋太祖赵匡胤强化中央集 权的目的、措施和影响。 3.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及历史 影响。
2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陈桥 兵变” “黄袍 加身”
3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1.北宋的建立
18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
积极: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 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 固和社会的安定。
消极:军队战斗力减弱。政治机构办事效率低下,增加了财政支出。
积弱
积贫
19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三、书中自有黄金屋——科举制在宋朝的完善
15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 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 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 做针。”。
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 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
16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目的: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措施: 1、宋太祖: 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时间: 960年 建立者:赵匡胤(yin)
(宋太祖)
都城: 开封 国号: 宋
4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北 宋 结 束 五 代 十 国 局 势
965年
979
北 陈桥驿 东
宋京 966
978
963
年
年
970 年
2.北宋的统一
方针:
先南后北
意义:
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 局面。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1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学习目标
1.了解北宋的建立。 2. 掌握宋太祖赵匡胤强化中央集 权的目的、措施和影响。 3.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及历史 影响。
2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陈桥 兵变” “黄袍 加身”
3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1.北宋的建立
18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
积极: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 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 固和社会的安定。
消极:军队战斗力减弱。政治机构办事效率低下,增加了财政支出。
积弱
积贫
19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三、书中自有黄金屋——科举制在宋朝的完善
15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 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 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 做针。”。
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 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
16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目的: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措施: 1、宋太祖: 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时间: 960年 建立者:赵匡胤(yin)
(宋太祖)
都城: 开封 国号: 宋
4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北 宋 结 束 五 代 十 国 局 势
965年
979
北 陈桥驿 东
宋京 966
978
963
年
年
970 年
2.北宋的统一
方针:
先南后北
意义:
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 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遣唐(隋)使 鉴真东渡
日 本
政治:仿唐制进行政治改革。 经济:与唐经济贸易 文化:文字、服饰、饮食、佛教 、建筑、雕塑、医学等) 政治:仿唐制(如科举); 经济: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文化: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 成就;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传播唐朝文化; 学习佛教精髓; 《大唐西域记》;
望 月 望 乡
临沂太平中学 王善文
日本遣唐使
公元630年至834年的二百年间,日本 派19次遣唐使(其中到达中国者为15次) 来华,规模之大少者二百人,多者五六 百人。同来还有留学生与留学僧等.
临沂太平中学 王善文
遣唐(隋)使
日 本
隋 唐
临沂太平中学 王善文
遣唐(隋)使
日 本
仿唐制; 与唐经济贸易; 文字、社会生活仿唐;
临沂太平中学 王善文
临沂太平中学 王善文
临沂太平中学 王善文
临沂太平中学 王善文
日本
新罗
隋 唐
天竺 非洲 欧洲
临沂太平中学 王善文
国家安定统一
日本
经济文化繁荣
新罗
友好
天竺
隋 唐
对外开放政策
往来
非洲 欧洲
对外交通发达
临沂太平中学 王善文
比一比、赛一赛
看谁脑子转得快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时期,借鉴 隋唐《对外友好交往》这一课给你的启示, 你认为中国现在应该向哪一国家学习?学 习它的什么地方?
隋 唐
使节、留学生、商人 新
罗
玄奘西游
天 竺
临沂太平中学 王善文
临沂太平中学 王善文
玄 奘 西 游 路 线 图
长安
那烂陀寺
天竺
玄奘西行历时17年,途经 56国,从印度及中亚地区 带回佛经657部。
回到长安后,玄奘在19年 间共译出佛经75部1 335 卷。 著书《大唐西域记》
临沂太平中学 王善文
隋 唐
临沂太平中学 王善文
遣唐(隋)使 鉴真东渡
日 本
政治:仿唐制进行政治改革。 经济:与唐经济贸易 文化:文字、服饰、饮食、佛教 、建筑、雕塑、医学等)
隋 唐
使节、留学生、商人 新
罗
临沂太平中学 王善文
遣唐(隋)使 鉴真东渡
日 本
政治:仿唐制进行政治改革。 经济:与唐经济贸易 文化:文字、服饰、饮食、佛教 、建筑、雕塑、医学等) 政治:仿唐制(如科举); 经济:经商; 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文化: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 成就;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隋 唐
使节、留学生、商人 新
罗
临沂太平中学 王善文
遣唐(隋)使 鉴真东渡
日 本
政治:仿唐制进行政治改革。 经济:与唐经济贸易 文化:文字、服饰、饮食、佛教 、建筑、雕塑、医学等) 政治:仿唐制(如科举); 经济: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文化: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 成就;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隋 唐
使节、留学生、商人 新
罗
玄奘西游 天 竺
2006年是“中印友好年”,由中央电视台主办 的“玄奘之路”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将于10月 举行。届时,西行团队将驾驶15辆越野车从西 安出发,用约40天的时间,穿越中国、哈萨克 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8个国家,于11月抵达 玄奘当年取经的寺院——今天印度的那烂陀寺, 并参加当地玄奘纪念堂的揭幕盛典
隋 唐
临沂太平中学 王善文
临沂太平中学 王善文
临沂太平中学 王善文
鉴真坐像
临沂太平中学 王善文
临沂太平中学 王善文
嘉定孔庙 日本唐招提寺
临沂太平中学 王善文
遣唐(隋)使
鉴真东渡
日 本
政治:仿唐制进行政治改革。 经济:与唐经济贸易 文化:文字、服饰、饮食、佛教 、建筑、雕塑、医学等)
临沂太平中学
王善文
月を望みて 鄕を望む
翹首(げうしゅ)して 神(しん)は 馳(は)す 東天を 望み,
奈良の邊。
三笠 山頂の上に, 想ふ 又もや ならんと。 皓月(かうげつ) 圓(まどか)
临沂太平中学 王善文
想 又 皓 月 圆 。
三 笠 山 頂 上 ,
神 弛 奈 良 边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翘 首 望 東 天 ,
晁 衡